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章节概要与阅读导图
- 对某事的痴迷是最具反脆弱性的。
- 知识是否能创造财富,如果是,那么是哪些知识?当两件事情不是一回事时。
前言
- 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
- 为什么会提到时间呢?时间在功能上与波动性相类似:时间越长,发生的事件就越多,也更混乱;如果你可以承受有限的伤害,对小错误具有反脆弱性,那么时间会带来最终令你受益的错误或反错误。这就是你的祖母称为经验的东西。脆弱的东西则会被时间所击垮。
- 人只有在以不折不扣的诚意评判世界、评判他人的时候……才能获得切切实实的自由……这不只是一个目的,而是一项义务。
- 我的经验是,金钱和交易净化了关系;而“认可”和“信用”等概念和抽象的事物则围绕着学者们,导致形成一种没完没了的竞争氛围。
-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
- 事物的反脆弱性一般以某个压力水平为限。对肌体的打击往往会让身体受益,但以一定程度为限,被人从“巴别塔”上扔下可不会让身体受益。
第2章 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
- 如果你急着要完成某事,不妨将其交给办公室里任务最繁忙的(或第二繁忙的)那个人去做。大多数人的空闲时间都会被浪费掉,因为空闲时间会让他们无所事事、懒惰、无心向学,而一旦他们忙起来,他们往往会在其他任务上也更为积极。过度反应在这里再次显现。
第3章 猫与洗衣机
- 反脆弱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压力源的刺激频率非常重要: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给予较长的恢复期,这将使得这些压力源成为信息的传导渠道。
第4章 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
- 我对失败者的特征描述就是,失败者往往在犯错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这些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
第二卷 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 注定要在天上飞翔的鸟儿如果被困在地上,只能显得笨拙可笑,因为它的羽翼反而使它步履艰难。
第5章 露天市场与办公楼
- 这就是生活中的核心错觉,即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 让–雅克·卢梭引用他的话语写道:“马基雅维利写道,在谋杀和内战中,我们的共和国更为强盛,而公民也学到了美德……微小的骚动和焦虑滋养了灵魂,让物种繁荣的不是和平,而是自由。”
第6章 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
- 事实上,轻度控制是最有效的;严密控制会导致过度反应,有时甚至造成机器的分崩离析。
- 当某些系统陷入危险的僵局,只有随机性才可以解救它们,给它们自由。你可以看到,在这里缺乏随机性必死无疑。
- 在缺乏危机的情况下,隐藏的风险会逐步积累,因为人们倾向于将越来越多的风险隐藏在统计分布的“尾部”,事实上,这提高了遭受罕见恶性事件打击的风险。
- 人们往往不太容易往相反的方向看,比如他们发现了只专注眼前利益的错误,但却忽视了仅考虑长期利益的副作用。
- 在每个人都因适应了多年的稳定期而放松警惕后,灾难往往会不期而至,带来的损失将远超不稳定状态所带来的损失。事实上,灾难爆发前的潜伏期越长,对经济和政治系统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 生活秘籍之一: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
- 我在这里对现代化的定义是:人类大规模地治理环境,系统性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动和排除压力。
- 我们不再相信上帝或大小神明能够管理未来事件,却代之以一种更具宗教激进主义色彩的信念:无条件地相信科学预测,不管在什么领域;我们热衷于将未来浓缩于数字的运算之中,不论其可靠还是不可靠。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宗教信仰转化为对任何伪装成科学的理论或结论的轻信。
第7章 天真的干预
- 最后的一个教训是,人们不应该指望在揭示真相后都能获得鲜花和掌声。
- 自以为正确的人其实偏离了正轨。”。
- 也许资本主义背后的支持理念就是一种反医源性损伤效应,得到一种意料之外但也并非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系统将个人追求私利的目标(确切地说,不一定是良好的目标)转化为对集体有利的结果。
- 干预耗尽了我们的精神和经济资源;当人们最迫切需要它们时,却又无从寻找(小心事与愿违:不管需要做什么事,小政府最终可能都更有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较之大政府,缩小了规模和管辖范围的小政府反而更强大)。
- 让我再简述一下我对干预的认识。我的主要提议是形成一套系统性准则,以决定何时可以干预,何时让系统自行运作。
- 事实上,在“黑天鹅”的世界中,真正的英雄是防止灾难发生的人,但是,当然,因为灾难没有发生,他的义举也无人认可,更别提拿到奖金了。
- 很少有人知道,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它源于某些生态或自然的智慧,结果也并不总是坏的。在生存层面上,这是我们的身体自然地反抗任何强加的桎梏和束缚的方式,这是我们的灵魂在与现代化中的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作斗争。
- 因个人能力或智力的欠缺无法区别噪声和信号,往往是过度干预背后的原因。
- 奥巴马的错误说明人们很容易在因果关系链条上产生错觉,也就是将催化剂当作起因,并以为大家可能知道哪些催化剂会产生哪些影响。
- 政治和经济“尾部”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它们的发生概率是无法科学地衡量的。无论花费多少研究经费,预测革命的发生概率与计算牌面还不是一回事;人类永远无法把政治和经济变成扑克牌21点游戏中有规律可循的随机性。
第8章 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恰恰处于“黑天鹅”领域,而物理世界则离这个领域较远。
第9章 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
- 我们之所以需要将重点放在行动上,避开言词,还有另一个因素要考虑:依赖于外部的认可有损健康。人们在给予认可时是残忍和不公平的,所以最好跳出这种游戏。在别人的态度面前保持强韧性。
第10章 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 决策过程中所用到的智慧比书面知识重要得多—不仅仅在实践层面,也在哲学层面。
- 哈佛经济学家的著作,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去读,写论文者写的书又只有准备写论文的人去读,并最终(很可能)被无情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塞内加写的著作,却仍为两千年后现实世界的人所传阅。
- 成功带来了不对称性:你现在失去的远远多于你得到的。因而,你会显得脆弱。
- 坏事对人的触动远大于好事。
- 知性的生活关乎如何进行情绪定位,以消除伤害的刺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方法就是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世界的波动性也不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 塞内加曾说过,财富是聪明人的奴仆,愚笨者的主人。
- 脆弱性等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等于不利因素比有利因素更多,即等于(不利的)不对称性。反脆弱性等于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
第11章 千万别嫁给摇滚明星
- 杠铃(或双峰)策略是一个实现反脆弱性、向三元结构的第三类转移的方法。
- 迈向反脆弱性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也就是说,通过降低自己暴露于负面“黑天鹅”事件的概率,让反脆弱性顺其自然地发挥作用。
- 反脆弱性是积极主动加上保守偏执的组合—消除不利因素,保护自己免受极端伤害,同时让有利因素或正面的“黑天鹅”顺其自然地发挥效用。
- 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的情况总能水到渠成
- 如果我不得不上班的话,我认为最可取的(痛苦也较少的)就是高强度地工作一段非常短的时间,然后什么都不做(假设什么都不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都不做),直到我完全恢复,并期待重来一次,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从事那种低强度、无休止、缺乏睡眠保证的、乏味的工作。主菜和甜点还是需要分开的。
- 社会政策往往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让强者各尽其职,而不会帮助中间阶层巩固其特权,因为这样会阻碍进化,造成各种经济问题,最终还会给穷人带来最大的伤害。
- 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
- 正如斯多葛主义是关乎情绪的驯化而非消除,杠铃策略也力求驯化而非消除不确定性。
第四卷 可选择性、技术与反脆弱性的智慧
- 他的理念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提供给他们。
第12章 泰勒斯的甜葡萄
- 反脆弱性等于获得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也等于偏好波动性。如果决策正确所得到的利益大于决策错误所受到的伤害,那么从长远来看,你就将从波动性中受益(反之亦然)。
第13章 教鸟儿如何飞行
- 正所谓伟大的天才只是找寻到了前辈的足迹,实用性的创新只是践行了祖辈的理论。
- 天真理性主义的错误导致我们高估了第二类知识,即学术知识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也低估了无法成文的、更复杂、更直觉式的或更依赖于经验的那类知识。
- 随机自由摸索(反脆弱性)→启发法(技术)→实践与实习(反脆弱性)→启发法(技术)→实践与实习……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 如果一个人相信大学知识能产生经济财富,那么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投资。但是,这一信念更多地来自迷信,而非经验主义。
- 精明源于需要,成功则来自困难。
- 创业者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实干家重行动,而不是语言,因此用谈吐来衡量他们未免不公平,甚至是错误的,是彻头彻尾的侮辱。
- 损失100万美元教会我什么
- 进化不依靠叙述故事,只有人类才需要;进化也不需要为“蓝色”指定一个称谓。
- 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
- 一个思想之所以能够幸存,不是因为它在竞争中胜出,而是因为持有这些观点的人幸存了下来!
第15章 失败者撰写的历史
- 要了解技术的历史,你需要非历史学家或思维框架正确的历史学家来说明,历史学家必须观察科技如何形成,而发展出自己的观点,不能只读相关的叙述。
- 我见过的很多证据都足以证明,有些结果与学术科学毫无关系,它们是自由探索推动进化的结果,只不过被人披上了“学术”的外衣,被冠以“学术”之名。
- 实践者是不写文章的,他们只会放手去做;飞鸟果然会飞,但那些教导它们飞行的人,正是写故事的人。所以不难看出,历史实际上是由失败者撰写的,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学术地位也得到保护。
- 我们并不是把理论付诸实践。我们是在实践中创造出理论。
- 现实中行得通的事物往往源于实践,而不是理论。
- 而知识的作用之所以会被高估,是因为它们被过度宣传了,可见度很高。
- 这些是例外情况,而且往往发生在物理学和其他所谓的“线性”领域,在这些领域,误差来源于平均斯坦,而不是极端斯坦。
- 事实上,大多数领域都更像烹饪而不是物理学,特别是复杂领域的技术。
- 计算机的发展史上写满了大学辍学生和早慧的高中生的名字,每一步都充分显示出发展的自主性和不可预测性。
- 19~20世纪,技术知识和创新有两大主要来源:业余爱好者和英国教区的牧师,这两种人都处于杠铃策略之中。
- 管理学者威廉·斯塔巴克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来反驳规划的有效性—规划使公司无视选择权,因为它的行动方针已经过于僵化以至于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了。
- 将缺乏证明某事的证据错当成证明某事不存在的证据,这一简单的观点意味着:对反脆弱性的事物而言,好消息从过去的数据中是找不到的,而对于脆弱性的事物而言,坏消息倒是很罕见。
- (1)寻找可选择性;事实上,根据可选择性对你要从事的业务进行排名;(2)最好选择有开放式的而非封闭式回报的业务;(3)切勿以商业计划为投资对象,而是以人为投资对象,寻找一个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换6种或7种,甚至更多种工作的人—这是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运用的方法;以人为投资对象,有助于我们对商业计划书之类的文字叙述产生免疫力。这样做才可以确保提高你的强韧性;(4)不管你的业务是什么,请确保你选择了杠铃策略。
- (1)寻找可选择性;事实上,根据可选择性对你要从事的业务进行排名;(2)最好选择有开放式的而非封闭式回报的业务;(3)切勿以商业计划为投资对象,而是以人为投资对象,寻找一个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换6种或7种,甚至更多种工作的人—这是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运用的方法;以人为投资对象,有助于我们对商业计划书之类的文字叙述产生免疫力。这样做才可以确保提高你的强韧性;(4)不管你的业务是什么,请确保你选择了杠铃策略。
第16章 混乱中的秩序
- 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只能留在课堂上。
- 只要我们的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总好过整日离不开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和闹钟的、自以为是的、结构化的、虚伪的、低效的首席执行官的生活。
- 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 好学的人一般不善于与人周旋:他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任务。
- 我的诀窍是,你可以厌倦读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这样,你所阅读并消化的知识才能快速增长。
- 来看看一个不是书呆子的人是怎样应用数学的:首先,发现问题;其次,找出适用的数学解决方案(就像人习得语言一样)。而不是在真空中通过研究定理和虚拟的例子去学习,然后,改变现实,让它看起来像那些例题。
- 人们了解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值得去了解。
第17章 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
- 事实上,在生活中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将不可叙述的事物误认为是愚蠢的东西—这是尼采最终得出的结论。
-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更多的带有柏拉图的烙印,而不是一个真实的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使用的技巧是,先从一个论点出发,让谈话者同意一系列的陈述,然后告诉他,他所认同的这些陈述如何与他最初认同的那个论点不同,因而确定他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毫无头绪。
- 苏格拉底排斥写作的原因是,一旦写下文字,这些内容就定型了、不可改变了,而实际上对他来说,答案从来不是最终的和固定的。因此,什么都不应该被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刻在石头上也不合适。
- 问题的答案永远是根植于问题之中的;千万不要直接回答一个对你来说毫无意义的问题。
- 苏格拉底倾其一生寻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界定,而不是关注事物属性的描述,以便人们认识事物。
- 如果它们无法让他定义某个事物是什么,至少它们能让他确定某个事物不是什么。
- 即从定义上说,逻辑排除了细节,而由于真相只存在于细节中,因此,“在寻找道德和政治科学中的真相时”,逻辑只是“无用的工具”。
- 事物过于复杂,乃至无法用言语表达,如果什么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就磨灭了人性。
- 概率(即真/假)在现实世界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带来的影响。
- 你的行动往往比你倾向于相信的更加明智,也更加理性。
- 时间更容易抹去一些东西,而不是构建一些东西,时间也更容易摧毁脆弱的事物—无论是建筑还是理念。
第五卷 非线性与非线性
- “非线性”是指反应并不呈一条直线。
- 生活中削足适履的典范莫过于简化非线性事物,使之呈现出线性—这种简化扭曲了事实。
第18章 一块大石头与一千颗小石子的区别
- 对于反脆弱性物体来说,在一定限度内,冲击越强,带来的益处越大(相应的,伤害也更小)。
- 忍痛会因规模加大而恶化。规模大的东西,面对某些错误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可怕的忍痛情绪下。随着规模进一步增大,其代价会非线性地增加。
- 瓶颈是所有忍痛效应的源头。
- 不管在什么领域,从瓷杯子到组织,到政治制度,再到公司的规模,或机场的延误,脆弱性总是隐藏在非线性中。
第19章 炼金石与反炼金石
- 某个经济变量的上升将导致巨大的损失,而其下降(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则带来少量的利润。该变量如果进一步上升将导致更大的额外损失,如果进一步下降带来的利润也将更小。
- 这就像《教父》第三部中的一段话:“正当我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时,他们却把我拉了回来。”
- 脆弱公司的经营杠杆也一样。营业额增加10%带来的利润增加额,低于营业额下降10%带来的利润减少额。
- 令人惊讶的是,正如我们已阐述的,如果你能用一些复杂的方式与深奥的定理来表达一个本来简单易懂的想法,即使这些复杂的方程式严格说来并不严谨,人们也会对其非常重视。
- 我们可以通过3个简单的区别来划分事物—这也是三元结构的关键:喜欢干扰(或错误)的事物、对干扰(或错误)持中性态度的事物,以及厌恶干扰(或错误)的事物。
- 如果一个人在变化面前是脆弱的,那么平均数的概念就是没有意义的—温度的偏差远比平均温度重要。
- 这就解释了我说过的话,你可以愚蠢,但只要具有反脆弱性,表现仍然会很好。
- 如果你拥有有利的不对称性,或正凸性(选择权是特例),从长远来看,你会做得相当不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优于平均数。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的作用越大,你的表现就越好。这个属性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 如果你拥有有利的不对称性,或正凸性(选择权是特例),从长远来看,你会做得相当不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优于平均数。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的作用越大,你的表现就越好。这个属性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第六卷 否定法
-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个事物,我们至少可以描述它不是什么—这是一种间接而非直接的表达。“否定法”所关注的就是无法直接用语言描述的事物,该词源自希腊语apophasis(通过否定而得知)。
- 教皇问及米开朗琪罗,他成为天才的奥秘在哪里,尤其是他如何雕刻出了大卫雕像,这个被视为所有杰作中的杰作的雕像。来开朗琪罗的回答是:“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 然而实际上,人们是通过负向方法寻求成功的,这也是进化过程的选择:下棋高手通常通过不输棋而取胜;人们通过避免破产而致富(尤其是当别人破产时);宗教大多制定了许多禁忌;生活的经验主要是关于我们应该避开什么事。由于采取了一小部分措施,你便能够降低个人发生意外的大部分风险。
- 我们知道错误的事情远多于知道正确的事情,或者就脆弱/强韧的分类来说,负向知识(什么是错的,什么不起作用)在错误面前比正向知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起作用)更强韧。
- 与一个无知的人保持距离相当于与一个聪明的人为伍。
第20章 时间与脆弱性
- 能生存下来的事物必然是满足了一些(通常是隐性的)目的,时间能够看到这些目的,但我们的眼睛和逻辑思维能力却无法捕捉它们。
- 在被证明正确之前,你会遭到唾骂;在被证明正确之后,你会遭到一段时间的仇视,或者更糟的是,由于追溯失真,你的想法会显得“不足为奇”。
- 那些致力于描述未来的人往往会患上新事物狂热症(不治之症),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喜欢现代。
- 对过去保留一些尊重,对历史记录保留一些好奇,对老人的智慧保留一丝渴求,并掌握“启发法”的概念,这些不成文的经验法则对生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你将被迫重视能世代流传、能幸存下来的东西。
-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 时间可作为噪声的清洁剂,把所有言过其实的作品都扔进时间的垃圾桶。
- 不管在哪个领域,业余爱好者往往都是最优秀的,如果你能够接触到他们的话。与业余爱好者不同,职场专业人士奢谈知识就好像妓女奢谈爱情。
- 尽量不要读过去20年里出版的书,除了不是写过去50年内历史的历史书。
- 我们无法从过去的行为中学习的现象。学习时缺乏递归思维,也就是缺乏二阶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些传递一些从长远来看有价值信息的人在过去的历史中受到迫害,人们就会预期,应存在一个纠错机制,使聪明的人最终从这类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而传递信息的那个人也终将得以正名。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 如果某个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宗教—如果你是一个无神论者的话,或者某些不合理的古老习惯或做法);如果这个东西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不管你认为它合理或不合理,你都可以预期它还会存在更长的时间,比那些预言它会死亡的人存活的时间更长。
第21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
- 医学史主要是有关行动与思考之间的对话,以及如何在不透明的情况下做决策的故事
- 非自然的东西需要证明其利益,但自然的事物则不需要—根据我们早先阐述的统计原理,大自然比人类更少让我们上当。在一个复杂的领域,只有时间—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证据。
- 医疗护理的隐性成本主要在于拒绝承认反脆弱性。但它可能并不限于医疗方面,还有我们所说的“文明病”,它源于人们力求过安逸生活的企图,但结果却损害了身体健康,因为安逸本身就会使人脆弱。
- 医源性损伤的首要原则是:我们不需要有证据证明受到伤害,才能宣称某种药物或者不自然的肯定法疗是危险的。
-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医源性损伤通常源于一种危险的情况,即其中的益处很小,但益处可见—而成本非常大,但却是滞后和隐性的。当然,潜在成本远远超过了累积收益。
- 在“成熟”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免费午餐的背后必定隐藏着风险。
- 如果病人濒死,那么所有投机性治疗方法都是值得鼓励的,什么都可以尝试。反过来,如果病人几近健康,那么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医生。
- 我们的心肺功能在健康时就是这样工作的:空气流量始终是变化的,夹杂有“噪声”,从来都不是稳定的。人类对肺部压力有反脆弱性。而这直接源于肺部的非线性反应,正如我们所见,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一切具有凸性的事物都有反脆弱性。
- 谈到辐射我突然想到,几乎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过去几千年来我们人类的皮肤一直暴露于阳光下,现如今却突然需要防晒了,是不是因为大气发生变化了,晒太阳变得对我们有害了呢?还是因为如今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皮肤的色素不相匹配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防晒产品的制造商需要赚取利润呢?
- 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这两种职业在专业性和社会性上都保持着相互独立,前者是艺术,后者是科学,因此一种是基于理论的,确切地说,是基于人类的一般理论的,而另一种则是一门基于经验启发法的手艺。
- 抗生素。每当你服用抗生素时,你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细菌突变,变成抗生素耐药菌株。同时,还会损伤你的免疫系统。你改变了身体对细菌的反脆弱性。解决方案当然是只在用药益处很大时才服用抗生素。卫生或过度的卫生,也有相同的效果,特别是在人们每次接触外界后都用化学物品来清洁双手的情况下。
- 进化是靠无定向的、凸性的自由探索或试错来推进的,因此本质上是强韧的,因为它能从连续的、重复的、细小的、局部的错误中获得潜在的随机收益。
- 大自然的行为背后有其严格的逻辑,直到你能够证明事情并非如此;人类和科学的行为有其缺陷,直到你能够证明并非如此。
- 我们天生容易受理论的愚弄。但理论诞生又消亡,而经验却总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解释总是在变,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原因在于因果的不透明性和原因的隐蔽性),因而人们慢慢地养成了一种无明确理论支持就不能形成观点的习惯;但经验却能保持不变。
- 传统上,从医者通常被分成3种:理性主义者(基于预设的理论,需要全面理解事物的存在原因),怀疑经验主义者(拒绝理论,对没有亲眼目睹的事情下结论持怀疑态度),以及方法论者(他们相互传授一些简单的医学启发法,完全不理会理论,并且找到更加务实的方法,成为经验主义者)。
- 当一个人将正面结果归功于自己的技术,将失败归咎于运气时,就产生了归属问题。
- 经常看医生,尤其是在疾病并不危及生命,或并未给你带来不适的情况下—就像你频繁查看信息一样—是有害的。
- 使用这种较为复杂的理性主义的唯一条件是:相信一个人并不拥有完整的信息,而且所作所为也要这么认为—要更成熟,你必须接受你并非无所不知的事实。
- 并将否定法作为生活的严谨方法。
第22章 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
- 萨勒诺医学院的养生法则是:愉悦的心情、充足的休息,以及适当缺乏营养。
- 被称为“健康”食品的东西一般都不健康,就像“社交”网络阻碍了人类的正常社交,“知识”经济也往往是无知的一样。
- 如果真正的财富是高枕无忧、问心无愧、相互感恩、远离嫉妒、胃口良好、肌肉强健、精力充沛、经常开怀大笑、从不独自用餐、无须健康课程、适当的体力劳动(或有些爱好)、良好的排便、不用开会、偶尔来点儿惊喜,那么这些主要是靠做减法(消除了医源性损伤)做到的。
- 宗教的作用之一就是驯服过于丰盛的生活所带来的医源性损伤—禁食会让你放下你饭来张口的权利意识。但还有更微妙的地方。
- 当我们吃素时,我们就需要稳定地摄取食物;当我们吃肉时,我们可以更随机地进食。因此,从统计上说,我们也应该随机消耗蛋白质。
- 饥饿会导致基因对一种被称为蛋白质的基因进行编码,从而带来延年益寿等功效。人类的反脆弱性往往会在饥饿的压力下通过某些基因的升级来显现。
- 虽然基因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信息,但基因的载体却是脆弱的,而且需要维持这种脆弱性,以使基因变得更强。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产生信息或改善信息。尼采说过一个拉丁双关语—子女和书籍,这两类信息都是可以世世代代流传的。
-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最后能够为集体利益,为了繁衍后代(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并为他们提供生活的给养),或最终为了书籍而像英雄那样死去—说到底,我的信息,也就是我的基因或我的反脆弱性,才是应该寻求永生的东西,而不是我。
第七卷 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 现在让我们谈谈道德问题。由于不透明性和新发现的复杂性,人们可以隐藏风险、伤害他人,同时却可以逍遥法外。医源性损伤往往带来滞后和无形的后果。我们很难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因而也很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23章 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选择性
- 一类人不付任何成本,但能从其他人身上获益;一类人既不从别人那里受益,也不伤害他人;最后一类人则愿意为了别人而受到伤害、做出牺牲。
- 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有尊严地面对自己的命运,那么你做什么都不会贬低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承担风险,那么你做什么都不会使自己伟大。如果你承担风险,那么,那些不承担风险的人带给你的侮辱只不过如同牲畜的吠叫:你不可能因为狗朝着你狂吠而感觉受到了侮辱。
- 愚蠢的人总是力图证明自己正确,而聪明人则力图赚钱,或者:愚蠢的人总是力图赢得辩论,而聪明人则寻求获利。
- 波动性有利于经理人,因为他们获得了结果的积极面—收益。我想说的是(唉,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他们注定能从波动性中获益,而且波动性越强,越有利于这种不对称性。因此,他们是反脆弱性的。
- 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自由的人所说的话。
第24章 给职业戴上伦理光环
- 人经过一个阶段的知识灌输后,便可以迅速成为一种职业的奴隶,甚至他对任何问题的观点都变得以利己为目的,从而对集体来说不再可靠。这是希腊人对专业人士有意见的原因所在。
- 自亚当·斯密以来,我们已经知道,集体不要求个人的仁慈,因为自私是成长的驱动力。
- 自由人不会被强迫做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 法律规定越复杂,社会网络越官僚,就有越多深谙系统漏洞和缺陷的主管官员从中受益,因为他的主管优势将是其专业知识的凸性函数。这是一种特权,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获得的不对称性。
- 其次,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法律法规的字面意思与实质意思之间的差异很难让人辨识。也就是说,技术性的、复杂的、非线性的环境比只涉及少数变量的线性环境更容易受人操纵。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缺口,同样如此。
- 人们应该依据自己的信念采取行动,而不是根据行动选择自己的信念。
- 我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数据只能真正提供以否定法界定的知识—它可以有效地用于揭穿,而非确认某种观点。
第25章 结语
- 现在,已经很少能找到这样有足够的知识和自信直击事物本质,而非吹毛求疵的人了。
- 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 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后记
- 年复一年,大自然就在生物从复活走向复活的过程中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