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版权页
- 少有人走的路 : 心智成熟的旅程 : 白金升级版 /(美) M.斯科特·派克著
出版者语
- 身体因快乐而结合,心灵因痛苦而靠近。
名人名家评论
- 开辟一种新的思维和思考问题方式。
- 在你比较年轻的时候,你爱上一个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被人伤心,你伤其他人的心。无论通过这一切你是不是真正能够学会怎样去爱,无论你是不是曾经爱过,真正爱过,这些都是重要的事情。
- 我学这个不是想分析别人,而是当我遇到一些事情,比如被人说好或者不好时,我能相应地调节心态。
- 因为生活不是自己的事情,你的情绪完全影响你身边的人,影响跟你工作的人,甚至影响家人……
- 有利于对自己的认知和保护,另外对社交也很有帮助。
-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 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 心安是与懒惰对立的,该你去做的,你不去做,你不可能心安。只有成功地努力过,才能达到心安,所以佛教说,“非积极也消极也”。
- 当我们能够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地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者理论。
-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谓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少有人走的路》
中文版序
-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 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前言
- 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为患者保密,
- 心理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极少能够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 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第一部分 自律
-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问题和痛苦
-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
- 第一个月,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看法,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父母的情况。接着,我们又讨论了她对工作与成就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她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后来,我们还谈到她与丈夫和同事的竞争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给她带来的恐惧感
-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子不教,谁之过
-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解决问题的时机
- 问题降临时,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承担责任
- 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 她瞪着我,说:“就在这里糟糕的道路上学习吗?你一定是疯了。”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逃避自由
- 大多数患者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忠于事实
-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
移情:过时的地图
- 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我们必须忠于事实,尽管这会带来暂时的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感,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并承受这一过程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忠于事实。
迎接挑战
- 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也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的方法。
- 完全忠于事实的第三个要求,就是我们需要一辈子保持诚实。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
隐瞒真相
- 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其次,要牢牢记住,除非是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最后一点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保持平衡
-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抑郁的价值
- 我们不妨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简单归纳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无所不能的幻觉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二者)的欲望童年的依赖感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无拘无束的自由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青春的性吸引力长生不老的空想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身体永远健康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总体说来,这些就是我们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放弃这些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放弃与新生
- 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而杰出和伟大本身,则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表面上这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
爱的定义
-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坠入情网
- 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无须努力。当最初的激情褪去时,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灭,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自我界限得到扩展,让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
浪漫爱情的神话
- 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错当成了永恒的爱。为了追求永恒的爱,为了追逐那种幻觉,我们后悔不迭,要么与对方分道扬镳,要么一辈子生活在悔不当初的痛苦之中。
- 因为他们可以把伴侣当作独立的个体,让对方独自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彻底找到问题的症结,使婚姻和家庭迈向成熟。
再谈自我界限
- 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了精神贯注的境界里,于是,我们的自我界限便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后,自我界限就会淡化,而这时,我们的心智便获得了成熟。随着爱的进展,自我与世界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最终让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
依赖性
- 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
精神贯注
-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自我牺牲”
-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是无私,而是行为的目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爱,不是感觉
-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关注的艺术
-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料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对对方的关注,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能促进对方心智成熟,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让我们付出努力。
失落的风险
- 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独立的风险
- 人生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投入的风险
- 充分投入,是真爱的基石之一。全身心的投入,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 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他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 有的人认为,父母为子女经受痛苦与牺牲,是一种殉难行为,甚至是自我毁灭,这完全是危言耸听。实际上,父母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女。如果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漠视了这一点,白白错过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机遇。
冲突的风险
- 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指责爱的对象,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多半是以为自己在见识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爱一个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爱与自律
-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 恣意放纵、漫无节制的情感,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古代谚语说:“浅水喧闹,深潭无波。”真正掌握和控制情感的人,不仅不会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情感更为深刻和成熟。
爱与独立
-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 她也能够接受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事实,以开朗而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她学会了自尊自爱,学会了照顾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过于依赖别人。
- 和其他成年人相比,她变得相当成熟。在与精神分裂症的较量中,她的经验、勇气和智慧,或许能使她更为坚强,她将来要经受的痛苦,也会比别人少得多。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往往是典型的自恋狂。
-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要也不加体会。
-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爱与心理治疗
- 人类心智的成熟过程,也比肉体或病毒的变化更吸引我。
- 马西娅,你来看病有一年了。说实话,我们的关系不是很顺畅,大部分时间都在对抗,这使我们都感到无聊、紧张和恼怒。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告诉你,在这一年里,你能够忍受不便,一周接一周、一个月接一个月地来看病,表现出很强的毅力。如果你不是自尊自爱、追求成长的人,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你努力追求上进,怎么可能是无药可救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并不是无药可救。你也有资格得到我的尊重。”
- 真正的爱,是让心理治疗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
- 许多人产生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爱,或者得到的是畸形的爱。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爱和关心,才能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补偿,使疾病更快地得到治愈。
- 如果陷入情网,自我界限会出现崩溃,其独立性又会出现大幅度倒退。
- 所有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情感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心理治疗关系。
- 在我看来,一个人坚持不懈,跋涉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爱的能力就会不断增长。
- 人际交往是彼此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也是给予治疗和接受治疗的机会。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我们既不能学到什么,也不能教给别人什么。
爱的神秘性
- 爱是推动心理治疗的重要元素,而爱的缺乏则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 也许我的回答不能使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满意,不过,我希望它多少有一些启发的作用。
- 真正的爱,其对象一定是人,只有人的心灵才具有成长的能力
- 真正了解爱的秘密的人,也许是那些潜心研究宗教的人。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
信仰与世界观
- 事实上,对于世界的规律和本质,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看法与信念,只是未必说出来而已。
- 信仰的是个可怕的、想割别人喉咙的上帝。”
- 人的信仰都来自其文化环境。
- 他们还说,每天打我一顿,可以让我的身体更加健康,而且能促进我的道德修养。”
- 我们毕竟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他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
科学与信仰
- 有关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与死亡的问题,一切二手材料我都无法接受。我不可能依靠对“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来生活。我要想真正地活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独一无二的怀疑与挑战的意识。
凯茜的案例
- 凯茜,你认为自己快死了,是你自以为了解上帝的想法。你对上帝的了解都是来自别人的看法,但那大都是错误的。
- 她毕竟同霍华德发生了关系,她以为只有婚姻才能使这种关系合法化,不然她的罪孽就会更大。
- 只有当她对自己的罪恶感开始质疑时,才开始透露性幻想和自慰带给她的诱惑
- 我的母亲很早就教我,对天主教会不能有任何怀疑
- 凯茜逐渐意识到,在她母亲貌似温情的言传身教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感。与母亲冲突和对抗,对于凯茜是不可想象的事。
- 她需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自行做出决定,这让她感到害怕。在通常情况下,由母亲替她做出决定,才能让她感到安全。按照母亲和教会的价值观行事,一切便简单得多。自行去寻找人生的方向,显然需要经受更多的痛苦。
- 她经受了磨炼,变得坚强而自信。
- 凯茜这样的病例如此常见,以致许多精神病学家和精神治疗医师把宗教视为“撒旦”,他们甚至认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神经官能症——一种禁锢心灵的非理性观念。
马西娅的案例
- 她的父母富于理性,而且能满足她的经济要求,但感情上却同她保持着距离。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事业,却没有花时间陪伴女儿。马西娅成了心理上的孤儿,成了典型的“不幸的富家子女”,但她却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 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仿佛置身在一幅宏大的蓝图上。虽然对整体图景所知不多,不过我知道它的确存在,它是那样美好,而我是它的一部分。
- 我们或许会问:为使治疗取得成功,心理学家是否必须主动挑战患者的无神论与不可知论,甚至有意识地引导患者信仰宗教呢?
特德的案例
- 不管在哪个领域,我碰到难题就会泄气,觉得自己的选择是个错误。我感觉人生堆满了难以克服的问题。”
- 其他同学在一个月内就能完成这一任务,而他却花了三年时间。此后他就什么事也没有做成。七年前,他搬进了那座森林,独自住在小木屋里。
- 其中之一就是,不管做什么事,他都缺少起码的激情。
- 与缺乏激情的态度相伴而来的,是对一切都表示轻蔑和不屑,似乎没有任何事物能让他满意。他用挑剔的态度,跟可能影响他情绪的一切事物保持距离。
- 特德梦见了教室和上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治疗
- 特德最大的安慰,就是躲在乡下独自散步。由此可知,早在10多年前,在他的内心深处就种下了离群索居的种子。独处能让他松一口气,真正远离哥哥们的折磨。
- 独来独往,喜欢像隐士一样
- 人生某些痛苦原本就是难以避免的,生命原本就是矛盾而庞杂的组合。
- 治疗终于触及到了特德神经官能症的本源。他开始凭借意志力,自行做出决定。他一再提醒自己,他不是10岁的孩子,不必再受父母的管束和哥哥的欺负。他开始培养对某些事物的热情,表达对生命和上帝的热爱。他最终决定去神学院。
婴儿与洗澡水
- 前面举出的例子,都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信仰上帝是否是一种心理病态?要消除童年时的传统观念与迷信思想的束缚,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 我坚定地认为,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学本身很容易成为一种文化偶像,我们亦应保持怀疑的态度。
- 你应把想法和感受告诉医生,坦率地说出一切,这样治疗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 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事物,就会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奇迹。
第四部分 恩典
- 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
健康的奇迹
- 恩典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然而,在传统科学和“自然法则”的概念框架下,这样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只能被归结为奇迹。
- 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我们所不了解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渡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 我们不了解个中内情,只是隐约感觉到,某种一向保护我们的力量,在某些患者身上忽然间失去了效力。
- 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所有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即心理上首先出现问题,然后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失效。
- 在人生某些阶段,某些人的确容易遭遇一系列意外事故,但在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对意外事故都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 你仔细回顾你自己的一生,也很容易发现,生活中有无数“千钧一发”的时刻,带给你极其神奇的体验。你险些发生意外事故的次数是实际发生的好几倍
- 我的这些朋友并不是信仰宗教的人,他们感到神奇,是因为在那些交通事故中根本不存在逃生的可能性。
- 同步性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不过在思考同步性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潜意识的相关内容。
潜意识的奇迹
- “这就是你的意识,而圆圈内的其他部分则是你的潜意识,占了总面积的95%以上。如果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就会发现你的潜意识——这个你所知甚少的‘自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的神秘性超出你的想象。
- 他年轻时就希望成就功业,就像他赫赫有名的祖先
- 即便我们的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潜意识也会提供各种信息,与我们沟通,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问题。此时,它采取的方式与通常的梦略有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杂念”。
- 人类有潜在的欲望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并不构成问题。只有当意识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造成的痛苦,宁可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摒弃和排斥时,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
- 我们约定时间见面,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迟到,虽然可能只是迟到几分钟。我告诉她,这可能是她对我本人感到不满,或是对我的治疗方式感到不满,或是对两者都有意见,所以才故意姗姗来迟。我想以此暗示她真正的心理状态。起初她坚决否认,说她迟到是因为出了小小的意外,她对我本人以及我们的合作都很满意。
- 我坦率地告诉她,她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状。很快她就痛苦地承认,她的确对我怀有怨恨,因为某种原因一直在生我的气。就这样,她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治疗便取得了新的进展。
- 还有一位患者,他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在家中发脾气,不能对家中任何人发火,甚至不可以流露出恼怒的迹象。
- 你希望参加派对的那个‘姐姐’并不是你的亲姐姐,而是你妻子的姐姐。我想,你不仅不喜欢你的亲姐姐,甚至可能对她恨得要命。
- 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都戴上了面具。因此,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中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不过,意识的能力终归有限,常常让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要让心智成熟,我们需要聆听潜意识的声音,让意识中对自己的认识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 因此我们在教育别人的时候,并不是在把某种新的东西强塞入他们的思维,而是把这种东西从他们思维中引导出来,让它从潜意识进入意识。
好运的奇迹
- 蒙太古·乌曼和斯坦利·克利普纳这两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成功证明清醒者可以把头脑中的意象传送给多个房间之外的熟睡者,使该意象出现在后者的睡梦中,并且这一现象是可以重复的。实际上,这种意象的传送并不仅仅出现在实验室中,两个彼此相识的人,确实经常会做意象相同或类似的梦。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无从可知。
- 同步原理无法对奇迹本身做出解释,只能告诉我们,所谓“奇迹”也许只是极平凡的事件,只不过它们与特殊的时机巧妙配合,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 这也使我很想知道,是否真的存在超感知觉或者别的什么,总之,我没有任何理想的解释。”
- 现实生活中反复发生的这种在统计学上概率很小的事件,带给我们好处的几率,远比造成破坏的几率大。我所说的“好处”不仅是救人一命,也包括促进心智的成熟,改善生活的质量。
- 她的笛卡尔式的逻辑过于精密,几何式的现实观无懈可击,让我的一切努力都变得徒劳。
- 事实上,有的人之所以不懂得把握机会,坐视机会的消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恩典的存在,也从不知晓某些好运的价值,因此也就从未“意外”发现过令人惊喜的事物。换句话说,人人都有机会与恩典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在恩典降临时不懂得把握。他们对类似的好运不以为然,以为不值得小题大做,结果任凭大好的机遇从身边溜走。
- 我碰巧看到了这本书,不知为什么,我想它可能对你有用。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 《人们怎样实现变化》,作者是艾伦·威利斯。
- 说它不寻常,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绝不可能发生;说它寻常,是因为这种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事件,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它们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敲打着我们意识的房门——就像那只甲虫轻轻撞击着窗户玻璃一样。
恩典的定义
- 第一,它们具有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 第二,它们的具体作用机制要么仍旧未被人们完全了解(例如在身体抵抗力和梦境的例子中),要么完全不为人知(例如所谓的超自然现象),总之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已知的自然法则来解释。 第三,它们是人类世界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会反复发生。 第四,尽管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识影响,但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观思维之外。
进化的奇迹
- 随着年龄的增长,肉体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在人的一生中,心灵却可以不断进化,乃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换句话说,心灵可以始终生长发育下去,其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在我们的一生中,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无穷无尽,而且没有任何限制。
-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
开始与结束
- 如果我们认为上帝是充满爱的,那么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帝想让我们成为他自己(或是她自己,它自己)。我们成长的方向就是变成上帝。上帝不仅是推动进化的力量,而且是进化本身的目标。神学典籍里“上帝既是开始又是结束”的说法,含义就在于此。
熵与原罪
- 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
邪恶的问题
- 在我看来,懒惰就是原罪,常常通过心理疾病而得以呈现。
- 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
意识的进化
-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跟我们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本来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要获得恩典,我们就必须见到上帝,而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想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经常自我反思。上帝与我们之间的界面,相当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界面。简而言之,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我们内心的上帝。我们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 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 实际上,意识是精神病理学探讨的重心,所有的心理疾病,其实是意识出了问题所致。我们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识抗拒潜意识的智慧的结果——意识患了疾病,潜意识想给它进行治疗,意识就会与之发生冲突。心理疾病是意识背离上帝的结果,而所谓上帝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力量的本质
- 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仅仅依靠投机取巧或头脑中的灵光闪现,很难达到目标。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踏出任何一步,都须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 神经官能症是人生痛苦的替代品;要让心理恢复健康,就要不惜任何代价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如果我们偏离潜意识的意愿,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 我们趋向于逃避一切痛苦和折磨,因此对某些消极现象可能熟视无睹,对残酷的现实可能不闻不问,我们的目的只在于捍卫自己的意识,不让真实的信息侵入其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意识的防卫机制”。
- 尽管丈夫对她很好,可是,丈夫身上的某些缺点总是让她无法容忍。她的丈夫性格粗鲁,兴趣狭窄,唯一的兴趣就是看电视,这让她感到厌烦。
- 敢于为自己承担责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 此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步入崭新的天地,曾经无比复杂的问题,变成了难得的机遇;令人痛恨的障碍,变成了值得期待的挑战;头脑中可怕的杂念,变成了有益的心灵启示;令人恐惧的内心感受,变成了活力与希望的来源;沉重的精神负担,变成了来自上帝的美妙恩赐。
对恩典的抗拒
- 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说过:“如果你兼有爱和付出两种禀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一切事情。”
迎接恩典降临
- 是为了强调是否接纳恩典乃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换句话说,恩典是我们自己挣来的。我知道事实就是这样。
-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爱,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让自己值得被爱,做好接受爱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把自己变成自律、心中充满爱的人。如果我们一味刻意追寻别人的爱,期待着有人来爱我们,那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没法真正去爱别人,只能依赖别人。但当我们不求回报地滋养自己和别人时,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可爱的人,这样爱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无论人类的爱还是上帝的爱,其规律都是这样。
后记
- 在世界各地都有人踽踽独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心智成熟之路上,而且默默走过了很远的距离。
- 大约有5%的心理疾病是无法治愈的,而且随着治疗中涉及的深刻自省,患者的病情甚至会更加恶化。
-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选择医生务必慎重,这是你毕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心理治疗是一项不小的投资,不仅需要花钱,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 所以,在精挑细选的同时,你也要信任自己的感受与直觉。通常,和心理医生交谈过一次,你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适合你。如果感觉不适合,那就付清这次的费用,随即另请高明。
- 凡是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如果能够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通常都是正式受过专业训练,值得信任的人。
- 口碑通常是寻找一流心理医生的有效途径。
- 要使心理治疗顺利进行,心理医生必须和患者经常沟通,建立起亲密的感情。
附录 25周年版序言
-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 我不清楚“勇气”为何物,它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无知无畏吧。
- 想必你也可以理解,在过去的主流文化背景下,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怪人,是个“童言无忌”的异类。
- 假如它一夜走红,我一定很怀疑自己是否足够成熟,成熟到可以对付突如其来的名望和声誉。
- 我的意思是说,长期以来,无数人都思考过(只是思考!)别人忌讳的事情。
- 所谓预言家,并不是那种能够看清未来的人,而是能够阅读当代各种信号和特征的人。
- 实际上,帮助,帮助,帮助——它是这本书最终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