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版权信息

  • 书名:道德经作者:(春秋)老子译者:李若水

前言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要顺道而行,法天效地,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柔弱中和,和光同尘。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本性,这样才能不失根本。这就是顺道,从而获得大道。

上篇《道经》三十七章

  • 老子告诫孔子,他所学的所谓六经不过是陈旧的知识,远远不是道。道需要法天效地,与自然天地合一,观察天地万物,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得到道;得到道,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学以致用,教化天下。孔子最终认识到此,所以老子说他得道了。

第二章 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1]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2]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3],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4]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5]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 不尚[1]贤,使民不争。 不贵[2]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 不见[4]可欲[5],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6]无欲[7],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 “锉锐解纷,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多言[5]数[6]穷,不如守中[7]。

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 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
  • 提出贵低贵柔贵静的人生智慧。

第七章 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2]而身先,外其身[3]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4]!故能成其私[5]。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 上善若水[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2], 故几[3]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4],与善仁[5],言善信[6],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7]。 夫唯不争,故无尤[8]。

第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持而盈[1]之,不如其已[2]。揣[3]而锐[4]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5]。功遂[6]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抟气为柔,明白四达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第十一章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 一个人的修养,只有“掏空”自己的内心,让心回归清静、无我、真我的状态,才能做到“无”,在无我忘我中投入做事,专心致志,才容易取得成功。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 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仅追求物欲之享受,满足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足内心的虚荣,于是纵情,于是任性,为此脚步匆匆,忙碌不止。但最终也许得不偿失,生命中最该珍惜的是什么?恰恰不是物质和功名,而是内心的快乐、充实和幸福。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 宠辱[1]若惊,贵[2]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3]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4]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 所谓“道纪”,指道之规律。聪明人做事之所以容易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事,所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 “执古之道”,执古才可阅今。周幽王不守古道,不察今天,昏庸无道,致使丧命。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世人贪心不足,往往陷入对完美、美满的追求中而不能自拔,却没一人能够如愿。月满则亏,人生没有圆满。所以,做人做事要保持分寸感,掌握好自己的平衡,不能做尽了。这也是保持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所以不必追求完美。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 太上[1],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2]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3]其贵言[4],功成事遂[5],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 大道[1]废,有仁义。慧智[2]出,有大伪。六亲[3]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楚国的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在喧嚣的人世中,一个人只有减少欲望和私心杂念,善于内观反省,净化自己,保持本性,永守自我的精神家园,才不至于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失去自我,从而拥有轻松自在的人生。
  • 蔺相如因为“少私寡欲”,不与人争,顾全大局,所以赢得廉颇等人的尊重和佩服,并最终避免了大的争端。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然,顺道而行,让生命处于一种丰富宁静、自然无为、自在悠闲的状态。3.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一路昂首挺胸、高歌奋进、志在必得的姿态并不可取,相反,低调谦卑,甘于寂寞,隐藏锋芒,潜居抱道,待时而动,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也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道理所在。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道的若有若无,无有生有,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从“虚无”中寻找其中存在的真理。只有回归这种纯粹虚无的状态中,内心才能宁静,并在宁静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争,莫与之争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5],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 一个善于生活的人,会自觉地法天效地,道法自然,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既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无论幸与不幸,他都会把这些看成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必然,积极乐观地接受,并有意识地体验生活,提炼升华出自己的生命精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企[1]者不立。 跨[2]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3]赘形[4]。”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寂兮寥兮,道法自然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郑成功的做法,就是“人法地”,他充分察看天时、地利,调研各种情况,所以才能最终得胜。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一个善于修养自己的人,凡事沉稳而行,从而按部就班地做成事情;内心保持沉静,定力十足,从而在静定中升华出般若智慧,永远不失自我,生命处于一份平和、宁静和怡然中。
  • 原本兵力雄厚的王邑军因轻、躁而败,而刘秀军则以静、重取胜。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 所谓“大智若愚”,那些看起来愚笨木讷的人,往往蕴藏着大聪明、大智慧;而那些看起来聪明外露、口若悬河、事事争胜抢风头的人,其实往往是华而不实,没有真聪明。真正的聪明智慧不显山不露水,不锋芒毕露,懂得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时机一到,才果断出手,从而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第二十八章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 强调低调、谦卑、忍辱,不是叫人不思进取,消极避世,软弱受欺,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因为在复杂竞争的社会,在不得时机时,很多时候需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否则,只能是白费徒然之功。
  • ,“守其辱,为天下谷”

第二十九章 无为无执,无败无失

  • 老子所说的“为则败之”,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
  • 尧帝治理天下时,不用金玉做装饰,不穿华服,不观赏奇珍,不听淫乐,不粉饰宫廷墙垣,不雕饰。以布衣遮体,以粗粮为食,以野菜为汤,不因征役而影响耕作。而是控制欲望,清静无为,官吏正派就会得到升迁,廉洁爱民就会得到更多俸禄。敬重百姓,对他们进行慰勉。表彰良善人家,提倡公正平等,以法制治邪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赡养鳏寡孤独者,救济祸患伤亡的人。尧帝自己要求很少,征税劳役也很少,所以天下百姓富足安乐。正因此,百姓爱戴他如仰视日月,亲近他如亲近父母。”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4]。
  • 随炀帝的行为,正是多欲多为、背道而驰的结果。

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 夫唯兵者[1],不祥之器,物或恶之[2]。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3],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可见,兵者,不可轻易动也。墨子正是明白此道,所以成功地打消了楚王的征战计划。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 人心不足,都爱争高争先。但事实上,无休止的物欲,只能让自己陷于无限的痛苦,难免祸患。岂不知天下地万物各有所属,别人的东西只是别人的,不属于自己的争取不来。所以,与其无休止地争取,做无谓的努力,不如乐天知命,知足知止,淡泊自得,活在当下,珍惜既有,乐享当下。
  • 李世民接着说道:“为政之道,只有无私才能服众。行赏要按功而论,任有用之才,才能保我李氏江山。秦王府的人虽是我的旧部,但不少人缺乏才德,只会怨天尤人,如果因为他是我的旧部就奖赏他,那我不成了昏君吗?这不符合治国安邦的大道啊!”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知足者富,强行者[2]有志。不失其所[3]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我有自知之明,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在用人上,我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其实,我自己的能力有限,全靠大家的帮助,才得到天下。比如,萧何在治国安邦上胜于我,张良在深谋远虑上强过我,韩信在用兵之道上胜过我。他们能为我效命是我的福气,有了大家的鼎力相助,我才有今天。而项羽不懂得知人善任。多年来,他只有一个范增,我认为这才是他失败的根源!”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故成其大

  •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匈奴以老弱病残的假象,隐藏自己的实力,欺骗刘邦,使他判断失误,滋生他的自大心。果然,刘邦因为自大轻敌,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

第三十五章 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 最美的,往往是最单纯的;最深刻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最有魅力的,往往不是外表,而是内在。
  • 大象无形,而能入众形,有形者无不归。圣人执无我以御天下,故天下莫不往,以其与物同体也。万物恃之而生,故无往而不利,故无往而不害。
  • 将士们为什么如此严守军纪?这正是爱国爱君主的表现,为文帝忠诚效力。而文帝爱兵如子,谦卑自处,不搞特殊,正是他的以德治国而深得人心军心。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 将欲歙[1]之,必固[2]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3]。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4]于渊[5],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6]。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 道常无为[1]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2],万物将自化[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4]以静,天下将自定[5]。
  • 当面对夸奖时,邹忌保持冷静,静心思考,领悟其中的道理,说明静心能生智慧。他以此作比,劝谏齐威王不要为美言所蒙蔽,要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强兵。

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 老子认为,礼的产生是社会忠信不足所致,所以是祸乱之始。由此推出,所谓的先知,也多是虚伪浮华的代言人,不值得称道。社会越发达,等级分工越细,礼教越昌盛,离道和德越远。所谓“文明是虚伪的标志”,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忧虑于此,一语破的。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6]。

第四十章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反[1]者道之动。弱[2]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3],有生于无[4]。
  • 天下万物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张巡运用此法,以“无”的假象迷惑敌人,化虚为实,最终击败了敌人。

第四十一章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人都有个性,但必须融于社会共性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为人处世,最好保持低调谦卑,磨去不必要的棱角,凡事不张扬,不争辩,最好学古人潜居抱道,时机到时,才显露身手,从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脱颖而出。

第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4]而抱阳[5],冲[6]气以为和。
  • 失去了和,万物不能健康成长。人伤和气会气不顺,生怨气生祸患,事伤和气则失了秩序,乱了规矩。所以,中和之道的平衡很重要。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 天下之至柔,驰骋[1]天下之至坚。无有[2]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3]及之。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如果志向不高远、坚定,则会出现相反的后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甚爱[3]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5],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大成[1]若缺,其用不弊[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4]。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罪于纵欲,知足常足

  • 罪莫大于可欲[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1],见天道[2]。其出弥[3]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4]而成。
  • 诸葛亮在出名之前,并不是一个成天奔忙着推销自己的人,而是潜心学习,培养能力,静观天下形势。这在群雄蜂起的乱世,首先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为学日益[1],为道日损[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赵高的行为,是典型的强梁者,无事生非,自逞其能,背信弃义,所以不得善终。可见,自逞强者是多么可怕。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不善吾善

  • 无论是君主治理天下,还是一个人办成事情,都不能抱执着之心,不能太自私,也不能目的性太强,而应该顺从规律,不勉强从事,也不必问结果,这样,就能做到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 百姓皆用其耳目为圣人视听也,圣人爱念百姓如婴孩赤子,长养之而不贵望其报也。 ——河上公
  •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 无生也无死,有生就有死。生是体验,死是回归,这就是自然之道啊!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
  • 此章教人不待矫揉造作,听其自然,而知渐进之功焉。道从无而生,从虚而入,空之又空,道乃生焉。故道生之,乾坤合一,谓之道,阴阳转舒谓之生,太和之气谓之德。万物本无而生,是以万物莫不尊道。万物本太和而成,是以万物莫不贵德。何也?本于一性也。
  • 且道但能生之而已,然非德不育。春气逼物,故物不得不生。秋气逼物,故物不得不成。此其道以势成之也。
  • 天下是天下人共同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只有与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广施仁爱,才能得到天下。反之,如果只为满足个人私欲,想独占天下,就定然会失掉天下,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五十二章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 世人总为欲望裹挟着,匆匆忙忙,不得其闲,无休无止,纷纷扰扰不断,烦恼痛苦无边。为什么?因为被名利物欲迷障了心眼,忘记了根本,失去了自我,精神没了依托,不知所从何来,归往何处,如风车一样,只能随波逐流,却很少反思反观自己,真是劳心劳力。因为没自然从道,所以最终不是一无所成就是得不偿失,甚至身陷祸患。此是舍本逐末、忘本弃道之行为。事实上,生命自然而简单,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虚名的附丽,只要复归本性,抱朴守真,就会拥有简单自然愉悦的生活。
  • 柔有所设,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 大道甚夷[3],而人好径[4]。
  • 坦途正道虽好走,但不会一帆风顺,中间总有歧路弯路。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往往,人生要走些弯路小道,经些曲折,然后才能峰回路转,步入光明大道。所谓殊途同归,只要你坚持走正道,不忘寻正道,最终走上正道、大道,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走偏、走邪、走失,也不会迷失方向,陷于沼泽泥淖。
  • 大道甚夷,无有险阻。世之不知者,以为迂缓,而好径以求也。故凡舍其自然而有所施设者,皆欲速者也。
  • 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和周瑜是小学同学。
  • 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一员大将,命他掌剑监酒,说:“蒋干和我是好友,虽来自江北,但不是曹操的说客,大家不要多心。今日席上,只谈朋友旧谊,不许提起两军争战之事。”
  •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 可见,聪明不是轻易可以做的,不如安分守己,方能安身自保。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 由己推人,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物理相通,大道归一。道理相通,即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就此意义讲,很多事情复杂的只是表面,其实质是简单的唯一的。所以细心体察大道,是十分重要的。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必他求,转而求诸于己,更加切近而实在。
  • 吾之身清静无为,则不妄作。不妄作则和气充盈。和气充盈则三田通畅。三田通畅则百脉调荣。百脉调荣则遍体康健,髓坚骨实。此皆抱道自然之效也。
  • 葛洪认为,要驱除“六害”,就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一要淡泊名利;二要禁止刺耳的声音和淫色;三要降低对财物的欲望;四要降低对滋味的追求;五要除去不合理的妄想;六要去掉忌妒的心理。同时,还要做到“十二少”: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要想活得轻松快乐,就该时常净化内心,回归到赤子的纯粹淳朴之状态,然后重新开始,从而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 孙登看了他一眼,半天才说:“你知道火吗?光是火与生带来的。火如果不懂得利用光亮,就等同于没有光亮。如同才华,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果不懂得挖掘运用自己的才华,就等同于没有才华。当然,火发出光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若要有光,就要有木柴燃起火,以保持火的光亮。同理,若想运用才华,就要遵从客观规律,了解外在的世界,如此才能成就自己。”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想战胜别人,先战胜自己。而要战胜自己,则首先要从内心改变自己,让心回归本初之虚静,回归无欲无知无我无事无物之境界,如此才能无扰,从而获得定力智慧。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 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注重节俭之道,节制自己的欲望,也会节制使用物品。无论身心,都不放纵自己,不会有非分之想,不会有过度之求,凡事适可而止,内心知足知止。这样,他就能保持身心健康,内心平和,从而保持健康愉悦的生命状态。

第六十章 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 治大国,若烹小鲜[1]。
  • 如果我杀了他,就是不忠,但如果背弃国君的命令,就是失信。我这样进退两难,还不如去死!”

第六十一章 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 有真智慧和真本事的人,往往不是盛气凌人,难以让人接近的,而是谦卑自处,意气平和,宽容大度,安静从容,不与人争,不与人辩,低调而默默,看去毫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又能显示超凡的智慧和能力,从而脱颖而出,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为天下贵

  • 美言可以市尊[3],美行可以加人[4]。
  • 一个内心坚守道德、保持自我、不失根本的人,自然内心充实而有力,不会被外在的物质和虚名所牵绊所烦累。无论得失成败,无论幸与不幸,花开花落,他都能活得从容自在,能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 道者,天地之包,万物之奥。天无道不清,地无道不宁。天有道,不言而高。地有道,不动而卑。万物无道不生,万物有道,所以化育。乾坤内外,无不有道,故为道之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天地万物,无不秉气而生,无不随气而化。人乃天地中之天地,可不以道为宝乎?
  • 曹刿回答说:“齐军逃跑未必是真败,可能是佯败以吸引我军上当。所以,我先仔细观察了齐军的车轮印,看它们确实乱了,又观察敌军旗帜,确实已倒了,这些都证明齐军确实是败逃,此时才下令追击,万事周详,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啊!”

第六十三章 难作于易,大作于细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念无念,心无心,情无情,欲无欲,物无物,我无我,如此才能安。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2]之。民之难治,以其智[3]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4];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真正简单的才是最深刻的,真正朴素的才是最本真的。
  • 无论现实世界如何丑陋,无论事业如何失败,无论生活如何艰辛,他都能坦然面对,不失自我和力量地活着……

第六十六章 以其善下,为百谷王

  •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生事,就少是非;不与人争面子,争死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陆逊正是利用了关羽的心理特点,心怀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关羽表现出谦下、学习、崇拜甚至胆小不敢与他为敌的态度,使关羽放松警惕,产生“意骄志逸”的心态,从而适时进攻攻取战略要地的。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用人之力

  • 善为士[1]者不武[2];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3];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4],古之极[5]。
  • 不逞一时之快,不逞一时之勇,这正是陈瓘的智慧。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7],哀者[8]胜矣。
  • 大抵用兵之法,以怯为主。怯则不敢轻敌,故常以逸待劳,以钝挫锐,以静待动,以文御武。故折冲樽俎,不战而可以屈人之兵矣。天道好生,助胜于慈者也。兵者对敌,必争必杀以取胜。今乃以不争不杀而胜之,盖以慈为本故也。
  •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就先尝尝苦味,还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以柴草为褥,这就是“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来历。

第七十章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 言有宗[1],事有君[2]。
  • 他没想到,自己结交权贵无数,他们都气宇轩昂,华丽富贵,但很多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眼前这个樵夫,身着粗布,形象粗鄙,地位低下,但却是被褐怀玉,内心不俗,品位高雅,怎不令人刮目相看呢?他遂与樵夫成为知己。

第七十一章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知不知[1],上[2]矣。不知知[3],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4],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6],自爱不自贵[7]。
  • 狎:通狭,压迫,逼迫。
  • 人都是有自尊自爱的,人都有自己的自治能力,所以管理者根本无须强加管理,只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员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就能做到相安无事,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于是纵情享受,骄奢淫逸,贪恋美色,娇宠杨玉环,荒废朝政,致使外戚专政,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 这正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体现。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插图]然[4]而善谋。天网恢恢[5],疏[6]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 现实中,很多人操心过多,或者严苛于人,对人不放心,横加干涉,插手别人的事,甚至越俎代庖,岂不知,这不仅于事无补,好心没好报,而且会打乱原有的秩序,好心做成坏事。所以当戒之。
  • 天将去恶,必假手于一人。——司马光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做饭备酒,比喻超出自己的能力和业务范围去干涉和处理别人的事情。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贤于贵生

  • 夫唯无以生为[4]者,是贤[5]于贵生[6]。
  • 上以有为导民,民以有为应之。故多事而难治。
  • 穷奢极欲,不知足,是很危险的。他们自以为在享受人生,是贵生,岂不知,这是最不善于生活和享受生命的做法。所以不得善终。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坚强[2]。草木之生也柔脆[3],其死也枯槁[4]。故坚强者死之徒[5],柔弱者生之徒[6]。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7],柔弱处上[8]。
  • 强则不胜,木强则折”,逞强必遭失败。真正的智者,善于处下,守柔弱,使对手放松警惕,从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所以,善于守弱守柔者,是真正的智者和强者。

第七十七章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 天之道[3],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4]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中国商人的祖师爷范蠡,经商发财,又都捐出去,然后再挣钱,再捐,实在是慷慨,真正做到了济苍生。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孟尝君,也是个慷慨的贤士。

第七十八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1]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真正的强者,是善于以柔取胜的。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一个人有无修养,最大的体现就是他的胸怀。有广阔胸怀者能涵养万物,宽容豁达,善解人意,博爱大众。这样的人,往往成就更高,这也是伟人与庸人的区别之所在。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甘食美服,安居乐俗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李世民经常说:“好的国君,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为了自己而损害百姓,那就像割下大腿上的肉去喂肚子,肚子饱了,人也死了。”

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2]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3]者不知。
  • 他也明白,“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能成就大业的,也往往是“不争”之人,所以他在弥留之际智劝儿子们和解矛盾,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