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博尔·马泰

总序 一本好书,一个灯塔

  • “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
  • 不管你形成了什么样的关于人性的认识体系,都不要固着在那里。
  •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真理之灯”在手,自信满满地前行时,很可能,我们的眼睛是瞎的,你走的路,也是错的。
  •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
  •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 每一个活出了自己的人,都是尚走在迷宫中的我们的榜样,而书是一种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由一本好书,和一位作者对话,而那些你喜欢的作者,他们的文字会进入你心中,照亮你自己,甚至成为你的灯塔。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我发明过一个小练习,方法非常简单:安静,闭上眼睛,花5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
  • 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 父母们得知道,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根本。相比起来,培养孩子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特别是,不能在培养孩子技能时,和孩子构建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那绝对是舍本逐末。
  • 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 当孩子感觉父母无法主导自己时,而自己对依恋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就会自动依赖其他关系,不再相信父母
  • 导向,是一种帮助人们明确方向、熟悉环境的动力,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
  • 在关系中,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感受到存在感。
  • 孩子是不能同时向成年人和其他孩子寻求定向的,因为他们的大脑接受不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指示,
  • 但问题在于,很多父母和孩子间的原生关系本身就没建立好,于是,同伴感情才开始取代亲子感情,同伴成为孩子的主导。而原本很正常的同伴关系,也随着孩子们成为彼此成长的主导,而变得不正常了。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 绝大多数孩子自杀并不是因为父母,而是因为受不了同伴对待自己的方式。孩子受同伴的影响越大,当他遭遇同伴的冷漠、排斥和孤立时,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 什么是有利的关系?有利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为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以上这些,都是同伴关系做不到的,亲子关系却可以实现。
  • 威胁亲子关系的并不是同伴导向,而是本已脆弱不堪的亲子关系在遇到同伴关系时变得更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 放手与独立,并不是矛盾的。孩子当然需要独立,但独立需要有两个前提:要在父母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
  • 孩子内心的很多需求,其实恐怕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往往需要睿智的成年人主动发现,主动满足。
  •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灵敏的捕捉者,不仅要看到孩子说出来的需求,还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 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之为家。
  • 人类会和很多事物产生依恋关系,比如工作、家庭、朋友、某项运动、某种文化、宗教等,但人类却不能允许这些关系出现竞争。
  •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当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产生竞争时,孩子就陷入了某种“情感外遇”。这种“外遇关系”虽然也挺美好,但一旦替代了原生关系,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 人与人的依恋,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行为、情感和心理方面,想与某个特定的人保持长久的亲近和联系
  • 孩子在能够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之前,都必须在情感上依附父母。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 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是绝对无法靠自己确定方向的,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帮助。这种本能需求,只有被看见,孩子才会有满足感和存在感。
  • 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航标的标志。
  • 同伴无法让孩子认识自我,无法指出孩子的对错,无法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幻想,也无法告诉孩子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意义,更也无法引导孩子制订目标和实现目标。
  • 与父母关系疏离并不是真的不让孩子迷茫,而只是让孩子感知不到自己的迷茫,这更加危险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 依恋对孩子的心理成熟,能起到核心影响作用。所以,孩子最依恋谁,谁对他的影响也最大。
  • 当孩子的精力都放在导向的选择上,他的人格和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 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也要去融入同伴群体、让自己合群,只是源自他们内心的冲突,跟他们是否健康成熟、是不是青春期没有任何关系。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 依恋本质上具有两极性。
  • 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 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 依恋父母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想变成父母的样子,而同伴导向的孩子,则非常讨厌和父母一样,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变得和父母不一样。
  • 成年人眼中孩子的“个性”,其实是孩子的一种伪装,伪装背后,是他们求同的强烈内驱力。而倘若此时我们能看见这种求同的真实原因,就等于向孩子靠近了一步。
  • 就如亲近和疏远,是关系的两个磁极,“效仿”可能是最好的赞美方式,而“嘲笑”则是最侮辱人的贬低行为。
  • 孩子越是想通过共性来亲近同伴,就越容易把成年人当作嘲笑的对象。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 在依恋空缺时就近选择一个人做航标,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而太多父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替代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在某些时刻被暂时替代,久而久之就会被永久替代。 ·大多数情况下,关系之间并不是因为有了联结而自然派生,而是因为空缺而被强行替代。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 这些派生关系,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这个保护圈不仅不会破坏基地,还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搭建起了有力的屏障。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 作为替代品的依恋关系,基本是任性随意产生的,是偶然和混乱的产物。
  • 依恋空缺,是指孩子的原生依恋关系出现了缺失,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导致的结果也是完全无法预测的。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 如果你不懂孩子,你就没办法忍耐他。”你看不见孩子的内心,你也就无法忍耐各种让你崩溃的琐事。
  • 还有一种方式,也能帮人们通过追求共性来实现依恋,这就是认同。
  • 形式3:占有和保持忠诚
  • 对很多青少年来讲,“谁跟谁做朋友”堪称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这是种很幼稚的依恋模式,但却在大部分同伴导向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女生。
  • 一个人越是想在别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越是会在失去重要位置时,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 依恋的第五种形式,就是付出情感,即付出温暖、爱和关切。
  • 世界上最亲密的感情就是相知,这是一种经过了解之后依然喜欢、接纳、张开双臂拥抱彼此的感觉。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 父母真正缺乏的,是教养的“动力”,这种动力不是爱、教养知识、专注力或者教养技能,而是教养的权利。·父母行使教养权利不在于孩子自身的需求,而在于孩子是否渴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养发挥作用,需要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
  • 教养的权利是孩子赋予父母自然的权利,这样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听话,听从自己的教导,也不需要任何的施压、斗争或者额外的奖励。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 教养的权利,指的并不是武力或者强迫,而是指“天生的教养权威”。这种天生的权威,来自父母和孩子恰到好处的同盟关系。教养的权利,是各种关系正常运转情况下自发产生的,不用费心争取,也不用人为推动。
  • 只有看见孩子,才能找到教育的简单之道。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 心理上不依赖父母的孩子,父母是无法给予他们任何情感上的支持的。
  • 父母看见孩子独立了,其实他们没看到孩子只是转移了依赖对象。
  • 孩子依赖父母是教养权威的源泉,也是父母重拾教养权威的唯一途径。

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

  • 教养发挥作用,需要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
  • 教养首先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依恋不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行为,而是一种需要建立的关系。忽视关系,就看不见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当然也会变得迷茫与焦虑。
  • 不论是多动症还是其他孩子问题,都必须首先考虑是不是关系出了问题,然后再去考虑行为问题。
  • 父母最需要看见的不是肖恩出了什么行为问题,而是看见他们和肖恩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什么。
  • 要想夺回教养权威,父母必须跟孩子重新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不仅是身体上的亲近,还要有心理和情感上的亲密。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 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父母导向中的孩子,会开启对父母的依恋模式,自愿接受对方的照顾和引导。·当失去了孩子的依恋做支撑,我们只能靠为人父母的承诺与责任感对待孩子。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 依恋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对成年人和孩子进行排序。
  • 当孩子对父母不再亲近时,教养中至关重要的等级结构也就垮塌了。
  • 当父母强加给孩子各种要求、而孩子又完成不了时,依恋顺序也可能发生错乱。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 教养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一切都源于依恋。
  • 当失去了孩子的依恋,我们只能靠为人父母的承诺与责任感对待孩子。或许对有些人来说这就足够了,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远远不够。
  • 当我们排斥孩子时,我们自身的成熟和责任感确实可以帮我们克服这种反应,但因为依恋关系的淡化,我们会很容易被激怒。
  • 教养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我们之所以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是因为孩子对我们表现出了喜爱,愿意和我们保持联系,想和我们更亲近,而不是因为期盼他能感恩我们的付出。
  • 父母应该看见,自己能忍受孩子种种怪异的行为和屎尿屁,源于依恋。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 教养的基础,是孩子愿意关注我们,愿意听我们说话
  • 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父母身上时,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父母必须不断提高嗓门或者反复重复自己的话。
  • 父母应该看见,孩子之所以愿意听自己的,把自己的建议放首位,源于依恋。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 依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亲近我们。
  • 独处是激发她创造性与迈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 依恋父母的孩子,通常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并以有这样的父母为荣。
  • 孩子只会把自己深深依恋的人当作模范。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 教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孩子提供方向和指导。
  •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养方式有多高明,而在于孩子在自己的依恋程序中,设定的榜样是谁。如果孩子想要寻求指导的人并不是父母,那么父母即使再有智慧,再擅长循循诱导,也没有用。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 对父母来说,依恋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孩子愿意为了父母而努力。
  • 其中“依恋意识”可谓是孩子天生的警钟,会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做让父母厌恶的事。具备这种依恋意识的孩子,会很自觉地不去碰触父母的底线。
  • 依恋意识的核心是分离焦虑
  • 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的上进心。父母的不信任,对孩子而言是极深的伤害,就好像撤掉了孩子航行的风帆,孩子自然没有动力去达到父母的预期。父母需要明白一点:为我们的信任赋予价值的,正是孩子的上进心,而不是孩子的能力。

第6章 逆反心理

  • 什么是逆反心理?它是人在受到强迫时产生出的本能,是一种自发的反抗心理。一个人觉得自己受到控制或者压制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 人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即使成年人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尤其是孩子。
  • 不管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的潜在动力都很明确——本能地反抗所有控制。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 依恋关系消失之后,孩子会把父母的期盼视为压力,把父母的引导当成摆布,还会把自己的服从看作妥协,尤其是那些还不成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更会这么想。
  • 反抗和自己不亲近的人,这是人的本能。
  • 如果说世界上有个人能看穿我们的想法,随时知道我们想让他做什么,这个人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 父母只有看到逆反之下的脆弱,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掌握教养的不二法门。
  • 这种有意识逆反和真正独立之间的转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要能从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
  • 他在本能地拒绝任何新鲜事物,以便腾出空间来形成自己的想法。虽然最终形成的想法是一样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个过程,却锻炼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独创性。
  • 逆反心理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主、新鲜、独立、充满活力的人,成了一个即使脱离了依恋关系,也能独立生活的人。
  • 一个真正成熟、拥有自我意志的人,在面对不同想法时,不再是条件反射地大声反对,而是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别人的想法有道理,他会去思考;如果别人的想法没有道理,他会坚持自己的看法。

示威和屈服

  • 孩子“试图控制”我们,其实是他们需要依赖我们。

助力还是压力

  • 教养权威越是微弱,我们就越依赖助力。
  • 不管是奖赏还是惩罚,本质都是一种控制。控制只能让孩子暂时听话,而无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 所有的亲子冲突,都源于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都源于内心不被回应。因此,父母对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回应,就是: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第7章 逃避感受

  • 作为父母,即使明知关系都具有不确定性,依然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同伴无法提供的东西:一种无须通过取悦的、让自己舒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同等回应的关系。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会选择逃避脆弱,产生防御性的冷酷和无所谓的态度。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 依恋父母的孩子,更在乎的是父母发出的信息和指示,所以在遭遇打击或者伤害后,他们会先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或指导,然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 对父母的依恋,一方面会让孩子在亲子关系容易受伤,另一方面,则会保护孩子在其他关系中更有韧性,这种依恋会展示出内外两个方面的作用:关系内脆弱,关系外坚强。依恋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会伤害你的人”和“不会伤害你的人”两类,它既是一道屏障,又是一把利剑,而这也体现了人类生存的两大主题——依恋和脆弱性——是齐头并进、息息相关的。
  • 作为父母,首要任务是保护孩子不受身体上的伤害,而更重要的,则是看见其内心,从而有力地保护孩子。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 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容易受伤,而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龄人伤害。
  • 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培养他对成年人的依恋,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
  • 保护孩子的最重要因素,是“他们的生命中有一个有魅力的成年人,一个他们认同并能给予他们力量的人”。西格尔还说:“亲子之间如果没有一条坚不可摧的关怀纽带,那么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 我的部分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区分什么是伪装的坚强,什么是内在的脆弱防御机制,前者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后者则会阻碍他们感知自己的情感。
  • 卡尔·荣格说过,我们在自己身上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往往最容易拿来攻击别人。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 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怎样,自己始终是被父母接纳的,被父母看见的。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正好是同伴关系中缺少的。
  • 这种冷淡有一种反抗的意图,在表达着这么一种意思:你不在的时候,我太痛苦了,这种感觉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我要用冷漠把自己包裹起来,对爱无动于衷,对痛也是如此。我再也不想受到这样的伤害了。
  • 孩子越依恋父母,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的抗压能力就会越强。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 为人父母,耐心是教养好孩子的第一步。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 遇到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赶快找到解决方法,却通常会忽略“观察、反思和理解”中重要的第一步——观察。
  • 要想让孩子成熟,就要先把孩子和同伴分开,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越独立,也就越能和他人愉快相处,而且不会丧失自我。
  • 内心体验分离,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开端。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 我们可以呵护孩子的成熟过程,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为他们扫清障碍,但我们却不能强行让孩子长大,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 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孩子成熟呢?答案是依恋!
  • 父母想要助力孩子的成熟,关键是要满足他们的依恋需求。要让孩子变得独立,必须先让他们学会依赖;要让孩子有个性,必须先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共存感;要让孩子适应离别,必须要先承担起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责任
  • 一个人实现独立的过程,要历经整个童年阶段,甚至要延迟到青少年或更晚。
  • 除非孩子知道自己在对父母的依恋上没有后顾之忧,否则他们是无法正常生活、成熟发展的。
  • 它是一种关爱,没有占有欲,不要求个人满足。它是一种氛围,只表明我关心你,而不是因为你先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了,我才去关心你。
  • 父母必须掌握一种方法,既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好的行为,又让孩子依然能感觉到爱,要让孩子敢于在家长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安和最讨人厌的性格,同时又不会失去父母无条件的爱。
  • 有了爱的联系后,人会对“联系人”所期待的事物产生新的兴趣,对独特和个性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会产生新的探索精神
  • 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法成熟起来,是因为他们的依恋饥饿迟迟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无法投入自我的实现中。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 孩子要想感知忙碌,就必须先体验空虚;要想帮助别人,就必须先体验需要帮助的感觉;要想感知完整,就必须先体验残缺;要想感受团聚的快乐,就必须先体验失去的痛苦;要想感受到安慰,就必须先体验受伤的感觉。
  • 满足,是一种让人舒适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的先决条件,是人要具备感知脆弱的能力
  • 唯一的希望,就是跟孩子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温暖他们的内心,这样我们的爱才能真正地传递,起到呵护孩子的作用。
  • 孩子的依恋需求如果真的得到了满足,他们反而会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腻在一起。
  • 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依赖会过渡到独立;但在接受了“无法满足”的时候,依赖也能成功过渡。
  • 无力感导致的泪水,会伴随着一种能量的转移。人们会在哭泣中调适心情,从试图改变事物的执拗,变成一种积极的悲伤,一种理性的退让。
  • 我们要给孩子同伴所不能给的:接受、看见、回应孩子的不成熟,让孩子在爱和认同中自由地做自己。只有看见,孩子才能真正变得成熟和独立。这是成年人才能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 是什么让一个人想去攻击别人?答案就是:沮丧带来的挫败感。挫败感是攻击的助燃剂。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 只有无力感,才能让人放弃行不通的事情,同时消解心中的挫败感。
  • 适应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过程,并且是无意识的,不由大脑皮层的意识区域控制,而是由情感器官控制。
  • 当人感知不到无力感时,既无法放手,也无法接受现有的局限。当人不具备适应的能力,失败时就很难重振旗鼓,迷失时无法脱身,受伤后也就没有能力恢复原来的样子。
  • 先放开攻击性的问题,跟孩子重新建立依恋关系,让孩子归巢,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0章 欺凌问题

  • 依赖同伴的孩子,因为没有了父母的引导,他们会出现退化,一直退化到靠本能和冲动做事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 一个孩子是无法无条件接纳另外一个孩子的,所以身为父母必须承担让孩子依恋的重任,这是在教养过程中父母必须谨记的一点。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 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也很容易变成欺凌者。一方面,孩子会拼命抵触父母的引导,渴望获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渴望一个足够强壮和智慧的人,能来照看自己。

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

  • 记住,和孩子讲道理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道理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任何道理。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 如果这些孩子生活中没有成人用稳固的依恋关系来保护,他们就极可能遭受情感上的创伤,或许是情感封闭,或许是抑郁,甚至更糟。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 欺凌是人类情感脑区中两种最重要的心理动力——依恋和防御心互相作用的结果。
  • 欺凌者,本质上是包裹在冷漠的坚硬外壳下的敏感生物,极不成熟、依赖性强,却还想占据主导地位。
  • 真正能改变欺凌者的唯一方式,是扭转欺凌背后的动力,即让孩子重新融入一段健康的依恋等级关系,让他们放下戒备心理,满足他的依恋饥饿。
  • 保护受害者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们调整自己,重新依赖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感知自己脆弱的一面,学会在挫折面前流泪。
  • 有时,孩子无论多难过,只要能够依靠父母,能和父母一起面对烦心事,在父母面前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们就不会冒险攻击自己或者别人。所以,当孩子产生想吐露心声的时候,父母要看到,并且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先关系,后性行为

  • 最安全的性行为,不是为了建立某种关系而出现的,而是在关系已经让双方安心满足的时候才出现的
  • 性一定要以恋情为前提;我们会建议孩子耐心等待,直到他们相信自己的恋情已经足够健康,超过了性接触的冲动,建立在真正的亲密上。

第12章 成绩不佳

  • 孩子愿意主动学习,其必须具备4种特质: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统一协调的思维、吸取教训的能力,以及和老师的和谐关系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 自我激励是一种能帮助大脑协调统一的综合思维,让大脑能够处理互相矛盾的冲动和想法。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 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关心他人、考虑他人感受的能力,是一种有技巧地和他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 融入社会,不是简单的合群或者和别人处得来,融入社会不光要融入别人,还要在融入的时候,保留自己的特性或者个性。
  • 如果孩子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并珍视别人的想法,才可以证明他能坚守自我,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这是孩子发展中的里程碑,孩子唯有做到了这一点,父母才可以用社交来磨炼孩子的个性或社交技能。
  • 很多时候,教养问题的形成都是父母太着急导致的,他们没有耐心去观察孩子,看见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孩子不需要的东西。这比什么都不给更糟糕。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 明智父母的选择,是把时间投入到培养亲子关系上,而不是执着于处理孩子和同伴的关系。
  • 在孩子和自己建立自我关系之前,不适合和其他孩子建立关系。更好的选择,是让孩子花些时间和看护人交流,或者自己玩一些有创意的游戏。

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

  •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孩子无聊的时候,就是父母应该管教的时候,父母应该用孩子真正需要的依恋对象,趁机来填补孩子的依恋空洞。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 真正的自尊,不是因为我会做某件事,相反,真正的自尊应该是,不管我能不能做某件事,我都是有价值的。
  • 在孩子能够独立做出自主评价前,我们的职责就是给予他们极大的认同,准确看见他们的内心需求,让他们没必要再去别处寻找安慰。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 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习惯和孩子联络感情,每一次分离,都需要用情感联结让孩子重新归巢。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 注意力和兴趣,是亲子关系中很有用的联系纽带
  • 孩子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而是建议在内心的感受被父母看见和接纳,也就是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接受、并喜爱上真实的自己后,才产生的。

鼓励孩子依赖

  • 不要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逼迫他去应对分别,不管是晚上睡觉,还是离开家门,都会在最初引发孩子的恐慌,让他们只想拼命抓紧父母。

做孩子的航标

  • 唤起孩子依恋本能的第四种方式,就是为孩子确定方向。
  • 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主动充当孩子的向导,这是一种美好的责任,会重新激活孩子的亲近本能。

让孩子重新归巢

  • 孩子不论大小,其实内心都是需要父母的,这一点为人父母者必须看见。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 我还是你的妈妈,永远都是。我知道我生气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我不爱你了,有时候我也会忘掉这一点,但我心里,一直是爱你的。我很高兴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有时我们需要这样的矛盾存在。”具体怎么措辞,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真正能打动孩子的,是你说话的语气、动作和眼神。

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

  • 培养亲密感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开口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 1.联系法,而不是分离法
  • 亲密关系,是父母教养权威和影响力的来源,也是孩子上进的动力。
  • 2.出现问题的时候,处理关系,而不是问题
  • 想要保护好亲子关系,父母就要不断让孩子看到:发生矛盾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 3.鼓励孩子流泪倾诉,而不是急着让他吸取教训
  • 适应过程的第一步,就是给孩子呈现一堵“无力之墙”。
  • 关键是,要让孩子敢直面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妄图让事情顺应他的想法。
  • 4.积极的意愿,比好的行为更宝贵
  • 5. 鼓励孩子感受复杂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制止冲动行为
  • 父母的工作,是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情感和想法,并帮他找出起调和作用的意识元素,削弱他犯错的冲动,而不是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
  • 6.要正面引导,不要错误示范
  • 教养存在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不需要管教的孩子,管教方法对他们来说会越有用;而越是需要管教的孩子,常见的管教方法反而越没用。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 人类最基本、最主要的需求,是亲密关系。我们追求的是联系,自己在世界中的关系状态,而不是关于世界的真实消息。
  • 在现实关系中越空虚的人,越容易对数字世界上瘾。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 了解一个人,必须包括两个条件:他愿意展现自我;他的展现,针对的是自己在意的那个人。
  • 网上交流最多的人,最容易感到孤独,而面对面交流最多的人,最不容易感到孤独。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 对网络社交免疫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感觉特别满足。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 孩子最需要的也是互联网无法给予的,是我们喜爱和孩子相处的信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抓紧孩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