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

易中天

作者简介

  • 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32卷“中华史”。

开场白 大江东去

  • 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时代意见”;还有一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

第一章 真假曹操

  • 这就是曹操了。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第二章 奸雄之谜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这就是曹操了。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剧性的人物。

第三章 能臣之路

  • 曹操是朝中有人的。祖父曹腾,封费亭侯;父亲曹嵩,位至三公。所以曹操为郎官不久,便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第四章 何去何从

  • 所谓政治斗争,说穿了,就是人事的变更,权力的均衡,利益的再分配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

第五章 一错再错

  • 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 袁绍当了关东联军的盟主以后,野心就大了起来,但是胆子却没有野心大。他不敢杀去长安,赶走董卓,恢复汉室,而是打算另外立一个皇帝,候选人则是幽州牧刘虞。
  • 其实袁术用不着看不起袁绍,他们这哥俩实在是半斤八两,其共同特点,是出身高贵,自命不凡,又愚蠢透顶,而且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蠢。至少,他们两个都比曹操牛,也都比曹操蠢。袁绍比曹操牛,也比曹操蠢;袁术则比袁绍还牛,也比袁绍更蠢。也就是说,他们的愚蠢和他们的狂妄是成正比的。袁术最自命不凡,也最愚蠢。
  • 耗子腰里别了把枪,就起了打猫的心思。

第六章 深谋远虑

  • 总之,“奉天子”是政治战略,“修耕植”是经济战略,“畜军资”是军事战略,所以说毛玠的话是“纲领性文件”。
  • 帮助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觉得受了施舍,欠了人情,更不能老是提醒别人受了自己的帮助。许攸就错在这里,最后死于非命。

第七章 先入为主

  • 曹操的政治天才,集中表现在他迎奉天子迁都许县这件事上。这件事的动机,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必须维护作为国家统一象征的皇帝,铲除导致国家分裂的诸侯,即“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种解释则是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把皇帝作为牌来打,趁机消灭异己,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 正如毛玠的谈话可以算作“曹操版”的《隆中对》,沮授的谈话也可以算作“袁绍版”的《隆中对》,而且说得文采飞扬
  • 为此,荀彧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即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奉主上以从民望),大公无私以降服豪强(秉至公以服雄杰),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扶弘义以致英俊)。荀彧说,“奉主上以从民望”,是最大的趋势,即“大顺”;“秉至公以服雄杰”,是最大的战略,即“大略”;“扶弘义以致英俊”,是最大的德行,即“大德”。大顺至尊,大略至公,大德至义。有此三大纲领,就堂堂正正,气壮山河,无往而不胜。
  • 在战略上,在大庭广众之中,他必须“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策略上,在私下里,则不妨“挟天子而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口号,是旗帜;“挟天子而令诸侯”是手段,是牌。什么时候举旗,什么时候打牌,什么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什么时候“挟天子而令诸侯”,他心里清清楚楚,而且做起来游刃有余。

第八章 鬼使神差

  •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二是实施了屯田制度。
  • 贾诩说,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实话实说,还是不如曹操。曹操既然决定撤退,必定亲自断后。将军的兵虽然精,但将军的将既不如曹操,曹操的兵也很精锐,所以将军必败。然而,曹操攻打将军,既无失策,又未尽力,不战而退,必定是大后方出了问题。他既然打退了将军的追兵,必定轻车速进,放心赶路,留下断后的将领军队就不是将军的对手了,所以必胜。这番话,说得张绣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能不心悦诚服,佩服得五体投地。
  • 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
  • 天下的争夺,归根结底是人心的争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要争取人心,就必须有一个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一个既往不咎的政策,哪怕是装,也要装得像回事。这就需要有一个典型,一个样板,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说多少好话都管用。
  • 料事如神者,实际上是料人如神。所以,琢磨计谋是没有用的,你还是琢磨人性吧!

第九章 一决雌雄

  •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
  • 这场战争是迟早要打响的。建安三年正月,杨奉被刘备谋杀;建安三年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一病不起;建安四年十一月,张绣举手投降。杨奉已灭,吕布已亡,袁术已死,张绣已降,刘表宣布中立,孙策保守东方。于是局势变得十分明朗,那就是袁绍和曹操两雄不并立,双方都把对方看作了项羽,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 曹操是高明的。他能够这样,是因为他有务实的精神,深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的道理。
  • 这说明袁绍虽然自视甚高,其实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爱摆谱的人,是从来就成不了大事的。

第十章 胜败有凭

  • 所以,袁绍之“失”,还要加上一条,即组织上失和。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有此“六失”,袁绍不败,那才是天理不容。

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

  • 所谓“中庸”,就是执中能用,抓大放小,有经有权,既有原则性(经)又有灵活性(权)。道德是必须坚守的。

第十二章 天下归心

  •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第十三章 青梅煮酒

  • 。《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把袁术本人说成“冢中枯骨”,是不确的。如果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又何必说“吾早晚必擒之”?
  •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事欲其秘,何必歃血会饮?迹恐其露,何必立券书名?
  • 刘备是主动出走的。出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刘备是英雄。既然是英雄,就必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寄人篱下,迟早要另立山头。直接的原因,则是曹操说了那句话,道破了天机,戳穿了刘备的心思,因此非走不可,而且一去永不回。
  • 所谓可疑,就是说,要么曹操没说那话,要么刘备不是英雄。
  • 诸葛亮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杰出政治家。他的出山,使命运的天平开始向刘备倾斜。同样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同一年,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郭嘉因病不治身亡。这对曹操是沉重的打击,对于刘备,却意味着他确实时来运转了。

第十四章 天生奇才

  • 谁也没有想到,刘备的运气出奇地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对于刘备和曹操来说,真是一个重要的年头。就在这一年九月,曹操最欣赏的谋士郭嘉不幸病故;而也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却来到了刘备身边。三十八岁的郭嘉去世了,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出山了,历史的轨迹开始拐弯。
  • 毛批说,曹操以前哭典韦,后来哭郭嘉。哭典韦之哭,是为了感动众将士;哭郭嘉之哭,是为了羞愧众谋士。“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真想不到奸雄的眼泪,居然“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梃杖用”。于是毛宗岗父子冷笑一声说:“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爱。”
  • 郭嘉认为,第一,乌丸是很远,但正因为离得远,他们必定“恃其远”而“不设备”。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突然袭击,一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因此“可破灭也”。第二,袁绍家族的影响不可小看,三郡乌丸的实力也不可低估。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招死主之臣”, “成觊觎之计”,只怕青州和冀州就不再是我们的了。至于刘表——这是第三点,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坐谈客耳)。他很清楚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刘备,因此对刘备是有防范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刘备。委以重任吧,怕自己控制不了;不予重任吧,刘备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所以,尽管我们“虚国远征”,却不必顾虑后院失火。曹公你就放心吧!
  • 其实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只有精于人事,才能明于时事和兵事啊!

第十五章 慧眼所见

  • 封禅,是有德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下辟基祭地曰“禅”)。刘备如果不想当皇帝,儿子叫“封禅”干什么?

第十六章 三顾茅庐

  • 他们都必须摆足了架子,做足了文章,吊足了胃口,以保证对方的诚意禁得住考验。
  •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没错,“男儿本自重横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赐颜色”呀!最好是那机会,那职务,那乌纱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给你送来,八抬轿子请你出山。

第十七章 隆中对策

  • 他到隆中来,要找的不是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性人才,而是能够为他制定政治路线和总体战略的人,他当然要从天下大势说起。
  • 说明情况,宣示决心,表达诚意,提出问题
  •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版本的《隆中对》。第一个是“袁绍版”的,即沮授所谓“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第二个是“曹操版”的,即毛玠所谓“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说这两个是《隆中对》,只不过因为它们都是实现“霸王之业”的战略规划。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广义地也称之为“隆中对”,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很大区别。真正可以并称为《隆中对》的,还是鲁肃的规划。

第十八章 江东基业

  • 江东,大约就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长江以南一带地区。因为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偏北斜流,古人便把这一段两岸分别称为江东、江西,而把现在的湖南称为江南。所谓“江东集团”,则是一个历经两代三世建立起来的地方割据政权。它的创始人是孙坚,奠基者是孙策,真正的领袖是孙权。
  • 事实上,喜欢杀人和死要面子,是孙策的致命伤,他就是死在这两个毛病上的。
  •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第十九章 必争之地

  • 在郭嘉、鲁肃和诸葛亮为各自君主所做的战略规划中,荆州都成为他们决意夺取的必争之地;
  • 如果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那么,刘表给人的印象,就可以说是“漂亮的草包”。
  • 到了东汉,情况就变了。天下还是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但这十三个州却变成了一级地方行政区域,郡管县的两级管理制变成了州管郡、郡管县的三级管理。州的长官,有时候叫刺史,有时候叫州牧,有时候既有刺史又有州牧。相比较而言,刺史威轻,州牧权重。
  • 如果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刘表就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看来,刘表最大的不幸,是生错了时代。

第二十章 兵临城下

  • 荆州对于他,进,是成就霸业的根据地;退,是保全性命的栖息地。也就是说,刘备需要荆州,荆州也需要刘备。刘备的话,无妨看作一种稳定人心的策略。
  • “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也就是说,如果刘备打不过曹操,将军就无法自保;如果刘备打得过曹操,他还会再做将军的部下吗?刘琮一听就明白了。对抗曹操,无论输赢,自己都没有好下场,那还不如投降呢!
  • 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只有短短一行字,但刘备当时的狼狈已跃然纸上:“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可怜的刘豫州,这时不但再也讲不得“以人为本”,就连老婆孩子也顾不上了。
  • 依鲁肃愚见,不如和孙将军联合,共图大业。孙将军聪明仁慧,礼贤下士,兵多将勇,众望所归,而且拥有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庐江六郡之地;如果贵我双方联盟,足以成就大事呀!而且,据《三国志·鲁肃传》,为了促成此事,鲁肃还和诸葛亮套近乎,说我是令兄诸葛瑾先生的好朋友啊!

第二十一章 临危受命

  • 总之,帮助刘备,无异于引火烧身;不帮刘备,则等于助纣为虐。反过来说也一样: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助刘备,养虎遗患。联刘不是,降曹不是,守中立也不是。这就尴尬,也就两难。何去何从,对年轻的孙权(二十六岁)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 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 诸葛亮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外交才能,而在于江东集团的政治利益。事实上,孙权最后决定出兵帮助刘备,并非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在此前提下再捞一把。其实,但凡如此重大的决策,都只能是对政治利益进行反复掂量,对成败得失进行反复权衡之后的选择。

第二十二章 力挽狂澜

  • 东吴集团的政治路线,应该是“保江东”而“观成败”,先三分而后一统。第一步,巩固和发展孙策创立的基业;第二步,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第三步,在适当的时候北伐,统一中国,建立新王朝。
  • 因此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曹操在顺利占领荆州后,起了得寸进尺的心思,打算一鼓作气再消灭东吴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可迷信《资治通鉴》。这本书其实是有倾向性的。我们知道,作为历史学家,司马光不可能编故事,但他可以选故事,还可以改故事。一些有利于曹操,或者不利于刘备的史料,就被他删去。
  • 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带头人,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

第二十三章 中流砥柱

  • 周瑜也可笑。明明是“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曹之理”, “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却偏要等诸葛亮扯出什么《铜雀台赋》,才勃然大怒说“吾与老贼势不两立”。请问这是逐鹿中原,还是争风吃醋?这是赤壁之战,还是特洛伊战争?
  •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而且也是必须说的。因为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只有政治上正确,自己才是“正义之师”,也才能鼓舞士气。
  • 本土不安,后患未除,贸然南下,此其一;放弃鞍马,使用舰船,舍长就短,此其二;寒冬十月,马无草料,给养不足,此其三;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此其四。周瑜说,这四条,都是兵家大忌,
  • 总之,鲁肃帮孙权算清了政治账,诸葛亮帮孙权算清了联盟账,而且和周瑜一起算清了军事账。
  • 便抚着周瑜的背(抚背)说,公瑾呀,你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子布(张昭)他们,只顾自己的小家庭、小算盘,很让我失望,只有公瑾和子敬,和我想法相同。

第二十四章 赤壁疑云

  • 湖北省史学家已有“文武赤壁”的说法(即蒲圻赤壁因赤壁之战而为“武赤壁”,黄州赤壁因苏东坡的词赋而为“文赤壁”)
  • 作为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赤壁之战有四个阶段,即决策、准备、交战、完成
  • 他说,赤壁之战这一年,孙权二十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周瑜三十四岁,鲁肃三十七岁,曹操五十四岁。因此吴晗先生说,这一仗不但是弱的打败了强的,被攻的打败了进攻的,哀兵打败了骄兵,而且是“青年打败了老将”。

第二十五章 半途而废

  • 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军事上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那就是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
  • 曹操听了这些意见,肚子里好笑,因为他要的就是逼反马、韩。
  • 河流湍急,船在北渡时却向东漂流了四五里,马超等一路追射,“矢下如雨”。将士们不知曹操在哪里,人人恐惧。等到曹操过河相见,大家悲喜交加,涕泪纵横。曹操却哈哈大笑说,今天差点让一个小贼
  • 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张鲁投降,汉中就是曹操的了。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和门户。拿下了汉中,就可以对蜀郡下手。所以,刚刚拿下蜀郡、正在为争夺荆州而战的刘备非常紧张,成都方面也十分恐慌。
  • “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也就是说,时机不到,条件不成熟,你不能硬来。时机到了,条件成熟了,也不能坐失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不会两次惠顾同一个人的。
  • 曹操不会将整个天下拱手相让。善于用兵的他,把防线建在了汉中与关中之间的交通要冲,同时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陈仓。这个决策有效地遏制了刘备前进的势头。刘备、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越过这条防线。

第二十六章 得寸进尺

  • 这些“谤议”让曹操清醒地意识到,舆论固然重要,权力就更重要;笔杆子固然重要,枪杆子就更重要;与其堵住天下人的嘴巴,不如捏住天下人的脑袋。因此,曹操在利用甚至创造机会来大造舆论的同时,加紧了对权力的攫取和控制。
  • 在中国古代的兼并战争中,如果要消灭一个国家,那么,在攻入这个国家的首都以后,一定要毁灭它的宗庙和社稷,叫“毁庙灭国”
  • 董昭这个人,我们在《深谋远虑》一章讲过。他的事迹虽然不算太多,却总是出现在关键时刻。建安元年,曹操到洛阳见皇帝,又把天子迎奉到许县,把许县变成大汉王朝的陪都,就是董昭帮的大忙。这一次曹操策封魏公,后来又晋爵魏王,也都是董昭的倡议(皆昭所创)。
  • 实际上,在曹操进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几乎总能看到荀彧的重要作用。初起兵时,董卓威陵天下,曹操信心不足,是荀彧告诉他董卓“必以乱终,无能为也”,事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发展时期,诸侯割据中原,曹操举棋不定,是荀彧指点迷津,帮他做出战略规划,事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欲迎天子,诸将众说纷纭,是荀彧为他制定政治上的三大纲领,支持他“奉天子以令不臣”,事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欲战袁绍,痛感力不从心,是荀彧为他分析必能胜利的四大原因,激励了他的斗志,事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甚至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南征刘表时,为曹操策划战略方案的,也还是荀彧。

第二十七章 进退失据

  • 不久,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
  • ,但凡做大事的人,总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根本就不可能人人都说好。所以,做大事的人,都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何况曹操又岂是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的人

第二十八章 借刀杀人

  • 荀彧之死和曹魏建国是一个不祥之兆,意味着曹操已彻底由乱世英雄变成了乱世奸雄,也意味着他将以更加残酷的手段来对付反对派。
  • 曹操的战略重点已由军事转向政治,由战场转向官场,而且在背离自己初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当然是他野心膨胀的结果。于是,进退失据的荀彧只好去死,同样退无可退的曹操则继续杀人。
  • 一个人,把持朝政,大权独揽,为所欲为,居然没人反对,那才是咄咄怪事。
  • 曹操的做法,是“三个区分”。一是区分“提意见”和“唱反调”;二是区分“闹别扭”和“搞阴谋”;三是区分“一个人”和“一伙人”。
  • 不过曹操到底是曹操,便呵呵一笑对宾客说:我本来是想羞辱一下祢衡的,没想到反而被他羞辱了。
  • 事实上祢衡的所谓傲骨,毫无正义的内容,只不过他自我表现的恶性膨胀而已,而且到了不惜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地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其实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的自高自大,就是他自私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他谁都看不起。为了表现他的所谓傲气,不惜把自己的朋友孔融推到极为尴尬的境地。这就不能算是英雄,只能叫做混蛋。
  • 结论是:祢衡不该死,但也不值得学习,更不能当作英雄来歌颂。
  • 曹操为了节约粮食,下令禁酒,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可以禁?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
  • 孔融有两条“不孝言论”。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

第二十九章 命案真相

  • 我对崔琰的描述,是十六个字:文武全才,朝廷重臣,正人君子,德高望重。
  • 杨修,字德祖,系杨彪之子,杨赐之孙,杨秉之曾孙,杨震之玄孙。杨震当过司徒、太尉,杨秉当过太尉,杨赐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杨彪也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所以他们杨家,和袁绍、袁术家一样,也是“四世三公”(四代人当中都有位居三公的),而且还是“四世三太尉”,一脉相承。杨修的家庭背景,非同一般。
  • 杨修这个人,虽然大家都公认他聪明,其实不过小聪明。
  • 杨修不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专制的体制之中,而曹操又是这种体制下罕见的几个“雄猜之主”之一。这类人物,猜忌心和防范心都是很重的。他们最忌恨的,便是别人猜透他们的心思。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一人专政的独裁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和特务政治。别人的一切他都要掌握,自己的想法却不能让别人知道,除非他有意暗示、提醒。总之,独裁者必须把自己神秘化,才能显得“天威莫测”,让别人战战兢兢,自己得心应手。

第三十章 夺嫡之争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愧无先见之明,犹怀舐犊之爱。
  • 然而曹彰有个问题,就是有勇无谋,不爱读书。这事曹操管教过。曹操说,你总喜欢弄枪舞剑,飞鹰走狗,不过匹夫之勇,哪里能成大事?便安排他读《诗》《书》。曹彰却对旁边的人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将百万之众,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哪能靠几本破书混个博士?这种想法,显然不像“人君”。
  • 铜雀台建成,曹操令诸子登台作赋,曹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可见其文才之好。
  • 工于心计、文武双全和身为长子这三条,是曹丕最终被曹操选中的主要原因。
  • 事实上,不管你做什么,做工也好,做官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学问也好,归根结底是做人。做人是最根本的。只有做人成功,其他事情才会成功,否则就只能得逞于一时。这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 当然,魏的短命,倒并不是因为曹丕当时的得意忘形,归根结底仍是制度问题。必须指出,曹丕“篡汉”成功,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实行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说到底,就是让士族垄断了官场。曹丕以此为筹码,换得士族的支持。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魏最后,竟亡于士族之手。相反,蜀汉政权则实行汉初的制度,不实行九品中正制,结果失去士族拥戴,也终于灭亡。所以,这个制度是魏亡的原因,也是蜀亡的原因。

第三十一章 乘虚而入

  • “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
  • 你利用别人,别人就不利用你?你算计别人,别人就不算计你?利用别人的必为别人利用,算计别人的必为别人算计,引狼入室的结果一定是玩火自焚。
  • 法正见到刘备,先是传达了刘璋的意思,然后就向刘备献计。法正说,以将军的英明,对付刘璋的懦弱,再加上张松等人做内应,完成大业不是易如反掌吗?
  • 刘备夺益驱璋,心情不乏龌龊之思,手段多有卑鄙之为,但从大局出发不宜苛求指责。刘璋蒙辱投降,使人民避免了战争的灾难,后人可以责其软弱无能,不能讥其骨头不硬。对待历史人物,是要有“历史之同情”的。

第三十二章 蜜月阴谋

  • 但周瑜并不死心。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并马上亲自到京口去见孙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建议——夺蜀(刘璋)、并张(张鲁)、联马(马超)。
  • 。周瑜主张吞刘自大,鲁肃坚持联刘抗曹,于是江东集团就形成了以周瑜为首的“吞刘派”和以鲁肃为首的“联刘派”。所以,周瑜临终时居然推荐鲁肃接班,不能不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 然而正是这一个“借”字,埋下了伏笔,种下了祸根,终于造成孙刘联盟的破裂
  • 占便宜的是刘备。他得到了一块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孙权也有好处(没好处他不会干),一是巩固了孙刘联盟,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二是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能够腾出手来解决一些境内问题;三是可以在“借地”的名义下,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刘备的占领区。
  • 这时,曹操帮了他们的忙。这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七月进入汉中。消息传来,刘备马上明白现在不是和孙权翻脸的时候,便派人向孙权求和。孙权也不想和刘备兵戎相见,便派诸葛瑾去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南阳和南郡的襄阳当然还是曹操的。刘备失去了湘水以东的地区,但避免了曹操、孙权的两面夹攻,可谓“以土地换和平”。

第三十三章 白衣渡江

  • 这正是关羽为难的地方。于是吕蒙就向孙权提出,先想办法把关羽的军队尽量忽悠到襄樊,然后乘虚而入,在他背后捅一刀子。这个想法当然不错,问题是江东集团能忽悠关羽吗?
  • 在多边政治关系中,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敌人可以变为朋友,朋友也可以变为敌人,全看利益所在和形势如何。
  • 实际上,赵俨的想法和曹操完全一致,那就是把消灭关羽的活留给孙权干,让孙权和刘备结下深仇大恨。

第三十四章 败走麦城

  • 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州之争,由于孙权和曹操的暗中勾结,其形势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曹操和孙权的南北夹击下,关羽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以身殉职,刘备集团也因此永远失去了荆州。
  • “惯坏了的孩子”有两个特点,一是任性,二是天真。因为惯坏了,所以任性;因为是孩子,所以天真。关羽就是这样一种人。因为任性,所以发动了襄樊战争;因为天真,所以被吕蒙和陆逊忽悠。因为既任性又天真,所以在处理敌、我、友关系时,犯了一系列错误。
  • 凡此种种,都说明派关羽督荆州是不合适的。没错,关羽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和资历,但那是在刘备事业的初级阶段,所守不过小城(如下邳),所战亦非劲敌(如颜良)。镇守荆州这样的战略要地,对付曹操、孙权这样的奸雄巨猾,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同时作战,关羽就力所不能及了。他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战略眼光,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根本就不适合承担如此重任;而他的天真和任性,傲慢和骄狂,则给敌人留下许多可乘之机。换句话说,像他这样性格的人,可以成为行走江湖的“大侠”,无法成为逐鹿中原的“大帅”。

第三十五章 猇亭遗恨

  • 第一,像刘备这样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人,是不会感情用事的。第二,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自己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后主刘禅所为。第三,刘备起兵时,关羽已经死了一年半,哪里还会情感冲动?只能说是既定方针。
  • 第一,关羽和他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此仇不可不报。第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刘备作为弱者,必须以攻为守;而曹魏太强,能攻的只有东吴。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荆州非夺回不可。前面说过,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岂能任凭孙权夺去?此为原因之三。
  • 实际上,在整个猇亭之战中,刘备表现出来的情绪就是两个字:浮躁。当然,如果对方也浮躁,他们倒还有得一拼。可惜,对方的主帅不但不浮躁,反倒十分沉着镇静。而且,刘备越是浮躁,对方就越是冷静。这也正是猇亭之战刘备失败的第三个原因——陆逊指挥若定。
  • 一是刘备违背常规,不守巢穴,劳师远征,这是自来送死;二是刘备征战一生,败多胜少,由此推论,这回也不足为虑;三就是他的“舍船就步,处处结营”了。因此,陆逊请孙权高枕无忧,静候佳音。这是陆逊成功的第二个原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第三十六章 永安托孤

  • 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是最猜疑的人,因为彼此之间实在太知根知底了。
  • 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
  • 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政治家有理想,政客只有利益。

第三十七章 非常君臣

  •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关系。或者说,就是处理好各种关系。诸葛亮要处理的关系至少有四种,即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盟友关系和敌对关系。
  • 封武乡侯,是赋予诸葛亮尊贵地位;开府治事,是授予诸葛亮独立相权;领益州牧,则是授予诸葛亮牧民之权。这就等于是把整个蜀国从上到下都交给诸葛亮了。
  • 但是,刘禅虽然窝囊,却决不弱智。他只是没有骨气,并非没有心眼。说白了,他是装疯卖傻。
  • 西汉初年中央机构的设置,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要算是最好的。其最为合理之处,就是区分了“宫廷”与“朝廷”,或“皇权”与“相权”。皇帝是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国家统一的作用;宰相是政府首脑,带领官员实际管理国家,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打个比方说,皇帝好比是董事长,宰相好比是总经理。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一旦国家有事,皇帝就能够以授权人的名义责问宰相和政府,宰相和政府也不能不承担政治责任。这样,宰相领导的政府就有可能成为“责任内阁”或“问责政府”。诸葛亮主政期间的蜀汉就是这样。

第三十八章 难容水火

  • 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一种暗箱操作的秘密政治。公布出来的材料,往往未必能够代表事情的真相,甚至是掩盖真相的。
  • 将军当中,地位最高的是大将军,其次骠骑将军,又次车骑将军,再次卫将军,又再次前、后、左、右将军。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将军则“位次上卿”。
  • 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或者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的。第一股是“本土势力”,包括原仕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本土豪强,我们统称之为“益州集团”。第二股是“刘璋旧部”,包括追随刘焉父子入蜀的和后来投靠刘璋的,我们统称之为“东州集团”。第三股是“刘备亲信”,包括刘备的骨干(如关羽、张飞)和后来投靠刘备的(如马超),我们统称之为“荆州集团”。
  • 诸葛亮废黜李严,有近因,有远因,有表面原因,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就是益州、东州、荆州三股政治力量构成的蜀汉政权内部矛盾;而诸葛亮毅然废黜李严,则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矛盾,实施依法治蜀。依法治蜀,是诸葛亮解决新旧矛盾的根本之策。为此,他早在第一次北伐时,就依法惩治了错失街亭的马谡,并自请处分。

第三十九章 痛失臂膀

  • 在战争年代,将领是轻易杀不得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人才是制胜的法宝。如果打了败仗就该杀,请问有多少人可供你杀?何况你这边杀掉一个人才,敌人那边就增加一分胜算,岂非亲痛仇快?
  • 马谡失了街亭,误了大事,那是应该处分的,但不等于一定要杀头
  • 马谡可以不杀,诸葛亮也并不想杀,流泪就是证明。
  • 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以至于“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纳其策”,这才有了后来的“七擒孟获”。
  • 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方法论上讲什么?讲“经”、“权”。经,就是必须坚持的;权,就是可以灵活的。也就是说,政策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所以“《春秋》大义”,既有“战败责帅”的规定,又有“罚不加尊”的说法。
  • 刘备生前曾特别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诸葛亮太欣赏马谡了,没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结果铸成大错。
  • 在这种情况下,“代行君权”的诸葛亮,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实行“法治”。唯有“依法治国”,而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摆平三大势力的关系,安定人心,巩固政权。所以,就连诸葛亮的依法治蜀,也不单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直接原因是马谡丢失街亭,根本原因则是蜀汉政权的内部斗争。

第四十章 祸起萧墙

  • 李严之废,马谡之死,魏延之乱,是“诸葛亮时代”的三大疑案。
  •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马谡被杀;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李严被废。
  • 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的撤军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 正如刘备一生只怕曹操一个人,司马懿也只怕诸葛亮。所以,一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就蠢蠢欲动
  • 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 由此可见,魏延一案不是“谋反”,而是“内讧”,而且是典型的“窝里斗”。魏延和杨仪,彼此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甚至不惜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大打出手。
  • 遗憾的是,尽管有诸葛亮搞平衡,费祎打圆场,这两个人还是要“窝里斗”,结果是两败俱伤。魏延固然家破人亡,杨仪也同样身败名裂。想想真是何苦!
  • 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可谓“有大功,无大罪”,却“遭大祸,蒙大诬”,已是天大的冤枉,你杨仪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灭其三族呢?所以后人很是不平。
  • 因为两人不和的起因,完全因为魏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唯独杨仪不肯屈就。这在杨仪,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第四十一章 以攻为守

  •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这个部署,是军权不交给军人却交给文人,不交给高官却交给低官,不交给“副统帅”却交给“秘书长”。如此颠倒错乱,难道不奇怪吗?
  • 必经秦岭,而跨越秦岭的路线则有三条。一条是东面的子午谷通道,全长六百多里,出口即长安;一条是中间的驻谷通道,全长四百多里,出口即武功;还有一条是西面的斜谷通道,全长近五百里,出口即郿国(郿县)。斜谷道中段有一条西北向的支道,叫箕谷。从箕谷出散关,就到了陈仓。
  • 陈寿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 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内必先攘外”。因为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加强凝聚力,战争都是最好的手段。一个国家,如果处于战争状态,管理和治理起来就顺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镇压反对派,也便当得多。此其一。

第四十二章 无力回天

  • 公元263年刘禅君臣的不战而降,是蜀汉史上最后一个不解之谜
  • 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祗(音支)乱政、谯周误国
  • 谯周既然不是“小人”,为什么又要“卖国”呢?也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他认为这个“国”该“卖”。或者说,他认为蜀汉早就该亡,甚至希望蜀汉灭亡。为什么蜀汉该亡?因为天下必须统一,也必定统一。而且,在谯周看来,能够统一天下的,就是曹魏。曹魏而非蜀汉,才是代汉而立的“天命所归”。
  • 古代天子、诸侯的宫门外、路两边,有一对高大的建筑物,叫做“阙”或者“观”(音贯)。因为它们高大魁伟、巍然而立,所以又叫“魏”或者“魏阙”。魏阙下面两边,是悬挂政令的地方,所以又叫“象魏”。也因此,魏阙或者象魏,就成了朝廷的代名词。
  • 皇帝所在曰宫,所属曰尚(比如尚书);宰相所在曰府,所属曰曹(比如东曹、西曹)。这叫皇宫相府、宫尚府曹。府,其实就是政府。政府的办事机构叫“曹”,曹的长官叫“曹掾”,吏员叫“属曹”,勤务兵叫“侍曹”。
  • 曹魏来了,益州集团就不会变成“四等臣民”吗?不会。因为曹魏要夺取的是天下,不是在益州占山为王。何况曹丕接班以后,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各地名流担任本郡“中正官”,负责推荐本籍士人。这对益州士族是有利的。果然,司马昭灭蜀后,就将原属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官员都调回中原,实施“蜀人治蜀”。这就更让益州集团觉得,他们反蜀汉是反对了。
  • “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 刘禅投降时,蜀国人民有二十八万户,人口有九十四万人,军队有十万二千,官吏有四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士兵,每七户就要供奉一个官吏。蜀国人民,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第四十三章 风云际会

  • 汉代官制,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叫县令,不足万户的县的长官叫县长
  • 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
  • 接班时的孙权,可谓“年幼、势孤、内忧、外患”。他远有强敌(曹操),近有世仇(刘表),内存忧患(江东士族不服),身无寸功(江山不是自己打的),接过来的是烫手的山芋。这就有点像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前景并不乐观。我在讲到蜀汉时说过十六个字: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这话也适用于孙权:孙氏入吴,基础不牢;老大一死,地动山摇。
  • 第三股政治势力是“江东世家大族”,简称“江东士族”,其中最重要的是虞、魏、顾、陆“四大家族”。
  • 首先,鲁肃是当时难得的“超级人才”。他老成谋国,善于治军,精通外交,极具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可以说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于一身。他对孙吴集团也贡献非凡。
  • 鲁肃就大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提出他“三分天下”的“东吴版《隆中对》”,这就不能不让孙权感激甚至感动。

第四十四章 坐断东南

  • 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有一句妙语,说曹操是“把皇袍当衬衣穿”。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刘备,是把衬衣当皇袍穿;孙权,则是把皇袍反过来穿。或者说,孙权是自己做一件皇袍,先反穿着。等到时机成熟,很方便就能正过来穿。陈寿说孙权“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吴主传》评)
  •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孙权他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必需的素质。
  • 但是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孙刘联盟的真正缔造者,不是刘备,不是孔明,不是鲁肃,不是周瑜,是孙权。
  • 看来,孙权确实是天才的政治家,因为他懂得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政治其实就是关系,而所谓政治关系又无非三种:敌、我、友。
  • 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正确决策,都是“应权通变,弘思远益”,而非“匹夫之为忿者也”。也就是说,政治家应该审时度势(应权),因时制宜(通变),深谋远虑(弘思),考虑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远益),不要逞匹夫之怒,也不要教条主义。
  • 实际上孙权并不窝囊,他原本是很英武的,甚至还亲自骑马射过老虎。他也并非没有露过锋芒,赤壁之战就是。但他很清楚,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守成之君”,然后才能成为“开创之君”。他的道路,只能是先识时务,后成俊杰;先装孙子,后当霸王。所以,他能够把毕露的锋芒又重新藏起来,或者“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陈寿说他“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说,孙权的特点,是英武豪雄,又隐忍韬晦。

第四十五章 情天恨海

  • 用人特点,有十二个字的概括:操以智,权以情,备以义,亮以法。也就是说,曹操靠智慧,孙权靠情感,刘备靠义气,诸葛亮靠法制。
  • 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
  • 孙权用人,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他和曹操一样,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用人不看门第,不论身份,不计仇怨,不求全备。比如步骘“种瓜自给”,阚泽“家世农夫”,陈表“将家支庶”,张梁“未有知名”,刘基仇人之子,甘宁敌国之将,凌统使气杀人,胡综嗜酒如命,孙权都量才使用,各尽其能。此外,他还能虚心纳谏,检讨自己,这也和曹操一样。
  • 实际上孙权的晚年,简直就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喜怒无常。
  • 孙权是很重情感,但多情者往往多疑,情天往往也同时是恨海。爱之深则恨之切,因此“恩如骨肉”和“果于杀戮”,无非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第四十六章 冷暖人生

  • 讲这个问题,不能不讲张昭和陆逊。我们知道,孙权最重要的武将,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最重要的文臣,则是张昭和顾雍
  • 上一章说孙权念旧、感恩,其实认真考察,他的念旧和感恩往往是嘴皮上的。
  • 。具体地说,就是对当年张昭主张降曹一事耿耿于怀。
  • 什么样的呢?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有事做顾问,没事做摆设。顾雍把握了这个分寸,丞相也就一做十九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第四十七章 逆流而上

  • 然而陆逊不会这么想,因为他是“士”。士的特点是什么呢?以天下为己任。天下是谁的?在国士们看来,既是皇帝的,也是士人的。皇帝是天下一统的象征,士人是天下太平的支柱。士人作为国家的栋梁,不但要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还要协助皇帝处理好立储问题。因为太子命系国本。太子不牢,国本动摇。保住太子,这是国士们的责任。因此,陆逊不认为这是孙权的“家事”,而认为是东吴的“国事”。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多管闲事,而认为是忠心耿耿。然而,陆逊的一腔热血却被迎头泼了一瓢冷水,而且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让他冷彻心脾,难怪要“愤恚致卒”了。
  • 陆逊挨整,因为他是士族。虞翻挨整,因为他是名士。张温挨整,则因为他既是士族又是名士。孙权与陆逊、张温、虞翻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他与士族、与名士的矛盾。这其实也是曹操、刘备、诸葛亮遇到的共同问题。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大政权,都与士族有冲突。三国的主要领导人,也都要同名士作斗争。实际上,在大一统的汉、唐帝国之间,有一个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接着又有半统一的两晋和分裂的南北朝,都与这个矛盾有关。因为士族和名士代表的,乃是一股上承东汉下接两晋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在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冲突相斗争的时候,由于并未掌握政权,因此是“逆流而上”。但是,由于他们毕竟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曹操、刘备、孙权也是“逆流而上”。正是这两种意义上的“逆流而上”,就决定了魏、蜀、吴有着不同的建国道路,而且最后都要同归于晋。

第四十八章 殊途同归

  • 然而,曹魏毕竟是一个“非士族”的“法家寒族政权”。一旦改变性质,变成士族地主阶级的,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所以,曹丕的魏朝已不是曹操的魏国。曹丕成功代汉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将灭亡之时。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过是为士族的政权再次加冕。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终于灭亡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

  • 赤壁之战实在是三国史上的一个关键。由于这场战争,鼎立之势已现,对峙之势已成。
  • 夷陵之战是汉末三国史上第三次重要战役。它的意义,是确立了南部中国东西并存共拒北方的格局。
  • 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的境界高于鲁肃,也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实在是不识时务,其实都不对。鲁肃并不是境界不高,而是目光敏锐;诸葛亮也不是死不开窍,而是有所追求。也就是说,他们一个面对现实,一个富有理想,但都值得我们敬重。
  • 陈群的高明之处则在于,他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夺回士族阶级的权利,只有先搞掂那夺权者。因此他“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操“偷梁换柱”,他就“换柱偷梁”。曹操在“拥汉”的旗帜下“篡汉”,他就在“拥曹”的旗帜下“变曹”。显然,荀彧高尚,陈群高明。
  • 刘备的人缘好,我认为更得益于他“贩履织席”的经历。这种社会底层的生活,会使他懂得民间疾苦,也使他更能理解人性。这方面,他倒是像曹操。像曹操这样出身“污浊”和刘备这样出身“贫寒”的人,骨子里是不会喜欢那些士族和名士的,尤其不会喜欢他们的虚张声势和自命清高。他们更愿意和那些寒族、庶民打成一片。
  • 曹操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我认为就在于他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个新秩序从阶级关系讲,是庶族的;从意识形态讲,是法家的。因此,它和曹操这个人一样,也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历史证明,最适合帝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庶族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