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

加藤谛三

前言

  • 所谓“亲子角色颠倒”指的是父母向孩子撒娇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向父母撒娇才合乎情理。因此,撒娇这一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颠倒时,就叫作“亲子角色颠倒”。
  • 听孩子讲自己得意的事情,是育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这种情况与其说孩子没有得到爱,不如说父母在榨取孩子身上的爱。
  • “亲子角色颠倒”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父母自认为自己是称职的父母。
  • “亲子角色颠倒”其实就是父母出于自己潜意识的需求进行育儿的行为。这会使孩子沦为帮助父母解决自己内心冲突的工具。这样的成长环境显然对孩子而言并不理想。
  • 向有母性的母亲寻求爱,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一个人在这一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成了别人的父母,那么就容易出现颠倒亲子角色的问题。
  •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认同、夸奖或者亲近除了父母(也就是他们自己)以外的人,他们就会受伤。这就是约翰·鲍比所说的“亲子角色颠倒”。
  •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学会体谅孩子的心情。有时候,孩子即便觉得很难受,只要父母可以体谅自己的心情,他们就会感到安心,从而放松自己的心情,进而振作起来。
  • 所有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都在“攻击”自己的孩子。

第一章 亲子角色互换之时

  • 为人父母的意思是,你已经成为一个懂得给予他人快乐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对方索取的人。你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为你当牛做马,而是当孩子任性地向你提出要求时,可以尽力满足他们。能够站在这一立场上行事的人,才能胜任父母一职。
  • 小时候没有被爱过的人,即便长大成人,身上也还是残留着种种幼稚的欲望,总是想任性撒娇、为所欲为,想让地球围着自己转,想受到万众瞩目,想忘却时间痛快玩耍。
  • 育儿成功的人也没有资格因此得意,并谴责其他家长。在指责那些育儿失败的人之前,应该先感谢自己幸福的过往。
  • 一个人的肉体年龄到了35岁并不代表他想像孩子一样玩耍的阶段就结束了。而往往只有这个阶段已经结束的人才能过得幸福美满,而没有结束的人则成日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 “请您多多关心我,陪我共度美好的时光。这样我才能相信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Pay attention to me, and spend time with me. Then I can believe that I amimportant and worthwhile.)”
  • 如果父母拒绝承认自己的幼稚,那他们总会不可避免地责备孩子。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总是会为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寻找借口,他们会对孩子说:“这都是因为你是一个没用的孩子。”

1.2 无法认同自己

  • 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包括一个人的相貌、能力和认知。人如果能接纳“真实的自己”,那他便是幸福的,即使他面对失败也无惧无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做到与人坦诚相待、直言不讳。

1.3 无法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

  • 神经症的心理症状就是心怀恨意与对爱饥渴,换个说法就是“恨与空虚感”。这是一种被称为自我疏离[2]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 对爱饥渴却得不到满足的人,会通过补偿性满足或者其他方式,不择手段地优先满足自己对爱的饥渴感。
  • 因为过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一直执着于满足那个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焦虑,为什么他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岁月如梭,时不我待,他们总是非常焦虑地告诉自己要更快一点。对他们而言,跟时间赛跑才是常态。

1.4 被压抑的恨意

  • 父母也是人,因此所谓“理想的父母”几乎不存在。
  • 人们总倾向于把亲子关系当作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而且认为亲子关系必须是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尤其会把母爱推崇成一种无偿的爱。
  • 其实这是一种置换攻击对象的表现,实际上她恨的是自己的丈夫,她原本的攻击对象是丈夫而不是自己。
  • 如果心中的“孤独”和“恨意”只能排解其中一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排解孤独”。
  • 婚后的她对自己的母亲恨得咬牙切齿,因为结婚之后,她的孤独感得到了部分治愈,所以一直以来被压抑在心底的恨意便突然喷涌而出。
  • 如果把人的恨意比作腌菜,那么孤独就是腌菜上压着的那块石头。

1.5 撒娇的过程

  • 人一旦找到一个让他觉得“这个人会帮我”的撒娇对象,就会向对方提出各种要求。他对那个人的态度和对待别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在这个人面前他就会化身成“狼”,而在其他人面前却依旧是“小绵羊”。
  • 人在最懂自己的人面前会变得异常任性。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也会将其当作心理上的母亲或父亲。
  • 这位咨询者希望心理上的“母亲”(大女儿)亲近自己,她不停地对“母亲”说一些任性的话。其实她是在跟女儿闹别扭,向女儿撒娇,这就是“亲子角色颠倒”。
  • 这个闹脾气的“孩子”在房间里一边偷听家人们在饭桌上的谈笑声,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怎么还不来喊我呢”。
  • 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对方,即便对方说的话很难听,也一定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 当你像这位母亲一样感到“生气”“厌恶”的时候,很有可能你正在向对方撒娇。
  • 她会给女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隐形攻击。
  • 颠倒亲子角色的人在面对那些对自己做出过分行径的人时,反而会选择迎合他们。

1.6 神经症式的“亲子角色颠倒”

  • 所以有时媒体才会把魔鬼父母称为宠爱孩子的人,把出于焦虑而寻求与孩子融为一体的心理误解成父母对孩子的爱。
  • 孩子在此刻寻求的东西,你就必须在此刻满足他,育儿就是如此。
  •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案例中,父母才是感到孤独的一方。父母只是因为害怕被抛弃,才威胁孩子要“抛弃”他们。当然,父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爱威胁孩子的父母总企图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
  •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案例中,父母习惯用孩子的反应来满足自己对爱的饥渴感。
  • 一言以蔽之,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是在把孩童时代遭受的委屈都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第二章 住在父母体内的“孩子”

  • 你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很烦恼,甚至会因此失眠。但实际上那个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它刺激了你内心最深处的基本焦虑,所以才让你如临大敌。
  • 基本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独立性需求,另一种是依赖性需求,也可以说是成长需求和退行[4]需求。
  • 卡伦·霍妮有一句名言:自卑感是欠缺归属感所致。

2.2 严重的创伤

  • “亲子角色颠倒”是指父母出于自己潜意识中的需要进行育儿的行为。“亲子角色颠倒”使孩子沦为了帮父母化解内心冲突的一件工具。这样的成长环境显然对孩子而言是非常不理想的。
  • 获得了母爱的孩子能够脱离母亲并实现心理层面的自立。但没有获得母爱的孩子始终无法脱离母亲,也就无法实现自立。因为,不知母爱为何物的人,会一直深受对母爱的固着[7]这一心理的折磨。
  • 父母在家里时,对孩子表现出不高兴,其实是在释放“快来满足我的幼儿式愿望”的信号,是一种颠倒亲子角色的行为。
  • 会给孩子带来基本焦虑的父母大都是在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来决定如何对待孩子。

2.3 不被理解的痛苦

  • 许多夫妇通过欺凌孩子来排解对配偶的恨意,从而维持夫妻关系。
  •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称一个人实现了心理自立呢?答案是,即使他确实处于“所有人都不理解我”的情况之下,但也能不忘本心、不恨任何人地继续生活下去的时候,这个人才真正实现了心理自立。

2.4 无法感知爱

  • 基本焦虑的危害之一就是,当事者会变得不再信任他人。他们长大后,无论是在友情中还是爱情中,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爱。这就是所谓的“对爱抱有神经症需要”的问题。

2.5 精神暴力

  • 身边的人都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决定对孩子采取什么态度的生活环境就是不理想的。
  • 一个人只有与他人建立了基本的信赖关系,才能实现自立。人的心里如果没有值得信赖的对象,便无法自立。就像孩子一样,能信任母亲并和母亲建立信赖关系的孩子才能自立。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世上时最先遇到的人,如果连父母也无法信任,那么这个人便很难实现自立。
  • 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这被霍妮称为基本焦虑。

第三章 不得不长大成人的孩子

  • 被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感到不满,那是因为他们对其他人发号施令、坐享其成的愿望过于强烈。
  •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他们会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好意。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这背后其实暗藏着他们希望孩子对他们感恩戴德的要求。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好意,而是近似欺凌的行径。
  • 常有人说,真正的爱是间接表达出来的。如果不了解对方,就无法间接地表达爱;而如果想直接表达爱,则并不需要了解对方。以直接的、特别的、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爱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错误的爱。就像大家所说的,越是强调什么就说明越是欠缺什么。通过日常生活中细微的举动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 受退行动机驱动的人,就算他们只是和别人一起用餐也会觉得很辛苦,因为他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宠爱自己。但受成长动机驱动的成年人与他人共餐是因为想与人交流,因此对他们而言,与他人共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渴望被爱的人与懂得爱别人的人,即使同样在用餐,同样在谈恋爱,他们的满足程度也各不相同。
  • 孩子能向父母撒娇,才会有自我的诞生与成长。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 沟通分析理论[2]表明,失败者不会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会通过控制对方满足自己的期望。他们会为了满足对方的期望不停地消耗自己的能量。
  •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家庭中,孩子要负责照看父母、取悦父母。这已经不能被称为“育儿”了,而应该是“育父育母”。

3.2 父母的布偶玩具

  • 只有当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一致时,这位母亲才会对孩子的需求变得敏感。
  • 换言之,这样的父母是在利用经济上、肉体上、心理上尚无法自立的孩子来疗愈自己“过往的心伤”。
  • 如果当事人不能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这些冲突就会通过当事人的人际关系显现出来。
  • 没有比亲子关系更适合隐藏精神暴力的关系了。
  • 精神暴力就是一种带有精致包装的欺凌和虐待。

3.3 对母爱的固着

  • 父母本不应在孩子面前强调自己有多么辛苦,也不应在孩子面前自吹自擂。
  • 弗洛姆认为,处于对母固着第二病理阶段的男性往往讨厌有自我主张的女性。
  •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不允许孩子对他们抱有期望。就连孩子有自己的愿望和意见如此单纯的事,在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看来也是一种羞辱,于是他们便对孩子大发脾气。
  • 如果父母无法理解“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愿望和意见”这件如此单纯的事,那一定无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 请您信任我、尊敬我,尽管我比您年幼,但我跟您一样有感情,有要求”。
  • 马斯洛曾经说过,通常只有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跟在父母身后不停地要求父母满足他们。得不到满足的匮乏需求,是导致人固着和退行的罪魁祸首。
  • 父母需要孩子对他们言听计从,他们要求孩子顺从他们,而且是强制要求。 如果孩子不对身为父母的自己表示顺从,他们就会对孩子“恨之入骨”。

3.4 依赖孩子

  • 他们在向孩子间接撒娇的同时还对孩子抱有攻击性,他们将对孩子的敌意包装成了“管教”,使之合理化。
  • 举个例子,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可能在姐姐面前是“绵羊”,但在弟弟面前却成了“狼”。但这并不代表父母信赖、懂得迎合他们的姐姐,恰恰相反,父母信赖的可能是他们一直在欺负的弟弟。
  • 年迈的父母会一边欺负孩子,一边想把孩子当作伙伴一样留在自己的身边。一旦不能如愿,他们就会闹别扭、耍脾气、郁郁寡欢。对此孩子也无计可施。总而言之,这样的父母不仅心中积攒了许多不满,而且还很焦虑。

3.5 尚未确立的自我

  •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总是在逃避人生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他们自然无法实现自我的确立。他们的人生只是过给别人看的。
  • 人只有在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冲突之后,才有心情去“鼓励、夸奖、关心”他人。
  • “颠倒亲子角色”的家庭会孕育出“成功是无谓的,只有家人的爱才有价值”这种让人窒息的价值观。事实上是父母想出人头地却未能如愿以偿,只是他们不愿承认这一现实。所以他们便拿爱和家庭防御性价值来当幌子。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其实是不相信家庭和爱的。
  • 比起过度虚伪的爱,缺乏真实的爱对孩子而言更好受一些”
  • 人的内心一旦产生冲突,就会企图控制他人,而最容易控制的人便是自己的孩子。

3.6 依赖与敌意

  • 依赖心理的背后其实是控制欲,这会导致依赖心理强的人与其依赖对象形成敌对的关系。
  • 他们没有“我应该做些什么”的自觉,只会考虑“让别人替自己做些什么”。他们脑海里根本没有“这是我应该做的事”的概念。
  • 许多学者曾谈及“依赖与控制”的关系,其实二者皆为“对爱饥渴”的特征。一个人对爱的饥渴感越强烈,就越希望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行动,如果事与愿违,他就会受伤。
  • 当一个人依赖某个人时,对那个人的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要求越多,因为要求无法被满足而受伤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一边对孩子发火,一边又试图从孩子身上寻求爱。
  • 他们在孩子面前是利己主义者,但在他人面前却是利他主义者。这也是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有时会被认为是“宠爱孩子的父母”的原因。
  • 卡伦·霍妮曾说过,神经症患者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私人世界,另一个是公共世界。公共世界指的是外在的世界,而私人世界指的是“亲子角色颠倒”的世界,是内在的世界。

3.7 真实的自己

  • 要想拥有一颗健全的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尽量满足“原本的自己”的期望,而非满足他人的期望。
  • 马斯洛提出的“完美矛盾”这一说法,指的是社会层面的正常和心理层面的正常是矛盾的。
  • 马斯洛说过,真正的自我指的是成长的能力,是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系统。

第四章 育儿的背后

  • 尽管他们一直在压榨孩子,但他们反而认为自己为孩子奉献了所有。这种“明明是在剥夺,却以为自己在奉献”的错觉越强烈,他们在现实中压榨孩子的行为就越严重。
  •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缺乏一贯性会带给孩子莫大的焦虑。 孩子永远无法预料到什么时候父母会从“过度宠爱”变成“过度严格”。

4.2 隐形虐待

  • 这里的“欺负”,一言以蔽之,就是父母利用孩子解决自己内心冲突的行为。
  • 如果一个人是幸福的,那么他并不需要谋求刺激感和兴奋感。
  • 父母之所以威胁孩子要抛弃他们,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型依恋。因为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他们就变得异常烦躁。
  • 正如约翰·鲍比所说,那些大家认为是过度宠爱导致的行为,并不是过度满足造成的,而是无法确定依恋对象的有效性造成的。

4.3 堆积在心中的不甘

  • 但由于他们过于软弱,无法通过在人生的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方式宣泄这种不甘。他们没有“我要过上理想生活”的雄心壮志,他们只是一味地被心中的不甘所控制,成日欺负自己的孩子。
  • 人类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让自己变得幸福”。
  • “有自我”的人不会被他人的态度所影响,他们一直遵循着自己内心原本的情感而生活。“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被他人的态度所影响,他们不会想要遵循自己内心原本的情感,而是一直生活在“不甘心”这一情绪的支配之下。
  • 施虐是自我扩张型的解决法,受虐是自我毁灭型的解决法。
  •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从小就很狡猾,他们善于投机取巧,而不愿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一旦遇到问题,他们总是习惯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所以他们积攒在心中的问题不论是从性质还是从数量来看都非同小可。
  • 他们只是一味地撒娇,不停地回避努力,在坐享其成的白日梦中受挫也是理所当然的。
  • 他们会对孩子说“这个家以后就是你的”,用财产继承来让孩子对自己感恩戴德,从而操控孩子。
  • “狡猾”是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共同的态度特征,“不甘心”是他们共同的情感特征。

4.4 把孩子当发泄口的父母

  • 卡伦·霍妮在解释虐爱时曾经说过:“他们还会孤立自己的伴侣。一边声明他对伴侣的所有权,一边贬低伴侣的价值以对其施加压力,最后将他的伴侣逼入完全依赖他的状态。”
  • 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地狱”,即便所有外在条件有如世外桃源般美好,他们也无法享受自己的生活。
  • 那些觉得生活无趣的人,在意识层面上,是在严厉地管教孩子,但其实在潜意识层面,他们是在欺凌孩子,也就是对孩子施加精神暴力。
  • 缺乏内在力量的人会把心中所有的恨意都发泄在他们可以与之撒娇的人身上,唯独对这个人异常凶横。
  •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在心理层面上是很幼稚的,他们会把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自己喜欢的那个孩子身上,向孩子倾倒所有的负面情感,就像翻斗车倾倒沙土一样。孩子就是父母负面情感的垃圾场。
  • “孩子的性格因父母的性格而定型,并基于父母的性格进一步发展。”
  • 人生当中会遇到困难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一个人对他人提出的要求高得不可理喻,这说明他是一个无法接受困难的人。

4.5 施恩图报

  • 喜欢“施恩”于孩子的父母总试图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愚蠢”。受恩者不得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且愚蠢的人。
  • 这些父母通过不断告诉孩子“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麻烦”鼓吹自己的价值。如此他们便可以消除自己的无价值感。
  • 从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毁灭性的禁止信号[3]:不准活。
  • 谁都不希望欠对方人情。就算不欠对方人情也可以保持良好关系的人才叫朋友。

4.6 假性互惠

  • 自我厌恶的人通常也讨厌其他人。
  • 有的人就是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持双方的关系。他们将自己真实的情感赶出了意识世界。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关系叫假性互惠。

第五章 直面真相

  • 只要一直念叨着“孩子和家人”,他们就可以不必面对自己“缺乏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存活下去的自信”这一现实问题。只要不停地告诉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人生中只有家人才有价值”,他们就可以回避内心真正的想法:“我没有自信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存活下去。”
  • 如果人一直压抑着内心真正的愿望,就会变得焦虑。为了逃避这种焦虑而采取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强迫行为。对焦虑的消极回避将剥夺人享受生活的能力。
  • 当人想要逃避潜意识里的东西而去做某件事的时候,那件事就会变成强迫行为,导致他们不得不无休无止地做那件事。
  • 依赖症其实就是在逃避真相,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焦虑的方式。
  • 他们之所以改不了,是因为他们所讨厌的那部分性格实际上在保护他们,避免他们因直面真相而受伤。

5.2 牵连他人

  • 弱小的人指的是,无论做什么都觉得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做抉择的人。
  • 一个人接受他人、爱他人的程度不会超过他接受自己、爱自己的程度。
  • “他们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关心别人(care for),但却时常在照顾别人(take care of),除了自己的真心之外,其他的东西,包括金钱在内,他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给予对方。”
  • 喜欢照顾他人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在照顾他人的人,另一种是为了回避内心的无意义感而照顾他人的人。
  • 如果一个人为了回避内心的孤独感、无力感、无意义感而与人产生交集,那么双方就会陷入依赖型的人际关系当中。
  • 而人一旦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就意味着放弃了真正的自己,丢失了真正的人生目的。

5.3 家人依赖症

  • 人之所以会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就是因为“想吃葡萄”这一被压抑的冲动或者说愿望。只要自己无休无止地批判他人,就可以屏蔽被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想吃葡萄”的冲动或者说愿望。
  • 人之所以会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身边的人不认同自己,最终形成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 父母的焦虑、对爱的饥渴感、无力感、在社会上的自卑感等,这些情感会戴着“对家人的爱”的面具出现在家人眼前。
  • 如果父母的占有欲很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用在自我成长上,而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的孩子。
  •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幼儿式愿望,他们的孩子一定可以成长得更加健康,不仅如此,父母自身也能实现进一步的自我成长。

5.4 为控制而爱

  • “让他人遵循自己的意志”不是直接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想法的意思。攻击性会经过乔装打扮以各式各样的形式显露在人前,包括以恩人自居、胡搅蛮缠、以爱之名施虐、阴险的隐形欺凌、卖惨,等等。
  • 比如,焦虑的父母会企图通过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逃离焦虑。因此,当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愿时,父母就会感到焦虑,甚至勃然大怒。但这时候他们也并不会直接表现出内心的愤怒。他们会搬出一套套做人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谴责对方。
  • 长大之后因为一些细微的失败而丧失自信、感到绝望的人,通常小时候都曾被要求达到某些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从而体会到“真实的自己无法回应别人的期望”的感觉。
  • 通常,对孩子抱有过多期望的人都面临着夫妻关系破裂的问题。他们可以试着反省一下自己和伴侣的关系。

5.5 否认现实的父母和孩子

  • 已经实现了自我的人可以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解决矛盾。他们不会通过施虐或者受虐的方式消除自己的无力感,而是通过自我实现的方式解决问题。

5.6 名为“好孩子”的牺牲者

  • 在一群狡猾的人当中,如果有人被评价为“好人”,那就意味着那个人是牺牲者。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但只有当一个人即便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自身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时,他才能学会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 成长过程中一直挨骂的人,长大之后也会责骂身边的人。

5.7 一味否定

  • 如果说“无父无母”是一无所有的“零分状态”,那么“亲子角色颠倒”就是“负分状态”。他们不仅一无所有,还要不停地被折磨。他们不仅从未受到鼓励,还不得不去鼓励别人。
  • 人只有在真实的自己获得肯定时,才能实现心理层面的成长。
  • 因为真实的自我无法被人接受,所以不满和焦虑始终堆积在他们的心底。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心底因此充满了怒意。
  •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从小就是一个人,谁都不曾体谅他们的心情。他们每天一早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他们“要这么做”“要表现出这种感受”“要这么说”“要这么想”……结果他们就会对做不到这些的自己感到愤怒,所以他们总是很焦虑。
  • 卡伦·霍妮说过的自我蔑视的第三个特征是“允许他人虐待自己”

5.8 如何获得幸福

  • 如果不停地被父母责骂,大多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都容易产生自责的念头,什么事都觉得是自己的错。这很可能导致他们自轻自贱,被精明的人当作冤大头。
  • 自卑感越强的父母越会要求孩子取得社会性的成功。
  •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一直过着空洞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们陷入了毫无个人意志可言的、自我疏离的状态。一旦他们有了个人意志,就无法存活于世。
  • 要注意,审视一个人的时候,不要看权力的大小与金钱的多少,而应该看人格的高低。这是人为了获得幸福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即使你很不幸,接近而立之年还生活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中,只要你能学会以这样的态度待人接物,一定能够拥抱幸福的未来。

后记

  • “如今的父亲都成了孩子的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当父亲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