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1:大国博弈

王伟

版权信息

  • 书名: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1:大国博弈作者:王伟

前言

  • “世间万事,知其所来,方知其所往。”历史最有意思,抑或说是最有价值之处,并非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其中所隐藏的规律。
  • 和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一样,抗日战争同样蕴藏着众多地缘政治和经济原理。

第一部分 山河抗战

  • 中国最大的胜利在于赢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这就为日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最大化的活动空间

大国之殇

  • 历史,终归需要一些“感动”以外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历史”归根结底其实是一门“技术”。

南北二元

  • 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社会结构,也就是人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再往后,社会结构又会使得经济朝着特定的方式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原有的经济关系。

稳自西北

  •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建都最多的地区是在关中盆地——周之镐京、秦之咸阳,汉、唐之长安。原因无他,这里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形胜之地

贯穿数百年的死结

  • 明末政治斗争的主线,其实就是东南士绅集团对抗中央皇权,这一斗争贯穿了万历、天启两朝,至崇祯一代,东林党集团完全占据了上风,而结果则是浙江一省茶税从20万两锐减至最少不过12两银子。

数百年积弊的总爆发

  • 究其原因,这些人的利益并非与国家挂钩,国家仅仅是其获利的工具之一,对他们来说,搞工业,让大量资本沉淀在一堆机器上,显然不如搞金融之类的东西来的合算。

东北亚之谋

  • 要想完成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征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取得一个可靠的跳板——这个地方必须得有足够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以及人口,以保障后续战争的物资消耗;其次在地形上必须得有地理屏障用以依托,易守难攻才能保证自己能够长期立足;再次,这块区域内部的地形必须便于管理。在整个东亚地区,能够同时满足这三条的就只有中国的东北地区。

蚕食东北

  • 在1906年,日本在东三省设了满洲铁路株式会社,这实际上是一个性质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机构。随后日本内部将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日本军部则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关东军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9·18”事变

  • 在《菊与刀》中对日本人的性格有这样的描述:往往只存在两个极端,且两个极端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日本人有着极其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论资排辈、层层服从;可另一方面,日本历史上还一直存在着“下克上”的传统。
  • 东北不战而降,等于送给日本一个战略级别的前进基地,整个东北亚形式随之大变——在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50%的钢铁是由东北制造出来的,1940年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制裁,这之后75%以上的钢铁都是由东北地区提供的。除了钢铁、兵工厂之外,东北还有大量的粮食、煤炭、木材,这些保证了整个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

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 由此开始,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有了一个具有讽刺味道的特点——只有战役计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军官们处处点火,迅速拉长了战线,常常出现孤军冒进的情况。然而即便是这种杂乱无章的打法,依旧能打得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东北亚的“三角格局”

  • 抗日战争不仅仅是抗击了日军,更重要的任务是要解决中国百余年的历史积弊。
  •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战略布局:以日本为主要前进基地,韩国与台湾岛,守则为日本列岛屏障,攻则为第二级跳板。这种局面事实上和日本明治维新时与英国人所做的部署基本相同。

开辟北方抗战的根据地

  • 能否稳固北方是中华民族能不能生存下来的关键所在——中国历史上,只要北方失守,后面跟着的必然是改朝换代。

沦陷之后

  • 当时国民党政府自己搞得其实是事实上的胥吏制度,即为了降低统治成本,将乡村治理统统扔给了所谓的“绅宗”,国家权力只管到县一级,这其实就是英国殖民印度时所采取的柴明达尔制度的翻版

持久战的精髓

  •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为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红军改编后充任战略游击队,执行侧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日军大部分并消灭一部分的作战任务
  • 利的原因。 1937年南京失守后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可是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却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因为这才是国民政府要等的“变”

坐守关中,东出三晋

  • 在军队的指挥上,共产党给出的更多是方针和政策,就是给出一个大原则,具体如何做是让一线的主官依据这个原则来自行决断;而国民党对下属部队给出的更多是命令。

附章

  • 说到抗战,就避不开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果,有人喜欢说国军消灭了多少人,共产党消灭了多少人。公正评价的基础是要考虑到双方的战果是在什么样的物质基础之下取得的。

中智取势,上智得人

  • 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的地缘战略思路,往往是取势于西,得财于东——平原地区除了富庶,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军事层面易攻难守。
  •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挺进华北

  • 当时八路军在冀中地区的日军交通线进行长期的破交战,平均每天破坏铁路6公里,公路15公里,桥梁一座半,炸毁卡车一辆。每7天炸毁一个日本人控制的火车站,每9天炸毁一个火车头。此外,冀中战场每天还会毁掉642根电线杆,切割3853市斤的电缆。

以心夺势

  • 这就是整个敌后抗战的精髓所在:不在于打死多少敌人,打了几场战役,更不在于被人家打死多少,而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投入2亿,回报不过2000万的局面。无论有没有大的决战,无论给日军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大是小。在这种极不平衡的收支状况下,长期来说,日本人肯定是消耗不下去的。
  • 八路的口号又是什么呢?非常简单的三句话:打走鬼子吃饱饭、打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自国以来,国民之间,利心互换,国予民利,民还国心。敌后抗战的核心在于农村基层,基层的根本在于民心,而民心则于民生。

鱼盐之利化作战场之强

  • 换句话说,如果在自己手中善加经营,山东可以带动起大半个中国的繁荣,而不似东南沿海省份,只能富足一域;而如果落入他人之手,则无异于中国在胸腹部被插入一把钢刀。

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

  • 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化都市——临淄。

北方战场的中枢

  • 从全国抗战的大势来讲,山东省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以经济而论,自古以来齐鲁都是富庶之地,因为背靠大海,有鱼盐之利,山东又是农业大省,同时又是海运的关键港口所在地。这其中,海盐又是关键性的经济资源——盐虽然不起眼,却是人类的各种生存要素,唯一一种不可或缺又没有替代品的东西,工业时代之前,其战略价值不亚于石油。
  • 靠的还是深入群众搞减租减息,搞三三制,改善民生,以民生赢得了民心
  •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还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货币战争

  • 当时中共山东分局,在转变思路之后实行的就是食盐的统购统销,换句话说,如果你要购买食盐你必须得用共产党发行的北海币。

以全局视角来看抗战

  • 中国的抗日战争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是20世纪初整个国际大变局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或许会让我们眼中的抗日战争变得更加完整。

苏联——远东战略的延续

  • 地缘不会因为人类的信仰、经济,或者是其他类似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为它是由地理特质直接决定的。
  • 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从苏联的角度讲,能战是能和的大前提。和平并非是无条件的,只有通过战胜对手,让对手对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为和平创造出条件;其次,人方自助,才可以天助之、人助之。

美国——养虎噬人,反被虎伤

  • 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日关系更像是现在的恶意商业收购游戏。先通过某种方式诱导你不断地扩大投资,把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项目当中,让你手中的现金量急剧减少。当达到一个临界状态的时候,突然断掉你的贷款,制造危机,这种时候这个大庄家就会来收购你的公司。综合当时的情况,美国人玩的就是这样一个游戏。

第二部分 地缘政治

  • 不考虑政治的经济是找死的经济,不考虑地缘的政治是愚蠢的政治。军事既然是政治的延伸,那么同样的,不考虑地缘的军事就是愚蠢的军事。

漫谈中日关系

  • 中日、中韩之间的海洋争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者说是局部性的利益争夺。在这一系列“小问题”的背后,藏着的依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特大号问题”[插图]。
  • 譬如甲午战争,与其说日本人是在和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打,不如说是在和李鸿章一个人打
  • 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层面,中国对日本的良性影响都是可以量化的,中日关系往前每走哪怕是一小步,日美关系就能相应地平等一小步。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中日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日本在对美问题上就能主动一点,反之则会完全陷于被动。

钓鱼岛——中日外交的“阻断器”

  • 钓鱼岛真正成为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1年时,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趋势开始日渐明显,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不久,美国突然宣布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把钓鱼岛海域的巡逻任务交给了日本人,接着又发表声明,说“这不代表美国政府在主权问题上有任何态度,希望各方和平解决……”。就这样,原本归属非常明确的钓鱼岛主权被美国人“模糊”化,既勾起了日本政客的野心,也激怒了中国人。钓鱼岛问题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前夕被美国人“成功”地制造了出来。

日本“3·11”——史上最“强”的地震

  • 在日本被美国全部占领之后,关东集团的上层迅速地倒向了美国。也就是说,日本的亲美势力主要来自于关东集团。关西集团则寻求另外的方向去发展自己的海外战略,这就导致关西集团在对华问题上显得相应地更温和,或者说是对华更友好一些。这并不是感情的问题,而是日本东西两大集团利益博弈的一个最终结果。任何偏关西利益的政治家,都会更倾向于去搞好中日关系,而偏关东的,也就是亲美的政治家,往往会在这种时候,利用各种机会去阻断中日之间的这种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段时期会出现日本首相访华和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发生的情况。

南海之局

  • 二则是为了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 而苏联的让步往往都是慷他人之慨,通过出卖友好国家的长远利益来换取自身的眼前利益,这也是后来中苏反目的重要原因。
  • 这是符合一般法律原则——任何法律都只能约束它颁布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关于东南亚的几个问题

  • 以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只要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其实最终必然能做到共赢。
  • 所谓“政治家”和“政客”,他们之间的一大显著区别在于: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
  • 10%的菲律宾最富有家庭的年收入约占全国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其中36%则由最富有的174万个家庭分享。
  • 而从历史上看,处于弱势的一方为了掩饰自己内政的无能而主动挑起争端的例子并不鲜见,譬如二战中的日本军部,又如马岛战争中的加尔铁里,海湾战争中的萨达姆……至于最终的结果,则毋庸多言。
  • 所谓邦交,关键之处并非“礼”与“理”,而是“利”与“力”。
  • 美国海军一直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因此大伙担心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危机乃至战争,美军在马六甲海峡截断中国海上运输线;另一条则是为了“教训”新加坡,一直以来在国际事务上新加坡奉行的基本是对美一边倒的政策,在很多和中国利益有关的问题上,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
  • 马六甲海峡之所以能养活得起新加坡,靠的不仅仅是“收过路费”那么简单,真正让新加坡赚到盆满钵满的,是基于海运的物流和金融。

印度对外战略

  •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 印度政府在对外战略布局上,延续并强化了之前英国殖民者的战略思想,即将次大陆视作一个整体,并且排除外部强国对南亚事务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几乎就是“门罗主义”[插图]的印度翻版。
  • 这条“喜马拉雅防御体系”在着力点的选择上其实基本上就是对“缓冲国体系”的延续,一直以来印度政府对西藏地区的领土要求,以及或明或暗地插手西藏问题,其思想根源便在此处;而现在其对缅甸的战略企图,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 第一,对邻国,像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印度不要求互惠,而是真诚和值得信任地提供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第二,任何南亚国家都不允许将其领土用来反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三,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第四,所有南亚国家都必须尊重彼此领土完整和主权。最后,我们将通过和平的双边谈判解决彼此间的争端。这五项原则的目的是营造一种紧密的、特殊的合作氛围。”
  • 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海军力量的发展,印度对巴基斯坦和缅甸的战略又多了一层含义,即避免中国通过这两个国家在印度洋获得立足点。
  • :德穆-葛礼瓦-卡列密公路的开通仪式。这条公路最终连接印度东部各邦和缅甸首都仰光,公路设计全长273公里,它的开通对印度从陆地上进入东南亚十分重要。在公路开通仪式上,辛格称:“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关乎印度的国家利益。”
  • 国台湾与印度的军事联系是在李登辉时代开始建立的。某种程度上说——至少在现阶段,这些区域,也是印度所经营的“城墙外面的斜坡”的一部分

“佛陀的微笑”

  • 1998年5月11日,是印度的佛教节日“佛陀满月节”
  • 印度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所遭到的“耻辱的失败”,这“教训了整个一代的印度人……从那时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经成了军事化的国家”。
  • 在尼赫鲁执政时期,主要基于不结盟战略思想以及发展优先的国策,印度认为其娴熟的外交很好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抬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尼赫鲁政府把军事力量的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其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平。

棋局、棋手、棋子

  • 在很大程度上,印度都被众多力量视作是一个制衡中国的“点”,这种制衡,既体现在地缘上,也体现在全球经济结构上:中、印都是在此轮“全球化”浪潮中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上“应对”存在着的彼此替代的可能。
  • 而在我国的北面,缓慢复苏中的俄罗斯不止对美国保持着警惕,对中国的复兴同样抱有疑虑和不信任,由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中和”掉中国的影响,这同样是俄罗斯人所乐于见到的。

印度工业的两个困局

  • 2015年6月14日,印度海军从俄罗斯购买的“超日王”号航空母舰举行入列仪式,正式加入印度海军。
  • 事实包括军工业在内,印度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并非是靠局部的、行业内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都有着一些宿命论的味道——现在的麻烦,在百年之前或许便已经成了定数

“有合无统”导致工业化滞后

  • “有合无统”导致工业化滞后
  • 如今印度GDP构成中:农业占22%,工业占22%,服务业则占56%——对于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而言,这个比例是极不合理的。

种姓制度导致无人可用

  • 在印度社会中存在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 印度到现在还有四大家族的提法,即塔塔、阿班尼、米塔尔、博拉,印度众多产业乃至战略产业,半壁江山都握在他们手里。

“1962年综合症”导致心浮气躁

  •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的失败,极大地刺激了印度人,无论是平民还是精英阶层,皆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战败的心理影响,最终波及到了印度的军事工业乃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
  • 中印边境“出问题”最多的时间是每年2、3月份,这是因为每年确定政府财政预算是在4月份。
  • 穆迪需要解决的并不只是印度军工表面上的种种弊端,而是需要挖掉它们背后的两座大山。这能否实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中国航母

  • 有这么一句话:不考虑政治的经济是找死的经济,不考虑地缘的政治是愚蠢的政治。军事既然是政治的延伸,那么同样的,不考虑地缘的军事就是愚蠢的军事。

航母的意义

  • 现代国家的政治利益由低至高包含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政权的生存,这是一切国家政治利益的实现基础。第二个层面即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及独立。第三个层面即国家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国际威望,其中经济发展居于核心。第四个层面即取得并保持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绝对支配权,进而获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所谋求的政治利益便属于这一层面。

航母大型化是未来方向

  • 航母能够称雄海上,所依靠的就是舰载机所带来的超强的系统机动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以牺牲舰载机性能来降低航母的建造成本完全是在舍本逐末。

依旧重要的近海

  • ,我们发现除了身处内陆的西部战区外,其余四大战区均配属有海军。由此来看,中国军方并未因远洋化而忽视了近海防御。老实说,“纯海防”时代的中国海军
  • 一支以常规动力潜艇、中小型水面舰艇及岸基作战飞机为主的“高配置”的近海作战队伍,仍旧应是维护我国近海区域主权的核心力量。

第三部分 国际时政与世界经济

  • 我们所要做的核心是提升我们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完成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完成对东北亚、东南亚、中亚以及非洲地区经济圈的整合。

币缘战争

  • “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元脱离黄金,也就意味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主导的时代,也就是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最终成了现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

战争背后的经济账

  • 一旦资本流入量不足,美国的国家信用破产,丧失铸币权,那么它的军事霸权很快也会成为一个笑话,也许其消失的速度会比后来萨达姆的失败来得还要快。
  • 美国的货币霸权和二战结束以来其发动的几场战争关系密切,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靠美国的货币霸权为战争融资,其直接目的在于地缘,在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仍然是靠货币霸权下的虚高财富来支撑,但目的却简化到只是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向,在于维系货币霸权。这便是所谓的“币缘战争”,战争的打击对象和真正的目标未必会重合。

抗美援朝与“机会成本”

  • 而机会成本是什么呢?如果选择不战,第一,中国东北方向就会少400公里的防御纵深,鸭绿江会变成“三八线”,而当时的东北地区集中了全国75%的重工业设施;第二,为了平衡西方国家的军事压力,中国就不得不继续接受苏联在东北的军事存在,国家主权将因此丧失,而且从历史上来看,东北地区不稳,则北京必然不稳。此外东北地区还可能如日俄战争时那样,再次成为别国战争的战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在朝鲜让美国人尝到甜头,那就会给各方势力产生心理上的激赏,在他们眼里,新中国的政府与此前的清朝政府、民国政府将没有任何区别,谁都有可能在今后的某一时刻,再有所动作。

“海”“陆”双重思维

  • 说到底,扩展战略纵深,把战场推到对方家里去才是解决威胁的最合适的办法。

“大炮”、“黄油”并不矛盾

  • 经营国家和做生意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相通之处的,你如果要做跨国集团,要把生意做大,那么必然要有大的投资,世界上没有一个富翁是靠省钱省出来的。花钱同样是门大学问,钱花得对,花得好,就可以以钱来买“势”,通过“势”来赚更大的“钱”。

东西兼顾、海陆并举

  • 而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资源分布又以整个西部为重,而现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是,资本都集中在东部,其中又以东南为最重,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我们重化工业在发展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资本的补充,同时大量的资本也没有合适的产业进行吸纳,让它沉淀下来,只能转为短平快领域,比如说地产、金融,在这个资本外溢的过程当中,又造成了房价一直在上涨,而物价由于资本炒作曾经出现过各种上涨不稳,从最早炒君子兰到现在的炒普洱茶,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炒绿豆、炒蒜,这个都可以归结为一种资本外溢之后的现象。从发展重化工业的角度来讲,就是需要我们把经济重心往西部逐步地迁移,迁移的最终目标要国家完全地工业化,而不是为了把西部的资源和人口作为一种输出的形式放到东部来。更深入地讲,就是将各个地区依照自己的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西北会有两个重要的功效,就是资源的开采与深加工,而东部沿海地区除了传统资本优势外,还应该往偏技术方面比如生物、制药这个方向来发展。

高铁的价值

  • 我们反过来想,现在我们搞大客机就是一种防御战术,为了避免欧洲和美国的技术垄断,而我们搞高铁就是百分之百纯的进攻战术,因为高铁中国是先行者,欧美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如果中国高铁未来在全世界占有优势,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搞一个铁路版的FAA,建立一个由中国人来掌控的技术标准。一个是打防御战,一个是打进攻战,哪个更重要呢?

“国富”与“国强”

  • 强国还至少应该具备两大条件,你得有一套行之较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就是说国家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转化为国家力量,这两个是不一样的,举国遍地黄金,但是打起仗来你收不上税,即便收得上来,这些东西变不成工厂、枪炮也不行;还有你必须得拥有一定的地缘优势。

第四部分 中国的未来

  • 今后的每一步都还需要我们认真踏实地去走,只要不往回走,只要不半途而废,只要每一步的决策都不出严重失误,那么这条路是一定可以走通的。

闲谈大国复兴(一)

  • 中国最大的胜利在于赢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这就为日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最大化的活动空间。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

  • 然而最终的结果出乎美、苏意料之外,中国共产党依靠小米加步枪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迅速取得了全国政权,美、苏既定的战略部署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加入而被打乱。美国的影响力退出了中国大陆地区,之后新中国又从苏联手中接管了旅顺、大连等地的全部主权,进而解放了西藏和新疆地区。中国大陆地区至此完全成了我们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解放战争,真正确立了中国在“二战”后新格局中的战胜国地位。

美国的金融霸权与双赤字经济

  • 中美关系对中国对外战略起着提纲挈领性的作用
  • 从金融霸权的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某种程度上就是铸币权从英国逐步向美国转移的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完全接手了国际贸易的铸币权,美元成了各国的主要储备资产,最终成就了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地位。
  • 美国市场旺盛的需求成了拉动制造业国家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各国通过贸易顺差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为了保障这台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为了让美国人有钱继续消费,就得不断把储备的美元再投回美国购买美国债券。这就形成了现在非常奇特的现象:一面是在制造业领域一败再败、早已债台高筑的美国还在通过贸易逆差肆无忌惮地借债,时不时还通过汇率、利率的变化来赖掉部分债务;另一面作为债主的各制造业大国却无比依赖美国,小心翼翼地观望着美国的汇市和股市。美国经济一感冒,全球就得跟着打喷嚏。

世界工厂与奇异的中美经济共生体

  • 把中国放到第三世界国家堆里,很多优势立刻就会显现出来:其一,中国人有刻苦耐劳、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而且总体素质要高于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其二,中国国内环境,以及周边环境都处在非常稳定的状态;其三,1979年中国经济的起点固然很低,但毛主席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遗产,那就是无债一身轻,这就使得我们后面的发展避免了像其他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受到国内外各种势力的掣肘。

从战略对话到战略性接近

  • “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庞大的泡沫破裂,其国内市场面临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只有大批进口廉价消费品才能抵消通胀,中美经济共生体便应运而生——这也是中美世贸谈判会完成于2001年的原因。
  • 美欧争夺货币霸权,最终目标是世界净储蓄,而世界净储蓄的主要产生地只有一个,就是东亚——世界产业布局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东亚地区,这一地区具有深厚的储蓄传统,目前世界2/3的净储蓄额来自这里。

新战略格局下的东亚地缘

  • 虚拟经济的产生、壮大对国际政治而言,其影响在于:大国间的博弈会同时在地缘与币缘两张棋盘上进行,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 从利益诉求上讲,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之处在于,除了币缘利益问题,中国周边还有一系列地缘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从长远来看,美国货币霸权肯定会终结,这并非靠消灭谁就可以避免,美国的症结在于其双赤字经济本身,在于对铸币权无节制地滥用:长期超额发行美元造成国际市场美元过剩导致的世界范围的通胀,最终必然会消磨掉世人对美元的最后一点信心,随之而来的,美国的战略性收缩将在所难免。
  • 面对以贪渎案为引子的政治斗争,民进党必须要给台湾制造一个非常时期的局面,才可以趁乱自保。但是岛内的这些问题始终不会对台海局势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所谓的红线最终是由我国政府来划定,中央政府不会被台湾当局牵着鼻子走,不会单单因为他们的狂言而决定“对台用兵”。
  • 在现在的东亚经济整合的问题上,日本和英国当初抵制欧洲一体化时的态度很相似,正是因为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不占主导地位,故而常常扮演破坏者的角色。
  • 2001年之后,中美战略性接近的趋向逐渐开始变得明显起来,同时欧洲国家一面对中国施以激烈的言辞,一面却在悄悄加深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
  • 典型的日本人的思维:刻板有余,灵活不足,思维十分僵化,因为执着于局部细节,往往就会忽略全局。
  • 我们的周边地缘环境正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而作为这一改变的直接驱动力,是币缘格局的改变,究其根本是中国制造业经济的崛起以及虚拟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闲谈大国复兴(二)

  •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基础建设也形成了良性循环:获利—基础建设投入增加—进一步产业升级—再次增加基础建设投入……中国制造已经逐步地在从单一的优势产业拓展为一套低成本的工业体系。与发达国家比,中国低在人力成本;与发展中国家比,中国则拥有更完整的工业体系、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 出口导向型经济和由此而来的超额的外汇储备就无法继续为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相反贸易顺差成了一种净损失甚至是国家经济的负担

中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

  • 俄罗斯经济在休克疗法中崩溃又使得中国得到了大量的廉价原材料和技术人才,之后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客观上减少了中国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凭借这股优势与际遇所形成的合力,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内而言建立起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外则凭借大量价格低廉的商品成为平抑全球通胀的主力
  • 一直以来,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都是基于两个完全相反的考虑方向来制定的:其一是直接获利,就是要尽量地去增发美元,走弱势美元的路子,甚至不惜制造金融危机;其二则是维持美元本位制体系,这需要美国负责任地去增强实力,保持美元强势,维持全球金融稳定。
  • 在中国工业化道路走向重化工业主导阶段后,像航空、电子、信息、制药这类领域,中国很难从美国当然也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再获得更多的技术或设备。面对美国对高端产业技术的封锁和控制,中国从中美合作中获益已经到达上限,中国对外战略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同时,也标志着以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以美国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最终取代了以西欧国家主导的殖民经济模式,世界政治格局随之重新洗牌。
  • 此外,未来中国应该以贷款为突破口,使人民币能在中国的控制之下逐步成为这些区域的流通货币——通胀对债务人有利,通缩对债主有利,当中国同时具备这两种身份时,那么当外储货币汇率发生波动,中国的利益损益可以平衡,起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历史没有如果,但未来有

  • 历史上几次成功的大国崛起,都是建立于经济运行体系的创新之上的,荷兰人最先创造了股份公司,而英国则进一步在政治上建立了议会制度;法国则创造了共和体制,而后来崛起的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可看作是英法两种模式的综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