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爱德华·L.德西 理查德·弗拉斯特

推荐序一 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 那些被提供报酬的人不再有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外部奖励反而会损害内在动机。不仅是奖励,其他研究者还发现,最后期限、强加的目标、外在的监督和评价都可能会破坏内在动机,这与人们常用的激励策略恰恰相反。
  • 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联结(relatedness)。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自主的需求,才能持续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情,同时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

推荐序二 奖赏会伤人

  • 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食物,驱动着人类去做事,那么这些食物分成哪些种类,偏食会带来什么恶果,如何将偏食损失最小化,又如何发现更好的食物来源呢?
  • 就像是一场交易,你付出社会认可的辛劳,奖赏随之而来。反之,则是惩罚。人类社会日趋温和,战争与暴力日益减少,惩罚日渐隐蔽。渐渐地,社会已经习惯用表扬、声望、金钱、奖品与排行榜等各种奖赏来与你交易。人们相信付出这些,就会得到期待的结果,如听话的下属或孩子。
  • 在发展能力中,比起只通过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进行奖励,任何动物都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
  • 在心理学史上,德西第一次成功通过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动机的伤害。
  • 也不仅仅是类似金钱与玩具这样的实在奖励,有时候不过是名声或称赞等内在观念诱惑带来了伤害。
  • 绩效工资制度会降低员工的自主性与内在动机。
  • 奖赏的惩罚”这一概念与多数假装在努力学习或工作的人们的常识不符
  • “最危险的谎言来自孩子的父母。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很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一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

第1章 “但他是老板” 权威和不满

  • 从词源上讲,自主(autonomy)一词源于自我管理(self-governing)。实现自主,意味着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就是说,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并感到自由。自主行事时,人们完全愿意做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且带着兴趣和决心沉浸在做事的过程中,其行为源于他们真正的自我感觉,所以,他们是真实的。
  • 在某种程度上,非自主的行为就是被控制的行为,它有两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顺从(compliance),即顺从掌权者希望实施的解决方案。
  • 只有自主的行为能带来真实性,因为它意味着行为人要成为自身行为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按照一个人真实的内在自我行事。理解自主、真实性和自我的关键是被称为整合(integration)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与他内在的核心自我相整合或者相一致的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当引发和调节某一行为的过程与自我相整合时,该行为才会是自主的,这个人才是真实的。在这个意义上,真实就是与真实的自我一致。
  • 当他的行为带有“不得不做”而不是“选择去做”的体验时,就既不自主,也不真实。
  • 由于整合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个体的行为很可能是由自我以外的因素所发起和调节的。
  • 自我是一个整合的心理核心,在其指引下,个体按照真实的意志来真实行事
  • 自恋与拼命地寻求他人的肯定有关。它需要一种向外的关注(关注其他人在想什么),这种关注会让人们远离真实的自我。对自恋的专注并不是由于人们与自我的一致,而是源于他们已经失去了与自我的联系。在控制型的社会里,人们采用自恋的价值观,因为他们没有发展整合的和健康的自我所需的心理滋养。自恋不是真实性或自我决定的结果,而是它们的对立面。
  • 真实性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工具,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
  • 正确的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激励他人”,而是“人们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他人激励他们自己”。
  • 人们终其一生都在纠结自己是否在做自己的选择,即他们的行为究竟是自主的还是受外部因素或自身某种强大力量控制的。选择是自我决定和真实的关键,而一个人是否真的选择做某件事,对于大多数民事和刑事审判都至关重要。
  • 这个问题涉及人们是否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况。
  • 主从关系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人们可以用自主和真实的方式来规范自己,也可以用控制和独裁的方式对自己施加压力和批评自己。到底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主从矛盾的解决程度。
  • 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利用全面的动机研究来探究自主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思如何在疏离的世界中促使人们负起责任。
  • 阴险的广告勾住了人们的自我;处于支配地位的人控制和贬低与他们交往的人;工具性思维(instrumental thinking,意思是将一切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被过分地强调;物质财富的作用被高估;以及社区捐赠日益减少。
  • 实证方法的运用在验证或者驳斥理论假设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即便如此,它也有很大的劣势:它是一个极其缓慢和系统性的过程。
  • 怎样促进负责任的行为(比如有效地工作,高效和愉快地学习,以及长久地摒弃不健康行为)的产生,使社会和个人都受益。

第2章 我只是为了钱 关于奖赏和疏离的早期实验

  • 奖赏可能会增加行为的可能性,但只有在不停地奖赏的情况下才会如此。
  • 唯一可能的“奖赏”似乎就是活动本身。
  •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当他们不再一心想着满足自己的温饱或者服从父母的要求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满怀激情地学习。但是,我们在这种文化中面临的最令人不安的问题之一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动机大为减弱。
  • 行为主义的原则:对特定的、可识别的行为给予奖赏,并在行为发生后尽快这么做;注重奖赏而不是惩罚,并且始终如一地给予奖赏。
  • 人们从根本上是被动的,并且只有在环境给他们带来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的机会时,才会做出反应。
  • 孩子们并不是被动地等待奖赏来吸引他们学习,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事实上,他们天生就有学习的动机。
  • 内在动机是指完全参与活动本身,而不是达到某个目标(无论是赚钱还是画画)。
  • 核心的问题是:相对于没有获得奖赏的研究对象,获得了奖赏的研究对象的内在动机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了获得奖赏而拼拼图时,他们的内在动机到底是会增强、不变还是减弱?
  • 一旦人们开始获得奖赏,就会对这项活动失去兴趣。然后,当没有奖励时,他们的表现就大不如前。
  • 金钱奖赏削弱了人们的内在动机。
  • 内在动机的关键是人们希望成为自己行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纵的“棋子”。
  • 虽然他们会继续为钱而拼拼图,就像许多人继续为钱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样,但他们与活动的关系,已经变成紧张的和工具性的了。
  • 但事实上,工作时间的大幅延长,在我们的社会中只用了相对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却没有发生“政变”。实际上还几乎没有人反对,人们只是更加疏离。
  • 当人们被金钱奖赏控制时,便会失去与内在自我的联系。

第3章 我能决定自己的选择 个人自主的需要

  • 人们需要感到他们的行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他们行为的缘由,存在于他们自身内部,而不存在于某些外部控制之中。
  • 有意义的选择的主要益处是能够产生意愿。它鼓励人们完全认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将他们拉进活动中,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意愿,减轻了他们的疏离感。
  • 为了体验选择的感觉,你需要知道(或者能够发现)可能性、限制性和隐藏的特性。如果在缺乏这些信息的情况下给他人选择,会让人感觉更像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对自主的支持。这不但可能引起焦虑,而且,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人们更可能犯错误。
  • 如果给予奖赏的人并没有控制的意图,只想把奖赏当作一种表扬(可以说是一种成就的标志),那么,接受者可能不会觉得奖赏是一种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奖赏应当不至于损害内在动机。
  • 以非控制的方式给予奖励,需要一种人们很难做到的发自内心的诚实。
  • 以支持自主的方式来设定界限(换句话讲,从受到界限约束的人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他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操纵或控制的对象),就有可能在不损害个体真实性的情况下鼓励他肩负责任。

第4章 追求体验还是结果 内在动机与外部控制

  • 追求体验还是结果 内在动机与外部控制
  • 外部控制往往只会让人们关注结果,从而导致他们走捷径,这样的捷径可能令人讨厌,或者令人难过。因此,外部控制给人的感受,与内在动机带来的振奋人心的体验相去甚远。
  • 当时间似乎瓦解、消失、不复存在时,当体验过程中的投入状态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兴奋感,使得体验者讨厌看到它结束,迫不及待想再体验一回的时候,这些体验就处于一种“心流”(flow)的状态。
  • 动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当然,对有的人来说,学习似乎很有趣;对另一些人来说,学习却很乏味
  • 我们认为,为了测试而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而学会如何将知识积极运用起来,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挑战。
  • 结果显示,为了积极地运用材料而学习的学生,比为了参加测试而学习的学生更能从概念上理解材料。
  • 如果人们在学习的时候知道有人将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加专注于记忆事实,而没有充分地处理信息,因而没有掌握概念。
  • 与自我监控的非评估性的小测验相比,使用评估性的测验来激励学习,会降低内在动机,导致期末考试成绩较差。
  • 当教育者利用内在动机而不是外部控制促进学习时,学习效果会更好。
  • 当人们为了谋求外部奖赏而做事时,和出于内在动机而做事相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低一些。
  • 相对于外部控制,内在动机与更丰富的体验、更好的概念理解、更强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相联系。控制不但削弱了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显然会对执行任何需要创造力、概念理解或灵活解决问题的任务产生有害影响。
  • 第一个问题是,一旦你开始用奖赏来控制人们,就不可能轻易回头。实验表明,当行为成为赢得金钱奖赏的工具时,换句话讲,当人们为了获得回报而行事时,只有预期会得到奖赏,这些行为才会持续下去。
  • 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提到,人们一心想着获得奖赏时,很可能会选择走捷径。
  • 本来我有可能读更多的书,可以从那些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我把目标确立为尽可能多地签名取书而不是真正地读书,所以,我的读书变成了应付,也没能从书本中学到知识。
  • 5岁的孩子当然不太了解道德,因为道德推理能力是在孩子一生中,按照可预测的时间系统发展起来的,那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形成道德的概念。
  • 问题在于如何使用奖赏制度来激励那些本身就令人兴奋的事情。
  • 它们会使人们将注意力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所能带来的回报上,毫无疑问,这将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创造性。

第5章 我能做到 带着胜任感面对人生挑战

  • 激励需要人们看到他们的行为与期望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而工具性允许人们看到这些行为与结果的联系。
  • 要使行为-结果联系成为激励因素,人们必须理解它们,将它们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具备运用它们的能力。
  • 这个毒贩之所以从社会掉队,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学会在社会中立足,去完成学业、投入工作,等等。他尝试过一些在他的圈子里存在的简单而诱人的条件性奖赏,但这些只会让他陷入危险境地。
  • 要使外部动机成为激励因子,就必须明确应该做出哪些行为以及它们将会产生哪些结果。
  • 与内在动机相关的“奖赏”是当一个人自由地从事目标活动时自发产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报社自然对他的才华评价很高,想把他培养成一名高薪的编辑,使他走上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但他是一位改写者!他喜欢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挑战和兴奋,也享受他的一流作品带给他的成就感。他拒绝升职,即使他的老板几乎要强迫他接受。
  • 人们非常渴望在与自身环境交互时感到强烈的胜任或高效,因此,胜任可以被视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 在内在动机驱动的行为的背后,除了自主以外,还存在第二种重要的心理需求,即人们在胜任感的驱使下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只为了增强自己的成就感。
  • 所有这些都不是“无组织的”,老师们也没有忽视孩子们或者放任他们自由地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相反,老师们指导孩子、鼓励孩子反思他们做过的事情,同时,年长的孩子也指导年幼的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效仿。
  • 人们要想感到自己胜任,不一定非要做到最好或者拿第一,也不一定非得取得“A”的成绩,人们只需要接受有意义的个人挑战,并且全力以赴,就能感到自己是胜任的。
  • 表扬男性会增强他们的内在动机,但是表扬女性会削弱她们的内在动机。很明显,女性被赞美所吸引,而男性则被赞美所激发,因为赞美纯粹地肯定了他们的成功——意味着他们是能够胜任的。
  • 如果表扬是非控制性的,它会增强人们的内在动机;如果表扬是控制性的,它会削弱人们的内在动机;如果表扬是模糊的,不知道究竟是控制性的还是非控制性的,那么,女性和男性可能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女性看起来比男性更有可能将其体验为控制性的。
  • 竞争的真正作用可以被视为提供挑战(可以认为这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考验自己并谋求进步的机会),并让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
  • 如果你能真正自主地支持学生、下属或任何你正在教导或监督的人,你会发现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那就是:这些人通常会非常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能比你评估得更准确。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和他们一起控制和评估,他们会采取防御、逃避的态度,完全可能责怪其他人。有些人则会非常自责,贬低自己,而不是将矛头指向其他人,但这两种类型的反应,都无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也无法带来卓越的绩效。

第6章 走向自我的一致与和谐 发展的内在力量

  • 心理学的第一种身份表现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这些过程通常难以直接观察。心理学的第二种身份体现为对不同行为的重点关注。
  • 我们观点的核心是声明人们在主动与他们身边的世界交互的过程中,通过有机整合而发展。这意味着人类有这样一种基本趋势:他们在内心世界的组织中朝着更加一致和更加完整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人类发展的内在本质是向内心深处的一致性与和谐迈进。
  • 罗杰斯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使内心更加一致和完整。
  • 内在动机是一个有效的概念。由内在动机驱动的绩效,在很多方面都优于由外部控制驱动的绩效。支持和肯定人们感知到的自主与胜任的社会环境会增强内在动机;而削弱人们感知到的自主与胜任的社会环境会破坏内在动机。
  • 人格整合的发展,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你能成为的人,这就是真实。
  • 我们人类是一种天生就倾向于不断奋斗并蓬勃发展的有机体,但我们很容易受到控制并感到无能为力。
  • 当社会环境中有足够的支持,以至于自然的、积极的倾向能够蓬勃发展时,就会出现整合。但是,如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支持,不仅会损害内在动机,而且还会殃及更加完整或连贯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 这种方法是纯粹的控制:辨别不良的行为,并设计一个控制程序,用理想的行为代替不良的行为。
  • 拥有一名支持自主的倾听者的经历,帮助她的自然发展过程回到正轨。
  • 说到胜任和自主时,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感知。要获得内在激励,人们需要认为自己是胜任和自主的,他们需要感到自己是高效的和自我决定的。别人的意见不起作用。
  • 人们是否自主生活,关键在于内心深处是不是认为他们的行为就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感觉自由的心理状态,存在于行为者的心中。
  • 人们不仅需要胜任和自主,还需要在感受到这种胜任和自主的时候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我们称之为联结(relatedness)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
  • 独立的反义词是依赖,也就是依靠他人的人际支持。人们天生会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然后又依靠他人,并且为他人提供依靠。依赖的动机是对联结的需要。它与爱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且,如果我们感到自主的依赖,那是自然的、有益的、健康的。
  • 青少年在依赖父母的前提下表现自己的意愿或意志,而不是强烈地要求独立于父母而生活,对其发展的完整性和今后的幸福至关重要。
  • 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7章 自主地承担重要但无趣的事 当社会召唤时

  • 我们真正的职责是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参加活动,以便当我们不再敦促他们时,他们也会继续自由地参与活动。
  • 在社会中,许多重要的活动是没有趣味的。如何激励人们从事这样的活动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 社会价值观内化的两种类型:内摄与整合
  • 社会化代理人在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父母并没有替他完成内化,孩子要自己内化。
  • 内化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内摄(introjection),弗里茨·皮尔斯把内摄比作全盘吞下一条规则,而不是消化它;另一种是整合,它包括“消化”,是内化的最佳形式。
  • 内摄的价值观和规则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结果,但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显然,这种半心半意的服从以及彻底的反叛,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且,虽然死板的服从可能会使社会化代理人感到高兴,但服从者将承受沉重的代价。
  • 更加受到规则内摄控制的学生对学校生活极度焦虑,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显得不适应,反观将规则更能整合入内心的学生,他们喜欢学校生活,并且在失败面前表现出更加健康的应对模式。
  • 为了内化和整合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这些对他们在社会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在提供内化结构的社会环境中满足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胜任和联结。
  • 一是父母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孩子的自主,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施加压力和进行控制;二是父母真正投入的程度,也就是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一同解决这些问题。
  • 支持自主意味着将他人(即我们的孩子、学生和员工)视为值得支持的能动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为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被操纵的对象。这意味着,我们在和他们沟通时,要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从他们的视角看世界。
  • 第二,承认人们可能不想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似乎十分重要。
  • 如果研究对象在这些支持自主的行为(提出理由、承认感受和尽量不施加压力)出现时内化了某条规则,那他们也就整合了该规则。
  • 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整合,而不是强加严格的纪律,这似乎很重要,因为这种纪律的负面效果是促进内摄,并且给被社会化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代价。
  • 提倡自主并不意味着要求自我放纵,因为真正的自主包括为他人的幸福负责任。
  • 支持自主需要清晰、一致,并且以理解和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
  • 支持自主意味着母亲会承担后果,但也会和儿子在一起,既努力理解他的想法,也帮助他理解她的观点。
  • 人们有权利感到自身的紧张情绪和冲突,但如果他们承认这些挫折,如果他们为这些挫折负起责任,那么,他们的孩子(或者学生、员工)将不太可能为这些挫折付出代价。意识到自身的内部压力和冲突,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们将更加能够在他们教育、照料或监督的个人与社会之间促成有效的协调。

第8章 关于“应该、必须、不得不”的信念 社会中的自我

  • 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信念。他们说,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会感到自私或内疚,人们不会喜欢他们。他们因为害怕或羞愧而没能做真正的自己。
  • 受到这种控制型家庭环境影响的学生报告说,他们无法或者不愿寻找自己内心的力量和渴望。他们焦虑和害怕,如果他们与内在的自我接触,将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 她是觉得自己不得不做别人想要她做的事,因为她害怕如果不做会有可怕的后果。
  • 真正自我的发展需要支持自主——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 这个人在愤怒与恐惧的夹击下,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意识,也失去了他生活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能够激发他每天体验到自己的好奇心、奋斗精神和勇气。幸运的是,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让他重新找回了一点点内在动机。
  • 将有条件的爱和尊重作为一种控制手段,不仅会加强内摄,还会导致更加可悲的后果,那就是教会人们以有条件的方式尊重自己。
  • 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是心理学家用来定义人们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的过程的一个术语。当人们坚持内摄信念,而这些内摄信念又被有条件的价值所支撑时,这就被称为自我卷入。
  • 当人们受到他人有条件的尊重时,自我卷入就会发展,因此,它与价值观和规则的内摄密切相关。当自尊与表现挂钩时,人们会竭力维持一种假象。他们强迫自己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别人面前表现,这样才能自我感觉良好。这当然有损兴趣与热情。事实上,自我卷入会支持虚假的自我,同时继续破坏真实自我的发展。
  • 允许自己失败,你就更有可能成功。
  • 真正的自尊建立在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坚实基础上,是一种健全的、稳定的自我感觉。它伴随着发展良好的真实自我,在这个自我中,内在动机得到保持,外在的界限和规则得以整合,调节情绪的必要过程得到发展。因此,真正的自尊与自由和责任相伴相随。
  • 事实上,如果赞扬的表达是有条件的,则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 赞美有强化有条件的自尊而不是真正自尊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它加强了一种控制的动力取向,使得人们变得依赖于赞美。
  • 亲密关系中的自主:一条双行道
  • 最成熟和令人满意的关系的特征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相关联。每个人都依赖对方,但每个人都保持着他的自主、完整,以及自我意识。
  • 夫妻双方的自主,对夫妻关系的幸福至关重要。那些能自主处理与伴侣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关系感到最为满意。然而,许多研究对象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感觉受到了控制。这些人在夫妻关系或恋爱关系中感到不自由,他们出于义务而与伴侣建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伴侣的真实自我没有参与进来。
  • 成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两个人之间能够公开地交流,不受自我卷入、内摄信念或自我贬低的影响。

第9章 “美国梦”的代价 当社会问题恶化时

  • 许多家庭都有两辆车,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录像机,也请得起清洁女工,但这些都不是奢侈品,而是应对过度增长的生活压力的必需品。
  • 这三个内在的愿望是:拥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成长。
  • 对任何内在目标的强烈渴望(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以及为社区做贡献),都与幸福感呈正相关。
  • 心怀强烈的外在愿望,同时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这些愿望,同样与较为糟糕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更重要的是,人们心怀愿望的类型,才是预测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而不是他们对实现这些愿望的期望。
  • 人们着重强调外在努力,其背后是他们对自我的掌控十分脆弱。这些外在的目标让人们关注自己拥有什么,而不是关注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养育方式与人生愿望导向的建立
  • 胜任、自主和联结确实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然而,人们通常讲的对金钱和名誉的需求,相比之下可以说根本不是需求。它们可能是奢求或欲望,可能是一个人参与各种人生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因素,但不是基本的心理需求。
  • 如果人们捐款的动机真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内在愿望,如果他们对金钱的重视能与他们的内在愿望以及自身其他方面很好地整合,那么他们会愿意匿名捐款。捐款本身就是一种回报,任何认可都是一种额外回报。
  • 外在价值观的整合(外在价值观与内在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注重教养的、支持自主的父母,其孩子更有可能整合外在价值观,但是,并不是所有责任都在于父母。如果整个社会着重强调物质主义,那将成为促进我们孩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平衡的巨大障碍。
  • 自主则是有个人意愿地行动,具有可选择感、灵活感和个人自由感。它涉及根据你的利益和价值观,感受到一种真正的意愿,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
  • 自主还需要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自我认识意味着人格的整合,这就是自主与个人主义的区别。通过自我认识,人变得更加整合,与自己内在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说,与自己内在的偏好和整合的价值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理性的能力和意志的力量的个人主义,只在有自我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主。
  • 当人们作为整合良好的个体时,他们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坚守真实的自己,同时,因为他们相互汲取力量,也会珍惜对他人的依赖。

第10章 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如何促进自主

  • 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归结为一点:不管别人如何对待孩子,对你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支持自主。
  • 当老师采用学生的视角回应学生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时,我感觉很好,但当老师提出要求和批评时,我感觉很糟糕。
  • 倾向于支持学生自主的老师比倾向于控制学生的老师对学生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在支持自主的老师的培育下,学生的好奇心更强、更加注重熟练掌握知识,而且表现出更强的自尊心。
  • 支持自主的经理管理的下属员工更加信任公司,对薪酬和福利的关注更少,满意度和士气都显得更高。
  • 支持自主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提供选择,这意味着分享你所处的优势地位的权威或权力。
  • 团队可以决定总体主题,而个人可以创造特定的展示
  • 提供关于如何完成任务的选择,甚至比提供要完成什么任务的选择更容易。
  • 选择增强了人们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如果参与到关于做什么的决策中,便会更有动力、更专注于任务,以确保出色完成任务。
  • 另一个因素是,鉴于人们的成熟程度,这个特定的决策是否适合由他们做出。
  • 在有的情况下,保密工作至关重要,上级不应给予下属选择权。
  • 如果你足够严格地控制了他人,他们可能开始表现出想要被控制的样子。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他们开始关注外部,寻找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对他们的期望,寻找能让他们远离麻烦的线索。
  • 促进自主,其核心是鼓励人们理解他们的权利在哪里结束,其他人的权利从哪里开始。设定界限是一种表达人们的权利和社会中存在的界限的方式。因此,它帮助人们学会在选择时负起责任。
  • 给孩子和学生设定界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告诉他们,生活中充满了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它的后果。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但需要为承担后果做好准备。这是生活中的现实。
  • 目标在帮助人们维持动机方面也同样重要。
  •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目标需要个性化(也就是说,要特别适合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人),需要代表着最理想的挑战。当目标太容易实现时,人们可能感到无聊和没有动力;当目标太难实现时,人们也许备感焦虑和效率低下。
  • 为工作团体及其成员(或者班级及其学生)设定最优目标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支持他们的自主,将制订出人们致力于实现的最佳目标,因为他们自己在制订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 在任何一次评估过程中,当绩效达不到标准时,重要的是不把评估的结果当成批评的依据,而是将它看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 运用奖励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在涉及为什么运用它们以及如何运用它们的问题上,必须非常小心(而且要诚实)。
  • 一个障碍是有些人不具备必要的技能来支持自主,他们需要培训。
  • 这些压力实际上可能使得老师更加喜欢控制——他们感到有压力,因此反过来也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 当父母或经理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时,也更难做到对自主的支持。对任何处在优势地位的人来讲,当他们感受到压力时,控制他人似乎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可能有它的负面影响。这其中最重要的含义之一是,如果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如老师、家长和经理)自身没有获得对自主的支持,就无法有效地支持学生和员工的自主。找到这样的支持,也就是说,找到一个能帮助你满足自己对自主、胜任和联结需求的朋友圈子,是促进你去教育、照顾或者管理的人的自主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第11章 从探索动机开始 促进健康的行为

  • 只有当人们完全支持改变时,只有当他们在放松自如的状态下做出承诺,而且这种承诺体现了个人对改变的深刻选择时,他们才会自主地行事,才会有更高的概率成功戒烟、戒酒、减肥,或者其他
  • 原因很简单,酗酒、吸烟和暴饮暴食都是有目的的。它们与焦虑捆绑在一起,是一种逃避压力的方式,给人带来安慰。
  • 为了做好改变自我伤害行为的准备,人们必须做到这些:愿意让这种行为所掩盖的感觉存在。他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去感受对不满足的恐惧、对被遗弃的痛苦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或者任何持续引发不健康行为的事情。
  • 人们成功地改变行为,从他们对自己的动机产生真正兴趣开始。这意味着问问他们自己为什么要改变,坦诚地思考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做出改变是一项只能由个人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这意味着要探索他们想要改变的原因,同时关注他们从这种行为中获得的好处。通过探究自己的动机,人们能够做出真正的选择。
  • 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是自主的,如果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他们自己,如果他们愿意为病情好转承担责任,那就要坚持服药。
  • 接受责任需要人们对自己的动机感兴趣
  • 前者显然是控制型,后者是支持自主型。
  • 因此,对技术层面的高度关注,扩大了开具处方的专家医生和应当遵守医生处方的患者之间的鸿沟。
  • 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导致众多生理变化,比如腺体分泌过剩、肌肉组织僵化、免疫系统抑制,所有这些现象都涉及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病
  • 心理和人际因素可能影响躯体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 当人们的自主性较低时,也就是说,当他们受到更多控制时,更有可能从事有害的行为。
  • 生物-心理-社会的治疗方法强调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它认识到医生治疗整个人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社会和心理过程是幸福的组成部分
  • 比如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给予选择,提供其他人可能无法获悉的相关信息,给出建议或要求的理由,承认对方的感受,尽量减少使用控制的语言和态度等,都很好地描述了什么是医学实践的心理社会方面
  • 好家长、好老师、好经理或好医生都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采用支持自主的人际风格。事实上,任何一位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要取得成功,与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绩效、发展和幸福也有关,这需要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从支持自主的人际风格开始。首先要开放地倾听,这样才能从别人的角度了解情况。

第12章 摆脱束缚,接纳自我 在控制中做到自主

  • 孩子越有活力,越积极主动,就能够越发出色地发展自主和自信的品质,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环境对这些过程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环境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就会促进健康发展;如果环境不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就会减缓发展。但这依然留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这些环境影响下做得相当好?

找到特定的支持

  • 不管是谁,如果孩子能够吸引某个真正相信他们的特殊人物的持续支持,就可能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有着特殊的先天特征,这种可能性就更大。

个人和他们的社会环境

  • 人们先入为主的期望将影响他们如何解读社会环境,从而影响他们能否超越这种环境。
  • 首先,这些人小的时候可能是极少数在某些心理特征方面(也许是生理特征方面)远超平均水平的儿童,而这些特征有助于儿童以健康、自主的方式发展。其次,这些人可能找到了一位特别人物给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人际关系的滋养。再次,他们实际上可能影响了生活中冷漠和控制欲强的成年人,使之少一点冷漠、少一点控制。最后,他们可能已经形成了某种预期,这使得他们将各种不同的环境解释为比实际情况更加支持自主。
  • 人与环境的互动贯穿人的一生。在面对每一种新的情境时,人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解释方式,这些特点和解释方式部分来自过去与环境的互动,并且将会影响未来的互动。

动机的个体差异

  • 自主导向越强的人,自尊心越强,自我实现的能力也越强,他们人格的整合程度越高。换句话讲,自主性越强的人,其人格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也越强。此外,自主倾向更强烈的人,心理更健康,对人际关系更满意。
  • 人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主的、创造性的、至关重要的并且受到内在动机激励的,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个性(我们称之为他们的自主导向)与社会环境支持自主的程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促进自身的发展

  • 人们与其坐等世界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不如更主动地为自己做事
  • 如果经理自己感受不到胜任、自主以及与他人相联结,那他们也不会支持自主,不会与下属员工保持融洽的关系。
  • 他们花更多时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一同解决问题。他们打破了管理团队以前那种孤军奋战的状况。

管理自身的体验

  • 人类的情绪是行动的强大能量来源。当人们生气或害怕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 使人们产生情绪反应的刺激物并没有普遍的意义。人们会给他们遇到的刺激赋予自己的意义,而任何两个人赋予的意义,都可能大相径庭。同样的刺激可以让这个人感到快乐,却让那个人感到愤怒,因为每个人赋予它的意义各不相同。这些意义来源于刺激与人们的需求、欲望、期望之间的关系。

调节情绪

  • 自我卷入意味着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某种结果

管理行为

  • 变得自主包括发展整合的调节过程来管理在情绪受到刺激时的行为。
  • 使用情绪作为线索,人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重要问题。首先,我没有得到什么?其次,我真的需要它吗?情绪标志着人们目前的状态和他们秉持的某种标准之间的差异。
  • 活着的真正意义不只是感受幸福,而是体验人类的各种情感。一旦对幸福的追求干扰了其他的情感体验,消极的后果很可能随之而来。

技巧的运用

  • 事实上,没有什么技巧可以激励人们或者让人们自主。动机必须来自内心深处,而不是外在的技巧。它来自人们已经下定决心,确定自己做好了承担管理自己的责任的准备。
  • 只有当一个人感觉合适时,只有当这个人做出了改变的真正选择时,运用技巧才可能有所帮助。

接纳自己

  • 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并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有意义的改变发生在人们接纳自己之时,然后,他们有兴趣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最后,他们就会确定自己准备好改变了。

第13章 追求自主的意义

  • 自由意味着完全接受自己的界限。自由存在于约束之中——不是别人任意施加的约束,而是真正的约束。
  • 拥有异常强烈的外部愿望的人更容易受到控制,心理健康状况也更差。
  • “自由”一词通常适用于社会层面。在社会中,如果人们拥有大量机会来选择做什么和如何生活,同时强制的约束相对较少,那么,我们就认为人们是自由的。
  • 真正的自由需要在主动改变环境和尊重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种接纳他人的态度。我们不是我们自身的目的,而是一个更大体系中的一分子,因为真正的自我具有自主和联结的双重倾向,而一个根据发展良好的自我来行事的人,将会接纳他人,尊重环境,并且积极地影响两者。
  • 负责任,真正的负责任,要求人们在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中自主行动,他们的行为真实地代表着一些公共利益。
  • 自由的核心是选择的体验。当人们自主时,便会体验到关于如何行事的选择,但当他们受到控制时(无论是顺从还是反叛),他们就体验不到选择。
  • 与此同时,人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能从本质上限制人的自由,存在主义的立场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重大挑战。它告诉我们,我们确实要对自己负责,它要求我们接受这一责任,而不是屈服于混乱和控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