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序言 那天下班,他才发现自己的家没了——社会学的想象力
- 可是新闻太多,又有那么多事情抢夺我们的关注;再加上这些事情好像都离我们挺远,大家的工作又这么忙碌,于是关心,也就只能是今天互联网时代最常见的那种15分钟不到的关心,140个字之内的表态。
- 假如一个人同理心并不发达,说不定会认为这是他自己计算错误,做了不对的决定,当初要不是为了省钱,就不必遇到这种麻烦。再涼薄一些,甚至可能推论下去,觉得他根本一开始就不应该搬到这座城市,贪慕原来不属于自己的前景;现在这里发展了,难免要牺牲“少数”。很不巧,只是正好轮到他成了“少数”。
- “人们通常不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自己所经历的困扰。他们只管享受安乐生活,一般不会将其归因于所处社会的大起大落。普通人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这种关联如何影响到自己会变成哪种人,如何影响到自己可能参与怎样的历史塑造。
- 用最简单的话来讲,这就是一种可以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在个人遭遇与更广大的历史场景以及社会机制之间,架构出某种连接的能力。
- 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 他足够冷静,能够为自己和自己身处的人间,间隔出一段在社会学上来讲非常必要的理想距离
- 我真正想要的,是让大家习得“社会学的想象力”,一种社会学家的思考方法,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省视自身际遇的视野。
前言 让我们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 社会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对人性与社会秩序进行研究。
- 那么到底是人性在先,还是社会秩序在先?是人性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还是社会秩序不断塑造着人性?
- 在“这世界变化快”的变迁洪流之下,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得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美德消失殆尽,而与现代社会对应的契约精神却未形成,从而造成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困境。
-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名言:“我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I have tried to be objective, but I do not claim to be detached.)
-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名言:“我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I have tried to be objective,but I do not claim to be detached.)
- 所谓的教育不公,并不仅仅只是一组统计报表里的数据,背后更牵涉到我们有关户籍制度的设计局限和城乡不平衡、社会阶层愈发固化这样的深层次问题,连带出来的,则是我们整个社会秩序的组成和运作。
- 这是两段完全不一样的田野经历,展现出的,却是一样的社会学品质,即对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责任。
- 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的源头,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又被称为社会学的三巨头。
- 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科层制的广泛运用,人们运用个体理性的机会被扼杀,成了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成了“快乐的机器人”。理性和理念,因此成为探索人性处境和命运的钥匙。
- 我期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都可以做到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带着批判的利刃,穿透日常的表象,深度观察和理解我们的社会。
第一章 社会学的诞生与进化
- 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社会秩序与人类行为的学科
- 社会学这门学科创立之初,名字其实是叫“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
- 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一天后来也被法国定为国庆日。
- 因为只有掌握了现象的规律、从而能够遇见未来,我们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逐一改变现象……科学产生预见,预见产生行动。
- 第一大部分叫作社会静态学,是研究整个社会如何依照社会法则,由不同的部分或单位所组成的。换言之,它主要研究社会结构或社会秩序。
- 在社会学中,实证主义就意味着人们必须在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观察与实验来寻求真理。
社会进化论: 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解释社会?
- 我们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似乎就开始进入到一个不断竞争的环境中。在学生时代,我们就被教导要好好学习,才可以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千军万马的考试中杀出一条路,进入好的大学;到了工作岗位,我们又被要求要好好工作,努力完成KPI,考核不通过就会被淘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大家都在强调拼搏精神、狼性文化,抢资源,拼发展。整个社会,就好像是一列高速前行的列车,火车司机不断踩下油门,轰鸣地一路往前,生怕落后一点,就会被别人超车。
- 斯宾塞参照当时的生物学,认为宇宙存在着一个首要原理,这个首要原理就是进化是宇宙的主要过程,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过程,人类社会也必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 斯宾塞又特别指出,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更为重要的差别,就是生物有机体是靠皮肤维系起来的,而社会有机体是通过语言媒介保持团结的。
- 但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达尔文从来没有提出“演化”等同于“进步”,达尔文认为进化产生的新物种只是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但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则引入了社会进步的概念,认为进化后新的社会形态总是比以前的要好。
- 胡适之名就是他看了《天演论》后将自己的原名胡洪骍改为胡适的。
- 涂尔干,就提出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在社会整合基础之上的有机团结;韦伯则指出理性和价值是指引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滕尼斯则强调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的共同体,人们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
第二章 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
- 他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方式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交往方式,有什么样的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就会有相对应的经济交换方式、生产方式、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方式。也因此会诞生出相对应的国家、家庭和社会不同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
- 异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
- 所谓异化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又统治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的生活。
- 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身心放松和自由,回想起来还真不一定知道自己这一天里面到底做了什么,或者是说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就是我们被异化的生活。
- 我们是否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那种可以不被工具或者目的所主宰,不被上级和领导所驱使,有自由选择人生、决定人生权利的生活?马克思的理论直到今天也在不断提醒我们,那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永远值得我们思考。希望我们可以早一点过上不再被异化的生活。
商品拜物教: 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 冲动消费下的不理智行为终究会被账单上的消费额带回理智。
- 这种看似理智的消费,实际上背后还是冲动的荷尔蒙,否则怎么会如此虎视眈眈地为了这套衣服,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买呢?
- 人们像拜物教一样纷纷拜倒在商品的石榴裙之下
- 马克思提出,商品拜物教是“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的神秘性的基本工具”。
- 因为人和人的关系被物和物的关系遮蔽,那么社会对于一件物的评价便直接决定了对此人的评价,人们就会形成一种以物的交换价值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状态。
- 于是我们就活在将所有东西都看作商品的环境中,也就必然用价格来架构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被价格包围,被价格剥夺了欲望的自主性,纷纷拜倒在金钱,或者说货币的脚下,这是马克思看到的人的可悲之处。
- 当我们活在一个任何东西都成了商品的环境中,用价格代表的金钱货币来构建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时,会导致我们感到更加空虚、迷茫、失去方向。
- 我们被商品世界所包围,几乎是要做最大的挣扎才不购物,因为不购物反而才是不正常的。
- 很多时候,由于现代人生活的忙碌和精神的空虚,人们常常选择购物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内心,人们购买商品不再是因为需要使用它,而更多的是占有和享受这种购物带来的心理体验。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知识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吗?
- 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很多城市白领想要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提升自己职场上升效率的压力和焦虑感。
- 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劳动制造出来的物品,有着内在的“使用价值”。这个内在的使用价值指的是一个物品的可用性,越有用的东西就有越高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内在于物品本身,而不是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知识价值是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丰富个体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丰富,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
- 这表明,知识产品的产出价值无法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知识产品的价值,总体上讲在于促进社会系统的功效。
- 这就是交易和市场的优点:交易实现“使用价值”。货品从不使用、不需要的人手里,被交换到要使用、有需求的手里,提高了“使用价值”。表面的等值交换,让实质上牵涉其中的人都获得了较高的“使用价值”。经济活动越频繁,就增添越多整体的“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经济确实是有利于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增加的。
- 付费的知识产品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呢?
- 知识变现这场交易能否真正通过这个交易过程让消费者获取知识,真正享受到它的使用价值呢?
- 知识的获取并不等同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付费的形式只是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知识的大门,激发大家对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甚至一门学科产生兴趣。但至于真正掌握知识,还是需要依靠深度的阅读和坚持不懈的大量练习才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经济决定论: 婚姻里真的是谁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
- 马克思明确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代表的是物质的基础,上层建筑代表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认为,物质决定精神,没有物质作为保证,也就没有资格去谈论精神。
- 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婚姻当中,仅仅拥有甜蜜的爱情并不能让婚姻持久,爱情之余,还是需要“面包”。
-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经济的缺乏带来各种家庭矛盾,夫妻双方的矛盾很容易被放大,离婚率升高也必然变成潜在的结果。
- 对她们来说,友情不是爱情的替代品,而是彼此指引、互相给予力量的情感关系。
- 从1920年起,美国历史上女性公民首次获得了投票权利。
- 不论是主动选择单身,还是结束一段不满意的婚姻恢复到单身状态,从个人角度来看,是独立意识的觉醒;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预言,人类的家庭形式将随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 很多时候,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跳脱个人的狭隘观点,拉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格局里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阶级与分层: 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 但是在信息化时代,有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记笔记和学习,就可以在短期里弥补因为家庭背景的差距而造成的落差。
- 一个青涩的18岁的少年,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是属于“中产阶级”家庭,有着如此明确而肯定的“中产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可以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 人在生产关系的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便会站在这个角度思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对整套生产关系的主张,这就是“阶级”带来的“阶级意识”。
-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 他发现人们凭借社会经验和主观感受对人群进行分类,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多少财产),是否有权(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中的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高低)。
- 农村大学生想要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跨越,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 自己多赚钱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希望孩子未来可以超过他,不再当卖菜的、不再送外卖,可以有机会实现阶层的流动、上升
- 在这种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都源于人们对于自身所处阶层的不满足,源于人们一种想要向上流动、努力超越的欲望。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中国?
- 在马克思看来,以生产关系为代表的经济形态决定了思想形态,而观念不过是经济地位的表征。对此,韦伯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思想观念也可以影响经济生活与社会的发展。
- 韦伯一生都在探讨“何谓理性”这一问题:人的自由化和社会的理性化之间如何达到一种平衡,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尺度如何把握,情感和理性的张力如何驱动,都是韦伯关注的重要内容。
-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切记,金钱具有惊人的繁衍性切记,善付钱者是他人钱袋的主人
- 复式记账法优于单式记账法的地方在于它考虑了机会成本,就像富兰克林所说的:“借出五便士,也损失了在借出其间可以周转到的利益。”所以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才会说,复式记账法是资本主义的高塔。
- 简单说,资本主义精神是现代理性经济的体现,是一套理性的、有系统的追求利润,但同时又保持自制节俭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 在韦伯看来,儒教伦理不同于新教伦理,前者强调的是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认为人性本善,而非新教的人性本恶。更重要的是,新教的价值理念存在上帝,存在一个现实世界之外、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超越世界,两个世界充满张力,因此新教徒要积累物质财富、奉行禁欲节俭、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获得救赎进入超越世界。而儒教不同,不存在这样一个超越世界和外在的最高造物主,儒教注重世俗的伦理秩序,主张顺应天道、接受现状,强调个人的自我圆满。对于追求功利、忙于累积财富的价值观念,是为儒家伦理所不齿的。另外,儒教奉行古法,不喜变革,重义轻利,这些都不利于追逐利益、强调经济的资本主义产生。
- 当单纯追逐利益和利润的理性失去了宗教的枷锁,人们的欲望将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对财富的盲目追求和崇拜将带领人们走向不可预知的疯狂。
金钱与现代生活: 当我们在谈论消费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年轻人何尝不想打破阶层固化,努力向上。但是发现这样非常难,甚至近乎不可能,于是只能自称佛系,也实在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
- 可见,比起日本青年的真实低欲望,这一届中国年轻人的“佛系”并不是表里如一,在看起来不苛求、不计较的外表之下,真实的欲望却很高。尤其是对物质的要求,在每年刷新的双十一成交额背后,有想象不到的高购买力。
-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
- 货币同样导致利益、关系、理解的平均化、无差异化,这种平等是‘一种夷平的过程’——所有高贵的东西向低俗因素看齐。”
- 卢梭说过:“人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 在理论维度上,默顿认为任何社会结构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目标,二是达至目标的手段。首先要确立社会成员认为值得追求的某种目标,其次再促使社会成员使用合法的手段来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如果社会给定的目标和可使用的合法手段之间发生了相互脱节,就会造成一种社会紧张关系。而这种紧张关系,就会引发社会的失范状态,紧接着就会衍生出形形色色的越轨和犯罪行为。
- 当社会把成功的标志看作是财富的积累的时候,反社会行为就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
- 我们每个人都要直视和处理自我真实的欲望,不拒绝金钱和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方便和利好,也努力不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成为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
第三章 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 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 涂尔干认为,社会不能只通过理性的协议而存在,因为要达成协议,前提必须是每个参与者都要互相相信对方能遵守协议。
- 我们不难发现长久以来我们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价值观的重构,不断进行的制度、法律建设,并没有真正考虑制度与法律的设计应当体现怎样的道德精神;我们懂得如何对社会组织进行运作分析,懂得如何对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进行量化衡量,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制度与结构其实都只是社会内在道德精神的外在体现;我们能将社会像动物肢体一样进行解剖,但却忽视了社会的灵魂。
- 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制度与法律的设计有违“社会的内在道德精神”,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怪象:为社会和他人奉献之人得不到褒扬,损人利己之人却能够逃脱惩罚。
- 涂尔干说,现代社会并不是一个集体道德消失的社会,我们心中依旧充满热情和正义,依旧对于拥有和谐、信任、沟通、宽容的社会环境充满期待,否则我们就不会花力气去讨论这样一个“扶不扶”的问题。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保守一些道德底线,尊重传统美德,同时探索出一些在现代社会既能够发挥自己的正义和道德,又能够让自身利益也不被侵犯的途径。
- 第一,制度具有约束、监督和控制的机制,倡导人性中的积极面,并疏导人性中的消极幽暗面。
社会整合: 为什么我们更加留恋家庭?
- 什么是社会整合?简单说,就是一个社会中的各个环节、不同部分相互团结、有机配合、互相支持的程度,一个社会的社会整合程度越高,它的秩序也就越好,社会中爆发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人们生活就越幸福,如果一个社会的整合程度低,那它的混乱程度也就越高,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就更多不幸。
- 在涂尔干看来,家庭是最早的道德共同体,家庭情感是像宗教一样,带有神圣性的道德连接。
- 如果没有一个家庭纽带作为风险的保障,没有被整合进一个群体,人们就会存在不安全感,精神上强烈的聚合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
- 《五十四种孤单: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
- 对于个体来说,精神的陪伴、家庭的滋润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的养分,它能带给我们的比金钱要多得多的支持。
- 人的意义在于“人和人之间”,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恋家,或者在适宜的时间回归家庭,其实是最理性的决定。
- 或许,在家庭中,一个我们可期许的代际关系应该是亲而不密,感情互惠,精神独立。
自杀论: 我们该如何和世界相处?
- 法国作家加缪(Albert Camus)在《西西弗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一书里,开篇就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 自杀是由社会因素所引起的,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会整合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社会整合、过于混乱或者过于严苛的社会规则,都会导致自杀率的上升。
- 由于社会整合程度过低而脱离社会义务和束缚的利己型自杀、由于社会整合过高而失去自我价值意识的利他型自杀、由于社会控制不足和规范混乱所导致的失范型自杀,以及由于社会控制过度而使个人失去希望的宿命型自杀。
-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自杀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缺乏感情的维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职业团体或行会以恢复社会对于自杀的免疫能力
- 在中国的自杀人群中,最多的标签是女性、农村人口,以及年轻人。
- 吴飞认为,西方的自杀研究是建立在基督教文明的人性观和生命观之上,而中国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出现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社会秩序一直靠人的治理来维系,这其中,人和家庭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 在中国式的生命和道义伦理当中,每一个个体都被要求在家庭博弈中权衡利弊,每个个体的生命都被要求以家庭“过上好日子”为目标,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都被要求在日常生活当中积累道德资本。而高道德资本、高未来期望和低现实条件的矛盾,就是自杀的源头。
- 在仿效发挥作用时,自杀的意念大都来自利己主义的想法,但是仿效带来的自杀潮却是在相对紧密的集体中发生的,这就和涂尔干对利己主义自杀的假设相反。“团结”的集体对个体到底是会产生自杀的免疫系数还是强化系数,在今天的社会,可以有着更多的解读。
- 但是,这真的能够掩盖事实吗?真的能让我们相信其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很幸福吗?消息可以被压制,但是群体的道德状况,社会整体的道德困境,还依旧存在,并一直在发酵。
失范论: 为什么道德秩序正在失效?
- 在社会学中,对于社会的混乱、失序,有一个专门的社会学术语,叫作“社会失范”(anomie)。
- 这不是单纯的失败者报复社会的行为,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阶层在固化、贫富差距在扩大的结果。
- 失范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个体的行为失范和社会的系统失范。
- 另一个时期则是社会高速发展和上升,正在走向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里,旧的规范还没完全失效,新的规范又还没有完全发挥效力,整个社会对于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人们常常处于摇摆不定、自相矛盾的状态之中。
- 再次,暴力是一种剧场式的表演。
- 对于施暴者来说,暴力是施加于他人的权力;对于被施暴者,暴力是可能让自己免于暴力的途径。
陌生人概念: 选择信任别人,到底有多难?
- 这种告密风气,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人和人之间一种道德的缺失,而是在社会普遍层面上的信任沦陷。当社会陷入暴力失范与管制混乱之中时,社会整体的信任度就会降低;反过来,人与人之间越发缺乏信任,群体之间的团结度就越发降低,整个社会系统也会面临着支离破碎的更大可能。
- 信任并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基于社会互动的社会行为,有着典型的社会属性。
- 在齐美尔看来,社会互动构成了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产生了社会化,从而创造了社会。而人类社会化中最纯粹、最原始的一种互动形式,就是交换。
- 从第一个维度看,信任的对象中,最亲密的信任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人纽带。
- 从第二个维度看,信任的程度可以超越血缘,达到一种“普遍主义的信任”(universalistic trust)。这种信任是以信用契约或正式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准则为基础和保证而确立的,“信任”双方严格遵守信用契约是维系此种信任的关键。
- 社会前行的目标首先是道德,其次才是政治、经济和技术。个体的道德诚信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信任体系。
- 信任危机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伦信任危机。
- 我们之所以需要信任,是因为这是为人的根本,是我们每天睁开眼睛看世界时的底色,如果底色是不纯粹的、暗淡的,那么一切都将是无意义和无用的。
共同体与社会: 社区生活可以打破身份区隔吗?
- 社会发展带来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社会关系的分离,而非因为社会分工而导致人们彼此之间互相依赖而高度整合。
- 诚如滕尼斯所指出的:“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的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的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
- 滕尼斯进一步探究了深层次的原因,认为人的两种意志——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对社会关系的构成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 为什么广场舞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成为促进社会交融,增强社区中共同情感的有效工具呢?
- 第二个原因,则是广场舞参与者的身份差异。
- 第三个原因,则是广场舞的参与者除了背景以外,她们的职业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 一起参与的广场舞,实际上并没有消弭由社会阶层差异所带来的身份区隔,也没有很好的帮助大家建立起常态化的社会交往关系。人和人之间,依旧是陌生、隔阂的,依旧没有整合进一个社区共同体中。
秩序是自然的法: 未来该是一种怎么样的秩序?
-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重建文化秩序。
- 人从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迈向“自主”(selfautonomy)状态——“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第一,在微观的个体层面,秩序的构造需要个体自发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关系机制。
- 第二,在中观的社群层面,秩序的构造需要社区、组织内不同群体在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
- 政府追求稳定,市场追求效率,社会追求公平,如何在国家、市场、社会这三种力量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社会宏大变迁背景之下新的挑战。
- 良善有序的社会也不是一日形成的,需要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反躬自省每一次看似理性的抉择是如何背叛了自己天然的意志,需要在制度层面设立完善的组织规则和社会规范,需要通过外在的强制执行和内在的价值认同,约束人们行为,维持相互依赖,推进不同社会群体和成员之间的互助互信,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增进和有序的变迁。
第四章 每个人都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 “It says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
- 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曾用“平庸之恶”(thebanality of evil)来描述普通人是如何成为残酷的帮凶、集体罪行的同谋:那些参与国家罪行的人们声辩说我们只是帝国的齿轮,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服从了国家组织的命令,但是他们却没有反抗的勇气,承担起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责任,从而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和品格。
-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曾经人性暗淡的时刻,我们也不会看到心灵的自我救赎和人性的发展。
- 卢梭认为,人本质上是一种有欲望并且追求欲望的动物。我们不要被哲学家那些“至善”“美德”的词汇屏蔽了,人真正的美德只有一个,就是怎样最有效地追求实现自己的欲望。
- 人性两重性,是指人性可以拆分为心灵(mind)与肉体(body)两个维度进行分别理解。心灵与肉体的互相纠缠,构成了人性
- 涂尔干的“人性的两重性”启发我们,一个完整的人是世俗且神圣的,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共存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摒弃“他人即地狱”,也不应该一味地认为人都是只有善良的一面。
道德教育: 人性如何被教育?
-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教育最大的秘密,是使得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
-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包含有三个要素: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依恋精神和知性精神。
- 知性精神就是,一个人应该怎么主动地、理性地思考。
-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品格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 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是在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自主性基础上,培养和引导孩子的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帮助他们理解是非善恶,从感性经验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观念取向,并在这之后进一步培养理解社会的共同意志和公共价值。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人性中的自爱心和怜悯心与公共人格上。
- 我们的教育目的,变成了加速孩童的成人化、社会化,强调人的集体性和服从性。孩童们学习到成人世界的社会规范乃至潜规则:如何察言观色、搞好和组织中领导的关系、如何在组织中拉帮结派、如何通过金钱和权势拉拢他人,而忽略了如何用孩童的方式去处理同伴之间的友好竞争关系。
社会分工: 家庭主妇是否是世界上最容易又最困难的工作?
- 分工的作用不仅在于以分化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在于这些被分化的功能彼此可以更紧密的结合。
- 社会的分工越细密,人和人的差异就越大,与此同时,人和人之间的依赖也越强。
理想类型: 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理性人吗?
- 用韦伯的原话,即是社会学“乃是建立类型概念,并追求经验事实的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
- 建立理想类型,是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抽离概括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可以推动学术理论持续向前发展。
- 韦伯明确指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理解人的行为而不是对行为作价值判断。“理想类型”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此就可以作为“事实诠释的单一面向”,通过对个体行动的抽象和升华,修正观察个体行为中所出现的过度个体化和特殊化的问题,从而对社会总体做出有效解释,其特征是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基础上概括事物的一般性特点。
- 人不仅仅是理性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因为人身处社会当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很多时候,人不会仅仅只是考虑自我的利益得失,同时也会考虑他人、群体的存在,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人的预期,做出利他的行为。
- 根据社会行动遵循的规则,韦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情感理性和传统理性,而这每一种都是一种理想类型。
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 面包和理想,“社畜”的我们选哪一个?
- 年轻时候所累积的亲情和记忆,就好像银行账户里的定期存款,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往里面定存,那么年纪大的时候,自然也没办法从中提取。
- 在实践中,工具理性注重手段、注重条件、注重形式、注重程序,价值理性注重目的、注重理想、注重内容、注重实质。工具理性强调结果和效益的最大化,而价值理性则强调行为背后真正的价值和含义,强调道德精神领域的东西和对人的终极关怀。
- 工具理性的发展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崇尚工具理性的理性主义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过分倚重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则忽视了人们内心真正的需求,造成的结果,则是效率、手段、目的成了现代社会的追求标准。
- 韦伯指出,工具理性作为一种理性来说更加的客观,具有高效、直接、目的性强等特点,而价值理性更加注重整个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力求达到最合理的结果,同时也有更多主观的因素。
- 我们的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追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使整体的福利最大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是有目的性的优先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福利来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 韦伯曾经说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非对立的,他们应该是互为前提的共存,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维度。一个具有真正自由人格的人能够将工具理性作为动力,也能将价值理性内化在终极目标之中,不偏激、不盲目,让这两种理性在个人的道路上,协调发展,为己所用。
科层制: 我们理解的“官僚制”为什么是错的?
- 韦伯提出的这个官僚制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所有大中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 韦伯对于统治权威模式的三种划分:传统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和克里斯玛权威。
- 克里斯玛型权威下的统治,实际上是一种领袖的魅力统治,所以克里斯玛型权威也叫作魅力型权威。
- 第一点,韦伯指出,分科执掌、分层负责,会让会议和文件数量增加,“官样文章”(red tape)、文牍主义泛滥,这样的现象会让我们和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打交道时,产生出很多的困难和麻烦。
- 第二点也是韦伯最担心的一点,过度理性的科层制结构会束缚人们的个体自由,造成对人性的漠视、对个人自由的抹杀,压制了个体的创造性。
- 好的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的行为选择,因为人们都有理性的一面,喜欢趋利避害。规则越清楚、越明确,所指向的行为主体越具体,就越容易实现制度的激励效能,保护、激励并发展人性之善,从而确保秩序的正常稳定。
人性的铁笼: 我们是否已经进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 什么是机械化的异化社会?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仿佛我们也是那位查理,只是查理做的是不断地扭螺帽;而我们做的,是不断的绘制撰写各种图表、各种PPT、各种文宣汇报材料。在日复一日地工作中,渐渐消磨了当初的热情和理想,成了复杂组织体系里的一环、一台庞大机器里的小螺丝钉,无非就是随着经验的累积和职位的提升,小螺丝钉变成了大螺丝钉,但依旧还是一颗螺丝钉。
- 当现代社会为追求效率而将科层组织推进到人类一切活动领域时,人类就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既无处不在又无法逃逸的铁笼。这一铁笼无视人性及其需要,对个人自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 在韦伯看来,过度的理性会给人类命运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全部由理性化创造,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怪物,它将自己的创造者非人化,其最终的结果是“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一个废物幻想着自己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 我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就是丢失 虽然我们获得了机器、速度等 但我们丢失了宇宙 丢失了与大地的触摸 最重要的是丢失了一种表情 我觉得我们人类就像奔跑而不知道怎么停下来的动物
- 而在追逐中产梦的焦虑之下,人们迫切地想将购买的衣服、挎包、首饰转换为身份的标签,通过满身的品牌来展示自己的阶层品味,却在不自觉中陷入消费欲望的铁笼之中,无法自拔。
- 欲望人生事,得失寸心知。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理想、自由还是欲望?我们是否可以一边努力向上,一边实现真实的自我?又是否可以救赎心灵,找到人性的本真,从而去减轻牢笼的痛苦,达到人生的彼岸呢?
第五章 鼓荡心灵的诗歌和宗教化为虚空
- 而整个理性化的历程,其实要做的就是,把一切带有巫术性质的知识或者宗教要素的迷信和罪恶祛除,推进现代文明。这个历程,就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
-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逐渐转向追求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人们做一件事,不再是为了精神上的意义,而是非常简单直接地考虑是否能达到功利的目的。
-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这本书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 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进步的工具,但还需要和信念、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世界的韵律之美。
- 对于未来,我们要有孩童般的初心;对于未知,我们也要保有敬畏之心。
克里斯玛型权威: 我们喜欢的“小鲜肉”,是一种克里斯玛权型威表现吗?
- 韦伯笔下的超凡魅力,其实有着很深的政治社会学意义,甚至常常和革命浪潮相联系;而“小鲜肉”们的魅力,则更多来自娱乐时代之下商业经济的包装,常常和消费主义以及偶像崇拜联系在一起。
- 韦伯非常明确地说过,克里斯玛型的领导者往往带领人民在巨大的社会危机中摆脱了困境,但是这样的权威类型是不可持续的,英雄式的人物可以领导革命,他的权威也来源于他超凡的能力,但是在革命之后,国家和社会就会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维持统治的问题。这是克里斯玛型权威的第一大困境。
社会是一件艺术品: 混杂是否也是一种秩序的美?
- 在齐美尔看来,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应该简单地只看社会经济效益或者理性化的社会构成,而是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注重作为现代生活体验者的个体的生命之旅与道德实践。
- 诚如齐美尔所言:“艺术品的魅力毕竟是依赖于与原始情绪的共鸣,正是这种原始情绪从根本上激动了我们的灵魂。”
- 城市的吸引力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国际化的标杆和口号,而在于它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的无限可能,从而能够安放不同个体的自由诉求。
- 说到底,当社会作为一件艺术品,其真正内在的核心,还是人,还是对于人的关怀和尊重。
时尚的哲学: 抖音、滤镜、后浪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吗?
- 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 齐美尔认为,时尚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
- 在一个社会中,上层阶级为了与下层阶级相区分而发起示差行为,当下层阶级识别这种行为后,便会通过模仿寻求一致,一旦这种模仿消除两者差异之后,上层阶级就会寻求新行为。表现为时尚的阶层化,消费商品与文化品位用以区分地位高下。
- 齐美尔指出:“新颖的时尚,无论怎样都仅仅顺应较高阶层。一旦较低阶层开始养成这种时尚,那么,较高阶层便远离这种时尚,转向新的时尚。通过新的时尚,较高阶层重新同广大芸芸众生区别开来。”
- 时尚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华丽,更是齐美尔所强调的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是个体用来维护社会圈、人脉网的有效工具。
- 个人的需求一般有两种:一是表达自我的需求,二是归属于更大群体的需求。
- 在我看来,时尚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物,本身是无辜的,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时尚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下的光怪陆离、善恶交织和社会的螺旋式发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掉入一些由时尚而起,却又因为人心而变的陷阱和套路中,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保有内心的自由。
大城市与精神生活: 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是都有一座回不去的故乡?
- 味觉不会骗人,它是我们精神世界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让我们身在异乡,却时常在心里掂量着故乡的分量。
- “大都会(metropolis)造就了城市居民生活的守时、精确性与准确性,而城市环境及金钱交易对于个体的过度刺激,则制约着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双重影响。”
- 在大城市里,看到的不仅是被包容和理解的个人自由选择,还有梦想可能被实现的样子。
- 小城市的生活基本上局限于自身的范围,由本身的范围所决定。而大城市的精神生活犹如荡漾开去的水波,涉及国家、民族的或者国际的广泛范围,这对大城市来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 我们发现,大城市里的打工者,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巨大的身份焦虑之中。越久离开家乡,就越有一种“回不去”的惆怅,这种回不去,当然不是地理上的,而更多是精神上的。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关系,“故乡”对很多人来说,越来越像一个回家过年的符号,充满了年度的仪式感。而在大城市里,他们又始终有着渴望“被看见”的强烈愿望。
- 我们作为细胞的短暂的存在是属于这整个历史生活的,我们的任务不是谴责或原谅,而仅仅是理解。
结语 社会学的想象力:批判理解世界的钥匙
-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是社会学持久讨论的两大命题。
-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断裂”的社会: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而且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在地区之间,城乡表现出明显的二元分化;在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不同社会部分的专属文化混杂共存。
-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就指出,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劳动分工之上,分工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有序的互动,互相依赖,从而产生了情感,基于情感产生了集体良知,这就是基本的道德。
- 米尔斯曾经说过:“我不相信社会科学能拯救世界……我所具有的知识使我对人类的机遇有非常悲观的估计。但即使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地,我们还是必须问,如果凭借智识确能发现摆脱我们时代危机的出路,那么不正轮到社会科学家来阐述这个出路吗?我们所代表的——尽管并不总是很明显——是对人和人类处境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