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

自序

  • 四是日日不断之功。每天早上写,一般是5:30到7:30写两个小时,这样保证准时完成,也不耽误上班。这也是儒家做派,我是受曾国藩影响,他说,做学问一定要有日日不断之功,每天都做。不可说今天忙,把今天的功课放到明天补;也不可说今天比较空闲,把明天的工作先做了,明天休息;一定要每天做每天的。也不可说这两天出门,功课先放一放,出门你总得住旅馆吧,把功课带着在旅馆完成。我就按他说的,每天都做,出差出国也带着,保证一天不落。

学《论语》,要怎么学

  • 我们小时候教室挂的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原话是庄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原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要聚焦。不准备做,就不要学。

不要以为我知道,别人就有义务知道

  • 不要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我知道的,人家就有义务知道;我认为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别人也应该很明白。也有一些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我们根本弄不了呢!

孝悌是为仁之本

  • 孝悌是为仁之本。儒家强调孝悌,不仅仅是一种家庭观念,而是强调爱自己家人是仁爱之本,“亲亲爱人悯物”,只有爱自己家人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爱国家,爱地球。如果一个人都不爱自己的家人,却说他爱国家,那必是奸恶之人,他就会行犯上作乱之事,正潜伏着呢!

从说话的语气和神色,最可以观察人

  • 朱熹说:“圣人辞不迫切。”圣人说话,不着急,不急于去引导对方,更没有私藏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为自己的利益。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听,他很高兴,你不听,他有耐心。

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件事

  • 所以每天学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复习,一定要马上练习,放事上演习,才知道自己到底学没学到手。

人人都是“民之父母”

  • 古代说师爷文案的座右铭: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行有余力再读书

  • 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我们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求末。

人伦品格是大本,读书学习是末技

  • 《论语》第一篇《学而》,讲学习,但孔子反反复复讲你别着急读书学习,而是要读生活,读事,读人伦大本,读日用常行。人伦品格是本、是厚,读书学习是末、是薄。若有那厚本,则应事接物,自然无不恰当。若自以为读过很多书,却不过是浅薄之人,那就舍本逐末了。

“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是自己不厚重

  • 子贡还有一段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就像日食月食,错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大家都仰视他。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于祖先的付出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中国人强调养老送终,若只是养老,而不送终,仍是薄情之人。父母必希望你送他一程,葬礼代表了人一生所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和承认,不一定风光大葬,但必有真情缅怀,依依相送。葬礼的尊严和感情,也是对子弟的教育和熏陶,传承家族精神。

子欲孝而亲不在,非孝子之言也!

  • 张居正也说:“观圣人之言者,不可执一求之。”你要用心体会,不要钻牛角尖。

“以和为贵”的原意,不是要和平不要斗争,而是精妙完美的礼仪理念

  • 父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跟孩子再亲密,也不能没正形,没有父亲的样子。亲密到了放纵的地步,下次你突然要教育他什么事,就没有威信了。

儒家论学,一是读事、一是读书、一是交友

  •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捷、快。做事很快,马上就去做。说话呢,则慢半拍,轻易不说,怕自己说话太放肆,或说了自己做不到。

管住自己,是管住别人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办法

  • 管住自己,是管住别人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办法。

有善无恶,思无邪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耻感文化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关于孝的四条问对(一):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关于孝的四条问对(二):最难的是任何时候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

  • 关于孝的四条问对(二):最难的是任何时候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
  • 《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读书是为了照做,不是为了解说

  •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行动反射,不是知识记忆。这是“学习学”。

孔子三步观人法

  • 孔子说的话很深刻,我们可以先用来观察自己:做一件事,做一个决定,问自己四个问题: 1.是好事还是坏事? 2.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3.用什么方式去做?激进还是温和? 4.去做的时候,自己心情如何?是心甘情愿?还是勉强自己,不得不为之? 这四个问题自己认真回答了,就不至于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人,你就是个好人了。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 什么叫新东西?新东西不是你没听说过的,而是你听过很多遍,却从来没体会到的,不断回过头去温习,不断地在实践中观照,反之于心,这才叫温故而知新。

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差异

  • 君子待人处事,都是依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学习之道,在于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

  • 《中庸》说,学习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学习,就是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少一样都不行。

孔子讲升官之道

  • 说错一句话,一百句对的话也挽回不了那影响。做错一件事,也很难补救。对的收获和错的损失不对等。不犯错就是对,比做对事重要。

一部《资治通鉴》对人君的教诲,主要就六个字:“亲贤臣,远小人。”

  • 但是你永远也分不清谁是贤臣、谁是奸臣。因为君子不太围着你转,小人每一分钟都在研究你的需求,总是小人贴心呢!

你想别人对你怎样,一切尽在你自己怎样对别人

  • 你想要别人对你怎样,尽在于我该对别人怎样。这就是正道。

诚信则得自由,无信则卡死自己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熟悉历史,就能预知未来

  • 未来就在历史里。我们社会上每天发生的事,历史上都发生过千百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不是你的神,你不要拜。该你担当的事,你不要躲

  • 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不是为了求福避祸。

凡事都有历史原型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君子之争,比如射箭

  • 商业竞争,是各自用箭去射消费者的心,你没射中,不能怪别人射中了。那射中的人,因为他眼睛盯着消费者,盯着箭靶,眼里没有竞争者。他天下无敌,不是打败了所有敌人,而是心里、眼里都没有敌 人,只有顾客。 自己射箭射不中,老是怪别人射中,是人的通病,

敬礼,先有敬,后有礼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学习的成果应放到自己身上,切己体察

  • 所以我在选择四书文献的时候,一定只读那儒生贤者的书,朱熹是权威,张居正是宰相,现代的最后一个纯粹的儒生,就是钱穆。他特别强调,不要认为人类社会进步了,今人比古人聪明,要老老实实向古人学习。

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我就跟有神一样要求自己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说有神,没有科学依据;说无神,又没了敬畏约束。我看儒家的“如有神论”,可以填补这空白,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我就跟有神一样要求自己。

君子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不搞人身依附,不找靠山

  • 这是儒家一贯的价值观,君子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不搞人身依附,不找靠山。世上最靠不住,最能毁你的,就是你的靠山。

不要信任,要确认。要谦虚,要谨慎,关键在多问

  • 我们在管理上常说:“不要信任,要确认!”你别认为啥事你都知道了,要确认一次,是否无误。你不要认为某事我已经交待给某人了,要确认三次,交待的时候要他或她确认是否明白任务,中途确认一下办得怎么样了,最后再确认一次结果达成了没有,这样才不会出问题。谦虚谨慎,恭敬严肃,每事多问别人。

射箭的礼仪,在于射中,不在贯穿皮革

  •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本质没了,我们仍然要尊重那形式

  •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儒家的君臣之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的本分是礼,臣的本分是忠

  • 你是老板,用人不怕他对你不忠诚,只怕自己对他礼数不够。你是员工,不怕老板骂你对你不够尊重,只怕自己对公司竭力忠诚还做得不够。双方都在自己身上找不足,不往别人身上要求,这就是君臣之义了。

孔子门下的问题青年:宰我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陈年旧事就不要再提了,无可挽回的事就不要再谏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孔子论管仲:只有经济战略,没有政治理论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话就是管子说的。

礼节仪式,需有恭敬相信之心

  •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在上位,必有宽仁之心待下,宽宏大量,仁爱关心,如果心中没有对下属的关爱,那就不配做国君、做领导,说什么都是虚话。

“仁人志士”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就是立志做个好人,自己不要变坏而已

  • 社会需要的,首先不是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人人都能立志自己做个好人。

我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和圣人一样,那我就是圣人了!

  • 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你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 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你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 今天我们的社会好用道德的标准来攻击他人,这是最大的恶!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从一个人犯的错,可以看出他是什么人

  • 读书是切己体察,我们还是别急着去看别人犯什么错,评判他是什么人。先捋一捋自己犯的错,想想自己是什么人。

不知道,本来就是人生的意义和游戏的乐趣,都知道了,真就可以结束了

  • 宋儒张载有一句话,概括了儒家追求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需要攀比的不是财富,而是自身的进步

  • 我们需要攀比的不是财富,而是自身的进步
  • 有人拿攀比当动力,那是因为他没找到更大的动力。这动力就是使命感。

君子心中只有义,没有羡慕嫉妒恨

  • 君子对天下之事,没有什么存心敌视的,也没有什么倾心羡慕的,只以义为标准。
  •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或敌视别人,加起来就是羡慕嫉妒恨,这是最糟糕的情绪好恶。企业经营也是一样,要盯着消费者,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是义。不要老盯着所谓竞争对手,要超过谁——这是羡慕,要打败谁——这是仇视,这都是心不正。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 简单地说,君子自律,小人任性。

礼的根本精神是让

  •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就懂得了礼让的精神。你让就让了,找和平,别找公平。

实胜于名为善,名胜于实为耻

  • 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管不了别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除了自欺欺人,没任何积极意义。

学习难在一以贯之

  • 总结就是,融会贯通,贯彻到底,一贯坚持。学习不难,难在一以贯之。因为真正学到,学通了,不容易;学到了还能做到,照那样去贯彻,不容易;做到了,还能坚持不变,不受外部环境诱惑影响,那更不容易。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 “忠”,是中心,忠于谁呢?首先是忠于自己,中自己的心。“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忠恕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将心比心,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你是缺钱还是缺德?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实在”,是人的最大价值

  • 话就不要说得太满,而行动要努力,要敏捷。言能顾行,行能顾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君子。做个实在人,“实在”,是人的最大价值。做人不实在,就没价值。人人说你实在!就是最有价值的评价了。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 胡寅注解说:向君王进谏,他不听,就应该自己走开;引导朋友向善,他不听,就应该停止。如果烦琐啰唆逼促对方,则言者轻,听者厌。那是求荣反而受羞辱,求亲反而被疏远,没理由这样啊。

孔子和孙子,求全都是核心价值观

  • 儒家的价值观呢,是不跟人斗争,有条件,就贡献才能给社会;没条件,就保全自己和家庭,等待和忍耐。这和孙子兵法思想高度一致,都是求全。有胜算,就打,没胜算,坚决不打,保全有生力量,等待和忍耐。

孔子论子贡:治国安邦之大器,但够不上君子

  •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口才够用就行

  • 能言善辩,只是压制人一时,人家当时辩不过你,或屈服于你。但心中并不舒服,其后必有反弹。而且人一旦口才太好,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强词夺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祸,或恶语伤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有本事的人不缺机会,缺的是认识

  •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 君子不怕错过机会,反而不轻易接受机会,唯恐自己能力不足,给人家把事情搞坏了。小人一点机会也不愿错过,胸脯拍得打雷一样响,拿别人的身家性命,下自己的赌注。有本事的人也不怕错过机会,因为知道机会从来都不缺,缺的是认识、是本事。

子路:性格即命运

  • 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骨相。性格即命运,改变骨相就是改变命运了。

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 张居正注解说,仁啊,是纯乎天理,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惰气、暮气,是进步需要克服的

  • 学习进步,事业发展,最大敌人就是惰气、暮气,所以要以志帅气,这志,一是志向,二是意志力,有这两个志,则闻鸡起舞,孜孜不倦。没这两个志,就容易犯困、倦怠了。

四书的学习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学习一是要信服,不服老师你就别学;二是不要急于学“新东西”

  • 学习一是要信服,不服老师你就别学;二是不要急于学“新东西”

聪明的人常常不够勤奋,地位高的人往往耻于下问

  • 聪明的人常常不够勤奋,地位高的人往往耻于下问

和朋友相处之道:不管多熟,始终对对方保持尊敬

  • 和朋友相处之道:不管多熟,始终对对方保持尊敬

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动,不是迷信活动

  • 很多人以为古人迷信。其实完全不是,儒家就完全不迷信,官方也从来不迷信,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动,不是迷信活动。

伯夷叔齐的态度,就是真正的对事不对人

  •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聪明才智呢:“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过错,即使被人指出来,也不愿意承认,马上要跳起来反驳,聪明机变都用在掩盖自己的过失上,所谓“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好学的四条标准: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断之功,温故而知新

  • 我们读书,只能读懂自己本来就懂的东西。如果本来不懂,是不能通过读书读懂的。

孔子用钱的道理:不该给你的,你来要也不给;该给你的,你不要也得要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段公案:闵子骞为何拒绝去费邑做长官?

  • 而且孔子从来没这原则,只要能执政为民,借谁的权势他都不在乎。

快乐论:志向是快乐的根本保障

  • 有钱人的快乐,在穷人想象之外,有志者的快乐,也在有钱人想象之外,君子之乐,乐在其志也!

圣人教诲,千章万句,总结一句话:走大路,不找捷径

  • 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

君子可以装小人,小人不能装君子

  • 自掩其功,还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谦受益,满招损。你谦虚谨慎,自掩其功,自掩其才,自掩其名,别人就要打抱不平,给你加功、加才、加名。你自夸其功,自夸其才,自夸其名,别人就非把你拉下马不可!

认识到自己是幸存者,就有敬畏心了

  •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人生即学习,学习是人生的全部目的

  • 毅力,是不想学习的人发明的词。乐之者根本不知道“毅力”是什么。

儒家的“劳资关系”,就是劳动模范和最佳雇主的关系

  •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儒家的山水文化和精神

  • 水遍布天下,而无偏私,这是君子无私之德。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就有生命,这是君子的仁爱。水往低处流,而每到一处都讲理,遵循着地理脉络,这是君子的高义。浅处漂然而过,深处深不可测,这是君子的智慧。遇到百仞深谷,毫不犹豫纵身而下,这是君子的果决勇毅。绵弱之处,深入微细,无所不达,润物无声,这是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污垢,包容一切,有如君子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还你一汪清水,这是君子的善于教化。装入任何量器,一碗水端平,这是君子的正直公平。装满则止,不贪多得,这是君子凡事有度,讲究分寸。千曲万折,最终一定要向东行,这是君子百折不挠的意志!

知道自己是干啥的,该守什么规矩,这很重要

  • 别怨社会,别指责别人,切己体察,我是做什么的,我得本本分分的像什么。 知道自己是干啥的,该守什么规矩,这很重要。

中庸不是平庸,而是恰到好处

  • 最大的误解:中庸不是平庸,不是中等水平,不是缺乏个性,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做到恰到好处、分毫不差、天人合一的极致。儒家思想的浅近和深刻,最高智慧和自然法则,尽在中庸二字。

仁的方法论:不要做圣人,要做仁人

  • 不要说“仁济天下”,那是圣人的活。能仁济你周围的人,就是仁人了。真心、细心、耐心、时时刻刻将心比心地关心爱护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们家保姆,就是仁。我们容易犯的毛病,是往往“胸怀天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世界,热爱地球,积极做义工,到处搞慈善,自己把自己感动得不行,却没有关心爱护身边的人,那就不是仁。

孔子理想中的人才需具备的四条素质

  • 能有志于道,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标准要求;有仁心,能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于社会,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了。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天道酬勤,这是可求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

  •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每一卦有六爻,而384条爻,则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你可以在你所处的境遇里,找到你正处在的那个状态。在这个境遇,目前这状态下,你该怎么办,《易经》就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和行动指南。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

  •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

叶公好龙的龙,就是孔子吧!

  • 叶公又跟孔子讨论为人正直的标准,他说我们这儿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举报了他。孔子对此大不以为然,说,父亲保护儿子,儿子包庇父亲,那才是人伦正直,所谓“大义灭亲”,不是义,也不是正直。

天才论:天才是否需要学习?

  • 一是永不离开常识,不断回归常识,常识即良知。 二是永不离开最终目的,始终为最终目的服务,而不是陷在“问题”里,这就是良能。

拜师,不是他比我强,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国人的仁义思想与环保传统

  • 好的思想,都是千秋万代的普世价值。我们自己丢掉了,还以为那是老外的。

要把人往好处带,别把人往坏处推

  • 我们若能始终保持善意,对方的恶意也会慢慢消退,也善报给你。 以善待人,人也以善待你。

做圣人也容易,你今天就可以试试:圣人情境模拟法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的两个不厌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 日用常行,凡事彻底,勿忘勿助,至诚无息,厚德载物,悠远高明,大而化之,化育天地万物,圣仁之道也!

儒家思想,很大程度是讲领导力

  • 君子的领导力,主要来自于他的修养,而修养的表现,主要是容貌、颜色、辞气三条,我们与人交接,先看容貌,走近了看脸色,之后说话看言语,就是这个次序。
  • 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讲领导力,而且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提高领导力。

君子该如何与小人相处:不可嫉恶如仇

  • 我们对自己,对任何人,首先是体现自己君子的一面,然后是激励对方君子的一面,不要把别人往坏处推。你当他是君子,他君子的一面就转向你。你当他是小人,他还要展现恶人,要你好看!

喜欢对别人的工作发表意见,是一种浅薄的表现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三种“天下之废材”

  •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狂妄者通常直爽,无知者一般谨慎,胆小者往往诚信,这都是常态。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我的七条读书方法

  • 我自己读书有七条体会:1.遵从曾国藩说的,一本不读完,不读下一本。学如不及,追一只兔子都追不上,同时追几只兔子,怎么追呀!2.每本书一定要读完。很多人说爱读书,号称一年读了多少多少本,其实真正认真读完的可能一本都没有,都是翻一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翻一翻是得不到什么东西的。3.读书和上课一样,也会走神。发现自己走神了,犹恐失之,赶紧把书往回翻,翻回刚才开始走神的地方重读。4.读完一本书,如果觉得有价值,一定认真读第二遍。按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看,读一遍只能收获25%,读两遍,第二遍再认真写笔记,才能收获50%。5.一些重要的书,每年读一遍。因为你的经验在增长。而你能从一本书中吸取多少,是由你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水平决定的,每年你的认识水平都在提高,每读一遍吸收的东西就不一样。6.读完一本,要找相关的其他书来对照学习,触类旁通,读两本、三本讲同一话题的书,会吸收更多,理解更多,这叫触类旁通。7.不要轻易去读一本书,慎重选择阅读对象。因为当你要这样认真去读的时候,你的读书任务就非常地繁重,那就不能轻易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可读可不读的书上。所以我也养成一个习惯,尽量少买书,一定是马上要读才买,即使决定买,但不是马上排得上时间,也等要读的时候再买,这样免得家里满面墙都是书,却大部分没读过,有一种自欺欺人的糟糕感觉。

尧舜故事的本质,不在事实,而在于其象征意义:创造一种共同价值观的连接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而我们的今天,是过去所有时代发生过的事的历史合力的结果。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仪式就是本质

  •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不要省。

四种坏心态,人所常有,圣人绝无

  • 接受,是最好的心态;认输,是最大的智慧。

孔子的气势:以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居

  • 宋儒张载,把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说到了极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人多能干粗活,因为他不会认为什么活不该我干,而是干什么都能干好

  • 圣人多能干粗活,因为他不会认为什么活不该我干,而是干什么都能干好

问题即答案,一旦找对问题,答案就在问题背面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前说过了,不是以牙还牙的意思,是用你自己身上本来就有、就懂的道理——这叫其人之道,用到你身上来帮助你——这叫还治其人之身。

师徒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是最好的人力资源文化

  • 懂的越多,本事越大,越是心生敬畏,谨小慎微。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一小部分。

该怎样,就怎样,不要姑息迁就,不要坏了规矩

  • 《礼记》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该怎样,就这样,不是姑息迁就。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把那一部分坚持住,就是人生原则

  •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把自己的那一部分坚持住,就是人生原则。

凡事彻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最彻底;在最寻常的事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

  • 所以儒家讲日用常行,凡事彻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最彻底;在最寻常的事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

所谓坚持,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有使命驱使,志向支持,且能接受任何结果

  • 所谓坚持,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有使命驱使,志向支持,而且能接受任何结果。

最快的进步,就是只进不退,把每一天每一点进步都保持住

  • 学习进步的道理,全在这几句话里了,就是坚持不懈,日日不断之功。最高的效率,就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就是只进不退,把每一天每一点进步都保持住。

今天名闻于世的,都是昨天的英雄;而今天的英雄,还不为世人所知

  • 今天名闻于世的,都是昨天的英雄。而今天的英雄,还不为世人所知。 所以对年轻人要有敬畏。

要重视别人的话,善于用别人的话来规正自己

  • 批评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要珍惜别人的批评意见,你就当是认识世界,了解他人,也要多听听别人的话呀!

“智”“仁”“勇”三达德,是三粒治疗焦虑症的良药

  • 君子追求理想,但得不到也不遗憾,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入而不自得,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守持自己,自得其乐。

天下事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是真心去做

  •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天下事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是真心去做。

外交礼仪无小事

  • 所以外交礼仪无小事,喝一顿酒也顶二十个师。在外交际,提到自己老板时,一定要紧张起来,不能放松。因为你一放松,别人就轻视你公司了。有的人相反,他还故意要放松,显得自己跟老板有特殊关系,那就是作贱老板,作贱自己。

中国人饭前祭的不是神仙,而是祖先

  •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今天的一切,不是神赐给我们的,是一代代祖先赐给我们的,就从饮食开始。

保持对上级的敬畏

  • 对上级保持敬畏,保持害怕。敬畏的是什么呢?是任务,是职责,是使命,而国君、上级,就是那任务、职责、使命的人格化。我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上级交办的任务,不敢说过去事事都办得让他满意,更不敢说下次一定能完成使命,怎么能放松自己呢?

颜回+苏秦张仪+陶朱公=子贡

  • 师父要靠徒弟,如果没有一批有巨大成就和德行的超级徒弟,并且始终人前人后尊崇老师,逢人便说“我比老师差远了”,孔子就不能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

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要谨慎

  • 言语易伤人,也易招祸,要特别特别小心谨慎

性格决定命运,修养决定成就

  • 改变自己的修养、气质、性格,是学习进步的根本,比具体学习什么知识更加重要。人最开始的时候,脱颖而出,靠能力,靠才干,但是,路要走得长,越往后,越靠修养。

直言与慎言,儒家的说话哲学

  • 一、直言是价值观,是态度,是责任,无所谓得罪不得罪人。 二、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直言才能赢得真正的朋友。 三、时间会证明一切,选择性说话,只能糊弄得一时的亲近。直言的真情,能赢得时间的考验。

读书的本质在于切己体察,事上琢磨

  • 孔子根据他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了相反的指导,这是圣人明察秋毫,又因材施教。

当对方不听你的,你的价值发挥不出来,你就赶紧走人

  • 当对方不听你的,你的价值发挥不出来,你就赶紧走人

接受命运也接受自己,是最好的心药

  • 对人生苦难的洒脱,那都是没摊到自己身上。摊上之后要能接受,圣人也难!

凡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的,都不是儒家;凡是一声不吭,自己先做到示范的,才是真儒家

  • 凡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的,都不是儒家;凡是一声不吭,自己先做到示范的,才是真儒家
  • 这一点要特别强调,凡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的,都不是儒家。凡是一声不吭,自己先做到示范,先打个样板的,才是儒家。

我们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太粗野了

  • 因为文明就是仪式,没有仪式,就不是人类了。

“模仿定律”,是儒家方法论的核心

  • 领导的任务,不是去治别人,而是要让别人模仿自己。因为你在上位,模仿你就是大家的原始本能,生物基因里就有的,不用你操心。你要操心的,主要是你自己,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功不是去做不寻常的事,而是在寻常的事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和坚持

  • 成功不是去做不寻常的事,而是在寻常的事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和坚持!

但凡有任何事,你没做到,没得到,或别人对你不好,你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有诸己不非诸人”,我们对别人的错都历历在目,对自己的错却不太记得。别人的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儒家也说了,是用来规正自己的,看见别人犯了某错,第一反应不是批评指责,而是赶紧想一想,他这是提醒我了——这错我有没有?要不要改?这才是修身进步的心法。
  • 你的关注点,决定你的态度,和时间精力资源分配的决策。

晋平公和师旷的故事: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会铸成大错

  • 天下大虑,在于下情不通,如果疏于戒备,讨厌忠言逆耳,享受阿谀奉承,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最终就铸成大错。

欲速则不达,孔子自己也失败在这句话上

  • 权力是利害所系,是祸之所伏,哪里敢开心啊!

“亲亲相隐”不仅是儒家价值,也是普世价值

  • 圣人不是做寻常人做不到的事,而是做好日用常行的寻常事。

才高气盛,便是小人。自尊心太强,也是一种病

  • 你要做好事,不要去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说我好而去做的事。君子泰,该干吗干吗,干的都是该干的;小人骄,干什么都考虑是否影响我的形象,挖空心思想干点什么能提升形象,这就干了很多不该干的。

刚毅木讷,是仁者必备的特征

  •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曾国藩说,唯读书能转人之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学力的增强,性格修养,也会改变。

家人朋友关系的相处之道:朋友之间要相互改造,家人之间不能相互改造

  • 相互改造,是朋友的责任,是家庭的毒药。家庭成员之间试图相互改造,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有志之士,终身进取,不要“安全感”

  •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不要做与众不同的人,要做大家都能接受的人

  • 不要做强者,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者;不要做与众不同的人,要做大家都能接受的人。

用人需要对人对己都有所了解

  •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做人,要的不是做人的智慧,而是做人的诚意

  • 做人,要的不是做人的智慧,是做人的诚意。智慧再高都不够,都做不下去,只有诚意能做下去。

历史、思想的解读因人而异

  • 良臣死社稷,不死昏君。

千里马不是靠力气,是靠做事的品德,靠“正确地做事”

  • 日日不断之功,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走错路,减少废动作,不要返工;再加一条,凡事彻底,把平凡的事做彻底,成功不是要做不平凡的事,是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

义所不该为,就是命里不该有;不打尽最后一张牌,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

  • 君子懂得,不打尽最后一张牌,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出来混都要还。有的东西宁愿不要,别吃干拿尽,以免明天还不起。

孔子的天命是搞教育

  • 搞政治,孔子不会权谋;搞宗教,孔子不肯编故事;他就只能搞教育,成为至圣先师孔子了。怀才不遇,磬声激愤,但我们今天看来,命运早已注定,这就是他的天命啊。

武丁三年不说话,是最高深的政治智慧

  •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做任何事,都有很简单的办法,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你做不彻底。我们又讲回“凡事彻底”,成功不是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彻底。

一个人的修养关键在敬

  • 领导力的基本原理:你说的话,大家不一定听。你做的事,大家一定都会模仿!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后世西方哲学家把他总结为一个理论,叫《模仿律》。

没有苦难,就没有进步,一帆风顺,是不能到达彼岸的

  • 窘迫和苦难,给君子一个看自己、看别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没有苦难,就没有进步,一帆风顺,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总要有艰难困苦、惊涛骇浪,才能成就大智大德。

要慎言,更要贵言;不失言,更不失人

  • 懂得放弃,才懂得君子贵言。不懂得放弃,就一定会巧言令色。

选择做对了,就成功了一半

  • 模仿,是人性的本能,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本质,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管理者最大的罪过,就是不培养人才

  • 最宝贵的是人才,最大的贡献是举荐人才,培养人才。反过来,管理者最大的恶,就是嫉贤妒能。

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只以君子之道待人处事,不向谁效忠,也不要求谁向我效忠

  • 最后总结一下君子处世之道: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需要勉强结交朋友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领导者一半的精力要用于内部沟通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不愿意改错是认识问题

  • 每一次改正,每一次改进,都建立一个新的基准,不再往后退步。最快的进步,就是不退步,这就是最高标准。

修身靠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靠礼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识才、用人,是领导者一生都修炼不完的功夫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重要的事情重复一遍。多一字就太啰嗦,少一字又没说清楚

  • 要学会说人话,先得学会“无我”,只关心怎么解决问题,不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心里随时装着别人,养成好习惯,就是好修养

  • 心里随时装着别人,养成好习惯,就是好修养。人人好修养,就是好社会。

君子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敬畏心

  • 君子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敬畏心。君子知道害怕,小人啥都不怕;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

不贪巧求速,不走小路,走大路

  •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是上等;学习了然后知道,是次一等;实践中遇到困难然后去学习,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那真是最下等了。

守住自己的立场

  • 下愚不是智商低,是不学习。

治国靠礼乐,企业管理靠礼乐,家庭和睦靠礼乐,犯罪团伙,也靠礼乐

  • 世上无一物无礼乐,治国靠礼乐,企业管理靠礼乐,家庭和睦靠礼乐,犯罪团伙,也靠礼乐。

忠厚的领导者,首先会照顾自己的亲属;然后用好手下每个人;第三他念旧;第四,对人不求全责备

  • 忠厚的领导者,首先会照顾自己的亲属;然后能让手下每个人都得到任用;第三呢,他念旧,对旧人,只要没有大错,都不会废弃;第四,对人不求全责备,用其长,不责其短。

有同学,才有学习

  • 有同学,才有学习。学习,不要一个人关在家里十年寒窗,要到学校去,否则,没人跟你切磋,没人跟你明辨,没人和你一起琢磨,学不成!

诚信是成事之本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要成事,先积诚,诚信是成事的资本,积诚全是平日的功夫。

学习之事无本末之分

  • 学习,比舍本逐末更大的毛病,是舍末逐本。本在末的里头,不在末的另一头。看不起末,永远得不到本。得到了本,发现它都是末。往深了说,你一旦把修身学习之事分了本末,你就已经“末”了。

象征永远胜过事实,符号总会掩盖人物

  • 象征永远胜过事实,符号总会掩盖人物。

成功靠什么?越到高处,就越是靠人品,靠修养

  • 成功靠什么?越到高处,就越是靠人品,靠修养。

最佳领导者守则:五美四恶

  • 有修养的人,首先不是受人尊敬,而是他先尊敬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