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大卫·哈伯斯塔姆

序言:被忘却的战争

  • 对于美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寒风。
  • 事实证明,朝鲜战争既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不是一场仅仅为了捍卫国家统一这样动机单纯的大规模战争,也没有完全相反,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就像数十年后的越南战争那样。反之,这是一场令人困惑的、阴云惨淡的、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看似永无希望,永无止境。
  • 兵员不足、素质低下,装备陈旧不堪,再加上那些高级将领愚蠢透顶,让驻韩美军陷入窘境。
  • 朝鲜战争最糟糕的地方,“正是朝鲜本身”。美军一向过于依赖其发达的工业生产与先进的军事装备,尤其是离不开坦克,然而这里的地形却让他们难以施展身手
  • 与越南战争不同的是,朝鲜战争发生时,美国尚未进入信息社会,而电视新闻也刚刚出现。
  • 据估计,朝鲜战争中美军有3.3万人阵亡,10.5万人受伤;韩国有41.5万人丧生,42.9万人受伤。但是,中国与朝鲜却一直对自己的伤亡人数秘而不宣。据美国官方粗略估计,这一数字约为150万人[插图]
  • 当时在军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戏谑之语讽刺这种僵局,那就是“为平局而死”(Die for a Tie)。

第一章 云山惊兆

  • 美军远东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总而言之,驻韩美军当时的心态十分复杂,一方面过于乐观,另一方面在精神和体力上都极度疲劳。
  • 事实上,在坐镇指挥的这段时间里,他从来都没有在朝鲜待过一个晚上。
  • 麦克阿瑟坚信,中国不会介入。
  • 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悄悄地潜伏在北方的群山之中,耐心等待韩军和联合国军一路北上,继续拉长已经吃紧的战线。他们没有打算立即对美军下手,而是要等到美军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之后再开始进攻,因为那时打败美军简直易如反掌。
  • 身穿一件厚实的、正反两用的御寒棉衣,一面是土黄色的,另一面是白色的。“这种服装,”白善烨写道,“无疑是在雪原上进行伪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此外,他还戴着一顶又厚又重、两边都有耳罩的棉帽,脚下穿着一双胶底鞋。
  • 而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军情部门的唯一工作与第一要务,就是要证明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
  • 然而,这个结论却让中国的最高统帅部大喜过望,因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美军所持的态度:美方越是对此漫不经心,他们将美军一举包围、大获全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 在接下来的数周里,不断有美军或者韩军报告抓获中国俘虏,这些人不仅指认他们所在的军队,还承认已经有大批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然而,对于这些来自前方战地的最新情报,威洛比一次又一次轻描淡写地搪塞了过去。
  • 米勒不怎么担心中国军队会参加战斗,他担心的是这里寒冷的天气,因为大家穿的还是夏装。当他们还在平壤的时候,就有人说冬装快要到了,已经装进卡车里了,再过两三天就能发下来。可是,这话他们已经听了好多天,冬装仍然迟迟不见踪影。
  • 除非你已经站在家门口,否则就还没有到家。
  • 夸夸其谈最好等到战斗结束以后,而不是在战斗开始之前。
  • 当他还在德文斯堡兵营的时候,上级配发的枪支不仅早已落伍,而且严重变形、保养极差,根本一文不值。这大概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和平时期对于军队的态度吧。
  • 朝鲜人民军开着先进的俄式T-34型坦克,而美军那些“二战”时期可怜兮兮的老掉牙的反坦克火箭筒根本连它的皮儿都擦不破。
  • 在盖伊看来,麦克阿瑟一直对敌人掉以轻心,自以为“一只手捆在背后”也能打败朝鲜军队,实际上却犯下兵家大忌。
  • 在军队里,“撤退”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词儿,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而更为通行的说法则是“反向前进”。
  • 如今,总司令部与前线之间已经产生巨大的裂痕:一方面是前线的美军将士出生入死、命悬一线;另一方面,东京的高级官员却自欺欺人、盲目乐观。
  • 中国人民志愿军由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的两个精锐师,与一支毫无准备、部署不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那些盲目以为朝鲜战争业已结束的军官指挥的美军精英师进行了一场正面交锋。
  • 他们听到类似于某种亚洲风笛的乐器声音;一开始,有些军官还以为是英国旅的援军到了。然而那种声音却不是风笛发出的,而是从军号与喇叭里发出的一种诡异的声响。对于这种声音,只怕很多人会在此后终生难忘,因为他们很快就知道,这种声音不仅代表着中国军队即将投入战斗,同时还是对敌人的一种强大威慑力。
  • 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中国士兵使用的白磷所造成的烧伤。
  • 最后是一位当地农民给他食物充饥,并且用最原始的手势为他指明美军的位置。博伊德相信,没有这位农民的帮助,他绝对不可能活着回来。
  • 这些中国士兵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胜利,好像现在的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虽然他们已经拿下指挥所,但是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做却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 他们认为中国人只是来这里保护朝鲜(鸭绿江上游)的发电机组,所以中国人不开火,我们就不开火。任何前方观察员不得召集炮火轰炸电力设施。”
  • 卡朋神父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推开那名士兵,把他从枪口下救了出来。米勒等着中国士兵向卡朋和自己射击,但或许是神父无畏的神色镇住了他们,他们谁也没有开枪。卡朋看也不看那些中国士兵一眼,使劲把米勒拽起来撂在背上;他们很可能都会成为俘虏,但是不管还能走出多远,卡朋都不会丢下米勒。
  • 在自己征服朝鲜半岛的伟大梦想与在强敌当前的局势下置美军安危于不顾两者之间,麦克阿瑟最终选择为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而将美军推入险境。
  • 艾奇逊在回忆录中写道:“当麦克阿瑟展开这场梦魇的时候,我们就像吓瘫了的兔子,坐在那里袖手旁观。”

  • 朝鲜人民军约九万名士兵(至少七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突然穿过北纬38度一路南下。
  • 1945年,当金日成被苏联安置在平壤时,这位朝鲜领导人就对挥师南下统一朝鲜念念不忘;他在这个问题上毫不退让,一再恳请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准许他采取行动。1949年末,他在一次会议上告诉斯大林,自己要“用刺刀尖碰一碰南方的土地”。[插图]
  • 在金日成看来,只要苏联人不再阻拦,同意他挥师南下,那么假以时日他就能所向披靡。同样,李承晚也认为,只要美国人不再令人生厌地对他指手画脚,攻克北方简直易如反掌。
  • 艾奇逊似乎是在暗示,朝鲜已经不在美国的亚洲防御范围之内,而莫斯科则把他的演说解读为,如果朝鲜境内发生任何冲突,美国可能都不会轻易介入。这篇演说是对那一时代最坚强的外交人物的重大误解,因为它严重影响了共产主义势力的判断。
  • 如果毛泽东发动的战争能在中国农民当中一呼百应,并且最终取得成功,那么韩国的农民会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响应金日成的号召呢?难道他不是有先例可循吗?于是,金日成的计划逐渐赢得了莫斯科方面的支持。
  • 这是斯大林的典型做派。他既不出言反对,也不提供援助,而是把责任推给了一个眼下立足未稳但却对他感恩戴德的新生共产主义政权。毛泽东一直想要一统中国,但是在台湾问题上却遭到美国横加阻拦,如果他想要收回国民党的最后阵地,就不得不仰仗苏联的力量。因此,斯大林很清楚自己能够对毛泽东施加相当大的影响。
  • 在历次高度敏感的战争计划会议上,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和朝鲜人民军中的亲华人士都被刻意排除在外;某些重型武器也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铁路运抵朝鲜,为的就是绕开中国。显然,朝苏双方都想尽量缩小中国的作用。
  • 掌握情报就等于掌控决策权。
  • 经毛泽东允许,大约有45000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朝鲜族士兵逐步调入朝鲜人民军中。
  • 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斯·黑斯汀写道:“在其他国家,像他那样经历了美军1941—1942年在菲律宾的惨败后,不仅撇开一切责任,而且还能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恐怕少之又少。像他那样在巴丹一战中放弃自己的指挥职责,与亲信甚至仆人逃出生天,还宣称自己对于国家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些为之牺牲的将士的将领,恐怕更是鲜有其人。”

  • 有时候,与其说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将军,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虚荣自负的俗人,许多人都因他的失误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如果全球不存在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才不会关心韩国的死活;有了这种威胁,美国才会誓死为之奋战到底。
  • 1896年的俄国这个在社会上、政治上与经济上都已经腐朽不堪的庞然大物与积极进取的日本达成一项协议,双方沿三八线划分势力范围。
  • 罗斯福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时代人物,他笃信并身体力行所谓“白人的负担”这一说法,也就是说,他认为(信仰基督教的)高加索人种体格健硕、为人可靠、品质高尚,因此他们有义务对虚伪狡诈的非白人世界进行统治,同样非白人世界也应当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管辖。唯一被罗斯福排除在自己所认为的亚洲低等国家和民族之外的就是日本。“日本人很有意思,我喜欢他们。
  • 罗斯福对日本人的能力印象深刻、赞赏有加;在他看来,日本这个国家“完全有资格与文明世界当中的任何一国比肩”。
  • 1950年6月,美国决定要誓死保卫韩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美国之所以看重韩国,绝不是因为它自身有什么价值,而更多的是因为美国担心,如果自己没有对共产主义的挑战做出干预与回应,那么曾对朝鲜长期实行殖民统治而其工业潜力对美国又极为重要的日本,不知会发生什么。历史前进的步伐就是这样难以捉摸、没有定数。现在,本来看似将成为盟友的中国,正在成为美国的敌人,而日本却要改头换面,成为美国的新盟友。
  • 1945年的朝鲜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政治制度与本土领袖的国家。当红军横扫北方的时候,苏联人将自己的政治制度以及一位新的领导人金日成强加在他们头上;而在南方,不管美国人喜欢与否,他们还是选中那位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国外流放的李承晚。那时的他已是一位75岁的老人,易动感情、自以为是、反复无常,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结,极端仇视共产主义;他曾经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可一旦掌握全国的民主制度后,所有的人都要对他唯命是从。正是日本人与美国人造就了这样一个李承晚,他的一生都在背信弃义、铁窗生涯与政治放逐中度过,他的性格因此而改变,心也变得坚硬如铁。无论是这位曾经野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的多舛命运,还是金日成的种种人生际遇,实际上这些正是朝鲜历尽磨难的现代历史悲剧的生动写照。
  • 在朝鲜,就像在中国一样,美国人想要选出一个既是民族主义者又是基督徒的领袖。同时,这些人的民族主义情结还必须符合西方的宗教和政治标准。

  • 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把政治和战争紧密联系与结合起来,使军事因素永远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 在日本人看来,朝鲜人是低等人,并因轻易被征服而更加下贱。
  • 对于被征服民族来说,你越是想要压制某种东西,它就会变得越发重要;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这些本来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历史、语言、宗教以及许许多多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才体现出真正的意义
  •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生于1912年4月15日,也就是日本在朝鲜开始殖民统治两年之后。
  • 当时金日成的队伍加入了由中国将军杨靖宇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
  • 虽然金日成与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有着牢固的意识形态纽带,但是他们之间仍有巨大的民族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相互猜忌。
  • 像其他同时代的朝鲜人一样,金日成知道,朝鲜的独立离不开外援。对于身着苏联军装的金日成来说,他更倾向于让苏联人而不是中国人做自己的后盾,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对朝鲜的影响特别大。
  • 朝鲜的革命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在漫长而艰苦的斗争中,毛泽东出色而严格地运用革命思想去争取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秩序。与此相反,金日成必须依靠莫斯科的决定与红军的强大实力。
  • 金日成既不像毛泽东那样有那么强的合法性,因为毛泽东是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政权,苏联人只提供了少量帮助;也不像当时正对法国殖民者发动一次军事攻击的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是越南本土民族主义的化身。
  • 面对轻而易举的胜利,金日成及其高官们开始对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显得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 训,而这次和上次一样棘手:是他们在战后把李承晚作为一个亚洲领导人安插在南方,因此他越是依赖美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越发艰难。作为一个傀儡,他渴望采取措施以证明自己有独立性,痛恨美国人的控制。
  • 朝鲜现代化的进程即将到来,一开始南方要比北方慢,但北方的现代化进程尽管迅速,但空无一物,缺少某种灵魂。南方的现代化进程更困难、更复杂。实际上,正是朝鲜的这次“入侵”让韩国突然获得现代化的形式与目标。五十年后,当韩国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充满工业活力,甚至更加民主的国家时,朝鲜依旧还是一个贫瘠呆板的国家,与朝鲜战争刚开始的状况差不多。
  • 6月27日,即北方发动进攻两天以后,朝鲜人民军就占领了距离三八线以南60英里的韩国的首都汉城

  • 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任由韩国被无端的武装攻击所推翻,就会引起一连串灾难性的后果,从而极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
  • 尊严是由武力铸就的,唯有武力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 “二战”后的这五年是非常艰难的五年,两个强大而又极为焦虑的国家相互对峙,每一方都因自己成为超级大国而如履薄冰,每一方都在自己的模式中基本处于孤立状态,每一方建立的经济体制都让他们视彼此为死敌,每一方都预言对方就是洪水猛兽,要将自己毁灭,每一方都对自己在前所未有而又令人可怕的核时代中的新角色感到莫大的恐惧与担忧,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焦虑,甚至是偏执。
  • 多年以后,当苏联的档案文件被公之于众时,历史事实才清晰地呈现出来,原来年轻气盛的金日成才是朝鲜战争的真正推动者,一向谨慎的斯大林只不过是在极不情愿地默许附和而已。
  • 他们还希望杜鲁门派第七舰队前往台湾海峡,既防止中共进攻台湾,也阻止蒋介石挑衅大陆。
  • 由于民族主义时常表现为共产主义,因此美国很难理解那些经济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共产主义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威胁:一类是旧式的、呆板的苏联共产主义,由苏联红军传播到欧洲诸国;另一类是出现在第三世界的共产主义,反殖力量在无法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后转向莫斯科寻求帮助,此时共产主义就会成为反殖人士最便捷的思想武器。
  • 接着,他又命令谢尔曼从菲律宾撤回第七舰队,并且将其部署到台湾海峡。当时,台湾海峡是共产党的占领区域,因此杜鲁门的这一命令显得尤为关键。但他说,在舰队部署到位之前,不要对外公布此事。
  • 当时几乎没人愿意相信,斯大林只是默许了朝鲜的侵略行为,而不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操纵者,否则我们今天的历史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 他评论说,在考虑如何应对朝鲜人时,美国要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危险不在欧洲,而在亚洲;苏联很可能会让中国作为代理人而卷入进来。这话表明凯南不认为更大规模的战争会爆发,而且认为美军应当对此慎重地做出反应。这的确是由美国最重要的苏联问题专家提出的清醒而有预见力的建议。
  • 此前蒋介石自告奋勇地向华盛顿表示,可以派出部分精锐部队参与对朝作战。
  • 6月30日凌晨5点前,杜鲁门批准了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韩国的请求,这正式标志着美军地面作战的开始。
  • 由于苏联人抵制参与安理会就朝鲜问题进行表决,因此也就不可能行使自己的否决权;他们这么做的理由竟然是反对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6月27日,美国人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他们想要的决议,于是美军在联合国的旗号下出战了。

  • 伟大的麦克阿瑟将军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历史就是他的剧场,生活就是他的舞台,全世界的人都是他的观众。
  • 他身上缺乏一种任何成功的军事将领都应该具备的关键品质,那就是倾听的能力,不过他根本就不想学会这种能力。
  • 一般来说,那些出类拔萃的将士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他们不会像政客一样见风使舵。
  • 实际上,有两种原动力驱使着美国人的殖民扩张,一种源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求,另一种则更为残忍和贪婪,而且似乎比第一种原动力更重要,那就是获胜的欲望。
  • 回顾阿瑟·麦克阿瑟的生平和他怠慢塔夫脱(也就是怠慢总统)的行为,再看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总统关系的破裂,这对父子之间惊人的相似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怪异的一笔

  • 实际上,整个朝鲜战争不过是一个聪明胆大、极富创造力的麦克阿瑟和一个虚荣自私、骄傲自大的麦克阿瑟之间的一场对抗。

  • 麦克阿瑟要求手下必须对自己绝对忠诚。他认为部下理当要为自己赴汤蹈火。但是如果有人想从麦克阿瑟那里分得一丝一毫的胜利荣誉,那就无异于自讨苦吃。
  • 他所谓的忠诚是条单行道,所有人都必须效忠于他,而他却可以明目张胆地违背总统的旨意,大张旗鼓地和华盛顿的上级分庭抗礼。
  • “酬恤金进军事件”成为麦克阿瑟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永远地烙在美国人民的心中。
  • 然而,这一次麦克阿瑟的马屁拍错了地方,他的说辞让人们瞬间认定“胡佛武力镇压退伍军人”的假想。此举让胡佛如坠深渊、百口莫辩,人们一致认为,麦克阿瑟的所作所为是胡佛指使的,这无疑对胡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人比罗斯福更清楚这是他锁定总统宝座的良机。
  • 在这次事件中,麦克阿瑟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永久的印象:一个滥用武力、作威作福的太爷,只会利用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镇压人民,是一个无法信任其政治立场的军国主义者。
  • 罗斯福对麦克阿瑟的评价一针见血,颇为辛辣,他认为麦克阿瑟可用而不可信。
  • 可是在麦克阿瑟看来,罗斯福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斯福没有为他做什么。
  • 喜欢巧言令色之徒是麦克阿瑟的一个致命弱点,并且一步步将他引入歧途。
  • 总统先生将要依靠一个自己既不喜欢又不信任的将军来指挥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不但如此,出于某种复杂的政治因素,杜鲁门甚至不敢把他替换掉。
  • 在朝鲜战争的过程中,杜鲁门发现自己的宝座时常因无法控制麦克阿瑟而受到威胁,但麦克阿瑟也因对杜鲁门的无礼和怠慢而使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损害。

  • 这些志愿入伍的新兵参军目的五花八门,唯独不是为了打仗而来
  • 战事的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美国人被五年前的“二战”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大幅裁军的结果。
  • 朝鲜军队三分之一的官兵曾经在艰苦的战斗中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在他们的头脑里,这次战争只是过去抗日战争的延续
  • 这就是美军在朝鲜战争的失败开局。毫无还手之力的美军连拖延朝鲜军队向南行进的能力都没有。在与朝鲜人民军战斗的第一个星期内,美国损失了两个团,三千多名官兵伤亡或在战斗中失踪;大批武器被丢弃在战场上,足以武装朝鲜两个团的兵力。
  • 他们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反映出华盛顿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仍然认为真正的敌人只会来自欧洲。对于这一点,就连李奇微也深信不疑。

  • 实际上,罗斯福堪称第一位大众总统,同时也是后来所谓“媒体政治”的开山鼻祖,为大约三十年后总统电视辩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来自中西部的杜鲁门天生就是一个敏感多疑、小心翼翼的民粹主义者,打心眼儿里提防那些位高权重、装腔作势之人,在他看来,太多的高级将领有这样的倾向。他始终认为,军队一直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 战争刚结束,杜鲁门就迫不及待地将原来每年91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削减到了100—110亿美元之间,而且希望不久后能进一步缩小到每年60—70亿美元。
  • 凯南曾经提到,像美国这样一个民主大国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它似乎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一样对自己周围的变故毫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突然从梦中醒来,就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到异常愤怒,并且开始疯狂地攻击。
  • 和正确的人一起为了正确的目的做正确的事情无可厚非,非常高尚,而且超越了政治目的。
  • 青年时期的钱伯斯相信世间所有的真理都源于共产主义信仰,而年长之后,当幻想破灭时,他转而相信世间所有的谎言都来自共产党。
  • 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出一个全新而强大的政治病毒,那就是后来被称为麦卡锡主义的思想。

  • 在凯南看来,那些高高在上的美国政客选择的政治道路谬误至极,他们对待共产党人的态度过于粗暴简单。他们将所有共产主义国家一以概之,全都划归为莫斯科的爪牙,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各自的复杂背景和彼此间的差异分歧。凯南认为,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早晚会凸显和激化。他是那个时代反对将共产主义社会视为统一整体的代表人物,可是在他看来,却没有人聆听他的声音。
  • 对凯南来说(不无讽刺地,对斯大林来说同样如此),一个国家真正应该积蓄的力量是工业生产力,在必要的时候,这种力量可以在瞬间转化为军事力量
  • 历史的发展孕育着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塑造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民性。而历史的发展却不会以执政者的意志为转移,实际上,统治者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本身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只有历史本身,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基因。
  • 凯南甚至预见到,由于完全迥异的历史背景,中国和苏联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关系。他断定,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无论是不是由共产党领导,在刚刚赢得革命胜利后,正处于自信满满、百废待兴的状态,它绝不会甘心长期做苏联的卫星国,任由苏联人摆布。
  • 在政府里,如果你总是在别人之前就发现了真理,尤其当你被视为一名鸽派人士时,那么你一定得不到好报。
  • 奥本海默和凯南一致认为,一旦美国将研制氢弹的计划付诸实施,美苏之间必定会启动一场永无止境而又毫无胜算的军备竞赛,这会给整个世界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 NSC68号文件是个前所未有的文件,它奠定了美国在冷战中对苏联的整体战略。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

  • 尽管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总统,但他从小就是个十分热爱学习的孩子;他爱好读书、涉猎广泛,是一名自学成材的历史学家。杜鲁门最优秀的品质在于,一旦开始执政,他就变得非常自信。
  • 杜鲁门的丰富阅历教会了他做决定时要尽可能召集最好的人、获得最新的消息、对自己的问题深思熟虑、预估到最坏的结果,然后继续埋头做下一件事情。

  • 一些事情的发生意味着朝鲜战争不能被当作孤立的事件,不能被当作小国里发生的小规模战争,不能被当作仅仅与朝鲜半岛有关。
  • 哈里曼和李奇微认为,麦克阿瑟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说话,什么对自己的立场有利,他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 如果说莫斯科和北京这对社会主义兄弟的关系很快就变得非常棘手的话,那么驻日美军司令与其在华盛顿的军事和政治上级之间的关系同样棘手。
  • 总统和将军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巨大的裂痕:总统和国务卿尽可能地想在朝鲜战争中避开中国,而从麦克阿瑟将军的言行中却可以看出,他根本不担心中国人加入战团。正如麦克阿瑟自己所说,他每晚都下跪祈祷,希望中国参加这场战争。
  • 那时,蒋介石的主要任务就是同中国共产党进行斗争。共产党当时有很好的机会去挑战权威,但不必掌权。他们深入农村,倾听农民的苦难和不满,积极为农民谋福祉。共产党的所作所为是蒋介石和其他军阀没做过的,因为他们根本不顾农民的死活。尽管蒋介石拥有大量的美国军事援助,尽管美国的新闻、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建议蒋介石进行政府改革,然而他却置若罔闻,使自己的领导在中国逐渐丧失了凝聚力。许多美国的政治、军事顾问都敦促蒋介石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政治、军事资源,但是蒋介石依然置之不理。他和美国人的想法不同,只想一味地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美国人希望蒋介石实行美式民主。蒋介石不明白,只有像美国顾问所说的那样彻底肃清政治与军事腐败,他的统治才会更加牢靠。如果说蒋介石有什么特殊才能,那就是他可以做到在不伤害美国顾问感情的前提下,表面上接受他们的意见;然而,一回过头来,他就会把他们的意见抛在脑后,继续一意孤行。
  • 美国选择的中国领袖要么会让中国人民失望,要么会让美国人民失望,要么会让两国人民都失望。现实不如意是因为美梦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
  • 中共党员也是忠实的,他们以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把个人信仰、政治目的与军事斗争紧密交织在一起。正是在那个时代,毛泽东及其同人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战争形式,不是依靠武装力量而是依靠民众的支持来获取胜利。

  • 从“二战”结束到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美国总计支援蒋介石政府25亿美元。实际上,这些军事援助都被浪费或私吞了。
  • 斯大林派来的苏联特使米高扬告诫毛泽东,不要跨过长江追击国民党余部,否则美国有可能会介入中国的内战,对中共造成不利影响。
  • 但美国人错误地认为,毛泽东及新中国迫切需要美国的承认。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 尽管与其他同类杂志相比,《时代》和《生活》杂志的文章内容相对严谨,但是一旦事关重大,例如在报道总统大选时,它们就变成赤裸裸的宣传工具。

第五章 孤注一掷: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

  • 一支部队无论大小,其胜败输赢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那些下级军官的指挥才能。

  • 毛泽东让周恩来向金日成转达美军将可能在仁川登陆这一信息。与此同时,朝鲜的一些苏联顾问也提出同样的警告,但是金日成却不以为然。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在战场上取得天下的,而是依靠在残酷的政治环境中艰难求生的能力以及对苏联人的态度。金日成能够上台执政很大程度上是苏联红军对他的慷慨相助,因此,他夺权的方式与毛泽东和胡志明截然不同。
  • 陆军规模庞大,所以陆军将领与部下的关系往往异常冷漠。海军陆战队规模较小,因此陆战队军官与部下之间非常亲密、感情很深。

  • 共产党在中国受到拥戴并且取得成功与苏联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因为他们积极响应了人民的呼声与国内潜藏着的民族主义情结,从而变得坚不可摧。
  • 毛泽东深知,他无法在海上和空中与美国军队抗衡,于是当他最终决定与美国一决雌雄时,他断然选择了朝鲜。

第七章 跨过三八线,向北挺进

  • 毛泽东的想法似乎已经成为在场每个人的想法:朝鲜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中国决不允许美国人在自己的边境线上有一大块军事集结地。

  • 后来的越战表明,此类调查没有任何理性依据,毫无意义:只要事不关己,人们就会毫无顾忌地拥护更激进的政策。
  • 尽管大家不愿意承认,但行政当局对麦克阿瑟的畏惧始终是朝鲜战争的最大秘密;他们害怕麦克阿瑟打败仗,但更怕他打胜仗。

  • 潘尼迦认为,毛泽东在中国大陆的胜利,就是全球反殖民斗争的一部分——这与华盛顿的看法截然不同。
  • 周恩来说:“如果越线的是韩国军队,那无关紧要;如果是美军,那就另当别论了。”
  • 当中国警告美军有可能在仁川登陆时,金日成毫无反应,这一点让中国领导者感到愤怒和震惊。在中国,任何一个对如此有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情报视而不见的指挥官,肯定会被撤职。
  • 7月初,当金日成的军队还能在战场赢得辉煌胜利之时,毛泽东就下令组建东北边防军,驻扎在中朝边界线,其中包括第四野战军所属的至少三个军,这也是当时中国的精锐部队。东北边防军的规模最终达36个师,约为70万人,后来又部署了七个炮兵师和部分防空部队。
  • 在7月初到9月底的这三个月里,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反复和林彪谈话,希望由他指挥作战;但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时,林彪都说自己身体状况欠佳[插图]。在很多人看来,这表明林彪对这次军事干预行动持保留态度,不愿意参与。
  • 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对毛泽东来说绝非易事。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彻夜难眠——一个人坐到天亮,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眼睛盯着朝鲜和中国的地图,似乎等待着某个终极真理浮出地图。
  • 在思考如何应对朝鲜局势时,毛泽东逐渐意识到,这场战争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它将向人民证明中国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新的革命力量,同时这也是党巩固政权的一个途径;他将通过这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 但斯大林是这些人中最伟大的。他更善于抓住这场革命的最长久、最根本的精髓:维护权力并保证敌人永远不能在被你打垮之后还有一线机会发动反击。
  • 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早期裂痕远比人们想象的大。至少从表面上看,这对美国外交政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美国不是把全部赌注都押到蒋介石身上的话。
  • 或许最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外交界当时居然惊人一致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阵营是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双方对局势的误判让共产党阵营更加像“铁板一块”。
  • 斯大林绝不会拿苏联的资源、苏联的国家利益或是苏联人的鲜血,去追求所谓共产主义大家庭的伟大事业;他只相信用军队征服的东西,一旦被武力征服,他就用秘密警察去控制它。
  • 尽管毛泽东最初可能还对个人崇拜持怀疑态度,但他很快就认识到个人至上的真谛。像很多其他领导者一样,他也发现,有利于领导者的东西,往往也有利于革命。而且,随着他日益显著地成为中国的唯一领导人,他开始有唯我独尊之感。
  • 他在电报中称,中国军队将采用“志愿军”的称呼,这是为了避免与美国发生全面战争。
  • 要理解彭德怀以及他何以如此英勇善战,那就要理解普通中国士兵,理解驱使他们战斗的人生苦难,进而理解共产党军队的胜利。彭德怀的信仰源于最艰难的生活,因而也很简单:他相信为富不仁的道理,穷人不仅要忍受贫穷的痛苦,而且还要受富人的剥削和压榨。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只有凄惨,因此,为了这场改变人们生活的斗争,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 尽管没有明确提及,但这次会议没有忽略台湾问题。实际上,由于美国已公开表示支持台湾,因此在中国领导人的心里,中国已经和美国开战了。如果中国尚无力跨海进攻台湾的话,那么,打击进入中国军队攻击范围之内的在朝美军,显然是中国的另一种选择。
  •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苏联人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的诺言。因此,从游戏一开始,同志间的友谊就是有限的。

  • 如果你老想着什么事情,那它一定会发生,如果你不去想,那它就不会发生。
  • 美国在20世纪有过很多军事误判,但麦克阿瑟决定一路打到鸭绿江边这一错误绝对无人能及(越南战争属于政治失误,因为决策者是文官)
  • 麦克阿瑟头脑中的中国,还是那个大革命之前的中国。对于毛泽东如何统一中国和为什么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领袖,麦克阿瑟似乎一点也不关心;对革命造就出来的解放军,他更是一点不感兴趣。他对敌人到底是谁,对这个敌人过去何以能取得胜利一点好奇心都没有,这真令人不可思议。

  • 为了实现国内政治目标,美国政府会凭借极端有限的事实和彻底错误的情报去制定重大决策,而根本不去考虑是否可行。

  • 身处前线的人会说,任何军队的行军速度都赶不上铅笔在东京司令部的朝鲜地图上比画的速度。
  • 11月25日深夜,中国军队的总攻正式打响。在历史上,很少有哪一支军队能在动用如此规模兵力的情况下,向对手发起出其不意的攻击。
  • 在东京司令部的人从未想到中国人会以这样的方式发起进攻——不以正面进攻为主,而是夜间步行绕到敌人的侧翼,寻找最薄弱的环节实施打击,并在敌人后方构筑阵地,切断敌人退路。没有一个人研究过,中国人的行军到底有多出色,多迅速,即便是在夜间,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他们一样做得完美无缺。他们没有重武器,弹药和食品的配给也少于美国人,轻便、快速是他们的最大优势(但最终也成为他们的最大劣势)。

  • 里特开始逐渐体会到,战争的奇妙之处就是它能让人回归本性,把最真实的一面暴露在阳光之下。有些人平时看似强势而坚定,语言中更是让你对他们敬畏有加,但是当身处战火之中时,一切都变了,有些人根本就不像他们平日里表现的那么坚强。相比之下,有些孱弱而温和的人,则转眼之间成为真正的勇士,他们的坚定和勇敢存于内心,而不是外表;在地狱门外,没人知道谁是真正的勇士。这个问题一直让里特困惑不解,因为答案总是不一样的。

  • 对一群在地狱般环境中跋涉的步兵来说,传得最快的消息莫过于上司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这堪比“一战”时将军的待遇。
  • 中国军队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为体现平等主义,普通士兵可以通过政委的讲话了解大量的作战命令。

  • 刚与中国军队交手,他们便宣布活捉了200名中国人,在当时那种令人极度沮丧的条件下,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这200名战俘实际上只是韩国逃兵。

  • 大多数人的心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勇敢:战场上的勇敢和官场上的勇敢(或者说独立),二者永远不可能并肩共处。

十一

  • 中国军队是非常优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们毕竟不是超人,毕竟只是来自一个资源有限、极端贫困的国家的普通人。他们的军事装备极端落后,在物资补给和通讯联络方面也极为薄弱。他们发起进攻时吹响的军号和长笛,在夜间确实让人胆战心惊,但事实上缺陷也很明显:他们不可能仅凭这些乐器对战场上的突然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即使已经冲进对方阵地,他们也没有能力立即摧毁美国人的防御体系;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自己反而可能会遭到重大伤亡。此外,他们的每一场战斗都面临着物资补给问题,因为他们能携带的弹药和干粮非常有限;而美国陆军的重新补给能力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因而在任何一场战斗中,美国人都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 他认为,战争不应再以夺取领土为最终目标,重点应放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地形采取拉锯战,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最大限度地制造人员伤亡。因此,最关键的作战词汇就是“杀戮”。
  • 米凯利斯同样出自空降兵,只要部队是完整的,他根本就不在乎是不是被切断退路;他知道,空军肯定能给他提供补给。

  • 第一次战役是从1950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主要以打击率先北上的韩国军队为主,而后在云山大败骑8团。第二次战役即11月底到12月初的清川江战役,还有在长津湖伏击陆战第1师。第三次战役则是在毛泽东和彭德怀发生激烈争执之后进行的。彭德怀希望能暂缓进攻,认为政治因素已经导致自己的军队过于疲惫。这次战役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追赶南撤的美军。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发生多次激战,汉城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三次易手。这次战役结束之后,中国军队发现,自己已经深入南方地区,一直打到了三七线。原定于1月开始的第四次战役,将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按照毛泽东的设想,中国军队将继续向前推进100英里左右,然后为进攻釜山做准备。
  •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彭德怀和李奇微一样,都是几近完美的军事家,他们的战争动力以及他们认识战场形势和指挥军队的方式,都相当接近。

  • 如果指挥官把自己的事业凌驾于战士的生死之上,那么战士们就会敬而远之:那些野心家经常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即使是最年轻稚嫩的列兵也能嗅到。

  • 美国的后勤优势对敌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只需要几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弹药空投在原州的守军阵地,而中国人则需要几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把弹药送到战场上。

  • 战场上足足布满了几百具被冻僵的尸体,依然保持着最后一刻的姿势和表情。这里仿佛变成一个埋葬中国士兵的巨大露天墓地。

  • 中国人意识到他们发现了美军防线的薄弱点,因而攻得更加猛烈。他们用的是最原始的炸药。麦吉认为,只要有机会和他们交手,即使你打死对方,但他们的勇敢依然值得你敬佩。一名中国战士手持木棍匍匐前进,木棍的前端绑着炸药包;第一个人被打倒之后,马上会有第二个人顶替上来,继续前进,直至冲到美军阵地散兵坑的上方,引爆炸药。对方人员损失极其惨重,麦吉和他的部下一直在开火,打死了一个又一个爆破兵,而且越来越谨慎,他们不能浪费一发子弹。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前面的人一旦倒下,马上就会有另一个人顶上来。
  • 克卢茨告诉他,中国人是非常优秀的战士,谨慎细致,喜欢偷偷摸到距离你的散兵坑非常近的地方,然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听着你的M-1卡宾枪击发子弹时发出的声音。一梭子弹打完时,M-1卡宾枪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响,他们会在你更换弹夹的时候迅速向你冲过来。就是说,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新弹夹。
  • 战事进行到这个阶段,中国人最大的弱点逐渐显现出来。美军通过审讯战俘发现,中国军队的指挥结构极为僵硬,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基本没有弹性,下级军官缺乏自主决策的空间。这样的结构可以造就出勇敢顽强、不屈不挠、高度负责的战士,可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中下级指挥官无权擅自决策或是请示上级调整战术。

  • 约瑟夫·戈登撰写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幕》是介绍这场战争最权威的资料。

  • 当时几乎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不仅是反对朝鲜战争,而且是反对冷战。它是一种全民挫败感的反映,因为美国在遥远的地方陷入了一场不令人满意而且前景灰暗的冲突当中;胜利带来的收益太少,而美国又无法运用自己的绝对武器。
  •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消逝。
  • 布莱德雷的发言把听证会推向了高潮,他说如果他们执行麦克阿瑟扩大战争的计划,那就会让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 对于杜鲁门政府来说,麦克阿瑟听证会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第十一章 结局

  • 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它代表的不仅是一场胜利,也是新中国的又一次解放,与旧中国的彻底决裂。

  • 即使是最精明的人常常也不知道,自己人生最辉煌的乐章已经结束,现在是离开这个舞台的时候了,那些只关注自我的人就更是这样了。

  • 1951年春,中国军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势,损失惨重却收效甚微。他们在前线投入了30万大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战斗之一,结果是人员大量伤亡,战果却微不足道。然而,它提醒了西方国家的指挥官们,中国军队有多么能征善战,有多少人能投入战斗,这彻底击碎了联合国军再次跨越三八线、直奔鸭绿江的幻想。
  • 1953年3月,美国与中国恢复停战谈判。一直怂恿中国采取更强硬手段的斯大林在此时去世,这为双方最终寻找解决方案开启了一扇大门。
  • 泰勒已经得到华盛顿的命令,任何进攻不得动用两个营以上的兵力。这项命令足以表明,华盛顿此时想缩小而不是扩大战争了。

  • 或许所有战争都是某种错误判断的产物。在朝鲜战争中,各方在所有重大决策上都无一例外地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首先,美国把朝鲜半岛踢出自己的远东防卫圈,这自然会鼓励共产党势力对它采取行动。然后,苏联又为金日成出兵韩国开了绿灯,并确信美国不会干预。美国参战后,严重低估了朝鲜军队的作战能力,却明显高估了自己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的实力。他们以为自己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一举击败金日成。最后,美国人又贸然做出了越过三八线、继续北上的决定,却丝毫不在乎中国人的警告。
  • 与西方国家作战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承担大量人员伤亡的能力,以人力优势抵消西方世界的技术优势

后记

  • 战争的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 尊重平凡人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