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粟裕

关河五十州

不归之路

  • 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 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 林彪时任连长,本来已经离队,只是各个要隘都有民团把守,出不去,才被迫于当夜返回部队。
  • 在频繁的作战中,机会到处都是,唯一的条件是,你还活着。
  • 闽东有一块苏区,领导人是菲律宾归国华侨叶飞。
  • 中央代表是曾洪易,他和乐少华的经历相仿,能力和见识也差不多,红七军团的领导权就由这两个“布尔什维克”给把持着。
  • 中央红军的长征尚未开始,在中央主持军事的仍是博古。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时,不过24岁,缺乏军事经验,打仗只能听李德的,所做决策也都十分机械笨拙。
  • 他们当机立断,决定不顾中央军委的一再指责,离开浙西,向皖赣挺进。
  • 用朱德的话说就是“编成一个军团,不编不垮,一编正规战打不成,游击战也打不成”,基本上是相互拖累。
  • 刘畴西毕业于黄埔一期。南昌起义时,粟裕不过是个班长,而刘畴西已经是营长,后来他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回国后因作战受伤割掉了左臂,人称独臂将军。
  • 失败者唯一可以坚持和守护的是自己的尊严。

大家拼的是本事

  • “独狼”的特性是更为灵活机动,可以不需请示,见到“食”就上,随时消灭敌人和补充自己。
  • 艰苦比死亡更难受,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 关键还是对时机和方法的把握。
  • 粟裕组建挺进师的思路,就是把它编成游击队,而不是正规军。
  • 粟裕采用了一招声东击西的战法。他首先对进攻闽浙赣苏区的敌军一部发动奇袭,震动一下对方的小心脏,然后突然返回,南下前往闽北苏区。
  • 粟裕久经战阵,侧耳一听,便判断对方是地方民团,战斗力不过尔尔。
  • 别的零零碎碎都无所谓,电台却是宝贝,跟中央联系全靠它呢。自此挺进师和上级的无线电联系完全中断,他们将独立度过未来最为艰苦的三年。
  •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打游击。首先,最好是在各省交界处,那种谁都能管,但谁都懒得管、不肯管的地方。其次,地形得有利,要便于隐蔽和机动作战。
  • 最后研究出的攻略是,自己不进去,把“管景区”的那帮人先诱出来。随后,粟裕便率挺进师在龙泉河以南的浙闽边境进进出出,这里亮个相,那里留个影,从而展开了闪、转、腾、挪的游击战。
  • 半个月受不住,那就先来3天,说好3天后在哪里哪里会合。3天适应了,增加到5天,5天后,再会合。如此一点点累积,从7天、10天一直增加到半个月,渐渐地,一个班长也能带小部队外出活动了。
  • 借着带路的机会,侦察员边走边聊,也就把红军的正面形象给宣传了出去,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挺进师逐渐在浙西南民众中赢得了口碑。
  • 粟裕继续沿用了斋郎之战中所使用的“切糕战术”,你的糕再大,我拿刀一块块切。
  • 会不会打仗,有时跟是不是黄埔,或者黄埔几期毫无关系,那只是一种资历的象征,战场之上,大家拼的是本事。
  • 派保安团“进剿”的绩效,也根本不用去多问,就像是端上来一碗白开水,如果你喝过之后还大喊好酒,那是真的有病。
  • 唐僧再厉害也不过是个耍猴的
  • 战争,没有教条,任何时候,你可以把稻草只当稻草,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把剑。
  • 每一次决策,粟裕都算得很细,但是高手之间的格斗,哪怕出现一点点破绽,都可能会让对手找到机会,从而给自己带来遗憾和损失。
  •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另一个失误在哪里,除了不应该像过去中央苏区时代那样,继续树大旗、扎大营外,游击战术还可以更灵活、更机变。
  • 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以北上抗日为名,动起了反蒋的心思,国民党阵营内部重又打成一团。
  • 刘英在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驻瑞金时才参加红军。他在党内的地位之所以能高于粟裕、叶飞等人,与他特殊的履历有关:刘英曾先后在红四军军部出任会计、文书,任职机要,称得上是毛泽东和朱德两人早期的账房先生。
  • 游击队吃亏在信息不对称。 由于没有电台,粟裕等人得不到中央的明确指示,只是从城里搜集的报纸里,才知道“西安事变”的消息,根本想不到后来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政局变化,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现有实力允许的条件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蒋介石的这个策略被称为是“北和南剿”,即一边与陕北红军主力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另一边则对南方游击队采取不承认主义,其目的就是趁谈判结果出来之前,将南方游击队予以一网打尽。
  • 战场之上,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学会把诈术实施到极致。
  • 很多时候,这其实就是在一次次地逃命,看上去一点不潇洒,甚至十分狼狈,但生存和战争的智慧也正是从此处得来。
  • 曾经有一次,粟裕连走3天3夜,到了有群众掩护的游击基点后,才一头倒下,足足睡了40多个小时未醒。
  • 艰苦岁月不只给人难堪,还有作为战士所必须经历的磨炼和考验,这样在进入下一个搏杀场时你才不致心虚胆怯。

偏向虎山行

  • 假如敌人是一只螃蟹,弱敌就是螃蟹的软肚皮,打螃蟹要先捅这个。
  • 年轻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诸多的缺憾,可是只要搜寻我们的脑海,那些最不能忘怀的记忆,以及最真挚的朋友,往往也正来自于此。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民族大义面前,曾经的死敌走到了一起,当然是暂时的。
  • 4年前,同样是一支先遣队,就是因为军事主官有侥幸的可能,决策时一再迟疑不决,才导致全军覆灭,这是血的教训,粟裕对此须臾不敢忘记。
  • 困难叠困难,但所有的困难加一起,敌不过一个最大的:没士气。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他给先遣支队提出的口号是:“一切靠打胜仗来解决!”过去的经历告诉粟裕,在战言战,只要打胜一仗,把士气振作起来,其他困难,不管是“环境关”,还是语言关,都将随着时间慢慢地迎刃而解。
  • 三年内战时期的“敌进我进”,已使粟裕养成了一种固有的生存之道,他要往左进,必先往右拐,反之亦然。
  • 粟裕想了想,派人去铁路附近找来了老百姓,一问,才知道破路有破路的窍门,光硬撬没用,最好的办法是去掉道钉,然后移动铁轨位置。
  •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 兵多不如兵精,他要用这支精兵来打伏击战,以确保以一当十,得心应手。
  • 危急时刻,粟裕把支队的另一名机枪手调到路口以北的制高点,对日军进行俯瞰射击。
  • 韦岗一战,一下子就把新四军在当地的形象给树了起来。
  • 粟裕为自己,也为先遣支队和新四军开了个好头,韦岗战斗的意义和价值自然非破路可比。陈毅得知后高兴地说:“江南处女战打得很好。”他擅长写诗,随即吟诗庆贺:“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 打仗经验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所有经验和教训都不能白白浪费,他对韦岗伏击战进行了“复盘”,从地形选择、火力配备等十个方面,一个个细节抠,抠到手榴弹投掷量应提前多少米,都做了分析。
  • 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民族。新四军擅长打游击战,他们就翻抗战前中国的内战史,看国民党部队如何对付游击战。
  • 对手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正是军事上可以出奇制胜的所在
  • 在官陡门之战中,粟裕虽然只是牛刀小试,但其谋划之精,出兵之奇,行动之快,用时之短,都堪称突袭战的经典范例,在这场战斗中,甚至可以依稀见到史书中“李愬雪夜取蔡州”的影子。
  • 教导队的训练以半年为期,学员至少是班、排长,粟裕亲自审定名单,特别强调“三不要”:体弱多病的不要,表现不好的不要,没有培养前途的不要。
  • 龙如果有飞腾的迹象,它一定会嫌池子太小。

大海从鱼跃

  • 古人作战,兵对兵,将对将,主将在单挑中落马,几万、几十万人马也就败了。现在不同了,兵种复杂,武器精良,线式的战争已发展为面和立体的战争,主将也不能再凭借一夫之勇,而必须善于对部队进行周密的组织部署,这就是粟裕所称的“组织战斗”。
  • 在江南指挥部高层,陈、粟是默契程度很高的完美搭档。陈毅口舌如簧,会讲,主外;粟裕能征善战,会打,主内。
  •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在这份指示中,他明确对新四军军部的负责人项英提出严厉批评,陈、粟的主张得到了中央支持。
  • 1940年7月12日,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仍由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所辖部队编为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
  • 韩德勤在军界混不过顾祝同,不能说是无缘无故,他这个人除了喜欢怪你怪他,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点儿什么。
  • 能不能把狼干掉,既取决于猎手,也取决于狼。
  •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 不打仗,枪和人都会生锈,加上部队又大多驻扎于城市,官兵渐渐忘记了什么叫作艰苦,战斗力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削弱下来。
  • 粟裕技高一筹的地方,不是他没有失误,而是他能时时避免和纠正自己的失误。
  • 搏杀战场,需要激情,需要干劲,需要一大批能够豁出去大干一场的年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德勤输得并不冤枉。
  • 黄桥一战,韩德勤的八十九军及独立第六旅几乎全军覆灭,韩德勤只率千余人逃回兴化。作为败军之将,他的地位一落千丈,连蒋介石和何应钦都对他失去了信任,而新四军则控制了黄桥以北直至盐城的全部城镇。

一物须用一物降

  • 1941年1月6日,爆发皖南事变,留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9000余人遭到围歼,新四军番号也被取消。
  • 打仗不能只谈感情,还得谈买卖,吃亏的事情绝不能干
  • 战场就是最生动的课堂,你得积极一点,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 粟裕对众人说,日伪军集中兵力在北线“扫荡”,南线必然空虚,好比光着屁股等挨打,那我们就不要客气,狠狠地打它个皮开肉绽。
  • 早在红军时期,中央苏区就出现了“蘑菇战术”的雏形,其特点是利用敌军急于寻求决战的心理,像蘑菇一样跟它躲猫猫,转圈子,最后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 三仓保卫战共经历7次,每次粟裕都派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全力以赴,日伪军每进攻一次,也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实际上是粟裕最早的“七战七捷”。
  • 一天两夜,反复行程200多里,有的临时转移来的人员还多走了一天,这样的艰苦行军,野战军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机关人员来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表明粟裕所领导的指挥机关已经完全实现战斗化和游击化。
  • 粟裕不会大包大揽,他会在适当的时候“逼”一下,提醒一声,同时也会给麾下战将充分的自主权和想象空间。
  • 粟裕对军火研制很重视,早在组建军区时,就同时建立了军工部。
  • 日军军官指挥和掌握部队,“远非我们指挥员所能企及”,日军官兵的一般战斗动作,不管是利用地形、地物,前进后退的队列姿态,还是射击的准确程度,均“具备着较高的战术性”。

两军相遇勇者胜

  • 共产党的思想工作是一绝,日军要么不被俘虏,俘虏了十有八九都会加入“反战同盟”,自觉自愿地对日军展开政治攻势。
  • 敌人反对的,我们要坚决拥护;敌人拥护的,我们要坚决反对
  • 小林会制造“假游击队”,粟裕投桃报李,也派去了一支“假伪军”,这便是著名的“汤团”投敌事件。
  • 多算则胜,少算则败,一场战役的胜负,往往并不是决定于战役进行当中,而是之前。
  • 粟裕在车桥战役中采用的仍是一贯的“掏心战”战术,即先进入街心,占领镇内的所有街道,然后四面开花,分割包围,对周围的碉堡逐一攻坚。
  • 一师军工部部长程望曾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造船系,被称为“军工智星”,是军工制造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他最终为新四军研制成功了最新型的迫击炮。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战争年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同样的内容,只准提3次。粟裕连续3次上书,最后一次,甚至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
  • 你们上山要用脚尖,下山侧身用脚跟,这样不但速度快,而且不会喘大气。”
  • 上官云相与叶挺是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但也正是他通过“皖南事变”,把自己的同学及其皖南新四军主力推入了陷阱。
  • 和共产党军队打仗,做计划,拟命令,不能完全照在军校学的那一套。他们的很多惯用打法,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
  • 李觉是湘军名将,军界公认的山地战专家,早在武汉会战时即星光闪耀,他曾在金官桥防守战中挡住日军第一○六师团的进攻,其构筑的山地工事令日本工兵专家也惊叹不已。
  • 当时中共正在召开七大,粟裕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很高,他说:“粟裕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 高邮城是全国最后一座还在日军占领下的县城,而高邮战役也实际成为中国军队在本土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 粟裕在华野司令部建有代号“四中队”的技术侦察小组,这个小组掌握当时条件下的无线电高科技手段,能侦察和破译敌方的各种重要密令。他们和地下党一起,构成了一个高效而快捷的情报处理网络,被粟裕称为“千里眼、顺风耳”。
  • 国民党的自大,只是显示出一种虚骄而已,明明身上没多少肌肉,还非要给人摆造型。
  • 世界上的事,成与不成,都在“认真”二字上,军事作战更是如此,因为许多个“并不奇怪”,国民党方面付出了他们难以想象的代价。
  • 李默庵并非没脑子,在黄埔一期生中,曾流传一个说法,叫作“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因此也有人把李默庵列入国民党黄埔三杰之一。
  • 粟裕喜欢掌握新技能,他不仅会骑马,还会开汽车、摩托车、骑自行车、划船,可以说那时候能接触到的最新交通工具,他几乎都学了个遍。
  • 粟裕有“四中队”,有地下组织,有千里眼,有顺风耳,李默庵只有泄密,不断地泄密。
  • 粟裕一向思维缜密,计算精准,如果他走的是险棋,恰恰说明很有把握。
  • 大兵团作战,胜算与否直接取决于集中兵力的多寡,但粟裕手中的机动兵力已经不多,又无预备队可用,这时他想到了唯一的办法:转用兵力。
  • 消息传到延安,朱德说了一句话:“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

棋逢对手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 作战犹如比武,抓住弱点才能一击而胜,如果对手把弱点都暂时掩藏起来,就只有先静观其变。
  • 第七十四军真正的辉煌期,还是在抗战阶段。从淞沪会战开始,这支部队几乎经历了抗战中所有重大战役,其中以它为作战核心的就有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基本胜多败少,且每一次重创的都是日军师团级主力,也因此被日军称为“虎部队”,即中国的顶级王牌军。
  • 相关电报发往延安,毛泽东复电同意,山野、华野由此合并,暂称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陈毅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
  • 张灵甫应该能当得起一个高手的名号。这位北大历史系的高才生不仅骨子里有一股军人的悍勇,被人称为“猛张飞”,而且熟读史书,写得一手漂亮书法,在他的卧室内,常年悬挂着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
  • 张灵甫并不知道,特工电报其实是粟裕事先设下的一个局。涟水保卫机关早就掌握了特工的材料,好几次都想动手抓人,但都被粟裕给阻止了。
  • 粟裕一直把熟悉地图和地形,视为指挥员的基本功,曾经说过:“不谙地图,勿以为宿将。”
  • 犹豫是指挥者的大敌。抗日先遣队时期,就是刘畴西一再犹豫,走走停停,反而把部队带入了绝境,这个教训粟裕永远都记得,而且他自己后来再没犯过类似错误。
  •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会惧怕失败,他害怕的是当失败降临时,却没有用于还击的任何力量,那是一种足以碎胆锥心的痛楚和悲哀。
  • 精锐之师所必备的各种特点:行动大胆、企图心强、战术灵活、战斗力凶悍。
  • 任何一种迷信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于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惧和无所适从,说明你怕了,顾忌多了。这还是过去那支“天下无敌,见谁都想灭”的王牌精锐吗?
  • 刘斐是当时中共在国防部内职位最高的秘密特工,连毛泽东后来都说,“其实今天我们能够解放全国,刘斐同志是立下了大大功劳的。”
  • 粟裕说过,解放战争中有三个战役让他最为紧张,第一个便是宿北战役。
  • 陈毅曾经当着部下的面,不无郁闷地说过“三个会”:仗要打赢了开“庆祝会”;打不好开“斗争会”;我打死了开“追悼会”!
  • 战场之上,高明的对手就是最好的老师,张灵甫在叹服于粟裕战术之妙的同时,也从中学到了东西。
  • “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意思是攻打对方强的地方,对方弱点也会变强,但如果攻打对方弱的地方,那么对方强的地方也会变弱。
  • 奇和险,说的只是出招方式,如果指挥员一点儿没把握,那就不是出奇兵,而是骑瞎马了。
  • 陈毅亲自巡视战场,他越看越高兴,哈哈大笑,即席赋诗一首“坦克都成废铁堆”,还纵身跳上一辆坦克,在高高的炮塔顶上坐下,一脚踏着炮身,和同行人员合影留念。 在他之前,粟裕已经来过,不过既未留影也没欢庆,主要是带领参谋人员察看现场,总结经验。

砸碎珍珠换玛瑙

  • 陈诚的“稳扎稳打,齐头并进”固然稳妥,但到这时又变成了一种缺陷,因为它为粟裕移兵北上提供了时间。
  • 王耀武有苦难言,只得把一腔愤恨发泄到了李仙洲身上:“5万多人,不知不觉在3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哪!”
  • “45岁现象”带来的最大弊病,就是主官们作战时普遍缺乏勇猛精神,衰弱、拖沓、低能、企图心不强,甚至爱财怕死者,随处可见。
  • 战神粟裕
  • 粟裕一向重视技术兵种,但在骑、炮、装、工这四大兵种中,他最看重的还是炮。这是因为大兵团作战越来越频繁,对步炮协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炮在其中的地位称得上是举足轻重。
  • 用步兵攻嵩里山,久攻不下,用炮兵几下就轰垮了,这就是重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威力。
  • 最沉得住气的,反而是在延安运筹帷幄的毛泽东。在收到陈、粟的电报后,毛泽东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做出判断:“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
  • 与豪放开朗的陈毅不同,粟裕平时较为沉静内敛,这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 骨子里,这个人依然保持着孩童时代的梦想,他是一名剑客。 作为剑客,只要你还站在那里,手里还有剑,就必须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获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 两支掩护部队也并非俗物:左为黄百韬整二十五师,右为李天霞整八十三师,在国民党军队中都是主力。
  • 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
  • 黄百韬是张灵甫身边唯一一个肯为他两肋插刀的同僚,连黄百韬都进不了孟良崮,其他援兵可想而知。
  • 沂蒙山有七十二崮,孟良崮是这七十二崮中最大的一个崮。所谓崮,是说山的形状奇特,一般山的山顶是尖的,崮的山顶却好像是平的,犹如被什么东西削去一样。
  • 粟裕评价这是一场血战到底的恶仗,其激烈程度,为解放战争以来所少见。据说,陈毅也发出了感叹:“今后永远不让儿子当兵!”
  • 在有可能救援七十四师的国民党将领中,黄百韬可算是最没私心杂念的,他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尽管遗尸遍地,但他仍不惜采用人海战术,组织整团整营往解放军阵地撞,炮火不分间歇,部队不分队形。
  • 粟裕已经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由于患有高血压和头痛症,整个人脸涨得通红,战后测量血压,竟然达到了220。
  • 1947年5月16日,傍晚6点,七十四师成编制地消失掉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

  • 毛泽东有个习惯,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当获知粟裕前来时,他破例走出门外,并同粟裕长时间握手。
  • 冈村对共产党军队的认识是,长于谍报,而且作战灵活,尤其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 作为常胜将军,粟裕有着超常的谨慎和智慧,但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百密之中亦可能出现一疏。
  • 整十一师师长胡琏因石牌防守战而成名,此人被毛泽东称为“狡如狐,猛如虎”,换句话说,他比张灵甫更精明滑头,但又比李天霞辈要勇猛善战。
  • 据华野战史所载,在南麻、临朐两战中,国民党军伤亡18000人,华野自身伤亡达到21000人,另有专家推算,华野的实际伤亡数字,可能不会少于26000人。
  • 温厚沉静的粟裕,和执拗倔强的粟裕,是同一个人,低调谦逊的粟裕,和认真到不懂转圜,不看脸色的粟裕,也是同一个人。
  • 思想混乱,当然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但在战言战,最有效的药方,无过于打一场解气的胜仗。
  • 1947年8月30日,粟裕再次收到毛泽东亲自署名的急电:“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足之势”,毛泽东要求粟裕立即渡河,以全力配合刘邓。
  • 骄兵必败是军事学上的一个大魔咒,什么时候你忽视它,就会在战场上受到惩罚。
  • 打败仗不怕,怕的是走过场,不好好总结。
  • 毛泽东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说服的人,而敢于对毛泽东反复提出意见并为他所接受的,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粟裕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敌人就更想不到了。
  • 粟裕打仗,越打越精,他总结出了一个围点打援的“转折点理论”。粟裕认为,如果敌增援部队是强大兵团,战役的转折点必须来得越早越好,最好是在战役进行到1/3甚至1/4的时候到来,如果做不到,这个转折点也至少得出现在战役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否则的话,时间就紧张了,攻城部队到时不得不撤围,仗就变成了“夹生仗”。
  • 之后他便总结出一点,就是打仗得了解对方主将的性格特征,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敌将多疑,就要多设疑兵,敌将悍猛,就要给他来软的一套。
  • 黄百韬骁勇善战,毅力强韧,即便在处境异常困苦时,亦不灰心,不屈服,常说的一句话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在他的训练和指挥下,整二十五师的作战风格与一般国民党军不同,倒与解放军颇为神似,不仅非常机警,善于夜战和近战,而且几乎每战都能往死里打。
  • 解放战争中,在粟裕所指挥过的重大战役里面,有3个战役令他最为紧张,第一个是华野、山野初次合并时的宿北战役;第二个就轮到了眼下的豫东战役。
  • 意识到自己的兵团处于覆亡边缘,黄百韬不听参谋长劝阻,在4辆坦克的掩护下,亲率2个营发动冲锋,并在作战过程中负伤。这是国民党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
  • 豫东战役有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开封战役、睢杞战役,粟裕都打得极其漂亮,唯独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帝丘店战役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 解放军的战术不像国民党军有那么多花样,在进攻战术上,其实就是一招鲜,也就是攻点打援。 如果要说变化,主要是攻点和打援的侧重点不一样。一种叫作“围点打援”,打援是目的,围点是诱敌来援的手段,一般来说,打援的兵力配备多,围点的兵力配备少。 与之相反的叫作“攻点阻援”,攻点是目的,阻援只是辅助手段,因此兵力配备上,大部分兵力用于攻点,小部分兵力用于阻援。
  • 这段对话正好被前来增援的黄百韬所截听,他发出了跟蒋介石一样长长的叹息:“大敌当前,身为统帅,指挥之不暇,何能顾及家事?私而忘公,已无必死之心。”
  • 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蒋介石甚至发狠说:“我训练出来的人都是官僚,毛泽东训练出来的人都是革命的,我今天的训练失败了!”
  • 在粟裕随身携带的资料中,除华野团以上干部的名册外,还有记载国民党师以上军事主官情况的专用卡片。每次战役结束,他都要亲自找被俘的敌军高级将领谈话,通过询问,竭力掌握包括王耀武在内的国民党将领们的指挥特点。
  • 心乱,乃高手对阵之第一大忌,也是王耀武的死穴。
  • 解放军比国民党军显得更有朝气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之处,就在于擢升机制特别灵活,不像国民党军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资格资历绑缚着。
  • 在战略战术上,王耀武也许够格,但论城府,他就只配给吴化文这个老江湖提鞋了。
  • 刘炳昆团最后遭到全歼,负了重伤的刘炳昆持“中正”佩剑自杀,所用之剑是他来到济南之后,王耀武亲手所赠。
  • 解放军不仅能大批俘虏敌方士兵,还能迅速予以消化,将俘虏兵改造成“解放战士”,这也是同样经历巨大的兵员损耗,国民党军的数量一个劲儿地少下去,解放军只多不少,且是越打越多的原因之一。
  • 国民党通过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以将才居多,帅才偏少。
  • 为了取得济南战役的胜利,华野付出不小代价。豫东战役长达20天,伤亡了33000人;济南战役才8天,就伤亡了26000人。

风头如刀面如割

  • 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师,不是仅靠战术的翻新和炫目所能成就,他靠的是战场上无数次死里求生的切身体验,靠的是提前两步乃至三、四步的眼光和判断力。
  • 黄百韬并不知道,他的“郭同学”与刘斐一样,也是中共在国防部的高级秘密特工,所制订的计划自然只会把国民党往败路上引。
  •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均为中共秘密党员
  • 于是粟裕在第三天将指挥所转移到了大许家的土山,也就是关云长被曹操围住的那个地方。此地北可眺望碾庄战场,西可与打援部队保持密切联系,是一个理想的指挥位置。
  • 1948年11月11日,杜聿明赶到徐州,协助刘峙进行指挥。
  • 作为中国机械化部队的最早创始人之一,杜聿明本身也是坦克技术专家,机械化立体作战是他用以压箱底的绝活,这次他毫无保留地全部搬了出来:步车协同、步炮协同、地空协同。
  • 中国的国情,军事上学德国可以,学日本可以,唯独不能学美国,因为你没那本钱。
  • 黄百韬只是觉得郭汝瑰水平低,杜聿明却直接怀疑“郭小鬼”就是地下党,认为他与解放军一定有联系,而蒋介石和顾祝同正是完全听信了他的话,才会造成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那样糟糕至极的列阵格局。
  • 从这一天起,毛泽东改变了解放战争初期“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策略,提出要“不惜一切代价牺牲,力图大战取胜”。
  • 什么时候扎袋口最好?就是要让对方完全进入,且受到足够损伤,即便明知自己已成囊中之物,也难以再钻出的时候,当然它的必要前提是,袋底绝不能先破。
  •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
  • 当初选定固守碾庄时,他和陈士章就预计邱清泉不肯施以援手,出死力相救,现在似乎应验了,黄百韬对此愤恨不已:“我们最后不过一死,叫黄埔看看,也好鼓励他们以后不要再钩心斗角,只图私利!”
  • 淮海战役期间,东北基地日以继夜地制造和运来炮弹,这些炮弹又通过铁桥和临时搭建的十几座便桥,源源不断地补充给碾庄前线的华野特纵、各纵队炮兵部队。
  • 1948年11月25日,黄维兵团被以中野为主的解放军包围在双堆集,寸步难以蠕动,重蹈了黄百韬兵团在碾庄的覆辙。
  • 话是这么说,但这实际上已经有些违令而行的意味,没有一股子实事求是、对战局对部队负责的精神,指挥员是不敢下这样决心的。
  • 在面对面的具体攻防战术上,杜聿明也许不赖,可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师,不是仅靠战术的翻新和炫目所能成就,他靠的是战场上无数次死里求生的切身体验,靠的是提前两步乃至三、四步的眼光和判断力。
  • 实事求是地说,蒋介石戎马一生,并不缺乏军事指挥能力,但当解放战争进行到辽沈战役时,一个又一个重大的挫败,已经让他逐渐失去了一个军事统帅所应有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乃至于连何应钦、顾祝同都认为“总统方寸已乱,再不能指挥了”。
  • 公平地说,国民党将领就战略战术的素养而言,并不比共产党将领差,整体上甚至还要高出许多,他们吃亏就吃亏在,八小时以外的得失心太多太重了。
  • 粟裕最为紧张的3天终于过去了。在此之前,他的身体已经支持不住,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进行指挥,听到合围的消息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非常危险啊!”
  • 人到急了的时候才会想到,有很多事情不是你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你根本就没想去做。
  • 杜集团不能苦战,亦无法连续夜战,但解放军可以。
  • 黄维对解放军的战术打法可谓是两眼一抹黑。胡琏则不同,从最早的宿北战役,到南麻战役、豫东战役,战役一个比一个剧烈和复杂,而他的对手又始终是粟裕这样的超一流将领,由此也让胡琏练出了一套与解放军作战的本事。
  • 粟裕对每一个敌将的优势和弱点都看得很准。他评价杜聿明是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或者说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这实际上也是“美械兵团”时代惯出来的毛病。
  • 有人曾问粟裕:“战争与死人,你如何平衡心理?”粟裕的回答是:“敌人死得少,我们就死得多!”
  • 有人开玩笑说,淮海战役已经变成了“共产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
  • 看到士兵饿得受不了,李弥偷偷允许他们乘夜跑到解放军阵地,吃饱了回来也好,不回来也罢,唯一的条件是不准带武器。
  • 杜、邱、李3人,杜聿明被俘,邱清泉拿着一支美造汤姆式冲锋枪,左冲右突,最后死在了战场上,有人说他是战死,也有人说是自杀,只有李弥化装成伤兵后逃离。
  • 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以解放军的完胜而告终。在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中,辽沈、平津战役都是以多胜少,唯有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

钟山风雨起苍黄

  • 渡江战役的胜利以及占领南京,都比毛泽东预想中要顺利和快得多,当消息传到北京,他兴奋异常,泼墨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粟裕立即上书总前委,坚持己见,认为加快东西对进,不仅可以使汤恩伯无暇调整部署,还能促成汤集团更加混乱,从而形成分割包围的有利态势,而如果动作迟缓,将会因此失去歼敌良机。
  • 在战场上,粟裕永远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一旦认准方向正确,就决不轻易改变,为此,哪怕是“独立处置,事后报告”。
  • 减少损失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长围久困,比如辽沈战役中的包围长春,一共围了150多天,直到把城内守军完全困死为止。
  • 用兵之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 在收到解放金门的作战计划后,粟裕与叶飞约法三章,强调“三不打”——以金门守军的现有兵力计算,只要再增加1个团就不打;准备一次性载运6个团的船只,船不够不打;从苏北或山东沿海挑选6000名有经验的船工,船工不到不打。
  • 金门、登步两次失利,对三野震动很大,尤其是金门之战,三个团成建制全部损失,解放战争以来还是第一次。尽管这两仗均为兵团或军直接指挥,粟裕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表示自己没能尽到“检查与督导之责”。
  • 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让解放金门和台湾的计划被双双推迟,解放军的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往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