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

林语堂

版权信息

  •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

原序

  •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第一章 文忠公

  •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 ,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
  • 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的,此种暗示比明白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第四章 应试

  • 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第五章 父与子

  • 苏东坡这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

第六章 神、鬼、人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 但是不知何故,在世界各国,怪人、狂想家、精神分裂者,总是相信邋遢脏乱才是天才的标志,而最能使自己获有千秋万岁名的办法,就是拒绝正人君子般的装束。还有一种怪想法,就是,肮脏污秽就表示轻视物质环境,因此也就是精神崇高,于是合理的结论必然是:天堂者,恶臭熏人的天使集中处也。
  • 最重要与最为人所熟知者共有九项,为方便计,今归纳为三组。有三种国营企业、三种新税、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三种国营企业是均输法(国营贸易局)、市易法(国营零售店管理局),以及利息二分实收三分(加上申请和登记费)的青苗法。三项新税收是免役税、国产消费税、所得税。登记制度是把国民组织起来,编成十家为一组的征兵单位,亦即保甲;重新登记土地和马匹(方田均税法与保马法)。大体说来,这些方案近乎现代的集体经济政策。
  • 政府吸收小商家,为此一制度最弱的一点,而私人营业几乎完全停顿。数年后,贸易和商业大为减少,按理论朝廷获利甚大,而实际上朝廷税收受损却到惊人的程度。皇帝在百姓心目中已经降低为与小民争利的贩夫走卒,皇帝知道后,大为不悦
  • 谷贱伤农,政府则收买剩余的稻谷;在歉年时,正相反,稻谷之价高涨时,官方则将稻谷抛售,用以平抑粮价。
  • 青苗法的基本问题是,这种贷款必然会变成强迫贷款。
  • 王安石也觉得有控制学者文人的思想观念之必要。他以前像王莽,往后则像希特勒,因为他一遇到别人反对,则暴跳如雷——现代的精神病学家,大概会把他列为患有妄想狂的人。
  • 那时,也和现在一样,人民对一个政权是否爱戴,只有在那个政权失势之后才能知道。

第八章 拗相公

  • 王安石在世时,他在文学界是以“三不足”为人所知的。“三不足”就是“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这是苏东坡赠予他的标志。
  • 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
  • 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公议所与,台谏亦与之。公议所击,台谏亦击之……
  • 苏东坡比较中国历代政府制度的异同,而发挥监察机构其所以存在之必要。在此他俨然以倡导者出现,其态度博学,其推理有力,其识见卓绝。
  • 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权。如周如唐,则外重而内轻。如秦如魏,则外轻而内重。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外重之弊,必有大国问鼎之忧。
  • 夫人言虽未必皆然,而疑似则有以致谤。人必贪财也,而后人疑其盗;人必好色也,而后人疑其淫……
  • 驱鹰犬而赴林薮,语人曰“我非猎也”,不如放鹰犬而兽自驯;操罔罟而入江湖,语人曰“我非渔也”,不如捐罔罟而人自信。
  • 皇帝已临时下一诏书,严禁强销青苗贷款,但是却没打算废止此等全部措施。苏东坡引用孟子的话说,正如一个偷鸡贼想改过向善,决定每月只偷一只鸡。后来使情形恶化的,是苏东坡在神宗熙宁四年(一〇七一)一月起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在任期内,他出了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全题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罢;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这激怒了王安石。
  • 王安石与谢景温反对,使之任附近一县的判官;但是皇帝予以改动,任命他为杭州太守。苏东坡对御史的弹劾不屑于置理,连修表自辩也不肯,任凭官方调查,自己携眷径赴杭州上任去了。

第九章 人的恶行

  •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 每一次革命在未得势之前,能表现出最大的力量与团结;但在既已得势,既已清除反对力量之后,则开始由内部的纷争而分裂,终至崩溃。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

  •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 过这样的官场生活,自然需要做妻子的信任和了解。要做一个好妻子,主要是如何物色一个好丈夫;从反面说,要做一个好丈夫,主要就是如何物色一个好妻子。有一个好妻子,则男儿不违法犯纪,不遭横祸。苏东坡的妻子知道她嫁的是一个人
  • 苏东坡承认,这与宗教有关系。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蕊,绿叶成阴子满枝。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蕊,绿叶成阴子满枝。
  • 苏东坡料必知道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所写“叶限”那篇短故事,述说小姑娘叶限受继母和后妹折磨,丢了鞋,后来嫁给国王的经过。
  • 苏东坡这个人物个性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这个看法永远与深刻精确的了解自然密不可分。我相信,没有人与大自然、春夏秋冬、雨雪、山峦谷壑亲密相处,并接受大自然赐予人的健康治疗的力量后,而同时对大自然还会抱有一种歪曲偏颇的看法。

第十二章 抗暴诗

  •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面这首《水调歌头》是熙宁九年(一〇七六)在密州时作的。

第十三章 黄楼

  • 甚至才高如苏东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的。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 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
  • 苏东坡的朋友当中,有三十九人受到牵连,有一百多首诗在审问时呈阅,每一首都由作者自行解释。因为苏轼措辞精练,用典甚多,幸而有此审问记录,我们得见作者自己对好多文句的阐述分析。只有读者完全了解那些典故,才能把握文内的含义。
  • 对苏东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牵强。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条是写两株老柏的七律。诗里说柏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认为是对皇帝大不敬,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应当说有龙在天,不应当说在九泉地下。
  • 我有一种想法,我觉得苏东坡会以为因写诗而被捕、受审为有趣,他一定以在法庭上讲解文学上的典故为乐事。
  • “事情是这样的,我刚受弹劾时,舒亶和另外几个人,想尽方法劝皇帝杀我,可是皇帝根本无杀我之意,所以暗中派宫中一个太监到监狱里去观察我。那个人到了我的屋子之后,我就睡着了,而且鼻息如雷。他回去立即回奏皇帝说我睡得很沉,很安静。皇帝就对侍臣说:‘我知道苏东坡于心无愧!’这就是后来我被宽恕贬谪到黄州的缘故。”
  • 但是皇帝只说:“你不能这样看诗。他吟哦的是柏树,与我何干?”
  •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第十七章 瑜伽与炼丹

  • 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心情宁静便是佛学上之所谓解脱),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
  • 练习瑜伽全部的努力,可以用简单而非专门的术语描写为——在于努力少思索,以至于一无所思。最后这无所思乃是最难做到的。
  • 苏东坡对于各种硫化汞药剂,特别有兴味。
  • 苏东坡本人吃两种别的食物,据说是仙家的食物,就是茯苓和芝麻。
  • 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 一曰无事以当贵。 二曰早寝以当富。 三曰安步以当车。 四曰晚食以当肉。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

  • 事实上,在奢侈豪华的生活和简单朴质的生活之间,论幸福,并没有多大不同。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那种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一般的道理是,在人不需要一个职位时,人家才找他去担任;人要求取某职位时,那个职位往往不需要他。一旦官瘾过足之后,做高官的快乐不见得比做个成功的铁匠的快乐大。

第二十章 国画

  • 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不管是绘画、雕刻、音乐,只要美是运动,每种艺术形式就有隐含的节奏。

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

  • 第一条是,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修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所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是,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是,当特别提防开罪于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地窃窃私语,全心全意讨好于人,此等官员,纵然不能爬到宰相之位,至少不会投置闲散,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
  • 实际上,他已萌去朝之志,他说君子如麟凤,难求而不易留养;小人则“易进如蛆蝇,腥膻所在,瞬息千万”。其理至明,人若不愿与蝇蛆为伍,只有远避。
  • 表示他坚决求去的表章写于元祐六年(一〇九一)五月,那时他的杭州太守任期届满,他请求续任一期。
  • 聚蚊成雷,积羽沉舟,寡不胜众也。
  • 他起程时,老臣文彦博,年已八十三岁,但仍活跃,为他送行,劝他不要再写诗。那时苏东坡已经上马,他大笑说:“我若写诗,我知道会有好多人准备作注疏呢。”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 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建了一家公立医院。据我所知,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 吴复古是真正的道士,身体精神,轻松自在,一心无忧无虑,这是道家极其重视的,由于身体强,欲望少,他们大多能过一种为人所艳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要获得此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必须摆脱名利,吃粗茶淡饭,穿衣住处不讲究,步行千里,睡在旷野,不视为苦事。吴复古对此世界一无所求。他时隐时现,等于随时提醒苏东坡,倘若他不为政治所纠缠,他就过那种飘荡不羁的日子。
  • 他不懂为什么有人以为天空有云、有月光会更美。他以为天空无云,正如一尘不染的良心。
  • 苏东坡发现了一种极不寻常的酒——“桂酒”,他说桂酒不啻是仙露。他给陆惟谦写信开玩笑说桂酒一端即足以抵他迢迢千里跋涉之劳,而陆惟谦果然来了。
  • 在一首诗里苏东坡盛夸此酒,如果此种酒能开怀畅饮,会感到浑身轻灵飘逸,可飞行空中而不沉,步行水面而不溺。
  • 常以谓人之至药,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
  • 浊醪有妙理赋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失忧心于昨梦,信妙理之疑神……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稻米无知,岂解穷理?曲蘖有毒,安能发性?乃知神物之自然,盖与天工而相并。得时行道,我则师齐相之饮醇;远害全身,我则学徐公之中圣。湛若秋露,穆如春风。疑宿云之解驳,漏朝日之暾红。初体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扫空……兀尔坐忘,浩然天纵。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座中客满,惟忧百榼之空。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今夫明月之珠,不可以襦,夜光之璧,不可以[插图]。刍豢饱我而不我觉,布帛燠我而不我娱。惟此君独游万物之表,盖天下不可一日而无。在醉常醒,孰是狂人之药;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
  • 祭文上说:“一秀不实,何辜于神,谓当百年,观此胜振。云何俯仰,一颦再呻。救药靡及,庵为空云。万里海涯,百日计闻。拊棺何在,梦泪濡茵。长号北风,寓此一樽。”
  • 他对朝廷高层政治固然是已告断绝,可是对邻人和当地百姓的福利,他还是视为己任。倘若有什么事非法越理,他若能运用势力予以纠正,他不会坐视不顾。
  • 他又在城西修了一座放生池。这纯然是佛教思想,其基本观念是轮回思想,相信那些鱼也许前生是人身。鱼类一放入此——放生池内,则生命安全无虞。那个池塘即名为“苏东坡放生池”,直到清末,当地士绅百姓,还保持在节庆之日,去买鱼放生的风俗。
  • 他虽然不能做官,但还可以做个热心公益的国民。

第二十六章 仙居

  • 秦观赠她的诗说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她到惠州时还年轻,才三十一岁。苏东坡那时五十七岁
  • 苏东坡的思想已然发展到不但喜爱淳朴的生活和纯洁的思想,而且到相信纯洁的思想才是淳朴生活的基础。
  • 关于痔疮,他的学说是这样,比如身内有虫啮咬,治疗之法,是“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一切普通食物他全不吃,连米在内,只吃不加盐的麦饼和玉蜀黍饼。如此数月,暂时痊愈。
  • 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
  • 某既弃绝世故,身心俱安,小儿亦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呵呵。
  • 这栋房子倒一直保存到现在,人都称之为“朝云堂”。在苏东坡的作品里,这栋房子叫“白鹤居”
  • 孔子在《论语》里说“德不孤,必有邻”
  • 房子上梁时他写的诗,描写从房子各方面所见的景色。上梁就等于奠基,是附近邻居的一件大事。所有邻居都带着鸡和猪肉前来道喜。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 从现在起,苏东坡一直鳏居未娶。
  • 他曾写了两行诗,描写在春风中酣美的午睡,一边听房后寺院的钟声。章惇看到那两句诗,他说:“噢!原来苏东坡过得蛮舒服!”于是颁发了新贬谪的命令。

第二十七章 域外

  •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祐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祐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
  •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然儋耳颇有老人百余岁者,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吾尝湛然无思,寓此觉于物表。使折胶之寒无所施其冽,流金之暑无所措其毒。百余岁岂足道哉!彼愚老人者初不
  • 像在四川或福建的一部分地方一样,他们也是妇女操作,男人在家照顾孩子。
  • 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
  • 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 苏东坡一向对僧人很厚道,但是他不喜欢儋州一带的和尚,因为他们有妻子,并且和别的女人有暧昧情事。
  • 苏东坡博闻强记,他把读过的这些古史每一行都记得。有时他倚在躺椅上听儿子诵读这些书,偶尔会指出某些古代文人生平的相似细节而评论之。
  • 岛上难得好墨,苏东坡自己试制。苏过后来说他父亲险些把房子烧掉。
  • 在他写的各医学笔记中,有一种药可以一提,那就是用荨麻治风湿的办法。荨麻含有荨麻素和黄体素,像毒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荨麻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停止。
  • 除去忙这些事之外,他还在儿子的帮助下,整理杂记文稿,成了《东坡志林》。过去他和弟弟子由分别为五经作注,他担任两部。在黄州谪居时,他已经注完《易经》和《论语》。现在在海南,他注完了《尚书》。最为了不起的是他的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

第二十八章 终了

  • 徽宗能画美丽的花鸟,交颈的鸳鸯,但是每一个帝王,只要能忍心对老百姓施虐政而为自己建筑琼楼玉宇园囿亭台,则未有不失其王位者。
  • 苏东坡和吴复古二人此生足迹遍中国,所不同者,苏东坡是受别人的命令所驱使,而吴复古则完全听由己意,不受命于他人
  • 苏东坡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
  • 他很愿和弟弟住在一处,但是弟弟有一大家人,而且家境并不富裕。他不知道该不该带一家三十口人、子孙仆人等,去加重弟弟的负担。
  • 有一次,他这样写:“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子尔。不知今夕如何度?”米芾送来一种药,是麦门冬汤。
  • 第二天,客人去看他,发现他侧身面壁而卧,哽咽抽搐,竟至不能起床接待他们。
  • 这一封信,连同他以前给朱寿昌反对杀婴恶俗的那一封信,还有他于元祐七年(一〇九二)给皇太后上书求宽免贫民欠债的那一封信,可以算作苏东坡写的三大人道精神的文献。
  • 子由要给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
  •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 《南行集》; 《钱塘集》(杭州); 《超然集》(密州); 《黄楼集》(徐州); 《毗陵集》(常州); 《兰台集》(任翰林时); 《海外集》(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