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2017修订新版)

希阿荣博堪布

版权信息

  • 书名:次第花开(2017修订新版)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 雪山空谷 暮更沉寂 犹闻转山者歌声郎朗月色 寂静玛尼 愈思前贤过往事普愿众生 同我心愿 能于诸法善思维希求作为 可怜自缚 生死牢狱无出期伤人至深 莫若言语 护口如捧滚油行苦恼生涯 五毒刀箭 以智悲心化花雨勿扰众生 道心永固 圣者教言 莫违亦莫忘拳拳我心 愿众欢喜 千里遥寄 吉祥祝福音

再版前言

  • 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内心无法填满的缺憾、不满足感,不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到,而是因为你还在轮回中。

前言

  • 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文章中对佛法的诠释和引申难免出错漏,在此我祈求诸佛菩萨的宽宥,也请诸位读者看在我真诚菩提心的分上,勿多怪咎。
  • ,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第一部 珍宝人生

  •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第一章 珍宝人生

  •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 从实践的角度简单地说,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舍弃会带来痛苦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想快乐,就培养会带来快乐的心念和行为。
  •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便是。”
  • 莲师修行的圣地青朴神山
  • 人生充满起伏变化,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计划都无法实现,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死期不定,务必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 生病了亦不要懈怠修行,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观察体会痛苦、无常,修出离心、菩提心,把疾病转变成解脱的契机。
  •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第二章 安乐

  • 佛法告诉我们: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第三章 从玉树说起

  •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无常是好的、温和的、可以接受的,而某些无常是不可接受的,那么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义。
  • 灾难频发,我们的确应该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一些问题了,而不必急于给出简单化的答案。
  • 佛教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要从根本上止息痛苦必须放下我执,建立空性的见解。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 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这不过是事物平常的状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在繁华中,在废墟中,生活都在继续。
  •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

附言:玉树的简短开示

  • 灾难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忧患,也更让我们懂得出离心、慈悲的意义。
  •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十方诸佛无量悲心的化现,若在灾难来临时不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至诚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持诵观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一定会闻声救度,为众生拔除苦难,因为这是观音菩萨往昔发下的殊胜大愿。
  • 观音菩萨心咒“唵嘛呢叭咪吽”和观音圣号
  • 发心参加这次共修的人可以通过网站报名报数,将每个人有限的功德最终融入共修的功德大海,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样的善行会让我们短暂而无常的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部 佛门

  • 我们寻遍整个世界,发现佛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乐。

第一章 入佛门

  • 一个人用尽一生去追求名利,但在生死关头,名利远不如一句观音菩萨心咒有加持。 相反,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将佛法作为自己一生的信仰,信心始终不退,就一定会得到上师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在面对死亡时也会非常从容。
  • 当年印度的大成就者阿底峡尊者讲道:“皈依的戒体是居士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的基础(注:居士戒、菩萨戒、密乘戒也一定要按照仪轨受持)。”没有皈依戒,所有的戒体都无法得到,没有这些戒体,很多法就修持不了。不修持佛法,佛法不会无因无缘地流入自己的相续,这样也就无法得到解脱。所以,如法皈依是开启一切正法之门。
  • 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受与安乐没有希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
  • 很可能会堕入更加痛苦的恶趣中。老人拼命祈求堪布加持,让他的生命哪怕再延续一年,他保证一年中一定放下所有的俗务一心修法,这样他也许可以不堕入恶道。但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在达森堪布回到扎西持林不久,这位老人就去世了。
  • 我们作为佛弟子,在修持佛法的同时,一定还要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与修养,让那些还没有皈依三宝的人从我们身心的改变上看到佛法的加持和力量。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皈依佛门,得到解脱与安乐,佛法也会日益兴盛

第二章 如何做功课

  • 不论你在世间做什么,都一定要把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
  • 说完,堪布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把电话机砸了。
  • 每天早晨醒来,观想上师从心间的莲花中跃然而出,如鱼儿跃出水面,活泼而利索,一下升至头顶上方;晚上睡觉时,右侧吉祥卧,观想上师从头顶进入心间的莲花上,上师身体发光,照亮自己及周围的一切;吃饭时,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喉部,美味的食物都敬请上师享用;走路时,观想上师在自己右肩的上方;感受快乐时,想到这是上师的恩赐;生病、受排挤、被诽谤等处于逆境时,想到这是我的果报。慈悲的上师加持我,让我在还有能力清净以往业障的时候,经历这一切,抓住机会体验他人的痛苦,从而更快地生起菩提心。
  • 你们看,人生就是这样,无常是不会因为你年轻、你热爱生活、你的孩子还没长大,就不降临。抓住当下,精进修持才是一个真正的佛子应该做的。

第三章 关于前行的简短开示

  • 而是按照法王如意宝等上师的教言,严格依照次第,从前行法开始修持,打好修行基础。
  • 大圆满法确实可使凡夫在一世之内成就无上佛果,被称为九乘佛法之顶饰,极为殊胜。
  • 如果前行修法的基础扎实,证悟大圆满并非难事。历史上有不少修行者就是在修持大圆满前行的过程中显现开悟的。
  • 共同外前行是显宗、密宗等教法共同的修学基础,包括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等,也称为“四种厌离”。
  • 其实,即使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无灾无病,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
  • 六道轮回中没有任何地方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安乐,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
  • 你应该试着建立一种精神信仰,让自己的内心充实、安定起来。物质生活是很容易让人厌倦的,欲望没有满足时不甘心,一旦满足马上生厌。如果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信仰,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心和厌倦的循环中,心里越来越浮躁、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你排遣内心的负面情绪,使生活平衡喜乐。
  • 我想,凡夫要想得到解脱与成就,不吃一点苦肯定是不行的。凭佛陀那么深广的智慧,也没能找到让众生舒舒服服就迅速成佛的方法。当年佛陀自己也是为我们示现舍弃王位等世间一切享乐,历经六年苦行之后才成佛的。又比如米拉日巴尊者,他的殊胜成就就是通过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苦行获得的。
  • 在小乘教法中,要将上师观想为阿罗汉或有殊胜功德的人;在大乘显宗里,要将上师观想为资粮道、加行道或是见道位以上的菩萨,而在大圆满修行中,一定要将上师观想为最究竟的法身佛,否则很难得到最终的成就。
  • 所以,为了增上对上师的信心,圆满念诵一千万遍莲花生大士心咒是必不可少的。
  • 其实我以前多次和大家说过,我们所得到的这个人身很无常,能不能活到退休,谁也说不定。现在没时间修法,以后就没有机会解脱。
  • 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只有精进修行的人才能不惧死亡,才能得到解脱的安乐。

第四章 开悟

  • 对上师有信心,对众生有慈悲心,相信因果,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即使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面前讲大圆满,也不可能开悟。
  • 学识和证悟是两回事。通达经论当然会有助于开悟,但不一定能保证开悟。
  • 如果你对上师没有足够的信心,哪怕大棒打破头,也是不可能开悟的。
  • 大圆满法已经为我们清清楚楚地指明了修行、证悟的次第,我们按照次第精进修行就会有效果。而在修行中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来自上师的慈悲加持。
  • 法王如意宝说过:得到大圆满法的人,如果对上师具足信心,不破密乘戒,不诽谤佛法,并按次第精进修持,今生就有可能解脱。没有做到即身解脱的,在临终法性中阴或转世中阴出现时,也能解脱。不用说人道,就算畜生道等其他道的众生,只要听到大圆满法,来世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一定能再值遇大圆满法,条件具足的话,一定能解脱。

第五章 善护口业

  • 对世上的种种人物、现象,我们以清净心对待就好了,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随意批评出家人。
  • 他睁开眼说:“我很差劲!没死成,再来一遍。”于是出家人又再念一遍。就在第二遍发愿文的念诵过程中,阿莫绕多坐着示现圆寂。圆寂后法体端坐三天不倒。
  • 从世俗做人的角度来说,信口开河,随意批评他人或恶意诽谤,都是有悖于个人修养原则,甚至是不道德的。

第三部 走出修行的误区

  • 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第一章 皈依

  •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与它终生相处。
  • 我们遭遇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所以,痛苦并不总是坏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
  •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 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之所以要在有教法传承的人面前皈依,是因为这样做,你的决心将融入无数前辈、同辈及未来学佛者的决心之海中。它将不再是你一个人的决心,而是无数人共同的决心,并与佛陀的圆满智慧一脉相承。
  • 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第二章 出离心

  • 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这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修行。
  •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

第三章 菩提心

  • 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
  • 当年释迦牟尼佛升到三十三天为母亲说法三个月后重返人间。后人把佛陀重降人间的那一天定为天降日,以纪念佛陀为母亲说法的功德。

第四章 上师和弟子

  • 世俗之事,一般人也能帮你解决,而成办死生大事,方法只有上师能教给你。
  • 供养包括法供养、承事供养和财物供养,其中以修法的功德供养上师最为殊胜。
  •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
  • 上师们看来套路都差不多,上来先打破你的成见,让你怅然若失、不知所措,让你认识到成见的虚妄可笑,尤其是对你指望能传授解脱之道的那个人抱有成见。
  • 换言之,你以为自己是佛教徒,而实际上你只是在扮演佛教徒。
  • 不管怎样,只要是单纯而坦白就比较容易与上师相应。
  • 那时,他经常偷偷地在远处望一望托嘎如意宝住的小屋,只要能远远地看一眼上师进出的身影,他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张望时恰巧被上师瞅见,叫过去摸摸头,他更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 有句话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上师心若是空中圆月,各人心中的江河愈平静清澈,映出的月影就愈皎洁圆满,污物漂浮、波浪汹涌的江面倒映出的月影必是染污零乱的,所以宝月一轮当空,江月各自不同。
  • 很多时候,为了护持他人的善心、善念,成全他人的善行,不仅我们自己的意见、方式可以放弃,甚至我们所做的“善事”或“正确的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放弃。我们不必坚持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如果参与者都能够通过共事减轻烦恼、增加法喜和道心,就是完满了。
  • 释迦牟尼佛说过:“吾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自己。”
  • 那时,法王如意宝父母双亡,没有人供养他在外求学所需的衣食,他只好常年靠江玛佛学院定期分配给僧众的少量酸奶维生。他住的草坯房狭小简陋,四壁透风。每当秋冬来临,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便在屋里挖一个大坑,坑里填满干草,每天大半截身子坐进坑里看书,以此取暖。晚上点酥油灯彻夜用功,累了就靠在坑壁上休息一会儿。
  • 上师的加持无所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际遇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这意味着我们决心直面生活的实况,选择把顺境、逆境都看做修行的途径。
  • 修行对你来说,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 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我们如果能对一个人完全敞开心扉,就能对整个生活开放;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一个人沟通,就能和整个世界沟通。我们将习惯于欣赏和尊敬周围的每一个人,就像多年以来欣赏和尊敬我们的上师,那份开阔而谦卑的心,直接来自上师。
  • 因为往昔积累福报,我们才得以在今生见到自己的上师,然而,这样的相逢很短暂。
  • 当我们逐渐敞开心扉,学会恭敬而亲密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与己、与人、与世界不再频发冲突,我们会明白这份单纯和坦白都是上师手把手教会我们的。

第一章 信心

  • 扎西持林的冬天是这样安静。时间成片,昼夜无声交替,岁月的流逝喜乐清明。
  • 回家路上,也许想起刚才听闻的佛法,让他们受用快乐,他们便忘情地放开喉咙唱起来,或是佛菩萨的名号、心咒,或是即兴编出的歌谣。宛转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玉隆山谷,使这冬日的傍晚愈发宁静。
  • 在晴朗的日子、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在无常而悠长的岁月里,提醒着人们曾有一位圣者在这里停留、歇息、宣讲佛法。这座白塔最终也会在时间的刀剑下化为粉末,随风飘散,到那时,我对法王如意宝的思念和感激,人们对法王如意宝的思念和感激,还会继续。
  • 只要师从一位传承清净无染、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修行人仅靠对上师坚定的信心就能解脱。
  • 一般修行人如果戒律清净,精进修行,成就了罗汉果位或菩萨果位,荼毗时可能会出现舍利,但绝不是金刚舍利。金刚舍利在佛教中只有当修行人证得佛果时才会出现。
  • 没有见过面就不能作为上师,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在佛教历史上,修行者依靠早已离世的前辈大德的精神指引和加持,而证悟本性的例子很多
  • 所以上师与弟子之间关键的是心灵相契。无伪的信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无所不在。

第二章 无尽藏

  • 法王如意宝用他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只要不舍内心的善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个无尽藏。
  • 世出世间,唯有善良的心地里能开出安乐的花朵。

第三章 母亲

  • 合家团圆从来不是我们心目中幸福的体现,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解脱,所以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脱的路上就满足了。
  • 在高原上生活了一辈子,她喜欢、习惯这里稀薄冰凉的空气、辽阔澄清的蓝天和简单的人际关系。
  • 晴暖的日子里,我们会在附近的温泉边生火煮茶,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聊天,谈起以前家里的各种事情和故去或健在的亲朋好友。这种时候,我好像又回到童年。
  • 人到暮年,很脆弱也很关键,因为这时距离来世那样近。牛羊生下来几天就能自己走路,独立生活,而人不同,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十几年里全靠父母养育。等我们有能力在生活中独当一面的时候,父母亲大都垂垂老矣,有的竟自撒手而去。
  • “在这古老而神圣的地方,我的心却时常惆怅;只因爹娘不在身旁,回吧回吧,回家乡。”
  • 藏族很多人都发愿有生之年能到印度金刚座去朝拜,但最终完成心愿的却不多。像他这样不仅亲眼见到金刚座、亲手触摸菩提树,而且还在曾经为佛陀遮阴蔽日的同一片树荫下圆满完成十万大礼拜的人,是真正有大福报的人!
  •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对于大乘修行人,无论善缘恶缘,到眼跟前都是同证菩提的缘!

第四章 人人是我师

  • 我相信我身边的很多喇嘛、居士、弟子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他们慈悲地示现人间,来帮助我完成我的修行和心愿。
  • 屋子里稍显凌乱的话,他若看见,就会情不自禁地在蹦蹦跳跳间给收拾干净了。有时我都怀疑他自己并没意识到是在归整房间,那不过是他游戏的一种方式而已。
  • 白天忙里忙外,没有大段时间修行,念珠却是从不离手,心咒念得绵绵密密,流水不断,晚上则经常是通宵达旦用功。
  • 用勤奋和天真的热情去拥抱每一天,毫不吝惜地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一切生命的感激。
  • 炉膛里的树枝烧得噼啪作响,愈发衬出外面世界的寂静。雪花纷纷扬扬无声飘落。
  • 他们的诚心一定感动了天人,到这一天,天界的鲜花撒下来了,落到人间化成漫山遍野晶莹的雪花。
  • 很多人喜欢放大别人的缺点、过失,总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有一些人,就像这位居士,善于放大别人的优点、恩德,仿佛他一辈子活在蜜罐里,甜美得连自己都感觉受之有愧,总想把幸福分出去。

第五部 生命的依怙

  • 真正化解痛苦与危机的方法就是断除损害众生的恶业,行持自利利他的善业。

第一章 回忆上师

  • 他的慈悲、博学、幽默、自在,他的一切,像一股活泼的温泉水充盈、温暖着我的心。
  • 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 世俗的技能学问我没兴趣,只对学习佛法充满热情。
  • 我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少许的出离心、菩提心,一分一秒的善念善行全部来自法王的加持
  • 虽然我是个凡夫,想不起前世的事情,但这一生我有幸遇到的每一位上师,他们的恩德,我都铭记在心

第二章 嘱托

  • 岁月如水流逝,往事如在目前。
  • 沿途路面坑洼不平,我们走走停停,行进缓慢。这样也好,日头正高,风日正好,放慢脚步,放松心情。
  • 我后来想,这主要还是因为藏人有福报吧:就算生在佛法衰微的年代,不闻三宝之声,等长大了,没有人教,还是知道要去找寻佛法。
  • 所谓正知正见,是指能帮助我们了断痛苦烦恼的知识、见地。依这种见地,我们将调整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从狭隘、僵硬、矛盾重重到宽阔、温柔、和谐圆融,从不伤害自己、他人及一切众生,到帮助、利乐一切众生,从痛苦到安乐,从轮回到解脱。
  • 藏族人,无论是在高原的哪个角落居住、游牧,无论贫富贤愚,都能得到佛法的滋养、加持。所以,藏地民众是真心敬重、拥护他们的僧宝。本乡本土出了堪布、格西,一方百姓都会觉得脸上有光、荣幸备至。
  • 人活在世间要尽忠尽义。
  • 一座寺庙,哪怕有再多的金顶、再华丽的经堂,如果没有佛法的闻思修行,没有戒律清净的僧侣,就不是弘法利生的庄严道场。
  • 此处三条河水交汇,四面青山围绕,幽静秀美,远离尘嚣。人在山谷中,望天,碧空如洗,望山,层峦叠嶂。近处芳草如茵,远山绿得发蓝,青山外面雪山绵延。
  • 其实那时寺庙已经没有了,经堂被毁,人员四散,但就算残垣断壁他也要坚守,也要等待,否则很多人会找不到回寺庙的路。
  • 仁波切比哥宁活佛年长三十多岁,二人却相交莫逆、情谊深厚。
  • 他一生修持光明大圆满的成就这时才向世人显露:由于法体缩小,他戴的五佛冠从头上滑落到肩部又滑落到腰间,最后仁波切比普通人都更加高大魁梧的身体缩小到一尺左右。在场的人还听到天乐,看见光团、彩虹等瑞相。法体荼毗后出现大量吉祥舍利。
  • 哪怕是一介凡夫,哪怕罪孽深重,只要对密法和上师具足信心,励力忏悔,精进修持,就一定可以成就、解脱。
  • 多蹇的命运恰是他解脱的最大助缘,因为面对打击、折磨,他没有一天放弃过修持菩提心。
  • 不知是因为我那时年纪太小,看谁都觉得老,还是他们的一生遭受了太多苦难和折磨,所以过早地衰老、辞世。
  • 上师的眼泪终于流进我那颗顽劣的心里,从此我的心里也有了泪。
  • 我知道上师们在世间的停留有多么短暂,每一次见面的机会都无比珍贵。
  • 对于那些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支持的人,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的情义。
  • 佛法的弘扬不仅需要寺庙、道场这样的物质载体,更需要系统闻思、通达三藏、持戒精严的僧才。
  • 似水流年中,一代代人老去,一代代年轻人又回来,为了同一个嘱托和心愿:护持佛法,护持众生。

第三章 放生问答

  • 他要充分利用放生的宝贵机会,通过佛教的放生仪轨,使被放的生命与佛法结上缘,在它们的相续中播下未来解脱的种子,这样,这些生命便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 总之,放生时最好不要带着拣择的心事先想好要买何品种,应当遇见什么,就买什么放生。
  • 哪怕只能帮助一个生命减少痛苦,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有意义。解救有情的生命需要具备因缘。佛陀虽然圆满具足十力四无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缘的众生,就像阳光虽遍照世界而盲者却看不见一样。
  • 如果发心清净,真心随喜,出钱请别人代为放生与自己亲自放生,功德应该是一样的,这么做也是如法的。不过,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尽量亲自放生,身语意三门圆满之善业具有极大的利益,所以不可轻视。
  • 要尽量找安全的地方放生,尽量避免放生动物再度遭到捕杀。
  • 放生的环境最好适合念诵放生仪轨。前面我们讲了,放生过程中,法布施至关重要。
  • 在经过细致的观察后,还是放了好。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完全不死的地方,重要的是先使它们远离死亡的怖畏,其他的事再尽量做到。此外,放生不仅是对有情的无畏布施,使他们脱离暂时的死亡恐惧与痛苦,更重要的是对有情的法布施,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使他们未来一定能解脱轮回的痛苦。
  • 问:对菜市场上一些将要被宰杀的动物,我们在无法救度的情况下施以甘露水有意义吗?答:很好,有很大的功德,随喜这样的行为。最好在这样做的同时,为这些动物念诵佛菩萨的名号和心咒。
  • 是分别心,但是这种分别心非常有意义。对越是痛苦的众生,佛菩萨的悲心越是深切。
  • 我们的问题是没有认真把放生当作一个修行的过程,而只是把它看做一种宗教的、集体的活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去修心,很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
  • 万物的生存各有因果业缘,共业别业各不相同,所以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 看见鱼蟹们终于在海水中自由遨游,大家很开心,包括第一次参加放生的人,都惊讶地发现自己内心无法抑制地生起慈悲和喜悦。所以我总认为对放生有成见的人应该亲自参加一回放生活动,再去判断放生这件事是否有意义。
  • 其实空性慧与大悲心是无二无别的,修行人不可能在缺乏大悲心的情况下证悟空性,而放生是培养大悲心的好方法。
  • 将系解脱搁放在所放生命的头上加持十分重要。凡是系解脱接触的那些生命,很快就能解脱,这也是佛度化众生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
  • 三殊胜指的是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
  • 我们放生时应该发大悲心,为被放的动物念诵皈依仪轨、佛号、心咒,希望它们以后不要堕入三恶道,并在未来值遇佛法,最终获得解脱。
  • 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径。如果我们的发心是为了众生远离痛苦并最终究竟成佛,那么我们在行善、修行中的疑问会少很多。
  • 布施。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放生本身是无畏布施;通过佛教的放生仪式让有情得到佛法的熏染,使它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是法布施;施财令有情离苦得乐,是财布施。这三种布施当中,法布施是最为重要的。
  • 吃素很好,希望大家有条件的话都尽量吃素。吃素主要是出于慈悲,放生也是出于慈悲,两者都是因为慈悲。不能说不吃某种动物的肉是因为放生过这种动物,也不能说放生某种动物是因为不吃这种动物的肉,无论放没放过生,都应该尽量不吃肉。
  • 放生时遇到这样的人,应该以善言相劝,不要对他们生起嗔恨。他们是因无知而造杀业的,实际上他们更可怜
  • 环境保护与放生护生是互依互利的。

后记

  • 花,终于开始次第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