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3版)

刘称莲

版权信息

  •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

再版序

  • 焦虑多了,就掩盖了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
  • 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到大家,我每年也花大量的时间读书、听课,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
  • “你妈说你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她和你爸每年养一头牛供你,把你供得出息了,到头来也沾不上你的光。”
  • 她的人生使命不仅仅是承欢父母膝下享受天伦之乐,更要为中国广大家庭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而贡献力量。
  • 感恩我的女儿李若辰,她让我重新体验了一次生命,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与可爱

推荐序一 陪伴是最好的爱

  • 单就爱孩子的一颗心来说,所有母亲都是好母亲。与孩子共同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开放的心态。
  • 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孩子,而应该积极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

推荐序二 看不见的『用心』

  • 他们精心设计“家庭日”“游戏时间”,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为此,他们努力经营家校关系,让辰辰喜欢她的每一位老师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只能在某个阶段成为孩子的重要影响者,而血缘关系注定了父母一生都要对孩子负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最能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是家庭。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你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在教育孩子上,不要让“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和家庭永远都无法相互取代。

01 生活 越玩越出色

  • 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 小学生还是“顽童”,应该让孩子有玩的机会,毕竟处处留心皆学问,走出课本、走出家门,孩子其实也在学习,而且是在轻松地学习。
  • 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尽快写完作业。
  • 女儿一般在周六上午把作业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课,周日基本都是自由时间。为了让女儿玩得尽兴,我们把周日规定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
  • 那时候,昆明湖的风、万寿山的石头、西堤的柳树、佛香阁的雪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风景。女儿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 女儿小学六年,我们“家庭日”活动的足迹很多:家门口的圆明园、四季风光皆迷人的植物园、科技馆的穹幕电影院、动物园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馆的展窗外、高高耸立的凤凰岭上……无不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并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 构成智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 教育专家孙瑞雪说:“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去感知它的美妙。这么一个体验快乐、锻炼勇敢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 在大连看日出,海之韵才是最佳地点
  • 终于,在天红了半边的时候,太阳羞答答地出来了。在地平线上,先是一截红线,远看就像一条不长的小虫在蠕动,却有万丈光芒发射出来。一时间,天边已没有了柔和的红色,而是出现了万道红光。
  • 我想正是那次看日出的经历,激发了女儿探求自然、体验自然神奇力量的好奇心,使她后来一直非常热爱自然,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好奇心能够激发孩子探究和学习的动力,并使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 尊重女儿的独特性,希望她按照自己的特性去成长。我相信,在父母的爱护之下,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不一样的人才。
  • 在我们看来,女儿在和这些小生灵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神奇,从小建立了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在悉心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儿的爱心和责任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这些素养,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和支持才能逐渐养成
  • 如今学校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就是课堂之外的一些探索和学习,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 天下的植物莫不如此。只要是一粒种子,即使看起来再微小脆弱,也有足够的能量长大,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最终成长为独特的样子。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 当孩子打“退堂鼓”的时候,家长能否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能否狠心拒绝;当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达到一定目标的时候,家长能否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一切都决定着孩子能否学会坚持和忍耐。
  • 拼图玩具极考验耐心和细致,那些块数多的拼图比较难拼,女儿便邀请我和她爸爸帮忙。后来每次女儿买回来新的拼图,总是我们全家一起上阵,在地板上拼。那是很有意思又很温馨的画面,三个人席地而坐,头扎在一起,专注地拼一幅《美少女战士》或者《史努比》。
  •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部分。
  •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从小运动好处多

  • 运动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增加自信,提升他在群体中的人气,拉近和同学的关系,运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协作精神,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家长何不带孩子多去运动运动呢?
  • 让孩子习得几项运动技能非常重要,因为将来上大学甚至到了工作单位,这些技能都可能成为他融入集体、融洽伙伴关系的良好途径。当然,运动的好处首推强健身体了。

呼朋唤友好人缘

  • 现在的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有限。很多家庭要么是独生子女,要么只有两个孩子,城市里的楼房住宅结构又很独特。如果是独生子女,回到家关起门来,孩子们面对的就只有父母,而父母的娇宠是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同伴之间平等的关系的。
  • 一方面是因为玩的时候她总有许多好点子,另一方面,大部分时候她都能响应同学的号召,因为我们总是鼓励她跟同学一起玩。
  • 我就利用接孩子的时候,跟班里的家长聊天,了解哪个孩子比较闲,便索要家长的电话相约一起出去游玩。
  • 缺少同伴比考试不及格更加可怕”,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讲过

02 阅读 泡在书海里

  • 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 希望所有的家长无论身在何处,也无论条件如何,都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做读书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读好书,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对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非常关键。父母为他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他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如果养成了好习惯,孩子终生受益;而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即使花费很大力气也不一定有效。
  • 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阅读量仅为4.5本,是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1/9。在世界各国中,以色列人读书最多,年均每人读书64本;俄罗斯第二,年均每人读书55本;美国也正在实施年均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中国人年均阅读量这么低,应该也跟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有关吧!
  • 许多农村的家庭不是没有读书的条件,而是父母没有读书的意识。
  • 实际上,除了考试之外,孩子心灵的滋养、情操的熏陶、知识面的扩展等,都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支撑。市场可以功利化,但我们家长却要从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让孩子读那些真正能帮助心智成长的书籍,而不是只盯着教辅类图书。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引导,不如在这时候让他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将会让他受益终生。
  •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自身珍贵的资源,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只要努力,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活得很精彩。
  • 家里买的书再多,也不可能多过书店,而且在书店,每个人都在看书,小孩子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在书店里看书,许多孩子都会流连忘返。
  • 2015年一月读书最多的三个孩子的借阅量分别为178本、115本和108本。
  • 读书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外活动方式。它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孩子在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换成图画和影像,这种转化实际就是一种再创造。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孩子在专注于一本书的时候,是可以废寝忘食的,而且会对书中情节不自觉地进行记忆。也就是说,整个读书环节,孩子锻炼了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 阅读的习惯要趁早养成,而阅读的环境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家长就要想办法创造一个方便孩子阅读的好环境,不仅让孩子“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能“读到书”。
  • 卫斯理的科幻系列、金庸的武侠系列、琼瑶的《还珠格格》、国外的《可怕的科学》等,甚至到六年级的时候,她把《飘》《简·爱》《西游记》和《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也看了。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 要满足好奇心,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要学习知识,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满足孩子读书的渴望,家长责无旁贷。然而,如何给孩子买书并买到适合他阅读的书,则要家长花一番心思。家长开动脑筋,肯定能想出好的办法,为孩子选到适合的书籍。
  •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细说汉字》的介绍是这样的:
  • 给孩子读漫画类的书,一定让孩子阅读一些经典的,比如《父与子》《史努比》《三毛流浪记》等,有些漫画书虽然孩子喜欢,但不宜让孩子阅读。

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

  • 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说大部头的著作是山珍海味的话,那么报纸杂志就是餐桌上的小菜,相比较,后者必不可少,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消化,且不失经济实惠。
  • 每天让孩子读读报纸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的女儿从小读报,受益匪浅。
  • 除了《读者》之外,小学六年中,我们还为女儿订阅了她从小就喜欢的《米老鼠》,还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刊物。《中国国家地理》本来是我和先生非常喜欢的一份杂志,没想到女儿也特别喜欢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 《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
  • 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为孩子准备几本工具书,以便在孩子问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时,能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刨根问底的探究,好奇心被满足了,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同时,成就感也被满足了。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成就感的满足,正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法宝。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 想让孩子读书,条件不好没有关系,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
  • 在女儿幼小的心灵里,对有钱没钱的概念很模糊。在她心目中,哪怕是住在破旧的小屋里,只要爸爸妈妈在,那就是最温暖的家;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她就是最幸福的;只要拥有爸爸妈妈的爱,她就是最快乐的。
  • 孩子的要求很低,只要父母给她足够的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就会茁壮成长
  • 孩子一生下来就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会不断探索研究。借助书籍让孩子找到答案,是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 我读了不少中外家庭教育的专著,让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多了一些理智,少了一些迷茫。
  • 有人说:“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好比为孩子安装了一台发动机。”

妈妈的“下水”作文

  • 从女儿的第一篇作文到高中所有的文字,包括日记、周记和随笔,我都一一珍藏了起来。她上高三的时候,我和先生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印刷成书,取名为“缀叶集”,并在她的成人仪式上作为成人礼物送给了她。捧着凝聚着爸爸妈妈的爱心,并见证着自己18年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成人礼物,女儿拥抱了我们,感动得直掉眼泪。
  • 每当女儿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自告奋勇帮她完成日记。有的时候,她努力地写了一半的日记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帮她补充完整;有的时候,我自己先写下来,让她读我的日记寻找灵感,再组织自己的文字。
  •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场景在妈妈的笔下是如何自如呈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如今看来,这有些类似文字接龙的游戏,对保持孩子写作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 有一次听被称为“中国蒙氏教育第一人”孙瑞雪的讲座,她提到在她的学校里,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就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作文的。他们的做法是孩子讲、家长写。孩子给家长讲一件事情或者口头描述一个人,家长要一字不差地把孩子讲的东西写下来。孩子讲完、家长也写完以后,家长给孩子朗读刚才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作文,让孩子感觉是否还需要修改。如果孩子觉得需要改,家长就听从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之所以让家长写,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有许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这样“写”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再脱离家长,自己去写作文。孙老师说,她学校里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都情意真切,生动感人。

03 学习 学习是一颗糖

  •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 现在想想,那时候先生真够冒失的,一个穷打工的,就那么空着手,每天去找北大幼儿园的园长,为的就是让女儿去那里上幼儿园。
  • 一个教师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 择校,追崇的就是那些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耐心等一等初入学的孩子

  • 人本来就该在学习中不断犯错、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慢慢长大。所以,请把孩子的一切表现都看作是成长中的正常表现,耐心等一等他吧!

呵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回答。即使家长不知道答案,也要诚实地告诉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找答案。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中,他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便得以保持。谈到学习上,便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很好的呵护。
  •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她问的各种问题
  • 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中,他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便得以保持。谈到学习上,便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很好的呵护。
  • 有心理学家认为,对1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那就是“玩”。如果孩子小时候没玩够,长大会继续想玩。这大约是有些大人几十岁了还贪玩的原因。小时候的玩是好奇,成年了还想玩则是在弥补小时候缺的功课了。

不断激励,成就孩子的自信

  • 孩子是在学习中成长的,他可能时刻都需要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当他做得好的时候,家长及时肯定和认可;当他没做到的时候,家长教导他如何做,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非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这一点很关键。
  • 孩子不可能样样都好,经常会遇到瓶颈。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抱怨、不批评,而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客观地看待孩子,并欣赏孩子做到的那部分,孩子的自信就不会受到打击。

好心情是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 让孩子持续地喜欢上学,这需要家长调动自己的智慧,用心而又不留痕迹地做一些事情,让孩子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相处中收获快乐,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关系的陪伴下,保有愿意学习的热情。
  • 上学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那便是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 家长心怀对老师的欣赏和感谢,并把这份欣赏和感谢传达给孩子,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崇敬老师,这完全可以做到。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左右学校给孩子分配哪个老师,但是可以左右孩子对老师的看法,想办法让孩子从老师那里接受正面的影响。孩子爱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教授的课程,也才有可能学好这门课程。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 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而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需要90天,也就是3个月。要让一个习惯固定下来的话,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3个月。而且这3个月最好不要反复,如果反复多了,就会前功尽弃。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 一本是曹文轩的《草房子》,另一本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新作《追风筝的人》
  • 要想学好语文,除了阅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写作。
  • 我觉得孩子初学写作的时候,没有必要让他遵循什么文法,也不该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就让孩子写身边的人和事,怎么想就怎么写,先练“把事情写出来”和“写出真实感情”的功夫。对于孩子来说,能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等孩子心智成长到一定程度,再教给他们如何把文章写得更漂亮。
  • 当然,要想让孩子的文章写得出彩,还得让孩子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言之有物,因为作文如同做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阅读积累则会让人词汇丰富且能引经据典,笔下生花,言之有物,更具有说服力。

引领孩子进入英语世界

  • “英语学习应该从听力抓起”,我常跟周围朋友分享这句话。我把英语课文的磁带当孩子催眠曲的做法,已经被周围不少朋友所采用。
  • 我认为学习英语跟学习语文一样,目的无外乎是要让孩子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说每天听英语磁带和看电影训练的是孩子的听话和会话能力,那么记单词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 掌握记单词的方法会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很多,否则,英语学习会相当困难。
  • 这跟她上中学以后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有关系,不过词汇量的积累也让她沾光不少。

警惕孩子偏科

  • 偏科并非天注定,可以通过全面开发孩子的智能来避免。即使在学习中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也不是无药可医,但切忌拆了东墙补西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使优势科目落后。偏科并不可怕,但却万万不可轻视。
  • 孩子小时候的智力开发要全面,否则长大了很容易出现偏科的现象。
  • 第三,主动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助激发孩子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应对错题有妙招

  • 他的学习得益于错题本的建立。他平时会把写作业或者考试时出错的题目随时整理在一个错题本上,包括错过的原题、答案以及解题思路等,每次考试前,他都会重点翻看自己的错题本,因为那些错过的题目正是自己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那位状元说,错题本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并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重复在同一类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这其实是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的典型表现,而并不是所谓的粗心和马虎。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 在这件事情上,家长不妨和孩子商量,适当增加一些弹性,在孩子不能坚持的时候放一放手,当孩子想练习的时候再练,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练习,效果会好很多。兴趣班,尤其是艺术课程的选择,比如音乐、美术等,应该让孩子从中得到享受而不是折磨,也应该建立在孩子的自愿而非被逼迫的基础上。孩子虽然小,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限,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还是应该给他选择的权利。
  • 《华罗庚数学思维训练导引》
  •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分,也就是智能方面的突出表现。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学习该课程的材料,再去有的放矢地选择;第二,尊重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真正喜欢,才能学有所成;第三,尊重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错过了关键期也许终生都难以补救。

小升初,总有一款适合你

  • 大家在关注孩子升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尽量让孩子的童年放松一些,快乐一些。
  • 我叫李若辰,是清华附小六年级五班的小学生。我的小学生活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全面优秀、充实快乐”。我充分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在六年的时间里,我做了许多事情,学到许多知识,获得了许多奖励。我还是一个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女孩,我爱好读书、画画、游泳、滑冰、爬山等。
  • 家长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尽力为孩子做准备的同时也要顺其自然,孩子是哪块料,就进哪座“庙”。孩子层次不同,所进的学校自然也就不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04 品格 我们要彼此听话

  • 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孝敬父母,从大人做起

  •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才能处理好与同学、与同事的关系,以至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 其实,作为家长,我生孩子并不是为了老有所养,也并不指望在我将来老年的时候,女儿能为我做多少事。但在骨子里,我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尊重我、孝敬我。而且我认为,作为子女,对父母最起码的责任感还是应该有的。只是这样的责任感不会不请自来,孩子也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习,而且教授这一课程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
  • 父母的榜样力量非常大,我们孝敬父母,孩子才会孝敬我们,否则,就别怨恨孩子将来长成“白眼狼”了。
  • 要想让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孝顺的人,家长只需自己做到孝顺就可以了。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把父母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逐渐内化成日后自己的行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孩子终归要成为社会人,只有让孩子从小就考虑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他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起来,这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一部分,我们家长有责任为孩子考虑并教好这一堂“做人”课。
  • 完成作业固然重要,但是做人对一个孩子来说更加重要
  • 若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层面分析,作为独立的人,孩子也需要得到尊重,也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 孩子的一生将会走进一个又一个的关系系统。一出生,他就进入家庭系统,上幼儿园时就进入学校系统,将来他还会走入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培养孩子,不仅是使孩子成为能为自己负责的人,也要使孩子能够考虑他人、考虑自己所在的集体,成为具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 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总要面临跟他人合作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小习得,并且家长在这方面要给予更多的指导。

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

  • 不随便丢弃东西,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在传承艰苦朴素的美德,让孩子懂得惜福,从环保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点贡献。家长不妨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不丢弃东西做起,珍惜、珍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 如今的孩子都不知道检点自己的东西,丢三落四的毛病非常明显,丢了也不知道仔细地找,十分不珍惜,所以需要家长们帮忙教育孩子,让孩子们细心一点。
  • 从小让孩子明白任何东西都不是白来的,是爸爸妈妈辛苦赚钱买来的,这很重要。女儿小学时候我们租房住,就经常跟她算账,每个月爸爸妈妈赚多少钱,房租多少钱,生活费多少钱,等等。让孩子对自己所使用的东西有个具体的概念,那他就不会随意对待了。

做,方知生活百味

  • 孩子生活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关键是在小时候,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给孩子,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
  • 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做事或者帮大人做事的愿望,那是孩子成长的需求。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帮助孩子逐渐长大,而不去剥夺他做事的权利。孩子毕竟会长大,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 实际上,做手工的过程也是学习,是课本知识以外的一种学习,而且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生活的技能,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感恩心,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有益而无害的。
  • 只要让孩子去做,孩子就愿意去做,而且能很快学会做。至于孝敬,她说,你只要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孩子自然就会照顾你。也就是说,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觉得可以为妈妈做一些事情就可以了。

当女儿乱花钱之后

  • 先生告诉女儿,他的公司最近来了一位年轻女孩,那个女孩非常了不起,大学毕业没两年就买了一套房子。女孩买房子的钱不是家里给的,全是她自己攒下来的。女孩从小就舍不得花钱,把家里给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了,上大学时的生活费也省着花。没想到十几年下来,她竟然攒了一大笔钱,再加上毕业这两年自己赚的钱,就买了一套小房子。在别的年轻人还租房子住的时候,她已经住上了自己买的房子。
  • 如果孩子第一次做事出现错误,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指出来,孩子只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相反,家长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孩子就会理智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的成长会更加有利。
  • 孩子乱花钱并不是孩子的问题,问题在于家长平时如何教孩子花钱,以及在孩子乱花钱后如何对待。

小心呵护孩子珍爱生命的心

  • 培养并呵护孩子热爱其他生命的心,这恐怕也是家长要修习的一门课程,因为纯真的善念和对生命本身的珍视,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 在目前“学习好,便一好百好”的教育大环境下,确实需要家长拥有一颗平常心,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而不只盯着学习,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收获而不只盯着分数。
  • 知道错在哪里,比分数更重要。你重视这些,孩子就重视这些,反之,如果家长只重视分数,那么孩子也只应付分数,甚至会弄虚作假来对付家长,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 在小学获得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奠定了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我相信她大学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也将会得益于此。
  • 如果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就要注重“过程管理”。一是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孩子解决,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爸爸发现孩子对“单位”不重视,便及时想办法解决;二是我们要捕捉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说出来鼓励孩子,比如我先生就从女儿作业全对这件事上做文章。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帮助还是夸奖孩子,都要具体描述整个事件,让孩子明白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解决:什么地方已经做得很好,应该坚持下去;什么地方仍有欠缺,还可以做得更好。我觉得这比平时不管孩子学得如何,只盯着考试、只盯着分数要好得多,因为孩子的收获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只有平时把该学的都学到了,考试成绩才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 在植物界,牡丹和山楂是同时开花的。春天的时候牡丹花非常惹眼,受到众人的追捧;山楂花在春天很不起眼,在牡丹花的比较下相形见绌。但是到了秋天,牡丹只剩光秃秃的枝叶,山楂则会满树挂着红彤彤的果子,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了。

05 心理 让天使自己飞翔

  • 高年级孩子的家长, 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 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 孩子终归要独立面对人生的路。就像学习走路,家长只有把手松开了,孩子才能走稳;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家长只有撒开扶把的手,车子才能快速前行。人生的路何尝不是如此,家长从小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才会成为独立的、自信的、负责任的人。
  • 跟我们的父母相比,我们在孩子小时候为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受到了约束。对孩子来说,一方面限制了他们的自我成长,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他们将来真正需要独立的时候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得孩子到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真正想摆脱父母的约束时,跟父母产生许多冲突。对父母来说,则要承担将来孩子该长大时却不能长大的风险。
  • 除了学习之外,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更加重要,而且小时候落下的人生功课,长大后很难补上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 让孩子从小多一些自己做选择的练习,将来到了选择职业、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伴侣的时候才不会那么迷茫,从而理智、主动、从容地做出决定。
  • 要想学习,什么时候也不晚,而且因为有需求,学起来更勤奋,估计进步也会神速。”
  • 生活中时时刻刻还会有许多小事情,家长也要让孩子去做决定,而不是给一个现成的答案,让孩子去接受。比如周末休息,我们会问女儿:“咱今天是在家待着,还是出去玩一玩?”或者“咱今天是去爬山呢,还是去动物园?”通常,只要女儿提出的条件不是很苛刻,我们都会满足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为自己负责的人。
  • 多给她一道选择题,她就会多一次思考和取舍的机会,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 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和孩子有心的交流。首先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然后是要了解孩子,并寻找适合自己家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后达到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 听孩子说话要用心并且全神贯注,放下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否则,就算你表面上在听,孩子也会感到你的敷衍,不肯对你敞开心扉。
  • 当孩子遇到问题,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先放下,缓一缓。因为当时孩子还在难过的情绪里,我也不平静,稍微有些愤怒。我这样做,一方面想先平复我们俩的情绪,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毕竟凡事总有为什么。
  • 家长有时候还真不能轻易给孩子出主意,而要把解决问题的球踢给孩子。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肯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 每个人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管理情绪的孩子们更会把一切都表现在外。这时,父母应该理解、接纳,并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父母会成为孩子的“心灵营养师”,孩子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也会慢慢锻炼出来。
  • 我说:“也许你下午表现得太好了,引起了梦瑶的嫉妒吧。不过,这件事跟你真的没有关系,你都做得挺好的。”
  • 这其实是告诉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归因。只有弄明白问题的真相,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
  • 我们可以接纳孩子有情绪,也允许孩子发泄情绪,然而对发泄情绪的方式应该设定界限。

清晨等在门口的小男孩

  • 这对夫妻在处理儿子“早恋”的问题时,既呵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又维护了孩子的尊严,并把“要为感情负责”的道理传达给了儿子,是非常有智慧的。
  • 我就告诉女儿,有人喜欢她说明她很可爱,如果自己不喜欢对方并表示拒绝,对方过一阵子就会明白并转移目标的。
  • 低年级的时候,一般同学都喜欢学习好的或者听老师话的同学,所以那些“好学生”都比较吃香;到了高年级开始追逐酷酷的感觉,那些淘气或者长得好看的男生女生就相对受欢迎了。
  • 无论如何,小学生互相之间的吸引,压根儿就不能叫作“恋爱”,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好感而已。
  •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界限,让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的交友观念。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们生长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不可能不去接触网络。孩子上网没有问题,但如果花太多时间上网而耽误学习和生活就有问题了。
  • 总之,在生活中缺少肯定和鼓励的孩子容易沉迷于网络,那些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课余生活的孩子也容易沉迷于网络。
  • 再次,就是用“亲密接触”的方式赶孩子下网。在孩子上网的时候,不说“别玩了”这样的话,而是做一些亲昵的动作,比如抚摸他的肩膀,摸摸他的脑袋,或者用脸贴一贴孩子的脸。做这些的时候甚至都不用说什么话,孩子就会停止上网,去做他应该做的。这已经在有些孩子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走近青春期,由指导变陪伴

  • 孩子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不仅个子长高了,在各个方面也都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不过既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就说明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
  • 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身体告诉我们,他们就要告别童年,走进青春期了。如今我们大概都能坦然接受孩子的身体成长,伴随身体的成长,我们也需要关注孩子心智的变化。
  • 家长不妨尊重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别让孩子错过了他真正需要的那些东西。

我家的“邮筒”和“BBS”

  •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内心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家长也要跟着成长,变换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否则便会引发新的冲突。
  • 女儿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并命名为“家庭日记本”,在这个日记本上,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写下家里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看法,别人也可以在后面写评论。
  • 这个“BBS”大约存在了两年。和“邮筒”比起来,我更喜欢这个“BBS”,因为更加开放,大家的所思所想可以展现在一页纸上。而且这样的本子便于保存
  •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
  • 家长这个岗位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如今,我的女儿上大学了,我还时常感觉:家庭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 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爸爸妈妈除了每天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吃、穿、用的东西之外,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小小的创新,给平淡的生活加点作料。
  • 其实,孩子们更希望和爸爸一起玩耍,因为爸爸比起妈妈来更加豪放,而且也能放开了和孩子一起打闹。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的孩子更加自由奔放,性格相对也开朗一些
  • 如果我们不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相处,孩子便感受不到爸爸的爱。感受不到爸爸的爱,如何跟爸爸搞好关系呢?这也是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跟爸爸隔阂很深的原因之一。
  • 对孩子来说,只有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重视和爱,才能学会重视并爱惜自己。只有重视和爱惜自己的孩子,才有足够的自信。而自信,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 进门后,把脱下来的鞋摆放整齐,不摆放整齐,一次罚款5元;吃完饭,把各自的碗筷收拾到厨房,不收拾者洗碗两次;对别人有意见,要好好说话,不能大声嚷嚷,违反者,打扫屋子一次;女儿回家后先写作业,然后再去玩,违反一次,周末在家待着不许出门;女儿写完作业要把书包收拾好,如果去学校落了东西,后果自负,爸爸妈妈绝对不去送;抽烟要去楼道,而不能在家里,违反者,罚款10元;…………
  • 理论上讲,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则需要3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所制定的契约执行3个月的话,孩子的习惯就基本养成了。当然,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 在父母的陪伴下,表面看孩子每天都把任务完成得不错,但却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不能锻炼孩子独立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孩子长远的成长来说,习惯了拄着父母这根“拐杖”,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无力感,使得孩子将来不能很好地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
  • 在学习上家长适度地懒一点,示弱一点,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看似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的。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 看着孩子那些从幼稚到成熟的表达心声的文字,我似乎能看到孩子花朵一样绽放的历程,也能体验孩子生命力的神奇,那真的是成长的力量。
  • 成人,意味着长大,意味着离巢的鸟儿要独自展翅飞翔。
  • 在收藏孩子作品的时候,我真的是怀着一颗欣赏孩子的心来做的。看着孩子那些从幼稚到成熟的表达心声的文字,我似乎能看到孩子花朵一样绽放的历程,也能体验孩子生命力的神奇,那真的是成长的力量
  • 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 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适当给老师送些礼物也不为过。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 如果说爸爸妈妈是衣食父母,老师就是精神父母。一个人要感谢自己衣食父母的养育,自然也要感谢精神父母的栽培。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 张老师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就是要我们家长买一些小玩意儿,送到她那里,她会在孩子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用她自己的方式作为奖励“颁发”给孩子们。我和几位家长都觉得非常好,家长会后立即着手去办这件事。
  • 一个孩子只有充分喜欢并崇拜老师,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习的效果也才能出来。
  • 小学生很崇拜老师,会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如果对孩子的行为家长有搞不定的地方,不妨跟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帮忙解决问题。往往,老师的一句话,就会发生非常神奇的作用。
  • 杨老师还给我回信,教了我一个方法,就是让我跟女儿一起画一棵大树。女儿早睡一个晚上,就在大树上画上一个漂亮的果子,或者画一朵美丽的花朵(在树上画什么,要让女儿做选择),并告诉女儿,看看她什么时候可以让这棵大树开满花、结满果子。女儿看着树上不断“开放”的花朵和“结出”的果实,非常高兴,每天晚上到点就会要求早一些睡觉。

现代版“孟母三迁”

  • 无论遭遇怎样的情况,我们都遵守一个原则,不离开清华校园,目的就是让女儿在清华校园里接受中国最高学府的文化气息的熏陶。
  • 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否则只会欲速而不达。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即教育的成功;内心安宁平和,乃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