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施琪嘉

自序:拥抱内在小孩,就是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他会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躲藏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
  • 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 这个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例如自卑的、哭泣的、无助的、无力的、无望的,或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怀疑、不安全感的,对别人怀着厌恶和憎恨的,等等。
  • 如果你的生命所拥有的天赋、资源、精神能量、自信是一个宝库,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是这个宝库的看门人。如果他闹脾气不肯放行,你就无法调用这些资源和能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1章 看见·与我的内在小孩对话

  • 之所以强调内在小孩,是因为他虽然不容易被发觉,但却对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 孩子内心想象出来的母亲和真正的现实中的母亲不是一回事
  • 内在小孩的想法与现实中的人和事是不太一样的。
  • 他认为,孩子从一个胎儿到出生以后变成婴儿,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 因此,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感觉应该是不信任、不安全,仿佛自己可能活不下来,特别惊恐。也就是说,婴儿的内在世界不会是特别安静的、温顺的或对周围的环境特别友好的。
  • 处于这种状态,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小孩没能消除对世界的恐惧,没有找到适应世界的办法,没有培养出操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所以他们选择了逃避。
  • 老子有一句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句话描述的是婴儿熟睡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柔顺如意的自在状态,其实这句话也描述了一个人本真的状态。

第二节 理解·他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特别安静、特别乖的内在小孩,但是退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隔离外界
  •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内心期望和现实没有差距,他可能就是一个精神病人,这种状态被我们称之为精神等价。
  •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并不是溺爱。我们满足的正是内在小孩提出的种种要求。
  • 另一种方向是他发展出特别安静的内在小孩,不闹不吵,特别乖。
  • 那么,如何让内在小孩健康地成长发展起来?那就要给他足够的信任、接纳,以及足够的爱
  • 女性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孩子在出生以后的3个月之内,仍然处于胎儿的状态,所以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母亲子宫般的环境,也就是无条件满足。他哭闹时,就要有人陪、把他抱起来哄;他要吃东西时,也要马上有人喂;他排便后,也要有人马上清洗干净。
  • 早期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上帝”。
  • 一个状态特别糟糕的人,在他的内心世界,必须让自己变得特别重要、光芒四射、具有“神力”,不然他就难以生存。

第三节 辨别·内在小孩也有“上帝”与“恶魔”吗

  • 一个孩子内在的好和坏取决于他的感受。
  • 这些电影的原型就来自婴儿出生以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一些想象。
  • 实际上临床的经验已经表明,有些人虽然说不清楚自己的记忆,但是他依然能以其他的方式呈现出特别早期的创伤。
  • 因为有过这种经历,她对给儿子喂奶的敌意其实来自她对自己弟弟的敌意,这种记忆是在特别早时就停留在躯体上的。
  • 孩子生命早期形成的奇奇怪怪的不良体验就这样停留在他的躯体上
  • 如果你在孩子早期能允许自己被孩子当作工具无情地使用,孩子长大以后,当你年老时,他就会对你充满感情。
  • 孩子在很小时,他的内外世界是不分的,他的内心是有“上帝”情结的,“上帝”的这种感受是内在小孩的重要的特点。
  • 如果不是“上帝”般存在的孩子,他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类型:“恶魔”的意象。
  • 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一旦发起疯来简直会变成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这就是他的“恶魔”的内在小孩出现的时候。

第四节 分类·不同时期的他有哪些表现

  • ●0~1个月内在小孩的主题:“上帝”般的感受●2~6个月内在小孩的主题:微笑与获得爱●6~10个月内在小孩的主题:自恋与探索
  • 如果按照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类,1个月内自闭期,2~6月为共生期,6~10月为孵化期,10~16月为实践期,16~24月为回归期,24~36月为客体恒定期。
  • “上帝”般的感受,能够让最早阶段的内在小孩顺利成型,帮助他逐渐对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 3月的微笑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在心理结构上,此时孩子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
  • 微笑是一个主动社交的信号,是一个愿意跟他人建立关系的信号,这时,内在小孩的主题就是获得爱。
  • 在2~6个月时,孩子通常和妈妈紧密地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叫作共生期。
  • 如果内在小孩充满了爱的感觉,那么这个孩子的特点就是特别爱笑,哭的时候不多,受了委屈也很容易被哄好。
  • 从中可以看到爱是多么重要,妈妈的陪伴是多么重要。妈妈实实在在的陪伴能够让孩子逐渐地内化他的母亲,内化他的内在小孩。
  • 孩子和父母第一次真正从心理上分开是在出生后6个月。
  • 6个月时,孩子开始形成自恋的自我,这时的内在小孩又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上帝”的感觉。
  • 因为,对于内在小孩而言,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他的身体发育是需要匹配的——我的身体发育到什么阶段,我的感受就是什么阶段。

第2章 疗愈·照顾我的内在小孩

  • 受伤原因公式:在任何阶段没有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内在小孩都可能受伤
  • 特别是早期的来自父母的爱和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帮助孩子形成有安全感的内在小孩。
  • 。一个内在小孩如果嫉妒心很强,就可能会想破坏别人所拥有的一切,认为“只要我自己没有,你也不能有”,最后害人害己。
  • 正常、健康的内在小孩也会有嫉妒感,只不过他能把这种嫉妒感克制在一定程度内,在这个程度内,嫉妒感表现出来的是羡慕。
  • 在形成的各个阶段,如果内在小孩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他就可能受伤。
  • 如果父母对他足够好,使他产生了安全感,他表达需求时就没有那么急迫,他就会变成一个有耐性,能接受挫折,并且能够原谅别人、宽容别人的内在小孩。
  • 但是,如果周围的环境特别恶劣,他可能就会把“上帝”般的内在小孩保持下去。现实中的这个孩子就会表现得对人颐指气使,说话口无遮拦,这正是具有“上帝”情结的内在小孩的外在表现。
  • 这种人的内在小孩其实是一个弱小的、自卑的、怕被别人瞧不起的孩子。所以他必须为自己制造出一个特别大的阵势来压倒别人,这就是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的表现。
  • 在各种不当的养育方式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疏离。如果父母不太理孩子,这个孩子就会感觉到危险,因为父母不讲话、不陪伴,又不抚摸,他就无法摆脱“我活不活得下来”这个疑惧。
  • 周围的环境对个人的生存特别不利时,他也容易形成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把自己的内在小孩臆想成无所不能的神力的形象。
  • 父母爱子之心太切、太强烈,给予孩子太多的关注。这种爱往往使父母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孩子需要的。
  • 恰当、稳定和持续是对孩子的内在小孩的形成非常重要的3个因素。如果这3个因素有缺失,就容易形成创伤的内在小孩。

第二节 爱·缺乏爱的伤痛感

  • 缺乏爱的内在小孩可能内心是一个非常贪婪的“恶魔”,可能对于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
  • 因此,在心理学上,我们强调母乳喂养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母亲的爱。
  • 缺乏爱的孩子有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贪婪,他是个饥饿的孩子。
  • 贪婪不仅表现在吃上,还可能表现在对物质的占有上。
  • 其实,这很可能因为她在成长中心理上存在缺失,所以她要用包包这种特定的物质来弥补内心缺失的感觉。
  • 缺爱的内在小孩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病理性的嫉妒
  • 如果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嫉妒就表现为对男性的敌意,但是也有可能表现为对任何其他人的嫉妒。
  • 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人变得比较温和,变得比较友好、友善,变得单纯而没有什么心机,那就是小时候父母给孩子的足够的爱。

第三节 陪伴·缺乏陪伴的孤独感

  • 温尼科特介绍过一个概念,叫作过渡现象,就是说孩子在内心形成某种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过程中,是需要有人陪伴的,是需要进行转化的。
  • 孩子需要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成长。熟悉的环境包括身边的人和事物,还有当地的文化。文化、环境,也是一种陪伴。
  • 这就是某些心理学家提到的镜映过程。科胡特认为,人是自恋的,但是自恋的过程需要将另外一个人作为镜子,在这个镜子里看见自己后,就形成了自我。
  •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因为猴子、猩猩对着镜子时,能够看出镜子里的形象是自己。但是,鹅、鸭子,甚至是狗、猫,看到镜子里的东西后,就会攻击,说明它们没有认出镜子里的形象是自己。
  • 第一个表现是特别黏滞。
  • 第二个表现是内在小孩特别害怕分离。
  • 第三个表现是对皮肤接触的渴求。
  • 这种类型的依恋关系,被称为害怕型的依恋关系。害怕型的意思就是,害怕早年没有陪伴的经历再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内心非常渴望陪伴。可是在现实中,这种害怕却扭曲了他的行为,使他做出的决定和行为反而导致了关系的崩解。
  • 早年缺乏父母陪伴的经历会内化在心里,在成年后处理现实关系中,他会认为没有一段关系是值得信任的

第四节 夸奖·缺乏夸奖的自卑感

  • 求夸的孩子,可能内心是特别自卑的。
  • 求夸奖成瘾的特点就是对被人夸奖有某种病理性的嗜好
  • 跟这种人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虽然表面上经常夸赞别人,其实他对周边的人并不感兴趣,他先夸赞别人,目的还是要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
  • 自卑的内在小孩,除了求夸奖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让周围的人感觉被贬低。
  • 其实这在人际关系中是最糟糕的,因为他没有共情能力。在一个情境之下,我能够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并且我能够让别人知道我是怎么想的,这就是高度的共情能力。
  •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可能是因为在婴儿期,哭一晚上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被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形成了自卑的内在小孩。
  • 根源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很少给予他夸奖,甚至经常训斥和贬低这个孩子。
  • 有人提倡不要溺爱孩子,或者不要过度夸奖孩子,但是实际上孩子在小时候是需要被鼓励和夸奖的。
  • 反过来看,这其实反映了父母内心也存在一个不满足的内在小孩,因而他们可能会嫉妒自己的孩子
  • 孩子都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作孩子对父母的道德防御。也就是说,父母不管对孩子做了多么坏的事,孩子在内心中都是这样想的:不是父母亲做错了什么,而是我长得不够好,我做得不够好。这个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自己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处于一个特别自卑的状态。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就是个被霸凌的对象,他从来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内在小孩是自卑的。
  • 这就是求夸奖的人的一个表现,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夸自己上;同时他可能还会说别人的坏话,最终这个坏话也可能会落在你的身上。所以对这种人你

第五节 玩耍·缺乏玩耍的紧张感

  • 不会开玩笑的人就很难知道玩笑式的互动的言外之意。
  • 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模拟逐渐获得的情感体验。
  •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经常跟他们玩耍,有特别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得到了一些复杂情感的体验。
  • 拥有缺乏玩耍的内在小孩的人,成年后就表现为直男,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容易遭到很大的挫折。
  • 玩耍可以扩大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大,意味着你有更多的妥协的能力、抗顿挫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这当然很重要。
  • 在玩耍过程所形成的心理空间中,创造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玩耍,孩子的想象力被激发,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创造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 在玩耍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加强人际关系,使得心理空间变得更加灵活,在这个空间中人们能够处理现实中的一些冲突。所以其实玩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幼儿阶段。
  • 能够玩耍的孩子的内在小孩应该是很有趣的人。

第六节 道歉·缺乏道歉的委屈感

  • 这类人可能比较纠结、纠缠,表现为诉讼型人格障碍,好像天下人都欠了他一样。他可能经常会去
  • 他为什么会纠缠不休呢?就是因为他的内心存在着一个很委屈的内在小孩、存在着一个小时候父母从来不跟孩子道歉的内在小孩。
  • 道歉意味着承认自己有弱点和缺点,承认自己做事不够完美,承认自己会犯错,承认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那样完美无缺,无所不能。
  • 道歉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公正对待、被尊重,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 在所有复杂情感中,委屈是一种特别复杂的情感。委屈常常是因为愿望不仅没有被满足,而且没有被看见,没有被理解。道歉意味着你看见了他,你安抚了他,并且你还理解了他。这么复杂的一个过程,一句道歉就能使委屈通过被看见、被理解、被安抚,得到释放。

第七节 共情·亲爱的,我在这里

  • 如果一个内在小孩的父母在他小时候没有与他很好地共情,那么孩子的感觉就总是不对劲。
  • 父母理解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正确反应,这点特别重要。
  • 大脑中有一部分神经,会让人们因为看到别人做了某些事,自己也能体验做那些事情的感觉,并产生同样的神经反应。这种现象就是共情
  •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神经元叫镜像神经元。
  • 你不说“你的腿真好看,真长”,非要说“你这样穿冷不冷”,这就叫共情能力不足。
  •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或者即使陪伴孩子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且也没有给孩子很多游戏的空间的话,孩子的心智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共情能力也会比较差。

第八节 恐惧·动不动就焦虑,该怎么办

  • 具有恐惧的内在小孩的人的特点是,动不动就哭闹,感到害怕,好像天要塌下来了,或者好像周围有鬼一样。

第九节 羞耻·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很丢脸

  • 第一个表现是缺乏自信。
  • 第二个表现是胆小怕事,缺乏反抗精神和自我防御能力。
  • 第三个表现是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弱
  • 第四个表现是内在小孩充满着羞耻感的人常常悲观厌世,甚至抑郁、自杀。
  • 内在小孩充满羞耻感的孩子会有愤怒吗?有,但是他的愤怒常常是指向自己的。
  • 第五个表现是羞耻的内在小孩有时候反而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行为

第十节 被抛弃·怎么找回失落的安全感

  • 一个人如果在幼年被抛弃,就会产生对别人的敏感和不信任、对亲密关系的怀疑,这可能会影响他日后的人际关系。
  • 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一些习惯。

第十一节 空虚·怎么应对悲观无助的时刻

  • 一生中发展共情能力的两次机会○婴幼儿时期:从父母那里感受爱○有孩子以后:从孩子那里学习爱
  •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模板,这种行为叫作模仿,婴儿最早的成长是模仿。
  • 有时,妈妈的动作虽然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孩子的内心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爱。
  • 如果母亲不用心,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没有被注入情感,会形成一个空洞和空虚的内在小孩。
  • 养育孩子不是简单地把孩子养大,而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逐渐感觉到声音、腔调、味道,进而慢慢地听得懂、看得懂养育者对他的态度和情感,而其中他最应该感受到的就是“我是被需要的,我是被尊重的,我是被爱的”。
  • 还有一次就是你有孩子的时候
  • 有一句话是“人无癖不可交”。如果一个人什么癖好都没有,大致就可以推断这个人的内在是空洞的。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觉得周围的事物和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对任何事物和人都是不会用深情的,所以“不可交”。从另一个角度讲,“无癖”也是缺乏生活情趣的表现。一个人有嗜好、有癖好,那么他的内心必然是丰富的,这个人就会很有趣,他对自然、对人充满好奇,他有无穷无尽的故事可以告诉你。

第十二节 哀伤·如何理解眼泪的意义

  • 他对外面的声光味等信息的感觉精度、处理速度、感受深度、感知范围,都远超一般人。
  • 哭闹是孩子求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当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不安全时就会哭闹。这是存在焦虑的表现。
  • 第三类情况,孩子的哭声里有特别多的委屈,他总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
  • 第四类情况就是哀伤,害怕分离
  • 婴儿的第二个依恋行为是拥抱反射
  • 婴儿本能中的拥抱反射包含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皮肤接触后能产生特别舒适的亲密感
  • 如果孩子特别爱哭闹,其原因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类本能的对爱、信任和安全的诉求。

第十三节 悲悯·学会与情绪化的小孩共处

  • 接纳、陪伴、言语关怀、亲密关系、皮肤接触等是平复情绪的好方法
  • 恐惧则是人类甚至动物最深刻的本能情绪
  • 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常常是只有简单情感的孩子
  • 当孩子感觉到妈妈是在用心陪他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宁静的、具有安全感的,这样他就能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去感受外界的多彩多姿,去接纳外界的能量,去体会妈妈情绪的细微变化——那一天的温度、那一天的阳光、那一天的颜色、那一天的气味和那天妈妈牵着他的小手的感觉。
  • 在小孩失控的时候,还有一招,就是抱住他。一个小孩处在失控的状态,就说明他的内在处于一种特别无助、特别弱小的状态;当他被紧紧拥抱时,他就觉得自己被母亲看见、接纳和保护了。
  • 那么,对人的发展来说,什么帮助最大?关系。
  • 对于情绪波动大的孩子,首先要让他形成复杂情感,然后要改变他的依恋模式,这就要用一些培养依恋的技巧,比如,拥抱孩子,接触皮肤,同时采用母亲般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即接纳、陪伴、关注,包容他的愤怒和他的表达方式,在保证他不伤人和不毁坏重要物品的情况下,让他的攻击性得到一定的释放。

第十四节 告别“我不行”,不再否定自己

  • “孩子会在妈妈(父母)注视自己的喜悦眼光中看到自己。”
  • 父母就像镜子一样,但是有时它并没有照出孩子的价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阴影;父母把自己的阴影投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中。
  •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个“孵化”的环境。如果他觉得他所在的环境是对他比较友好的环境,他就可以在这个环境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因为孩子内心的恐惧、对事情的不理解、对自己的焦虑是无法自行排解的,所以他必须投射出去。父母就是这些情绪的接收体。他们把孩子的恐惧、糟糕的情绪吸收后,还回去的是支持、鼓励、欣赏和爱意,对于这些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
  •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很多鼓励、支持和夸奖不叫溺爱,这就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 这个孵化的环境是什么呢?就是鼓励、支持,然后给予力量和夸奖,给予包容和接纳。这样,当孩子破壳而出的时候,与外在的现实进行联结的时候,他就能很清楚地区分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我”的想法,什么是别人的想法。
  • 幼儿时期的孩子有这样一种现象:他在说别人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在说他自己。只有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区分清楚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时,当别人有负面情绪和评价投射过来时,他才不会轻易接受别人投射过来的“你不行”的信息。
  • 对孩子特别严苛的父母要追溯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自己是不是曾经被自己的父母羞辱过,所以在潜意识中,甚至是有意识地以同样的方式羞辱自己的孩子。

第十五节 告别“我不配”,不再忽视自己

  • 我不配”的内在小孩是怎样来的呢?它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蔑视。
  • 有的孩子之所以形成了“我不配”的内在小孩,就是由于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态度
  •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来呢?简单地说就是用关系治疗关系,用好的关系覆盖坏的关系。如果他有幸碰到一个人,这个人坚持追他,并且能够在关系之中逐渐滋养他,那么他就可以慢慢地把内心中的“不配”变成“配”。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幸运的人碰得到。
  • 让一个人“不配”,从小“不配”,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他长大之后,让他从“不配”转变到“配”,找到与自己相配的那一部分、那个关系,其实是很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

第十六节 告别“我不好”,不再攻击自己

  • 可是父母为什么会对此那么在意呢?因为孩子的不好让他照见了不好的自己,他把对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他的“我不好”内在小孩会提醒他:我的孩子不好,是因为我不好造成的

第十七节 学会自我释放,不再压抑自己

  • 释放有很多方法,最为常见的释放就是言语的释放。
  • 平时压抑的人,无法自我释放的时候,他们会把压抑变成自然。
  • 法国哲学家拉康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我们赖以思考或表达的唯一途径——语言,只是“他者”的言说。
  • 真正做到自我释放的人,会由于自己在人群中、在生活中特别舒适,所以变得特别真实。所以,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不一定就是自我释放的人。
  • 第一,没有绝对的自由,你只有能够接受现实中的一些不自由,你才能变得更自由。第二,你的自我释放,不能张扬到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受到伤害。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不是真正的自我释放。自我释放是一个温和的、自然而然的、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状态。第三,你在自我释放的过程中会产生某种成就感,包括你有没有兴趣。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使不完的劲儿,很有成就感,如果处于这种状态,就说明你在释放自我。

第十八节 学习自我认同,不再怀疑自己

  • 你的自我认同在哪个级别,取决于你的眼界、你的见识。

第3章 整合·活出爱与新生的自我

  • 而要孵化自己,首先就要消除这种内在匮乏感。
  • 什么人最有乐趣?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最有乐趣,于是他努力工作的过程就是有意义的,内心就是充实的、有价值感的
  • 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一个人如果内心特别简单、单纯,你就会发现他呼出的气息都是香的,没什么异味;而一个心事重重的人,老是费尽心机,老是生闷气、焦虑,导致消化不好,他的口气就不好,年纪轻轻的,皮肤散发的味道、口里散发的味道都不好,这个人就很难回归赤子状态。

第二节 潜能·如何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 海明威有这样一句名言: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 向内的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向,就是他只注重自己的内在体验。
  • 荣格为35岁以后的向内探索起了个名字叫自性化,就是他对纷繁、纷扰的事情不感兴趣了,转而对大自然、对某种神秘现象、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对自己内心某种灵光一现的感觉和想法特别感兴趣。
  • 形而上的潜能可能才是最大的,也就是一个人的不一样的眼界。
  • 人的潜能是无可限量的,你探索自我的过程也是无可限量的。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你会得到乐趣,你会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这种乐趣可能要远远高于你在世俗中能够得到的一切物质上的乐趣。
  • 如果你找到一条向内探索的途径,这种潜能能让你产生对人世的新看法,影响你对整个宇宙和对自己的看法,这个乐趣是不足以与人道的。

第三节 整合·如何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 如何更好地整合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身体隐藏的含义●跳出现实,和内在的自己对话●阅读哲学书籍●冥想:聆听内心的召唤●注意潜意识传递的信息:记录梦、解释梦●找到一个类似镜子的人:父母、良师益友
  • 第一点,要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
  • 所以整合,第一个就是要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一些按摩、足疗等被动的活动,或者打坐、冥想一类的主动活动,或者一些健身锻炼,呵护身体,探索身体,这是整合的前提,非常重要。
  • 在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停留在自己和内在的自己对话中,而不是和现实。
  • 第三点,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领域感兴趣,特别是哲学。
  • 第一个是要关注自己的躯体,第二个是关注过往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第三个是关注内在的自己,通过冥想等的引介理解另一个自己,第四个就是关注自己的梦。
  • 第六点,为自己找一个类似镜子的客体。
  • 完成了自我整合之后,我们对失去重要的人、重要的事物,都会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我们有能力去哀悼他们。

第四节 内在小孩如何影响怀孕和生育

  • 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当然她就会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抱有敌意。
  • 所以在养育的过程中,身体出现的各种莫名其妙的症状,既是创伤的表达,同时也是创伤的治疗。

第五节 青春期的内在小孩有什么特殊之处

  • 小时候有些有创伤的内在小孩,可能会在青春期的时候表现出来。
  • 一个人如果特别执着地锻炼身体,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个自卑的孩子,所以他想通过外形的强大、肌肉的健壮,让自己感觉好像变得更加强大。
  • 青春期的内在小孩的第四个特点,就是会在时间、性别、身份等问题上存在认同偏差或者缺乏认同感。

第六节 女人和男人的内在小孩有哪些不同

  • 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很漂亮,教养很好,家境也很好,但是可能对事情的看法还停留在理想世界中,无法适应现实世界。所以,她跟丈夫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都不会那么好,原因就是,她的公主般的内在小孩把别人对她的照顾、对她的好都当成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却完全没有为别人奉献的意识。
  • 一个男性要最终成为一个男人,他可能要“杀”死一些人,要离开一些人,要遇到一些困难,最后他才能成为国王。
  • 当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以后,他就必须去家庭以外接受挑战,去冒险,去挑战规则,反抗权威,对抗父亲,最终与父亲达成和解,形成自己的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

第七节 夫妻之间的内在小孩,扮演什么角色

  • 不顾一切照顾孩子,过度地保护孩子的母亲,就在孩子内心中形成了一种特别兴奋的母亲的形象。
  • 这种孩子以后找伴侣的时候,因为内心有一个悉心照顾自己的、兴奋的母亲形象,所以他可能要找一个要照顾他的伴侣。
  • 一个内在小孩如果老是感受挫折的话,他可能内心中就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 命运是什么?就是如果你的父母没有善待你,你的内心可能会一辈子都在寻找善待你的“父母”,可是你找来找去,最终还是找到了一段和虐待你的父母一样的伴侣关系,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悲剧的结果。
  • 所以在创伤心理学里有一个特别心酸的名词,叫作不稳定的稳定,就是你打我,我们就吵架,只有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关系才叫稳定,这是不安全的安全
  • 有好的父母当然就有一个好的关系的延续,有坏的父母,这种关系就会以创伤的方式传递下去,我们叫作创伤的代际传递。

第八节 老年人的内在小孩会有哪些影响

  • 有疾病的内在小孩有两个,一个是恐惧的内在小孩,另一个就是撒娇的内在小孩。
  • 亲情、天伦是解决孤独的内在小孩的最好途径。
  • 因为当一个人老去的时候,他就渐渐失去了和世界的联结,怎样才能够帮他建立联结呢?就是在现实中送她一个孩子。

第九节 职场关系中的内在小孩

  • 移情的意思是过去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对你的,你就会把这种关系用到以后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包括职场关系

第4章 结语&答疑

  • 一个人的内在小孩,特别是有创伤的内在小孩,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和人生的方方面面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决定了他的命运。
  • 我们疗愈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理解某种关系,这才是最大的疗愈。
  • 对于内在小孩也是这样,从不了解到了解,你能变得更从容。这个认识过程本来就是最彻底的疗愈过程。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发展新的关系,开拓新的领域。一个关系,如果仅停留在过去,那就是一个重复的关系。

答疑1·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晚

  • 那种对父母无边索取的孩子,实际上他的内心并没有得到满足。
  • 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 成瘾行为有两种,一种叫依赖,另一种叫成瘾。依赖常常是心因性的,那么成瘾基本上就是物质性的。

答疑2·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 自卑的或者是自大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爱的环境。
  • 在母亲环境中,他能够感觉到某种稳定性、某种恒定性。所以,母亲形成的某种规律对孩子内心的稳定来说基本上是一辈子的。
  • 人无癖好不可交,你要形成自己的癖好,哪怕是很小的癖好。
  • 用现在的语气安抚过去的你,这是最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