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测:刘伯温

度阴山

第一章 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 使人印象深刻的风水格局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 韩信后来被吕后诛杀,民间的说法就是,这小子太违反天道,活埋了老娘,所以受到报应。
  • 风水宝地跟命运一样,有时终须有,无时莫强求。
  • 想拯救别人的性命是高情商,拯救了别人的性命是高智商。

第二章 少年奇才,二十三岁进士及第

  • 这也正符合孔夫子的教导: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说一个人有智慧,不是看他有多么强悍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而是要看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凡事要赶早,否则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 我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所以,很多有知识的人都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 这都说明古人在读书方式上特别重视精读,一本书不厌其烦地读,读上一百遍,其义就自见。
  • 这种遮遮掩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文字游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秋笔法”。
  • 这个名字叫施耐庵,他的老师就是郑元善。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爱臭美的女人招来好色之徒,喜欢炫富的人招来强盗,卖弄才华的人招来嫉妒。
  • 吴梅涧说:“一切难事、苦事、痛事,其实都是你心里的事。让你的心不动,这些事就不起波澜,如果有了这些事,那就是庸人自扰。”
  • 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关键是如何唤醒它。春天万物复苏时,你坐在窗前清除内心的闲思杂虑,就能听到花蕾绽放的声音;夏天烈日炎炎,你坐在花丛中静思冥想,就能听到太阳流汗的声音;秋天万木凋落,你坐在树下,就能听到树叶离开树枝的叹息声;冬天万籁俱寂,但你坐在水边,就能听到水睡觉后的平稳呼吸。”
  • 但你不要有闲思杂虑,坐在何处,何处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坐在宇宙的中心,向四面八方飞驰,一切都是黑暗不可知的,一切都无法到得尽头,你就让你的思路那样飞驰,不要停下来。当你能坚持半个时辰后,你会发现,你能和天地万物对话。”
  • 想要有独立思想,锻造独立意志,必须要有自学的勇气和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悟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才是你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 “三十而立”,不是说三十岁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是说三十岁时才能在心中确立百折不回的志向。这一志向将指导一个人去实现他人生最完美的价值。
  • 人生在世,变数太大,如孤舟行进在惊涛骇浪中,随时转舵才是聪明的生存方式。也没有人会一上船,就说,我要永远直行。这不是神仙就是白痴。

第三章 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 等待,是一种煎熬,尤其是等待渴望之物时,那是一种使人无法忍受的煎熬。等
  • 其实原则来自吾心。一个人如果凭良心去做事,那就是遵守着做人的原则。也就是说,我的良心就是原则。
  • 弱不可凌,愚不可欺。刚不可畏,媚不可随。”
  • 政治场和官场中的友谊是绝对靠不住的,因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所以难知心,不仅仅是因为心在体内,使人看不到,还因为它随时在变化。你不是看不到一个人的心,而是看不到心的变化。
  • 他涉世未深,根本不知道得民心者,不可能得天下。因为专制时代,是得“上”心者得高位。专制国家的官不是百姓选出来的,而是被当权者任命的,想要保住官位,不必和百姓套近乎,只要像小老婆一样伺候好长官就稳居其位了。
  • 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的:高高在上时,成千的人想推倒我,我就是不倒;失败失势时,上万的人想扶起我,我就是起不来。
  • 一种是孔子那样的,在良知的指引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另一种是庄子那样的人,我逃避,我拼命地逃避,然后我把逃避美化成一种人类的高级情操。
  • 圈子对于官场人而言就是氧气,看着是没有,但一离开它,非死不可。
  • 洪隐士又说:“处世不必与俗同,也不要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也不可令人憎。”
  • 《菜根谭》里全是人生处世哲理,不过注意一点,这些处世为人方面的哲理,是洪应明从之前的宦途失败中总结出的,总结出来后,就再也没有在官场中实践过。
  • 人生经验是最靠不住的,古人说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看到一两句哲理就成事的,世界上没有这种人。
  • 中国道家这种“退让”思想正是两千年君主独裁制的温床,因为“退让”就意味着不争,苟且偷安。独裁者最喜欢的就是人民不争,没有争斗,他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事是人做的,用武之地是靠自己找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你搭建的
  • 理学宗师张载所叫嚣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四章 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 形势比人强。形势不利自己时,是龙你也要盘着,是虎你也要趴着。
  • 永远别让驴听懂真理,浪费了你的时间不算,驴还特别不高兴。
  • 把别人想得很复杂的人,自己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 什么是豪杰?虽然对现状极度不满,但仍然想改变现状。什么是废物?对现状极度不满后,屁都不做,只在那里唧唧歪歪。
  • 老虎天生吃人,这是本性,无法改变。对于这样兽性不改的人,不应该抱有任何的同情和幻想。
  • 刘伯温解释说:“你看它是条生命,其实是你站在它的立场上。你把自己当成禽兽,这种想法才能成立。但天下事都是公道的,你把自己当成禽兽,可禽兽却不把自己当成人。所以,二者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杀禽兽,是因为我是人。”
  • 人心认为哪里是监狱,哪里就是监狱,反之亦然。
  • “韶华不我与,去若川水流”
  • 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阻碍,万物皆备于我,一切看似阻碍的东西其实都是在磨炼我,最后成全我。
  • 所以说,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时,千万要小心,因为时机是随时都在变的,一厢情愿地借鉴,那就是刻舟求剑。

第五章 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有人全靠自己;有人希望找个已经搭建好的平台,有人自己搭建平台。
  • 一个人在评价别人时,其实是在照镜子。如果你是好人,镜子里的你自然就是好人。如果你是坏人,镜子里的你自然就是个坏人。一个把别人看得特别复杂的人,自己也不简单;一个把别人看得特别单纯的人,自己也复杂不到哪里去。

第六章 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安宁和动乱是症候,制度和管理是脉息,道德和法律是处方与治疗方法,人才则是药材。
  • 天下百姓犹如一盘细沙,谁能把他们团聚起来,谁就能获取天下,而聚合细沙最好的黏合剂就是关心他们的痛痒,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关注民生。
  • 我们经常说,“集合众人的智慧”,但其实一大堆人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智慧可言,有的只是争吵。大家开始谁都不妥协,最终可能在外力压迫下妥协,但妥协的那部分肯定是智慧中最一般的。这很容易理解,有的人智慧高,但高的那块,不被别人理解,所以被放弃;有的人智慧低,低的那块更不会被人接受,所以也被放弃了。剩下来的是什么?当然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那块,而那块恰好是低智商的人搞不明白、高智商的人不屑于搞的。
  • 众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独决。
  • 人类的团结心是最难锻炼的一种心理。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心,千人千心,管束肉体容易,约束别人的心最难。
  • 盛衰无常,自然就世态炎凉。
  • 在好运的时候享受它,在厄运的时候忍受它,除非极端必要,不作大的改变。
  • 做老鹰时当然要傲视群鸟,可你成了山鸡后就不要耍从前的威风了,要懂得忍耐,如果不能忍耐,必将自取其辱。

第七章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 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但那只是书本知识,真正的知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到的。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能成事。
  • 人生,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许多伟大人物攀上高峰,很大程度上是时势推出来的。每个人最应该做的,不是凭空产生无数豪迈的理想,而是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

第八章 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 天命,其实就是知道你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就去做;能做什么,就要快速地把它完成。
  • 刘伯温是谋臣之首,宋濂是文臣之首,方孝孺是忠臣之首,于谦是功臣之首。
  • 一个无法了解别人内心世界的人,总会做出蠢事
  • 人生在世,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于有些人来说,有些位置就如毒蛇的牙齿,不能去坐的。只要坐上去了,就必须按照那个位置的要求去做事,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 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哪怕这个机会有风险,他都会说服自己相信没有风险。”
  • 谋略不是数学公式,它是人类抽象得近于感悟的一种灵性,它学不来,只能靠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刹那间的彻悟。知识积累容易,每个人都能通过读书或者是实践得到,但刹那间的感悟就不是所有人能得到的了,它需要先天俱来的灵性和智商。

第十章 生死决战,献奇策屠灭陈友谅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当你看到别人做出一件愚蠢的事时,他本人却并不觉得这是愚蠢,而且当事人还会认为,这是他智慧的结晶。你认为别人愚蠢,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智慧基石上来判断的别人。智慧,其实是不分高低的,它受当事人的立场、情绪,甚至天时、地利的影响。
  • 人类历史最贵的东西就是人才。
  • 当我们审视历史时,千万要注意,成败论英雄是最不可取,也是最浅薄的。

第十二章 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 不要触怒恶人,恶人一旦发怒,就不是人了。”
  • 在道义的圣坛上做圣人,在圣坛下当卑鄙无耻的小人。

第十六章 悲情一生的谢幕

  • 朱元璋太可怜了,离他最近的人,他看不清;离他远的人,他怀疑。每天想的不是做皇帝的荣耀,而是做皇帝的危险,很恐惧别人会效仿他,揭竿而起革他的命。朱元璋在刘伯温心中现在成了恐惧之神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