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2020荐书集锦(套装共14册)

宫玉振 阿比吉特·班纳吉 埃斯特·迪弗洛等

文前

  • 学习战略,西方人必读《战争论》,东方人必读《孙子兵法》。

推荐序一 用兵法的智慧来观照企业的经营

  •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商业的目的是创造价值,赢得客户。
  • 决策的预见性,谋划的宏观性,信息的盖然性,投入的风险性,实施的灵活性,管理的法规性,以功利为目的的竞争性,以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价值观念
  • 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
  •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推荐序 搭建自己的战略思维系统

  •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 庄子说过一段话,“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组织管理、竞争战略、领导力

前言

  • 《孙子兵法》是目前中国存世最早的兵书,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兵书。它的作者是孙武,成书于春秋晚期。
  • 今天要研究儒家思想,你要回去读《论语》;要研究道家思想,你要回去读《道德经》;要研究中国哲学,你要回去读《易经》;要研究中国人的战略思想,你就要回去读《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是用兵的大“道”;而《三十六计》讲的是谋略,是兵法中的小“术”。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可以不战而胜。
  • 什么是战略?战略首先是一种思考方法。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的一种方法。它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思考,来对你影响未来的选择进行取舍,并以此指导你的决策。
  • 战术只是解决怎么打的问题,战略才解决打不打、跟谁打、在哪儿打、何时打这些更为关键的问题。
  • 帮助自己养成战略性思考的意识,形成战略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
  • 以今天的思维来看,孙子已经有了成本和收益的意识:不仅仅追求胜利,还要追求完美的胜利。要学会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胜利。
  • 西方人的取胜思维基本上这样的:你强,我要比你更强。中国人的取胜思维呢?你强,我让你强不起来。
  • 这种思维的关键是:你有资源、有实力、有优势,但是我要想办法让你发挥不出来。你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就可以打败你。
  • 第一,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第二,如果非要打怎么办?要用智慧去打。要敢打,更要会打。要巧妙地打,要动脑子去打,要用战略去打。要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胜利。
  • 这十二个理念分别是:“五事”“七计”“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将道”。
  • 什么因素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胜负?孙子的回答是“五事”,即“道”“天”“地”“将”“法”。
  • 第二讲“七计”,讲比较的七个维度。
  •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 第三讲“全胜”,讲竞争的四个层面。
  • 战争取胜的一条法则是,不要先想着赢,要先保证自己不输,然后再寻找战胜对手的机会。
  • 第五讲“任势”,讲资源效能的放大。
  • 战略的核心是创造出有利的态势。高明的战略家之所以高明,是因为他们善于度势、借势、造势。但是所有的大势都会过去,在任势的同时,还一定要警惕“势”背后的陷阱。
  • 第六讲“击虚”,讲突破方向的选择。
  • 所谓击虚,就是从战争全局出发,选择和利用对手关键而脆弱的环节作为打击目标,从而通过一点的突破,来带动整个战略全局的发展。
  • 第七讲“诡道”,讲竞争策略的运用。
  • 有效行动的前提是运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对手,塑造对手,操纵对手,剥夺对手的反应能力,使对手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
  • 第八讲“并力”,讲战略资源的集中。
  • 取胜之道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运用最关键的资源去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 第九讲“主动”,讲对抗局面的掌控。
  • 第十讲“机变”,讲打法的机动灵活。
  • 第十一讲“先知”,讲竞争态势的分析。
  • 第十二讲“将道”,讲动荡环境下的领导。
  • 孙子提出将军应该具备“五德”,避免“五危”,此外还提出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静以幽、正以治”等具体要求。
  • 一句话,好兵法提供的是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条文。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 “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
  • 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失去了灵魂,而没有灵魂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 当组织在迅速扩张的时候,核心价值往往就会被稀释。
  • 因为这是一支有信仰的部队。
  • 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政治的优势。在国共博弈的过程中,这种政治的优势一步步转化成了军事上的优势。这就是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因素。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 冯仑曾经说,一个公司必须经过三次转变,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公司:第一,由做项目转变为做公司;第二,由做现在的公司转变为做未来的公司;第三,由做对股东而言有价值的公司转变为做能够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创造新的商业文明的公司。
  • 德鲁克曾经提过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是什么?
  •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伟大的企业,一定是由使命、愿景与价值观驱动的企业。
  • 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怀疑它是否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 有价值观引导,坚守企业社会责任。”
  • 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为什么优秀的员工愿意留在你的企业?我们往往以为是满意的薪酬。薪酬当然很重要,但远远不够。金钱无法购买到真正的忠诚。
  • 幸福感由三项要素构成:快乐、投入和意义。三项要素之中,快乐带来的幸福感最为短暂。
  • 好的组织,一定会建立清晰的价值主张。卓越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才能真正对优秀的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让员工愿意全力投入。
  • 领导者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从一开始就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找到这样一个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理由,找到组织成员强大的自驱力。
  • 一种是“办事之人”,能把事情做成,一种是“传教之人”,能传播一种教义,践行一种价值
  • 共产党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
  • 和战争一样,自古以来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为谁为战,为何而战。
  • 这个价值追求一定要落到实处,一定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他既是为组织的利益而战,也是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战。这样的愿景和价值观,才能实实在在地落地。
  •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之中,一定包含着“让奋斗者的利益最大化”的内涵。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天”,就是“天时”,引申为时势、大势,也就是大的战略趋势,以及大的战略趋势所释放出来的大的战略机会。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企业也是如此。企业从来不是孤立的单元,它本身就是大势构成的竞争环境的一部分,而大势是不以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投资者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投资未来,投资趋势。投资趋势,比投资公司更重要。
  •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 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大势的企业。
  •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战场的选择是指挥艺术的核心

  • “五事”的第三个要素是“地”。“地”就是战场。
  • 战争中取胜的一条原则是,只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战场作战,同时逼对手在其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的战场作战。
  • 对于将军来说,地形就是战场;对于企业家来说,地形就是市场。
  • 选择一个让你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的战场,就可以改变你所面对的对手,改变交战的条件和性质,从而使你获得竞争优势。
  • 在战争中,战场的地形决定了兵力的部署;在竞争中,市场的“地形”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分析地形的四个维度

  • 在历史上,大国的由盛转衰,大多是由于过度扩张造成的。
  • 巴菲特有个著名的“能力圈”投资理论。在巴菲特看来,能力圈的范围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并只在能力圈边界之内投资。
  • 军队作战,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首先占领战场上那些关键的战略要点,如此就可以用少量的兵力,控制和辐射周边的一大片平坦地区,即所谓的“以点控面”。
  • 能一眼看透问题本质的人,往往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在战略上,我们把这种能力叫作“洞见”。
  • 你可以选择相对狭窄的细分市场和业务,选择对手的规模和资源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的市场,作为你的战场,从而发挥你的优势,避开你的劣势。
  • 对于企业来说,死地就是具有风险与充满陷阱的市场,一旦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的市场,或者是那些狭小、增长缓慢、天花板效应极其明显的市场;生地就是那些有极好利润空间、有增长潜力和成长空间、可以实现指数级扩张的市场。
  • 把成长性好的市场与高价值的客户掌控在自己手中,把低成长乃至负价值的市场与客户让给对手,让对手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市场竞争中的“居生击死”。
  • 决策者能做的,就是要对于机会和利益背后的风险,始终保持清醒。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将”是战争对抗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变量。优秀的将帅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资产。
  • 关于“五德”,梅尧臣有一个经典的解释:“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 战争年代,最优秀的人才一定是在战场;和平时期,最优秀的人才往往是在商场。
  • “勇能果断。”勇,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决断力。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担责任,甚至敢于冒风险。
  • 吴子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 正如美军反复强调的一句格言:一个不完善的决策,也比一个过时的决策好得多。
  • 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
  • 准确地判断形势并果断地承担风险,是成功的战略家必备的素质。
  • 优秀的领导,仁,可以感动得你痛哭流涕;严,可以震撼得你胆战心惊。
  • 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 非智不可以料敌应机,非信不可以训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众抚士,非勇不可以决谋合战,非严不可以服强齐众。全此五才,将之体也。

兵以治为胜

  • 法,就是军队的编制,将领的管理,军需的供给等内容。简单地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后勤财务,就是系统性的管理能力。
  • 我们经常讲追求卓越。日本人对于卓越的追求,不是几个人、一时一地的追求,而是整个民族几十年、上百年的追求。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细的地步,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特性的一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日本的产品可以打遍全球。

五事: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

  • 什么是“道”?企业的愿景。 什么是“天”?企业所处的大势。 什么是“地”?企业所处的行业与市场。
  • “道”解决一个什么问题?Why,为什么。“天”解决一个什么问题?When,什么时间。“地”解决一个什么问题?Where,在哪里。“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Who,谁来做。“法”解决一个什么问题?How,如何做。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 选择决定命运,眼光决定选择,层次决定眼光,追求决定层次。
  • 管理学有一个研究结论,领导者的眼光、追求、高度、境界、格局、胸怀以及价值观,对于组织的未来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赏罚孰明

  • 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
  • 从管理历史上来看,赏罚不明的原因,无非就是蔡锷所说的四条:“或姑息以图见好,或故为苛罚以示威,以爱憎为喜怒,凭喜怒以决赏罚。”

围棋与象棋的区别

  • 孙子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你跟客户辩论,赢了辩论,但失掉了生意;你跟领导辩论,赢了辩论,但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你跟团队辩论,赢了辩论,但是失去了别人的支持;你跟家人辩论,赢了辩论,但伤害了感情。
  • 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战术家。着眼整场战争去布局,是战略家。超越战争去思考战争,才是政治家。
  • 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上兵伐谋

  • “全胜”的核心,就是要跳出那种简单的对抗式的竞争思维,跳出战争看战争,跳出竞争看竞争。要用高明的手段,把直接的对抗变成间接的对抗,甚至把对抗转化成非对抗乃至合作。
  • 如果你有伟大的战略,你的胜利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战役吗?

学会战略性思考

  • 组织最大的迷失就是战略的迷失,而战略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关于未来的决策。
  • 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把竞争分成三个阶段:知识的竞争、路径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
  • 上兵伐谋的核心,就是要学会战略性思考。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要学会从眼前事务性的工作中摆脱出来。要超越战场,要摆脱日常竞争中束缚自己的反应式思维模式,要有一种取势和提前布局的意识和能力。
  • 有一个概念叫“路径依赖”。组织后面的选择一般要以前面的选择为基础,在前面已经选择的路径上继续发展。要想做出改变,就需要付出极高的转换成本和承担极大的转换风险。
  • 竞争的特点是: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战略,你就会成为对方战略的一部分;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计划,你就会成为对方计划的一部分。
  •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还不是背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及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的战略性思考。

其次伐交

  • 要学会整合资源,通过资源的组合,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改变力量的平衡,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力量格局和竞争环境,进而限制对手的选择余地。
  • 利用对手的对手来牵制对手,是有战略眼光的“伐交”者所惯用的套路。

其次伐兵

  • 所谓的“其次伐兵”,就是在对抗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谋略的运用、战场的选择、时机的把握等,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势,使对手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反应。

竞争战略的金字塔

  • 在关键的节点、关键的领域、关键的阶段,你总是会遇到不得不打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要果断地打,坚决地打,不惜成本地打,因为这样的仗,关系到战略的全局和最终的命运,所以必须要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

  • 过去那些战争的高手,总是先保证自己不被对手打败,然后再等待战胜对手的机会。不被对手打败的主动权在你自己,能否打败对手则要取决于对手是否有隙可乘。因此,真正的高手,能够做到的是不被对手打败,而不能保证一定能打败对手。由此可知: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没有取胜的可能时,就应该实行防守。有可能战胜对手时,就要果断进攻。防守是因为优势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实力如同藏于九地之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攻击如同动于九天之上。这样,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美的胜利。
  • 战争最忌讳的是什么?胜则一日千里,负则一败涂地。
  • 孙子说:“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意思是输不输靠自己,赢不赢看对手。

以待敌之可胜:再把握赢的机会

  •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两个要素很关键:一是自身的实力,二是出手的机会。二者缺一不可。
  • 博弈论有一个基本原理:在博弈中,一方的行动能否成功,是以对手的行动为条件的,并不存在独立的最佳战略选择。你的行动方案是否最佳,取决于对手是否选择了对你有利的方案。

战略性的机会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 《大学》讲:“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打无把握之仗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利用“势”的杠杆作用

  • 毛泽东在谈什么是领导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都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且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 马云曾经很形象地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步看不见,第二步看不起,第三步看不懂,第四步来不及。

从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入手

  • 利基战略就是指中小企业为了避免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从而选取对手忽略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对手力量薄弱的、又有一定获利基础的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的竞争战略。

“击虚”需要“诡道”

  • 所谓的“诡道”,就是通过策略的运用,调动对手,操纵对手,误导对手,迷惑对手,分化对手,使对手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分散它的资源,暴露它的弱点。

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 孙子提出了他的“诡道十二法”:“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我们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

  • 高估自己优势的人性导致的错觉,认知偏见导致的战略盲点,再加上听不到真实声音的组织文化——这三项之中有了一项,就可以让你无法看清真相。

关于“知”的三条忠告

  • 要想真正做到“知”,你需要注意三条:一是要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二是要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三是要把你的认知看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何正确地比幸福

  • 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和收益到底有多大,与其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但是这和他的认识、判断密切相关。
  • 真正影响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是我们的预期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