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

重版序言

  • 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序言

  • 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班门弄斧、约法三章、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扁鹊再世、三顾茅庐、闻鸡起舞、风声鹤唳

◎第一编

  • 这是中华文化的奠基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时期。

◎中国猿人

  • 北京西南五十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
  •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大约有五十万年
  • 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真理。
  •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 所谓“旧石器”,是和以后人类进步了的石器——“新石器”比较,相对而言的。
  • 火的使用,在人类生活上有着极重大的意义。由于用火,肉类可以熟食,这样便大大缩短了胃肠的消化过程,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由于用火,人类便增加了防御猛兽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 这几个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是古代人们根据对原始社会情景的推测而提出的一些假想人物。
  • 相传“有巢氏”“构木为巢”。所谓“构木为巢”,是指原始人用树枝架着像鸟巢般的住所,在树上居住。
  • 相传“燧(suì)人氏”“钻木取火”。
  • 相传“伏羲(xī)氏”(又称“庖羲氏”)教人结网捕兽捕鱼,“养牺牲以供庖厨”,又说他“教民嫁娶”。
  • 关于伏羲的传说很多,其中一种说他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 相传“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设立集市,又说他制造耒(lěi)、耜(sì)等农具,教人种植五谷。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 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 “仰韶文化”又称做“彩陶文化”。
  • “龙山文化”的陶器,具有表面漆黑光亮、陶壁薄而坚硬等特点,考古学家把这种文化叫做“黑陶文化”。
  • 这时期饲养的家畜除了猪、狗之外,又出现了马、牛、羊、鸡。
  • 龙山文化”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

◎黄帝 炎帝 蚩尤

  • 在这场械斗中,九黎族的首领蚩尤被杀了。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涿鹿之战”
  • “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说明了定居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是由黄帝族、炎帝族和部分黎族组成的。
  • 中原地区因是华族文化的发祥地,古时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把这地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族和其他各族不断地融合,华族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中华”二字便成了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这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里“中华”这个词的来源。

◎尧舜禹

  • 禅让”制度就被从夏禹开始的传子制度所取代。
  • 及到禹死,情况便和过去有了不同。禹的儿子启直接继承禹位,并称王号,建立了夏朝。
  •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有了剩余,战争中的俘虏不再像过去那样随便被杀掉,而是被当做奴隶来从事生产,生产出的生产品绝大部分归奴隶占有者所有,这样就自然加速了奴隶主与奴隶这样两个对立阶级——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形成。
  • “禅让”制度被“传子”制度所代替,这就标志着我国古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公社社会彻底崩溃,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正式形成,即由无阶级的社会正式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

◎夏商

  •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它大概建立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或者稍前一些,共经历了十七个王,十四代,约四百多年。
  • 夏代最后的一个王——桀(jié),是一个有名的暴君,
  • 商原来是夏朝东部的一个侯国,逐渐向西发展,到达河南商丘。
  • 商代(商王盘庚以后因为迁都于殷地又称殷,或称殷商
  • 商代奴隶主贵族,为对被压迫阶级进行暴力统治,除拥有军队、监狱和一套官僚机构外,还迷信鬼神并利用它来作为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 周本是商朝西部的一个侯国,经过太王、季历、文王三代的苦心经营,国力已经很强大。

◎殷墟 甲骨文

  • 甲骨文是1899年(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在“殷墟”开始发现的。
  • 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文明大国,共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文王 姜子牙

  • 周族的首领古公亶(dǎn)父(即太王)
  • 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就是周文王。
  • 太公望本来姓姜,名尚,字牙,他的祖先助禹治水有功,封在吕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故历史上又把他叫吕尚。后人则称他为姜子牙或姜太公。“子”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称他为姜子牙,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 姜尚因辅助武王灭商有功,后来被封于齐(在今山东省的中部和东部),为齐国始祖。

◎周公

  •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
  • 周公摄政七年,还政成王。据历史所记,西周初年,经过武王、周公这一时期,到了成王和他的儿子康王时代,几十年间,天下太平,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西周的国力,这时最为强盛。

◎春秋战国

  • 周平王害怕戎族的进攻,不敢住在镐京,于是在公元前770年,把国都东迁到洛邑。历史上把迁都洛邑的周朝,叫做“东周”。
  • 到公元前403年,主要只剩下了七个大的强国:秦、齐、楚、燕、韩、赵、魏。

◎五霸七雄

  • 五霸一般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齐桓公称霸,阻止了戎狄的侵扰,保卫了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 实际上宋国称霸没有成功。真正继齐桓公称霸的是晋文公
  • 秦穆公任命百里奚、蹇(jiǎn)叔为谋臣
  • 勾践北进王徐(今山东滕州市),大会齐、晋等诸侯共尊周天子,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 “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韩、赵、秦、齐、楚、燕七国。
  •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严政,加强国君的专制统治,国治兵强。
  • 齐威王时,任用邹忌等革新政治,选拔人才,修订法律,奖励农耕,鼓励群臣及吏民批评朝政,故战国时期齐国仍然是强盛的大国。
  • 燕昭王时,重用名将乐毅,大破齐国兵,才成为北方的强国。

◎管仲

  • 管仲(又叫管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
  • 齐国是春秋初期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管仲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子产

  •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
  • 子产治国,能任用贤才,并且能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这是他的最大长处
  • 一是“作丘赋”,一是“铸刑书”。
  • 司法有了准绳,谁也不能光凭自己的好恶来滥施刑罚,这样做多少有些限制贵族权力的作用

◎卧薪尝胆

  • 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北进到徐,大会各国诸侯,做了春秋时期最末一个霸主。

◎商鞅变法

  • 卫国人公孙鞅(后因有功于秦,被封于商,故号商鞅)
  • 加强对劳动力的控制。户主如有两个儿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分家,各立门户,不得过依赖生活;否则,加倍出赋税。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做事情若有疑惑,必没有成功的希望。

◎苏秦 张仪

  • 苏秦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人
  • 南北称为“纵”,从北往南,由燕国到齐、赵、魏、韩诸国,再到楚国,南北联盟,合力御秦,故称为“合纵”
  • 苏秦被举为“纵约长”,挂六国相印。
  • 东西称为“横”,使用威吓、利诱的手段,逼迫东方六国西向和秦结交,就叫做“连横”。
  • 合纵”、“连横”,反映了战国时期纵横捭(bǎi)阖(分化或拉拢)的政治局势

◎火牛阵

  • 田单用火牛攻燕,是战国时期一次很著名的战争

◎完璧归赵

  •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世上稀有的美玉——楚国和氏璧。

◎毛遂自荐

  •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
  • 歃(shà)血(古代举行盟会的时候,在嘴上涂抹牲畜的血叫歃血)定盟

◎信陵君救赵

  • 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

◎图穷匕首见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诸子百家

  • 我们现在所说的“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切思想家及各种不同的学派而言。
  • 西汉末年,刘歆(xīn)则总括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十家。十家中,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后人称为“九流”
  • 墨家学派是儒家的反对派
  • 墨子提出了“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等一些主张
  • 他指出,任何事物都含有对立的两方面,并且正反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这种承认矛盾变化的观点,具有辩证法的因素,是老子学说中的精华。
  • 名家的代表人物是惠施及公孙龙。
  • 惠施一派诡辩论者把什么都看成是相对,甚而抹杀一切事物的差别;公孙龙一派诡辩论者,把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和各种物质属性分割开来,其结果必然是否认客观具体事物的存在。
  • 法家有法、术、势三派。“法”的一派,代表人是春秋时期的子产和战国时期的李悝及商鞅
  • 阴阳家以邹衍(一作驺衍)为代表。

◎四书五经

  • 《大学》一书,阐述了儒家的社会政治观点。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指的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什么叫“中庸”呢?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
  • 《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齐论》、《古论》早已失传,现存的只《鲁论》一种。
  • “五经”是指《易》、《书》、《诗》、《春秋》、《礼》五种书。
  • 《周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卜卦用的书。
  • “风”,是民歌;“雅”,是贵族们的诗歌;“颂”,是贵族们祭神祭祖先的舞曲。
  • 《春秋》是一部编年的历史书,记载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间,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孔子 孟子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礼、乐、射、御、书、数
  • 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正是维护他们统治秩序的工具。
  • 是孔子的第三传学生(孔子——曾子——子思——孟子)
  •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论”。
  • 然而,世界上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抽象的善恶标准也是没有的,脱离了具体的社会阶级性空谈人性的善或恶,结果必然会掉进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淖。
  •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最突出的主张,是行“仁政”。
  • 但是他同时又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看法,把贵族富有者奴役剥削劳动者的行为,当做合理的现象,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起了极坏的作用。

◎老子 墨子 韩非

  • 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因素。他看到了宇宙万物矛盾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的法则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在墨子学说中,“兼爱”、“非攻”的主张,是构成墨子思想的核心。
  •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代表法家的主要人物。
  • 他和秦国的政治家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可是才学比李斯高强。
  • 韩非到秦国后不久,就被李斯陷害,自杀于狱中。
  • 韩非总结了李悝、商鞅等各派法家的学说;吸收了儒、道两家有关法治的思想,最后完成了法家的理论体系。他提出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认为“法治”是唯一适合当时政治形势的一种必然要求。
  •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巩固统一国家的各种政治措施,基本上都采用了韩非的主张。

◎孙武《孙子兵法》

  • 孙武是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学家,后世尊称为孙子
  • 今天所见的《孙子》十三篇,就是经过东汉时曹操的选择和删削的

◎班门弄斧

  • “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出自明朝梅之涣《题李白墓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 鲁班叫做公输般,又称公输子

◎都江堰 郑国渠

  • 都江堰是秦昭王在位(公元前306—前251年)时蜀守(蜀郡的长官)李冰兴建的

◎秦灭六国

  • 秦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前228年灭赵国,前225年灭魏国,前223年灭楚国,前222年灭燕国,前221年最后灭齐国

◎秦始皇

  • 一、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是最高的文官;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是最高的武官;御史大夫管监察百官;延尉掌理中央刑狱。
  • 二、统一文字和统一车轨与度量衡。

◎灵渠

  • 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城附近,是沟通湘江与漓江的一条人工运河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 后世人便把不顾一切,决心做成一事的行为,比喻为破釜(锅)沉舟。
  • 项羽在军事上虽然节节胜利,可是在政治上却遭到很大失败。他违反了人民统一的要求,要把历史拉回到割据分裂的状态,因此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这是他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

◎汉初三杰

  • 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带着百万大军,攻必胜,战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啊!”
  •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汉武帝

  •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赵过

  • 赵过发明的新农具有耦(ǒu)犁和耧(lóu)车

◎昭君出塞

  • 昭君姓王名嫱(qiánɡ),字昭君,是汉元帝的宫女。

◎绿林 赤眉

  • 他们驻扎在绿林山(湖北当阳市)上,人们把他们称为“绿林军”。

◎党锢之祸

  • 东汉的皇帝又大多短命而死,母后和外戚就利用这个机会,选立幼小的皇子继位,借此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这样,斗争便反复地循环下去,形成了外戚和宦官相继把持政权的局面。

◎佛教 道教

  • 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

◎《论衡》

  • 《论衡》是东汉初年人王充写的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
  • 所谓《论衡》,意思就是说,他阐述的道理都是很公平的

◎班昭

  • 班昭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 班昭在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整理并最后写成《汉书》

◎张衡 张机

  • 张衡又创制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测定地震的仪器。

◎扁鹊再世 华佗重生

  • 扁鹊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姓秦,名越人,扁鹊是他在赵国行医时的绰号。
  • 华佗是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
  • 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运动方法,名叫“五禽之戏”,模仿虎、鹿、熊、猿和鸟类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来锻炼人的身体各部。

◎黄巾起义

  •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组织的农民大起义。

◎赤壁鏖兵

  • 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 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曹操

  • 流落匈奴十多年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就是由于他的力量被赎回来的

◎文姬归汉

  • 蔡文姬,名琰(yǎn),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yōnɡ)的女儿。

◎晋朝的建立

  • 265年,一切条件成熟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就夺取了魏朝的皇位,自己做起皇帝来,这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的晋朝都城在洛阳,历史上称为西晋。

◎八王之乱

  • 从291年贾后杀杨骏,到306年司马越立晋怀帝,战乱达十六年之久,参加战乱的除贾后外,共有八王,所以史称“八王之乱”。

◎南北朝 六朝

  • 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
  • 从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各族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建立了十几个国家。
  • 从420年东晋灭亡,到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历史上称做南北朝。南方的东晋、宋、齐、梁、陈加上三国时候的东吴,都是建都在建康(东吴时称建业),历史上又把它们称做六朝。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决定南北朝对立局面形成的一次战争。

◎魏孝文帝

  • 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最初称代,灭后燕取得河北后又改称魏,历史上称做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

◎《文选》《文心雕龙》

  • 《文选》是南北朝时候梁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诏明太子)编选的一部文学总集。
  •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
  •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文学方法论和文学批评书,它是南北朝时候另一位大文学家刘勰(xié)撰写的。
  • 《文心雕龙》是目前了解南北朝以前文学理论唯一的一部大著作。

◎《齐民要术》

  •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名著。

◎隋末农民起义

  • 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之间的杜伏威军。

◎贞观之治

  •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李渊在长安做了皇帝,国号唐。

◎刘知几 杜佑

  • 杜佑(735—812)在唐朝曾做过宰相,是著名的理财家

◎李白 杜甫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代著名画家

  • 盛唐时期的著名画家有吴道玄(字道子)、李思训(字建见)和王维(字摩诘)等。

◎玄奘取经

  • 他回国后,又把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印度古文字),介绍给印度。

◎敦煌艺术

  •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五代十国

  •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梁以汴(biàn,今河南开封)为都城。历时二百九十年的唐朝正式结束,从此开始了“五代十国”的历史。

◎周世宗柴荣

  • 柴荣虽然没有能够亲身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在他在位的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他能够致力于革新政治、恢复生产、整顿军队等工作,使社会秩序得到安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国家实力得到增强。他在结束五代十国长期纷扰割据的社会局面,使中国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是很有功绩的。

◎女真

  • 1125年,辽在宋金联合进攻下灭亡。伹灭辽以后,金却不肯归还幽云十六州,并且借故向宋挑衅,兴师南侵。
  • 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唐宋八大家

  •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宋朝四大书法家

  • 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四人,他们被称为宋代的“四大书法家”。

◎元朝 忽必烈

  • 1264年,他迁都燕京(今北京)。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改称燕京为大都。后世称他为元世祖。
  • 1279年,南宋灭亡,元统一了全中国。

◎文天祥

  •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元曲

  • 《墙头马上》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也是元代杂剧中著名的四大爱情剧之一(另外三个著名的爱情剧是:关汉卿的《拜月亭》、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 马致远,大都人。他的名著《汉宫秋》,是一部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历史剧

◎靖难之变

  • 燕王用武力夺得了皇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朱棣就是后世所称的明成祖。

◎迁都北京

  • 1403年(永乐元年),明成祖把北平改名为北京。

◎东林党

  • 明末“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就是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史可法

  • 清兵占领扬州后,大肆屠杀,全城遍地尸横。那时,正是夏天,史可法的遗骸已经无法辨认。扬州的人民,找不到他的尸体,便把他的衣冠埋葬在扬州城外梅花岭,后来还修了祠堂,来永远纪念他。

◎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

  •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西藏喇嘛教黄教教派的两位最大活佛。
  • 黄教是15世纪初藏族喇嘛宗喀巴(1357—1419)创立的一个喇嘛教派
  • 瓦齐尔”,梵语“金刚”的意思;“达赖”,蒙语“大海”的意思;“喇嘛”,藏语“上人”的意思)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正式纪年

  • 汉武帝即位后,把开始的第一年定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建元”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年号。

◎六大名都

  • 三国时期,南京是东吴的国都,加上以后的东晋、宋、齐、梁、陈共六个朝代,都以南京为都城,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天干 地支

  •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教 九流

  •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它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
  • 杂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年的秦相吕不韦。
  • 农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许行。

◎六畜

  • 六畜是指猪、马、牛、羊、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