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十年典藏版)(全2册)

吴晓波

总序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 中国是世界上文字记录最为完备的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疆域最广、中央集权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如何长治久安,如何保持各个利益集团的均势,是历代治国者日日苦思之事
  • 所谓的“历史”,其实都是基于事实的“二次建构”,书写者在价值观的支配之下,对事实进行逻辑性的铺陈和编织。

题记

  •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前言 我对历史的本质始终迷惑不解

  • 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 我在MSN上热切地这样写道,在这个时刻,我突然能十分真切地感受到100多年前托尔斯泰写信时的那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另辟蹊径的自信和即将开始一段充实工作的满足。

  • 很多时候,改革是从违规开始的。
  • 在1978年到2008年的中国商业圈出没着这样的一个族群: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洁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拨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的手法和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 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延续,因为它来自一个超越了常规的历程,身处其中的人们,因此而获得巨大利益的人们,每每不可能摆脱那些让他们终生难忘的际遇,他们相信那就是命运,他们总希望每次都能红运高照,每次都能侥幸胜出,最后,所有的光荣往往都枯萎在自己的光环中。

  • “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的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 一个人要让自己快乐其实是一件不难的事,你只要给自己一个较长时间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去接近它,实现它。结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非常的单纯和满足。

1978 中国,回来了

  •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 不过,是养牛还是养猪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举国之内,确有一批像柳传志这样的人“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早冬,感觉到了季节和时代的变迁。
  • 在之后的几年里,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等政治格言一脉相通,分别从方法论、战略目标和成长边界三个方面进行了清晰的表述,从而构成了中国的改革文化和三大思想基石。
  • 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
  •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是,1978年全国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 在内蒙古,一个叫牛根生的青年遭遇父丧。他是一个苦孩子,出生一个月就从乡下被卖到了城里,据说仅值50元钱。他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收养他的人是养牛的所以让他姓了牛,他的养父从抗美援朝结束后开始一共养了28年牛,他便是在牛群中长大的。那一年,养父去世了,牛根生抹干眼泪,接过牛鞭继续养牛。5年后,牛根生到了一家“回民奶制品厂”当刷瓶工,在那里他一干就是16年,然后便创办了蒙牛集团,它后来成了中国最大的奶制品公司。
  • 中国工人把他们的工作看成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机会。工厂管理人员对于工人阶级中的成员不敢压制。
  • 一疏一近,貌似毫不相干,其实却不难看出内在的某种抉择:摆脱意识形态的纠缠,以经济发展为主轴,悄悄向发达国家靠拢的发展主导型战略已经开始发酵。
  • 从国外吸引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似有必要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中统一吸收国外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意愿,投入国家建设。”在荣毅仁的提案中,即将创办的公司名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CITIC)
  • 包产到户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让中国农民摆脱了遏制劳动积极性的人民公社制度,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它的推广在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口粮产能问题。而在另一个方面,它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土地严重缺乏而观念较为领先的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逃离土地,他们很自然地转而进入工业制造领域寻找生存的机会,这群人的出现直接地诱发了乡镇企业的“意外崛起”。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民间公司的庞然生长,在逻辑根源上也可以从小岗村的那个冬夜开始追寻。
  • 中国民营公司的成长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源头,一是华西式的乡村基层政权及其集体企业组织,二是鲁冠球工厂式的自主创业型企业。
  • 做工厂不能有什么就做什么,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小而专、小而精。”
  • “如果在1978年,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居然差那么远,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追赶的勇气。”日后有人曾经这样小心翼翼地求证。
  • 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

1979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 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 后来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回忆说:“当时投资内地,就怕政策突变。那一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幅体现少数民族节庆场面的壁画[插图],其中一个少女是裸体的,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一场争论。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
  • 1979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细胞的复苏之年,各种现代经济的元素开始被一一启动和复用。
  • 到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成立,随后进入了长达6年的独家垄断时期,1986年才发放了第二张保险执照,要再过6年,外资保险公司才被允许进入。保险业的梯次开放进度,几乎是中国所有垄断型行业的缩影。
  • 在日本,我们认为低于100%的市场份额是不够的。我们相信只有我成功还不行,其他人必须失败。我们必须击败我们的竞争者。”
  • 面对日本的经济挑战,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成为美国保持经济霸主地位的国家战略,其成效将在10年后开始全面呈现出来。
  • 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因而,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
  • 在1979年的中国,蛇口和袁庚的出现,让铁幕般的计划经济被捅开了一个再也补不回去的大洞。在蛇口开发区筹建半年后,深圳特区开始建立。
  • 面对汹涌的就业压力,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开闸放水”。中国经济民营化的必然性,在此刻毕露无遗,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 这仅仅是第一道撕开的小口子,一道很小很小的,却决定了中国企业命运的小口子。在政策上,真正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还要等到1987年,在那一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才被彻底放开。
  • 所谓“三来一补”,指的是工厂的产品样式、原料和设备均由境外运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再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出口,内地劳工和政府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 19岁那年,他曾经填过一阕《虞美人》,词曰:“九人踏雾入山来,重登太白岩。一层断瓦一层草,不似当年风光一般好。垣颓柱斜庙已败,何须再徘徊。愿去瑶池取玉柱,莫道大好河山无人顾。”
  • 他的长子年金宝这样评价他的著名父亲:他当时之所以出名,是靠新闻炒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都在找典型,碰巧让他撞上了。他个性天不怕、地不怕,得罪了很多人。作为“傻子”品牌的拥有者,他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品牌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 美国律法大师罗尔斯曾经说,建立在个人开明基础上的威权体制,如同“沙上之高楼”,一旦那个威权人物退位或影响力消退,它所具备的进步性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1980 告别浪漫的年代

  • 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我对墙的妥协,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舒婷:《墙》,1980年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4月10日,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公司合资,以558万元注册资本,创建“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港人伍淑清担任港方常务理事。国家工商局为其颁发了中外合资企业001号营业执照,这便是中国政府第一家正式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 当时一位叫骆锦星的房地产局干部翻遍马列原著,终于在厚厚的《列宁全集》中查出列宁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来:“……住宅、工厂等等,至少是在过渡时期未必会毫无代价地交给个人或协作社使用。同样,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给社会。”
  • 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最大的苦闷是,苦闷被压抑在心中而不得宣泄。
  • 这样的讨论,对一个封闭日久的社会无疑带有很大的颠覆性,它让人们开始怀疑现有生存状态的意义和价值,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前所未有的憧憬和谋划,
  • 在我们国家里就有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了解情况的人无权做决定,做决定的人又不了解情况。
  • 他是那种直觉很好的人——这几乎是所有草创企业家的共同天赋
  • 因走私而完成灰色的原始积累,是当年东南沿海乡土经济萌芽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一点始终未被学界注意到。1980年前后,全国走私最猖獗的地方,一是浙南温州、台州地区,二是广东的潮汕地区,它们也因而成为当时商品经济起步最快、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 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们已经习惯在一种格式化的、有纪律和有组织的环境中生活,一旦要他脱离那种惯性,往往需要极其巨大的外力或勇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些从事个体商业活动的人绝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是失业者、返城人员、有刑事前科的人和低文化程度者,这些人被排挤在“温暖”的、有“保障”的体制之外,在无可奈何之际,被迫走上了经商和创业的道路。
  • 作为全北京的第一家个体餐馆,刘桂仙的事业从来就没有走出过翠花胡同。30年后,人们依然可以在那条狭长而日渐衰旧的胡同里找到那家小小的、只放得下七八张八仙桌的餐馆。
  • 记者出身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出版了轰动一时的《第三次浪潮》,他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指出它们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分别是土地、资本和信息。
  • 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 美国高速度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和知识变成产品,自己去借钱,合股开工厂。
  • 我觉得每一代人只能做他当时认为最重要的事。人活着总要做点事,做了这件,也许就要放弃那一件。我做事从不后悔,即使做了较为愚蠢的事,也不后悔,因为时间总是在往前走的。

1981 笼子与鸟

  • 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争夺原料、重复建设、盲目生产、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混乱现象也有所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中也出现了多头对外、自相竞争、“肥水落入他人田”的现象。
  • 正是在项南以及任仲夷等人的顽强坚持下,在此次宏观调控中,特区和华南经济没有受到致命的冲击,终而使这些省份成为日后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 出路明明是有的,但是,现实就是有点乱,让人理不出一个头绪。

1982 春天并不浪漫

  • 风太大了,风, 在我身后, 一片灰砂, 染黄了雪白的云层。 
 我播下了心, 它会萌芽吗? 会,完全可能。 ——顾城:《我耕耘》,1982年
  • 对柳市“八大王”的高调讨伐,令全国民营企业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公然与国营企业抢原料和“扰乱市场秩序”了。
  • 国家是在动用政府机器对体制外的资本力量进行遏制,这样的制度性遏制将在今后的20年时间里持续发生,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决策行为,而是整个中国企业变革的逻辑使然。
  • 客观地说,1982年宏观经济的紧缩,并没有造成意识形态上的全面回流,它所表现出的种种粗暴是一个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和思路解决经济波动问题的政府,在面对新环境时缺乏市场经济管理能力的体现。在中央决策层,改革依然是主流的力量,一些重大的变革在继续推进中。
  • 历史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物,一类是小人物,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
  • 商人从来是经济动物,要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商业机会从手指缝中溜走而无动于衷,似乎比杀他们的头还难。
  • 沧海横流,历史从来浩荡向前。“八大王”身份渺小,命运如蚁,举重若轻的“符合中央精神”六个字似乎已算是还了他们一个公道。

1983 步鑫生年

  •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邓小平领导这场艰巨变革的战略思路:摸着石头往前走,不争论,也不做政策上的明确界定,让最终发生的事实来定义前行的方向。
  • 然而在客观上,这些“倒爷”如蚂蚁啃堤,最终把僵硬的计划流通体系摧毁得遍体鳞伤,从而以一种十分灰色而非法的方式协助重建了中国的市场流通和资源配置。他们是经济转轨期里必然出现的经济寄生物。
  • 后来有人用“四千精神”来形容这“10万购销大军”的艰辛: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 中国改革的经验证明,对旧体制的最初突破,往往发生在旧体制最疏于防范的地方。
  • 1983年便是这样的一个年份:计划经济的闸门已经被撬开,民间的力量如涌出地面的小涓流正四处漫游,致富的渴望日渐成为全民共同的理想。让人稍稍有点不安的是,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清楚地明白改革是唯一出路,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未来的中国和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一副怎样的模样。
  • 步鑫生的沉浮让人清晰地看到,过去那种树典型的政治化做法根本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它不仅使“典型”自身陷入疯魔,也让当政者非常尴尬。

1984 公司元年

  • 在科学史、艺术史和商业史上,当一个流派或国家正处于鼎盛的上升期时,便会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诞生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这个现象很难用十分理性的逻辑来推导,它大概就是历史内在的戏剧性吧。
  • 邓小平一生有过两次著名的南下,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1992年,它们对中国经济的风向变动都起到了决定作用
  • 邓小平在深圳的表现,可谓意味深长,他用行动表明了自己支持的态度,却又在言辞上留下空白。
  • 我们必须说,这时候的王石和他的公司还不是人们日后所熟知的那家房地产公司,它还在悄悄地聚集自己的原始积累,不管它是白色的还是灰色的。
  • “张瑞敏砸冰箱”成为这家日后中国最大的家电公司的第一个传奇,它跟几年前鲁冠球把40多万元的次品当废品卖掉的故事如出一辙,表明了出现于商品短缺时期的第一代企业家的自我蜕变正是从质量意识的觉醒开始的。
  • 善于借力和妥协的个性让他比其他的人都要走得远。
  • 柳说服倪的理由只有一条:“我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对于一位充满济世情怀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大概是最直指内心的诱惑了。
  • 在企业史上,它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就经营者的自主权向资本方——政府部门提出公开的呼吁,它之所以会滚雷般地引发全国性的轰动,实在是因为这种声音已经被压抑得太久太久了
  • 在一个消费日渐苏醒的国家,生产的能力和设备的先进性往往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 戴尔和思科的出现,基本上代表了日后新技术公司的两种成长路径:独一无二的商业渠道模式,或高度垄断的核心技术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之间的距离,并不在于创始资本的大小,而在于各自对产业成长的视野和理解的差距。
  • 善于天马行空而惰于落实执行的商业性格在这个时候已经毕现无疑了。

1985 无度的狂欢

  • 在中国改革史和企业史上,“海南汽车倒卖事件”带有很强的“寓言性”,一个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令制度的许多欠缺渐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改革的渐进特征日益明显,开始进入漫长的灰色地带。
  • 海南事件后,利用政策空子,倒卖走私进口汽车的现象一直没有被真正制止,其后续余波一直延续到2000年的厦门远华赖昌星走私案。
  • 没有规划和秩序的引进热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行业管制上的失控。
  • 世界还是观察到了一个封闭良久的社会主义国家尝试着参与国际资本游戏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显得有点笨拙。
  • 当欲望之门被打开之后,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富有想象力的邪恶便会像野草一样肆意地疯长。
  • 双轨制的意思是,一种生产资料存在两种价格,一种是国家掌控的“计划内价格”,一种是市场化的“计划外价格”,后者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前者。这种扭曲的价格体制,其目的便是为了保护国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的优势。
  • 很显然,在严苛的岩石与仁慈的张明瑞之间,全社会的观念都如钟摆般地剧烈摇摆,商业内在的冷血特征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它的本色,只不过所有的人都不习惯,甚至不愿意承认。
  • 社会舆论对雷宇的评价,最生动地体现出中国改革过程中的观念紊乱和制度悖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官员和企业家们的经济行为的法律判断一直非常迷乱,甚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阶段性。

1986 一无所有的力量

  • 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干不成?
  • 刘庄和史来贺的存在,证明在中国的某些乡村,如果有一个无私而威权的领导者,他同时具备两种能力:其一,是极其善于利用一些优势和概念,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而受扶持的执政氛围;其二,他有相当的市场敏感性,往往就能办起一家乃至若干家非常赚钱的工厂。
  • 如果我的收入与工人的收入悬殊太大,就会出现紧张关系,而我希望工人努力工作,如果他们看到我比他们拿的多得多,他们就会失去自己是工厂主人翁的感情,而这对于事业是不利的。
  • 国营公司尽管被投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和政策,却因其体制的天然缺陷而进一步萎缩;乡镇企业一边遭遇政策压迫,另一边却在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支持,而当这些企业已经足够强大的时候,它们却又纷纷转型成了私营化的公司,政府原先所期望的“共同富裕”和“由乡镇企业承担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目标却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
  • 集体经济的苏南模式与私人经济的温州模式,成为中国民营公司的两大成长模型。
  • 苏泊尔与双喜的此起彼伏,是很多联营公司共同的命运轨迹。从零部件配套,到整机委托生产,再到品牌租用,最后被当作用过的“药渣”一样废弃在一边,国营企业在联营中由主动而变被动,步步后退,渐落下风,最终让出整个市场,从经营战略上,倒很像是“饮鸠止渴”。
  • 抬会风波以十分血腥而狰狞的方式留存了中国现代改革史上的一个片断。它表明,当一项公共需求无法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满足的时候,哪怕是最理智的人群也可能做出最疯狂的集体举动。
  • 传奇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发表《变化了的世界经济》,他预言:经济的内在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给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增加了巨大的,甚至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指出,第一,知识和资本正在加速取代体力劳动者,发展中国家所依赖的一个主要优势——劳动力丰富和价格便宜将会逐步丧失;第二,工业生产从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转向一开始就是知识密集型,譬如在半导体芯片和药品制造中,劳动力的成本分别只占到12%和少于10%;第三,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在取代以物质为基础的产业,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这就要求一国的国民普遍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
  • 1986年,中国首次宣布允许私人拥有汽车
  • 《英国简史》的作者伍德沃德曾经写道:“历史涉及的只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极小部分,人民的大部分生活和艰辛创业,过去和未来都不会有文字记载。”[插图]他还引用《便西拉智训》中的一段名句说:“有的人湮没无闻,他们死去,无人知晓,仿佛他们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1987 企业家年代

  • 没有人去深思这种旋风式承包的可行性以及所蕴含的经营风险,没有严谨的实地调研,充满随意性的承包基数,没有资源整合,没有管理、人才和技术输出,没有集团化经营的战略构想,马胜利的承包是一种“归大堆”式的简单归并,在一些时候,他的承包甚至带着一种莫名的理想主义色彩。
  • 后来的评论者认为,马胜利的失利,对那种“一改就灵”、“一包就活”的改革理念是一次意外而重大的打击。
  • 如果糖酒公司对产品没有兴趣,我们就躲在一个小旅馆里,翻开当地的黄页电话簿,给当地的商场、百货店、区经销公司一家一家地打电话,就问一个问题:你们这里有娃哈哈营养液卖吗?第三天,糖酒公司的人就开始满世界找娃哈哈了。
  • 跟那个年代的所有创业者一样,任正非有着一个十分卑微的开始。十多年的荒芜岁月,让一代人不再风华正茂,他们被岁月嘲弄,被苦难打磨,在底层社会的滚打历练和理想幻灭,让他们对生活有着近乎残酷的清醒,他们具备起了“狼”一样的素质,如果命运给了一次翻身的机遇,他们会把所有一切都用上,豪情一搏。
  • 在很多时候,“准确的预见”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莫名的天赋。就好像王石在土地拍卖中窥见了房地产业的曙光,在北京,柳传志在喧嚣中看到了个人计算机的方向。
  • 柳传志则坚持,“联想未来的方向,不是我们定出来的,而是人家需要什么。因而,市场需求的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日后的事实证明,现实的柳传志是正确的,正是他的那个判断让联想成为中关村最伟大的公司。

1988 资本的苏醒

  • 产权意识的苏醒,意味着从计划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了资本人格上的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尽管在事实上,它只体现在若干个先觉的企业家身上,不过,其本质上的意义却是十分的鲜明。
  • 《南华早报》在8月份的一篇报道中,列举了承包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四大原因:国家与企业的承包合同导致后者不顾后果地使用固定资产;在承包制的借口下,国家干脆放手不管那些本来应由国家补贴的机构,如医院、学校、研究所等都一下子涌进了承包的潮流;关系人经济代替了公开招标制,很多承包合同缺乏公正性;承包制无法解决国家既是资产拥有者又是宏观管理者的双重矛盾,这构成了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竞争的巨大可能性。
  • 很显然,如果没有一个规范化的资本市场,那些发行了股票和债券的企业无非是向一群陌生人借到了一笔钱而已。
  • 哈耶克写道:“未经设计的情况下生成的秩序,能够大大超越人们自觉追求的计划。”这部作品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及时地提供了理论上的武器。
  • 社会心理决定了人类永久的经济问题
  • 他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企业家是那些愿意把变革视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

1989 “倒春寒”

  • 这个世界,人心与世事一样难料。
  • 我们所考察的历史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充满了崩溃和重构、革命和进化、征服和发展的循环交替。
  • 整治首先是从对私营企业的偷漏税打击开始的。
  • 整治的第二步,是开始清理整顿国营体系外的新兴企业
  • 定点的可以吃皇粮,非定点的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这不是新的铁饭碗吗
  • 日后,那些在1989年“私产归公”的企业绝大多数又都通过各种形式恢复到了原来的产权性质,而在当时这确乎是人们恐慌心理的某种体现。
  • 宏观调控所造成的经济骤冷,对通货膨胀下的投资过热确是起到了遏制的效应,不过却也让所有的商业活动变成一局乱棋。
  • “改革虽然已经10年了,但从企业现状看,眼下还不能没有‘婆婆’。企业不但要找市场,还得找市长,政府不帮助解决,光靠企业,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国营企业家“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这句妙论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它后来成了所有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不二法门。
  • “三角债”的解除要等到1993年经济再次复苏后才逐渐完成,在客观上,它是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和银行紧缩银根造成的,而在深层次上,则直接映射出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大危机。
  • 1989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份。在之前的11年,人们开始从政治化的生活中逐渐脱离出来,转向经济建设。在这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冲突非常严重,原有的国营企业日渐陷入困境,新的私人资本开始了血腥的原始积累,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无法从心态上完全接受这种起落,于是,一种不平衡的全民心态在悄悄地积聚。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体制和政策上的设计,出现了一个官倒阶层,一群人利用自己的职权将体制内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体制外,它在一方面为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条灰色的通道,另一方面也因敛聚了大量的资产而被民众诟病痛恨。

1990 乍热骤冷

  • 温州商人被称为是“中国的犹太人”,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外出闯荡,他们是中国最早具备了市场意识的那群人,也是第一批在商业活动中赚到钱的人。在温州,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贸易商人、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个民间银行、最初的股份制企业,在很多年里,他们像一条条搏命的鲶鱼,出现在每一个有盈利机会的领域里:他们贩运小商品,炒卖各地房产,去山西承包小煤矿,在陕西打地下油田,到新疆倒卖棉花……他们是最早的商业活动实践家、新观念传播人、新产品推广者,也是最早的走私商、偷渡客、伪劣产品制造者,他们总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总是能够奋不顾身地在第一时间捕捉住刚刚萌生出来的商业机遇。
  • 我们只能说,那是一个缺乏善恶感的时代,在“摆脱贫困”这个时代主题面前,一切的道德价值评判都显得苍白无力。
  • 温州商品的质量低劣,在很早的时候就为人诟病。此地与福建晋江、福建石狮被并列为全国“三大制假中心”(还有人将充斥了低劣电脑产品的中关村也列入其中,并称“四大假”),其中尤以温州名声最大。
  • 在那个时期,乡镇企业被戏称为“气候经济”,也就是随着政策的松与紧而波动性成长。
  • 这便是发生在1990年前后的一个事实:政府出于宏观整顿和维护集体经济的目的,发动了对“假集体企业”的清理,间接催生出一种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最终意外地演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企业产权清晰运动。
  • “稳定压倒一切”与“摸着石头过河”,以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都是邓小平的改革名言,细细咀嚼,其中意蕴一以贯之。

1991 沧海一声笑

  • 中国改革史的一个特点便是,人民的实践有时候会走在中央政策的前面,一切的改革和突破尽管会阶段性地受到意识形态争论的影响和干扰,但是并不能真正地阻挡它前行的脚步。
  • 四川的经济学家蒋一苇,他一直反对“鸟笼经济”的做法,认为国家应该放弃对国营企业的偏执性倾斜,以更大的包容和宽阔的视野来平等对待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对于国营企业,他的观点是“吃任何药都不如不吃药,不管就活”。《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采访归来后写道:“我颇看重此说,却想不透其中含义。
  • 随着企业自主能力的提高,它们与主管机构的矛盾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难以化解。
  • 让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国营企业死掉,不仅仅是一个观念解放的问题,还有很多实际上的困难,最主要的便是下岗工人的善后问题。多年以来,国营企业的工人接受主人翁教育,以厂为家,以身为工人阶级为荣,从来没有下岗的思想准备和再就业的能力,在很多老牌企业里,更是全家上下都在一厂工作,其“工人身份”甚至是可以传代世袭的。要让这些企业一死了之,必定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
  • 1991年11月25日,上海牌轿车宣告停产,至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大汽车品牌——红旗牌轿车与上海牌轿车均告消亡。
  • 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多米的口子,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中国干旱的西北地区,使之变成降雨区。
  • 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 仰融在1991年前后的这一系列资本操作,已经表现得非常娴熟——以少量资金控股资本质量良好却暂时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在免税天堂设立“壳公司”、以“中国股”概念在海外上市套现。

1992 春天的故事

  • 在中国的改革史上,“邓小平南方视察”是一个重大事件。在有些时候,它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 1992年的春天,给喜好“大历史阐述”的中国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致在后来的很多记忆中,这一年整个儿都是春天。
  • 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这些人往往在政府部门待过,有深厚的政府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有前瞻性的预测能力,创立一个行业并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 三铁既破,然而社会保障体制却没有健全,成千上万的工人下岗,一下子变成了无依无靠的社会弃儿,严重的失业迅速演变成一场社会危机,一些地方相继发生被裁员工人跳楼自杀和行凶报复的事件。

1993 扭转战局

  • 分税制改革后,一方面,中央把财权高度集中,在税收上削弱地方政府所占比重,而留给地方的几乎都是收入来源不稳定、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的中小税种。另一方面,中央又把更多的事权层层下放给地方政府,甚至经常以牺牲地方税权为代价来完成中央的某些政策,“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现象大量存在。
  • 种种迹象表明,1993年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国家了。
  • 几乎所有的外国观察家都喜欢用“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样的二元标准来判断或议论正在中国发生的一切,而事实却肯定要模糊和丰富得多。
  • 由于为人民谋得了利益,一个农民建立起自己的威望,进而唯我独尊、专横霸道起来,这在中国的乡下并不少见。”

1994 青春期的躁动

  • 此次炒作充分展现出中国市场的非理性疯狂,疆域的广袤、消费者层次的参差不齐,以及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推波助澜,使得某些产品可以依靠一个灵感或一套策划而一夜崛起。
  • 今天看来,我们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聪明的事。因为当时大家分的是一张空饼,谁也不会计较,如果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张真实的饼,再来讨论方案就会困难100倍了。
  • 倪光南决心为联想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他选中的方向是“芯片”。当时国际上,芯片技术日新月异,英特尔等公司把持着技术的方向。如果联想能够在这一领域获得突破,将一举确立其在全球电脑产业中的地位。
  • 总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泪流满面。
  • 那个时代,所有的“因果报应”都是利益分配的结果,而与是非无关。

1995 收复之役

  • 我的理想是在国内成立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营利的反欺诈组织。”从青年“刁民”到有公众服务精神的“维权专家”,王海一路走来,好像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1996 500强梦想

  •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
  • “冰”的一面,是一直无法从低效率和旧体制中自拔的国有企业集群。
  • 上海的景象在国内其他老工业基地大量存在,必须记录的是,数以千万计的老国有企业职工们为城市经济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然而,事后来看,这种制度安排使得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畸形的产物,它至少在4个方面存在先天的弊病。一是缺乏公平性,那些符合上市条件、经营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上市的机会。二是上市公司的素质明显不高,很多指标被分配给了各地最大也是最困难的国有企业。三是存在大量的虚假报表现象,那些拿到配额的国有企业其实并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因此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公开的财务作假,通过“资产剥离”、“产业重组”以及直接的做虚假报表等手段来达到上市的目的。由于通过行政手段审核上市条件,不仅资格审核机构不可能对自己的审批后果负责,而且在行政审核部门的默许下,就连负责资产评估及承担股票销售的各类中介机构,也会因其极强的行政性背景及行政手段,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四是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存在大量的权钱交易。
  •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是去赶超美国,而是应该造福于中国人。

1997 “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 50天后的2月19日,这个93岁的政治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悲恸。
  • 最重大的恶性事件是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风暴。一个叫乔治·索罗斯的美国投资家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一直被亚洲政治家们视为带有神秘邪恶色彩的金融巨鳄。
  • 在追求高速发展时,没有进行专业化体制的建立,没有注重建立规范的投资审核和操作,以及跟踪、评价、监控体系,导致了混乱及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 丁磊无意中证明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真理”——“唯有免费才能生存”。
  • 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

1998 闯地雷阵

  •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镕基,1998年
  • 朱镕基将任满一届总理,他承诺在这4年内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力保人民币不贬值;二是激活经济,启动内需;三是用三年时间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 中国公司的变革如果按主题来分界的话,可以从1998年一切为二,此前的主题是经营机制的转变,此后则是产权的重组与清晰化。有区别的是,前者尽管成效甚微,不过,政策设计却是非常清晰的,而后者的改革,效果卓著但政策界定始终混沌不清。
  • 因产权变革而形成的政商博弈,让健力宝与科龙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旋涡之中。在未来的几年内,围绕着这两家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企业将展开一场更为激烈的争夺战,最终,企业在多方利益群体的绞杀中奄奄一息。
  • “褚时健现象”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业界在法制观念和价值评判上的模糊、矛盾与迷茫。

1999 庄家“恶之花”

  • 中国商业的游戏规则实在是非常神奇,有时候,你辛辛苦苦做好一个产品,不如在某个夜晚喊出一个新概念,财富的聚与散往往随着大势的摇摆而动。
  • 把自己变成野兽,也就摆脱了做人的痛苦
  • 胡润知道奢侈的意义就是把金钱浪费给别人看,他也愿意创造这样的机会。

2000 曙光后的冬天

  •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你,来自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 专制带来效率,垄断产生效益。
  • “集体失语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2001 入世与出局

  • 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 推动历史的力量似乎不再是战争、意识形态和权力政治,而是经济、资本和技术。
  • 二是跨国公司的金融性投资大大增加。
  • 三是跨国企业的独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一条商业铁律,那就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抵抗诱惑的结果”。

2003 重型化运动

  • 在30年的企业变革史上,朱镕基是继邓小平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如果说邓小平以开放的胸襟决定了中国变革的方向,那么,朱镕基则完成了路径的选择。在今后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一直行走在他设定好的变革逻辑中。
  •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 中国经济不可遏制的成长态势到底是靠什么支撑的?答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制造”的外贸强劲拉动,二是以房地产为龙头的内需市场的旺盛。
  • 2003年的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十分重大的转型——从轻型化向重型化的跃迁。
  • 非典竟是中国电子商务猛然觉醒的转折点,由于正常的商务往来和会展交易被彻底打断,很多企业只能靠互联网来维持联系和寻找商机,阿里巴巴的流量大增。
  • 2001年10月,李彦宏推出了全新的搜索服务“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把赢利来源直接对准了广大中小企业,它们只要付出几百元的推广预付金,就能让自己的网页更容易被搜索到,这种界乎于点击广告与电子商务之间的服务让百度一下子撞开了盈利的大门。
  •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造就传奇的地方,这里好比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大窑,烈火之中,偶然必然每每天人交战,绝美陶瓷时时惊艳出世。

2004 表面的胜利

  •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相同的“规律”,那就是:经济过热造成能源的紧缺,引发激烈的争夺,于是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调控和再分配。而在这种调控和再分配中,国有企业、跨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获得的政策待遇“等级”不同。这种现象几乎每隔三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形成了30年来的经济周期。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

2005 深水区

  • 无论是海尔的海外建厂还是联想的跨国并购,都呈现出两个事实:第一是中国公司非凡的全球化进击,第二则是创新不足及在核心技术上的缺陷已经演变成一个漫长的“报应”。
  • 廉价,廉价,还是廉价,这是“中国制造”制胜的唯一武器,也是最令世界难以抵挡的竞争力。
  •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颇似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物价闯关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企业产权变革,它体现了中国这场改革运动的“不争论特征”:每当某一重大改革被激烈争辩和强行推进的时候,往往成效甚微、陷于流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舆论的紊乱,而当所有争论者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改革却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取得突破。其演进的路径选择往往小于人们之前的猜想。
  • 柏林墙的倒塌、互联网的崛起和开放源代码运动共同创建了一个“平坦”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景观,使过去与权力和财富中心无缘的人得以直接参与赚钱和制造舆论的活动——只要他们有能耐、有胆识、有宽带连接就行。

2006 资本的盛宴

  • 露骨的电信垄断让人们最真切地看到了一条经济学原理,“垄断没有好或者坏,只有坏或者更坏”。
  • 人们对跨国资本在中国市场的超国民待遇原本就有不满,再加上民营企业这些年被边缘化的现状,强烈反差自然会酝酿出非理性的、十分激越的公众情绪。在这些事件上,这种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宣泄。

2007 大国崛起

  • 历史往往是重复的,只是经常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罢了

2008 正在展开的未来

  • 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草民史”。 这或许是混沌的所在,或许也是历史的真相所在。
  • 历史如同罗马神话里的那个“双面神”雅努斯(Janus),它有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注视未来。
  • 垄断的大量存在是国家之耻。世界百年商业文明的历程证明,一个现代商业国家的演进过程,就是国有资本日渐自我瓦解的过程。
  • 印度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如果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我自己。”
  • 对一个辽阔而莫测的未来世界,临事而惧,保持必要的敬畏,不是一种怯弱,而恰恰是一种成熟的修养。

致谢

  •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经说:“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