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快速阅读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版权信息

  • 书名:超级快速阅读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译者:郝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

序言 学习不再有压力

  • 学习的成效并非只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禀赋或智商,年龄长幼和起点高低也完全不是问题!
  • 我会尝试用最简明易懂的方式和最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传授所有高效的学习秘诀
  • 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 由此可见,如果读者想要获得既切实有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就必须自己想办法来填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
  • 把所有与学习方法相关的因素都融合在一起,逐一探讨每个因素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影响
  • 其中囊括了从快速阅读到实际应用的四大阶段,以及其他一些与学习间接相关却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 从本质上来说,阅读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则始终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长期记忆所读内容。
  • 在第一阶段,我们只有先保证深度理解,才能充分了解文本中隐含的信息。

学习流程的第一阶段

  • 那就是在阅读的同时梳理文章的脉络,从而简化此后存储信息的步骤。

01 阅读一本新书前的准备工作

  • 只要我们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而不是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向大脑输入信息,缘脑对信息的反应就会变得平和,不会产生应激反应。
  • 学会如何从整本书中快速搜索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

02 主动阅读,积极思考

  • 第一条规律是:要想记住一条信息,必须将其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地飘来飘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 提问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希望从中找出哪些信息,学到哪些知识,继续深入哪几个领域?

03 现在就开始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 研究结果显示,交谈双方首先需要拥有共同的话题,并且在某段特定的谈话中有机会就双方都认为十分重要的话题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知识面越广,他在与其他人交谈的时候就越容易找出双方共同的兴趣点。
  • 你可以随便找出一个较长的段落,数出其中5行的总字数,然后把这个总数除以5就可以得出每行的平均字数。完成这个练习以后,只要数出自己在1分钟内读完的总行数,再乘以这个平均值,就可以得出自己在1分钟时间内阅读的总字数。
  • 人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调用闲置空间来处理其他信息,让我们做起了白日梦。换句话说,如果你的阅读速度赶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过剩的资源非但不能节约下来以备日后之需,反而还会被用到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分散你的注意力。
  • 阅读的效率取决于视线移动的效率,而引导恰恰能优化眼球的运动,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避免视线和思绪的胡乱游移。
  •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囫囵吞枣、盲目地阅读更多的书籍。正确的做法是,利用这些时间来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加主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大脑理解读到的新信息。当遇到复杂难懂的段落时,更要暂停一下,调动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来帮助理解和吸收新信息。

学习流程的第二阶段

  • 同一个文本在阅读时处理得越细致,事后的记忆自然也越深刻、越长久。

01 完美笔记法——视觉卡片

  • 如果我们在开始学习前花一点儿时间,给缘脑做做“热身运动”,提炼出整个学科或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整体内容和宏观结构,就相当于给缘脑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请它做好准备去接收新信息。
  •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思维并非线性的,而是发散性的,每秒钟都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我们的大脑会在潜意识里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联想,而且这种联想是不受线性限制的
  • 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学会在阅读线性文字的同时,有意识地搜索关键词,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02 制作视觉卡片的三个步骤

  • 你先要准备一张大小合适的白纸,然后在横向摆放的纸上划分出4个区域(图2–6)。页面上方的空白处用来记录每节课的主题、讲师、日期和笔记的页码。在下方的左边一栏里,请你依次记录课程的要点,也就是第一层次的内容,整栏内容完成以后,就能起到目录的作用。在中间一栏,你可以跟着老师的进度,记录下从属于每个不同要点的所有关键词。老师每讲一个新的要点,你就在左栏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在中间一栏继续记录关键词,以此类推。右边一栏是供大家补充内容用的,当你课后整理笔记时,肯定会进一步思考其中的某些内容,或是从课本上读到相关的新信息,这些都是你应该补充到右栏里的内容。

03 把阅读看作一种享受

  • 因为,我们前文中介绍的三个步骤——把握整体行文结构、提取关键词和画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恰恰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

04 试着画出第一张视觉卡片

  • 第一点也是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尽量使用横向排版。
  • 我更希望你会通过比较,找出自己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甚至发现自己的某些处理方法比我的建议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
  • [插图]

05 你的视觉卡片是否完整?

  • 你可以拿出自己制作的视觉卡片,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读取每一个关键词,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复述一遍全文的内容。

06 全方位的快速阅读训练计划

  •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 所谓的“3–2–1练习”升级版,是在每次完成3分钟的第一遍阅读后,暂停一下,根据现有的记忆制作一张视觉卡片。制作视觉卡片的整个过程——从构思到停笔,尽量不要超过两分钟。
  • 不要用这些时间囫囵吞枣地阅读更多的内容,而要主动阅读,多停下来思考,把重点放在理解内容上。

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

  • 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 五感并用,超级记忆
  • 正确、深刻地理解内容是长期记忆的基础。

01 五感并用阅读法

  • 除了调动五大感官共同记忆以外,任何方法都无法获得长期记忆的效果
  • 我们最好还是把立足点放在已知的五大感官上,集中精力训练这些方面的能力。
  • 第二条学习原则:要想记住某条信息,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五大感官。
  • 通过讲故事来调动五大感官
  • 听故事的时候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这五大感官
  • 这个故事的情节非常生动,想必你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一连串的画面吧?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回想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的细节越具体越好。
  • 运用这个方法,小朋友可以轻轻松松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绝对不会因为觉得乏味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与之相反,他们说不定还会喜欢上这种了解世界的方法,总是缠着你讲故事呢!
  • 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人脑大约能记住10%;听来的信息,大约能记住20%;从图片或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大约能记住30%;边听边看的话,大约能记住50%;如果在被动接收以后,又向其他人主动讲述一遍,大约可以记住70%;如果经过实际应用,大约能记住90%。
  • 视觉型的人要多读书多看图;听觉型的人在选课的时候多选讲座类课程,或者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轮流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触觉型的人则要在校外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注意力与五大感官密切相关
  • 所谓自律,就是一种反复完成同一任务的能力。他将自律分成三部分: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和自我控制。
  • 在训练的第三周,请大家试着在每遍阅读的时候都将某些关键语句视觉化,也就是说,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具体的图像。

02 合理安排学习节奏

  •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短时记忆力的上限,并且根据这个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 如何将理论和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从晦涩难懂的学术研究中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 所以,在连续学习了40~50分钟以后,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入暂时饱和的状态。这时如果不及时休息一下,大脑就会“罢工”,记忆效果也会直线下降。
  • 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不仅能够在学习上有更多收获,还可以真正享受生活。

03 时间管理的最优法则

  • 03时间管理的最优法则
  • 时间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安排好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从而让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陪伴家人、享受人生。
  • 因此,只要你想象着实现目标的场景,大脑就自然会朝着那个方向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不管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想象得越具体,内心的动力就越大,缘脑也会得到不断的指引,越来越明确你的目标。
  • 设定目标时需要遵循的原则——SMART原则。这5个字母分别代表以下5个德语单词:Spezifisch(具体), Messbar(可衡量), Anspornend(积极), Realistisch(现实)和Terminierbar(有时间限制)。
  • 在每次检查的时候,我们都要着重考虑以下问题:我有没有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处理事务?我有没有把无聊的琐事安排在一起处理?我有没有被各种各样紧急的事情打乱阵脚?
  • 请挑选出7个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生角色。在筛选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心,因为一个人通常不可能同时扮演多于7个角色。请大家一定要留意保持三大方面的平衡,尽量确保每个方面都至少对应两个角色。

04 系统复习法打造超级记忆力

  • 说到复习,不得不提记忆的三大类型:超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 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怎样才能加深印象呢?秘诀在于科学运用自己的五大感官
  • 在接收新知识以后的24个小时内,高达80%的信息都会无声无息地淡出我们的记忆。
  • 我们每次学习新知识以后,都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使记忆力水平达到最高点,我们必须根据这个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好让这条曲线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
  • 第一轮复习能够使记忆力水平在最高点上保持大概一天时间。因此,我们要在它还没开始下降之前及时完成第二轮复习。具体来说,就是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完成了这个步骤以后,记忆力水平可以在最高点上保持一周左右的时间。不用多说聪明的读者就会知道,一周以后该进行第三轮复习了。以此类推,最后一轮复习大概在接收新信息的一个月之后
  • 睡觉质量的关键是睡眠的深浅,而不是时间的长短。
  • 假设一家公司在一期培训上投入了50万欧元,参与培训的员工却在24小时之后遗忘了80%的内容,那么这家公司相当于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损失了40万欧元。这当然只是一个夸张的比喻,因为即便企业员工最终记住的知识不多,他们对相关领域的理解也多少会有所提高。如果我们撇开这一因素不谈,事实上纯粹的信息流失就是如此夸张

05 五大感官的协同练习

  • 记忆力没有优劣之分。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记忆力差距,是因为有些人懂得科学地运用自己的大脑,有些人则不懂得相关的记忆技巧。
  • 要想准确记住一个人的姓名,必须将姓名这个抽象的文字信息与这个人的长相联系在一起。
  • 我们在记忆名字的时候可以将其与熟人或是名人联系起来。
  • 按照这种方法练习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够很快地给每个新名字安上一个有趣的图像了
  • 在格吕宁学院的官网www.akademie-gruening.de/lernbuch上
  • 没有人生来就过目不忘,人与人之间记忆力的差距完全在于是否运用了正确的记忆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 共感技巧练就超级记忆力
  • 当我们需要记住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时,只需要提前将每件商品分别与一个具体的图像联系在一起即可。当涉及某个具体的学科领域时,由于其中的知识点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出现的先后顺序。
  • 我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记忆力始终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之上:其一是将新信息与既有的知识网络联系在一起,我们称这种思维过程为“联想”;其二是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五大感官,完成共感这一重要步骤。
  • 我希望大家可以给每个数字各找出一个最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图像,然后反复想象,直到你一看到其中某个数字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应的图像
  • 我们练习的重点始终在于训练自己的感官,所以尽量多花一点儿时间想象得具体一些。
  • 所谓“轨迹记忆法”,意思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某个特定的轨迹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简化记忆的目的

学习流程的第四阶段

  • 把方法应用到你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
  • 首先,如果是为了准备考试才学习,你还需要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如果你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一场演讲,那么抽出一点儿时间来阅读一些关于修辞学的著作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