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精装典藏本)

刘义庆编撰

前言

  •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德行第一

  •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④,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 “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②。”
  • 谢公夫人教儿①,问太傅②:“那得初不见君教儿③? ”答曰:“我常自教儿。”
  • 觉得有什么事情,只是常想起与郗家离婚的事情。

言语第二

  •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⑦,复有完卵乎?
  • 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④。”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何平叔云①:“服五石散②,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③。”
  •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④,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⑤。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 邓艾口吃①,语称“艾艾②”。晋文王戏之曰③:“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④',故是一凤。”
  • 箕山之志:箕山在今河南登封东南。相传尧时许由隐居在此。后以此喻隐遁。
  • 千岩竞秀②,万壑争流③,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⑥? ”
  • 瑚琏:两者都是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比较贵重。
  • 桓玄既篡位后,御床微陷①,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进曰②:“当由圣德渊重③,厚地所以不能载。”时人善之。
  • “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⑤。”

政事第三

  • 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 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 在草不起子:遗弃婴儿。
  •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⑦,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愦愦(kuìkuì):糊涂、忙乱。
  • 承藉猛政③,故可以和静致治
  • 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⑤? ”
  • 选草:准备提任选拔官员所用的名单。
  • 皋陶造刑辟之制⑤,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⑥,未为不仁。

文学第四

  • 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③。听君向言④,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 王辅嗣弱冠诣裴徽①,徽问曰:“夫无者②,诚万物之所资③,圣人莫肯致言④,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⑤,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 裴冀州释二家之义③,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
  • 膏肓之疾:难以治愈的疾病。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此处喻指不可思辨明晰的事理。
  • 庾子嵩读《庄子》①,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②。”
  •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①,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②:“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③。皆此类。
  • 阿堵:晋人口语,相当于“者个”,即这个。
  • “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③! ”
  • 圣贤固所忘言④。自中人以还⑤,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⑥;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 刘真长与殷渊源谈①,刘理如小屈②,殷曰:“恶③,卿不欲作将善云梯仰攻④。”
  • 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①。”
  • 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
  • 故当:表示揣测,或许、可能是。
  •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②。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③? ”帝深有惭色。
  • 五经:分别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 故当是丈夫之德③,表于事行④;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 诔:叙述死者生平德行以示哀悼的文章。
  • 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①,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②,往往见宝。”
  • 碎金:这里指篇幅短小的美文。

方正第五

  • 战庸:战功。庸,功劳。
  • 和峤为武帝所亲重①,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②,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曰:“皇太子圣质如初。”
  • 古之君子⑤,进人以礼⑥,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戎首:指挑起事端的人。
  •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①,庾卿之不置②。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③,我自卿卿④;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 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 “昔肃祖临崩,诸君亲临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列③。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④,任人脍截耳!”于是拂衣而去,诸公亦止。
  • 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 王述转尚书令①,事行便拜。文度曰②:“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是美事③,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 孙兴公作《庾公诔》①,文多托寄之辞②。既成,示庾道恩③,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雅量第六

  • 已无延陵之高③,岂可有丧明之责
  • 延陵之高:指的是季札为人行事品德高尚。据《礼记》记载,季札在儿子死后埋葬时很平静地说:“骨肉重新回到土里是命里注定的。他的魂魄则到处都可以存在。”孔子评价他这种态度合于礼。顾雍用“延陵之高”来表示对丧子持坦然的态度。
  • 嵇中散临刑东市①,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②。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③,吾靳固未与④, 《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⑤,请以为师,不许。文王寻亦悔焉。
  •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 伧父:卑鄙的人,北方佬。当时南北朝时南人蔑称北人的称呼。
  •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①,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③,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④。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 桓公伏甲设馔①,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②。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③,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④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⑤。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⑥。
  • 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①,日旰未得前②。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③? ”
  • 谢公与人围棋①,俄而谢玄淮上信至②,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③。客问淮上利害④,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 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

识鉴第七

  • 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石勒不知书①,使人读《汉书》②。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③,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④,乃曰:“赖有此耳!”
  •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①,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②,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③? ”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④。
  • 黑头公:指年轻发黑而至公卿之位。
  • “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②
  • 履屐之间:处理一些小事情。

赏誉第八

  • 陈仲举尝叹曰①:“若周子居者②,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③。”
  • 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①:“肃肃如入廊庙中②,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③。”“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④,汪翔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 王戎目山巨源①:“如璞玉浑金②,人皆钦其宝③,莫知名其器④。”
  • 清真寡欲②,万物不能移也③
  • 森森如千丈松②,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林下诸贤①,各有俊才子②:籍子浑③,器量弘旷④;康子绍⑤,清远雅正;涛子简⑥,疏通高素⑦;咸子瞻⑧,虚夷有远志⑨,瞻弟孚⑩,爽朗多所遗⑪;秀子纯、悌⑫,并令淑有清流⑬;戎子万子⑭,有大成之风⑮,苗而不秀⑯,唯伶子无闻⑰。凡此诸子,唯瞻为冠⑱,绍、简亦见重当世。
  •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①,戴若思之岩岩②,卞望之之峰距③。”
  • 嶷如断山
  •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①。”谓其裁中也。
  • 亹亹(wěi):孜孜不倦。
  • 掇(duō)皮:直率,没有什么掩饰。
  • 谢太傅道安北①:“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 刘尹云①:“见何次道饮酒②,使人欲倾家酿③。”
  • 茗柯:“酩酊”,大醉。
  • 风恬②月朗
  • 虽不能休明一世③,足以映彻九泉

品藻第九

  • “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 陶冶世俗③,与时浮沉④,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⑤,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明帝问谢鲲①:“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②,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③,自谓过之。”
  •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①。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
  • 桓大司马下都①,问真长曰②:“闻会稽王语奇进③,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 不知者不负其才③,知之者无取其体④。”
  • 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④。推此知之。”
  • 谢公问王子敬①:“君书何如君家尊②? ”答曰:“因当不同③。”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规箴第十

  • 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 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②,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 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①,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②,因如醉跪帝前③,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 王夷甫雅尚玄远①,常嫉其妇贪浊②,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③,令婢:“举却阿堵物④! ”
  • 元帝过江犹好酒①,王茂弘与帝有旧②,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③,从是遂断。
  • “桑榆之光③,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④。

捷悟第十一

  •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①,时作相国门②,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③。既竟,曰:“‘门’中‘活’, ‘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夙惠第十二

  •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①,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②。”魏武知之,即遣还。
  •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豪爽第十三

  •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④? ”

容止第十四

  •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②,不足雄远国③,使崔季珪代④,帝自捉刀立床头⑤。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⑥,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 何平叔美姿仪①,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②,正夏月,与热汤饼③。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④。
  • 蒹葭倚玉树
  •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①,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②,爽朗清举③。”或云:“肃肃如松下风④,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⑤;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⑥。”
  • 恒捉白玉柄麈尾②,与手都无分别。
  •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①,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②。
  •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①。”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 刘伶身长六尺①,貌甚丑悴②,而悠悠忽忽③,土木形骸④。
  •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③。
  • 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
  • 庾子嵩长不满七尺①,腰带十围②,颓然自放③。
  •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①,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②。玠先有羸疾③,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 嵚(qīn)崎:山高峻,比喻人高大英俊。历落:指举止洒脱。可笑:可喜。
  • 形貌既伟,雅怀有概②,保而用之,可作诸许物也③。
  • 王敬豫①有美形,问讯王公②。王公③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④! ”又云:“敬豫事事似王公。”
  • 鬓如反猬皮②,眉如紫石棱③
  • 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①,何其轩轩韶举②! ”
  • 时人目王右军①:“飘如游云,矫若惊龙②。”
  • 濯濯如春月柳②。

自新第十五

  • 古人贵朝闻夕死④,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企羡第十六

  •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①,又以己敌石崇②,甚有欣色。
  • 孟昶未达时①,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②,被鹤氅裘③。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伤逝第十七

  • 王仲宣好驴鸣①。既葬,文帝临其丧②,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 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④。
  • 庾亮儿遭苏峻难遇害①。诸葛道明女为庾儿妇②,既寡,将改适,与亮书及之。亮答曰:“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③。”
  • 郗嘉宾丧①,左右白郗公②:“郎丧③。”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④。”公往临殡,一恸几绝⑤。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①,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③,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栖逸第十八

  •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①,遇道士孙登②,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③。”

贤媛第十九

  • “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③,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④;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 王公渊娶诸葛诞女①。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②,而令妇人比踪英杰③! ”
  • 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
  • 陶公少时①,作鱼梁吏②,尝以坩鲊饷母③。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④:“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桓宣武平蜀①,以李势妹为妾②,甚有宠,常着斋后③。主始不知④,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⑤,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
  •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①,大薄凝之②。既还谢家,意大不说③。太傅慰释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④,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⑤;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⑥。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⑤。顾家妇清心玉映⑥,自是闺房之秀。”

术解第二十

  • 律吕:音律。古代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也叫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称为六吕,合称为律吕。

巧艺第二十一

  • 韦仲将能书①。魏明帝起殿②,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③,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 钟会是荀济北从舅①,二人情好不协②。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③。苟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④,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⑤,宅遂空废。
  • 顾长康好写起人形①。欲图殷荆州②。殷曰:“我形恶③,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④。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⑤,使如轻云之蔽日。”

宠礼第二十二

  • “使太阳与万物同辉④。臣下何以瞻仰!”
  • 许玄度停都一月①,刘尹无日不往②,乃叹曰:“卿复少时不去,我成轻薄京尹③! ”

任诞第二十三

  •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①。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②,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③。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刘伶恒纵酒放达①,或脱衣裸形在屋中②,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③。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 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②。”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 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 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①。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②,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母也③。
  • 阮宣子常步行①,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②。虽当世贵盛③,不肯诣也。
  •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 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今已饱,不复须驻。”了无惭色。
  • 王孝伯言①:“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 王长史登茅山①,大恸哭曰:“琅邪王伯舆②,终当为情死!”

简傲第二十四

  • 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 嵇康与吕安善①。每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②,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③。
  •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①。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②。”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③? ”答曰:“未知生,焉知死④。”
  •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①,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②,在厅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③,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④。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⑤。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排调第二十五

  • 四凶:传说中尧时的四大恶人,指浑敦、穷奇、祷杌、饕餮,一说指舜时的共工、驩兜、三苗、鲧。
  •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①。王戎后往。步兵曰②:“俗物已复来败人意③! ”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 晋武帝问孙皓①:“闻南人好作《尔汝歌》②。颇能为不③? ”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①,见武子从庭过②,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③,生儿故可不啻如此④! ”
  •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①,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②? ”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 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③,渊不深则不清。”
  • 王、刘每不重蔡公①。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②? ”答曰:“身不如夷甫③。”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①。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②。”
  •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⑥。
  • 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④。”范曰:“洮之汰之,砂砾在后。”
  • 恒任之风③,当有所弘耳。
  • 前倨而后恭:语出《战国策•秦策》,是说苏秦在秦国游说失败后回到家中,嫂子不给他做饭。后来他在赵国做了大官,回家时嫂子见了他就跪拜在地。苏秦问:“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倨,傲慢、怠慢。
  • 祖广行恒缩头①。诣桓南郡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③。”

轻诋第二十六

  • 桓公入洛①,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②。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③,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④! ”袁虎率尔对曰⑤:“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⑥?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⑦。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意以况袁。四坐既骇,袁亦失色。
  • 大略云:“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③,沙门虽云俗外④,反更束于教⑤,非情性自得之谓也。”
  •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①,辄嗔云:“君得哀家梨②,当复不烝食不③? ”

假谲第二十七

  • 魏武少时①,尝与袁绍好为游侠②,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③,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④,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⑤,遂以俱免。
  • 魏武行役,失汲道①,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默林②,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①,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②:“汝怀刃密来我侧③,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④,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⑤。
  •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①。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②,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①,不着。魏武揆之②,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③,剑至果高。
  • 谢遏年少时①,好著紫罗香囊②,垂覆手③,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④,得即烧之。

黜免第二十八

  • 逆则应杀,狂何所徙?”
  • 桓公入蜀①,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②。其母缘岸哀号③,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④。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 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①,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座皆笑。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②,况复危难乎?”敕令免官。
  • 槐树婆娑⑦,无复生意!

俭啬第二十九

  • 王戎俭吝①,其从子婚②,与一单衣,后更责之③。

汰侈第三十

  •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①。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②,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③,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④,脱故衣,著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⑤。”
  •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②,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③,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④,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⑤,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⑥,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⑦。恺惘然自失。

忿狷第三十一

  • 魏武有一妓①,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②。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果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③。
  • 螭拨其手曰:“冷如鬼子手馨⑤,强来捉人臂!”
  •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谢无奕性粗强①。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②,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谗险第三十二

  • 王平子形甚散朗①,内实劲侠②。
  •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①,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②。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③? ”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尤悔第三十三

  •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⑥! ”

纰漏第三十四

  • 王敦初尚主①,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②,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③,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惑溺第三十五

  • 魏甄后惠而有色①,先为袁熙妻②,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③,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④。”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⑤。”
  •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①。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②;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