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全6册)

孟琢

汉字的起源

  • 在历史上,有三种比较重要的说法:八卦造字、结绳造字和仓颉造字。
  • 在伏羲看来,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他用一个长横([插图])表示阳爻,用两个短横([插图])表示阴爻,再用阴阳进行组合,就拼出了八卦,分别代表天、地、山、泽、水、火、风、雷。
  • 仓颉是谁?相传他生活在公元前2500多年,距今有4500多年。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掌管着历史、文化与文献,这个身份和汉字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认为是他发明了汉字。
  • 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
  • 古人习惯于将一些厉害的人物神化,来凸显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出生时伴有奇怪的天象,长相也异于常人。
  • 画一个封闭的圆圈,圈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也就是“厶”。这个字是今天“私”字的右半边。在古人心中,什么东西最能表示私有呢?莫过于粮食!于是,聪明的古人在“厶”旁边再添加一个“禾”,创造出“私”,强调这是我私有的财物。
  • 仓颉是汉字的整理者、规范者与统一者,他是古人发明汉字的伟大的历史运动中的代表。
  • 上天降下粮食雨,奖励人们发明了汉字;鬼也不是可怕的妖怪,所谓“鬼者,归也”,他们是“回归”故乡的祖先灵魂。那些去世的祖先觉得,有了汉字,他们的生平事迹就会被记录在文字里,再也不会被后人遗忘了,因此纷纷喜极而泣。
  • 根据考古来看,汉字应当起源于早期的原始图画。
  • 古人造字的基本思路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自己熟悉的身体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选取形象,造出汉字。

甲骨文:传奇的开始

  • 甲骨文的命名来源于它的载体,这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 发现甲骨文的人叫王懿(yì)荣,他是清朝的大臣,也是一位金石学[插图]家,也就是研究古文字的人。
  • 甲骨文让我们见到了最早的文字,也让我们看到了尘封已久的殷商王朝的历史。
  • 甲骨文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的殷商时期。
  • 甲骨文也叫作卜辞文字。
  • 古人会用火去烧这个甲骨。不平整的东西受热不均匀,就容易爆裂。在爆裂的时候,发出“bu bu”的声音,这就是“卜”字的声音来源。爆裂之后,甲骨上会出现裂纹,这些裂纹的样子,就是“卜”字的形体来源。
  • 在古文字[插图]中,“占”字上面是一个“卜”,下面是一个“口”。对“卜”(裂纹)的解释与预测,就是占卜。
  • 还是算了吧。第一,小乌龟蛮可怜的,不忍心!第二,占卜的方法早就失传了,学不到!
  • 甲骨文有固定的记事模式,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种。
  • 甲骨文的第一个特点,是象形性强。
  • 鼻子的象形[插图],是“自”字。古人为什么用鼻子来表示“自己”呢?很简单,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我!”
  • 甲骨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文字瘦硬坚实、挺拔爽利,很有一种“骨感”之美。
  • 甲骨文多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刀和笔不同,很难做到圆转如意。因此,甲骨文中有很多直来直去的笔画,也就形成了硬朗、骨感的书写风格。
  • 甲骨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字形结构多变,同一个汉字往往有不同的写法。
  • 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这也体现出它是一种不完全成形、不够规范的文字。

金文:金灿灿的文字

  • 金文诞生于商朝中期,兴盛于西周,基本消亡于秦灭六国。
  • 由于氧化作用,我们见到的青铜器大多数是青黑色的,但它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则是耀眼夺目的金黄色。
  • 一种是鼎,用作礼器;一种是钟,用作乐器。所以,金文也叫作“钟鼎文”。
  • 以钟鼎为代表的青铜器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它们被称为“国之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五味”是酸、咸、苦、甘、辛五种味道,泛指美味的食物,鼎最早是一种用于烹饪的器具。
  • 大禹建立了夏朝,成为夏朝的开国天子。他掌管天下后,做了一件特别有权力象征意义的事情——收来了九州的金(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以此象征当时的九州[插图]大地。
  • 现存最华丽的编钟,是在湖北省博物馆里藏着的一套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共64枚,分三层悬挂,全部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美轮美奂,真可谓先秦青铜器中的珍品,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一下。
  •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那些尊贵的家族称作“钟鸣鼎食之家”。
  • 在古代,有一种威猛夸张的大斧头,名字叫“钺”,它标志着征战、杀伐的权力,是王权的象征。
  • 商王武丁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妻子,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英雄,名字叫妇好。
  • 什么是“王”?王者拥有钺所代表的征伐大权,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

小篆:一统天下

  • 金文,是周代的主要文字,小篆,是秦国的文字。
  •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 秦始皇雄才大略,他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在三十九岁时就已经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
  • 篆”的本义就是用笔写在竹简上的意思。
  • 对中华民族来说,统一的汉字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团结、凝聚,不要小看一个个小小的汉字,是它们铸成了我们几千年来未曾动摇的文化根基。

隶书:大刀阔斧的简化

  • 小篆字形规整、内涵丰富、端庄大方,很棒!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不好写——写这种文字,需要耐心细致、凝神定气,手中的毛笔又慢又稳,很有修身养性的感觉,但就是效率特低!写上个千八百字,恨不得手都要累断了。
  • 秦国的官吏们率先放弃了小篆,他们自觉地简化汉字,用一种简便的字体书写了大量的公文。这种字体,就是隶书。“隶”就是小吏的意思。
  • 从小篆到隶书,汉字的这个变化过程叫作“隶变”。在隶变中,汉字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基本结构越发趋向现代汉字。
  • 在汉字的发展中,有一组重要的矛盾——字义丰富和书写效率
  •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个小钩挂麻糖,坐个车子回咸阳。
  • 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整体规律。
  • 在西安碑林,你能看到秀美端庄的《曹全碑》;在曲阜孔庙,你能看到大方古朴的《乙瑛碑》;在泰安岱庙,你能看到雄强大气的《张迁碑》;在陕西汉中,你能看到气势磅礴的《石门颂》……
  • 第一,隶书字形在整体上是扁方形的。第二,隶书讲究“蚕头燕尾”。在起笔的时候顿笔,就像蚕宝宝的脑袋一样;在收笔的时候要翘起来,就像天上飞的小燕子的尾巴一样。

许慎与《说文解字》

  • 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是古文字,从隶书开始就是书写规范的今文字了。
  • 小篆承前启后,连接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保存了古文字中丰富的意义和文化,是打开古文字宝库的钥匙。
  • 除了用小篆厘清汉字含义,《说文解字》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和价值是:许慎发现了汉字部首的奥秘。
  • 《说文解字》凝聚着许慎一生的心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文化巨著,书中蕴藏着汉字的全部奥秘。因此,许慎也被尊称为仓颉之后的第二位“字圣”。

楷书:汉字的“楷模”

  • 楷书诞生的时间并不晚,1800多年前的汉魏之际就已经形成了,之后又过了200多年,到南北朝时期渐渐成为主流字体,进而一举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
  • “楷”有楷模、标准的意思,也就是正体书法。
  • 楷书的字形结构由扁平变成了正方,所谓“方块汉字”,指的就是楷书
  • 他们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元代的赵孟頫(fǔ),分别为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的创始者。
  • 在今天的简体字里,只有0.26%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完全新造的,其他简化字都有历史来源。比如说繁体字中的“爲”在简体字中写作“为”,但实际上,“为”的写法在王羲之的书法中就已经出现了。
  • 简化字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会导致汉字字义丢失、汉字的历史源流断绝。
  • 简体字方便使用,繁体字保存历史,二者各有所长。

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

  • 它们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说文解字》说:“向,北出牖(yǒu)也。”“牖”是窗户的意思,“向”最初的意思是朝北开的窗户,由此引申出“方向、朝向”的意思。

指事字:给象形字加上标签

  • “事”是想要表达的字义,“指”是表达字义的方法——在象形字上添加一个小标签,“指”明所要表达的“事”物。
  • 指事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标示性的指事符号,来表达新的字义。
  • 常见的指事字,也许不超过二十个。
  • 古代最早的丈量单位,很多都来自人体。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尺子还未诞生的时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丈量世界。

会意字:“拼积木”造字法

  • 象形字和指事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拆不开。
  • 这样的汉字,我们叫作“独体字”,它们由图画演变而来,是一个整体,切分不开,都是些独来独往,单独成字的“独行侠”。
  •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这一讲要介绍的会意字,还有一种,是下一章要讲的形声字。
  • 古人用“文”来指那些用图画的办法造出来的独体字。
  • “字”指那些在独体字的基础上,通过合体变身,不断滋生出来的合体字。
  •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这是汉字最基本的分类。
  • 会意字是把不同的文字像拼积木一样拼合在一起,“会”聚不同汉字的字“意”,从而造出新字,表达新义。
  • “止戈为武”——停止干戈、阻止战争,这就是“武”的意蕴所在。

形声字:超厉害的造字法

  • 根据统计,汉字中有将近90%的形声字
  • 形声字可以一分为二,一半是形符,一半是声符,形符表达汉字的意义,声符提示汉字的读音。
  • 声符提示字音,而不是完全等于字音。
  • 一开始,古人发明形声字,是为了强化字义
  • 形声字也能够分化一个汉字的不同意义。
  • 通过添加不同的形符,古人把“止”的字义清晰地区分开来,这就是形声字的分化功能。

因形求义:解密汉字的方法

  • 因形求义。顾名思义,因形求义就是利用汉字的字形来解读汉字的字义
  •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造字的时候,古人根据字义来设计字形,字形和字义高度统一
  • 《说文解字》说:“执,捕罪人也。”“执”最初的意思是抓住坏蛋,把他们牢牢地锁起来。
  • 银”是古人用的货币,“行”是大路,银行其实就是金银财富往来之所,是货币流通的地方,是财富来来往往的大道。
  • 找古字、辨六书、查古书

汉字与古代经典

  • “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 第二个层次是“射”和“御”的教育。“射”是射箭,“御”是驾车,这是古人投身沙场、保家卫国的必备本领。
  • 第三个层次是“书”和“数”的教育。
  • 礼乐”教育是涵养品德,“射御”教育是掌握本领,“书数”教育是获取知识。
  • “学”的本质是一种精神觉悟,这种觉悟不仅是指掌握了多少知识,更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 “学”是精神觉悟,“习”是行为实践,它们是一个人成长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学而时习之”中,体现出心灵觉悟和行为实践的统一,这也是儒家传统中的“知行合一”。
  • 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根据大自然的节奏展开学习,把内心的精神觉悟落实到行为实践之中,落实到每个人具体的生命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人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能收获一种生命的充实与拓展。也正是这种成长的收获,给人带来发自内心的喜悦。
  • “悦”就是生命中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彻底的开解与觉悟。
  • “学而时习之”代表着孔子根本的人生方向,那就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如何通过不断地觉悟与实践,不断达到无限的高度与可能。

早·暮·时 太阳与时间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间·明 月色入门窗

  • 休闲”的“闲”本字是从月的,而从木的“閑”,在古代用来表示养牛马的圈(juàn)。

期 与月亮一期一会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湖·海·洋 湖光山色,海纳百川

  • “海”指的是紧挨着大陆的近海,比如东海、黄海、渤海。而“洋”指的是比海更遥远、更广大的水域。

社 土地的神灵

  • 在古代,祭祀土地的地方也被称为“社”,祭祀时人们在“社”里聚会,这就是最早的“社会”

木·林·森 参天巨木,茂密森林

  • 呆若木鸡”诞生之初,本来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从容,是个褒义词。

孝 没有血脉就是不孝?

  • 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

璧·瑕 玉璧为什么是圆形的?

  •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cóng )礼地,以青圭( guī)礼东方,以赤璋(zhāng )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huáng )礼北方。

心·思 汉字中的心灵世界

  • 五脏中,脾脏与土相配,是土藏;肝脏与木相配,是木藏;肺脏与金相配,是金藏;肾脏与水相配,是水藏。至于心脏,与火相配,是火藏。

齿 “齿”和“牙”是一个意思吗?

  • “牙”是嘴巴深处的大牙,“齿”则是嘴巴前面的门牙。

音·韵 声音和韵律

  • 在古代,“音”指人为的、加以修饰的音乐,而“声”则是自然的、不加修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