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

岳南

序章 烽火照京都

  • 谈到得意处,肩膀上那个如兔子扒了皮一样温热的呈紫红色的肉球,越发晃动摇摆得厉害。原本满脸蛛网状的皱沟,因塞了过多辨不清来路的尘沙污垢,在汗水冲刷浸泡下,如同乌龟壳上的甲骨文,于扑朔迷离中以快速程序不住地变换重组。随着下部呈元宝状势如蛙形的嘴巴一张一合上下剧烈起伏,龟壳上每一个四仰八叉的字符神咒里,都透着“天下一切人等无足惧者”的傲然神气。受这股邪乎得令人费解的世风熏染,红墙黄瓦映照下的古城沉浸在一派浮华、平和、温馨外加迷迷糊糊勃起、狂欢、天马行空的大梦之中。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一大批学界要人应邀参加会议。
  • “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
  •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第二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

  • 傅氏这种耿直、张扬的性格,为人与处世态度,以及盛气凌人的做派,可谓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一个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最稀有的天才”和“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插图]的伟大学人。
  • 当此之时,无论是被呼曰国粹派的黄侃、辜鸿铭等老夫子,或被称为大搞“歪理邪说”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辈,还是刚刚崭露头角、大受时髦青年欢迎追捧的傅斯年、罗家伦等在一旁敲边鼓的文化新锐,甚至包括张国焘、段锡朋、许德珩、汪敬熙等等各色人物,心中极为清楚真正让他们在北大校园内兴风作浪、交锋对垒的后台老板,乃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也只有蔡氏秉持“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才使一座制造官僚政客的京师大学堂从一具僵尸中蛹化而出,成为“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和“有着希望的前途”的新北大。

第三章 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 ——这一年,傅斯年33岁,李济33岁,赵元任37岁,陈寅恪38岁。
  • 如果说罗振玉通过对甲骨文的释读和研究使湮灭日久的殷商的历史之门露出了一道缝隙,让学界同人得以管窥远古庙堂之间的些许影像,那么,王国维则把这扇封闭了三千余年的殷商王朝的大门彻底撞开了。王氏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考订,使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号和世系基本上得到了确认,并在整体上建立了殷商历史的体系。为此,王国维作为“新史学的开山”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第一座奇峰,所著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为甲骨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从而直接引发了古代史,尤其是殷商史作为可靠信史研究的革命性突破。

第四章 流亡岁月

  • 就在上海战事正酣,蒋介石铁定了心要与日军决一雌雄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设法动用运输力量,把国家珍藏的宝器、工业设施、战略物资和科研设备,经长江、陇海铁路和各条公路悄悄运往内地,以保存实力,长期抗战。
  • 北平几家存有文物的部门于1932年底商定派员精选文物,紧急装箱南迁。除故宫博物院集中的13427箱零64包外,另有古物陈列所、太庙、颐和园、国子监,以及奉天、热河两行宫等处文物6066箱,由国民政府委托故宫博物院派员一起将其南迁——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宝南迁大行动。1948年底,这批宝物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品随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 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而高级将领,亦有丧胆落魄而望和者。呜呼!若辈竟无革命精神若此,究不知其昔日倡言抗战之为何也。
  • ,此人被炸弹的冲击波平地抛起后,重重地掼在墙上,留下了这个鲜明的血色印记,墙上的人自然成为一块模糊的肉饼。
  • 时年44岁的吴宓,自北平至长沙,再至昆明西南联大,所爱恋追求的女人不止K一个,而是有十几人之多,但拉拉扯扯一晃九年过去后,吴氏过了知天命之年,不但无丰硕收获,抱得几个美人归,连一根毛也没有得到,徒令时人和后人扼腕
  • 12月17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号召全国军民放弃一切和谈幻想,坚决地、不能有丝毫动摇地团结抗日,并公开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谓“中国持久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诚能晓然于敌人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之国土从内到外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致敌于死命。……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是中国政治军事高层最早公开提出对日采取持久战争以赢得最后胜利的军事战略构想。

第五章 弦诵在山城

  • 临出发前,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专门派人与黑道中的“湘西王”打过招呼,告知有一批穷学生将“借道”湘西与黔境到云南读书,请传令沿途各“广棚”“土棚”和“斗板凳脚”, 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对其进行骚扰。
  • 因为大学并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校。
  • 蔡元培在民族危急的“大风雪”中走来,又在山河破碎的暴风骤雨中离去,在他到来和离去之后,中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中国,他所开创的学术大业,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学之理念,囊括、兼容之精神,将成为一座不灭的灯塔,于岚山雾海、天地苍茫中,昭示着天下儒林士子远航的路。

第六章 又成别离

  • 同济大学是由一个在上海行医的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Paulun)创办,
  • 最具川南代表性的建筑——东岳庙,由当地士绅组织人力用滑轮和长杆起吊神像,让这些掌管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天神们暂时集中到一间黑屋子里“办学习班”,待抗战胜利后再出来工作。

第七章 陶孟和逼上“梁山”

  • 我们本来不愿意谈实际的政治,但实际的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因而,“我们”便产生一种彻底觉悟,认定政治的清明,首先要依靠人民的觉悟。如果没有养成“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就不会有肯为自由而战的人民;没有肯为自由而流血流汗的人民,就绝不会有真正的自由”
  • 雾里看花的萧乾,眼见的朦胧影像是美好的,在他童年的心灵里羡慕这间如同天堂般书房的同时,也一定猜想生活在里面的主人的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和无忧无虑的吧。岂不知此时陶孟和心中却凝结着巨大的孤寂与落寞。

第八章 扬子江头的来客

  • 1941年6月27日,西南联合大学常委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主任罗常培,自四川泸州码头乘船,溯江而上,朝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进发。[插图]
  • 叙永小城坐落在川江以南,位于泸州的正南方,属于川、黔、滇边境之地,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 梅以“生斯长斯,吾爱吾庐”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对清华的爱恋与深厚情谊。
  • 人的生活习性一旦形成,很难因外力而改变,尽管理智、刚毅坚卓如梅贻琦者,亦不例外,并终因饮酒过度中风倒下。悲夫!

第九章 似水流年

  •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最重要的是,要想一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它们是多么有价值,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富有。同时,人最好尽可能不要去想那些非买不可的东西。

第十章 大爱无言

  •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1966年“文革”风潮兴起时,这个寄托着自己缅怀之情的“水泥之圹”,作为“地主妖婆”和“蒋帮特务的后台老板”的窝点,被红卫兵和造反派以“摧枯拉朽”之势,用炸药炸开,抛骨扬尸,荡涤殆尽。此时傅斯年在台湾孤岛去世已十余年矣。
  • 蒋委员长一席话,令中方人员不禁想起当年最有实力制衡日本的美国,不但隔岸观火,而且还暗示日军把战火烧向积贫积弱、灾难连连的中国,以保存他们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面对日寇步步进逼与中国军民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孤军御敌、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在座的军政大员无不悲感交集,泫然泪下。
  • 从宏观的角度看,梁家与傅家住房条件基本相当,甚或在上坝月亮田的梁家还更高一筹,之所以产生天壤之别的分歧,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心境与面对苦难的生活态度。
  • 罗南陔属于读书人出身,时任国民党李庄党部书记,无论是思想还是眼界都较一般当地土著为高。
  • 傅、梁二人之交,如同一条直道的河流在苍茫大地上毫不喧嚣地汩汩流淌,此景也壮观,其情也绵绵,纯粹属于自然界的正常互动,整个脉络清澈明媚,没有半点污浊之气,真可谓应了古人那句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十一章 归去来兮

  •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 宁犯天下之大不韪而不为吾心之所不安

第十二章 三只新生代“海龟”

  • 同祖上曾文正公常年撰写日记的习性一样,曾昭燏留学期间写有大量日记,其兄曾昭抡也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大概是曾国藩所说的“有恒”的一种家风的再现。曾昭抡的日记大多在战乱中遗失,而曾昭燏日记原藏于曾氏后人曾宪洛家中,惜“文革”被抄没,只有少量残存。
  •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常常记忆否?
  • 自此,吴、曾、夏三位年轻的考古学家,势同滔滔不尽的江河穿越层峦叠嶂的高山峻岭,在扬子江尽头的小镇融会集结,并将以锐健的英姿和蓬勃朝气,荡漾开一片烂漫的风景。

第十三章 三千里地山河

  • 这是陈寅恪一生在生活上最舒心、精神上最得意、学术上最有创见的极盛时期。

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 北大的男生喜穿长衫,文质彬彬如同乡村学究;清华学生不乏西装革履者,如同归国华侨或时髦商人;南开学生则多穿夹克,头戴软底的小礼帽,有的还戴一墨镜,如同美国电影中的侦探,既神秘又恐怖,用北京话说,很是唬人。
  •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所谓“南渡”,如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言:“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插图]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大片国土沦陷,政府与人民流亡西南,为第四次南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陈寅恪对此次南渡的前途深为悲观忧虑,于是有“北归端恐待来生”之语。

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 寅恪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你把它抄下,按照线索去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 陈寅恪原是奔李庄而来,最终却舍李庄而去。自此,一代史学大师失去了李庄,李庄失去了这位三百年才得一见的大师。而史语所同人与陈寅恪之间的交往也如滚滚长江中游走的鱼,渐行渐远,直至冲出三峡汇入大海的那一刻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第一章 闻道在蜀郡

  • 陈寅恪与李庄失之交臂,标志着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由盛转衰。当年史语所的主将赵元任,早在昆明时期就弃所而去,跑到美国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后转耶鲁与哈佛大学任教,从此再也没有与战火熊熊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 这个老外便是后来以《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中国学术界广为人知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技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 为什么在公元1—1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西方更为有效并遥遥领先?中国究竟有哪些科技成就及其贡献?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科学一直处于原始的经验主义阶段,而没能自发地产生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插图]——这一连串的疑问,就是后来世人津津乐道的“李约瑟难题”(Needham Puzzle)[插图]的雏形。
  • 没有如炬的目光与先知的灼见,自然只能与世浮沉。纵能明是非、别善恶,而没有爱真理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胆量,遇着左右为难的事,也只好依违两可。前者是盲从,后者是乡愿,与那所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是大不相同的。这样‘强哉矫’的人实不多见,而孟真先生却颇有此风。

第二章 小镇故事多

  • 她是一个入山唯恐不深、离市唯恐不远,真正高雅、淡泊、风韵无边的人间女神。
  • 中国人民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打赢了,但国共双方分别代表自己的政权,主动放弃了对日本政府的战争索赔,中国在战争中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元以上的各种经济损失,全部付之东流,未得到一分一厘的赔偿。此举可谓悲凉、窝囊、“二驾辕”到了顶峰,徒令后世子孙悲愤交加、扼腕长叹。
  • 按傅斯年的说法,中共紧随苏联其后,学斯大林那一套,搞的不是民主而是专制,有一套不讲事理不重人性的办法。因而一旦共产党掌权,社会秩序就将大乱,甚至认为人民的自由也会被剥夺,文化会变成一片荒漠等。

第三章 山下旌旗在望

  • 1939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段时间,正面战场共有12次重量级大会战,分别是:第一次长沙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枣宜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大会战、老河口芷江会战。其中有六次大会战在湖南战区展开。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原定计划三个月亡华,但仅湖南一地,国军就顶了五年之久,多次会战,日军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湖南战略地位之重要与国军高层对这一战区的重视程度与兵力之强。
  • 衡阳攻守战,国民党第十军以1.7万人的劣势兵力,与11万日军相抗,坚守孤城47天,在仅2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数度肉搏,以死伤1.5万人,亡7000余人,军长方先觉以下参谋长、四师长被俘的代价,致敌死伤7万余众,其中4.8万 人 被 击毙, 日军六十八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中将于此役被击毙,五十七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被迫击炮弹自腹部贯穿而亡。[插图]衡阳之战,是抗战史上最惨烈的剧战,尽管打出了第十军全军覆没的悲剧,衡阳最终失守,但同样打出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防御作战独一无二的巅峰,也是少有的在一次战役中,日军伤亡人数大大高于中方的一次大战,如此大小悬殊的比率,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日本战史把此次战役称为“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其“牺牲之大,令人惊骇。”[插图]也正是由于此次衡阳久攻不下与官兵伤亡惨重,引起日本军政两界及社会舆论对东条英机内阁的痛责。在群起声讨中,东条内阁于7月18日倒台散架。纵观抗战八年,真正血火交织的死打硬拼之战,自淞沪始,以衡阳终,其间不过数场而已。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正如鲁迅所说的大时代之“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代”。

第四章 胜利的前夜

  • 中共代表周恩来闻听,一口咬定国共与其他党派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并说:“政府是内阁,并非国家,不称职,就应该改组。
  •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如果人不是从一岁活到八十岁,而是从八十岁活到一岁,大多数人都可能成为上帝。”

第五章 北大春秋

  • 到了元朝,政府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划分为十个等级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 蒋梦麟得出一个结论,即生活中那些总是鬼头鬼脑的家伙,多半会成为社会的渣滓与不良分子。
  • 学生势力这样强大而且这样嚣张跋扈,除了我前面所谈到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学生当时多半是统治阶级的子女。学生的反抗运动,也可以说是子女对父母的反抗。做父母的最感棘手的问题就是对付桀骜不驯的子女,尤其是这些子女的行为偏偏又受到邻居们的支持。工人们情形可就不同了,他们的父母或亲戚,既不是政府大员,也不是社会闻人,因此他们命中注定要挨警察的皮鞭或军队的刺刀。只有在学生领导下,或者与学生合作时,工人才能表现较大的力量。”[插图]蒋氏之言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真正道出了当时的学生运动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原因。
  • 时逢乱世,若遇到一个善良宽厚的明主,知识分子们尚可苟延残喘,甚或人五人六地生存下去。而一旦遇到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帝,或比秦始皇帝还要恶劣霸道的新主子,那就不是一场“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可以了结的了。
  • 凡事一有被迫,被胁迫之人自是对胁迫者心怀怨恨,此为人之常情。尽管各自肚中明白,却不能解释,一解释就是弄巧成拙。

第七章 大角逐

  • 所谓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川遭狗欺。

第八章 大幕在黄昏中落下

  • 在“九一八”沈阳事变爆发前的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讲话,谓:“倘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历史是客观存在,无法被某一个人所改变的,大师也不例外。

第九章 独宿春城烛炬残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
  •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

第十章 血性男儿

  • 其实凡是以运动始,必以政争终,否则这运动便是失败,是白费。
  •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第十一章 从学者到“斗士”

  • 所有那些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都需要有酝酿的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第十二章 闻一多之死

  • 宋子文与随后赴苏谈判的王世杰等人,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最终以承认《雅尔塔协定》的既定事实,同意让外蒙古独立及让苏联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的让步,换取苏联政府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 在陈寅恪看来,历史确有昭示未来的范例,在史中求史识,古今之事何其相似?

第十三章 残阳如血

  • 早在1935年6月27日夜,胡适在给王世杰的一封长信中就表达了对时局的认识与战略构想,并精辟地预言中国需要一个长时期的抗战过程,方可促成英、美在太平洋与日本开战的可能,信中说:“在最近期间,日本独霸东亚,为所欲为,中国无能抵抗,世界无能制裁。这是毫无可疑的眼前局势。”若中国局势发生逆转,只能寄希望于“一个很远的将来”。其理由是,日本因滋生了一个狂妄而危险的图谋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将激怒英美,到那时,“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惨的大战,可以作我们翻身的机会” 。又说:“我们必须要准备三四年的苦战。我们必须咬定牙根,认定在这三年之中我们不能期望他国加入战争。我们只能期望在我们打得稀烂而敌人也打得疲于奔命的时候,才可以有国际参加与援助。这是破釜沉舟的故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促进那不易发动的世界二次大战。”[插图]
  • 上帝拯救的是那些自救的人。
  • 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至于学生运动,今日学生水准,不够为未来之建国人才,甚望能安心读书,专门作学问,学术绝对自由,惟不可作为政治斗争之工具。

第十四章 穿越历史之门

  • 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再大的英雄也是这样。
  • 董作宾听罢,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道:“若等你在课堂或书本中学好文字学,人家的甲骨文字典早就在书店里发卖了,哪还有咱们的机会?为今之计,只有占先,一面发掘,一面读书,一面研究。有了新材料,就有新问题,这个问题就逼着你非读金文、小学去细心细考,自然会有新局面、新结论。旧路已为人家占满,不另辟新天下,哪有咱们年轻人的出头之日?”

第十五章 还都南京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由于傅斯年自己最初那段婚姻的痛苦经验,他总感到夫妻之间如果文化程度与背景差异太大,绝不会有幸福可言,其结果必是悲剧,因而一直不赞成自己的弟子在避居之地与当地姑娘谈情说爱。
  • 家有黄金,邻居家有戥盘
  • 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曲,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始终未变,正像向东奔流的长江,虽然中途迂回曲折,但是终于经历两千多里流入黄海。它日以继夜,经年累月地向东奔流,在未来的无穷岁月中也将同样地奔腾前进。不屈不挠的长江就是中国生活和文化的象征。

第十六章 山河崩裂

  • 1948年9月12日,中共将领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卫立煌部发起攻势,史称辽沈战役。此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国民党军兵力47万余人,缴获了大批美制武器装备。经此一役,国民党军元气大伤,彻底踏上了衰亡败退之路。
  • 该舰自1949年1月29日开出,直到2月22日才抵达基隆港。至此,五家机构共4286箱古物、资料、珍贵图书、档案等全部运完,无一件损坏。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运去的珍贵文物就多达2972箱,这批文物后来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史语所仅“内阁大库”档案就多达311914卷(册),其中明代档案3000多卷(件)。这批珍宝与其他文物先借放于台北杨梅铁路局仓库,后转南港史语所办公大楼资料库永久保存。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 陈寅恪尝谓:“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而鲁迅谓:中国只有两个时代在循环往复,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人生长恨水长东。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一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

  • 台湾大学的前身为台北帝国大学,是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从清政府手中割占台湾并于1928年创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台湾大学校园内的傅钟,钟体铭文镌刻傅斯年生前名言:“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直到现在,台大每天上下课都要敲傅钟二十一响
  • 青山就是国家,胡适这个比喻确是切中了要害,尤其海外华人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时来天地皆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第二章 短兵相接

  • 做历史家不应有主观,须要把事实的真相全盘托出来,如果忽略了一边,那便是片面的记载了。这是不对的。
  • 所谓科学方法,不过是不苟且的工作习惯,加上自觉的批评与督责。良师益友的用处也不过是随时指点出这种松懈的地方,帮助我们自己做点批评督责的功夫。
  • 在号角阵阵、险象环生的氛围中,大多数学界中人为求自保,不得不拿起投枪匕首向胡适的影子猛刺开来,一个新的高潮再度掀起。

第三章 胜利的牺牲品

  •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 胡适乃一介儒生,但毕竟又在政治场面上混迹多年,对中国人下愚上诈、不讲信用,以及政客们惯用的阴谋或阳谋等种种政治手腕还算有较深刻的了解。
  • 历史以其特有的残忍和荒诞,将胡适的自由主义大旗扔进了虽有前仆但无后继的悲观黑洞里。
  • 但在胡适留在大陆的几个最为看重的弟子之中,唯一至死没有佛头抹粪—写批胡文章的就是吴晗。
  • 我们只允许在胜利与毁灭之间进行选择,而不允许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胜利的牺牲品是属于胜利的。
  • “誉之所至,谤亦随之。

第四章 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

  • 1948年冬天,梅贻琦顶着解放军围城的炮火毅然乘机南下,先抵南京,然后转上海赴香港,再由法国到美国,直至“归骨于田横之岛”。
  • 许多人在平日装腔作势,好似高不可及,一旦遇到危急关头,便丑态百出,以求苟免,因为他内心本没有真正高贵自尊的地方。而梅先生则是已把高贵自尊建基于本身,因此才能夷险一节,不为外境左右。甚至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都一直保持着尊贵不群的风格,使人顽廉懦立,肃然起敬。—这才真是中国读书人传统的最高修养;这才不愧是一个‘人物’。
  • 梅贻琦到协进社后,专门辟出一间办公室负责保管清华基金,自己为自己支付薪水,每月300元,以维持日常生活。
  • 胡适先生千古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中正敬挽
  • 王志维在帮助其家人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等,胡适生前留下的钱财只有135美元。
  • 梅贻琦生前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手提皮包,入住台大医院时放在床下一个较隐秘的地方,包里装的是什么珍贵东西没有人知道。梅去世后,秘书在料理后事的同时迅速将手提包封存,后来在有各方人士参加的场合下启封。当包打开,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里边装的全是清华基金账目,一笔笔清清楚楚地列着。睹物思人,在场者无不为之感动,有热泪盈眶者。此时韩咏华才顿悟,梅贻琦没有任何财产,所有的话都在病床上讲完了,所以也就无须写什么遗嘱了。

第五章 蒋梦麟的凄凉晚景

  • 通过与底层社会大众接触,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以农民为主的民众教授文化知识。
  • 一个人健全的生活,理智、情感、意志三者,必须适当平衡,缺其一,即失其平衡。

第六章 悲剧的主角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孟子的格言:“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七章 最难风雨故人来

  • 在所有谬论充栋的李敖言论中,这段论述算是少有的人话。

第八章 池南旧事不堪记

  • 当胡适、梅贻琦、朱家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等学界大腕,连同蒋梦麟、毛子水、姚从吾、钱思亮、蒋廷黻、罗家伦、叶公超、蒲薛凤、张其昀等一批学人政客,相继出走美国和台湾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土崩瓦解,当年未响应“抢救学人”计划而坚持留下来的大小学者,随着五星红旗遍插神州大地,开始了新一轮生命历程。
  • 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 1960年4月17日,陶孟和心怀郁闷孤寂之情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72岁。

第九章 高才短命人谁惜

  •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思想。
  • 曾昭燏于灵谷塔上纵身一跳,不禁令人想起了王国维颐和园的自沉,想起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的悲怆遗言,想起了陈寅恪那“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的精辟宏论,同时又让人想到屈原在汨罗江的自沉。
  • 按佛教中六道的能量级划分:一级能量以下的生命灵体要向下堕,堕入地狱道;二级生命能量灵体,下堕为鬼道;二级以上至三级的生命能量灵体进入畜生道;三级以上至四级的生命能量体进入人道;五级以上至六级的生命灵体上升为天人道;七级能量的生命灵体进入罗汉法界;八级生命能量体进入菩萨法界;九级能量的生命体入九地菩萨位,即进入佛法界最高的“宝级”,从而成佛得道。

第十章 “铁证”下的亡灵

  •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登载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对明史专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进行公开批判。以这篇文章为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
  • 梅贻琦是国民党中的名人,但他一贯秉承自由民主的传统和校风,总是顶着种种压力保护持不同政见的师生。在昆明时,他就对闻一多、吴晗等人弄出的政治主张和做法表示反感和厌恶,但在关键时候仍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此为梅氏一贯的作风,也是人格最为光荣的一面。
  • 对于吴氏一家来说,事情远没有结束。由于袁震与吴晗之死,女儿小彦刺激过大,一度精神失常。未久,小彦以“影响首长安全”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小彦的门牙被狱警打掉,额头上打开了一道口子,整日流血不止。1976年9月23日,已被折磨得难以忍受的小彦跳楼自杀。

第十一章 简编桀犬恣雌黄

  • 《论语》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顾炎武的诗句说:‘道远不须愁日暮。’
  • 催归北客心终怯,久味南烹意可嗟。闭户寻诗亦多事,不如闭眼送生涯。
  • 这一天,北京大学各系共有60多名教授被用各种野蛮的方式拉上了“斗鬼台”,遭受批斗与毒打。
  • 从阎王爷与小鬼的怀抱重新回到阳间的俞大絪,醒来时夜幕已降临大地,想起经受的殴打与人身污辱,悲不自胜,当天晚上在家中服安眠药自杀—这是北京大学自杀的第一位女教授。

第十二章 百年驹隙过如驰

  • 1925年,俞氏写了一篇题为《数学逻辑问题之探讨》论文,刊登于爱因斯坦主编的德国数学杂志《数学现况》,由此成为在这一国际级刊物发表论文的第一个中国人。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二个中国人则是更年轻的华罗庚,俞华二人日后成为同道上的好友与这一缘分有一定关系。
  • 因为这一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不仅是国民党原子弹“种子计划”的开端,更是新中国原子科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后来中共领导下的科学家在西部大漠引爆原子弹,真正的源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就整个20世纪而言,李政道、杨振宁、王瑞駪等三人,外加一个金岳霖弟子、哲学家王浩,是西南联大走出去的学生中真正具有国际影响且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学人。李、杨、王、王等四人,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西南联大学生的“光荣代表”。
  •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 如对曾国藩提出的“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的主张,曾昭抡进一步阐述说:“‘志’是奋发的决心,读书必须有奋发的精神;‘识’是远大的眼光,一个人要读好书,必须有识;‘恒’是坚强的毅力。是否有恒,是决定能否真正获得知识的关键。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曾经盛极一时,诗书传家延绵五代之久的湘乡荷叶塘曾氏家族,随着曾昭抡、曾昭燏兄妹这两颗耀眼明星的陨落,其家族成员在大陆的声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声播四方、名扬天下的豪门世家,连同这个世家的文化遗存,在精神层面上已香消玉殒,消散殆尽,于日后的神州大地不复见矣。

第十三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就在俞大絪自杀的当天夜里,有一个人正在闷罐一样的黑屋子里悄悄服下了大量安眠药,欲了结性命。此人便是与俞氏同在北大西语系任教的赵萝蕤之夫,同时也是曾昭抡、俞大絪夫妇共同的朋友陈梦家。
  • 陈梦家以一个杰出研究者的学术眼光与气度,通过各种信息和线索,全方位收集铜器资料,得以亲手摩挲了千余件中国铜器,费尽心血摄取图片,打制铭文拓本,记录器形尺度与流传经过。面对祖国流失海外的大量珍宝,陈梦家悲感交集,睹物思人,于痛心疾首中越发激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故国情怀。
  • “对死亡的恐惧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米兰·昆德拉

第十四章 人间热泪已无多

  • 每一个诗的季节里都有它的时尚和流俗,做一个既能传达那时代的脉搏,而又能卓然自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诗人是困难的。惯性力图裹胁所有的诗人用一种方式和共同的姿态发言,这对天才便意味着伤害;而天才一旦试图反抗那秩序,悲剧几乎毫无例外地便要产生。
  • 因了这一系列的政治改造、批判外加学习运动,人与人的温情越来越淡薄,同事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直至发展到相互猜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水火不容,非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的残忍、恐怖局面。

第十五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 就在陈梦家自戕两个月后,与他并驾齐驱的“四大右派”分子之一、著名历史学家,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北大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向达也命赴黄泉。
  • 这段疯狂岁月所酿成的人性丧失和人类悲剧,正如邓小平女儿毛毛所做的描述:“北京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学府,竟然变成了法西斯的集中营,变成了血腥暴徒们施虐的场所。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被冤、被屈、被整、被迫害,不知有多少人在武斗、批斗、刑讯中致残、致死。一位教师不堪受侮辱被虐待,自觉生不如死,竟然一次不成二次,二次不成三次,三次不成四次,跳楼、服药、割腕、卧轨、触电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反复自杀。一位反对聂元梓的学生,被用钉子钉穿膝盖骨、用竹签刺进十指指甲缝、用钳子钳断手的指骨,还把人装进麻袋中从楼梯上往下踢,被毒刑拷打得奄奄一息。原北大校党委书记、校长陆平被用钢丝缠捆着两只手的大拇指,吊在天花板上逼供刑讯,让其承认是‘假党员’、‘叛徒’。著名哲学家冯定也被逼得三次自杀。以上这些,仅是例举。‘文革’期间,在北大,武斗中打死三人,教职员工和学生被迫害致死六十余人,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著名物理学家饶毓泰等诸多享有盛誉的一级教授。”[插图]
  • 直到许多年后,人们才忽然忆起,墓木已拱的叶企孙原来是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和老祖,才晓得新中国建政50周年之际,在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中,有9位是他的学生,2位是他学生的学生,还有另外2位院士级(学部委员)的事业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 吕正操原是东北军首领张学良的副官
  • 叶企孙头发花白,弓着背,整个身子呈九十度直角状,穿着一双破棉鞋,踯躅街头,间或踽踽前行。有时来到一家店铺小摊,或买或向摊主伸手索要一二个明显带有虫咬疤痕的小苹果,边走边津津津有味地啃着,碰到教授模样或学生打扮的人,便伸出一只枯干的手,说:“你有钱给我几个”, 所求不过一二角而已!望者无不为之潸然。

第十六章 悲回风

  • 当叶企孙于凄苦中悄然作别世界的时候,同侪中蛰伏岭南的陈寅恪已去世七年有余。再过一年零一天,病卧陕西泾阳家乡的吴宓,也将命赴黄泉,在另一个世界与陈、叶等清华好友团聚一堂。
  • 呜呼,经此一击,全国之士,稍有才气与节概者,或疯或死,一网打尽矣!
  • 二世元年,赵高曰:“……明主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按近今阶级革命以得天下,实亦用此术者也。
  • 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
  • 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大书,以其丰富的史料和精密的排比、考据,“忽庄忽谐,亦文亦史”(陈寅恪语)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天才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陈氏一生的学养和志趣,无疑是百年中国一位大学者奉献给人类的创世纪之作。
  • 人间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 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
  • 纵观吴宓一生为人处世,憨厚有余而精明不足,结识的敌人与仇家自不必说,往往在许多时候被不怀好意的同事、朋友,甚至弟子引入早已挖好的坑中,上当受骗,落入无妄的屈辱与灾祸之中难以自拔。
  • 1969年5月5日下午,躺在床上气脉已竭的陈寅恪,再次被迫向当权者做口头交代。陈寅恪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中”之语,终至泪尽而泣血,口不能言方休。延至10月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于凄风苦雨中溘然长逝。11月21日,唐筼撒手人寰,追随陈寅恪而去。
  • 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
  • 学生:现在是各种主义相争雄的时候,请问老师哪一派才是真理?老师: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学生: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老师: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的思想……[插图]
  • 学生:现在是各种主义相争雄的时候,请问老师哪一派才是真理?老师: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学生: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老师: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