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珍藏版)

德宝法师 赖隆彦

〔推荐序〕全新的生命体验

  • 内观禅修是一种细致的心理活动,教导人以全新的观点,去体会这个世界,甚至要人忘掉理论、偏见与陈规,不必一味接受他人之解释,一切用“亲自见证”来作为。
  • 内观禅修是一段值得探索的旅程,至于如何继续,能获得什么,那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 你做一个人应该做的事,但是却不让自己受到欲望的迷惑与压迫;你可以想要某些东西,但是却不需要追着它跑……

〔关于作者〕德宝法师

  • 具足戒[插图]。
  • 从1973到1988年间,德宝法师曾担任美国大学的佛教弘法师。
  • 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

  • vipassanā通常被翻译为“观”或“内观”,即清楚觉察当下发生的事;samatha则被译为“定”或“止”,是把心集中于单一对象的状态,好让它安定下来,不再四处游荡。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

  • “你现在的样子,是你过去的果;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恶念的后果会一直跟着你,就像牛车被牛拖着走一样;清净心的后果也会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样。没有人——包括父母、亲属与朋友在内,能像你自己的清净心一样帮助你。一颗训练良好的心,将会为你带来快乐。”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

  • 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概念,而所有的概念都与“禅修”这个词有关
  • 以平静与离染[插图]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目标是觉知,一种深刻、集中与和谐的觉知,让你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 内观禅修则不然,它追求另一个目标——觉知。专注与放松是伴随觉知必需的前导和便利的工具,也是有益的副产品。但是它们不是目标,目标应该是洞见。内观禅修是一种深奥的宗教修行,目的在于净化与转化你的日常生活。
  • 学习将每一秒钟都看成是宇宙中第一而且是唯一的一秒,这是内观禅修的基本观点。
  • 如果你一直期待巨大而立即的改变,那么你将会错失整个微细的变化,且更将因此而感到沮丧,想要放弃,甚至怀疑根本没有这样的改变会发生。忍耐是关键。如果你从禅修当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至少你学会了忍耐。忍耐是任何深远改变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

  • 也许地球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灵修传统可以被称为“禅修”,关键完全取决于你赋予这个词的意义
  • 不要管先前别人是怎么教我的,忘掉理论、偏见与刻板印象。我想要了解生命真正的本质,我想知道真正活着是什么感觉,我想领会生命真实而又深奥的意义,我不想只是接受其他人的解释,我想亲自见证。”
  • 内观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我们学习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观看思维与感受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楚地看自己对于刺激有何反应。我们看着自己的反应,而不会陷入其中,思维的迷惑本质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也还是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过,我们不须因此沉沦。

第四章 态度

  • 在禅修中,心自然地借由正念,借由无言的专注力而被净化。要对于消除那些困住你的事,并不需要习惯性的思虑,你需要的只是清晰而具体地觉知“那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运作”,单靠如此就足以解决问题。概念与推理都只会造成阻碍,不要用想的,要去看。

第五章 练习

  • 我们的目标是把潜在的善德完全开发出来。这个目标有五个要素:净化内心、摆脱忧愁、解脱痛苦、实践究竟寂灭的正道,以及由遵守正道而达到快乐。

第六章 如何调身?

  • 重要的原则是,坐的时候背要挺直。脊椎要像一叠铜板一样,一个顶一个,让脊柱直立起来,头则要与脊柱保持一直线。这些都必须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不要僵硬,你不是木头士兵,那里也没有操练士官。背部要保持挺直,但不应该造成肌肉紧张,而是应该轻松地坐着。脊椎应该像一棵刚冒出土的坚挺小树一样,身体的其余部位则松软地垂挂在它上面。
  • 你希望达到身体完全静止不动,但是不能睡着。想想一杯浊水的比喻,你希望让身体完全静下来,借此带来心的平静;但是身体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以引发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标。

第七章 如何调心?

  • 佛陀对于正念的原始教导,里面就明确指出,一个人应该先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进一步才集中在其他的身心现象上。
  • 在这个比喻中,野象就是你狂野不羁的心,绳子是正念,柱子则是你禅修的对象,也就是你的呼吸。这个过程所呈现的驯象,是训练良好与专注的心,可以担任艰巨的任务,摧毁障碍实相的假象。禅修的作用就是降伏内心。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 首先,你需要建立一个正式的练习时间表。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排除其他一切事情,只做内观禅修。
  • 澄清心里那杯水的最好方法,是让它自己沉淀下来,不要添加任何能量到那个情况里去。只要以正念观察浑浊的水,过程中不要任意涉入。然后,当它终于沉淀下来之后,它就会保持澄清。在禅修中,我们靠的是精进,而非蛮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努力就是温和而耐心地保持正念。
  • 晚上睡觉前是另一个禅修的好时机,此时你的心充满一天下来所累积的心灵垃圾,如果能在睡前放下这些负担,那会是一件很棒的事。你的禅修会清理并恢复你的心。重建你的正念,如此你的睡眠才会是真正的睡眠。

第九章 修习慈心

  • 这些所谓的“仪式”,却是由一群务实而虔诚的男女所设计与改良出来的。它们有完全实用的目的,因此更值得我们深入检视。
  • 愿我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我,愿困难不会加诸我,愿问题不会加诸我。愿我经常能成功,愿我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我的父母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我的老师们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我的亲属们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我的朋友们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所有人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我的敌人们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第十章 处理问题

  • 没有一种快乐不是夹杂某种程度的痛苦,也没有一种痛苦是完全没有快乐的成分。生命就是快乐与痛苦的综合体,它们携手并进。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验到好时光与坏时光,也会感受到狂喜与恐惧。
  • 正念永远无法独自存在,它一定要有对象,任何一个对象都好。疼痛是一种心理状态,你可以对疼痛保持正念,就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一样。
  • 如果你很想睡,那么就深深地吸一口气,憋得愈久愈好,然后再慢慢吐出来。接着再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憋住,再慢慢吐出来。反复这么做,直到你的身体温暖起来,睡意全消为止。接着,再回到呼吸上。
  • 正念以童真之眼和好奇之心观察每一件事。正念看每一刻就像是这世上的第一次与唯一的一次。因此,再看一次。
  • 当幸福的感受生起时,接纳它们,不需要回避,不过千万不要醉心于它们。它们只是生理的感受,这样看待它们就可以了。观察感受就是感受,呆滞就是呆滞。看着它们生起,并且看着它们消失,不要涉入其中。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

  • 不平静的日子通常都是因为缺乏定力,你的心只是一直在随事浮沉。你需要一个重新建立禅定的方法,让你即使面对困境亦可适用。
  •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用力地把空气吸进来,再用力地把它吐出去。这会增加鼻孔内的感受,让它更容易集中。深呼吸会让精神抖擞,并提升你的注意力。如此可以迫使定力增强,让整个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
  • 贪念涵盖一切与欲望有关的事物,从渴求物质享受,到希望被别人尊重皆是;嗔心则从小怨到暴怒;痴念则涵盖从白日梦到严重幻想的各种事情。布施对治贪,慈悲则对治嗔。只要你可以稍微静下来想一下,无论什么烦恼都可以找到一个特别的对治处方。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

  •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心理漫游很烦人,不过它是心运作的正常模式。不要把它当成敌人,那只是单纯的事实。如果你想要改变什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认清事实,如实观察。
  •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不间断的正念。正念,唯有正念,才能产生觉知。
  • 我们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总是喜欢某种毒药的味道,而且还坚持要吃,即使被毒死也无所谓。我们所执著的思维就是毒药。你发现自己对于某些思维会热心地追根究底,而对其他一些想法却异常守护与珍惜,不愿深入探究,那就是人的情况。

第十三章 正念

  • 在这个检视的层面,人们了解到:(1)一切因缘法本质上都是短暂的;(2)所有世间法到头来都是无法令人满足的;(3)其实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只有过程。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

  • 内观禅是一种平衡心理的活动,你的目标是开发心的两种美德,亦即正念与禅定。
  • 开始时先努力修习禅定,直到猴子心的现象平静下来为止,之后就把重心放在正念上。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心很纷乱,就强调禅定;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恍惚,就强调正念。总的来说,正念应该被强调多一点。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 世上最好的钢琴家照样要练音阶,那是一种基本技巧,不容许被荒废。
  • 不过,修行的最高目标是:达到坚强的禅定与觉知层次,即使面对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仍然可以屹立不动。生活中提供我们许多挑战,认真的禅修者永远不会厌烦。
  • 关于身体的指导,很简单,挑选一个不受障碍的地方,从某一端开始,以警觉的姿态站立一分钟。手臂自然下垂,置于前方、后方或两侧。接着,在吸气时,提起一只脚的脚后跟,呼气时,以脚趾点地。再一次吸气时,抬起那只脚来向前,呼气时,放下脚接触地面。另一只脚也重复这个动作。然后,慢慢走到另一端,站立一分钟,接着慢慢转弯,在走回来之前,再站立一分钟,然后再重复这整个过程。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

  • 你看见痛苦、疾病、衰老与死亡的进展。你惊讶地了解到,这些恐怖的事情根本一点也不可怕,它们只是实相而已。透过对于负面生命的透彻研究,你逐渐熟悉苦,一切存在不圆满的本质。你开始觉察人生各种层次的苦,从最明显的到最微细的。你了解执著与痛苦的因果关系,当你执著于任何事物时,痛苦亦必尾随而至。一旦你完全熟悉欲望的驱动力,就会对它更加敏感。你了解它从哪里生起,何时生起,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你。你看见它反复操作,透过每一个感官管道表现出来,控制心并让意识成为它的奴隶。

后记 慈心的力量

  • 另一个和正念并驾齐驱的重要观点:慈心(metta)。没有慈心,我们修行正念将永远无法突破渴爱,以及坚固的自我感。反过来说,正念也是发展慈心必须有的基础,两者永远携手并进。
  • 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有慈悲的能力,不过只有在一个平静的心中,一个远离贪、嗔与嫉妒的心中,慈悲的种子才可能发芽;只有在静心的沃土上,慈悲才可能开花
  • 在这样的情况下禅修,我对周遭每一个人都充满慈悲的心念,我试着让自己整个人都沉浸在慈悲的光辉中
  • 我们禅修的最高目的,就是开发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
  • 不过,无论如何,没有一个人完全没有慈心,我们生来就有慈的本能。我们可以从婴儿看到任何一个人的脸时都会自然地微笑看出来
  • 愿我充满慈、悲、喜、舍的心念。愿我和善,愿我放松,愿我喜悦与平静。愿我健康,愿我的心变柔软,愿我的话语让人欢喜,愿我的行为亲切。 愿一切我见到、听到、嗅到、尝到与触到的事物,帮助我发展慈、悲、喜、舍。愿这些经验都能帮助我开发布施与和善之心。愿它们帮助我放松,愿它们激发出友善的行为,愿这些经验成为平静与快乐的源头。愿它们帮助我解脱恐惧、紧张、焦虑、担忧与不安。 无论到世界任何地方,愿我以快乐、平静与友善之心待人。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庇护,免于受到贪心、愤怒、厌恶、仇恨、嫉妒与恐惧的压迫。
  • 一个人可能因为言语低俗而遭到鄙视,他慈悲的潜力因此而被忽略。不过这正是精进修行的好机会,在这个人粗鄙的外表下,你可能会发现温暖而明亮的珍宝,那才是这个人真实的本质。
  • 佛陀说:“我用心观察这个世间,还没有看过爱他人超过爱自己的人,因此一个爱自己的人应该修这个慈心。”一开始先对你自己修慈,心存与人分享善念的想法。培养这种感觉,对你自己充满仁慈,接受你自己真实的样子。与你的缺失和平共处,包容你的弱点,善待并宽恕当下的自己。如果求好心切的想法出现,放下它们。为这些善意与仁慈的感觉建立厚实的基础。让慈爱的力量浸透你的身心,在它的温暖与光明中放松自己。把这个感觉延伸到你所爱的人,以及不熟或不认识的人,乃至你的敌人身上。
  • “仇恨永远无法被更多的仇恨所平息”这句话出自《法句经》。一个愤怒的人只会引来更多的愤怒。如果你以慈心响应愤怒,对方的愤怒就不会增加,也许还会慢慢地消失。《法句经》的偈颂接着说:“只有慈爱才能平息愤怒。”
  • 以暴制暴的反应是一种有条件的反应,它是后天习得的,并非与生俱来。如果我们从小就被训练成要忍耐、仁慈与温柔,那么慈爱就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否则,愤怒就会变成我们的习惯。
  • 佛陀既不生气也没有恨意,反而以充满慈悲的声音,平静地对她说:“姊妹,你和我是唯一知道事实的人。”
  • 当有人试图让你生气或伤害你时,对那个人保持慈心。佛陀说,一个充满慈心的人就像大地一样毫发无损
  • 我们都碰过会触动我们内心开关的人。如果没有正念与慈心,我们就会气愤地立即做出反应。如果持有正念,我们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心是如何对特定的话语和行为做出回应。就像在打坐时所做的一样,我们可以观察执著与反感的生起。正念就像保护我们免于受到恶行攻击的安全气囊,给我们时间,让我们有所选择。我们不一定要让感觉席卷吞没,我们可以用智慧,而非以烦恼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