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志伟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 实际上,作为西方哲学两大源头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东方。
  • 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不是让人有智慧,而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 按照柏拉图的思路,世界上有三张桌子:一张是画家画的桌子,一张现实中的桌子,一张是作为桌子的概念的桌子。柏拉图认为,画中的桌子摹仿的是现实中的桌子,因而最不可靠。现实中的桌子既不完善,也不能永存,也不是最真实的存在。只有桌子的概念,不会因为现实中的桌子的毁灭而消失,它才是真正真实的存在。
  •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则是问题史,因而哲学的全部意义乃存在于追问和求索之中。
  • 将哲学家们的问题当作你自己面对的问题,或者把你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思考。思考之为思考,总是针对问题的,总是由问题而引发的。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

  • 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
  • 古代希腊除了现在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南部而外,还包括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即伊奥尼亚地区、意大利南部及爱琴海中的各岛屿等。
  • 一般说来,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终极关怀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而且不是通过信仰的方式或者艺术的方式,而是通过理论的方式,追问和探索这个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 希腊精神是一种积极的悲剧精神。人人都知道命运是命中注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积极地投入生活之中。即使命运已经确定,他们仍然要证明自己有不同的命运。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 普罗泰戈拉以神话的方式说明,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技术和智慧,城邦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起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思想可以看做是后世社会契约论的先驱。
  • 在某种意义上说,诡辩是人类抽象思维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思维活动,因而智者的论辩并非没有理论意义,只是他们仅仅关注于如何给对方的论据制造矛盾,最终走向了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 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 苏格拉底终于觉悟到神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会追求和探索知识。
  •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 真正的知识是对于惟一、永恒、不动的“存在”的思想,真理乃在于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
  • 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惟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 我问的是美本身,这个美本身,加到任何东西上都能够使之成为美的,美本身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美的,换言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本身永远是美的。
  • 当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问题集中在“是什么”的问题上的时候,其意义就在于他把哲学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在如何从感觉经验中归纳抽象出普遍概念来。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两项贡献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
  • 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 拉凯斯:如果我要说的是渗透在各种事例中的这种普遍性质,那么我得说勇敢就是灵魂的某种忍耐。
  • 苏格拉底还没有把普遍或定义从特殊事物中分离出来,是他的后继者才使它们分离并称之为理念,而这种分离,正是我们在理念论中所发现的种种困难的根本原因。

第四讲 柏拉图的“洞穴”

  • 他对哲学的贡献就在于把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思路确定下来,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 “洞穴”是柏拉图说明其哲学思想的一个比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比喻不仅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也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思路。
  • 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来区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前者被称之为“可感世界”,后者被称之为“理念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现象和本质。
  •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
  • 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 从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为了解决知识问题,柏拉图洞穴说的依据也是感性与理性的区别:可感事物是不真实的,可知的理念才是知识的对象。由此可见,虽然西方古典哲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形而上学,但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形而上学问题必须以认识论问题的解决为前提的局面。
  •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 柏拉图将理念之间的结合也称为“分有”,不过这个分有与事物对理念的分有却是不同的。因为事物对理念的分有指理念给事物以存在的根据,而理念间的分有说的则是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为了便于区别,我们把理念间的分有称为柏拉图的第二种分有说。
  • 我们面前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纯的,实际上具有许多性质,有些性质之间还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要说明一个具有多种性质的事物,一个理念是不够的,它可能涉及到多个理念,这就需要研究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
  • 柏拉图的通种论是西方哲学中范畴理论的起源。范畴不仅仅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是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柏拉图之后,经过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经院哲学、到康德和黑格尔,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理论逐渐臻于完善,最高的成就即是黑格尔的《逻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范畴理论探讨的乃是世界的逻辑结构,以后我们将看到,形而上学最终就落实在范畴体系之上。
  • 《蒂迈欧篇》中的“摹仿创世说”试图通过自然哲学提出一种解决方式。
  •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论,可感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所以描述可感世界的自然哲学应该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
  •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学说有三条原则:第一,要区分那存在而不变动的东西和变动而非存在的东西;凡是由理性和逻各斯认知的东西总是自己同一存在的,凡是由意见借助感觉认识的事物总是会变化消灭的。第二,一切变动的东西总是由某种原因作用于它才能变化生成,没有原因就不能生成。第三,创造者要构造事物的形状和性质时,必须以不变的东西作为模型,才能造出美好的东西,如果以变化的事物为原型,造出来的东西便不能是好的。由此出发,柏拉图叙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的问题称做“分离问题”,即理念与事物的分离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与事物本身不可分割,原本是一体。
  • 由于亚里士多德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所以人们称之为“漫步学派”(Peripatikoi),过去我们翻译成“逍遥学派”,是不合适的。哲学思考是非常艰苦的,不信请读一读亚里士多德的书,看看能不能“逍遥”起来。
  • 因为柏拉图的对话不仅在哲学上玄思奥妙、气势恢弘,而且文采飞扬,篇篇都是文学精品。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则抽象枯燥,晦涩难懂,毫无文采可言。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 希腊哲学是从感觉经验到抽象思维的艰难历程,因此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不仅始终面对的是现实事物,而且体现了自然万物活生生的生命。
  • 1.“理论知识”(theoretike)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2.“实践知识”(praktike)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3.“创制知识”(poietike)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法”。
  • 在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全部任务就在于消除柏拉图在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设置的鸿沟,发现在现实事物中一般与个别之间的真实关系。
  • 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到欧几里得几何学,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符号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它标志着人类思维逐渐摆脱了直接的感觉经验,可以从事纯粹的思维操作。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可以看做是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分道扬镳”的真正开端。
  • 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 汉语据《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metaphusika译作“形而上学”。这就是“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来源。
  • 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
  • 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主要不是由于质料,而是由于“形式”, “形式”是决定这个事物成为这个事物的根本原因。
  • 尽管我们把亚里士多德有关最高实体的学说称为“神学”,但他所说的“神”并不是后来基督教的人格神,而是指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最高的目的。
  • 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插图]。
  • 苏格拉底对“是什么”问题的探索、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他的体系框架、亚里士多德的推理分析方法等等,以理性主义的基调为西方哲学确立了基本的观念和方向,当然也暴露出种种新的难题,从而吸引着哲学家们不断地变换角度和思路,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探索。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 所以在这个时期,哲学一般被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形而上学(物理学)是基础,逻辑学(认识论)是工具,伦理学是目的
  •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安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因而在他的哲学中,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则是目的。
  • 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
  • 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主义一样,在认识论上坚持感觉经验的立场,主张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就是最大的德性,但是在什么是自然的本性问题上,与伊壁鸠鲁针锋相对,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理性,因而按照自然而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而生活。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亚学派之争,体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两大倾向,即幸福主义与德性论之间的对立。
  • 据说斯多亚学派是最早将哲学划分为三个部分的哲学家,这三个部分就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其中物理学是基础,逻辑学是工具或手段,伦理学则是中心和目的。
  • 斯多亚学派的逻辑学包括辩证法和修辞学两个部分
  • 斯多亚学派探讨认识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给伦理学提供理性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善,才能过善的生活,这就需要认识自然的本性。
  • 伊壁鸠鲁的自然是一个机械论的无意识的自然,人生短暂,他所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生活得愉快。而斯多亚学派的自然就不同了,它是一个神圣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机宇宙,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从属于更高的宇宙理性,他的生活目的不在于快乐,而在于实现理性,与宇宙理性和谐一致。
  • 晚期斯多亚学派特别强调了身体与灵魂的二元论。塞涅卡主张身体是躯壳,是心灵的枷锁和监狱,强化了斯多亚学派中的禁欲主义倾向。
  • 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主义在认识论上虽然都是感觉主义的,但是在伦理学上却相互对立,原因在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自然哲学),一个是目的论的世界观,一个是机械论的世界观。
  • 怀疑主义的基本观念是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性。因为我们认识事物要通过感觉经验,而且不能超出感觉之外,所以事物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所感觉的那样,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
  • 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爱里斯的皮浪
  • 实际上这是一种对生活和实践的理论态度,它不是要我们不去生活,而是要我们免除因为认识而生的痛苦和烦恼,从而保持心灵的安宁。
  • 怀疑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暴露了独断论哲学在建构体系时的缺陷,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进行自我反省,促进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入。
  • 通过新柏拉图主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哲学理性精神的衰落和向神学转化的必然性。
  • 柏拉图把世界一分为二,分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太一”、努斯和灵魂,这三者是普罗提诺对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改造,灵魂的流溢物就是可感世界。
  • 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了雅典的所有哲学学校。我们就以这一年为标志,象征希腊哲学的终结。
  • 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 从哲学上说,西方哲学有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哲学,一个是基督教,人们通常称之为“雅典”和“耶路撒冷”。
  • 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连战旗上的鹰也变成了双头鹰。基督教亦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王权与教权的争斗史,这部历史是一个两者合作和相互利用、教权统一欧洲、王权上升的同时教权衰落的复杂过程。
  • 单纯就世界历史的分期而论,我们通常以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毁灭作为开始,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中古史。
  • 哲学与宗教都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只不过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罢了。哲学诉诸理性,而宗教则诉诸信仰。
  • 从总体上来说,以查士丁、奥里根等人为代表的希腊教父比较注重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注重上帝的“三位一体”、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等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而以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拉丁教父则更多地注重信仰和伦理、注重人的罪以及救赎等问题。
  • 哲学之为哲学乃源于理性,而宗教之为宗教诉诸的则是情感和信仰,所以基督教哲学从一开始就遭遇到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
  • “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
  • 奥古斯丁的神哲学不仅是教父哲学的顶峰和终结,而且体现了从早期教会希腊化典范向拉丁化中世纪典范的转变
  • 奥古斯丁生活的时代,基督教日益兴盛,罗马帝国却濒临灭亡,正处在新旧世界的转折点。
  • 奥古斯丁从自己的心路历程出发来解决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从信仰与理解的先后关系入手区别了三种不同的思想对象。第一种是只能相信,不能或者不需要理解的东西,如历史事实。第二种是相信和理解同时起作用的对象,如相信数学公理和逻辑规则的同时也是理解它们。第三种是只有先信仰,然后才能够理解的对象,这些就是关于上帝的道理。
  • 奥古斯丁解决这个难题的方式是引入一种自由意志论: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
  • 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 关于上帝存在的哲学证明便成了经院哲学的重要内容,其首创者就是在西方思想史上被人称做“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尔谟(Anselmus,旧译安瑟仑,1033—1109),他的论证被后世称之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 在《神学大全》中,托马斯一共提出了五种证明:1.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2.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3.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4.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性,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仿佛是有目的安排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综合上述推论,就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即上帝是存在的。[插图]
  • 一些哲学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前者被称为“唯实论”(realism),后者被称为“唯名论”(nominalism)。
  • 从认识论上看,殊相在先,共相在后;从本体论上看,共相在先,殊相在后。
  • 神学并不是一门思辨的科学,而是实践的学科,它的使命是帮助拯救人的灵魂。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上帝,但可以信仰上帝、爱上帝,信仰和爱高于认识。
  • 在此基础上,奥卡姆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能以较少者去完成的事情,若以较多者去做,便是徒劳”。后人把它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认为像“实体形式”、“隐蔽的质”、“影象”之类都是多余的东西,都应当加以抛弃。哲学史上把奥卡姆的威廉的这一思想形象地称之为“奥卡姆剃刀”。
  • 唯实论将唯名论看做是“异端”的确是很有远见的,因为它不仅与维护教权(普遍性)的唯实论对立而维护王权(个别性)的地位,而且它的兴盛亦意味着调和理性与信仰的工作终于失败了。

第八讲 人的发现

  • 欧洲的14—16世纪,史称“文艺复兴时期”,也被称为“人的发现”的时代或“冒险的时代”。
  • 1517年10月31日,德国教士、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城堡教堂大门上贴出他反对教廷兜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一场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开始。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一批新教教会从天主教分裂出来,从而奠定了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基本格局。
  • 所谓文艺复兴是一场从14世纪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之为“文艺复兴”,而实际上它的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
  • 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主张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
  • 人文主义运动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主要是从事人文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
  •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这句古老的箴言成为人文主义者的共同口号。
  •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解教会的权威,变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的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
  •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揭示了路德宗教改革的本质:“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却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 文艺复兴时代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发现了人,二是发现了自然。
  • 库萨关于“有学问的无知”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论证了精神的无限能力,使人及其精神成为哲学的最高主题。
  • 他的思想在笛卡尔的理性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复现。
  • 培根是近代第一个自觉地把知识和方法问题当做哲学研究的对象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近代哲学尤其是经验论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他的思想更多地具有某种过渡的性质。

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 希腊哲学重视经验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基督教哲学重视超验性的形而上学,在主体性的觉醒或自我意识原则的基础上构成了近代哲学的基本主题:近代哲学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问题,形成了系统的认识论和自然哲学理论,而且也关注超验性的本体论问题,它试图将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寻找一种能够一举解决全部问题的方法,形成统一的哲学体系。
  • 从笛卡尔开始,知识与对象就区别开了:自然事物是不依我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则是自成系统的,它们可能与对象一致,也可能与对象不一致,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寻求使知识与对象一致的方法。
  • 笛卡尔哲学标志着主体性的觉醒。
  • 虽然理性人人都有,但是仅仅有理性还不够,必须建立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理性的使用才能使我们获得真理。由此可见,笛卡尔将方法问题提到了哲学的首要问题。
  • 笛卡尔的“我思”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因而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
  • 当“我”思想的时候,“我”是起作用的,而当“我”不思想的时候,“我”就没有作用,所以思想是“我”的本性。
  • 第三,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确立我思的过程,亦即通过否定性的方式,排除知识内容,最终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
  • 笛卡尔是通过将思维内容(客体)与思维形式(主体)区分开的方式来确立主体性原则的,但他要谋求的却又是两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第十讲 大陆理性主义

  • 经验论模式的局限性就在于,它既无法说明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也无法证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所以经验论在某种意义上必然导致怀疑主义或者不可知论。
  • 笛卡尔从“我思”出发来证明上帝存在,从而通过上帝来保证“我思”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一致性,这便有了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上帝存在”和第三原理“物质世界存在”。
  • 斯宾诺莎哲学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其哲学的目的在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满境界。他的哲学体系由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体论是基础,认识论是手段,伦理学则是最高的目的。
  • 认识活动,尤其是直观知识,实际上就是使人从“在他物内”回到“自身内”,这就是自由。
  • 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隐德来希”(内在目的)。
  • 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一切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他在安排好了每个单子各自独立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使其余的单子各自作相应的变化发展,因而全部单子的变化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一致,始终保持着整体的连续性。
  • 莱布尼茨不仅用“预定的和谐”来说明由无限多的单子所组成的整个宇宙的和谐一致,而且以此来解决笛卡尔遗留下来的心身关系问题。
  • 自由是某物不受阻碍地变成它注定要变成的那种东西。对于人来说,“自由是自发性加上理智”。“自发性”是自由的必要条件,但光有自发性还不足以称为自由,自发性还必须加上理智才构成自由。一个自由的人应该能够认识到他为什么要做他所做的事。自由的行为就是“受自身理性决定”的行为。“被决定”是必然,但是,“被自身决定”就是自由。
  • 一般说来,莱布尼茨的认识论以单子论为基础和前提,或者说,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单子论的组成部分,即关于人的心灵这种单子如何表象或知觉宇宙万物的学说。
  • 观念和真理不是作为现实天赋在我们心中,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的”。

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主义

  • 感觉经验有日常生活的有效性作为依据,而理性则有理论的普遍必然的逻辑性这一强有力的支持。
  • 近代哲学从一开始就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这就是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
  • 在近代哲学中,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
  •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几次反复,终于通过1688年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建立起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度。洛克是这场革命的直接参加者和新政府的内阁大员,同时也是辉格党的重要理论家,是最早提出政治自由和分权原则等社会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之一。
  • 洛克哲学的目的是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
  •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分为对外的感觉和对内的反省,思维的全部材料即观念从这两者而来。
  • 一切观念来源于经验,经验就是对外部事物的感觉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反省,它们在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观念。
  • 心灵利用简单观念来构成其他观念的能力和作用主要有“组合作用”、“比较作用”和“抽象作用”。由这三种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论怎样分合,都可以分为三类,这就是样式、实体和关系。
  • 物体的性质区分为第一性的质(primary qualities)和第二性的质(secondary qualities)。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种性质是物体的“原始性质”或基本性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为物体所固有的、与物体不可分离的性质。不论我们知觉与否,这些性质都在物体之中。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所以,我们所感觉到的物体的第二性的质并不是它们的真实存在方式,只不过是第一性的质的变形而已。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 所谓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 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
  • 他的论证过程是,将可感事物与事物看做是一回事,从观念的存在即被感知推及到存在就是被感知,继而区分被感知的观念与感知观念的心灵,从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 完整地表达这个命题,应该是:“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在巴克莱看来,宇宙中的存在有三种:第一种是只存在于感知者的心中的观念;第二种是可以感知观念的被创造的精神,即我的心灵和其他所有人的心灵;第三种是永恒无限的精神,亦即上帝。
  • 他并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亦即消解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
  • 巴克莱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是十分独特的。在他看来,只要我们取消了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否定了感觉之外任何非精神的来源。于是,人们具有感觉观念这一事实,就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 在某种意义上说,洛克与巴克莱都不是彻底的经验论者,因为他们一个承认心外有物,一个大讲精神实体,都有违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就此而论,真正彻底的经验论者是休谟,不过其彻底的经验论却产生了一个不彻底的结果,那就是“温和的怀疑论”。
  • 休谟的怀疑论思想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
  • 休谟哲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洛克甚至与笛卡尔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在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如何为之确定可靠的基础。
  • 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外乎是将感官和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加以联系、置换、扩大或缩小而已
  • 休谟提出了“人性科学”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可以称之为“印象在先原则”,强调“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这是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第二条原则也可以称之为“想象自由原则”:观念虽然由印象而产生,但是在心中却可以自由地结合,从而产生出印象中所没有的东西。
  • 在休谟看来,想象组合观念的联想规则有三条,这就是:(1)类似关系;(2)接近关系;(3)因果关系。
  • 休谟得出了结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

第十二讲 社会政治理论

  • 在广义上说,整个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启蒙主义,若从狭义上说,启蒙主义特指18世纪的法国哲学。
  • 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通常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自然状态”,一个是“社会契约”,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就是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的,几乎每一位讨论社会政治问题的哲学家都有一套“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
  • 所谓“自然法”就是理性建立起来的道德法则,它是衡量善恶的一般标准,因而自然法的学说是真正的和惟一的道德哲学。
  • 霍布斯给“国家”下的定义表明:国家的产生是通过人们相互之间订立契约,把全部权利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而实现的。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担当起大家的人格的一个人格、集中了大家意志的一个意志,掌握了大家所交付的所有权利和力量的一个公共权利;它可以使用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防御。
  •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不仅与革命党人背道而驰,而且也为王党所不容,因为即使是国王的亲信也不能容忍极端化的王权,那同样会危及他们的利益
  • 专制主义的国家权力被看做是解决个人之间矛盾冲突的惟一出路:由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将形同散沙的个人集中在一起,以便消解个人之间的争斗,维护人们的安全。
  •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霍布斯也有所不同。霍布斯认为订约是人们把所有的权利交给了统治者,而洛克则认为人们只出让一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财产和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 在西方哲学史上,法国启蒙运动独树一帜地建立了彻底的无神论和机械唯物主义学说。
  • 孟德斯鸠从广义上将“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 真正的自由并不是任意胡为。“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会有这种权利”[插图]。由此可见,自由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 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被人们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影响,将人的自然本性看做是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原因,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确有积极的意义,但毕竟是错误的。
  • 卢梭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他通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 卢梭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 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则是第三也是最后阶段。
  • 在近代思想史上,卢梭既不赞成专制制度,也不赞成君主立宪制度,而是独树一帜地拥护民主共和国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看做是近代哲学的最后阶段,也可以看做是整个古典哲学的完成,虽然它的主要代表只有四位: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 人们这样评价康德,称他的哲学是“蓄水池”,以往的哲学流进来,再由此流向20世纪的各种哲学。
  •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这一点与宗教是一致的,而在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唯物主义看来,这些超验的对象或是不存在的,或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无法企及的。
  • 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康德以划界的方式将科学归于可以获得知识的领域,而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了伦理学的领域,因为在他看来,形而上学产生于人类理性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自由之境界的根本理想,而真正能够满足这一理想的不是理性认识而是道德实践。
  • 人们通常以康德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为标志,将他的哲学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两个阶段。
  • 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
  • 我过去认为惟有知识能够造福于人类,所以我以有知识为荣,鄙视哪些无知的人们。是卢梭纠正了我的偏见,教会了我尊重人。从卢梭那里,康德意识到,具有多少科学知识与人的道德尊严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关系。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完全可以是有德性的,而一个有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是有德性的,而且是道德而不是知识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 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
  • 康德的哲学革命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而且这后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
  • “先验的”指的是关于先天的研究,例如“先验哲学”, “超验的”指的则是超越了经验的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
  • 因此主体的感性直观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直观,一是先验直观,前者是后天的质料,后者则是先天的形式。
  • 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也不是事物之间的现象关系,而是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
  • 知识以判断为其基本单位,而判断就是以某种形式把不同的表象或概念联结在一起,康德把这种联结就称之为“综合”。
  • 感性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杂多表象而不是经验对象,经验对象并非感性所予而是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功能所形成的
  • 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形式就是“理念”。
  • 《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独立于经验而且对经验具有法则意义的先天认识形式,而《实践理性批判》的问题则是究竟我们行动的动机完全受经验的限制还是有可能由理性自己来决定。
  • 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 二元论是康德哲学的基本性质,康德并不是因为无可奈何而走向二元论的,而是自觉地以二元论作为其哲学的基础和前提
  • 作为一种先天的立法能力,理性的理论理性功能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功能为理性自身立法,它们分别关涉同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因而能够在同一个对象上面具有两种不同的立法而不会相互伤害。
  • 所谓“判断力”就是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下进行思想的能力。判断力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的判断力”,一类是“反思的判断力”。
  • 自然的合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的合目的性”,一个是“质料的合目的性”,亦即主观的合目的性和客观的合目的性,前者是自然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后者则是自然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
  • 一个事物被称为是美的,并不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 在康德看来,自然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的文化。
  • 文化作为自然与自由结合的产物,构成了两者之间的“中介”,因而文化是道德的准备条件,道德作为文化的目的则规定着它的方向。
  • 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已经有了,这就是以批判为前提、以自由为“拱心石”和基础、以道德作为“终极目的”、以目的论为形式的哲学体系
  • 不仅如此,康德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理性批判为理性的诸功能“划界”,他以限制科学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以此来解决人类理性如何在严格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其自由的问题。
  •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 虽然他要限制认识能力,为道德、自由留地盘,但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由、道德,只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而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我们人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性不仅仅是说人生命短暂,也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所以,自由只是理想。不过,不要因为自由只是理想就放弃追求,在康德看来,这是区别人与物的关键,乃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使命。追求自由理想,是人生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不彻底的。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为认识设定了两个不可缺少但却又是不可知的逻辑根据:一是在主体之外有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物自体),作为感觉经验的根据;一是在主体之中有一个同样不可知的先验自我,作为一切先天综合知识的逻辑根据,而实际上这个先验自我也就是《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的意志本体。
  • 知识学的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 知识学的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
  • 知识学的第三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 知识学的三条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活动——其实不应该说三种行动,而应该说是同一行动的三个方面,这就是正题、反题、合题,与之对应的是“实在性”、“否定性”和“根据性”三个范畴。
  • 在第三原理中包含着两个命题:一是“自我设定自己是规定非我的”,一是“自我设定自己为被非我规定的”。规定非我的自我是“实践自我”,被非我所规定的自我则是“理论自我”。我们必须先来设定非我的实在性,然后才能限制它。即是说,我们必须先来建设外部世界,然后再来规定它。由此便构成了知识学的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学”和“实践知识学”。
  • 费希特的知识学至少有两个问题是其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上述绝对自我的实在性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认识自身的矛盾如何克服的问题。
  • 费希特为哲学引进了范畴的辩证逻辑推演,谢林则引进了历史发展的过程。
  • 先验哲学包括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以及两者的结合点目的哲学,最后是艺术哲学。
  • 在他看来,历史的规律性作为一只“未知的手”编织出来的东西,通过人的任性的自由表演,贯穿在全部历史过程之中。人在历史舞台上作着自由的表演,但背后由“绝对”决定着引向一个他们预想不到的目标上去,那也许是他们并不打算去的地方
  • 因此,它只有通过第二种直观——艺术直观——才能成为客观的。所以,艺术是哲学惟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和证书,艺术好像为哲学家打开了至圣所,通过它有可能使我们在激扬狂放物我两忘的美感体验中,与绝对融为一体。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 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一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 黑格尔之后,人们再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将人类所有的知识统统纳入一个哲学体系之中了,更重要的是,哲学家们也不再把构建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看做是哲学的工作了。
  •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插图]这就是黑格尔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
  • 黑格尔的逻辑学既不同于形式逻辑,也不同于康德的先验逻辑:它所研究的既不是空洞的思维规律,也不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而是事物的纯粹的本质性因素——纯思想规定。
  • 《哲学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是研究理念的自在自为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纯粹的本质性因素,亦即纯思想规定或范畴;“自然哲学”是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理念外化自身而成为自然亦即理念的外在表现;“精神哲学”研究的是理念由它的异在返回它自身的科学,它讨论的是通过人类精神理念重新获得自己的形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
  • 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自然是精神的异化或表现。所以精神既可以说在自然之后,也可以说在自然之前:精神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因而自然在时间上是在先的;然而就精神是自然的本质,精神是自然的真理性和最终目的,是理念的真正现实而论,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
  • 理解黑格尔的哲学首先应当理解他的辩证法,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必须把握他的整个哲学。这真有点儿像后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的循环”。
  • 显然,传统形而上学的确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没有意义,并不意味着人类理性产生形而上学的理想不值得我们思考并且予以满足。应该说,形而上学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理性对于“终极关怀”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把它完全交付给宗教信仰,如果我们不想彻底放弃这一至高无上的理想,那么可以说,形而上学还是有其意义的,因而黑格尔哲学亦同样有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