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李浩白

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1)

  • 天气渐已趋寒,灰白色的太阳亦似在浓浓的密云之间被冻得暗淡少光。
  •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夫如今将其践而行之,外则可化知己之乡党,内则可示家人以模范,以求自食其力、经世致用,不亦宜乎?
  • 《管子》有云:“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客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 天下有道,我司马氏必为一世之良辅,足以安上泽下;天下无道,我司马氏亦能为一代之英豪,足以济世拯溺
  •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2)

  • 当朝素有知人之鉴的鸿儒名士许劭曾在他的“月旦榜”上品评荀彧为“张良再世、萧何重生”的“济世王道之材”。
  • 常人赠人以物,君子赠人以道。

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3)

  • 当今汉室天下,朝廷柱石无外乎三大势力:一是儒林士族,二是皇亲国戚,三是宦官权阉。

东汉乱局(1)

  • 莫使娇颜空俯地,却当如月供人瞻
  • 秉之以公,依法而治,先斩首恶,后不涉众

东汉乱局(4)

  • 助人者,人亦助之;济人者,人亦济之

东汉乱局(6)

  • 光凭这一腔济世安民之心便去立身行道、扶危拯溺,还远远不够啊,你须得拥有切切实实的济世安民之资,才能真正拯救这乱世之中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挣扎惨痛的黎民百姓……否则,一切便是空谈——”

回乡招兵屯粮,蓄养死士(1)

  • 司马防心头再慌再忧,脸上表情却静如止水,不显丝毫扰动。
  •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乃不识其终始。

回乡招兵屯粮,蓄养死士(2)

  • 治世尚德行,乱世重计谋

回乡招兵屯粮,蓄养死士(3)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1)

  • “孔子有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屏风上面那些铭言一笔一画写得刚正遒劲,字字相连、气脉流转,点若陨星飞来,横如飞虹当空,钩如青峰映月,竖似一臂擎天,撇似蟠龙入海,捺似马驰平原,起承转合潇洒灵动、夭矫飘逸。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2)

  • 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苦亦不挠、乐亦不惑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3)

  • 从容中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 树人以继志,立人以补己。
  • 凡人所以群居不乱而异于禽兽者,皆因人心之际存有仁爱礼义之本,故能相互敬事也。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4)

  •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措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 欲求己之明智,莫过于精研古今之变;欲求精研古今之变,莫过于熟读史籍。而读史之法,别无他途,唯有‘设身处地、易境而入’八字。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5)

  • 疾风知劲草,乱世见忠臣。
  • 非俊杰而不能用俊杰所进之策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6)

  • 体不健,则不足以负重;志不强,则不足以致远。唯有体健志强者,方能负重而致远。
  •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1)

  • 两眼看透人间吉凶休咎,一口道尽世上祸福穷通’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3)

  • 《孙子兵法》里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又讲:“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6)

  • 唯明智者能审量彼我,乃预有所权衡忖度。
  • 谋略之要,在于以德服人、济困拯溺于无形,而并非以智赚人、以诈惑人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8)

  • 能屈能伸,能伸能屈;时屈则屈,时伸则伸;屈中有伸,伸中有屈;恒蓄有余,以备不测。
  • 夫君臣之接,以愚奉智不易,以明事暗亦难,唯以贤事圣、以圣事贤为可。故而,辅人之择,不可不慎。切记,切记。
  • “吾之智略犹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亦无难。及其与时势推移,千变万化而鬼神莫测。所可知者:能行于所当行,能止于所当止,操之于己一念之际,如此而已!”
  • 一念之傲、以智自矜、炫才于众,终究会在紧要关头‘卡’住,不上不下、不成不败、不圣不俗,旁人一眼而觑破,又何须卜卦?”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9)

  •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10)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勿违,后天而奉天时
  • 有德才是真正有得,无德便是无得,小德自能小得,大德方能大得!一味依恃小智小谋而损人利己,终是枉费心机、一无所得!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

  •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2)

  • 士之立身行事,务必审慎于前,方能无咎于后。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6)

  • “古语有云:‘乱极而趋治,一阳而复生。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1)

  • 唯有聪闻万里、明察秋毫,方能算无遗策、谋而必中。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3)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4)

  • 上不负朝廷,中不负所学,下不负百姓’
  • 径乎其所不知,发乎其所不意。径乎其所不知,故莫之能御;发乎其所不意,故莫之能应’。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5)

  • 最坏的敌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师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16)

  • 所谓的高明,也并没什么玄虚难测之义。人皆见其小,而我独见其大;人皆见其近,而我独见其远;人皆见其末,而我独见其本;人皆见其一,而我独见其二——这就是高明!

一举成名天下知(1)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猝然临难而不惊,百般屈挠而不乱

一举成名天下知(2)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一举成名天下知(3)

  • 在宦海纷争之中,你永远不要对外界的、别人的助力抱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而要始终不懈地精心培植属于你自己掌握的真正实力!只有属于你自己掌握的力量才是最坚实、最可靠的,其他的一切外力都是飘忽不定、难以把握的!

一举成名天下知(5)

  • 袁绍用人行政,重吏而轻民、重情而轻法、重力而轻德,此为‘三重三轻’,皆为失道之所长而成败乱之源。重吏,则吏有过而不加禁;轻民,则民有困而不肯济——吏横而民怨,岂能得人之助?重情,则左右乱法而不能止;轻法,则人皆徇私而不奉公——上塞而下蔽,岂能威令畅行?重力,则暴者恣行而弱者无辅;轻德,则伪诈成风而忠良难得——主暗而臣佞,内患四伏,岂有余势敢加于外?”

一举成名天下知(6)

  • 能够凭着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赢得别人衷心的感谢与钦佩,这样一种美妙的滋味只怕是世间任何一道极品佳肴都无法比拟的!

一举成名天下知(8)

  • 吉凶之消长在天,动静之得失在人。天者,人之所可待;人者,天之所必应也。物长而穷则必消,人静而审则可动。故天常有遁消遁长之机,以平天下之险阻,而恒苦人之不相待。智者知天之消长为动静,而恒苦于躁者不测其中之所持。非知时、知天,实不足以安身立命也!知天者,知天之机也。夫天有贞一之理,亦有相乘之机。知天之理者,善动以化物;知天之机者,居静以不伤物,而物亦不能伤之。以理司化者,圣君之德也;以机远害者,黄老之道也。陛下秉圣君之德,持黄老之道,天下谁能伤之?”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2)

  • 有道则竞于德,无道则竞于势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7)

  • 善用兵破敌者,能审虚实之势、校轻重之权、量缓急之宜、度先后之节。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8)

  • 为将之道,须得身负‘四有’之诀:有自知之明,有知人之智,有自胜之强,有胜人之力。有自知之明,才能行无遗过;有知人之智,才能因敌制变;有自胜之强,才能屡挫屡奋;有胜人之力,才能威行海内。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10)

  • 两敌对垒,生死一线之际,谁能算得更准、谁能更持得定、谁能更熬得住,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入仕丞相府(1)

  • 这世间贤与愚、拙与巧、成与败的差别,完全在于其人能否好学勤习而已,不好学、不勤习,堂堂须眉丈夫胸襟见识未必能及一巾帼女子;能好学、能勤习,巾帼红颜女子,器识才华尤胜缺才乏术之男儿
  • 人之求学,须以面壁自得为本,以炫智于人为末;以陶铸器识为主,以交流互补为辅。切不可本末倒置、主辅错位。

入仕丞相府(3)

  • 昔之君臣相择相遇于天下扰攘之日,君未尝不欲其臣之才,臣未尝不欲其君之明。臣既才矣,而其君尝至于甚忌;君既明矣,而其臣也尝至于甚惮。何也?君非有恶于臣而忌之也,忌其权略之足以贰于我也;臣非有外于君而惮之也,惮其刚忍之足以不容于我也。此君臣忌惮之情所由生也。
  • 古之善用谋者,非信义不立,非阴阳不胜,非奇正不列,非诡谲不战。谋藏于心,事见于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谋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心谋大,迹示小;心谋取,迹示与;惑其真,疑其诈。湛然若元阴之无相,渊然如沧海之不测。
  • 忍者,乃人心至刚至劲之用,以自强卓立而执掌天下者也。忍可以观物情之变,忍可以挫奸邪之机,忍可以持刑赏之公,忍可以蓄德威之固。

入仕丞相府(6)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
  • 习则观其所言,闲则观其所好,富则观其所养,贵则观其所交,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临机则观其所决断,逢难则观其所执持。

汉曹不两立(3)

  • 仁以立德,明以举贤,义以励众,智以济世

汉曹不两立(4)

  •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 方寸之间见丘壑,起折婉转蕴风雷

汉曹不两立(6)

  •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河内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汉曹不两立(7)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吾之佩玉虽清脆易碎,而终不可改其白;他山之石虽坚刚耐磨,而终不得玉之质!”

弱曹四步走(1)

  • 反以观往,复以验今;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弱曹四步走(2)

  •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弱曹四步走(3)

  • 文胜于理、绚烂可观者,为下等诗;文理相符、外秀内实者,为中等诗;理胜于文、耐人寻味者,为上等诗。

弱曹四步走(4)

  •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修身显于世,德泽加于民”

弱曹四步走(5)

  • 言行举止,乃是一个人心意变动之外兆。一个人心性之上的优点,可以使他披荆斩棘、建功立业;一个人心性之上的缺点,却会让他置于死地、万劫不复。高明卓异的谋略之士就是要善于抓住对手心性之上的缺点,巧加操控、灵活利用。
  • 他虚荣心重,则必是外示恬淡之仪而内多浮华之欲;他好胜心重,则必是喜好阿谀奉承而不明兼听之道;他猜疑心重,则必是貌虽宽和谦恭而度量褊狭难容;他贪得心重,则必是嗜好追名逐利而颇易心为物役。”

弱曹四步走(6)

  • 有大难关才有大毅力,有大毅力才有大成就。河出潼关,纵有太华之阻挡,而不能止其浩然东去;风闯三峡,纵有巫山之隔拦,而不能羁其行云布泽。

弱曹四步走(8)

  • 操一心以防患之勃兴,坚百忍以图功之终成”。

弱曹四步走(9)

  • 不取于人’方可谓之富,‘不屈于人’方可谓之贵
  • ‘博取于人’亦可谓之富,‘善屈于人’亦可谓之贵。
  • 博采众人之长即为富,屈己从人之善即为贵
  • 子建的释义,透着一股卓然自立、壁立千仞的刚正充实之气;仲达的释义,透着一股包举宇内、海纳百川的恢宏壮阔之气。
  • 曹丕答:“仁者能使人爱己,智者能使人知己。” 曹植答:“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司马懿最后答道:“仁者自爱,智者自知。”

弱曹四步走(10)

  • 人若不自爱,则焉能爱人?不能爱人,则焉能使人爱己?人若不自知,则焉能知人?不能知人,则焉能使人知己?反之,人须先自爱而后能爱人,能爱人而后能使人爱己;人须先自知而后能知人,能知人而后能使人知己!
  • 成者,以蓄志为本,志之所在即是功之所在,念念于兹,生死不懈,尽己之力而奋之,尽己之德而立之,尽己之智而通之,千回百转而不迷其方,山重水复而不泄其气,柳暗花明而不失其正,誓与天地争毫厘之转机,纵是以身而殉,亦能薪火相传、殁而不朽!如此之为,方可谓之‘成’!”
  • 骄乃万祸之源,傲系百殃之本

曹操一出错,司马氏笑了(1)

  • 君子志士之立身处世,须当取法如玉:沉实厚重,可谓得玉之质;清贵高华,可谓得玉之形;坚忍不拔,可谓得玉之性;持身无瑕,可谓得玉之洁;圆融明澈,可谓得玉之润。
  • 垂拱端重,持之以正,镇之以静,虑之以慎,纵有虎臣在侧,亦不能伤。

曹操一出错,司马氏笑了(2)

  • 谋国而不暇谋身、忧道而不暇忧己
  •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道若同则交相为谋
  •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 沸汤煮老鸭,身已皆烂而嘴还挺硬

暗礁突现(3)

  •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驭之
  • 遇火而垢净,除旧而布新!

暗礁突现(5)

  • 为己而善谋、为他人而善谋、为社稷而善谋、为天下而善谋、为万世而善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

  • 天下之事,只要立定志向、笃行不懈、持之以恒,决没有办不成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5)

  • 王者之略,在于不择人、不易地而皆尽其用,故有‘入彼方之地,用彼方之人,立彼方之功’之妙理。

司马懿密盟孙刘(2)

  • 这世界上真没有什么先知先觉、百算百中的神人,关键是自己要耳目遍布、八面来风。

司马懿密盟孙刘(3)

  •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水之流行也,碍于刚则求通于柔;智者之于事也,碍于此则求通于彼。执碍以求通,则愚之甚也,徒劳而事不济。

司马懿密盟孙刘(4)

  •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詘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其温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司马懿密盟孙刘(5)

  • 居天下之广厦,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而与民由之,不得志而独行其道

司马懿密盟孙刘(7)

  • 春江水暖鹅先知,未雨绸缪理万机

掣肘后方(1)

  • 沉心静气,凝神定志,不为纷纭表象所迷,方为洞明时事之真谛。

司马徽蛊整水师(1)

  •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生怨;亲之则不知礼节,抑之则不知自省

司马徽蛊整水师(3)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 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藏芥隐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 任何人身上都是没有优点和缺点之分的。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它们都只是如同一枚铢钱的正反两面而已。一个人坚强执著是大大的优点,但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面对错误的对象运用这种坚强执著,就会变成固执呆板;一个人温和谦逊是大大的优点,但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面对错误的对象运用这种温和谦逊,就会变成柔弱无刚;一个人机敏灵活是大大的优点,但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面对错误的对象运用这种机敏灵活,就会变成摇摆不定。所以,再出色的优点,倘若没有运用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和适当的对象上,就会成为非常严重的缺点。
  • 然而,在疆场之上,真正能够决定双方胜负的,往往不是谁的优点更大,而恰恰正是双方各自的弱点相比之下谁的更小。这正如决定一个木桶容量的,不是这个桶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恰恰是它最短的那一块。

剪曹羽翼(3)

  • 《论语》中讲,‘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言而能中时,言则能中理,言而能中节,言则能中意,如此方可谓之‘能言’也。
  • 讷于言而敏于行,勤于思而慎于断,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火烧连营(4)

  • 为将为帅者,上不善观天文,下不精通地理,中不洞明人情,又岂能‘百战不殆’乎?
  • 真正的绝顶高手,他永远是应该隐在千变万化,随时而幻的表象背面的,于沉默中蓄伟力,于笃实中积坚毅,于沉稳中蕴执著,而始终不为外物所挠。他不需要自我的炫耀,也不需要别人的喝彩;他只是始终如一地朝着自己心底深处固定的奋斗目标不停、不息、不止地埋头挺进!

火烧连营(6)

  •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则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战后扫雷(1)

  • 意似青锋剑,心若明珠璧。时时勤磨砺,精芒夺九霄!

战后扫雷(3)

  • 任何矛盾,能够不必激化,就尽量不要激化。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1)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4)

  • 自古以来,意欲征取天下者,唯能集群策群力者必胜,而恃其私智,独力经营者必败。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8)

  • 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言谈举止从容中道,令人无从窥测,这才是大圣大贤的修为。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10)

  • 治国之本在于得贤,得贤之本在于审举,审举之本在于核真,核真之本在于秉公。

建奇功,遭外放(4)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魏太子之争(2)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怒不失色,喜不改容

魏太子之争(4)

  • 德量自隐忍中大,名誉自屈辱中彰

魏太子之争(7)

  • 不思而中,不虑而得,从容中道,举无遗过

魏太子之争(9)

  • 任何人,都需要用一个至少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垫底”,以此来逃脱日后的追悔与自责。

魏太子之争(11)

  • 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

司马懿暗助曹丕上位(1)

  • 治世重道德,乱世尚权术

司马懿暗助曹丕上位(3)

  • 一个人,越是在孤立无助的时候,就越要顽强、执著,越要谨慎、小心,方能获得最后的彻底的成功。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人,一生当中要走千步、万步的路,然而关键的只是那么两三步;人,一生当中要讲千句、万句的话,然而关键的只是那么两三句;人,一生当中要做千件、万件的事,然而关键的只是那么两三件。选对了走这两三步路,讲对了这两三句话,做对了这两三件事,你的人生会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成就自我;选错了走这两三步路,讲错了这两三句话,做错了这两三件事,你就有可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也不得翻身,甚至还会连累家人和三亲六戚。

司马懿暗助曹丕上位(6)

  • 仅知人事,不过卿相之材耳!能识天命,方为命世之英,非常之器!
  • 因为我是人,所以人所拥有的,我都应拥有。

司马懿暗助曹丕上位(7)

  • 我们都在不停地赶路,却不知将多少真情遗失在来时的路上;我们都在不停地奋斗,却不知将多少纯真抛弃在一身铠甲之下……
  • 流泪是庸人的标志,流泪是示弱的表现,流泪是无能的姿态。要记住,真正的强者,胸襟之大,足以包容一切情绪;意志之强,足以支配一切情绪;思维之清,却又绝不会为任何一种情绪所扰乱。

司马懿暗助曹丕上位(8)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名将亡

魏代汉主(1)

  • 只有自立自强自足自胜,才不会受制于人,才无须求助于人

魏代汉主(3)

  •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魏代汉主(4)

  • 夫立教易俗,贵处中庸之道,务在通情达理,方为可久可大也。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3)

  • 功名利禄不足贵,读书明理才是本!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9)

  • 人皆有图也,先予而后取,顺人之愿,此乃智者过人之处也。予人荣者,自荣也;予人辱者,自辱也。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10)

  • 缺少人情味儿的驭臣之道,终究是往前走不远的……”

司马懿初掌兵权(5)

  • 欲拓外者,必先实其内也;欲克敌者,必先固其本也;欲远谋者,必先定其近也

司马懿初掌兵权(6)

  • 无可而无不可,无为而无不为,从心所欲不逾矩

司马懿初掌兵权(7)

  • 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

退吴之战(9)

  • 寒云深深掩鹤影,独上渺渺摘星台。秋风飒飒动心帘,遥看山雨潇潇来。

退吴之战(10)

  • 为方面之任者,其要务在于决壅;决壅之务,在于进下;进下之道,在于博听;博听之义,在于无论贵贱同异、隶竖牧圉而皆可自达焉。若此,则所闻见者广;所闻见者广,则虽欲求壅而弗得也。

扫平叛将孟达(8)

  • 圣贤无常师,唯以能者为师

扫平叛将孟达(10)

  • 一个人需要给自己一下就揽取这么多的胜利吗?太多的胜利就是太多的负担!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2)

  • 为人行事之大弊,在于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堵而不知疏、只知彼而不知此。

诸葛亮挥师进犯(1)

  • 一个人过去的一切并不能用以推证他今日的所作所为,更不应以过去的偏见来掩盖他今天的功勋。

不战而屈人之兵(3)

  •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如此而已。

不战而屈人之兵(7)

  • 静则稳如泰山,动则矫若游龙

不战而屈人之兵(8)

  •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 这人世之间,你进我退、你胜我负、你盛我衰、你荣我辱、你贵我贱,无非是在‘理、势、道、利’这四个字中各显身手而已。这四个字运用起来,是有经有权、有本有末、有轻有重、有缓有急。天地之大,道藏之深,你我立身处世,岂能用一个框子来圈住自己?

不战而屈人之兵(9)

  • 只有成大器,掌大权,胜大任,才是实现自己济世安民平天下之大志的必由之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空想!
  • 礁因潮落而高,船因水涨而升。每一个英雄豪杰的成功,都是踩在劲敌的肩膀上站起来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11)

  • 夫天道极则反,盈则损。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闻博辩,守以俭;武力毅勇,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12)

  • 骤起于青萍之末,而狂啸于悠悠众口

蜀魏之争(9)

  • 尔虞我诈、阴谋暗算不过是偶尔为之的小技罢了!要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最终靠的是经天纬地的真才实学呀!

吴蜀联盟(6)

  • 《道德经》里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大破火攻计,攻诸葛之心(2)

  •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 每一个人毕生当中最大的劲敌,实乃他自身。只要战胜了自己,你就战胜了一切。你只有通过和自己的不断交锋,不断磨砺,不断强大,才会迎来勃然而兴,天下无敌的那一天!”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1)

  •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5)

  • 智不足以统理万物,仁不足以惠养万民,明不足以烛照万机,威不足以摧灭万难,功不足以显耀万世,这才是为父深以为耻之事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7)

  • 云拭碧空净,风抚潭月清。 水敲白石上,莺歌绿霞间。 远近长风吟,采菊上南山。 心空四野旷,云飞鹤在涧。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10)

  • 忍耐、拼搏和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切啊!

魏帝的反击(1)

  • 居安则操一心以防患于未然”“处变则坚百忍以图成于积渐”!
  • 古来善用兵者,以纲纪为本源,以一人之心为万众之心,役千军万马而如役一人,令行禁止而其应如响,心意所到而兵锋皆到,其静如渊而其动如瀑,其进如风而其退如电,泰山压顶而不惧,烈焰焚身而不恤,勇闯龙潭而不怯,故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魏帝的反击(6)

  • 居安则操一心以防患,处变则坚百忍以图成

魏帝的反击(7)

  • 忍意气之冲动,忍旁人之排抑,忍困窘之境遇,忍不测之坎坷,在坚忍中奋发,在隐忍中进取,最终方能苦尽甘来,否极而泰啊!

魏帝的反击(8)

  •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智除异己,司马懿三做托孤辅政之臣(7)

  •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司马兄弟招兵买马(5)

  • 上品之女人,春意盎然,一团祥和,令人敬而且爱;中品之女人,冷艳端庄,冰清玉洁,令人敬而且畏;下品之女人,飘摇婀娜,媚态可掬,令人亵而且狎
  • 上品之主君,济世如舟,泽民如春,故而令人敬而且爱;中品之主君,纲纪严明,风清弊绝,故而令人敬而且畏;下品之主君,乍昏乍明,贤愚不定,故而令人亵而且狎。
  • 以刚镇之,以严束之,以明察之,以仁抚之,以义纳之,以志励之,以情感之,以气激之,以勤练之。

曹爽威信骤减,司马懿欲清内患(2)

  • 善败者不乱,善守者不失

曹爽威信骤减,司马懿欲清内患(7)

  • 进贤用士,一味以权制之、以利啖之、以机应之,是下下之策;以德服之、以道驭之、以诚动之,才是上上之策!
  • 崇道德,务仁义,履信实,去华伪,弃机诈,施惠天下,有人无我,恩足以感百姓,义足以结英雄,民怀其德,豪杰并用,则海内太平可致
  • 大丈夫有所必为,亦有所不为;真贤士有所必谋,亦有所不谋。

欲擒故纵,司马懿告老还乡(1)

  • 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

曹爽恶事做尽,司马懿待时而发(3)

  • 狂飙过岗,树木尽折,伏草唯存; 以忍为本,颐养天年,百福自钟。

曹爽恶事做尽,司马懿待时而发(9)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欲已旺,必焚身;恶已极,必灭门!”

灭曹爽,司马懿独揽大权(2)

  • 时移则事变,事变则情异

灭曹爽,司马懿独揽大权(7)

  • 用恩莫若用礼,用威莫若用义

司马懿最后一击,三国尽无敌手(4)

  • 天下之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先治之;庸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费力多而未必能成。

司马懿最后一击,三国尽无敌手(7)

  •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尾声 三分天下,尽归于晋

  •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