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养育

杰恩·梅杰

中文版序

  • 双向养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养育的“能力”,而非仅仅传播养育的“知识”。
  • 双向养育可以很快为家庭生活带来质的改变。它能减轻每位家庭成员的压力,使得家庭沟通更顺畅、关系更和谐,还会使孩子养成更有效的学习习惯,即使你不在一旁监督,他们也能够自律。

前言

  • 仔细端详她。这时,她的小手指微微动了一下,看得出每个指甲都被精心修剪过。一旁的妈妈对我报以微笑。“孩子多大了?”我问。“5周大。”“叫什么名字?”“莎伦·雷内·莱莉。”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伸了伸身子,眨了眨眼睛。
  • 我们根据一个预设观点想象完美的事物,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接受。我们必须学会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并祈祷拥有分辨二者的智慧。

假如 ……

  • 假如我们对家人抱有无条件的爱,知道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不公对待……我们就能徜徉爱河不再恐惧;丨假如我们都能关注彼此,赞赏各自的优点……我们就更能收获积极心态;丨假如我们尊重差异,没有人要求我们只服从一个信仰……那么我们就能自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美丽;丨假如犯错被看作健康的成长经历……我们就愿意探索更多未知,享受新思想带来的新奇体验;丨假如我们勇于冒险,认为变化乃自然且必要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坦然面对未知世界,静待人生步履带我们看一路的风景和变化;丨假如我们不再甘做命运的弃儿……那么我们将勇敢地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承担责任;

Chapter 01 三种养育方式

  • 放任式养育几乎注定失败。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少有孩子能做到自我引导。孩子成长需要日常的惯例、稳定的规则、对未来的预期和与他人的边界,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自然发生。

Chapter 02 勇敢做出改变

  • 只有当自我价值根植于内心,我们才能拥有采取行动的自信和承担责任的勇气,这就是 “内在驱动”。
  • 一定要小心那些抗拒改变的“受害者”和垃圾人,他们不能容忍快乐。
  • 恼的人际关系和伤感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离开;当我们有勇气选择并对后果承担责任,我们就能拥抱变化;我们可以选择创造更幸福、更健康的生活,为我们自己,也为了孩子。我们不能一直身陷泥潭无所作为,这对自己没有好处。实际上,我们有责任做出选择,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让人生更美好。我们能够馈赠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让他们自立,让他们插上自由的翅膀发挥最大潜力,成为最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

Chapter 03 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 以待己之道待人——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以律人之准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做到。

Chapter 04 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 如果孩子发展出了以下重要特质,他们就能对需求做出合理应对:理性思考的能力(Thinking)、爱的能力(Love)和为信念采取行动的信心(Confidence)。R=TLC正是在陈述这三项特质,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法也是TLC:体贴(Tender)爱(Love)关怀(Care)。
  • 当父母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教他们学会表达内心感受、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成就喝彩、在他们犯错时给予安慰,这都是在帮助孩子学会爱自己。自我中心是人格发展中自然且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
  • 人们需要有勇气为信仰而奋斗,敢于大声讲出自己的信念,并为之付诸行动,重要的不是“谁是权威”,而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为正确的事情采取行动需要极大勇气。当父母对孩子的正面行为给予肯定时,其实就是在营造令孩子增长信心的环境。
  • 父母能采用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孩子充分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通过这样做,孩子可以懂得什么是责任感,并发展出对合理应对问题必备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孩子能够学会良好的思考技巧,形成积极行动的战略,有能力辨别事实和虚幻,能够树立强烈的道德观念,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并且拥有良好的自尊
  • R=TLC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指导我们每天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个公式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发展出有效的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培养积极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具备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价值观,以及为信念采取行动的信心。实现方法则是“体贴、爱、关怀”。

Chapter 05 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

  • 布兰登对自尊的定义是:一种“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的心理状态。
  • 我们对自己能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坚信自己值得拥有幸福。
  • 毫无疑问,年幼的孩子总会接受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如果我们避免对他们使用负面标签,当他们表现出积极正向的品质时予以认可,他们就更有可能发展出健康的自尊并坚信自己的善良本性。
  • 但是,很多父母却不断发现并纠正孩子的缺点。这种养育方法不会成功,因为它违背孩子的天性,将关注点集中于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事情。
  • 一个关于爱的事实是,一个没有爱过自己的人不可能真正爱他人。
  •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获得过感动和激励,他也不可能对别人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无法给予别人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
  •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获得过感动和激励,他也不可能对别人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无法给予别人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

Chapter 06 有效沟通

  • “沟通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总以为自己完成了沟通。” ——萧伯纳
  • 这里有一个使用起来非常容易的建议,用下列短语开始一句话: 
 我注意到…… 我相信…… 我对……有些困惑。 我希望知道更多关于…… 我需要知道……
  • 心理学家有一句话:“你认为导致你生气的事情实际上并非你生气的原因。
  • 认真倾听同时包含三件事情:1.确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2.评估情况。3.根据对情况的评估,发现对方产生某种感受的原因。
  • 家庭的成功在于家庭成员之间高质量的沟通。有效沟通的基础是我们的认真投入。看看别人是否以信任回应你,就能知道沟通的效果好坏。如果父母用惩罚的方式矫正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失去安全感,沟通的大门也随之关闭。

Chapter 07 正向影响孩子

  • “责任和勇气是我们能馈赠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 负面评价的关注点在于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这对于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毫无帮助。负面评价是家庭和谐的冷血杀手。
  • 父母应该牢记,只有在规则清晰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建立安全感。
  • 要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父母首先需要对情况做出分析,据此判断此时此刻哪种方式对孩子最有帮助。如果你确信孩子有能力自己找到解决方法,不妨后退一步(不干涉)。如果孩子面对的选项众多,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一或者给出建议(共同决策)。
  • 物质的富足和充裕本就是生活的应有之义,它会让孩子学会慷慨大度。当然,父母需要决定什么程度的充裕和给予是适宜的。
  • 实际上,当父母态度坚定地把握重要事情时,孩子最能获得安全感。
  • 弱者永远无法成为强大的父母。无论我们是如何长大的,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称职、强大和充满爱心的父母。
  • 在那些曾经用错误的方法“爱”你的人中,你今天原谅了谁?

Chapter 08 惩罚的弊端

  • 在双向养育中,管教是指主要通过影响力教导和培养孩子。它意味着引导、教授和启迪。
  • 还有一些受惩罚但伤害没有那么严重的人,他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感受到快乐,也找不到内心的安宁。
  • 当孩子做出出格的行为,父母应当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 请注意,爸爸和凯文谈话时是如何巧妙应用认真倾听的技巧。他没有用提问牵着凯文走。他认真倾听,直到发现儿子真实的心理感受——孤单、被抛弃、百无聊赖——然后分辨出孩子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 一旦抛掉孩子需要惩罚的观念,你一定会发现,与孩子相处有许多对身心皆宜的方法,让你和孩子更加满足

Chapter 09 用爱管教

  • “告诉他人谬误是一回事,帮助他人掌握真理则完全是另一件事。”——约翰 · 洛克
  • 问题不在于家庭里是否有规则,而在于谁制订规则——是父母独断专行,还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先进的养育理念提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制定规则。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孩子的思维得到训练。先进的养育理念提倡让孩子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孩子解决问题时展示的智慧,一定会给父母带来惊喜。
  • 但更有效的做法是与孩子达成约定。我们不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而是要和孩子讨论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 我们希望鼓励孩子学会从众多选项中做出决定。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需要更多机会练习自由选择。这将帮助他们学会自信和独立。我们对这三种约定做个总结:1.强制性约定:“我们需要达成约定,在你长大之前不能自己用火柴。”2.变通性约定:“因为今天晚上家里有客人,我们可以改一下睡觉时间,从原来的8点改到9点。”3.个性化约定:“你自己决定这次晚会穿什么礼服。”
  • 用“后果”惩罚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复。父母通过将孩子的行为和某种伤害联结起来惩罚孩子。惩罚的初衷是给孩子教训,但是惩罚的唯一结果只能是让孩子学会躲避伤痛。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孩子只学会了不该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
  • 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最好不要采用介入的方法,那只会导致恐惧。介入是为了疏导或缓解怒气,而不是发泄怒气。
  • 告诉孩子不应有某种感受(心理学称为折扣效应)的最糟糕的后果是导致他们质疑自己的感受,最终还可能失去与自己感受的重要连结。后一种情况还可能让孩子失去体察自己感受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探索世界的体验被打了“折扣”或者被否认了!父母应该认可孩子的感受,并教他们如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例如,“你现在感到失望、受挫、难过、害怕,孤独……”
  • 发脾气可不是两岁或四岁孩子的专利。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对所有生气的人都奏效。实际上,有些成年人永远没有脱离发脾气的阶段,哪怕针尖大的事情都会让他们暴跳如雷,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保持平静。
  • 如何控制愤怒是重要的人生一课。孩子在“可怕的两岁”的经历,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如何应对自己强烈的情绪。
  • 当父母用爱管教孩子,就会欣喜地看到孩子如何学会自立。这需要建立基于共同参与制订的家庭约定。从结果中学习,会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和合作。另外,学会控制情绪也是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

Chapter 10 孩子如何思考

  • “不要隐藏你的天赋,去使用它。阴影里的日晷何用之有?” ——本杰明·富兰克林
  • 只知现在的孩子和关注未来的父母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大部分孩子还看不到现在努力学习与将来的好生活之间的联系。规划未来的前提是成熟度和人生阅历。这需要我们了解另一个养育观点:只有理解并善于应对孩子对快乐和归属的即时需求,才能让他们在成长中更负责任(也才能让他们不至于逃课和辍学)。
  • 你是否发现,无论怎么努力也学不好数学和语言?研究表明这些活动主要由左脑控制。许多人天生右脑更强,他们更具创造性思维,但是在被左脑思维控制的学校则难有表现。
  • 你的孩子主要是左脑思维还是右脑思维呢?你自己呢?
  • 父母有责任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创造条件让它灿烂绽放。
  • 允许孩子与众不同是多么重要。
  • 父母不应打压孩子的天性,而应倍加呵护和发扬。

Chapter 11 学会去爱

  • 请所有父母记住:成功乃成功之母,而失败乃失败之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这毫无疑问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要将错误看作一种重要和有益的学习途径。犯错是人类学习的必由之路,要经过多次失利才能找到正确之道。教会孩子如何更聪明地思考和行动以避免未来犯错。这个阶段,对于孩子发展思考能力和学习爱他人至关重要。父母正向的、充满爱的示范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 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在达成公平方面花费的精力越多,孩子青春期时与他们的争论就越少。
  • 孩子参与游戏、体育和其他竞赛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预定规则。如果一切顺利,孩子会从原来“我想怎样就怎样”的态度转为尊重共同规则,参与活动时听从作为更高权威的教练或者父母的指示。 父母需要花时间扩展孩子对公平的认识,因为无论对孩子的现在还是未来的人生,有些事情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 阶段四:法律和秩序(12~15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对事情做深入思考,他们渴望获得归属。他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在家里,学校和社区发生的事情开始吸引他们。他们遵从自己认同的团体以求获得社会认同。他们会按照自己喜欢的人的期望做事并模仿这些人。
  • 允许孩子探讨争议话题将帮助他们从更宽阔的视角看待世界,理解法律是为增加而非降低人类福祉,时代与环境的变迁有时也会要求法律做出改变。
  •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明白,人们可以有不同想法。理解文化和人生经历的差异,会让孩子更宽容并欣然接受社会的多元性。
  •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踏入第六阶段。实际上,只有很少人能真正具备普世观念,普世观念之花只有在精心呵护下才能盛开。我们必须了解第六阶段的存在并努力向其接近。父母和老师只能在年轻人心中埋下普世观念的种子。只有很少人最终能真正接受普世观念,这也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环境危机和战争,还有千百万人仅能维持温饱,甚至还有更多人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 只有在第六阶段,人们才能摆脱狭隘心理,获得真正广阔的视野。他们眼中的世界鲜艳多姿,不再是非黑即白。“我和你”“对和错”的差异更为微妙。人生丰富多彩,对每个人提供足够的施展空间。接纳世界多元特色的人,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无聊”二字。
  • 如果父母理解了孩子如何看待世界,意识到他们不同年龄段的行为都有其正当性,就会对他们的行为更加宽容。父母也会明白如何鼓励孩子发展到更高阶段。有些父母也会评估自己处在哪个阶段,还应在哪些方面做出提升。

Chapter 12 缓解家庭压力

  • 愿上帝 赐予我宁静,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分辨其中的不同。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 赫尔曼·黑塞说过:“除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外没有其他所谓‘现实’。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一生都活在虚幻中。他们错将外部世界当作现实,却无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 决定“暂停”的长短,目的是为压力释放提供足够时间。只有内心处于放松和舒适状态(即我们心中充满爱而非恐惧之时),我们才能做出最为理性的评价
  • 如果你尚未掌握所有的信息,那就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管理压力。不要被自己脱缰的幻觉迷住双眼。
  • 我们对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无能为力。父母有时会幻想自己能够掌控孩子的一切。我们认为自己甚至可以超越生活本身,但这种想法最终只会让我们陷入疯狂。
  • 当你选择不再被他人的行为左右,你会发现不仅自己可以找回心中的宁静,还能帮助对方接近平衡的心理状态。
  • 积极心态是家庭幸福秘方的重要成分。当一个家庭氛围温馨宁静,潜在问题不仅难以发酵,而且更容易解决,甚至自生自灭。
  • 做孩子的榜样需要投入时间、实践和技巧。你必须明白,每天照顾好自己是你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你在用行为告诉孩子“我也是一个重要的人”。自尊由此而生。你同时教会孩子如何设定健康的个人边界、体谅他人和感恩父母。保持自己身体、情感、心理和精神的平衡是我们给予孩子的重要的人生礼物。你的孩子自然会因此尊重你,希望如你一般强大。
  • 健康和不健康的牺牲之间界线明显。健康的牺牲是在特定情况下合理、公平的付出。听到父母谈论自己的需求,孩子会明白其他人也有需求。当父母尊重自己的诉求并坚持合理的个人边界,孩子也将学会尊重父母的需求。这与在家庭中共同达成强制性约定的道理一样(参见第9章
  • 方法12: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家庭问题
  • 如果别人伤你太深,就有必要寻找专业人员做心理辅导。我们都有权过充实、富足和丰饶的生活。路只有自己可以选择,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困境,社会上有许多自助团体,你可以在那里帮助他人,也接受他人帮助。
  • 学会处理冲突对孩子而言也是重要的人生技能,而家庭是学习如何解决冲突的最佳场所。

Chapter 13 解决家庭冲突

  • 一切令我们对别人感到恼怒的事情,都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除了你自己,没人可以影响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只有你才能改变它们。请谨记:别人或许会试图影响你
  • 大多数冲突的发生,都是因为对事实的误解或者没有弄明白别人的真实动机。许多家庭因为愤怒的争吵分裂。
  • 并非所有争执都要得到解决,求同存异可以让我们尊重其他人不愿分享的观点。有些事情必须达成共识,例如强制性的安全措施。但有些事情则不必强求一致,例如政治观点、阅读偏好、服装风格、发型和音乐风格等等。由此引发的冲突更多是基于道德优越感和对多元性的难以容忍。
  • 让孩子看到你享受阅读的快乐。孩子越早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就越可能养成终生受益的阅读爱好。阅读不仅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更轻松,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还能扩展他们看待世界的视野和获取知识的自由。他们从此可以与世界对话,未来可以成为一名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
  • 在减少与孩子冲突的所有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对他们说“我爱你”。这句话每天都应该对孩子说,有时一遍还不够。
  • 人们惧怕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解决办法,一旦掌握方法,解决冲突这件事情就可能变得充满趣味、创造性和满足感,并且还能获得双赢结果。

Chapter 14 沟通敏感话题

  • “如果你认为教育太昂贵,那就试试无知的代价。”——德里克·博克
  • “奶奶为什么去世了?她去哪儿了?”“妈妈,为什么瑞克叔叔喝醉了?”“为什么卡门被关进监狱了?”“那么小婴儿是怎么到她妈妈肚子里的?”
  • 开放和诚实的个性需要从孩子幼年时期开始培养,4到12岁之间的孩子最容易听进父母的话,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做各种讨论,但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相同的沟通则会变得很艰难甚至根本无法进行。父母需要主动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现在,孩子们在越来越小的年龄就不得不面对许多成人问题
  • 秘密埋得有多深,病就有多重。
  • 对自己心理健康的投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
  • 孩子应该知道基本事实,但不一定要马上知道所有事实,这需要酌情确定。
  • 每个冲突都有两面,人们被恐惧控制时很难保持客观,披上事实外衣的道德说教会让我们陷入许多麻烦,我们会因此忽略自己在问题产生中发挥的作用,很容易滑入受害者思维,将全部原因归咎于他人。
  • 仅仅将信息告诉孩子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信息做出解读。他们需要理解自控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人在遭受严重心理创伤后会进行的5步疗伤法: 否认 → 愤怒 → 讨价还价 → 低落 → 接受
  • 最好提前警告,并不断给孩子解释,“除非你自己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摸你小便的地方。你的身体你说了算”。
  • 告诉孩子:“无论任何人摸了你,只要你感觉不好,就告诉我或其他你信任的人。”
  • 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你需要逐渐给孩子传递更多的信息。给一个正狂热迷恋男孩的14岁女孩讲艾滋病的方法,与给一个5岁孩子的讲法完全不同,不要给孩子他们还消化不了的信息。
  • 十几岁的青少年总是用高傲和冷漠的外表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离开父母获得独立,是这一时期成长的重要冲动。作为青少年,他们要完成两件重要任务:第一是将已经基本成熟的身体和自我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第二是脱离父母。第二个任务既可能导致巨大的痛苦,也可能给双方都带来快乐。
  • 可以做到下面几点的青春期孩子更能适应外部环境: 1.他们知道自己被无条件地爱着。 2.他们愿意参与解决问题并且有责任感。 3.他们不用担心会受到父母的惩罚。 4.他们的父母可以信赖,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 5.他们的父母会对他们的话给出有针对性的解释和逻辑原因,他们的父母不会要求他们只是简单接受大人的观点。 6.他们知道父母始终对他们敞开沟通的大门。 相反,如果父母出现下列情况,那么与青春期孩子的矛盾迟早会爆发。 1.忙于工作,无暇和孩子沟通。 2.不重视孩子的观点。 3.总是训斥、争论和说教。 4.不能诚实对待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5.不知所以,谈话不能切中要害。 6.通过惩罚树立权威。
  • 父母还可以帮孩子对性和个人财务树立负责任的态度。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庭大宗物品采购的讨论,带他们去购物,让他们对生活开支有直观感受,告诉他们你为了家庭开支所做的一切;鼓励他们在社区找一份力所能及的零工,学习管理自己的财产;让他们知道需要多少钱才能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更不要说去抚养一个孩子
  • 孩子13岁开始进入“动荡的青春期”,在此之前就可以和他们沟通一些敏感话题。主动的父母凡事总考虑在前,孩子也是一样,到13岁时,孩子的心智发展已经能够理解毒品、没有保护措施的性生活、艾滋病、死亡和分居/离婚这些问题。尽管孩子还不能完全像大人一样思
  • 青春期的孩子极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所以父母需要格外关注孩子正在和什么人交往。
  • 暴力意味着伤害他人身体甚至夺人性命,损害或者毁掉财产,还会伤害他人的心理健康和自尊。
  • 他们不知道语言暴力同身体暴力一样可以造成伤害,并可能贻害一生,损害别人自尊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 教孩子宽容和同情的一个良机是在他们的情感受到伤害之时。你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也是在示范不采用报复手段也能疏解痛苦情绪。许多孩子的攻击性倾向在这个阶段可以得到遏制,而不用拖到他们进入青春期再应对。
  • 降低孩子吸毒和酗酒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帮助他们在小学时就对某项活动形成强烈兴趣。与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青少年相比,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到自己兴趣中的孩子会更少滑入危险的深渊。
  • 不要试图控制,相反,应该持续努力影响青春期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只谈论事实,不要施加恐吓,事实本身已经够可怕了。多花些时间和青春期的孩子待在一起,多认识他的朋友,如果你觉得沟通效果不好,那就找机会重新提出这个话题,让孩子感到你关心他。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抗拒,那就回到无条件的爱,对他们说:“我非常爱你,会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我不会说任何可能伤害你的话。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你也会得到谅解,但是你需要知道,我不想让你在这个年龄毁了自己的生活,做出将来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 最好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教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在短暂的青春期里,他们可能对异性非常排斥。告诉孩子,他们不必一定喜欢别人,但必须以“尊重”待人。

Chapter 15 自我实现的人生

  • “只有你才是自己思想、感受和行为的主宰。”这句话的光芒足以照亮人生的漫漫长路,你可以选择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动,你能决定如何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当你领悟到自己对于痛苦和快乐的程度拥有选择时,就进入到理性选择的境界。
  • 所谓人生选择,是指那些能够彻底影响我们生活的抉择,这些决定一旦做出,绝无回头之路。这些选择将成为我们的命运,并将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人生选择是指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何种职业、和谁步入婚姻殿堂、是否要孩子、要多少个孩子、什么时候要等等。另外一些重要选择将决定你在哪里生活、富裕还是贫穷或者仅够维持生活。你还可以选择是否过健康的生活,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寿命和生命质量。你现在的生活,正是多年前人生选择的结果。
  • 拉夫卡迪奥·赫恩[插图]总结了孩子是如何改变父母:“人只有在成为父母后,才能理解人生、世界以及任何事情意味着

译后记

  • 如果你的工具只有榔头,所有问题在你眼中都是一颗钉子。
  • 孩子和孩子的行为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万不能混为一谈,决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个行为而对他们整个人失望和否定。
  • 《双向养育》告诉父母,“自我牺牲并非美德”,我们不能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人自我实现。”
  • 养育,从来都不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施予和馈赠,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