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

安迪斯晨风

推荐序 很厉害的人

  • “我也不知道,我将来就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
  • 同样一件文物,不同角度的光照上去,人们所能观察到的细节也是有所不同的,只有将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人们才能排除偏见,接近真理,看清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这便是多学科交叉的价值。
  • 在大学毕业后,我把“很厉害的人”的标准修改为:学识渊博且在不同学科之间做到融会贯通的人。
  • 自然不仅比我们想象的奇妙,自然的奇妙远超我们的想象。

前言 必也正名乎——生物的学名从哪里来?

  • 从语言学角度解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汉语是“孤立语”,而英语是“屈折语”,两者在造词法上有根本的区别。
  • 从逻辑上讲,英国人的祖先可能很早就发现山羊和绵羊不一样,所以用了两个不同的词——goat和sheep来区分它们。
  • 黄色的马叫“骠”,黑色的马叫“骊”,青黑色的马叫“骐”,毛色苍白混杂的马叫“骓”
  • 肉豆蔻和草豆蔻,两种香料的名字如此相似,实际上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
  • 发明现代生物分类法的是一个叫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的瑞典人,他创造了一个用拉丁文命名的通用方法,把生物按照亲缘远近分成了界、纲、目、属、种,现在所有生物的学名都必须应用这一套体系。
  • 那为什么林奈还要用这种已经“死去”的语言来作为生物命名的基础呢?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因为欧洲是当时世界的生物学学术中心,而欧洲地区或多或少都曾经受到过罗马帝国的影响,对拉丁语并不排斥;另一方面,拉丁语的“死亡”反而是它的优势,因为已经没有人在生活中使用,所以也就不会再出现大的变化,生物的名字也就可以保持稳定了。
  • 我们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去查它们的拉丁文学名。
  • 不管是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不管是大鲨鱼奥尼尔,还是美少女杨超越,都属于Homo sapiens这个物种,完全没有区别。
  • 它们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生出能够继续繁殖的后代,也就是说,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实它俩的亲缘相当遥远,睡莲是最原始的几种被子植物之一,所以它们被分开成了不同的目,甚至不同的亚纲,当然,更是不同科了。
  • 水母胸针:弗吉尼亚美术馆藏。胸针的伞状身体由透明的圆形月光石和小钻石构成,卷曲的锥形触须以抛光金料制成,并镶有长方形蓝宝石,触须可动。整个胸针仿佛水母在游动。

六千多年前的文化图腾:鹞鹰

  • 首《晨风》,是这样写的: 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 晨风,一名鹯,似鹞,青黄色,燕颔勾喙,向风摇翅,乃因风飞,急疾击鸠鸽燕雀食之。
  • 而在鹰形目当中,较小的一般叫“鹞”,较大的一般叫“雕”。
  • 后来这句话被省略成了“鹯雀”,比喻那些疾恶如仇的人,志向就是惩奸除恶。
  • 创造龙山文化的东夷族人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肃慎就是后来的女真族的祖先,而在女真语中,“肃慎”的意思就是“东方之鹰”。
  •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
  • 几乎所有以肉类为食的隼形目动物都进入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单。

为什么它一直被讨厌:猫头鹰

  • 鸱鸮却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它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
  • 其实猫头鹰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整个“鸮形目”鸟类的总称
  • 很多地区都有一个古怪的传说:当一个久病的人听到窗外猫头鹰的笑声时,就表明猫头鹰正在数他的眉毛,等数清楚多少根的时候,他就会死。
  • 东汉著名经学家许慎在《说文》中说,枭是一种不孝的鸟类,成年以后会捕食自己的母亲,所以抓住它以后,要千刀万剐并把它的头挂在树上以警示同类。所以“枭”字的象形正是“鸟头在木上”。《史记》和《汉书》中都曾提到,汉朝的皇帝会把猫头鹰肉做成的羹汤赐给臣下吃,为的就是鼓励天下人捕捉它。
  • 其实大约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一直到商代晚期,猫头鹰都曾经是我们华夏民族先民崇拜并且喜爱的一种鸟类。
  • 商朝是一个充满了残忍与血腥的时代,用活人作为殉葬品在当时屡见不鲜。周朝人的祖先也曾经是被商朝欺辱压迫的部落之一,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商朝人崇拜的猫头鹰身上也就有了某种可怕的色彩。
  • 一只猫头鹰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只老鼠,其中尤以长相滑稽、被称为“猴面鹰”的草鸮抓起老鼠来最为凶悍,一个夏天就能吃掉约2000只
  • 它们的眼睛虽然大得出奇,但是只能向前看,不能向侧面转动,所以要看侧面的时候,只能转动脖子。
  • 鸮形目所有种都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汉朝皇帝都养不起的鸟:鹦鹉

  • 不管是哪种鹦鹉,都喜欢生活在温暖炎热的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
  • 商周时期的气候跟现在相比要温暖很多,中原大地上生长着茂密的竹林,大象、犀牛等热带动物杂处其间,与人类为伴。
  • 在古书中,“鹦鹉”有时也写作“鹦”,“婴”和“母”两个偏旁可能是这种鸟儿学人说话的象征,就像婴儿跟随母亲学说话一样,至于后来怎么演变成了“鹦鹉”,就是另一个复杂的语言变化过程了。
  • 东汉时候的大儒孔融就曾经放言说:“吃掉一个对社会没用的人,就跟蒸一只猩猩,煮一只鹦鹉差不多。”当然,他这种“朋克风”的言语后来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
  • 《山海经》并不是同一个作者写的,甚至不是同一个时期写的。大体上从战国到西汉,版本一直在变化,有点像不断更新的杂志,直到西汉刘向父子那里才编校成了一本书。
  • 《后汉书》记载,兴平元年的时候,益州(今四川)的蛮夷给朝廷进贡了三只鹦鹉,它们虽然很可爱,但是每天都要吃掉三升麻子(古代的一种粮食),连皇帝都养活不起了,只好拿去送人。
  • 后来祢衡被黄祖杀害之后,葬在了一座江中小岛上,小岛就叫鹦鹉洲。没错,就是唐朝诗人崔颢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
  •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 据说唐代开元年间,有户人家养了一只鹦鹉,后来女主人和人私通,同奸夫一起谋害了丈夫,整件事都被鹦鹉看到了,但是它并没有声张,而是一直隐忍不发。后来官府追查案情,鹦鹉突然跳出来大喊:“杀家主者,刘与李也。”二人当堂认罪,鹦鹉立下大功。后来这只忠义的鹦鹉也被唐明皇所收养,取名叫“绿衣使者”。不知它和“雪衣娘”相比,哪个更受宠。
  • 不过,其实鹦鹉是很聪明的,它学人说话不是完全的“复读机”。经过训练的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可以说英文单词回答人类的问题(比如“这个木块是什么形状的?”),表现出相当强的认知能力,还可以要食物或表达不满。

曾是祥瑞,今被嫌弃:乌鸦

  • 乌鸦其实不是一种鸟,而是不太会分类的人们对羽毛乌黑的鸦科动物的统称。
  • 其实在很久以前,乌鸦不但不是扫把星,反而是一种祥瑞象征。特别是三条腿的乌鸦,更是被古人认为是太阳神的遗种,地方官员发现以后,是可以上报朝廷求封赏的。
  • 就像商朝人把猫头鹰当成图腾一样,周朝人也把火红色的乌鸦当成他们的精神图腾来崇拜。
  • 汉代人习惯在覆盖棺椁的帛画上描绘想象中的“天界”,在该画右上角画有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可见乌鸦是当时人们崇拜的动物。
  • 春秋战国时期,乌鸦在古人心目中又变成了太阳的象征。
  • “金乌飞,玉兔走”就相当于我们小学作文里面最常用的那个句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要开学了。”
  • 就像《本草纲目》中所说的:“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 有动物行为学家提出了“仪式化喂食”这个概念,说喂食这件事在很多鸟类中,演化出了供给营养之外的交流信息作用,用来维持社群的关系,就像是我们人类“饭局”主要的意义不在于吃饭一样。年轻乌鸦给老乌鸦喂食的现象,不过是这种社会性鸟类的日常生活而已。
  • 从认知能力上说,鸦科动物可能是最像我们人类的鸟儿了
  • 真实生活中的乌鸦用石子把瓶子里的水推高是为了吃掉在水里的虫子,如果想喝水的话,直接从河里或者湖里喝就好了。
  • 神乌在岳州南三十里,群乌飞舞舟上。或撒以碎肉,或撒以豆粒;食荤者接肉,食素者接豆,无不巧中。如不投以食,则随舟数十里,众乌以翼沾泥水,污船而去,此其神也。
  • 宋代人彭乘就说:“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
  • 顺治帝打败李自成入关以后,也在北京紫禁城内饲养了大批的乌鸦,现在北京城里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近栖息的大群乌鸦,其祖先可能就曾经是皇家宠物。

令人倾慕的美貌:丹顶鹤

  • 鹤类有“三长”:嘴长、颈长、腿长,这三大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仙风道骨”的漂亮形象。
  • 从鸟类学上说,所有的鹤科鸟类都属于涉禽,喜欢生活在湿地、沼泽或者江河边上,靠捕捞水中的鱼虾、昆虫以及水生植物根茎生活。
  • 它们迁徙的时候,会按照首领的命令组成一个“V”形,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飞行起来更加快速而省力。
  • 仙鹤飞行时的时速可达40千米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 他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人设崩塌的宠物博主。
  • 正如《易经》中所说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意思是说,叫着的鹤并不刻意炫耀自己,所以后来人们便将注重自身修养而被人称道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 不过它们的寿命确实挺长,可以达到60~80岁,差不多跟人类等同,比一般的鸟类要长很多。
  • 小说中可以用来害人的“鹤顶红”其实是自然界中的红信石,也就是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

动物也能当邮递员:大雁

  • 意思就是长时间没有书信往来了。元曲《折桂令·
  •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 后来人们想出了一条毒计,夜里点燃火把,又很快熄灭,雁奴就会大叫把别的大雁惊走,但它们很快发现并没有敌人出现。这样三番五次之后,雁群里的大雁就会以为雁奴在骗它们,于是就会把它啄死。这样再也没人给雁群站岗示警,猎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全部抓住了。
  • 古人很早就发现,大雁从天空中飞过的时候,会发出特殊的声响,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就是这么来的。
  • 史书记载,孔子去拜访老子的时候,就送给了对方一只大雁,因为雁行止有序象征着礼法,而他想要问的正是“礼”。
  • 元好问很感动,做了一个土丘,将两只情侣大雁埋葬,随后写下了千古绝唱《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 大雁经过人们的驯养之后,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家禽——大鹅。
  • 鹅和大雁一样,都是素食动物,只吃水草和米面饲料,对水里的鱼虾几乎不感兴趣,但有时候也会吃虫子或者螺蛳换个口味。
  • 鹅是一种战斗力非常强的动物,而且有个特性,一旦认定了某人该啄,就会百折不挠地紧追不舍。
  • “雪夜鸣鹅”来代指以智取胜的战事。

无情的“巢寄生”鸟类:杜鹃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每年夏至过后,麦子成熟,即将种稻谷的季节,有时会听到天空中传来奇特的四声鸣叫,农民会说它叫的是“快快布谷”,也就把这种鸟叫作“布谷鸟”。这种叫声的主人就是四声杜鹃
  • 不管是四声杜鹃,还是大杜鹃,张开嘴巴时都能看到鲜红色的口腔和舌头,古人以己度鸟,误以为是杜鹃痛苦啼血,便给它染上了几分悲情色彩。
  • 杜鹃鸟其实是一种相当凶残的鸟类
  •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解释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说鸟类之所以给雏鸟喂食,是因为被雏鸟红色的鲜艳大嘴“诱惑”,而杜鹃宝宝的大嘴更大、更鲜艳,所以是一种超级刺激,类似于容易上瘾的强劲药物,让可怜的义父母们乐此不疲。
  • 即使是真正的寄生虫,它们的寄生行为也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存方式,不能用我们人类的想法施加道德评判。
  • 比如杜甫的《杜鹃行》中说:“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 古人之所以会认为杜鹃鸟和杜鹃花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个时代的杜鹃花开放时间是在芒种、夏至前后,恰好和杜鹃鸟鸣叫的时间近乎同时。
  • 因为杜鹃花往往成片开放,盛开时节会把整个山坡都映作一片鲜红色,所以古人又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映山红”或者“山石榴”
  • 羊儿吃了它会中毒,走起来缓慢踯躅,所以杜鹃花又有了一个不是很好听的名字——“羊踯躅”或者“山踯躅”“红踯躅”,让人想起《变形金刚》中的红蜘蛛。
  •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飞虫走兽

  • 真实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所熟悉的家猫其实并不是中国本土驯化的生物,而是东汉时期才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外宾”,等它被我们祖先熟知的时候,十二生肖早就已经排满了,所以才没有猫年。不过有趣的是,越南也有十二生肖,而且里面有猫,它取代了兔子的位置。
  • 在我国古代,“狸”是一种特别宽泛的概念,凡是长得圆头圆脑的小动物,多半都会被冠名叫“狸”
  •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猫从来没有被人类‘驯养’过,它们(家猫)只是与人类生活在同一领域空间之中。
  • 从唐朝开始,人们还给猫儿取了个小名,叫“狸奴”,这里的“奴”是一种代表宠爱的称呼,唐高宗李治的小名就叫“雉奴”
  • 三种猫的叫法:猫、狸奴以及衔蝉。
  • 当时人们如果想要从别人家要一只猫来养,就必须像娶妻或者纳妾一样下聘礼,又称“聘猫”。聘礼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柳条穿起来的小鱼,另一种就是盐粒,这两种都是猫儿的最爱。

西域来的东方神兽:狮子

  • 不过你知道吗,其实我们见到的所有狮子都是外宾,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产狮子。
  • 直到现在,英国王室的徽章上还有一头代表英格兰的雄狮,英格兰国家足球队也被称为“三狮军团”,只不过战绩一直不佳,被人们戏称为“三喵军团”。
  • 据语言学大佬季羡林先生研究,在古代西亚国家焉耆国的语言中,狮子是读作sisak的,张骞来到这里之后,看到它形象十分威猛,便带回了国内饲养,名字当然也就音译成了“师子”。
  • 因为古印度对狮子的普遍崇拜态度,不可避免地,佛教就和狮子之间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按照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
  • 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实力惊人,既有普通的公务用狮,还有一辆超豪华限量版。直到今天,传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还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石刻狮子。
  • 辨别石狮性别有个小诀窍:脚下踩着球的狮子,一般是雄狮;而脚下踩着小狮子幼崽的,则是母狮子。
  • 民间盛行的舞狮子也是从唐朝开始流行的,不过最早的时候叫作“狮子舞”,也是从西域流传而来。

它真的能活一万年吗:龟

  • 乌龟曾经是我们祖先崇拜的图腾,带着强烈的神性色彩,要不然楚王又怎么会把乌龟的甲壳供奉到祖先神庙之中呢?
  • 晋献公想要娶一个名叫骊姬的美女,便用龟甲占卜,结果是不吉利;而再用蓍草做卜筮,结果却是大吉大利,于是晋献公就相信了蓍草。这时候,为晋献公做占卜的“卜人”悠悠叹道:“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 目前我们知道最长寿的龟是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岛屿上的象龟,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龟,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为食,可以活到将近200岁
  • 《列子·汤问》说,在渤海东面不知道几万里的地方,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海沟,叫作归墟,全天下的河水最后都会流到那里去。
  • 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大的龟鳖类动物是一种叫棱皮龟的海龟,最大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800~900公斤。
  • 在传统神话中,这个蛇和龟纠缠在一起的形象,又被称作“玄武”,是道教所谓“四象”中的一个,居于北海,掌握着水的威能。
  • 明代另一本笔记小说《七修类稿》中还记载,明代在妓院工作的男人习惯用绿色的头巾裹着头,所以“吴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谓其大为绿头巾”,这大概就是今天所谓“绿帽子”的来历。明清时期,妓院里的男人们又被称作“龟奴”,“乌龟”和“绿帽”两大不雅头衔也在这时候正式合体了。
  • 一般来说,龟的壳比较硬,上面有格子,鳖的壳比较软而光滑,且没有格子;龟的头更圆一点,鳖的头则是三角形的;还有就是龟有淡水龟,也有咸水龟,而鳖只能生活在淡水里。

动物居然也有拖延症:狐狸

  • 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大禹,其妻子涂山氏就是一只长着九条尾巴的狐狸
  • 一般情况下,我国古人所说的“狐狸”都是指曾经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赤狐。
  • 在蒙昧的上古时期,人们发现,当自家周围出现狐狸以后,庄稼的收成会骤然提高,粮仓中的存货也很少遭窃。于是不明真相的古人便认为是这些狐狸带来了吉祥如意的兆头。在很多发掘了的汉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九尾狐这种神奇的动物出现在石刻画像或者砖画中,和传说中的月中神物玉兔、蟾蜍等一起为人们所尊崇。
  • 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记载,冬季河水冰封以后,多疑的狐狸一定会先俯下头,听清冰下没有流水声,确定河冰厚实以后,才肯过河。后来人们就用“听冰”或者“狐听”来表示处事慎重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最早提出“狐狸精”这个概念的人可能是东晋时期的道士葛洪,他在《抱朴子》一书中声称,狐狸、豺、狼都可以活到800岁,到500岁时就可以变化成人形了。
  • 古人还给狐狸精取了一个名字,叫“阿紫”,《道士名山记》就说:“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

造人的女娲竟然是:青蛙

  • 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六七千年前,确实存在很多以青蛙为图腾来崇拜的母系氏族,他们的女首领也就统一叫作“女蛙”。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诗人李贺《苦寿短》中说“食熊则肥,食蛙则瘦”,当然不是因为熊掌营养价值高,青蛙营养价值低。这两种动物实际上是身份的象征,肥硕的富人才有资格吃熊掌,而瘦弱的穷人只有去吃青蛙。
  • 所谓顾菟,就是蟾蜍的別名,说明在战国以前,人们已认为在月亮之中有蟾蜍。
  • 蟾蜍在道教传说中还是财富的象征
  •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张宗昌《大明湖》)

点燃犀角,就能看见水怪:犀牛

  • 我们仍然在用“燃犀”来比喻明察秋毫、洞察奸邪。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灵犀”,就是指有着巫术色彩加成的犀牛角。
  • 犀牛是陆地上的第二大动物,吨位仅次于大象,在整个生态圈中基本上没有天敌。造成它灭亡的,除了天灾,主要还是人祸。
  • 最为可悲的是,现代药理学证实,犀牛角的成分主要是角质蛋白,和黄牛角、水牛角甚至人的指甲一样,对退烧、镇痛、利尿和杀菌等都是无效的。

古代皇帝为它玩物丧志:蟋蟀

  •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 促织是蟋蟀的另一个别称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宋代人发现了蟋蟀好斗的天性,从而发明了“斗蟋蟀”这种既残酷,又娱乐性极强的全民活动。

餐风饮露,性情高洁:蝉

  • 五月天有一句很美的歌词:“七岁那年,捉住一只蝉,就以为捉住了整个夏天。”
  • 不过其实只有雄性蝉才会叫,因为雌性的蝉都是“哑巴”
  • 那么为什么是“17”这个奇怪的年份呢?科学家解释说,因为17是一个比较大的质数,无法被2、3、4等数整除,而这些数字往往都是蝉的天敌们生活的周期,这样一来,周期蝉就在最大限度上避开了这些天敌。没想到这种小小的昆虫竟然还是一位数学高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意思是说,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之中,蜕变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却只饮露水,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特质正好暗合了中国文化中文人对自己的期许,所以某种意义上,蝉也成了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图腾。
  • 汉代人认为蝉的羽化就像人的重生一样,所以在墓葬中往往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
  • 垂[插图]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和诗人的美好想象不同,其实成年蝉的食物并不是露水,而是树木的汁液,它们长着一种很像是针管的口器,可以把锋利的尖端扎进树皮的缝隙中,把树木细胞中的汁液吸食出来享用。

紫禁城里为何建螽斯门:蝈蝈

  • 在古人看来,螽斯之所以能够子孙兴旺,主要是因为它们中的雌性“不善妒”。
  • 络纬”正是螽斯在古代的称呼。
  • 螽斯不喜欢同类相残,所以一般不像蟋蟀那样被用来角斗,而是直接放到院里的丝瓜架上任其鸣叫

六足四翼的小型战斗机:蜻蜓

  •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湖北省荆州市楚墓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由于其外形酷似蜻蜓的复眼而得名。
  • 含氧量越高,昆虫的体形越大。

它真的可以断尾分身吗:蚯蚓

  • 蚯蚓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知道,落叶、木屑等锁住了自然界大量的碳,而通过蚯蚓的取食消化,这些碳又再度成了可以被其他动植物吸收利用的状态,我们没有被无穷尽的枯叶淹没,蚯蚓是首屈一指的功臣啊。
  •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瓷器的特征之一,釉层中常有曲折的纹理,状如蚯蚓走泥。
  • 蚯蚓是典型的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物,也就是说,它们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

树木莫莫

  • 从上古时期到两汉,桑树林都是一种充满暧昧的场所,无数少年男女都选在这里互相勾引,然后做一下爱做的事情。对热恋中的男女来说,桑林几乎可以比拟现在城市中风光旖旎的酒吧。
  • 后来人们也用“空桑”来代指来历不明的孩子。
  • 刚结出来的时候,桑葚是黄白色的,然后越长,颜色变得越深,等到长成深紫色的时候,就完全成熟了。

凤凰栖息的神树:梧桐

  • 这种所谓的“法国梧桐”,其实既不法国,也不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它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跟梧桐毫无关系。
  • 南京的梧桐大规模种植有两次。第一次是1928年到1929年的孙中山奉安大典,当时蒋介石还只是军事主帅,不仅管不了南京建设,党国之内地位还不如汪精卫;第二次则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而且主要种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次,种植总数近八万株。所以,现在我们啧啧称道的“紫金之心”“爱情之链”其实也跟蒋介石没有太大关系。
  • 有趣的是,似乎日本人也把泡桐树当成了梧桐,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习俗,在女儿出生的时候,要在家门前栽种一株泡桐树,寓意女儿能成为凤凰。
  • 古代制琴业中有“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的“桐面梓底”说法,所以“丝桐”还一度成了古琴的别称。

三千多年前的美食:梅

  •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不过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专门培育两种不同的梅树:一种是观赏用的梅花,有多种造型,甚至还有重瓣花,但结出的果子不中吃;另一种是食用性的梅果,开出的花小而暗淡。
  • 成熟的梅子是酸中带甜,基调是酸;而杏子则是甜中带酸,基调是甜。
  • 每年农历五月夏初,正是梅子由青转黄成熟的季节,江南往往会被阴雨笼罩,长年累月下个不停,就像宋代诗人贺铸所写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所以人们就干脆把这个时间点叫作“梅雨季节”。
  • 那它为什么叫“话梅”呢?原来在古时候,这种小食品并不是吃的,而是给“说话(说书)先生”用的。他们每天都要长时间不停说书,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来不及喝水怎么办?可以在嘴里含上一颗话梅,这样自然而然就满口生津了。
  • 后人用“梅盐”来代指宰相
  • 不过古人大概也是有点高抬梅花,因为绝大多数的梅花都只能生长在淮河以南地区,到了北方,只能冻死,像歌里面唱的“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情境实在是非常少。
  • 从植物分类学角度说,蜡梅和梅花是八竿子打不着,梅花属于蔷薇目蔷薇科,而蜡梅属于樟目蜡梅科。

最具佛性的树:菩提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菩提”实际上就是梵语“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而佛教当中的“佛”,意思也是“觉悟者”。
  • 真正的印度产菩提树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归属于榕亚属下榕组菩提树系,就亲缘关系来说,和我们常见的盆栽榕树、橡皮树、小区里的无花果树都是一家人。

唐宋时期消暑美食:槐

  • 《周礼注疏》中记载,朝廷的议事场所按照惯例,要栽种九株棘(酸枣树),象征赤心报国的朝士;还要栽种三株槐树,代表朝廷里最有权势的“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因为“槐”通“怀”,代表了上位者“虚怀若谷”谦虚听取意见的态度。到了东汉时期,“三槐九棘”就成了朝廷里面三公九卿这十二大高官的代称。
  • 槐木烧的柴火,一般是冬季来取,所以后来人们也用“槐火”来代指冬天。
  • “槐黄”也就成了科举考试的代称,有科举的年头,被称为槐秋,而举子赴考,称为踏槐。
  • 枝干上面长着刺的是刺槐,距今100多年前才从美国引种过来,属于彻彻底底的外来物种;而没长刺的是国槐,它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槐树。
  • 国槐树的花不能吃,而洋槐花不但能吃,而且很好吃。
  • 的“绿衣黄裳”,黄色衣裳就是由槐米染成。明代李时珍写的

芸香科柑橘属中的翘楚:橙

  • 几乎所有的柑橘类植物都发源于我国古代的南方地区。
  • 橘和枳根本不是同一个属的植物,当然不可能变来变去。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暗淡轻黄,花中一流:桂

  • 桂花又称木犀,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的树干截面纹理有点像犀牛的角
  •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堂弟考中进士之后,赠送给他一首诗,其中两句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从此之后,人们又把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人称为“蟾宫折桂”,桂树也就有了另一层美好的寓意。
  • 用作香料的“桂皮”也跟桂花没什么关系,它是另一种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皮制成的。
  • 鲜桂花不能摘下来就吃,必须经过蒸制杀毒或者糖渍后,才可以食用。
  • 每年八月桂花盛开的季节,挑选一些含苞待放的桂花,再加入酒曲和白糖入坛密封三年,再开罐时即可闻到一股醇柔的桂花酒香,让人不由得垂涎欲滴。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古代也有“口香糖”:丁香

  • 宋代以后,才出现了贵族才用的牙刷、牙盐
  • 这个典故流传到了后来,就让“鸡舌香”变成了在皇帝身边当官的代名词,到了唐代特别流行,很多人都写到了自己的诗作里面。
  • 不过无论是长相,还是用处,这种“丁香”和我们所说的香料丁香除了撞名以外,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着,没一点关系。

野有蔓草

  • “葑”就是我们今天的蔓菁;“菲”就是我们今天的萝卜。
  • 菲”字成了女孩子取名时的常用字,人们并不在意它原本指的是萝卜
  • 正因为它这么有用,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才命令军民多种蔓菁,以至于让它成为四川地区的特产之一,又称为“诸葛菜”。

消失了的古代“菜中之王”:葵

  • 五菜者,谓葵、藿、薤、葱、韭也。
  • “葵藿向日”,意思是葵和藿两种植物总是向着太阳生长,古代以此比喻臣子的忠心耿耿。
  • 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明代才传入我国
  • 唐代中期,人们选育出了一种味道脆甜、食后无渣、营养丰富,又产量惊人的新型蔬菜——白菘,也就是后来的大白菜。

能染出青色的植物染料:蓼蓝

  • 战国时代的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他所说的“蓝”并不是蓝色,而是这种可以提取染料的蓼蓝,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又比蓼蓝更青、更好看,作者以此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 其中菘蓝是一种长得很像大白菜的植物,它的根用在中药上,就是我们经常吃的“神药”——板蓝根。

被欧洲人追捧的香料:豆蔻

  • 今属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就是欧洲人所说的“香料群岛”,也就是肉豆蔻的原产地。

传说中的不死神草:蓍草

  • “蓍”字有一个“耆”字偏旁。而“耆”在古代通常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上古时期的社会里,有了问题,往往需要借助部落中耆老们的智慧,所以蓍草也就逐渐笼罩了一层智慧的光环,成为人们占卜的首选。

神仙标配的办公用品:葫芦

  • “匏”也是葫芦的古称,专指那些梨子形状的大葫芦,中间没有“小蛮腰”,适合做水瓢。
  • 葫芦成熟的时候,看上去像是一个腆着大肚子的孕妇,在它的体内有着密密麻麻的种子,而且葫芦藤上硕果累累的景象对上古先民来说,显然就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崇拜葫芦也就意味着对子孙繁衍不绝的渴望。
  • 按照上古时期的习俗,举办婚礼的时候,首先要准备一只匏瓜,将它一分为二成两个瓢,然后新郎新娘各执一个,盛满酒,再将它们的把接到一起,然后两人共饮。这套礼仪就叫“合卺”,寓意夫妻双方从此以后成为一家人。到了后世,葫芦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就改成了双方互相交换杯中酒饮用,这就是交杯酒的由来。

古代吃瓜群众吃的是什么瓜:甜瓜

  • 人常用“黄台瓜”来比喻兄弟。
  • 《新疆回部志》记载说:“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代后记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