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要自信
代序 中国人,你要自信
- 有相当一部分的西方媒体人、西方学者,思想里还是一种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只要你和我西方做得不一样,你就不对,你就要走衰,你最后要崩溃。
- 我接触过中国的最基层,也接触过中国的最高层。
- 至少70%的人,出国之后会变得更加爱国,不管他加不加入那个国家的国籍,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
- 最富的100个中国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最富的二三十个美国人可以左右白宫。
- 实际上,我想关键不在于一个国家——德国或中国——是“民主还是专制”,而是“民主与专制”这个话语,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已经远远不能解释我们这个非常复杂而又非常精彩的世界了。
- 你看一下中国十八大产生的最高执政团队,政治局常委们的履历,基本的要求是两任省委书记。也就是说,他们至少治理过一亿人口,而且要有政绩。你看一下习近平,他治理过三个省(直辖市),当第一把手,福建、浙江、上海,这三个省(直辖市)的人口加在一起,大约是一亿两千万;经济规模加在一起,接近印度的经济规模。治理过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经济板块之后才进入了政治局常委,然后又给他5年的时间熟悉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方方面面,最后再出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个制度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你怎么能比?
- 我说你们一定要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今天的中国,每3年创造一个英国,所以我说我们一点都不害怕竞争,一点都不害怕模式竞争,一点都不害怕制度竞争,特别不害怕政治制度竞争。
第一部分 中国崛起
-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 “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 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一是这些方案能够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寻求大家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二是中国设计的峰会主题背后是中国的成功实践,“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四大主题其实就是中国理念和中国道路的一种展示。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三种中国”
- 亚洲是世界古老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都发源于亚洲大地,这些古老的文明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已经干枯凋零,有的至今还根深叶茂。
-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和道家影响力一直比较大,而儒家尊“圣人”,道家讲“真人”,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需要相当的知识修养,所以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佛教不一样,它直指人心,关心芸芸众生的身心安顿,而且佛教还有雕塑、音乐等传播方式。它的传入显然填补了中国宗教传统中的某些不足。佛教传入的过程也经历过磨合碰撞,幸运的是,这种磨合碰撞没有导致西方那种持续千年之久的宗教战争,而是佛教逐步适应和融入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丰富和改造了中国文化。中国也因此形成了儒释道兼容并蓄、互补融合的伟大传统。
- 一个世纪前,中国哲人梁启超先生曾这样总结过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之中国”,即从黄帝时代到秦始皇,这大致上也是世界其他古文明存在的时间,但限于当时条件的制约,中国与其他古文明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第二阶段是“亚洲之中国”,从秦始皇到18世纪,中国与外部有交流,有矛盾,有征战,也有融合,但这一切基本上局限于亚洲地区,上述的亚洲主要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大都属于这个时代;第三阶段是“世界之中国”,也就是19世纪以来,中国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从此饱受战乱、国无宁日。
中国做对了什么?
- 这三重关系是:一,现代化与本国文明传统的关系;二,现代化与本国现有政治制度的关系;三,本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西方世界的关系。
- 现在看来,今天的汉语一点也不落伍,反而它既十分传统又非常时尚,它能够翻译世界上所有人文和科学的著作,能够与现代科技完全兼容。在互联网为标志的高科技新媒体时代,它甚至展现出很多独特的优势:它有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简洁明快,它有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丰富形象,它有西方文化难以达到的文化底蕴。汉字紧凑的特点使之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屏幕,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英文的1到2倍,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 邓小平比戈尔巴乔夫高明的地方在于:在西方吹嘘自己政治制度如何优越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真的相信了,而邓小平说,不要吹牛,西方的制度有自己的许多问题,而中国的制度有自己的许多优势,特别是它能代表人民的整体利益,它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它能给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但邓小平也认为中国的制度存有自己的问题,需要汲取他人之长,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通过改革而不断完善,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
- 一个政治制度的成功的最好检验,就是它为自己的人民提供了什么
- 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在如何产生国家领导人方面,形成了比较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其最大特征是选贤任能。中国的最高决策层的成员至少要担任过两任省一级的领导,至少要治理过一亿以上人口,在国家治理和为民谋利方面要有十分突出的政绩。这种选贤任能制度也可称为“选拔+选举”的制度,这种制度安排既有中国自己的传统,又有对西方制度的某些借鉴,这是多种元素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创新,由此产生的领导人总体素质和水准,明显高于西方光是依靠大众选举产生的领导人。
- 我过去领先你的原因与我今天“赶超”你的原因之间几乎是相通的,是正向关系的。比方说,中国历史上长期领先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官员是通过考试选拔的,而西方长期实行的是世袭制度。今天中国超越西方的进程中,新型的“选贤任能”制度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 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 5年前,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的时候,欧洲的媒体一片叫好,欧盟发表声明,支持这样的所谓民主运动,伟大的西方民主模式降临到了阿拉伯世界。但是5年过去了,2015年,120万中东难民逃离战乱、逃离战火、逃离崩溃的家园,逃到了欧洲,变成欧洲今天最大的一个政治问题,政坛被搅得昏天黑地,老百姓怨声载道。
- 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对国家前途感到乐观,对自己前途感到乐观。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据。
- 我们想用四个指标来得出一个新社会系数,这四个指标就是:中位家庭净资产、人均预期寿命、社会治安的水准、对国家对自己的前途是否乐观,这方面数据我们正在搜集。
- 超大型的文明型国家有四个特征,我叫“四超”: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
- 此外,中国这么超大型的国家,就要克服超大型的困难,一旦克服了超大型的困难,一定是超越别人的。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中国的政治传统就是统一的执政集团,历来是这样的,否则国家就要解体。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执政。
- 我们可以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 中国年轻人,你更要自信!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种崛起以及它所带来的机会,它的深度、广度、力度、厚度、强度,都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奋斗,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谢谢大家!
中国崛起与文明型国家的逻辑
- 第一类是发展中国家,第二类是转型经济国家,第三类是西方国家。
- 首先,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取得的成绩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总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挑战是消除贫困。
- ,我们的农民有地、有房子,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去的话,我们贫困地区的很多农民到印度或者埃及去,怎么都属于中产阶级。
-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但是今天的中国确实已经没有必要仰视西方了,我们应该平视西方,当然也没有必要俯视。我们一些地方不如人家,但在很多地方做得比人家好了,甚至好很多。这给我们带来了自信。
- 一是把中国分成两大块,一个叫“发达国家板块”,或者叫“准发达国家板块”,一个叫“新兴经济体板块”,这两个板块之间形成了高度良性的互补和互动。我觉得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一个关键。
- 中国今天的住房自有率在85%左右。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但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有房子,独生子女政策意味着这些房子以后也要传给他们,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也不是穷人了。
- 今天的埃及人和古埃及文明没有任何关系,今天的埃及人是后来移民过来的,与古埃及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语言文字也不一样。而中国人都是中国自己土地上的原住民。
- 第一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
- 第二是超广阔的疆域国土。
- 第三是超悠久的历史传统。
- 第四是超丰富的文化积淀。
- 我引用史正富教授的观点:一个战略型的中央政府,一个竞争型的地方政府,加上竞争型的企业,这三者合在一起,形成了三维经济,或者叫混合经济
- 中国政权合法性的论述核心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民心向背,一个是选贤任能。
- 西方的政党理论说简单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社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组成,利益集团有自己的代表,这就是多党制的起源,然后通过票决制,你51%我49%,你就赢了。
- 说句老实话,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在乎你是否承认,其实我们现在也不在乎你承认不承认。
- 中国腐败问题确实比过去严重。但是我们要注意中国是在财富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下,监管一时跟不上,这是一个过渡性、阶段性的问题。
- 在东亚,民调显示人们在各种价值中,普遍把“社会秩序”放在第一位。在美国,“言论自由”排在第一位。但是我去过美国很多次,美国是一个讲“政治正确”的国家。讲“政治正确”的国家怎么会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呢?我很好奇。
- 第一,中国人是世界上对前途最乐观的,最低的时候也有75%的人对前途乐观;第二,中国中央政府在自己国家里威望很高,在世界上大概是最高的。
-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叫《观察者网》,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时政网站。
“一带一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具有“四超”的特点,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这“四超”的共通之处是他们都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
- 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创举正通过国与国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通,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并将产生比欧洲当年“煤钢联营”更为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 “一带一路”正在纠正过去四五百年所形成的海洋文明对大陆文明的主导。
- “合作共赢”背后是中国文化中“推己及人”“共生共容”“同舟共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伟大传承,它集中体现在“一带一路”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之中。
问与答
- 我对印度崛起不是十分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土地改革、妇女解放,也没有进行过废除种姓制度的社会革命,没有这一切,印度怎么可能实现现代化?怎么可能真正崛起?
- 中国今天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在30%以上,大约是美国的两倍,而且中国一直主张合作共赢,这与西方主张的“零和游戏”完全不同,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多数人民都是中国崛起的受益者。
- 我们不必在乎别人是否接受中国的崛起,西方崛起的时候问过我们吗?没有。中国崛起了,一些国家会很难接受,现在的日本和美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 一个好的制度要能够防止坏人做坏事,也要能够让好人做好事。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邓小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考虑战略问题的同时,还不停地寻找具体的突破口,比方说特区建设、上海浦东建设等,他一旦抓住了突破口,他的军人风格就体现了出来,他要你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一定要出成果,形成一种量变到质变的状态他才放心,所以我觉得邓小平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 中国既是古老文明,也建成了现代国家,两者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中国。
第二部分 中国模式
- 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那么这种崛起是靠不住的。这种中国话语应能为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至于西方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这很难说,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听懂。
- 有时候,我想一个国家的命运,很像人生,关键几步要走好,如果关键几步没有走好的话,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伤筋动骨,甚至全盘皆输。
- “劣质民主”在第三世界比比皆是,我走访了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对此感触尤深。我觉得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上下结构的脱节。在社会底层,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形态还是中世纪的、封闭式的,非洲更是如此。你到非洲的话,可以看到控制老百姓的一般是部落酋长,甚至是巫师。但在上层,则是一个后现代的结构,他们跟欧洲人讨论一样的问题,如同性恋的权利、废除死刑等,这样一个上下结构脱节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我到肯尼亚,看他们的民意调查,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第一是就业,第二是社会治安,而他们国会里讨论的问题是废除死刑和修宪,完全按照西方的套路来。
- 实际上苏联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没有成功,西方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成功,事实就是那么简单。理论上,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有权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在西方强大的压力面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多少选择。如果不听西方的,他们会失去很多东西,特别是外援。中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 邓小平主导的中国的改革模式,我认为是一种大规模的经济改革,辅之以较小规模的政治改革,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经济改革铺平道路,比如废除人民公社等,最后的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中国模式的特征。
- 英国大政治家丘吉尔那儿得到的启发,他说过一句名言:民主制度是很糟糕的制度,但历史证明其他制度还没有民主制度好。这段名言后来被人们概括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
- 俄罗斯人今天说这是对俄罗斯的第三次浩劫,第一次是13世纪的蒙古人入侵,第二次是希特勒入侵苏联,第三次就是“休克疗法”
- 这些质疑中有三个问题最关键,即贫富差距拉大、腐败增加、环境恶化。
- 关键是我们所依赖的基尼系数只计算货币化收入的差别,而不计算一个人是否事实上拥有房产和土地。
- 这使我想起了马克思说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把所有的困难都看成是机遇,这也是邓小平看问题的一个特点
- 儒家文明的崛起,会对西方文明提出全面的挑战。
- 根据美国学者戴蒙的计算,西方国家人均消费的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的32倍,西方国家今天的一切是建立在这么一个大量占有人类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而很多政治选择都与资源的占有量有关。
- 在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里进行激进政治改革是不现实的,只会欲速而不达,甚至导致国家解体。我们必须考虑每一项改革政策的代价,争取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进步的最佳之路。
-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中国奇迹的剖析
- 他们关注的是中国如何采用了世俗的、比较贴近自然的方法,而非当时欧洲盛行的神学方法,来进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治理。
- 而像上海这样的中国一线城市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纽约,无论是机场、地铁、高铁、商业设施和城市建筑这样的“硬件”,还是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城市治安这样的“软件”,上海均好于纽约。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5000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是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唯一国家。
- 中国文明型国家具有“四超”特征,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
- 第五是顺序差异,也就是确立了比较正确的顺序。
- 第八个特点是一个比较中性、开明、强势的政府。
- 我们认为“良政还是劣政”远比“民主还是专制”更重要,如果“民主”指的只是西方所界定的所谓“多党竞选制度”的话。我们强调内容正确高于程序正确,这本身是中国政治传统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通过良政为导向的实践来创建和完善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各种程序。
- 中国经历了20多个朝代,其中至少7个朝代的历史比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都长。
- 今天的世界秩序正在经历一种变革,从一种纵向的世界秩序逐步转向一种横向的世界秩序。纵向秩序的特点是西方把他们的理念和实践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而横向秩序的特点是各国在理念和实践方面既有平等合作,又有良性竞争。这将是一种更为民主的世界秩序。
中国模式与中国的制度安排
- 一是中西合璧;二是联系实际;三是一开始的目标就争做世界一流。
-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 工夫在诗外,一个诗人要真正写好诗,就要拓开自己的思路
- 我们这个民族过去上千年是领先西方的,一两个世纪前一下子落到谷底,现在又重新崛起,物质主义一时抬头,恐怕在所难免。我们这个民族是有文化底蕴的,我们要有这样的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文化水准也会上来的。
- 我说中国模式有狭义的层面和广义的层面。狭义层面讲的是中国人的一整套做法、一整套经验,广义的层面包括我今天要讲的制度安排和背后的意识形态。
- 中国模式更多是讲一整套的做法和制度安排;而道路除了谈做法和制度安排,还更为突出意识形态因素,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 乾隆皇帝1793年见英国特使的时候,英国特使说我们要贸易,而乾隆皇帝说,我们代表了世界最好的国家,不需要和你进行贸易,也不需要向你学习、借鉴什么东西,这就是当时中国版的历史终结论。
- 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政治制度质量的标准,包括政局是否稳定、人民是否更加团结、人民生活是否改善、生产力是否持续发展。
- 一个文明型国家自然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安排。我自己总结是“一国四方”,“一国”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四方”就是四个方面的制度性安排。首先是政党制度方面,中国的特点是国家型政党。第二,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特点是协商民主。第三,组织制度方面的特点是选贤任能。最后,经济制度方面的特点是混合经济。
- 西方政党理论,说简单很简单,就是一个社会由不同利益集团组成,这些利益集团都要有自己的代表,就是多党制度的起源,然后通过竞选,选票多的胜出,这叫作由分到合,最后是通过票决制来整合的。
- 我们从汉朝开始,政治传统就是一个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执政,一个超大型的国家,一个“百国之合”国家的治理,就是要有统一的执政集团。
- 1/3的结果马马虎虎,1/3的结果非常糟糕,家族、黑社会、金钱政治都出来了,还有1/3也不容乐观。
- 中国人比较相信具有一定公信力的专业管理机构,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政府,对于小区来说就是物业管理公司。
- 他们的民主只是在选举国家领导人,四五年一次而已
- 一个五年计划的互动过程长达一年多,成千上万次的磋商,最后形成的东西就比较靠谱,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小圈子里做出决定,然后通过公关公司出售给公众,英文叫sell to the public。
-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安排包含了传统基因,如科举制的传统;包括了红色基因,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也包含了西方因素,如选举、公示等等。
- 今天赶超成功的原因和过去长期领先的原因之间是有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这就是文明型国家发展和崛起的逻辑。
- 我说你今天不承认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承认中国模式,我都不在乎。但是10年之后,还是不承认的话,你就不能解释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当然,那个时候中国也不在乎你是否承认。坦率来讲,今天中国也不在乎你承认不承认。
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
- 可悲的是国内知识界和媒体界的一些人,怎么也自信不起来,只会全面否定自己的国家和制度,简直到了荒谬的地步,把中国这个世界上进步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国家描绘得凄凄惨惨,国将不国了。
- 我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自己话语的崛起,否则这种崛起是靠不住的。
- 要了解一个国家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我认为两个指标很关键:一个是家庭净资产,一个是人均预期寿命。
- 一个现代国家的制度安排,关键是要确保政治、社会和资本三种力量达到一种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平衡。
- 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最大差别就是:100个最富的中国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二三十个最富的美国人就可以左右白宫了。
读懂中国政治制度的五个关键
- 中国共产党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也就是代表一个国家整体利益的政党。
- 在中央政府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向数以千计的智库、政府机构、高校、学者、专业人员征询意见,甚至会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激烈讨论中吸取有用的建议
- 第三,预期创造和需求创造
- 中国还拥有其他许多国家不具备的一些“工具”,如国家掌握的土地资源和战略资源、一大批表现不俗的大型国企等。它们给予中国政府更大的宏观调控能力。
- 民心”反映的应该是一个民族整体和长远的利益。所以一流的治国应该是“民心治国”,而非简单的“民意治国”。
三种力量的平衡比什么都重要
- “复旦”两字选自两千多年前的《尚书大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在政治领域,中国模式也可以被概括为“选拔+选举”,这对于仅仅依赖选举的西方模式也是一种超越。
- 因为中国模式背后是中国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中国、美国、欧洲改革之比较
- 一个国家有三种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决定了改革的命运。
- 中国人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但资本力量也带来自己的副作用,如果没有某种制约力量的话,资本逐利的特点会导致社会高度两极分化乃至巨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 在中国,资本力量总体上受到了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某种制约。即使在贫富差距明显扩大的今天,中国政治力量还是保证了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社会力量延续中国平民主义的传统,社会主流几乎也一直倾向于节制资本。
- 但社会力量也有盲目的一面,特别是追求福利最大化和民粹主义的趋势也需要警惕。
- 也就是保持政治力量相对比较中性和强势的特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推动改革和现代化事业。
全球治理:从中国经验到中国方案
- 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无法照搬的,因为它源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民情国情。
-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整体利益党”,也就是说它能够整合并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它能够动员和组织中国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工作和奋斗,这也是今天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
- 第一,消除贫困是中国的民心所向,有利于消除贫困的全球化才是值得欢迎的全球化。
- 第二,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对于改善民生具有特殊意义。
- 第三,改善民生,搞活经济,需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需要大力推动内贸和外贸,推动有效投资。
- 第四,通过创新和结构调整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以最大的热情拥抱了创新和新技术革命,在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智能工业、传统产业升级、电子商务等领域内,中国几乎都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 中国政治文化中有一个很好的概念,叫“势”,也就是要推动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大势,一旦大势形成,它就难以逆转。
“一带一路”与中国模式
- 首先,以人为本,高度务实
- 第五,有所为,有所不为
- 第六,认准方向,大胆地闯。
- 中国模式这种“认准方向,大胆地闯”的智慧,中国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某种更具体的路线图一定会应运而生。这本身也说明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有限。
- 第七,创造增量、盘活存量
- 第八,培育新的增长点。
- 第九,形成不可阻挡之势。
问与答
- “华盛顿共识”要求发展中国家,不管条件成熟与否,都推动资本市场自由化,结果引来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后来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不少国家的经济倒退20年
- 西方主流话语一般把民主界定为“程序民主”。
- 从中国模式的视角出发,民主应该是“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结合,但首先是“实质民主”,即体现民主的内容及其所要服务的价值。民主的内容就是要体现人民的意愿,民主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和人民高品质的生活,而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应该由各国根据自己的民情和国情来探索,这个探索的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 法国思想家卢梭200多年前对这一类民主所作的评论,他说“英国人民自认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了”。
- 西方政党是公开的“部分利益党”,中国共产党是“整体利益党”,而我们“整体利益党”内部的弹性空间比西方政党要大,从“文革”到改革开放,整个的政策调整都是在一党制框架内完成的。
- 一个好的制度不能只讲制衡,这是保底的,是“下策”;一个好的制度还要能够找到好人,让好人做好事,这是“上策”。
第三部分 中国话语
- 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解决了“挨打”;改革开放的胜利,我们解决了“挨饿”问题;今天中国不断崛起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挨骂”的问题。
- 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要伴随自己话语的崛起,否则可能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为什么?因为没有自己的话语,你做对的,会被解释成是错的,或者是过渡性质的,最终都要转型到那个所谓无比美好的西方模式,或者叫拆了故宫建白宫。
- 过去这些年来,中国思想界比较混乱,缺少主心骨,西方话语对国人忽悠得厉害。这种忽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个是政治浪漫主义(或者叫民主原教旨主义),另一个是经济浪漫主义(或者叫市场原教旨主义)。
-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中,被西方话语彻底忽悠的最著名人物当属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结果导致了苏联国家解体、经济崩溃,俄罗斯人称之为第三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指的是13世纪蒙古人入侵,第二次浩劫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的入侵)。
- 我们还需要进行话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我叫构建“四足鼎立”的大话语体系,它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学术的、国际化的话语。民间的话语比较接地气、比较大众化,学术的话语比较中性,国际化的话语能够让外国人听懂,我们要解决话语脱离中外群众的问题。
- 千万不要迷信西方形成的许多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对于这些东西,我们要“进得去,出得来”。
- 西方的特点是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强大后,他真的尊重你,软实力强大之后他也会承认你。
反思西方民主
- 美国亚伯拉罕·林肯总统200多年前在葛底斯堡演说中的那句名言:“民有、民治、民享(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 卢梭当年对英国民主的批评:英国人只有在四年一次选举的时候是民主的,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了
- 从民主的“目标”和“结果”出发,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质量,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 25年前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有两种强大的政治力量,一种是学生为代表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压倒一切,他们的精神领袖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时又正好赶上了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他们打出的标语是:“苏联的今天、中国的明天。”
中国崛起背后的十个理念
- 有一个中国理念,才四个字,结果改变了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命运,并最终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这四个字就是:“实事求是。”英文翻译也正好是四个单词seek truth from facts(从事实中寻找真理)。
- 实事求是、民本主义、整体思维、政府是善、民心向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和而不同、良政善治
- 西方哲学强调个体,中国哲学强调整体,两者本来完全可以互补,就像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看到森林也要看到树木,这样可以深化我们对世界事物的认识。
- 第四是政府是善,更确切地说,政府是必要的善。
- 有为政府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弱点是容易导致专断。
- 一些学者书生气十足,整天在那里谈论要实现西方教科书中那种没有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他们似乎不了解今天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个虎视眈眈的西方投机大鳄,从石油到粮食,到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领域,他们都在那里兴风作浪,究竟在多少领域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稍有不慎,整个国家的财富都可能被他们洗劫一空。
- 文化的包容性在于开放,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 和而不同”是中国政治文化传承的核心之一,即“宇宙的一切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故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应当建立共生和谐的关系”
- 中国崛起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偏激,不走极端,和而不同。
讲一个有品位的中国梦
- 实际上西方打败中国是靠两个东西,一个是军事,一个是金融。
- 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资本市场开放也有严格的控制。
中国金融业需要一个聂荣臻
- 未来的世界,一个体制的整合能力、改革能力、适应能力将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 聂荣臻早在1961年就向毛主席提议要搞洲际导弹,防空导弹将来要向反导弹系统发展,还要考虑通过搞探空火箭,为将来向星际航行开辟道路。
谈谈爱国主义和特朗普现象
- 龙应台是不认同人民共和国的,不认同红歌的
- 创造“爱国贼”的公知,反对的不是美国人的爱国主义,而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爱国贼”骂的不是“贼”,骂的是爱国。
-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是《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屈原、岳飞、文天祥、毛泽东;是普通话、四川官话、广东粤语、上海方言;是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桂林山水、陕西兵马俑;是川菜、粤菜、鲁菜、淮扬菜;是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岩茶、洞庭碧螺春;是《梅花三弄》《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是四合院、广东骑楼、徽派大院、江南民居;是昆剧、京剧、粤剧、黄梅戏;是南昌起义、平型关大战、台儿庄血战、抗美援朝;是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神舟号飞船、高铁四纵四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等。这是一种包容性极大的、既有个人志趣又有人类情怀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朽!
- 在西方国家里,多党民主制度早已演变成一种“游戏民主”,即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政客所做的承诺无需兑现,只要有助于打胜选战就行。
- 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调侃过美式民主的空谈特点:“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刚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又是一个说法。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
- 如果说1991—1992年是苏联解体、东欧崩溃,是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刻,那么2016—2017年英国公投“脱欧”和美国特朗普上台等“黑天鹅现象”,则是西方资本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刻
人权之争
- 奇怪的是西方总认为自己比非洲人更了解非洲,比俄罗斯人更了解俄罗斯,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同时实现所有的人权,所以一定要有轻重缓急
- 民主是普世价值,但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普世价值,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民主的核心是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良好的政治治理。一党制也好,多党制也好,无党制也好,能够实现良政的才是好制度,不能实现良政的就是坏制度。
- 说到底,我们更要防范的不是所谓文化相对主义,而是文化绝对主义——那种把自己的文化说成是普世价值,把人家的文化说成是落后习俗,然后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人的做法。
“普世价值”的普遍困境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人生而平等,但它指的是有钱的男性,不包括妇女、穷人、黑人、少数民族。
- 美国的民主制度花这么多钱,是民主(democracy),还是“钱主”(moneytalkracy),即用钱(money)来谈话(talk)的制度。
- 有一个所谓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叫刘晓波,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中国至少要让西方殖民中国300年,他说中国香港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因为香港被英国殖民了150年,中国这么大的规模,那至少300年才能变成一个现代国家。
互联网治理要靠协商民主
- 建设网络命运共同体,首要的是改善和改革现有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世界范围内互联网治理问题上的公平正义。
中国政治文化对国际人权保护的启迪
- 什么是民本主义文化?就是不能让政治机器空转,政府所做的一切,包括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推动互联网发展、推动人权进步等等,都要首先满足人民最大的需求,都要最终落实到民生的改善
- 人权应该首先是民本导向,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情,满足人民的优先需求。
-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 中国人主张“和而不同”“儒释道共存”,而西方文化具有唯我独尊的传教士传统。
- 三、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种族战争。
话语自信:回望六年前与福山的那场辩论
- 而我则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美国的政治改革比中国更为迫切。
- 你可以欺骗多数人于暂时,你可以欺骗少数人于永久,但你不能欺骗多数人于永久’
- 至于林肯的表述,在哲学层面是对的,语言也是诗一般的,但现实很骨感,政治有时间维度,也有空间维度和成本维度,就好像说你今天丢了手机,别人宽慰你:没关系,你的手机一定还在地球上。
- 一个是麦当劳文化,一个是八大菜系文化,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不可能征服你,而是你要想办法收编他,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 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核心是文化底蕴的背后是智慧。智慧不等于知识
- 二是看你能否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也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才能真正成功。
- 中国的全面崛起是世界进入后美国时代、后西方时代的一个主要标志,代表了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势”。
问与答
- 但是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转需要超出这个领域,需要社会力量、政治力量和资本力量三种力量的平衡。
- 美国政客的言论非常自由,但有几个人可以兑现自己的承诺?言论自由与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相结合,这种言论自由模式还不需要反思吗?中国是政治家治国,领导人一诺千金,说了话就要兑现。中国文化中很少把一个概念绝对化,包括言论自由,中国人言论自由与言论责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的。
-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就是依靠法治,依靠比较独立的廉政系统,如新加坡的反贪局和中国香港的廉政公署,结果腐败发生率都下来了,中国也从他们的经验中得到了启迪。
- 1949年后共产党还“得罪”了一批人。如“反右运动”“得罪”了不少知识界的人,“文革”“得罪”了更多的人。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中有相当一批人至今还耿耿于怀,所以中国总有一定比例的人骨子里是不喜欢人民共和国的。
-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社会主义的基因,例如,儒家文化注重民生和平等,这意味着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比较吻合。
后记
- 演讲是极具创意的劳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门艺术,演讲过程中有联想、灵感和即兴发挥,这些东西可能不如书面文字那么严谨,但传达的往往是最真实的情感和思路,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这种场上场下的心灵交流正是演讲的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