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丹尼尔·西格尔

版权信息

  • 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中文版序 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 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能够很好地预测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引言 “生存式教育”,还是“发展式教育”?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可以说是父母大脑的“镜像”。换句话说,父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停滞和衰退,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当父母变得更加明智、情感更加健康时,孩子也会从中受益,越来越健康。整合和培育你自己的大脑,是你能给予孩子的最满含爱意和最慷慨的礼物。

1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帮孩子整合大脑

  • 如果父母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的经历,孩子对这些经历就能够记得更清楚,也会具备更高的情商,并且更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对于害羞的孩子,如果父母支持并鼓励他们去探索世界,就会培养孩子的勇气,改善他们压抑情感的行为。反之,过度保护或者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将其推入焦虑的情境之中,并且不给予支持,往往会令孩子依旧害羞。

2改善孩子的情绪整合左右脑

  • 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找个法子让凯蒂心甘情愿地回去上学,这是他的“生存”目标。但是他也希望把这个艰难的经历转变成一次机会,不仅解决凯蒂眼下的问题,更要对她的长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他的“发展式教育”。
  • 运用大脑基础知识让仅仅满足最低要求的“生存”时刻,变成帮孩子获得无限发展能力的好时机。
  • 当孩子烦躁的时候,逻辑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们回应了他右脑的情感需求。我们把这种情感联结叫作“感同身受”,也就是与另外一个人深入联结,让他“感到被理解”。当父母和孩子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他们就能体验到所谓的联结。

3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

  • 就像在全脑教养法第1法的“聆听与关注”里面我们探讨过的,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与孩子建立联结,帮助他们冷静下来。通常爱抚和舒缓的语调就能做到。

4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整合记忆

  • 但是更多的时候,孩子反常的行为有更深层的原因。
  •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层面回想起的过去的经验。内隐记忆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使我们形成对世界运转方式的期待,为我们建立某种特定的心理模式。

5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整合自我

  • 专注重塑大脑大脑具有可塑性,它随着我们的体验和注意力的改变而进行调整。而且这些新建立的神经连接,也会反过来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大脑的物理结构会根据我们注意力的指向而发生改变,因此,专注可以重塑大脑。

6培养孩子的人际技巧整合自我与他人

  • 人际关系心理模式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孩子会发展出适应周围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模式。如果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达牢固的、可预期的爱,积极回应他的需求,孩子的第七感就将得到发展,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模式。
  • 我们常常忘记“教导”的本意是“教”而非“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承受行为后果的客体。

结语 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 但是全脑教养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让你明白即使错误也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这种方式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保持主动,同时接受我们只是普通人这一事实。我们的目标是有意识和专注,而不是僵硬、严厉的完美主义。

附录A 全脑教养12法

  • 第1法 聆听与关注:当孩子难过时,首先要进行情感联结,即右脑对右脑的联结。一旦孩子能够控制和接纳情绪了,再引入左脑式的教育和规范。第2法 经历分享:当孩子无法控制激烈的右脑情绪时,帮助他述说让他难过的事情,从而让左脑发挥功能,让孩子理清自己的经历,更有掌控感。

附录B 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

  • 附录B 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

译者后记

  • 一个“全脑儿童”,即大脑整合的孩子应该能够左脑和右脑协同工作,与自己的逻辑自我和情感自我相联结;在代表本能的“下层大脑”与代表思辨的“上层大脑”之间建立联结,发展出决策能力、洞察力、同情心和道德感;能够理解自己的过去,以一种温柔、清醒、有意识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来自过去的痛苦;具有觉察并反思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自主决定如何感受和面对外在世界,在保持独立自我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建立联结。
  • 育儿即育己,一个左脑右脑孤立运作、上层大脑未充分发展、仍然背负大量来自过去的负担、对自己的状态缺乏觉察与掌控、不能与他人联结的成人,无法养育出一个“全脑”儿童。
  • 还要感谢我们自己的父母,他们虽未曾获得科学的育儿指导,仍然竭尽所能,成就了今天虽不完美、但不断努力成长、追求超越的我们,他们是虽不完美,但最可爱、可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