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

柏桦

引言:各路英雄催生出一代兵法大师

  • 16岁的毛泽东正挑着一副担子走在乡间的道路上。担子的一头装着一件长袍、两条床单和一顶蚊帐,另一头却装着《水浒》和《三国演义》。他将步行30多里,去湘乡县(今湘乡市)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 水飞雪浪之花,蜿蜒八面之龙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萧子璋,也就是日后成为著名作家的萧三
  •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 “只是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的战争,美利坚才赢得了胜利和独立。”
  • 一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皇帝;另一位是极具军事头脑的汉武帝。
  • 尤其是《水浒传》,毛泽东一生都对这本书充满着感情。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他时常独自一人沿着幽寂的山道,攀上东台山顶,依着七级宝塔,极目远眺,祖国的万里江山在他胸中激荡,他思绪激越,飞到了很远很远……到长沙去!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
  • 1911年早春,毛泽东来到了长沙,并顺利地考上了湘乡驻省中学。
  • 中国如为德意志,湖南便是普鲁士
  • 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一度最佩服的人物是曾国藩,这位集文才与武功为一身的曾文正公以他所提倡的“湘学”,的确影响过一代湖南知识分子。
  • 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三……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而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俭,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 几天之后,他就决心去武昌参加革命军,即湖北都督黎元洪的部队。
  • 毛泽东仍然想参加革命军,但他不喜欢学生军,认为它的成分太混杂了。他只想参加正规军,因为正规军的士兵都是社会上的穷苦人出身,他乐意与这些人为伍。
  • 当时正值青春的毛泽东凭他那无与伦比的直觉已预感到从军比读书更重要。他在革命的大熔炉即新军里,而不是在温室般的书斋里增长了社会见识,扩大了他的接触面。
  • 一个优秀统帅所需具备的几个基本素质:坚定的个性、过人的勇气、深谋远虑及优等的才学机智,而且这几个方面能够均衡发展
  • 当别人要他提出一个办法时,他答道:“学梁山泊好汉。”而恰好10年之后,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走上了一条绿林好汉的道路。
  • 败兵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门,只得闭门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第一章 霹雳一声暴动

  • 不去上海住高楼大厦,决定上山扎寨,结交绿林好汉
  • 1927年夏天,蒋介石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其中明确提出了保存武装力量的办法:“第一编成合法的挨户团,次之则上山,再次之则将枪支分散埋于土中。”
  • 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给养可以卖枪。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
  • 这时的毛泽东已打定主意要“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去建设军事力量,进行武装斗争。而“上山扎寨”成了毛泽东兵法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可谓独辟蹊径。而且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兵法家之路在当时还很难被多数中央领导人接受。但毛泽东却已决心走上他那“阳春白雪”的高蹈之路了。
  • “当我正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同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时候,国民党的恐怖达到顶点,好几百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枪杀。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枪毙我对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却不允许,因此我决定设法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我才找到机会。我一下子挣脱出来,往田野里跑。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日落。士兵们在追踪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用手接触到他们。尽管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任何希望,认为自己一定会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我没有被他们发现。最后,天近黄昏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彻夜赶路。我没有穿鞋,脚底擦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友善的农民,他给我住处,后来又带我到了邻县。我身边有七块钱,用这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食物。当我最后安全到达农民武装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是为知难而退。古往今来,许多兵法名家不正是采取了以退求进的军事策略,才创造出光荣的战绩吗?”
  • 《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第二章 创建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军

  • 毛泽东大搞“三湾改编”,锻打出一支前所未有的铁甲之师;为鼓士气,他大侃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的故事。八百壮士听罢,口出豪言:毛委员不怕,我们也不怕。
  • 而目前这支700多人的队伍就成了大浪淘沙后最后一批精兵,成了革命事业最初的火种,当然也成了毛泽东伟大事业的坚实基础。
  • 首先是确立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这是改编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 首先是以“打土豪”筹款养军,接着再以“分田地”给农民并动员农民当兵。最后达到了毛泽东所说的:“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 毛泽东兵法中的灵魂这时开始出现了。尤其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看上去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原则,塑造并锻炼了红军,使军民关系一下子就变得如鱼得水,同时也使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广大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不会使之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第三章 毛泽东的几次败仗

  • “军旅之事,未知学也,我不是个武人,文人只能运用笔杆子,不能动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师长有点玄乎。”
  • 毛泽东除朱毛会师这天带来一天枪外,终身都不佩枪,也不摸枪
  •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 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
  • 毛泽东所说的井冈山斗争中的“两个大败仗”,一是指1928年5月间派湘南起义上井冈山的数千人农军返回湘南,所导致的全军覆没;二是指同年8月红四军主力去湘南所遭到的“八月失败”,其中前一次失败与毛泽东的决定不无关系。
  • 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二过
  • “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在井冈山时我提的那个土地法很蹩脚,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纲领。肃反时我犯了错误,第一次肃反时肃错了人。”
  • 1928年秋,毛泽东在井冈山对战士们讲话时解释说,根据地之于部队,就像屁股之于人一样。没有根据地或没有屁股,人就无法休息,只得到处乱跑,直到累死。毛泽东以最朴素、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根据地的真谛,而且使年轻的战士也深懂了“根据地”的重要性。
  •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地势极为险峻,易守难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
  • 的确相当神奇,全靠这一枚炮弹,吓退了敌军并保住了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
  •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确立了“四面游击”的新兵法,提出了威震全球的著名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

第四章 游击“圣经”——十六字诀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 1929年2月,当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时,敌人以一个旅的兵力紧追不舍。为摆脱被动,红四军在瑞金以北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主力埋伏在狭长山谷两侧,以小部兵力边打边退,将敌引入伏击圈内,然后发动攻击,将敌一个旅大部被歼灭,俘虏800多人,缴枪800余支。
  • 因为红军的战略,不能简单地抄袭或死搬硬套任何国家和军队的正规兵法、战略,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确实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游击战争的战略
  • “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兵法中一个最为辉煌的闪光点!

第五章 围魏救赵与大柏地之战

  • 红军虽有地利,但装备极差,有半数人没枪,而且弹药又少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射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第六章 前头捉了张辉瓒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诱敌深入、后发制人
  • 而且还面授机宜,制定了“围剿”的十六字方针:“长驱直入,外线作战,分进合击,猛进猛打。”
  •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借也。”
  • 毛泽东把运动战通俗地解释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前者主要体现进攻性,后者主要体现运动性,两者互为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切的“走”都是为了“打”。“走”是手段,“打”是目的。光“打”不“走”是拼命主义,光“走”不“打”是逃跑主义。“走”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毛泽东指出:“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是运动战。”
  • 毛泽东指出退到根据地的中心区,那儿的条件对红军最为有利。同时他建议,退却分为两步,第一步退到东固、龙冈、小布一带;第二步向黄陂集中,以黄陂作为退却终点。这样,敌军长驱直入,不断奔波于崇山峻岭之中,必定十分疲劳;而我军一旦集结完毕,就可转入战略反攻。
  • 毛泽东认为:初战必须打胜。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
  • 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第七章 七百里驱十五日

  • 蒋介石吸取上次“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教训,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
  • “这次围剿朱毛,要厚集兵力,严密包围,以缓进为要旨;以主力分别由东、北、西三面进剿,一部由南面协剿;依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原则,严密封锁,逐渐紧缩包围圈,以避免被红军各个击破。”
  • 毛泽东用兵的确高出蒋介石。蒋介石的兵法在道理上似乎很讲得通。但毛泽东的兵法却更加具体、实在,可谓井井有条、滴水不漏,既注意了宏观,又留心了细部;既看重了精神,也讲究了实际。
  • 毛泽东再显军事天才,力排任何性急快打的建议,依然隐蔽设伏,耐心等待战机。一直要等敌人脱离阵地之后,再将其消灭于运动之中。
  •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在战术上是很重视敌人的,而且用兵极精当仔细、一丝不苟。他针对敌方“稳扎稳打”的战术,特别强调了“调虎离山”之计,诱使敌军离开了坚固的工事,再行歼击。
  • 毛泽东说过:“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第八章 千里回师的磨盘战

  • 检讨之余,他认为前两次都是地方实力派的部队,尚非嫡系,而且本人也没有亲临前线,只在后方谋划指挥。这一次他下了狠心,动用嫡系,亲自挂帅。
  • 这次蒋介石把他的嫡系部队5个师调到江西,作为围剿军的主力,连同原有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还有5个航空兵队,共30万人。
  • 即“主动穿插,疲劳敌人,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即兵法上所说的“磨盘战术”。
  • 面对十倍的来犯之敌,毛泽东接连先放弃一座座城池。而蒋介石却扬扬得意地坐在南昌行营里每天收到雪片般的捷报,广昌、宁都、富田、水南、白沙、沙溪、中沙、大金竹、头陂相继被占。然而他哪里知道毛泽东正在动用他那“诱敌深入”的妙计。
  • 敌变我也变。毛泽东当即改变计划,率部返回高兴圩地区山林中,重觅战机。
  • 恰巧正在此时,红军电台截获了何应钦发出的一份电报,得知了敌军的“围剿”部署和各路敌军的分布情况。
  • 改变原来的由西向东的战略,又转为由东向西,并以一部诱敌东向,主力从敌之两路中间约17里宽的地段隐蔽向西突围,跳出敌人包围圈,到兴国地区待机破敌。
  • 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
  • 毛泽东同志依然镇定自若,排除干扰,从容不迫地深思熟虑,巧妙地设计,以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并逐个歼灭,终于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第九章 不听“隐士”的高招丢了“屁股”

  • 1931年秋冬之季,毛泽东被王明一伙“左”倾冒险主义者解除了兵权。
  • 早在1928年秋天,毛泽东在井冈山对士兵们讲话时就说过:根据地之于部队,就像屁股之于人一样。没有根据地或没有屁股,人就不能休息。只得到处奔跑,直到累死。
  • 敌人从一路来,我们不打他的头,也不打他的身子,而只打他的尾巴;敌人从几路来,我们就打他侧面的一路。总之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
  • 我们知道,博古是一个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青年知识分子;李德又是一个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外国人。这俩外行人凑在一起,指挥红军作战,真是可悲可叹!
  • 他们念念不忘毛泽东率兵打仗从不蛮干,非常注意听取下级意见,找他们了解情况。而现在呢,上边只知道下死命令,今天死守这个城,明日又死守那个城,今天这里冲一下,明天那里突击一下,甚至在敌人的碉堡群中杀来杀去,简直是不顾战士的死活。
  •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

第十章 生死攸关的通道转兵

  • 刘伯承感叹道: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 毛泽东指挥打仗,就不像这样,他从不打糊涂仗,不走糊涂路,对作战行动的基本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要求等,在行动之前的一定时间内,根据各部队不同需要逐级传达明确。
  • 毛泽东说过应该轻装前进,把多余的“坛坛罐罐”扔掉,要记住起码的军事常识——兵贵神速。
  • 越在困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
  • 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摆脱被动局面,使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得到休整,否则很难支持下去。
  • 毛泽东沉默了两年,被排斥了两年,现在他终于开始左右军事路线了。他的正确建议,几乎没有遭到什么争论,就被顺利通过了。
  • 这就是中国革命军事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由通道县继续西进。
  • 《管子·制分》讲:“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这里讲的正是凡进攻作战,打强点就会碰钉子,打弱点就容易成功。攻击敌人的强点不克,其弱点也会变成强点;乘虚先击破敌人的弱点,其强点也会变成弱点。
  • 在毛泽东眼中,李德指挥红军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他不懂孙子兵法,不懂什么叫“声东击西”,也不懂“若与夺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没有读过《三国演义》,连虚晃一枪,败下阵来,卖个破绽,让敌撞将过来的拖刀计、回马枪都不懂。

第十一章 乘胜较量 重掌帅印

  • 会前毛泽东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说服工作,许多人都同意他的观点
  • 毛泽东在会上所谈的意见,归结为三条:一、放弃北进与贺龙、萧克部队会合及在湘西建立根据地的原计划。二、西进贵州,攻取贵州第二大城遵义,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三、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也就是毛泽东一开始就提出来的“要讨论失败的原因”)。
  • 元旦凌晨4点,十八名红军战士在江边狂喝了一阵烧酒,就跃入冰冷的江中,向对岸游去,而敌人此时还在梦中。仅仅十几分钟,他们便游到了对岸,并攀上了悬崖。
  • 1月9日,毛泽东和其他高级领导人先后进入遵义——这座即将成为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的历史名城。
  • 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刘少奇、刘伯承、彭德怀、杨尚昆、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博古、李富春、林彪、聂荣臻、李卓然、李德、伍修权共二十人。
  • 在作战指挥上搞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也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路、平原还是河道,只知在总部草拟的地图上一划,限定时间赶到打仗,这样哪能打胜仗?这完全是瞎指挥。
  • 刘伯承说:“没有本钱打什么洋仗,毛主席是有什么本钱打什么仗!”
  •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最伟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它不仅纠正了党的错误的军事路线,为日后从政治上彻底清除王明路线打下了基础,而且从组织上改变了党的错误领导,从此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发展的道路。
  • 大起大落,从波谷到波峰,毛泽东作为一代具有文韬武略的风流人物必将重掌帅印,成为中国红军及其伟大事业的领航人!

第十二章 出山后的第一次败仗

  • 政委们终于可以明白地告诉战士们为什么要行军,以及行军的目的地是哪里,部队的士气也高涨起来。
  • 《兵经百篇》中有一段也是如此说的:“势有不可即战者,有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点,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以待其集;新附未洽,以待其孚;计谋未就,必等其确;时未可战,如勿与战,亦善计也。”
  • 其实美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初也正是采用了缓兵待机之计,自然他们的收获也不能说小。”
  •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十分善于总结经验,审时度势,化被动为主动。
  • 毛泽东还特别总结出这次用兵的三条教训:一是敌情没摸准,原来以为两个团,实际上超出了一倍多;二是轻敌,对刘湘的“模范师”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红一军团北上。

第十三章 才气横溢的二渡赤水

  • 避实而击虚,虚破则实减;避强而击弱,弱亡则强消。进攻者在选择作战目标、确定进攻路线和主攻方向时,坚持避实击虚,打起仗来就会游刃有余。
  • 十大军事原则”之首的:“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 《忆秦娥·娄山关》,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毛泽东一贯主张在打第一仗之前,就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于最后一仗如何打法。正如他常说的那样,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第十四章 诈兵术——平生得意之笔

  • 孙子曰:“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 避实击虚,四渡赤水,兵指贵阳,攻其必救。

第十五章 金沙水拍云崖暖

  • 毛泽东自从1935年1月重掌红军帅印以来,指挥红军千里转战,高度机动,大范围地迂回,四渡赤水,兵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示形于东而形于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可谓出敌不意,出奇制胜。毛泽东在四渡赤水这一战役中,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诱而取之等一系列历代兵家谋略运用得极为灵活自如、非常成功。
  • 在会理会议上,还严厉地批评了林彪怀疑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林彪对毛泽东用兵打仗的不满和埋怨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十六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 历史充满了对次要人物的脚注,这些人物曾提出新见解,但是不合时宜;历史是由提出适应时势的新见解的人物创造的。
  • 即他一贯倡导的军民鱼水情,以及用兵至理名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由于毛泽东看得深远,亲自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大部队不仅顺利地通过了彝民区,而且还播下了革命火种,一批彝族青年踊跃加入了红军。
  • 石达开为了庆祝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命令部队停下来庆祝了三天,等他重新上路时,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清军也追了上来。
  • 他们日夜急进,日行军240里。这一神奇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创造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十七章 “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 然而不发自内心的亲热,不会维持太久。张国焘的眼光很快便由热情转为阴郁。在他眼中,中央领导人似乎个个都缺乏应有的模样。毛泽东又黄又瘦,长发披肩,不修边幅,裤子的膝盖上打着两个大大的补丁,绑腿里像战士一样插着一双筷子,皮带上还挂着一个喝水的大茶缸,这哪像个统帅!总司令朱德像个伙夫头,一脸的皱纹,憨厚纯朴,又像个老农。周恩来胡子拉碴,一脸病恹恹的神情,南昌起义时的潇洒英武,似乎找不见了。张闻天的帽檐软塌塌地搭在眉结上,一个典型的老夫子,也缺乏总书记的派头。博古架着圆圆的近视眼镜,眼镜腿儿显然出了毛病,不端不正的,年轻领导人的神气不知哪去了。这哪像一支军队的统帅、大将、军师,分明是几个“乞丐头子”!
  • 几乎是与此同时,陈昌浩告诉了毛泽东张国焘下达的南下命令。毛泽东非常机智地想出了一个脱身之计。说道,既然要南进,还需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商量。我先去和张闻天、博古去三军团总部同周恩来、王稼祥开个会吧。
  • 他棋高一着,依然想得很深远,说道,我们同张国焘的斗争,目前还是党内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马上就作,因为它关系到团结和争取整个四方面军的问题。你开除他的党籍,他还是统帅着几万军队,还蒙蔽着几万军队,以后就不好见面了。我们应尽一切可能争取四方面军北上,不管张国焘如何阻挠破坏,中央仍然坚持两河口既定的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向南是绝无出路的。
  • 1938年4月4日,张国焘乘去祭黄陵之际,投奔了国民党,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晚景凄凉,1979年12月3日冻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城养老院医院,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第十八章 过了腊子口再割“尾巴”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清平乐·六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红军歼灭和俘虏了敌人两个骑兵连,缴获100多匹马和10多辆马车的子弹、军衣。红军用这些缴获的马匹建立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骑兵连。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十九章 东征得手后再回师

  • (1)以小部兵力钳制敌之其他部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一个敌人,决不同时打两个敌人,也不可将很多兵力使用于钳制方面。(2)以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决不可以主力打正面,以一部打迂回。
  • 将敌放进直罗镇,乘敌立足未稳,集中我军主力,采取包围侧击战术,歼灭敌人,得手后,继续歼灭敌人后续部队;同时,以红十五军团的一个团继续围困甘泉,以另一个团在羊泉镇地区配合游击队积极活动,牵制鄜县、中部之敌,阻敌西援,以保证直罗镇胜利歼敌。
  • 要歼灭敌人,就必须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贪多则削弱兵力,兵力不够,则不能达到歼灭敌人之目的。所以说打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回事。
  • 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重大影响。对于人来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来说,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毛泽东极得谋略,他一方面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方面又以文章昭示天下,唤醒民众,争取人心。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兵法大师。
  • 蒋介石说:“今天我们可以说,日本不配做我们的敌人,我们当前的敌人,还是赤匪。如果我们在内部把赤匪的祸根消灭了,对日本是没有问题的。希望大家一致共同认定目标:对外是日寇,对内是赤匪。”也就是要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 毛泽东又棋高一着,此次东征出师有名,回师又有理。他向全国人民表示了诚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而蒋介石尽是理亏,全盘皆输。
  • 在亡国灭种紧急关头,理应幡然改悟,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如仍执迷不悟,甘为汉奸卖国贼,则诸公的统治,必将最后瓦解,必将为全国人民所唾弃所倾覆
  • 敌少,则主力从两翼包围,并以主力一部迂回至敌后;敌多,则以一部钳制其一翼,以主力包围其一翼;不论敌多敌少,正面不使用主力;两翼包围时,不可平分兵力,应置最大兵力于一翼,估计不能胜利之仗不打;总之,不打则已,打则必须有所缴获,与其击溃敌许多团,不如干净消灭一个团。
  • 终于,十年内战在毛泽东的最后一个大胜中宣告结束了!全国的抗日高潮开始了!

第二十章 在运动中打破“神话”

  • 毛泽东兵法从此出现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结合的配套打法。
  • 那么在哪几种情况下不打而走呢?毛泽东认为有四种:第一是当面对的敌人多了不好打;第二是当面对的敌人虽不多,但它和邻近敌人十分密接,有时也不好打;第三,一般说来,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巩固阵地之敌不好打;第四是打而不能解决战斗时,不好再继续打。
  • 而毛泽东用兵如神也就神在这儿,他能够迅速地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用兵布阵,灵活机动,而不是死死板板的。
  • 对于运动战怎样打,毛泽东还作过一系列补充,包括侦察、判断、决心、战斗部署、指挥、隐蔽、集中、开进、展开、攻击、追击、袭击、阵地攻击、阵地防御、遭遇战、退却、夜战、特种战斗、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无后方作战,等等,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详实无比。

第二十一章 名垂兵法史的“老三篇”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 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 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是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
  • 红军的作战原则应是:积极防御的原则,诱敌深入的原则,集中兵力的原则,运动战的原则,速决战的原则,歼灭战的原则。而且毛泽东还着重强调:“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
  • 毛泽东却不像他们那样看待问题。他深知退却不是无条件的,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指的就是敌方兵力占绝对优势,我方不能战胜敌方的情况下暂时退却。这种退却当然不是失败,而是转败为胜的关键点。
  • 游击战争必须要有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 全面指导意义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从军事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战略问题。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该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
  • 从空间上讲,毛泽东比较了中日双方的各自特点。他指出双方的特点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由此决定抗日游击战争具备独立作战、大规模开展和担负着许多战略任务的特点,这使游击战远远超出一般的狭小天地,从通常的战术范围跑出来向战略范围敲门。
  • 毛泽东在谈到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时
  • 要打破敌人的围攻,一般应以次要兵力钳制敌之几路,而以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袭击战法,主要是伏击战,将敌人一举歼灭在运动之中。歼灭一路敌人后,再转用兵力歼灭另一路敌人。
  • 毛泽东还以下围棋的方式来谈这种包围:“由于敌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一样,敌对于我、我对于敌之战役和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敌之据点和我之游击根据地则好似做眼。在这个‘做眼’的问题上,表示了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之战略作用的重大性。”

第二十二章 胜利来自最高兵法

  • 毛泽东自己说过:“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便无从顺利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
  • 1940年夏,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展开了,华北八路军对日本鬼子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参战部队达105个团,20多万人,因此被称为“百团大战”。
  • 毛泽东兵法中有一个很深刻的思想,那就是人民战争的思想。
  • 毛泽东这时又提出新的兵法: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变游击军为正规军,变游击战为正规战。
  • 八路军也同时在八年抗战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地发展壮大,从战前的9万多人发展到战后的127万人;民兵也从无到有,发展到260多万人。

第二十三章 毛泽东遥控指挥 刘邓大打胜仗

  • 毛泽东十分了解东北,它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位置优异,北靠苏联,西接蒙古,东邻朝鲜,南濒渤海。如果控制了东北不仅打破国民党南北夹击的阵势,而且摆脱了革命根据地长期受敌四面包围的局面。
  • 而蒋介石正是利用“和平谈判”的时间,在美帝的直接帮助下,从陆、海、空,同时进行大规模的运兵行动,先后抢占上海、南京、武汉、北平、天津、徐州、开封、郑州、洛阳、济南、青岛、太原、沈阳等大城市和津浦、平汉、同蒲、平绥等重要铁路线。首先在战略上割裂了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全面内战的部署。
  • 整个战役共经历了四个阶段:阻击、合围、总攻、追歼。
  • 不打无把握之仗,打则必胜。凡与敌正规军作战,每战必须以优势兵力加于敌人。必须以三倍、四倍甚至五倍、六倍的优势兵力,先歼敌一部,再歼另一部,各个击破。
  • 这时,毛泽东又发来电报: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要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必须集中三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将敌整旅、整师全部地加以歼灭。
  • 在战术部署方面,当我军已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或各部队一个团)的时候,我军担任攻击的各兵团(或各部队)不应企图一下子同时地歼灭这个被我包围之敌,因而平分兵力,处处攻击,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以奏效,而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并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

第二十四章 迂回追杀 大战山东

  • 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摆脱被动,争取主动,求得大量消灭进犯敌军的有生力量。”
  • 战争经过了四个月(1946年7月至10月),我军虽丢失了105座城市,但却歼灭敌军二十九万八千五百多人。
  • 毛泽东在给陈毅、粟裕的电报中指出:此次蒋介石孤注一掷,我军必须有全盘计划。一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二要利用敌人进攻前进行休整;三要诱敌深入,敌不进到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地点我不打,完全立于主动地位;四要先打弱者,后打强者;五要每次歼敌不超过4个旅,最好是3个旅,这样既能保证速胜,又可将兵力分为两个集团,轮番作战与休息,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内连续打七八个大仗,彻底粉碎敌之进攻。
  • 《孙子兵法·军争》里有“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这一说法。意思是说,对敌人实施包围时,要留有缺口,给敌人留下一条逃走的生路,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去逼迫他,以免敌人顽抗或被敌人反咬一口。
  • 毛泽东的兵法常有创新。他对《孙子兵法》的运用也是创造性的运用,绝不会墨守成规。他集历代兵家之大成所创造出来的这一套毛泽东兵法,的确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 陈毅立即抓住向坦埠前进之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孤立突出之机,集中华东野战军主力,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将冒进的第七十四师包围在狭小的山区内,经14日至16日三天激战,将该敌3万多人全部歼灭在孟良崮,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第二十五章 放弃“首脑” 大打“蘑菇”战

  • 地有所不争”,毛泽东此时用兵已到独步天下的最高境界。
  • 他反反复复开导说,作战不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 正如毛泽东后来向师哲解释主动撤离延安的道理:蒋只要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你懂得拳击吗?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他不害怕蒋进攻延安,而是害怕蒋不来进攻。
  • 不能再调部队了,陕甘宁边区巴掌大块地方,敌我双方现在就有几十万军队,群众已经负担不起。再调部队,群众就更负担不起了。
  •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可谓用兵作战的至理名言。

第二十六章 空前绝后的中央突破

  • 毛泽东在此之前就清楚地分析了我军跃进大别山的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他告诫刘邓大军要作充分思想准备,从最坏处作想,朝最好处努力。
  • 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 自古以来,谁得中原谁就得了中国。毛泽东深懂此理!

第二十七章 攻坚战与攻心战

  • 毛泽东说:“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必须每年歼敌正规军100个旅(师)左右,5年共歼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 毛泽东原定战役打20天,结果只用了8个昼夜就攻克了济南

第二十八章 战锦方为大问题

  • 毛泽东和林彪有分歧。他认为,从局部看,长春孤立,容易攻打。但敌人却企图以长春来牵制我军,掩护沈阳、锦州之敌改善态势,并且进行撤退到关内的一切准备。若我军先攻长春,便正中敌人下怀;而且攻克长春,不但敌人不来援,反而会吓跑沈阳、锦州之敌,迫使蒋介石下决心撤出东北或者从海上逃跑,不利全歼东北敌人,影响全国战局。
  • 毛泽东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眼光,纵观全局,一再强调,不顾一切,集中兵力,攻克锦州,关上东北的大门。
  • 《淮南子·兵略训》认为:“夫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桎;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这就是说,五个指头轮着敲打,不如紧握拳头一击;一万个人轮着进攻,不如一百个人同时动手。
  • “第一个教训,是你们的指挥所应先于部队移动到达所欲攻击的方向(这一点,我们在很早就向你们指出了),由于你们没有这样做,致使你们的眼光长期受到限制。”
  •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兵家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歼灭战的思想。毛泽东认为:击溃战,对于雄厚敌人不过是基本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会立即起着重大影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只有歼灭战,才能够使敌人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少,士气沮丧,越战越弱;才能够使我军不断得到人力、物力补充,人心振奋,越打越强。
  • 饱读兵书,深知其韬略的范汉杰被俘后情不自禁地赞叹:“苦心经营,重兵把守,工事极其坚固的锦州,竟然在31小时就被攻占,这真是天下奇迹!”接着,他又感叹道:“置长春不顾,集中兵力首先攻克锦州,这一条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中间折断了。”

第二十九章 决定乾坤的徐州大血战

  • 《孙子兵法·九变篇》说:“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点;将不通于九变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求,虽知互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 现在敌军指挥系统甚为恐慌混乱,此时,我军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

第三十章 上兵伐谋 兵不血刃

  • 然而,毛泽东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新闻武器,在精神上打垮了敌人的凶狂气焰;他从1948年10月25日起,每隔一天为新华社写一篇电讯稿,直到31日,篇篇文章短小精悍,先声夺人,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似有千军万马严正以待、聚而歼之的气势和决心
  • 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
  •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深方能计远。
  • 叶剑英在《伟大的战略决战》一文中评论道:对华北傅作义集团采取“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以及对杜聿明集团采取延缓最后歼灭部署的战略措施,是“超乎寻常的”,表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高度艺术,而为一般军事家所望尘莫及。
  • 敌人不肯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就用大炮来解决。这就是毛泽东、中央军委创造的著名的“天津方式”。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天津解放后,毛泽东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可能性增加了,但前提是我军必须具有以战斗解放北平的能力,只有使敌人看到顽抗没有出路,北平才能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