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门手艺

刘军强

推荐语

  • Everything that can be thought at all can be thought clearly. (凡是可思者,皆可想清楚)Everything that can be put into words can be put clearly. (凡是可书者,皆可写清楚)

序 论文是怎样写成的?

  • 导师欧博文(Kevin O’Brien)教授从来没给我系统讲过怎样写论文,只是带我写。一开始是他写,我看,他问,我答;然后是他起草,我补充修改;再后是我起草,他修改;最后像打乒乓球,他写完改完发给我,我改完写完发给他。遇到关节点,他会解说,为什么如此这般修改。我一开始完全同意,后来就有不同意见,但总能达成一致。
  • 一篇好论文,是恰当的词出现在恰当的句子中,恰当的句子出现在恰当的段落中,恰当的段落出现在恰当的结构中。
  • 有时,我甚至要求学生用英文和汉语各写一个版本,以便判断我发现的问题究竟是思维问题还是文字问题。
  • 一件事,本来是自己做不好,因而不肯做,可是我很容易偷换概念,认为既然自己不肯做,就是谁也做不好。
  • 手艺终归是手艺,不动手学不会。

第一篇 分野:作文与论文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第1章 思维的成人礼

  • 大学的专业性写作重点不在个性、情节和人物特征的表达,而是以实证或阐释的方式,去认识人类活动显现的关系、行为、思想、制度、过程和问题。这种认识必须基于证据:使用专业语言、概念、逻辑和方法,对一个知识(观点)进行证明。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运用的知识。[3]
  • 作文是习作,七八百字即最高篇幅;写论文要有创见,通常几千上万。·作文主要是表达自我,论文则需要明确的观点并予以论证。·作文多为命题,全班同学经常写同一个题目;论文题目则要学生自己寻找,不确定性会带来焦虑。·作文以应试为导向,一般速战速决;论文则耗日持久且需要多次修改,挑战耐力。
  • 作文一日不废,学生就是修辞的工具,就很难养成科学表述问题的习惯。
  • 中国这种超大规模的赶超型国家,不得已维持闭卷考试为特点的考核体系,以维持社会流动的公平。
  • 新生来到大学,相当于“十二年有期徒刑”结束的囚犯来到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有大把的时间,也有大把的空白;有大把的选择,也有大把的迷茫。
  • 总之,作文到论文的写作方式之变化,不啻于思维方面的成人礼。

第2章 写作:学业和事业起飞的火箭燃料

  • 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能写有根有据、有问题有论证、结构完整的论文。
  • 说理写作不介意寡淡的白描,不主张圆滑的含混,不裹挟冲动的杂质,而是仔细倾听理性的声音。
  • 说理以逻辑建构,它围绕因—果、真—假、少—多、正—负、一般—特殊、断言—否认进行组织。
  • 说理写作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提问能力、资料搜集与消化能力、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论证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整合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
  • 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写出清晰连贯、逻辑通畅、言之有物的文章。
  • 因为,“无数事业上的起伏都起因于雇员有没有能力流畅地陈述事实、概述一次会议的内容,或阐述一种想法”[12]。
  • 甚至《纽约时报》刊文曰:“人与人的接触正成为一种奢侈品。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未来也许会成为新的身份标志和地位象征。
  • 写作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利器:我们并不完美,写作让我们严谨和有条理;我们总会遗忘,写作让记忆得以保存;我们终将衰老,写作维持和扩展着我们的脑力;我们终将死去,对抗时间的最有效武器莫过于写出“藏之名山”、被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 他们喜欢自己摸索,但是等他们爬到30楼时,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竟然有电梯
  • 最后,咱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写作大师,而是写出清晰简洁、逻辑严谨流畅、言之有物的文字。
  •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听话、出活”但不善沟通,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 写作—吸取反馈—调整动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进步都会大受影响。

第3章 怎样使用这本书?

  • 说理写作中,透明玻璃式的清晰文风为上乘之选。
  • 问题是文章最重要的引擎,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 通过参悟别人的生命体验(有字之书)和积极体验现实世界(无字之书),没东西可写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 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 写作不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的游戏。写作需要有高度的共情能力,你最好把读者放在肩膀上。
  • 首先,“比较差异、寻找机制”的变量思维贯串每一篇
  • 真理是火花,反对意见则是风箱
  • 短篇写作背后是一系列重要的能力: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跟外行沟通的能力、界定与限定的能力、高效萃取信息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共情能力等
  • 我建议你采取两个角度来锻炼写作:一个是本学科角度,一个是陌生角度。
  • 写作需要动手动脚找东西,否则看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 史蒂夫·马丁所言:“所有人生的谜语都可以从电影找到答案。
  • 写作需要放下:放下思想负担、放弃陈旧观念。

练习·电影·阅读

  • 要求:(1)条理清晰,能让人看完就明白;(2)吸引读者,能让不感兴趣的人产生兴趣。
  • 花两三周确定题目,三周搜索、阅读并整理文献,四周按照框架写作,余下两周左右用于修改和吸收反馈。你可以据此做一个日程表。
  • 访问哈佛大学写作中心网页,了解各学科的写作指引。

第二篇 风格:透明玻璃与彩色玻璃

  • 马虎草率的文笔反映粗心懒散的思维,晦涩费解的文笔反映含混不清的思路。

第4章 此满分,彼满分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 现代的科学写作风格,则要求一切以证据为基础,讲求语言的清晰而非绚丽,讲求逻辑的周延而非随便发挥,追求说服力而不是充沛的情感。
  • 这些题目需要用鲜明的观点、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这些都依赖于阅读量,而不能诉诸泛滥的情感。
  • 欧陆重思辨,而美国偏实证

第5章 此玻璃,彼玻璃

  • 史迪芬·平克认为,写作是作者为读者开辟的伸向世界的一扇窗(A window onto the world)。在未知的黑洞里,作者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看到世界的某个侧面。[34] 这个比喻极为传神。
  • 至于说平板玻璃,它本身并不美丽。理想的平板玻璃,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理想的情况是,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拦。
  • 好的文字就像窗户上的透明玻璃,读者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致,以至于意识不到玻璃的存在。这才是文字应有的作用。
  • 写作老手都知道,写长容易写短难,复杂容易简单难。古今中外,物以稀为贵,文以短称绝。

第6章 为什么不好好说话?

  • 专业术语是祝福也是诅咒,它们的使用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证明其使用者的职业资格。但它们也可能变为一个囚笼,限制学者们构想和表达思想的方法。
  • 官腔的诀窍在于“用最大的篇幅,说出最少的信息”
  • 人们写得晦涩,经常是因为他们没有不辞辛苦地学习怎样写得明白。
  • 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写作清晰流畅的文字,降低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方便。所以,请你一定要调整心态:如果读不懂一篇东西,大可不必怪自己,而是要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作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健康的倒逼机制,逼迫作者们清晰地写作。

第三篇 提问:问题意识与选题判断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第7章 初阶:问题是文章的引擎

  • 迈克尔·马奎特总结了人们不愿提问的四个原因,用在中国学生身上也颇有解释力:(1)怕丢脸,怕被别人觉得这是个傻问题;(2)不用功,好问题需要阅读、思考和积累才能提出;(3)文化环境讲求遵从权威,不鼓励提问;(4)不知道怎样提问题。
  • 问题是文章的引擎。没有问题做导引,写作就变成无趣又无用的无病呻吟。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问题意识决定了写作的靶心,决定了写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和回答问题的方式。
  • 一旦一个问题能够被恰当地问出来,那么离解决就不太远了。
  • 有的是指宽泛的议题(issue)或者话题(topic),有的则指的是难题(problem),有的则是指引人疑窦的疑问(question)
  • 议题更接近于一个研究领域,通常属于“大问题”。
  • 现实难题是实实在在的困境和麻烦,往往是指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状况、一种需要解决和改善的情境。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行动和干预予以缓解和解决。
  • 如何选择恰当的层次?你没法研究宏观的大问题,因为它们像议题一样难以驾驭;你也不能选择个人身上的问题,如果它没有代表性,就会显得过于琐碎自恋,没人感兴趣。你最好能选择一个中间层面,既能限制范围,又能吸引相当数量的关注者。
  • 其一,谁、什么、何时、哪里属于描述性问题,主要回答事实性问题,属于封闭式提问。其二,为什么和怎样属于分析性问题,前者涉及因果关系,后者是作用机制,它们可以突破纯粹的事实层面,把点点滴滴连接成线(connecting the dots),从而在混乱中找到秩序。
  • 好问题通常无法一下子确定答案,有若干疑似答案相互竞争才会有意思。咱们得接受甚至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 ·第一步,我要研究(在此处填上一个宽泛的议题)。·第二步,具体而言,我想聚焦于以下疑问:(1)为什么有的……,有的……却……?(此处比较现实中的差异和奇怪现象)(2)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结果?(3)这些因素和结果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第三步,回答上述疑问,有助于帮助……解决以下现实难题或者理论问题……
  • 问题涉及六个要素: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什么和怎样。其中,我们可以从谁、哪里、何时、什么这四个问题入手,不断收口,实现有效聚焦。
  • 再次,你还可以限定地域范围(where)
  • 最后,你还可以继续对研究主题(what)进行收缩
  • 窄化聚焦就是不断增加限定词,不断收口的过程
  • ·多个侧面,择其一二。·多个部分,择其一二。·多个阶段,择其一二。·多个类型,择其一二。
  • 对于写作和研究,我们更关注的是“片面而深刻”而不是“全面而肤浅”。

第8章 中阶:谜题是文章的救星

  • 写作当以回答谜题为导向,文章才会勾住没有耐心的读者。
  • 如果你讲完一个问题,听众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谜题;反之,如果听众只是平淡地回应一声“哦”,说明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问题,一个很难让人兴奋、很难激发好奇心的问题。
  • 好的研究问题总是对准令人着迷的谜题,找到那些跟常识、现实或者理论不一致的现象,找到那些让我们想不通、觉得费解的问题
  • 谜题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谜题能激起好奇心,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康德说,智慧是组织化的生活,科学是组织化的知识。
  • 好的研究问题应当足够有趣。有趣的关键就在于谜题。
  • “有的……有的……”句型实际上是把前文所提到的哪里、谁、什么时候这三个问号给具体化了: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地方……?为什么有的人……有的人……?为什么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个人、时间在因变量、自变量上的差异来获得关联知识。

第9章 进阶:变量是思考的支点

  •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谜题),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有待解释的结果。从这个结果出发,我们可以反推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个状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量思维。结果是因变量,而原因是自变量。
  • 我把变量思维概括为八个字:比较差异、寻找机制。科学推理建立在两个最核心的思维环节上:控制和比较
  • 变量关系不仅是理解研究问题最关键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一个基础视角。
  • 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三种:巧合、相关和因果。
  • 然而,因果关系的识别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需要用到反事实推断(counterfactual inference):你吃了一种药后病好了,这不能证明药物有用(事实);你还需要证明,如果没吃这个药,病就没好(反事实)。
  • 随机受控实验已经成为因果关系识别的金标准,尤其在医学领域,在社会科学中应用也在扩展
  • ·控制部分,比较对象之间越相似越好,越可比越好。·变异部分,差异越大越好,无论是结果还是原因。·解释部分,能讲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相关还是因果),以及它们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 你至少还可以从三个维度找出差异: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类别维度。
  • 学术上的庖丁解牛,无非是把案例内部的差异进行系统的比较,以发现关联。

第10章 高阶:品味决定了选题的境界

  • 可见,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 研究问题涉及战略,研究方法是战术细节,两者的差别正如“做正确的事”(do right things)和“正确地做事”(do things right)的分野。选题最考验研究者的功力和品味。
  • 沃森“把值得做的事做得十分出色。如果事情根本不值得做,也就不值得做好”
  • 品味实际上是一种判断力和感知力。而所谓判断力,就跟我们做判断题和选择题的时候一样,不断地对好坏对错、轻重缓急做出选择。判断力好的人,往往犯的错误要少。感知力好的人,往往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找到好的切口,能在一大堆材料里面找到关键关系,找到对比和悖论,进而收口到有趣的问题。
  • 当你看到、想到、听到甚至梦到好的想法、理论、事实、方法、谜题时,把它们写到本子上。一句很妙的评论,一个有趣的现象,只管记下来。你阅读其他研究时,也要尽量总结。到后来,你会发现:这个收藏非常特别。随着你收藏册的扩展,你大脑中的连接也在突飞猛进。你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精细:同样一件事情,别人能看到一两个层次,但你可看到三四个层次。你的识别能力在提升,判断力和品味还会是问题吗?
  • 青年时代,应做小问题,但要小题大做;中年时代,要做大问题,并且要大题大做;老年时代,应做大问题,但不得已可大题小做。
  • ·问题跟多少钱有关系?
  • 问题持续多久?如果一个问题要困扰我们很长时间而不是转瞬即逝,它将是意义重大的问题。
  • 第三把尺子涉及可能的研究贡献(Potential contribution)。
  • 镜头感。好的问题能够阐发新的理论或概念,如同精度更高的显微镜或倍数更高的望远镜,使我们能观察得更细或更远,从而看到之前没看到的东西。
  • 第四把尺子最为根本:因变量和福祉的距离(Distance from well-being)。
  • 片面而肤浅的,我称为“聊胜于无式写作”;片面而深刻的出自“专家之手”;全面而肤浅的则是“大饼式写作”;全面而深刻的,则出自“上帝之手”。

第11章 读什么?

  • 阅读为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量,写作自然无米下锅。好的作者首先是好的读者。
  • 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脑子缺根弦”,实际上就是指他不够敏感,对某些事情未能领会和反馈。说得抽象点,就是这个人的认知复杂性偏低。复杂的头脑需要海量的输入。
  • 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巨大的分层、分流机器,所灌输的知识比文化更多,所激起的焦虑比好奇更多,所抑制的创造比恶习更多。
  • 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着,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
  • 朱熹曾言:“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 经典要读,因为这些书经过时间淘洗,回应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 经常读书的学生,说话更有趣,理解更深入和全面。我也有相似感受,读书多的人更像知识分子,而读论文多的人更像知识工人。

第12章 怎样读?

  • 我们阅读,有时是为了消遣(read forfun),有时是为了寻找素材(read for information),有时则是为了启发思考(read for inspiration)。目的不同,所用方法也应当有所差异。
  • 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就是它开始被浪漫化
  • (三)像史家一样阅读:溯源与情境化阅读
  • 溯源(sourcing)和情境化阅读(contextualization)
  • 事物永远不可能脱离真实之境、生命之境存在。语言一旦脱离情景,便失去了深邃与真实,曲解过后真意幻灭。任何观点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里: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对准特定的群体,要起到特定的效果。

第13章 出口即入口:读无字之书

  • “高尚的道德一旦付诸行动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完美”
  • 如果一个人跟现实接触太少,她会缺少现实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无法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共情能力。
  • 大量练习是为了让他们变成有用的人,而不是有趣的人;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而不是跟别人处好关系。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幸运还是不幸。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单双周访谈。在学期之中,逢单周,你可以访谈一个陌生人;逢双周,跟一个久未联系的老朋友聊30分钟。·寒暑假口述史。假期里,你可以做口述史访谈。访谈对象可以是你的亲属,也可以是任何有趣的人,尤其是在陌生行业摸爬滚打、有独特经历的人。
  • 何为阅历?简单地说就是阅读和游历。何为见识?见过才能识别。
  • 个人经历终归有限。当写作触及生活阅历之外的东西时,我们就需要动用各种感官去收集素材了。写作是一个编织的过程,需要从大量的材料中披沙拣金。
  • 我所倾慕的作品,应当是遍读有字之书、遍历无字之书,将自己的生活与思索融汇进严肃的写作中。

第14章 文献和综述

  • 使用文献的原则是:为用而引,而不是为引而用。本末不可颠倒。
  • 做文献综述是研究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方法。文献综述的功能是进行系统搜索,看看与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到了什么进展,有哪些已经做了,哪些是缺乏定论的。通过梳理既有研究,研究者可以找到研究空白,避免重新发明轮子。但这个过程不涉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所以文献综述不属于方法论范畴。
  •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问题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评论。它包含几个要素:其一,以某个问题为核心,以相关性为框定范围;其二,对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看学界分别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有哪些发现,此为述;其三,对这些文献进行评价,哪些方面做得好,存在哪些缺陷,此为评。
  • 首先,避免重新发明轮子。
  • 文献综述的第二个功能是用于研究定位。

第16章 文雅地抬杠:如何与文献对话?

  • 在最近关于_____的讨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为_____。一方面,有些人指出_____。从这一角度讲, _____。然而,另一方面,其他人认为_____。用这一观点的主要支持者_____的话说,“_____”。根据这种看法, _____。总而言之,问题是_____,还是_____。 我自己的看法是_____。尽管我承认_____,但我仍坚信_____。比如说, _____。尽管一些人可能会反对称_____,但我会回应说_____。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_____。[193]
  • 积极阅读需要时刻把自己的研究问题放在心上,不断地判断:这篇文章跟研究问题有何关联?没有关联的文献可以略读甚至不读,紧密相关的则细读。这样才能既不累,又有所收获。
  • 首先,找到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凝结核,即核心问题。
  • 第二,在中观层面,即每一个理论内部,我采用了一个实质组织结构,每个理论都按照背景、逻辑、解释力三个角度来组织对文献的综述。

第17章 论证与谬误

  • 总之,不要让知识迷失于信息,更不要让智慧迷失于知识。[208]

第18章 树形结构

  • 论证包含四个要素:观点、理由、证据以及三者的黏合剂。
  • 其一,清晰表述,不含糊其词。
  • 威廉与科罗姆建议,对名词要问“何种……”(what kind of ...?),这跟苏阳老师的问法一样。对于动词,你需要问“怎样做”(how?)[224],我称之为“追问下沉法”。
  • 追问下沉是“空话套话”的解药
  • 其二,观点要值得一说,杜绝废话。

第七篇 结构:约束与自由

  •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立身处世到处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于此。

第19章 结构:化无形为有形

  • 有机论文是指论文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网状、立体结构形成非常坚固的连接体。
  • 罗伊尔区分了六类结构。这些结构针对实质内容,在写作中较具有启发意义: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245]具体如下:
  • 她建议遵循如下顺序——已知到未知(熟悉到不熟悉)、简单到复杂、共识到争议、普通到特殊、过去到现在、空间结构依次介绍。这样的顺序符合人脑的认知习惯。
  • 微观结构主要针对词句和句子间的关系,涉及遣词造句的工作。

第20章 土八股与洋八股

  • 论文的典型结构被概括为TAIMRDR结构(简称TMD结构),具体是指:题目(Title)、摘要(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和文献(References)。

第21章 孩子好生、名字难取:怎样起标题?

  • (3)借用通俗文化元素可以引起更大范围的共鸣。

第22章 词与句:微观结构

  • 词句层面有六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抽象与具体、名词与动词、上句与下句、长句与短句、被动与主动以及语言差异。
  • 首先,主语要具体,且不能太长。主语最好是具体的人、物、事。
  • 其次,谓语是一个动词,而不能用抽象的动词,也尽量不用“是……的”。
  • 最后,如果想让句子显得有趣,前后部分之间可以形成转折。
  • 首先,当我们需要客观地描述一个过程时,尤其是作者本身的主观色彩需要克制表达时,被动语态就能体现出所要求的效果。
  • 首先,主谓宾需要齐全。

第23章 段与节:中观结构

  • 1. 一段话只说一个意思
  • 2. 第一句话是主题句
  • 再次,你需要提供背景信息。

第24章 故事是什么?

  • 诀窍就是张力,大致有三类:冲突、对立和矛盾。
  • 人们会忘记你所说的,会忘记你所做的,但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第25章 讲好学术故事

  • 马奇故事三原则:激起兴趣、易于理解、足够可信。

第26章 框架:编码与解码

  • 框架效应提醒我们问题的呈现方式和角度,会影响它的传播、受众、解读和最终的影响力

第28章 如何克服写作障碍?

  • 一般而言,写作障碍涉及三个问题——没的写,不会写,不想写,分别涉及想法与积累、写作策略和写作心理。
  • 2. 不打腹稿、先有后好。
  • 写作即思考的过程,而不能把写作当成思考的结果。

第29章 写作里程与反馈回路

  • 一封有礼貌的求助信应当:(1)称呼准确;(2)落款清楚;(3)考虑对方的私人时间;(4)为对方留足时间;(5)如果对方拒绝,不要死缠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