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

罗智

前言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自序

  • 格物致知”,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进入一个专注、宁静、高效的状态,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认识事物规律。

王阳明之谜

  • 世人以不登第为耻辱,我以因为不登第而动心为耻辱。
  • 在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因为上疏言事,触怒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下到大狱,最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充当驿丞。

立足于行的奥秘

  • 要想改变气质,使身心契合于“道”,是否经受得住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 驻足打量,只见四处穷山恶水,荒无人烟,不知何处是归宿?
  • 一个人的内心拥有很大的潜力,但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平淡安逸的生活,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感到一切都毫无意义,百无聊赖。 而当他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危机时,全部身心专注在这件事上,精神就会受到激发,从而找到一种意义,而这种意义又会唤醒强大的意志力,使一个人的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 《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什么是“不器”?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他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很好。

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 “万物皆备于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件事只有在心中形成精确、清晰的意象,一个人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后来他与学生、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

洞悉心灵的终极秘密

  • 心灵的强大不在于征服外界的什么事物,而是看它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创造一切的力量

  • 天地之间有着怎样的秘密,心灵之中又有怎样的世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在那些看似抽象的书本知识之间,一定隐藏着不为世人所知的大秘密。
  • 古代的哲人早已认识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寻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外面的物质上。因为外在的东西都是有形的,而有形的物体终将有消失的一天,唯有无形无相的心灵本体,才是能带来持久幸福与宁静的活水源头。
  • 龙场悟道后,他的声望呈弧射形,遍传周围的赣、湘、闽等
  • 生活中的每一瞬间,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也有着很大的意义,因为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短暂的瞬间构成的。我们要想做成一点事业或完成“自我超越”,就必须勇敢地负起责任来,不断地进行抉择,哪些有益的事必须要做,哪些无聊的事绝不能做,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选择,去决断,去行动,选好了人生之路的关键点,才能不断接近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

唤醒更高层次的“本体”思维

  • 我们的心灵本体其实自然有“开物成务”之智慧的,只要你不去干扰它就行了。 而要唤醒这种更高层次的“自我”思维,就要在做任何一件事时,刚开始要尽量专注去做,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上面,待到能集中注意力后,便可将各种细微的思虑慢慢放下来,直到“忘掉自己”,忘掉周围的一切,进入一种忘物忘我的潜意识状态。

不执着思维后会发生什么

  • 银盘高悬,月明星稀,四野俱寂。
  • “欲识仁体,即当知止。《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达到了定、静、安的境界,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无论想什么都有所收获,这是认识到了‘仁’这个贯彻于万物之中的本源力量。

“观照”的奇妙作用

  • 夜色朦胧,本来皎洁的月光穿过淡淡的薄雾,更显得格外的清幽,整个身心仿佛沐浴在一种温暖而宁静的状态里。
  • 观照这个方法,不论行坐立卧,随时随地都可去做。所谓观照,就是用心如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一样事物,可以是自己的情绪,可以是自己的呼吸,也可以是一处景物,或是一个境界。 “在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逐渐克除各种闲思杂虑,使心慢慢趋向宁静、澄明的境地。”

激发生命的正能量

  • 静坐乃入圣之功也。唯有摒除干扰心性本体的七情六欲,方能窥见良知的发用处,洞悉天地万物一体之理。其下手之法,则在于收心敛性,凝神归一,静观内心。
  • 他神色自若,慢条斯理地说道:“知止之道,在止于至善。至善者,无好无恶,不喜不怒,无分无别也。识仁明理,亦当遵循此理。”

由外而内的改变

  •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处做起的,修身养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通过各种看似微小的事情来磨炼意志,增强自己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方能勇猛精进,持之以恒地朝一个方向去努力。 “修身之道在于正心,然而,正心必须先得正身,就是自己的行为、姿势要正,要调整自己的形体,让其进入一种中正自然的状态,然后内心自然有一种正向的能量涌现出来,配合意念的调整,就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感觉的神奇力量

  •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不论是在修身上,或是在其他事情上,就必须有一种‘定力’,有一股韧劲,才能在长期的探索中洞悉事物的真谛。”
  • 这种静气从何而来?就靠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上慢慢培养。不论做任何事,都不要急躁,不要有不耐烦的心理,更不要带着情绪去做事情。既来之则安之,将心安于所做的那件事上,享受做事的过程,就容易静下心来。

超越受限的人生

  • 良知,即天理也,无形无相,无内无外,无任何概念,无法言说,但却是造化万物的根基和本源。 生生不息之谓仁,仁乃良知妙用,由此溯源而现本体。
  •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把生活就是受苦的想法,试着改为人生充满着美好的念头,让一切轻松、和谐、协调、美好的感觉洋溢着自己的每一个细胞,将注意力放在内在的感觉上,让内心只保留喜乐、欣悦、满足的感情,使自己的心灵逐步返璞归真,慢慢呈现其本来面目。

打造一种超级意志力

  • 生生不息谓之仁。一个人心中要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永不停止攀登,才是生生不息的功夫。
  • 很多情况下的所谓困乏、倦怠等感觉,并不是我们真的疲倦得再也承受不住了,而是因为自己的意志跟不上,在脑子里反复对自己说:“我累了,我累了……”结果这种信息反馈到身体各部位,就会真的感觉到自己疲惫不堪。 要打造一种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要从根本上下手。在感到厌烦、困倦的时候,就给脑子下命令:“我不理它。”虽然在外在的形体上,有这样那样不舒服的感觉,但只要心定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感觉上,不去管它,那些外在的感觉就奈何不了自己。

心想事成的秘密

  • 也就是说,起初做一件事时,如果你只是漫不经心地想想,一边想还一边犯疑:“我恐怕不能做成这件事吧?”这样的话,只是在脑中随便想想而已,所想的念头就毫无力量可言,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 如果能生起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能获得成功,并在不断前进的实践中,念兹在兹,将生发的信念与所做的事物结合起来,达到忘我的“无意”境界,不断激发自己的本体意识,就会产生无限的智慧和能力,从而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 归与吾道在沧浪,颜氏何曾击柝忙? 枉尺已非贤者事,斩轮徒有古人方。 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藓春应遍石床。 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改变命运的关键

  • 如果这个危机出现,天下有一个人能够控制此局面,力挽狂澜的话,这个人必须要符合的条件是:要忠心爱国,以社稷百姓为重;要有卓越的领导能力;要有能当机立断的勇气;要精通兵法及军事谋略;要敢于担当,具备先斩后奏的气魄;人品要高,德行要能够服众;要……
  • 他难以排遣思乡之情时,就找些能陶冶性情的事来做,如研读易理、吟诗舒怀,与大家一起论学修身。总之,让自己的心沉浸在那些积极的事中,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来砥砺自己的意志,激发无往而不适的本性。

本体智慧根源于“无”

  • 数年磨炼,他已心如古井,超然于万物,世间的一切荣辱是非很难使他再起波纹。
  • 当一个人修身步步深入,思维意识提升到自自由由、无所滞着的境地时,心灵的层次和道的本性相融相通,他的思维就和宇宙中无所不能的运行法则相应相和,在情绪控制、修身齐家、为人处世方面,就能激发出常人难以激发的智慧和能力,与自然的规律合而为一,获得一种持久自由、幸福的真境。

心灵要与大自然节律合拍

  • 此时此刻,心与天地交融,与自然合为一体,世间万事尽皆抛下,身心俱静,什么不安、烦恼都荡然无存,恢复了心灵的活泼自由,身心处于无比愉悦之中。
  • 而修身治学的关键,就是要去掉物欲之私对本心的蒙蔽而已。
  • 深深地呼吸几次,闭上眼睛,尽量把身体放松,从头部到身上、到双脚,像扫描一样一点一点地放松,然后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置身于一只小船上,小船漂荡在开满荷花的湖泊中,四周景色优美,鸟语花香,湖天连成一色,大自然的气息氤氤氲氲,弥漫于天地之间。 自然、慢慢地呼吸,将感觉融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让其升华,不再理会世间各种纷扰,静之又静,松而又松,超越各种感觉,好像自己的身体不存在了,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任整个身心与大自然的节律自然运化,相融相合。 沉浸在这个想象中的境界三五分钟或十来分钟,睁开双眼,从美好的意境中出来,你会发现心情轻松愉悦,好似获得了一种特别的能力。

怎样才能高效率做事

  • 王阳明治理地方别具一格,他不是一味依靠严刑峻法,而以开导人心为本。
  • 假如自己当前必须做一件事,但又不感兴趣,找不到“感觉”,该怎么办? 其实,爱的感觉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它的节律与天地大自然的节律相通,你不能把握住它,但可以在内心感受到它。 你试着放松自己的身心,一心将感觉放到要做的事情上,想象着它带给你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体验其中的爱的升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做这件事的美好感觉带入意识深处,进入深层“自我”,然后就充满喜悦之情、带着追求之心去做它吧!

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 王阳明易讼风,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
  • 不少朋友及学人有畏难情绪,只爱好口头论学,而不重实践之功,致使学业没有长进。 而要发明良知,不仅要知,更要重于行,唯有踏实笃行,时时刻刻必须是一棒下去现一条痕,一掌掴出就是一个血印,这样才能希望有所成就。
  • 一有了疑虑,内心的力量就不足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其中,这样就真的完不成那件事情。要是信心充足的话,内心处于一种稳定、澄净的状态,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能调动全部的力量,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

心即是“理”

  • 徐爱看着眼前的老师,只见先生怡然静坐在那里,面色沉静,带着一种自若的泰然,似乎整个人已和船及河流、天地浑然无间,融为一体。
  • 吾心无形无相,本无一个具体的实体,只是感应万事万物,把这些反映到头脑中,我们便以为这是自己的“心”了。换一句话来说,所谓“心”的存在,我们是借助于外界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存在,起心动念去分别,才得以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天地间万物按其固有规律而运行,并没有像人类这些所谓的思想、感觉(心)的,只有通过心对它们的感知,才能实现自我认识。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心的本体意识即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任何一件事物,其事理、规律都具足于我心之中,在我心还没有看到它时,它们就是潜在的对象。而当我心孜孜以求去追求它时,在某一个契机物我两忘,接通了潜意识的通道,这种事理、规律就从潜意识浮现到大脑的显意识上来了,而被我心认识到,这就是领悟、创造、发明的过程。

如何把事物化繁为简

  • “外表看来,这棵树似乎已无生机,然而,由于它的根尚在,其中自有一股生生不息之机,春天到了,这股生机就会催促它抽枝发芽,不断生长,最后终成参天大树。”
  •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 徐爱伫立亭边,仰视瀑布从半空临渊扑壑而下,激起弥天雾阵,渐与周围的雾霭融而为一,亦真亦幻。
  • 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日月的光明,凡是能容得下光线的地方都能照到;而流水的特点,不把那些坑坑洼洼填满就不再往前行;君子有志于道,学不彰明就不出去招摇炫耀。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溪流一路下山,遇到岩石阻拦时,就轻灵地绕身而过,避实就虚,而不是硬顶硬碰,徒耗气力;碰上土坝当前时,或寻隙而过,或积蓄力量,到达一定高度后再漫游突围;从高处泻下时,挥洒自如,处变而不惊。 这是一种洞悉规律后所达到的高度自由的境界。 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能仿效水的特性,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处而不安然。

“势”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 雪窦山地处浙江溪口西北,最著名的风景要数“千丈岩”
  • 人虽然为万物之灵,但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真是太渺小了!
  • 自龙场悟道后,他的心时时处于一种清静澄澈的境界,对于外界事物,虽然也曾看见、听到、感受到,但其心却过而不滞,只以心的空灵去体验当下的处境,因此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进入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
  • “在修身治学,乃至做任何事时,假如能善于引导自己,与‘势’合一,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学习的时候,杂念很多,不想去学,这就是心理与行动有了冲突。应注意的是,这时不要去对抗这种冲突,而应该放松身心,让心与当前的‘势’融合为一,思想就能很快平静下来,接着便可以顺势而行了。”

知行合一的秘密

  • 而有时我们很想去做一件事,但又不能付诸实施,这就是因为许多乱七八糟的杂念充塞着我们的大脑,将想做这件事的念头与本体意识间的能量通道隔断了。如果一个想法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持,是无法采取行动的;即使采取行动了,也很难坚持下去。 要想做成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达到“真知”的状态,也就是要抓住最初的那个念头,把它放大,保持住那种喜悦的感觉,让这件事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生动的心理意象,从而启动一个威力无比的能量系统,让整个身心围绕着这件事行动起来。

避免“空想”与“盲动”

  • 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做功夫才有下手之处。”
  • “古人之所以要既说一个知字,又说一个行字,只因为世上有一种人,他们只知道懵懵懂懂地随便去做,一点都不经过思考琢磨,只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去胡来妄为罢了。所以必须强调一个‘知’字,才能行得正确。又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只是漫无边际地去凭空思索,完全不肯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如此思来想去,也不过是一个凭自己的主观去臆测而已。所以必须强调一个‘行’字,方能实践出真知。”
  • 要避免“空想”与“盲动”,就得取“中”道而行,既要积极行动起来,又要在行动中正确把握住思维意识的活动。 如做一件事时,首先应当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做它。如果这件事是自己应该且必须做的,就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焦点集中到它的上面,身心欢畅地去行动。 在做任何事的过程中,既是一个不断向目标前进的努力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心境的良机。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让心灵体验到一种真正幸福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参透生命、活泼自由的人生境界。

心中自有定盘针

  • 知行合一,原来也是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心中清明澄澈,洞悉了事物之规律,良知本体无所遮蔽,自然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究其根本,知行本体也即良知。
  • 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对于那些看似能力卓越、事事顺遂的人来说,他们掌握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心能定得下来,在心中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将来成功的前景,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切必将实现。

随时使心灵变得更强大

  • 自出生以来,我们的心在社会中,染上了很多坏习惯。格物,就是要去掉染在这颗心上的不端正、乱七八糟的东西,以恢复心性平和中正的本来面目。其具体的下手之功,就是在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去掉那些歪思邪念,保持心灵的坦荡光明状态,则无时无刻不是存养天理,这即是先儒所说的‘穷理’。这个穷理的过程,也即是‘明明德’。”
  • 良知是心的本体,没有什么干扰的话,心自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应事接物。
  • 平常当你觉得很忙,却又不得不做某些事的时候,便会心里烦躁,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自己的生命被牺牲了。然而,如果你能够想到,这正是修养内心的最好时机,调整一下心情,便可以把当下这一刻变成美好而珍贵的一刻。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你涌起不佳的感觉时,不要回避它,也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助长它,深呼吸一口气,放松身心,把注意力转向内在,体察这种感觉,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不要怕它,只要你不去分别,不采取行动,它就没有任何力量。

在蛰伏中培养道的能量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一般来说,人生进取中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似乎谁的“力”大、智谋多,谁就能胜券在握。大多数人都是崇尚这一种方法,拼体力,拼意志力,咬紧牙关,苦思冥想,苦熬苦干,以求能出人头地,获得胜利。 另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那些浮躁的心气、情绪,培养镇定、果敢的心境,让心进入一种静谧、安宁的状态,然后从中领悟那种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身上具备了“道”这种能量,自然智慧日生,各种能力融会贯通,应用于为人处世,自然处处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其气势令人莫可阻挡。

怎样控制思维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慢则不能研精,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渴望什么就去争取吧

  • 王阳明那崇高的人格和已高度升华了的内在气质,在他的身心周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吸引着他人,并对旁边的人们有意无意地施加着影响。
  • 儒家认为修身可以“齐家”,就是说修养可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平和、友好的状态,其原因盖缘于此。
  •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人生之中也是如此。该离去的终归会离去,这,也许就是一种宿命。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我们要永远记住,理想的未来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与其总是憧憬未来的明天,不如今天就切切实实地面对挑战,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什么是真正的专注境界

  • 江日熙熙春睡醒,江云飞尽楚山青。 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鸟自流形。 未须更觅羲唐事,一曲沧浪击壤听。
  • 唯有心‘闲’与‘静’,方能物我两忘,悟到天地玄机。
  • 专一是一心专注在事物的规律上,即心与天理合一。

治学在于融会贯通

  • 胸中包罗万象,却又不滞于一物的境界
  • 凡是弄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必须返回到自己的心上认真体会。思之既久,既可通晓其理,关键在于心体虚灵澄静。

学问之源泉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个人的良知,就是学问的源泉。只有修养到此心澄明,不为外物所拘,达到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境界,才能融通各种知识,化入心中,从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这才是自身所固有的源头活水。”

做学问的诀窍

  • 这个嘛,就要经常像猫捕老鼠一般,聚精会神,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点私心杂念萌动,便马上将它摒弃,一定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养奸,让它有喘息的机会,也不可让它继续藏在窝里,更不可放它逃脱出去。这样决绝的态度,才是真正用功,才能彻底扫除廓清一切不合理的私欲。”
  • 随时保持静谧、放松的心境很重要,正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做学问就是要把平常散逸出去的心收回来,让心处于静如止水的状态,这时候的思维才是最有效的。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老在晃动,什么也看不清楚,只有静下来才能清晰地照出景象。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 王阳明是个极重践履的人,每天都坚持静坐修身,早晚各一次,名曰“观心”。
  • “心之所发谓之意。一个人的心态如何,是会影响他的思想情绪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心诚意正,就会受到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这时心烦意乱,就会影响做事的效率,想快也快不了。反而不如谦虚一点,放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样才是修身为学之道。”

力量源自事上磨炼

  • 他按照古人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每天静心端坐,反省自己。
  • “所以必须痛下决心,砍去这棵大树,一点根须都不能留,这样才能种植良种稻谷。不然的话,任凭你怎样去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着这个树根而已。”
  • 如山中泉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臻于明道所云‘情顺万物而无情,心普万物而无心’的境界。

动中求静之道

  • 《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当你把全部身心融入一件事时,心里没有什么执着,只是遵循着一种规律去做它,很多问题就会自动解决。这也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
  • 在一动一静的磨炼中,个人的能力和智慧不断提升,扩展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层次,觉察入微,见微知著,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看清事物相互转化的根源,铸就从容自若的气质。

以明镜之心待物

  • 这种能对好念头予以肯定并扩充、对不好的念头予以制止的能力,叫作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能力。那些成为圣贤的人就是靠这个意志,不断修养心性,才成为圣贤的,而普通人要提升自己,也应当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克服深层次的恐惧

  • 岂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之人的道理?又如这一害怕,就是心邪,所以才有被迷惑的情况,并非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被自己的心迷惑了。例如,人好色,就是心被色迷住了;贪财,就是心被财货迷住了;对不应当发怒的事物发怒,是心被怒迷住了;对不应当怕的事物感到害怕,是心被恐惧迷住了。”
  • 壶子参透了生命的奥秘,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不为得失荣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也就是‘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意识不受制于外物的秘密

  • 王阳明在修养上的造诣极深,洞达世事,参透天机,已悟到了世间万事皆有一定规律。他担心陆澄还看不透这一点,悲哀过度,身心受到太大伤害,便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导他一下。
  • 一般来说,普通人七情六欲的表露,大部分都是太过,少有不及的。只要稍微过一点儿,便不是心的本体了,必须调整到适当的状态才行。
  • 陆澄知道自己只是有一点儿静坐的体验,离认识心体尚远得很,便下决心在人情事变上磨炼自己。
  • 一点儿情绪都还没有发出来的状态,叫作‘中’;有情绪表现出来,但能合于‘道’,这就叫‘和’。‘致中和’,就是要在各种事情上调节、磨炼自己的心,使心达到‘中立不倚’的境界。

怎样使志向坚定不移

  • 所谓立志,就是念念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内心澄澈忘我,这就是立志。能够时刻不忘存心养性,时间长了,心自然就凝聚在这件事上。

心中没有困难这回事

  • 最困难的时候,是提升自己心灵最好的机会,要善于抓住它,利用这个‘困难’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正是‘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的要旨。心中应有一种定力,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我是主人,不是困难、痛苦在折磨我,而是我要战胜一切困难。越困难、越痛苦越要采取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反而能减轻痛苦、战胜困难。”

进步就在每一下努力中

  • 一个人不用功,没有谁不是自以为已经知道怎样做学问,只需要遵循已知的去实践就行了。却不知道私欲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滋生,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便又有一层。

养生的关键是什么

  • 月亮像银盘似的高悬夜空,清亮的月光柔和地洒向大地,照得亭子内外一片清白,即使不点蜡烛,也能清晰地看清各种景物。
  • 虚灵圆活、周流全身的是元气,凝为精华、养身保命的则为元精,圆融无碍、妙用无穷的则是元神。”
  • 道家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法,练之得法能养生长寿,永葆青春,
  • 要想使此心与天合一,无纤毫私心杂念,就必须在私欲未萌前,即加以提防,这是‘养心’;而私欲生发后,又必须马上加以制止,此为‘炼性’。而这正是《中庸》和《大学》中‘戒慎恐惧’和‘格物致知’的功夫。除了这两种功夫,再没有其他特别的功夫了。”
  • 我们心之本体的妙用,正如日月普照的状态,日月只管把光芒洒照到大地上,何尝去计较有没有云雾遮蔽?又何尝计较照到的是干净或是肮脏的地方?如能这样用意,就纯是天理了。正如古人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 孔子云:“仁者寿。”意为达到“仁”的境界之人由于心境闲适、宽广,浩然之气自油然而生,生命能量充沛,就能获得长寿。
  • 王阳明偏重于明心见性之道,而疏于“炼精养气”的培元固本功夫,以致病根未除,终成后患。

持志之中的奥秘

  • 通过修身治学,改变自身的性格弱点的重要性。
  •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 你确立了这个志向,把它融进内心深处,然后就在许多具体的事上,用行动来实践它,一以贯之就行了。而不是在那里真的像害心痛病一样,反反复复去纠缠于立志这件事,把心都禁锢在这个自己画出的圈子里了。”
  • 持志如同一条船,我们乘这条船向目的地驶去,一旦到达了目的地,就不再需要船了,径直上岸就是了。”
  • 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如果老是想着目标,想着达到目标后自己会如何如何,心中纠缠于此的话,思想就无法平静,不但做不好事,反而陷入一种自我干扰、自我冲突的思想状态,事倍而功半。

一切感觉由心掌握

  • 天地之间,为何总是好的东西难以培养,而不好的东西难以除去?”
  • 天地间化生万物,就如这花草一般,何尝有好坏、善恶之别?现在你想看花,心里就以花为好的,而以草为不好的了。但假如有一天你需要用到草时,就会认为草是好的了。其实,这些好坏、善恶的观念,都是由人心的主观好恶而产生的,所以光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分别好坏、善恶是错的。

顺应自然规律而行

  • “草作为一个外物,虽然没有善恶之分,但如果它对人的正常活动有所妨碍,按道理应该拔去,就顺其自然地把它拔掉就行了。即使偶尔没有拔除干净,亦不必放在心上牵累自己。假若过分在意的话,这些念头就会成为心体的累赘,便会有许多被情绪干扰的地方。”
  • 任何好坏、善恶,都只在你的心中,随着你所发露出来的意念而变。遵循天地之道、清静自然的便是善,而起心动念处为气所动、被情绪所扰的即为恶。”
  • “这正是诚意,而不是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地之道去做,虽是循理而行,也不可再加自己的一丝主观愿望在上面。所以只要有一点点的愤怒或喜好之意,心就不能达到其本有的端正状态,就难以正确地处理问题。心境必须清静廓然,空灵无碍,不论什么东西进来,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都畅通无阻,对此心毫无干扰,这才是心之本体。知道了这些道理,就明白了情绪还未萌生时的‘中’的状态。”
  • “顺其自然”并不是一切都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道”的内涵,洞察事物本质,按照规律去办事,使自己的行动自然而然符合事物变化的规律,不知不觉地贯彻到所对应的事物中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寻找真正的“自我”

  • 外在药石虽能治愈疾病,却无法治本,要想超凡入圣,参透生命的真谛,唯有修心养性。
  • “齐万物同观、与天地一体”的化境。
  • 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够克除私欲;能够克除那些私欲和缺点,才能够真正成就自己。”

成就自我的关键

  • 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想到的,却大多是眼前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观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为己之心”,心灵没有得到成长,它也就失去了本该具有的巨大潜力。

参破生死大关

  • 一个人唯有修养到内心安安闲闲的境界,每一呼吸之间都能明明白白,每一刹那的瞬间都能感受到心的存在,则此心清明澄澈,虚灵自如,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生生不息,没有片刻间断,这样才能对白天所做的事了如指掌,不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得了主。达到了这个境界,就是领悟了大自然那至高无上的德行,也就是真正通晓了昼夜之道。

至诚的境界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静坐澄心,贵在立诚!将一切杂念打扫干净,不留纤毫,此心自然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方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乃天下之大本也。”
  • 坐毕起身,周积只觉心明眼亮,通过这番经历,他对立诚之道有了很大的领悟。
  • 格物致知以诚吾身原来是这般境界!”

不动心乃成事之本

  • 天道深远,人生难测,一个人的命运在瞬息间变化万端,谁又能知道,此刻赋闲中的努力,不正是为将来的建功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呢?
  • 只不过是守得心定,看得势明而已。

在最困难的时候要挺住

  • 用兵之道,贵在随时随势而动,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岂可死死执持一成不变的观点呢?

用兵之道在于心定

  • 《孙子兵法》曰:“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洽,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 虽然纵马疾驰,他的心却依然澄静如水,波澜不起,跃马扬鞭,控纵自如。
  •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定力是怎样炼成的

  • “最好的境界当然就是悟到‘道’。”王阳明说,“当然,绝大多数人是不能一下子就能悟到‘道’的,这时就要退而求其次,在应事接物中磨炼自己。对任何事都不要看得太严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稳如泰山,不急于求成。慢慢锻炼自己的心性,久而久之,就能不受‘气’的干扰,安于所做那件事的整个过程,就能定下来了。这时你们也可以试一下,看这种状态是什么感觉。”

探寻心性的奥秘

  • 不要过于强求一个目的性,心中对好的、坏的结果都同等看待,从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出发,而不是事事从自我利害关系出发,这样反而任何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始终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 要参透心性的奥秘,只在理论上懂得是不够的,唯有实际行去,在行动中真正地体验到那种境界,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

最佳的心态是什么

  • 他所讲的为心性之学,强调要通过调整内心,领悟本心与万物为一体的奥秘
  • 《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调整心境的方法

  • 因此遵循事物之规律叫作‘静’,而顺从欲望则为‘动’。所谓‘欲望’,并非一定是声色利货等外物的引诱,那些浮思杂念都是欲望。如果能循‘道’而行,即使需要交际应酬,处理繁复多变的事务,心也是静的。

改变自己的气质

  • 唯有在种种繁难困苦的事情中挨得过去,以坦然的态度对待那些不顺的环境,把逆境当作修养心性的契机,这时才守得住心定,使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苦难中得到成长。

人心自有通天的智慧

  • 一个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随感而应,但由于受到了各种物欲杂念的蒙蔽,慢慢就习惯了以自我的角度来看待外界的各种事物,而不能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 对于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倍加珍惜,把它当作磨炼自己、完善自我的必不可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滴水穿石,积土成山,有朝一日豁然贯通,悟得心性的本来真面目。

让心处于正确的状态

  • 其实,静就是一个不动心。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假若我们的心如同明镜一般,事情来了,就好比鸟儿飞过一样,如实地把它映照出来,坦然地应对它。事情完了,就像鸟儿飞走一样,什么痕迹也不留下,心不为所动。如此应事,即使在行动中,心也是静的;心在静的时候,其中又何尝没有一种生生不息之机在动呢?不然人就如不会动的石头一般,还谈什么应事接物呢?”
  • 一个人在做事时,专注到一定程度,是能够对外界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但这个境界还远远不够,心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机还未能发起作用,进一步还要达到“灵明觉知”的程度才行。

格物致知的天机

  • 我经常说一个人修身治学,必须要在事上磨炼做功夫,这样才会有所收益。 “如果只喜欢清静安逸的境界,没经过在事上的磨炼,内心就不稳定,一遇到外界事物来临,便慌乱无主,最终不会有所长进。
  • 这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以前他也有过,但那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已,而现在这种状态,却好像一种真实的体验,一种本然存在的境界……
  • “观心本无,一切皆化。
  •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 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 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 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超越心的执着

  • 在做“戒慎恐惧”的功夫时,又要超越它,不要执滞于它,这样不为其所束缚,才是此心的安顿处。
  • 如果在做事时,老是在想着如何才能尽快达到目标,这个念头就是最大的杂念,就是使你沉不下心来做事的不安定因素,而心静不下来,欲把事情做到完美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

谋略的最高境界

  • 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为“伐心”之道,攻心为上,强调在无声无形中瓦解敌势,解决敌人。
  •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信念的力量

  •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 牢狱与刑具,虽然能束缚住他的身体,却奈何不了他的心灵,此心始终是自由活泼的,如天地运转,似行云流水,无方无体,任运自然,自有一种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

怎样才能有效控制他人

  • 然而令大家惊奇的是,无论这些士兵如何谩骂或挑衅,王阳明均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对他们待之以礼,见面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履险如夷的智慧

  • 苏东坡《定风波》的意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 古人云:“静观万物皆自得。”天地万物的变化错综复杂,人莫能测。唯有从静中才能明辨是非,看清形势,察微而知著。 有时候一个人处于重重困境之中,似乎无法突围,一动即错,这时最好的对策就是静下心来,以不变应万变。

获得卓越能力的诀窍

  • 良知真足以使人忘患难,出生死,臻于参透天地玄机的境界。
  • 一个人的心灵,本来就有能妙应万物的智慧,本来就有无穷的能力,只是因为被各种尘埃蒙昧了,不能显现出来而已。
  •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以先致其知为本旨,千变万化,无不归之于‘良知’二字,因此某常谓‘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 “此心神而明之,虚灵澄澈莫不有知,若能尽去私欲,恢复其虚灵者,则此良知不必向外求索。以此良知妙用应事接物,对于天下之事有感而应,其与道相通,所采取的措施均能恰如其分,此为孟子‘人之所不学而知者,良知也’。”
  • 凡事也须学过。所谓‘所不学而知者,良知也’,并不是说凡事不须学习,光学个不动心就行了。而是说良知是一种去除物欲后的境界,是不能从外界的见闻知识而学得的。

本体意识的奇妙作用

  • 要洞悉心之本体,领悟到良知之奥妙,就要格除物欲,使自己的心处于一个正确、中和的状态。这也正是在对境应事时,须要打点起十分精神来,放下患得患失之心,纯以‘真心’去应之,此为平常用功的着力处。
  • 良知,就是‘道’,它就在人的心中。而我们思想中的各种意念,就是良知的用,大家日用而不知,只是为那些物欲蒙蔽了而已。只要去掉私欲的牵累,其妙用就会显现出来。不仅圣贤,就是平常人都能发挥这种良知妙用。”
  • 心念只有如流水一样,虚虚灵灵,随方就圆,顺其自然,才能对任何环境都不执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此心清明澄净,如拨乌云而现日月,朗朗澈澈,如实地观照当下。

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

  • 在某些人的眼里,权力是一个可怕而又迷人的魔鬼,为了权力,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极而阳生,阳极复生阴,物极则反,盛者乃衰之始,福者乃祸之基。
  • 自己寄予厚望的大弟子徐爱天资聪颖,却不幸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一想起徐爱与自己论学时求知若渴的神情,王阳明的心中就隐隐作痛。

致良知的秘密

  • 众人身心皆松,体合自然,正心诚意,忘我守中。
  • 但经王阳明亲自指点后,“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凡事不滞于心,勿忘勿助,顺其自然而行,对“虚灵不昧”的理解又有了一层新的体验。
  •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 致中和功夫,全在慎独,所谓隐微显见,已是指出中和本体,故慎独即是致中和,也即是致良知。

天泉桥之会

  • 王畿,字汝中,别号龙溪,浙之山阴人。他悟性奇高,深得王阳明器重,日后与钱德洪并称江右王门两大高足。
  •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 “天地间活泼泼的,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此理非唯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
  • 只要人将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则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会得时,此心活活泼泼,眼见之处无不是天机,无不是造化。
  • 千万不要见到了一些‘道’的端倪,便满足而停止进取了,那就会最终只是止于‘狂’的境界而已。”

碧霞池夜坐

  • 《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所谓的洒落,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些旷荡放逸的行为,而是自己的心体不被物欲牵累,不论处在任何情况下,此心都能安然自在。人的心体,与天地之道同源,即是天理。而天理的昭明灵觉处,也就是道的流行发用,即是所谓的良知。
  • 心之本体原为至善,无分无别,无善无恶,而常人一切世情嗜欲都是从自我的角度产生。

天泉证道

  • 认为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的乃是良知,致良知须为善去恶,反身而诚,戒慎恐惧而行之。

良知究竟在何处

  • 修养之人要不着于相,喜怒不形于色
  • 心之本体就如天地之中的虚空,岂有方位处所?无心于定,方能无所不定。”
  • 功夫只是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

此心光明

  • 如在与聂豹的通信中,讨论“勿忘勿助”这个修身治学要领时认为,“勿忘勿助”只是专心忘我地去做一件事,心不懈怠,亦不去追求目的,时时活在当下,就能摆脱外物的牵滞纷扰,而使心灵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生死念头,是从生身的命根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能在此处真真切切地看得破,能透得过去,此心全体方能圆融活泼,达到流行无碍的境界,这才真正是穷究了性命真相的学问。”
  • 落日长河,远山霞光,孤舟泊岸,归途之人在天涯。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