李鸿章传

梁启超

重读《李鸿章》

  • 洋务派冀望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专制统治,改革以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为限,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技治主义”思维。
  • 西方的外交家同是殷勤地与别国联盟,但都有自己的自立之道,做到制衡他人而不受制于人
  • 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 叹息李氏“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一、维新派眼中之洋务派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二、弱国外交之辨

  • 李鸿章谤满天下,始因甲午之役北洋水师覆灭,继之以外交连连失败,以“卖国贼”之罪名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时已逾百年。
  • 李鸿章式的中国外交无非承袭两千年前的纵横家故智,既昧于世界大势,又无长远坚定之立场,唯偏重于技巧末事,一味借力使力,徒以纵横捭阖为能事。

三、专制体制之弊

  • 凡一个国家当今的社会现象一定与其此前的历史有联系,故历史是当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而当代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 不学无术。在我看来,李鸿章之所以不能成为世界级别的伟大英雄,也是因为这四个字。李鸿章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还尝试着小修小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威名远播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取水忘记寻找源头,便安于现状,更靠着一点儿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家相抗衡,出让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如果不是鞠躬尽瘁,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孟子曾说:“在尊长面前不知避讳地大吃猛喝,却还讲求不要用牙齿咬断干肉,这就叫作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四、部族政权之私心

  • 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忧国,想来没有不深获君心的,唯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
  • 戊戌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围绕着戊戌变法的激烈政争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改革与守旧之争。最重要的是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政权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政权,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 多年来,影视传媒一直致力于制造大清专制王朝的盛世神话,已属咄咄怪事;近年更有学者罔顾历史,将清王朝吹捧成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权,更是不知所云。

五、余论

  • 百年后读此传记,仍能栩栩如生地感受传主其人、其时代,非有高屋建瓴的史识、客观公正的史德及纵横驰骋的史笔不能为之,足令后世沉溺于“遵命史学”泥坑中之人无地自容。
  • 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

第一章 绪论

  • 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
  • 但李鸿章却称得上是中国近四十年历史上第一流的关键人物。凡是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不可避免地看到李鸿章的名字,而读《李鸿章传》的人也必须要拿着本《中国近代史》做参考,这已经成为共识了。
  • 假如把批评的人放在李鸿章的位置上,那么他的行为、决定、处理方法当真能比李鸿章强吗?这些人之所以对李鸿章横加指责,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只会指手画脚、笑人骂人的只图口舌痛快的旁观者而已。
  • 李鸿章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还尝试着小修小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威名远播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取水忘记寻找源头,便安于现状,更靠着一点儿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家相抗衡,出让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 简而言之,时代越远,权臣越多;时代越近,权臣就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权臣的数量和实权的消长是和专制政体的进化程度成比例的,而中国专制政治的发达有两大重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杰出君主的努力。
  • 鸿章历任的官职是大学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商务大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
  • 这样看来,李鸿章原来知道今日是三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原来知道满足于现状就不能得到安定;原来曾经打算找到安定国内、抵御侵略的办法,原来知道老办法不能解决新问题;原来知道如果不进行变法维新,那么战和守都靠不住;原来知道派系的界限不消除,传统积习不废除,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甚至知道日后缺乏人才的情况要比今天更加严重,以这么大的一个中国,却永远没有自强自立的那一天。他沉痛的语气,我今天读起来还忍不住热泪盈眶。李鸿章这么忠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又长时间担任重要职务,掌握大权,但成就却仅仅到了今天这个水平,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习俗,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历朝历代从基层造反的事情在史书里比比皆是。其间出现了百数十年太平世界,不过是经历了前面的杀戮祸乱,人心感到厌烦,加上人口减少,生存压力降低,谋生较容易而已;或者是君主、宰相懂得驭人之术,用小恩小惠赢取人民的拥护,缝缝补补,取得一时安定而已。实际上,国家内部的深层隐患从来没有消除过,只要稍有时机就会卷土重来。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史书都是用脓血写成,用肝脑点缀的,这一点没什么可以隐讳的。
  • 洪秀全占领南京之后,逐渐生出了骄傲自大的心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腐败已经到了极点。假如当时官军有得力的人才,尽全力进攻他们,平定太平天国只是瞬间的事情。无奈官军的骄傲腐败比敌人还要厉害。
  • 当时李鸿章已经三十八岁了,由于怀才不遇,学刘备拍着大腿叹息光阴流逝,已经过了半辈子,自认命运不济,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谈功名。唉!这些年是老天对李鸿章的磨难呢,还是老天对李鸿章的恩赐呢?他志向不得舒展,颠沛流离十多年,正好锻炼了他的气量,增长了他的才干,对他日后担当大任起了作用。而那几年为曾国藩军队做参谋的生活正是他锻炼能力的最好的实验学校,那段经历令他终身受用。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 谢灵运曾经说过:“你们这些人升天虽然在我之前,但成佛一定在我后面。”
  • 江苏、浙江两省向来是中国税赋收入最重要的省份,可以说没有江浙两省的钱,国家就要崩溃。因此要说兵家必争之地,哪里也不如武汉;要说军饷财物,则哪里也不如苏杭,只要稍微懂一些兵法,就懂得这个道理。
  • 灭六国的实际上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秦国的实际上是秦国统治者自身,而不是天下人。殷鉴不远,有志于夺取天下的人应该拿来警告自己。
  • 当时是同治二年二月。这实际上是李鸿章第一次办理外交事宜,这种坚决强硬的外交风格令人敬佩
  • 但想不到直到今天,中国还不想着自我振兴,将来恐怕难免要爆发一场大革命。
  • 曾国荃认为城内的太平军已经疲惫不堪,粮食和弹药都用光了,胜利在望,不愿意让李鸿章插手,而李鸿章也不愿意分曾国荃的功劳,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朝廷声称夏天不利于使用火器,以此为理由不肯进军。
  • 这也是李鸿章得到“文忠”这个谥号的原因。在朝廷不断催促共同进攻南京的情况下,李鸿章不想分他人快到手的功劳;等到事成之后,也不对推荐他的人心怀嫉妒,这种德操和胸怀的确有过人之处。名不虚传,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 曾国藩是位君子,常常以兢兢业业、持盈保泰、急流勇退的信条自我鞭策。
  • 李鸿章上奏章汇报胜利后,在后面陈述说,他的部队受命剿捻以来在几个省的范围内奔波,转战了好几年,每天要行军近百里,忍受饥饿,忍耐寒冷,还要忍受指责和谗言,忍受人生中从未经历的困苦,刘铭传、刘秉璋、周盛波、潘鼎新、郭松林、杨鼎勋等人都多次申请离职。李鸿章请求朝廷准许他们稍稍休养一下,不要再派遣远调的任务,并以积劳成疾的借口为刘铭传代请假三个月。
  • 李鸿章的用兵之道是先进行详细策划然后再行动,对敌人的了解和判断十分准确,因此打了十五年的仗,从来没吃过亏。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李鸿章只懂得洋务,却不懂得国家事务,以为洋人办的事务就是洋务。
  • 李鸿章办理的洋务大概就是这些。对这些洋务进行统计,基本不出两样:一是军事方面的,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修缮船坞等;二是商业,如开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其中虽然有一些开办学堂、派学生去外国留学的事情,但都是为了服务军事方面,要么就是培养翻译以便于与外国人交涉。李鸿章所认识到的西洋人的长处大概就是这些而已。
  • 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有国民。他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却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而这种动力能够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一两个能够提供大动力的先行者,做一些引导、指路的工作,养成改革风气后,再利用下层的力量,这样没有不成功的。李鸿章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不忧虑怎样做到这一点,也就算了。既然他知道这一点,并为此忧虑,凭他的声望、地位,在上可以打动皇帝,从而指挥所有的官员,在下可以制造舆论来号召全国人民,可惜他没能这样做。因此我说,李鸿章的问题就是他不学无术。所以说,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 为什么在这个人的人生前半段如此优待他,却在他人生的后半段这么残酷地对待他啊
  • 李鸿章的看法和先前一样,这都是因为李鸿章对“藩属国无外交”的国际公法不熟悉,光图一时省事,用大道理来蒙蔽人,实在是外交上的一大遗恨。从此之后,世界各国都不把朝鲜当成中国的属国看待了。
  •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三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叛乱,声势很大。当时袁世凯驻扎在朝鲜,担任办理商务委员。袁世凯这个人,是李鸿章的亲信,多次致电李鸿章,请求他派兵帮助剿灭东学党,又怂恿朝鲜国王向大清借兵。
  • 但用袁世凯又听信袁世凯的人难道不也要负用人不当的责任吗?这是李鸿章的第二大失误。
  • “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见敌舰逼近,恐惧地藏到了铁甲最厚的舱室,继而被日舰炮火击中船舵,立即高挂白旗,下面悬挂日本旗,逃回旅顺。
  • “致远”号脱离舰队后,船身多次受重损,眼看就要沉没,它的管带邓世昌开足了马力,向日舰飞速驶去,准备将其撞沉,与它同归于尽,但还没到地方就沉没了,船上二百五十名水兵同时阵亡。在整个中日战争中,牺牲者以邓世昌最为壮烈。
  • 但是我军偏偏不这样做,只采取以主待客、以逸待劳的策略,靠着平壤的坚固堡垒,自认为可以抵御敌人,这是最大的失误。李鸿章在八月十四日下达的命令,中心思想都是防守而不是进攻,整个中日战争都是被这种思想误导的。
  • 淮军战败的原因一是因为指挥官愚蠢渎职,严重者如卫汝贵,克扣军饷,临阵脱逃,又比如叶志超掩盖败绩,假报胜利,欺骗皇帝换取奖赏,把这种指挥官放在前线,怎么能不失败。一是因为统帅有六个,彼此官职、权限都同样大,没有一个总指挥,因此导致部队涣散,彼此没有策应。这场战斗是李鸿章打仗失败的开始,而淮军的声誉声望也从此一扫而光了。
  • 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着北洋舰队残余下来的兵舰向日军投降,于是中国海防力量全部被摧毁。
  • 在中日战争时,李鸿章成为人们指责的中心,几乎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人人都想杀死他。平心而论,李鸿章的确有他不能推卸的责任。他最开始不明白国际公法,误劝朝鲜和各国立约,这是责任一。既然已经立约,默认朝鲜自主独立,又派兵干涉其内乱,授人口实,这是责任二。日本已经摆出有进无退的战争姿态,却不能抓住先机,只想着依靠其他国家调停,耽误备战,这是责任三。聂士成请求趁日军还未集结,派兵直捣韩城来击败敌人,他却没有采用这个建议,这是责任四。在“高升”号事件没发生之前,丁汝昌请求带北洋水师先消灭敌舰,却没有采用,以至于敌海军反客为主,敌人越来越强大而我军越来越危险。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李鸿章不想由我方挑起战争,还用外交礼节应付,却不知道在甲午年(一八九四年)五六月间,中日早已成为敌对国,已经不再是友邦,误用友好外交的策略来应对战争,这是责任五。李鸿章会辩解说:“我们的兵力不足以和日本对抗,因此害怕挑起争端,故保持忍让的态度。”如果是这样,那么李鸿章任北洋大臣,练兵整军二十年,为什么连一仗也打不了呢?这是责任六。李鸿章可能又会自我解释说:“政府扯后腿,军费不足。”如果是这样,也只不过是不能扩充兵力而已,怎么连现在的部队,比如叶志超、卫汝贵等率领的久经训练的部队也脆弱成这个样子?而且克扣军粮、强抢民女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连纪律也没有,这是责任七。枪是破枪,子弹是假货,子弹和枪不匹配,火药不随枪械同时下发,说从前管军械局的人都是廉明的官员,谁能信这种话?这是责任八。平壤战斗中,部队没有总指挥官,这是兵家大忌,李鸿章居然也犯了,这是责任九。始终等待敌军进攻,总是受制于人而不去克制敌人,怕敌军像怕老虎一样,这是责任十。海军居然不知道用快船、快炮,这是责任十一。旅顺要塞,西方人说用几百名士兵防守,只要粮食充足,就是三年也无法被攻破,却把这里交给自己亲信的窝囊废、胆小鬼防守,听到风声就逃跑,这是责任十二。这些都是李鸿章的罪责。但在甲午年九十月之后,到处都是指手画脚的外行,命令也不能出自一个人,那么责任也就自然不能都归结到一块儿,要是把这些都认为是李鸿章的罪责,李鸿章是不能接受的。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 李鸿章在国外享有声誉是因为外交,李鸿章在中国被重责也是因为外交。李鸿章的生涯有一半都是外交生涯,想要断定他的功业和错误,不能不把外交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在这些事情上特别留意了一下。
  • 当时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了解时局的,像普法战争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居然都熟视无睹,还以为是李鸿章的声望和韬略在起作用,都认为他比曾国藩强出万倍,于是李鸿章的身价顿时猛增。
  • 在天津教案发生之后、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李鸿章办理了几十起对外交涉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最为重大的就是法国安南之战、日本朝鲜之战。
  • 李鸿章实行了一手打、一手拉的外交政策,想要挑唆英国、德国来制约法国
  • 开端往往微小,结果却相当巨大。”擅长下棋的人于看似无关紧要的几步,也不肯轻易放过。以后再有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
  • 唉!应龙落入井中,蚂蚁都能困住它;衰老的好马趴在马厩里,劣马对着它耻笑,天下的事情还有比这更令人感到气愤的吗?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 十九世纪末,出现了中东革命,犹如十八世纪末出现了法国革命一样。法国革命创建了十九世纪的欧洲,中东革命开创了二十世纪的亚洲,就像红日即将升起,雄鸡先叫,风雨就要来临,月亮先起月晕,有见识的人可以预知。
  • 在战争之前,中国先向英国、俄国两国请求调停,这实际上是引导他国干涉我国内务的开端。
  • 李鸿章便和喀希尼私下里进行约定,在俄国使馆里一连密谈了几天。欧洲力量深入东亚,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生涯。
  • 像这样关系到世界全局的事情居然不几天就在宴会之间敲定,俄国人外交手段的果断、迅速真令人既羡慕又害怕
  • 《中俄密约》签订之前的中国形势是一个样子,《中俄密约》签订后,中国的形势变成了另外一个局面。因此近年来,列强从中国取得的权利都是新型的:一是租借领土,二是不许将某地让给其他国家,三是替中国修造铁路。这些都是由这份密约开端的。
  • 喀希尼又贿赂买通慈禧太后,用好听的话百般引诱,并加以威胁。慈禧太后便严词责备皇上,命令将这份条约交给督办军务处从速办理,不经由总理衙门。一八九六年九月三十日,皇帝挥泪批准密约。
  • 从这时直到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七月,实际上是李鸿章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里,德国占据了胶州,俄国占据了旅顺口、大连湾,英国占据了威海卫、九龙半岛,法国占据了广州湾,这实际上是中国外交史上麻烦最多、最危险的时期。
  • 如果一开始的时候不倚靠别人,就罢了,既然倚靠了别人,就不能不酬谢别人。如果都不酬谢也就罢了,既然已经酬谢了甲乙两人,则也应该酬谢丙。三国一起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单单不给德国酬谢,怎么能不激起它的愤怒,导致其制造事变呢?
  • 李鸿章的外交手段主要就是联合某国家来制衡另一国,而他所谓的联合又不是平时的联盟,只不过是临时唆使而已,把一种战国时策士的思想作为他的指导。比如他在法国越南事件中想要教唆英国、德国来压制法国;在中日战争中,想要教唆俄国、英国来压制日本;在胶州事件中,又想要教唆俄国、英国、法国来压制德国。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 治河就像治病,必须先找到病原。想要找到病原,必须先按脉理,才能知道其病原的所在,然后再施药,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永远没有后患。如果只是按疮敷药,不问病因,不是好医生的做法。黄河在山东为患,而病原不在
  • 追溯黄河之源头,出于星宿海,取道甘肃,流入蒙古沙漠,经过多次改道,才到达山西,这时已经夹带了大量泥沙。等到流出陕西的时候,又与渭水交汇,使得水质变得更加浑浊。再穿过土山向东流出,一路拖泥带水,直入河南,所到之处披靡而过,水变得越来越浑,这就是黄河之病原,
  • 现在想要治理这条河,有三件事应该先办:一、测量黄河全河的形势,包括河身宽窄深浅,堤岸高低厚薄,以及发大水和不发水时的浅深,都需要详细地记载。二、测绘河图,必须要详细而无遗漏。三、派人分段查看水性,比较各段水力,记载水志,勘测沙数,并随时查验水力是多少,停沙多少。凡是水性沙性稍微发生变迁,都必须详细加以记载,以提供参考。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 和团因何而起呢?是戊戌维新变法的反作用力引起的。最初的时候,光绪皇帝因为维新惹怒了太后,八月政变之后,六君子惨遭杀害。小人们都活动起来,康有为逃到了英国,梁启超逃到了日本。
  • 那个时候,有人为李鸿章出主意,要他拥两广地盘自立,在亚洲开创一个新政体,这是上策;率军北上,勤王剿灭义和团,作为对各国的答复,这是中策;奉皇帝的命令进京,投身入虎口,像顽固党所希望的那样,这是下策。
  • 我在听说他的死讯的时候写了一副挽联: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第十二章 结论

  • 我说,李鸿章没有霍光的权力和地位,也没有霍光的魄力。李鸿章是谨慎、守规矩的人,不是一个能根据形势将内心的想法转化成非常举动的人。他一生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比得上霍光呢?不过,他在普通的学问上可能比霍光略强。
  • 曾国藩深守着知足、知止的信条,常常记挂着急流勇退的道理,而李鸿章的血性相当强,无论面临什么大难都毅然挺身自己承担,从来没有畏惧退避的神色,这也是他的特长
  • 我想用以下几句话来总结:不学无术,不敢破格,这是他的短处;不避劳苦,不畏谤言,这是他的长处。
  • 因为他操办了《中俄密约》《满洲条约》等事情,有人把他看成是秦桧一样的人物,是一个卖国贼,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苛刻了。他的这些行为是利害得失的问题,而不是正邪善恶的人性问题。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一章 绪论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 义理既入于人心,自能消其枭雄跋扈之气,束缚于名教以就围范。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 故争兵要则莫如武汉,争饷源则莫如苏杭,稍明兵略者所能知也。
  • 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 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洋人之所务者,仅于如彼云云也。
  • 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曰,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

第十二章 结论

  •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呜呼!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
  •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