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
序言 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
- 其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孩子的成长。
- 一般而言,孩子的敏感期多出现在3~6岁,在此阶段,孩子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和狂热去学习、探究外界事物,因而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可以说敏感期恰恰也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 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自信、有同情心、有安全感和创造力的优秀儿童。
Part 1 3~6岁敏感期:父母一定要懂儿童的行为和心理
- 所谓敏感力,即孩子对外界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特别敏锐的感受力。在敏感密集期,孩子会对特定事物或行为产生特别狂热的爱好与追求,因而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也特别强。
1 孩子为什么变得任性了
- 尤其是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当他们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主动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尽量满足那些合理的或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我们不能满足的原则性的要求,也要善于理解孩子,用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的方法来平息孩子内心的痛苦。
2 孩子认定的秩序动不得
- 2 孩子认定的秩序动不得
- 对于孩子来说,秩序就是一种安全感。当秩序被打破时,这种安全感就会失去,孩子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绪反应。
3 不只是吃着玩儿那么简单
- 不只是吃着玩儿那么简单
- 实际上,0~6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感官的敏感期。0~3岁,孩子通过耳朵听、眼睛看、嘴巴尝、用手抓等方式来熟悉周围的环境、感知陌生的事物;3~6岁,孩子则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来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聪明的爸爸妈妈不要因此而感到烦恼,而是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并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更多地利用感觉器官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4 不要打扰孩子观察
- 幼儿在一定时期对某种物体产生依恋的现象
- 在这一阶段,最忌讳大人用强迫性手段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上。
5 认知能力迅速攀升
- 我并没有有意识地教宝儿认字,而是在给她读故事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指着书上的字念,她会跟随我的手指头看那些汉字,看得多了,慢慢记住的汉字也就越来越多了。另外,和她一起出门时,我也常常会指着商店、路牌、广告牌等有汉字的标识念给她听,告诉她这些是做什么的。这样,孩子就能把汉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记住,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轻松并且充满乐趣的过程呢!
- 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大多出现于4.5岁至5.5岁之间,因此,很多教育专家认为6岁前是孩子学习阅读最好的时期。
6 孩子总爱问为什么
- 从3岁开始,孩子对文化的追求和探索就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了,这正是儿童文化敏感期的萌芽阶段。如果家长能在这一阶段细致耐心地对待这棵幼苗,当孩子长到6~9岁时,就会表现出对一切事物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Part 2 心灵教养准备期:给孩子足够多的心灵养料
- 如同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也需要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
1 永远不要让安全感缺席
- 1 永远不要让安全感缺席
- 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物的依恋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一种表现,而父母常常因为急于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而忽视了这一表现。
2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是满的
-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是满的
- 当孩子出现对父母或者其他人特别强烈、甚至独占性的爱时,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把爱给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永远不会改变,永远不会远离。
3 加入到孩子的队伍中
- 妈妈突然呆住了,她再也说不下去了,因为当她蹲下来,和妞妞一样高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是柜台、玻璃、地板还有来来往往的大人的腿,一点也不好看。
- 作为家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才能明白他们,蹲下和孩子说话,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孩子的心来理解他们的感受,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
4 允许孩子慢一点,再慢一点
- 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热烈的爱和敏锐的感受力。他们在注视被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时、他们在迷恋被我们认为穷极无聊的游戏时,实际都是在飞速发展他们的各种敏感力,一旦这种学习过程被粗暴地打断,就有可能会影响甚至中断他们的身心发展。而敏感期一旦被错过,很有可能是终身都补不回来的。
5 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 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爱的敏感期,尤其对于父母的爱,他们全身心地渴望并依恋着,这是他们最大的安全感。对于大人吓唬他们的话,他们并不知道那只是一种恐吓,而是会信以为真,尤其是听到爸爸妈妈不要自己时,更会害怕、恐惧,完全地失去安全感。
6 父母这面镜子要时时擦拭
- 父母这面镜子要时时擦拭
- 安安静静地看手机,也不上蹿下跳了,也不一天到晚缠着大人陪他到楼下去玩了,我们大人可以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多清净!”
- 以后在孩子面前,除了必要的接听电话、查看短信之外,绝不玩手机;将手机内的所有游戏和视频删除,告诉孩子手机最近出了点小故障;更重要的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 其实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父母的陪伴。只要我们能用多点时间陪陪孩子,带孩子多出去走走、亲近自然,多与小朋友们接触,一起互动,就能很快地将孩子从电子产品的身边拉开。
Part 3 亲密关系关键期:规则、爱和自由一个都不能少
- 亲密关系关键期:规则、爱和自由一个都不能少
1 要懂得向孩子表达你的爱
- 1 要懂得向孩子表达你的爱
- 一个在小时候得到父母全心关爱的孩子,长大后更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精神乐观、阳光、自信的孩子,更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2 爱他就要信任他
- 只有信任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而这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法则。
3 孩子眼里没有小事
- 在我们大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可是大于天
- “关于孩子的事,每一件都是大事。”妈妈说。
- 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请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记住:孩子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因为这和他们的心灵息息相关,也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紧密相连。
4“你怎么看”——亲子最佳引导语
- 大人不是‘一言堂’,只有顾及到了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才能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才能培养他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的性格。
- 一个在童年时期受到足够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权益,同样也会更加珍惜他人的权益。因为一对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
5 给孩子恰当的鼓励
- 布布真棒,不但知道垃圾不能随地乱扔,还会帮忙捡垃圾,清洁工阿姨要是看见了,肯定也会表扬你。”
- 布布真棒!’但我接下来一定会把他刚刚做过的事重复一遍,让他知道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受到了表扬。表扬孩子要具体化,而不是总把‘你真棒’挂在嘴上。否则,孩子听腻了,以后可能就不买你的账了。”
-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 鼓励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
6 爱,但不溺爱
- 每一对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总希望给他们最好的照顾和最大的安全感,可是世间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有时候,爱,过了头,就变成了伤害。
- 包办孩子的一切,其实就是剥夺了他们成长的乐趣。尤其对于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们来说,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在急速地发展着。作为父母,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充满爱但是却没有禁锢的环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快速地发展,而不是以“爱”为名义,限制他们成长的自由。
Part 4 入园入校磨合期:帮助孩子应对环境变化
- 宝宝入园后之所以哭闹,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幼儿园的陌生环境感到害怕。
1 几岁是孩子的最佳入园年龄
- 什么“超前发展”之类的都比不上孩子的自信和快乐来得重要。
- 一般而言,我国规定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在3周岁,也就是说3~4岁的孩子上小班、4~5岁的孩子上中班、5~6岁的孩子上大班。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2 哪家幼儿园最合适
- 之后这样的情况又出现过几次,虽然笛笛用眼泪、用哭喊抗拒,但妈妈坚持不为所动,因为她觉得老师的话对,假如惯着孩子,那就是害了孩子
- 孩子不是单纯的学习机器,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满满的关心与爱护。无数的事例证明,一家缺乏关爱的幼儿园无论它的硬件设施多么先进,都无法真正提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尤其是心理营养。
3 在家模拟入园环境
- 欣欣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小朋友可多了,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欣欣就再也不会觉得无聊了。”或者对欣欣说:“要是你表现好,妈妈过了暑假就送你去上幼儿园。
- 家长们认为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规律生活的最好的地方,其实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提前帮助孩子形成“生物钟”是很好的办法。不妨向孩子将要入园的幼儿园要一张生活学习作息表,并提前按照表上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当孩子真正入园时,就不会觉得不适应,这对孩子、对家长、对老师都是一件好事。
4 柔和地平复孩子的入园焦虑
-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把他送到幼儿园绝不是一种“抛弃”,不能用偷偷消失的方法将孩子强行留在幼儿园。当孩子感觉自己被遗弃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这是他们拒绝幼儿园和老师最大的心理障碍。
5 要“断奶”的不仅仅是孩子
- 从情感上讲,嫣然妈妈的做法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从理智上讲,我们都知道嫣然妈妈的这种做法极不可取。
- 孩子是最容易受父母情绪的影响的,父母的焦虑、失落和不舍很有可能会成为孩子顺利入园的最大障碍。
6 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
- 大人们不要轻易干涉孩子们的“内部矛盾”,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学习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7 担心孩子出问题,和老师正确沟通是关键
- 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方法有很多种,家长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随时和老师保持最真诚、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Part 5 习惯养成黄金期: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行为
- 3~6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行为习惯的敏感期,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机。敏感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1 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
- 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
- “现代社会,哪里还有饿坏的孩子?只有惯坏的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你们这些大学生肯定比我都懂,不需要我多说。只是要记住,好的习惯养成可不容易,一定要坚持哦!”
- 一个新的食物只要坚持送到孩子面前8~10次,孩子一般就会从抗拒到接受。而大多数父母在遭到孩子拒绝后,一般只尝试3~4次便放弃了。
2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 早睡早起是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你们这样做可是有些放纵孩子。
- 要想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很难想象一个经常熬夜、父母都是夜猫子的家庭能培养出早睡早起的孩子
3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
-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
- 接下来她用了更加聪明的一招——以自身为榜样,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敏感期的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稍加暗示,孩子就能学得有模有样。所以冉冉妈妈就利用孩子的模仿敏感期,让冉冉学着如何收拾玩具。
4 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
- 一定要给孩子释放手脚的机会。孩子在经历手的敏感期时,就应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用手去感知世界,去学习做事的技能。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他们受伤而剥夺他们用手的权利。
5 因势利导,审美敏感期要抓牢
- 没关系,妈妈等会帮你洗。不过缇缇要是想让裙子一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话,以后我们吃饭、做事都要慢一点、仔细一点。吃完饭、玩完了都要立即洗手,不能往身上擦,否则的话花裙子脏了,有些污渍可是洗不掉的哦。
- 审美的敏感期表现在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上文提到过的对秩序的敏感期其实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期的特性,培养孩子整洁、自律的好习惯。不要担心孩子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拗,等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之后,生活逐渐变得有秩序,这种执拗也会随之消失。
6 勤俭节约是美德
- 我们的地球只有那么大,上面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珍惜它们,胡乱浪费,用完了就没得用了。”
- 妈妈赞赏地回答:“对!不仅仅是水,任何东西都是这样。比如玩具,我们旧的玩具还有,就不要去买新的;就算越越大了,有的玩具不需要了,还可以送给需要它们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就不用再花钱去买了,这样钱就可以节约下来了,可以买其他好吃的、好玩的,对不对?”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这一传统美德的教育也越来越不重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更没必要对孩子扣扣索索。于是很多孩子就养成了大手大脚、不懂节约的坏习惯。
-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即便有了节约的体验和感受,也从内心产生了节约的需要,但还不知道如何去节约。这时我们大人就需要教他们该如何做,如何将节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有耐心,孩子的节约意识总有一天会上升为自觉的意识,良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7 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 因为平常的零花钱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劳动“赚”来的,比如帮妈妈扔垃圾、帮爸爸浇花等。
- 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决定而遗憾终身,就必须从小接受理财教育。
Part 6 品格塑造关键期:和善而坚定地引导孩子成长
- 品格塑造关键期:和善而坚定地引导孩子成长
- 好的性格都有一定的共性,如勇敢、自信、坚强、乐观等等。事实证明,拥有良好性格的人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更容易获得成功。
1 小小帆船不怕风浪
- 抗挫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告诉孩子“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要让孩子对输赢有平常心,不要过分关注结果,当然也不能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而是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指导孩子一次次改进,取得下一次的成功。这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很有帮助的。
2 转移孩子注意力,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 3~6岁的孩子正处于社会关系敏感期,他们注重别人对他们的评价,而正面的评价能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3 让他做阳光下的向日葵
- 这个妈妈也回答不上来,要不等牛牛长大了,自己去学习好不好?”
- 乐观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环境影响和后天培养来获得。
4 将善良的种子埋在孩子心中
- 照顾小动物不仅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发现,当孩子养了小动物之后,不睡懒觉了,每天都早早地起来去看他们的“好朋友”;也不会忘记给小动物添水、加食,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5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怯懦、没有主见、自立能力差,不要责怪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要学会放手,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勇敢地承担起对自己甚至对家庭的一部分责任,把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完成,让孩子自豪地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6 你的孩子也是个“小好人”吗
- 温开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饮品,因为它百搭。它虽然没有咖啡的香浓,没有饮料的甜美,也没有美酒的芬芳,但是人们一生中最离不开的就是温开水。生活中也是如此,温和、豁达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们能让人心情愉悦、如沐春风,无须提防、无须计较。
Part 7 规矩意识树立期:从日常惯例开始,让孩子懂规矩
- ”敏感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孩子今后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规范孩子的行为,与孩子约定适应孩子的能力和发展阶段的规则,才能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长大后成为自然树直、安分守己的人。
1 态度温和,行动坚决
- 1 态度温和,行动坚决
-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无理要求,大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给孩子哭泣的自由和时间,在一旁耐心地陪伴,但是绝不妥协。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明白哪些是爸爸妈妈的底线,哪些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慢慢记在心中,慢慢养成习惯,规矩自然也就形成了。
2“冷处理”不是“冷暴力”
- 冷处理”不是“冷暴力”
- 我们常说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采用“冷处理”的办法,是说给孩子留出时间来哭泣、来发泄,等孩子情绪发泄出来了,再跟孩子讲道理就容易多了;而不是把孩子孤零零一个人丢下,更不是长时间地不理不睬。
3 树立规矩要尽早
- 给孩子上规矩宜早不宜迟,可是欢欢的爸爸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每次都拿“孩子还小呢”当拖延的借口,这对孩子的教育是很不利的。
4 家长别做规矩的破坏者
- 树立规矩要保持一致性,不要随着心情或者环境的改变而随意更改。
5 教育战线要一致,隔代溺爱不可取
- 教育战线要一致,隔代溺爱不可取
- 其实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隔辈亲”中,就是爸爸妈妈之间也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分歧。还有的爸爸妈妈是一开始就说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的“分工”对于给孩子树立规矩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因为这边妈妈刚给孩子立了规矩,那边爸爸又来做好人去安抚、心疼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拿规矩不当回事,甚至还会跟妈妈对着干。
6 一手奖励,一手惩罚
- 奖励,是给孩子肯定;惩罚,是让孩子敬畏。当然,我们更希望的是孩子能越来越多地得到奖励,越来越少地受到惩罚。
Part 8 智能发展加速期:激发孩子的学习和阅读兴趣
- 孩子行为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智能发展的加速期,这一期间,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1 阅读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好帮手
- 阅读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好帮手
- 她认为阅读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孩子迷恋的是和母亲在一起的这一段温馨时光,以及语言的魅力所带给孩子的快乐。
- 于是妈妈每次读书,都用手指着文字,一句一句地念。曼曼虽然并不认识字,但是她随着妈妈手指的滑动,看得非常认真。
-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拥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2 做孩子探索真理的大伙伴
- 不给孩子直接的答案,而是鼓励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通过探索、观察、学习得来的答案,要比直接告诉的答案,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就感和收获感,而这正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佳源泉。
3 别做扼杀孩子好奇心的刽子手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因为孩子拆掉金表而大发雷霆的母亲说:与其把孩子暴打一顿,不如把金表送到表行,请师傅修,让孩子在一旁看,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4 学习,要“适可而止”
- 父母要想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不要给孩子强加学习任务,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5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上100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这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对现代父母的呼吁。把孩子从钢筋水泥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与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春天去聆听鸟叫,夏天去下河摸鱼,秋天去收集树叶,冬天去打雪仗、滚雪球,让孩子在尽情玩耍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让孩子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比教会他们书本知识要重要得多!
6 物质奖励不是灵丹妙药
- 大人在对孩子某种好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应该首选精神奖励。3~6岁的孩子其实对物质并没有过多的需求,相反,来自父母的爱和肯定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每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父母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他们“你真棒”;或者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轻轻的亲吻,这些都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进一步保持和优化这种行为。
Part 9 注意力训练期:7招教你提升宝宝专注力
- 良好的专注力是一个人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专注力的培训是我们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
1 不要小看孩子的新发现
- 所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他们专心致志于某一事物或行为的好习惯。
2 给孩子创造自由的环境
-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只要是他感兴趣的,无论什么,他都能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作为大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自由,不要去打搅他们,让他们专心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孩子长大后,也能保持这一品质和习惯,在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上倾尽全力、全神贯注。
3 有时候,孩子不需要你的指点
- 有时候,孩子不需要你的指点
- 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要记住,敏感期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学习,而对他们来说,学习的过程往往比学习的结果更加重要。
4 带着问题听故事,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 带着问题听故事,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 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回答问题。
- 3岁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9分钟,之后逐年递增,6岁时能够维持16分钟。如果在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培训,孩子长大后就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
5 别让孩子过度依赖电视机
- 孩子3岁时每天看一小时电视,8岁时注意力涣散的可能性就比其他孩子要大一倍;孩子在6岁前看电视过多,那么孩子在7岁入学时就有很大的概率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
6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7 训练要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
- 老师说,“找不同”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妈妈决定回家试一试。
- 使孩子维持兴趣、保持专注力的秘诀在于不断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Part 10 人际关系敏感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 儿童一般从3岁左右进入社交敏感期,利用孩子这一时期的特性,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对孩子的人生大有裨益。
1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通过不断的磨合与试验,孩子会发现,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彼此关爱、相互了解、兴趣相投、性格相合的基础上的。
2 懂礼貌是好孩子的标配
-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这比说教一千遍都更有效果。事实证明,适当的受挫和大人的教育相结合,更容易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当孩子了解了该如何与他人交往、相处后,他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快乐,从而建立起人际交往的基础。
3 孩子们的规则更简单
- 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大人们最好不要插手孩子之间的纷争,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正如孩子长大后也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样,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学习这方面的技能,这也是今后立足社会所必需的一项本领。
4“没关系”比“对不起”更重要
- “没关系”比“对不起”更重要
- 如果像奶奶说的那样,找到然然的家里去,然然爸爸妈妈肯定要骂他,然然会觉得很委屈,然后就记恨你。那样你们以后就很难再做好朋友了。如果别的小朋友知道了,也会觉得你不对,说不定大家也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了。因为小孩子在一起玩,总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的,如果大家觉得你是个斤斤计较的小心眼的人,那大家还会愿意跟你玩吗?”
- 我们总教育孩子打扰、冒犯他人后要说“对不起”,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会孩子说“没关系”更加重要。
5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群体”
- 研究发现,孩子在5岁之前,交友方式一般是一对一的单独交往,之后就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三五人为单位的小团体交往,并且选择交往对象更倾向于精神上的交流,从而结束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6 为孩子搭建友谊的桥梁
- 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胆怯,鼓励和赞美是让孩子信心倍增的最好方法,只要看看他们的目光就可以知道,胆怯的孩子不是不喜欢掌声,而是面对那么多的人他们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Part 11 想象力膨胀期: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 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1 不要破坏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 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我们成人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的视野是感性的、灵动的、随性的、跳跃的,因此他们的想象也是天马行空的。大人要用宽容鼓励的态度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而不是用“经验”来禁锢他们。
2 艺术需要自由成长
- 研究证明,孩子的许多能力都是呈螺旋形上升的,中间或许会出现反复,有时甚至停滞不前,绘画也是如此。因此,当孩子遇到瓶颈时,家长切不可过于急躁,有时候不如“放任自由”,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孩子看似停止了发展,其实他们的内心依旧在迅速成长。
3“放纵”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 孩子在敏感期的学习通常具有令人惊异的热情,这种痴迷于敏感对象的热情往往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意志力,这正是影响孩子今后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
4 那是孩子谱写的华丽乐章
- 对于一般孩子来说,音乐敏感期通常出现在4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尤其是带有节奏感和乐感的声音,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5 给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
- 生活是孩子语言学习的第一来源,因此大人们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要注意语言用词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不但能起到一个语言标准的示范性,还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6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 一般孩子在3~4岁时进入对色彩的敏感期,他们喜欢艳丽的色彩,并且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感。
Part 12 行为发展叛逆期:以平和心面对你的叛逆孩子
- 叛逆是孩子内心产生“自我”概念的一种表现。这种“叛逆”心理和表现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成长的重要标志。
1 不要剥夺孩子说“不”的权利
- 这个敏感期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形成“自我”概念的第一个时期。大人不要强行命令孩子一切听从,要知道,这个过程一旦被打断,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个痛苦的体验,也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你剥夺了他说“不”的权利,孩子长大之后或许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不敢主动争取的人。因此,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说“不”背后隐藏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2 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大话王
- 孩子在6岁之前尚未能拥有完整的道德观,因此他们对“真”和“假”、“实话”与“谎言”也并没有清楚的概念。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说话,只要能让自己开心的、能逃避惩罚和责备的,那就是“对的”“好的”。
3 怀柔政策引导孩子文明用语
- 当然,当孩子骂人、说脏话给别人带来困扰和伤害时,家长也要温和而坚决地制止,并在过后寻找恰当的时机跟他慢慢讲道理。告诉他这种行为不受欢迎,小朋友也会因此不喜欢他,躲着他,没有人和他玩,就会变得很孤独。绝不能采用暴力的手段,如果他在打人或骂人的时候,家长同样用打骂来教育孩子的话,反而会加深他对这种行为的印象,结果适得其反。
4 尊重孩子世界的秩序
- 孙瑞雪老师将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如果有人破坏了秩序,孩子就会哭闹不休,而这时假如秩序被恢复了,孩子也就平静了;二是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秩序,孩子在这一阶段经常说“不”,就是他们维护秩序的一种方式;三是孩子的执拗期,在这一时期,一旦秩序被破坏,孩子就会固执地要求重新来一遍。
5 不要打扰他,让孩子平稳度过模仿期
- 当孩子模仿不良行为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时,还是要尽量制止。制止时一定要态度温和,行为坚定,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能去做。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孩子带离那个对象,没有了模仿的环境,孩子自然也就无从模仿了。
6 让孩子自己选择
- 妈妈惊喜地发现,原来让雯雯做“选择题”,比单纯的劝说、责骂效果要好得多。
- “你是愿意现在就收拾玩具呢?还是十分钟之后再收拾?你自己决定吧。”
- 因为让孩子选择,他们会感觉受到了尊重,有了自主权,他们自己可以做出决定,而不是一味顺从大人的安排。这对自主意识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体验。
Part 13 心理断乳期:故事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陪伴
- 心理断乳期:故事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陪伴
- 在每个人的童年中,有两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一是故事,二是游戏。
1 让故事陪伴孩子入眠
- 用故事机或者早教机听故事,孩子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缺乏互动,时间一长,难免会坐不住。再说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有限,和大人一起互动,才能不断地吸引他的注意力。”
-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更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陪伴。父母亲自给孩子讲故事,比让孩子通过机器听故事强千百倍。
- 听故事除了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学习道理,更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研究发现,单纯地听却不开口的孩子,比起那些听故事时经常与大人互动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父母应尽量抽时间,每天都和孩子进行一段亲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亲子阅读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这是任何昂贵、先进的机器都无法比拟的。
2 编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力
- 编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力
- 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坚持用手指着文字读。
- 这世上绝大多数的“神童”都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 复述、改编、续编故事,孩子的表达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提高的。
3 让孩子在故事里成长
- 如果说听故事只是给孩子铺开了情境的画卷,那么让孩子扮演故事角色,则是让孩子身临其境,进入到故事里去体会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4 不要轻视游戏的教育意义
- 游戏不但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全面发掘孩子多元潜能的最佳途径。
- 游戏带给孩子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玩耍”,父母假如能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就能诱发孩子的潜能,寓教于乐,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
- 父母参与游戏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只要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就必定要涉及合作、交往,孩子通过游戏模拟社会交往,对于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5 在游戏里找勇气
- 当然啊!”妈妈用手在自己的肚子上比画了一下,好像捧着一个东西似的放进彦彦的肚子里,然后对彦彦说:“好了,妈妈的胆子借给你啦!现在我们去试试看,好不好?”
- 孩子在被紧张、生气、愤怒、害怕等不良情绪包围的时候,是很难听进道理的,假如大人用强硬的态度逼迫孩子就范,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6 游戏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 任何一项学习都源于生活,晴晴妈妈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个教育孩子学习算术的好方法——开“小店”
Part 14 共同成长期: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 如果我们能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平静地观察、注意我们的孩子,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地方。
1 学学孩子的真实简单吧
- 停下我们忙碌的脚步就会发现,在孩子身上,有那么多我们曾经拥有却失去的东西。孩子身上的真实简单、天真无邪都值得我们学习,告别那份成熟和城府,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2 失败并不妨碍快乐
- 可能是因为孩子想法单纯,他们并不会在得失成败上斤斤计较,失败了就重新来是孩子最原始的想法。更多时候他们把任务当作游戏,把失败当作过程。积木塌了再垒起来,骑车摔了就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
-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五彩斑斓、鲜花璀璨的人生。但是,失败总是和成功相伴而生的。失败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因为他们不畏惧挫折,直面失败,面对困难有无限的勇气。如此才能在不断的磨炼中,经历失败,进而成长,最终成功。有时候我们真应该学学孩子们,笑对挫折,笑对人生。
3 在孩子身上学勇敢
- 勇气是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是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
4 长存一颗善良有爱的心
-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 尘世有好有坏,愿不失善良初心的每个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5 学会宽容与原谅
- 在孩子眼里原谅是很容易的事,前一秒还哭哭啼啼地打闹,后一秒就欢欢喜喜地和好如初了。他们也不会记仇,更加懂得宽容大度。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气和原谅,都是毫不纠结,真心真意的。
6 巧诈不如拙诚
- 巧诈不如拙诚。只要抛掉可怜的虚荣心,一是一,二是二地对待任何事情,就不会因为自欺欺人而丢面子,更不会因为煞费苦心地掩盖自身缺陷而遭人耻笑。
附录 EQ型父母要掌握3~6岁孩子的八大黄金期
- 一、学习绘画黄金期:3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