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2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版权页

  • 《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幸福?”

推荐序一 没有足够勇气,你就无法幸福

  • 真正的修行,首先是放下对于恒常的追求,坦然接受无常的发生。

推荐序二 “自立”尽头的爱

  • 发现“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也经历了从盲目崇拜到满腹狐疑的转变。
  • 任何一种学说,都要走出书斋,去接受现实的考验和质疑。
  • “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

推荐序三 我遇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

  • 我经常会跟自己和身边的人讲,生命就是一个淡淡的悲伤的过程。因为我们要不断地跟过去告别,跟亲人告别,跟很多东西告别。但不管怎样,即使我预见到了前路有许多悲伤,依然愿意前行。这是一种勇气,也是我们开始追寻幸福的勇气。

推荐序四 勇者不惧,不惧者幸福

  • 今天的哲学文本几乎没有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表述形式,而惯于大部头的著作或结构严格的论文,这使得哲学离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远,无法为人们的痛苦提供理解和出路。
  • 这次阅读其实有很多次我都发现自己蛮认同发问的青年,而且发现比起上一部次,这次青年有更多的勇气质疑哲人的观点,
  • 幸福即贡献感”,而贡献的出发点是“共同体感觉”

译者序

  • 如何在学会说“不”之后敞开心扉、关爱他人、拥抱世界、融入团体,继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 要想在爱情和婚姻中获得幸福,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把人生的主语由“我”变为“我们”。

引言

  • 阿德勒思想是一场骗局。彻头彻尾的大骗局!不,不得不说它是一种影响恶劣的危险思想。
  • 你产生这种想法一定有什么缘由吧?
  • 特别是其提倡的“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的教育方针。
  • 我是一名时刻生活在现实中必须对自己的职业以及学生们的生命和人生负责的教育工作者。
  • 因为学生们已经认定我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
  • 这种“发怒”仅仅是基于理性的教育最终手段。可以说是在开一种名为“斥责”的抗生素。
  •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教育,借着自主性的名义对学生们放任自流的教育,这些只不过是在放弃教育者的职责!
  • 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对我来说它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 我今天就必须在这里抛弃阿德勒思想!否则就等于是放弃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弃而不顾……看呀,这就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您要如何解答呢?!

人们误解了阿德勒思想

  • 我并没有把阿德勒思想说成是绝对不变的真理。这就好比是在配眼镜。很多人通过镜片可以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戴上眼镜之后视线更加模糊了。我并不想把阿德勒思想这副“镜片”强加给这些人。
  • 他们既没有拿出真正去理解的勇气,也不想正视阿德勒思想背后更广阔的风景。
  • 假如有人一接触阿德勒思想便立即感激地说“活得更加轻松了”,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大大误解了阿德勒。因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阿德勒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就一定会震惊于他的严厉。
  • 很多阿德勒信徒(阿德勒心理学的实践者)都是从误解开始慢慢踏上理解的阶梯。你肯定是还没有找到应该继续攀登的阶梯。
  •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爱”。
  • 阿德勒所说的爱是一个最严肃也最能考验人们勇气的课题。
  • 原本你一定感觉阿德勒思想是魔法一样的东西,挥一挥魔杖,所有的愿望瞬间实现。
  • 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都可以踏出幸福的第一步。但是,幸福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在幸福之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
  • 你现在所烦恼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爱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问题还是你自己人生方向的问题都是如此。
  • 巧言迷惑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教唆他们堕落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 绝不可以留恋此地,我必须迈出去。

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宗教吗?

  • 阿德勒思想谈论人的时候太过“理想化”。简直就像是基督教提倡的“邻人爱”一样不切实际的说教。
  • 虽然阿德勒明确表示自己的心理学是“科学”,但当他开始提出“共同体感觉”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就离他而去了。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不具有证伪可能性这个意义上,三者都与科学的定义存在矛盾之处。这是事实。
  • 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阿德勒自己也这
  • 阿德勒哲学是否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宗教?”。
  • 只要不是科学,最终都会走入“信或不信”的信仰层次话题。
  • 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在这里,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与此相对,哲学则拒绝故事。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 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
  • 是的。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孩子的教育,其本质都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 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
  • 不要听抽象化、理论式、理想性的话,一定要听具体化、实践式、现实性的话。因为,他知道阿德勒的弱点也正在这里。

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 “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 为什么需要特意向孩子们灌输道德观念呢?那是因为孩子们本来是不道德的存在,甚至人原本都是不道德的存在!
  • 对不道德的人说“一定要讲道德”,要求我讲道德。这分明就是干涉、强迫。
  • 而且,还有一点,像你这样的人更要懂得并学会尊重。
  •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
  • 尊重不是靠嘴上说说就可以。而且,对于以这种方式靠近自己的成年人,孩子们会敏锐地察觉对方是在“撒谎”或者是有所“企图”。在他们认定“这个人在撒谎”的那一瞬间,尊重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 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都是尊重。的确,没人会去认真倾听一个无法令自己尊重的人。

关心“他人兴趣”

  • 阿德勒把德语中的“共同体感觉”翻译成英语的时候采用了“social interest”这个词。它的意思就是“对社会的关心”,进一步讲就是对形成社会的“他人”的关心。
  • 关于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喜欢这样讲,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 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 我们一般认为的共鸣,也就是想着“我也是一样的心情”去同意对方的意见,其实这只不过是赞同而非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 正因为他们是人,才必须给予最大的尊重。不俯视、不仰视、不讨好、平等以待,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共鸣。
  • 无论你多么受学生爱戴,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实力的教育者都会被打上教育失职的烙印。这就等同于企业集团中的亏损企业!而那些靠强硬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实力的教育者就可以获得喝彩和掌声。
  • 这也可以说正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再学习的好案例。
  • 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共同体感觉”。对此,哲人说:“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并且他还说这需要共鸣技术,而共鸣的第一步就是关心“他人兴趣”。

“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 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 这并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其实是自己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若是说得再严重些,那就是企图借悲剧这一劣酒来忘却不得志的“现在”的痛苦。

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 不需要。你现在就在我眼前。了解“眼前的你”就已经足够了,而且,原则上来说我也无法了解“过去的你”。我再重复一遍,过去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过去只不过是由“现在的你”巧妙编纂出来的故事而已。请你理解这一点。

教室是一个民主国家

  •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过去,不可以沉溺于“悲剧”之劣酒,我们应该探讨的仅仅是“以后怎么做”
  • 阿德勒思想并非无视法律或规则。不过,这里的规则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班级管理都非常重要。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 首先,孩子做了某种不好的事情、危险的事情或者对他人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接近犯罪的事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此时要想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
  • ,我无论到哪里都带着放大镜,见到昆虫观察,见到植物也观察,每天都尽情地观察肉眼看不到的世界,简直就像一个昆虫博士一样埋头观察。
  • 孩子们不是残忍,只是“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他人的痛苦。
  • 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

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

憎恶我吧!抛弃我吧!

  • 在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力争斗”。

有“罚”便无“罪”吗?

  • 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批评,只是等着他们自我觉悟。
  • 一片混乱的时候大声呵斥,当场会安静下来。或者是有学生忘记做作业的时候,批评之后倒也流露出反省的表情。但是,归根结底只是当场有些作用而已,过不了多久,他们又开始捣乱,又开始不做作业。
  • 如果一开始就进行批评,情况则不会如此吗?
  • 没有人被训斥之后会开心。但是,会有一种“自己做了‘被训斥的特别的事情’”之类的英雄成就感。通过被训斥,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特别的存在。

以“暴力”为名的交流

  • 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在讨论道德是否允许之前,首先不得不说它是人类非常不成熟的行为。

发怒和训斥同义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 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并且,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否定“通过表扬促进成长”

  • 教育者不能充当法官,必须做亲近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并且,斥责只能是暴露自身不成熟进而招致轻视的行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立”,任何人都不应该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障碍。
  •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因此,不可以进行表扬。
  • “刮目相看”这样的话包含了阿德勒所不认同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进一步讲,这就等于说之前一直瞧不起他。
  • 阿德勒思想究竟是什么?!我竟然受其蒙蔽,实施了剥夺孩子们笑容和欢喜的教育。这算什么教育啊
  • :是的。当然,不可以不加区别地一律表扬,而是仅仅针对一定的努力或成果进行表扬。
  • 即使最初以“获得表扬”为目的,在努力的过程中本人渐渐认识到学习的喜悦,体会到坚持的快乐,并逐步用自己的脚站立起来,这不正是阿德勒所说的“自立”嘛!
  • 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褒奖带来竞争

  • 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并且,后者还会被认可。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支持领导的人格或思想信条,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

共同体的病

  • 不是靠竞争原理,而是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

人生始于“不完美”

  • 学生们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存在着,他们每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有的孩子温顺文静,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认真严谨,有的孩子热情好动……学生的性格多种多样,他们并不是毫无个性的“集合”。
  • :不,您口口声声说民主,但却并不去关注一个个独立的孩子,而是把其放在组织中去看。您还说“如果改变组织,一切都会随之而变”,简直就像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 我的答案是“认同”,也就是满足其认同需求。
  • 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
  • 您戴着善人的面具,却丝毫不同情弱者。您只是在一味地宣扬雄狮理论,根本没有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
  • 文明就是用来填补人类生物性弱点的产物,人类史就是一部克服劣等性的历史。

“自我认同”的勇气

  • 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问题行为是在针对“你”

  • 大家都怀着各自固有的生活方式(世界观),没有人完全相同,这就是个性吧?
  • 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

为什么人会想成为“救世主”

  • 听到自立这个词,有人往往只从经济角度去考虑。但是,即使十岁的孩子也能够自立,也有人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依然无法自立。自立是精神问题。
  • 如果一直像目前一样,那我既无法回到赏罚教育,又无法信赖阿德勒式的教育!
  • 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 作为人的尊严被伤害,于是用自己的手再去不断撕裂伤口。所以,阿德勒就把她作为平等的人百折不挠地跟其谈话。
  • 哲人:就这样一直不间断地进行心理咨询,某一天,她突然开始打阿德勒。这时候阿德勒是怎么做的呢?他没做任何反抗,任其拍打。然后,过于激动的她打破了玻璃窗户,手指受了伤。于是,阿德勒默默地为其包扎。
  • 你在阿德勒式教育上的失败,以及至今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逃避由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项构成的“人生课题”。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 逃避人生课题、回避与他人交往的人正是整日闷在这个书房里的你!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 我现在正处于不幸之中,我并不是为学校教育而苦恼,只是苦恼自己的人生。并且,理由是我逃避“人生课题”……您是这么说的吧?
  • 您还说不应该把面对学生当作“工作”,而应该建立“交友”关系。
  • 阿德勒所说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背后也隐含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

是“信任”,还是“信赖”?

  • 是“信任”,还是“信赖”?
  •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不考虑什么担保,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相信的是“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说关注的是人性化的价值,而不是物质性的价值。
  • 我只不过是与你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一个同样热爱“知识”的哲学者,而并非高高在上传授教义的人。
  • 工作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则是“信赖”关系。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人生的课题

  • 我们人类并不是单纯地结成群体,人类在此掌握了“分工”这一划时代的劳动方式。分工是人类补偿身体劣势而发明出的罕见的生存战略……这就是阿德勒的最终结论。

职业不分贵贱

  • 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 分工始于超越好恶地去“信任他人”。我们如果不分工就无法生存,如果不与他人协作就无法生存,这也就是“如果不信任他人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分工关系、“工作”关系。
  •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个性”。
  •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 在自然界中,人类非常渺小而又脆弱。为了补偿这种弱小,人类形成社会并创造出“分工”。分工是人类独特的生存战略……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分工”

你有几个挚友?

  • 我不知道对方怎么想。但是,像您说的那样可以“无条件信赖”的朋友只有一个。
  • 说得更直接些就是避免受伤吧?

主动“信赖”

  • 我们只相信“信赖自己的人”的话,而不是靠“意见的对错”来判断对方。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断绝关系之后,将自己的心理学命名为“个体心理学”,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1913年。可以说,阿德勒心理学一开始便被卷入了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当时44岁的阿德勒便作为军医被征召入伍,在陆军医院精神神经科工作。当时军医被委派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住院的士兵们实施治疗,尽快把他们送回到前线。
  • 人类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大事的时候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 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 下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

爱并非“被动坠入”

  • 这些谈论的只是唯心的“神之爱”和本能的“动物之爱”,根本不愿谈及具体的“人类之爱”。
  • 这就跟被戏剧或电影感动的观众无法解释自己哭泣的理由一样。因为,如果是语言能够说明的合理的眼泪,那眼泪也就不会流下来了。
  • 爱需要培养起来。如果仅仅是“被动坠入”的爱,那谁都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 哲人:但是,一旦实际到手,半年不到就厌倦了。为什么一到手就厌倦呢?因为你原本就并不是想用德国制的相机“拍照”。只是想要获得、拥有、征服它而已……你所说的“被动坠入的爱”其实就是这种拥有欲和征服欲。
  • 结婚是真正意义上考验两个人爱的开始。因为,现实的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 爱不是“艺术”问题,而是“对象”问题。对于爱来说,重要的不是“如何去爱”,而是“爱谁”。是这个意思吧?
  •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但是,我们没有学习完成它的“方法”……这样理解可以吗?
  • 对于人类来说,爱是什么?它与工作关系、交友关系有何不同?还有,我们为什么必须爱他人?

变换人生的“主语”

  • 究竟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什么?哲人:幸福,过上幸福生活。
  • 我们为了获得幸福必须涉入人际关系之中。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人类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
  • 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

  • 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

爱究竟指向“谁”

  • 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怎样才能夺得父母的爱

  • 恐怕你并不想与家人走一样的路。也许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与大家不同”。如果从事与父亲和哥哥一样的工作,就无法获得关注,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
  • 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唯有如此。

人们害怕“去爱”

  • 我没什么优点,所以,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 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但却找各种理由退却,说什么“不是这个人”,并自欺欺人地认为“一定还有更理想、更完美、更有缘分的人”。根本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亲手排除一切候选人。

爱即“决断”

  •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 只想“轻松”或者“快乐”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保持单纯

  • 这个书房不该是你这样的年轻人常来的地方。并且,最重要的是你是个教育者,你应该待的地方是教室,你应该对话的对象是作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
  •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

致将要创造新时代的朋友们

  • 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
  • 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却非常困难,那里有平凡日常的无尽考验。”

后记一 再一次发现阿德勒

  • “假如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生活在当今时代,也许他们会选择精神科医生之路,而不是哲学。”
  • 恐怕《被讨厌的勇气》也并不是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书,而是作为一种人生哲学而被人接受吧。
  • 阿德勒选择心理学并不是为了分析人的心理。
  • 对话涉及教育论、组织论、工作论、社会论以及人生论,最终,“爱”和“自立”这一重大主题慢慢浮现出来。

后记二 不要停下脚步,继续前进吧

  • 不要停下脚步,继续前进吧
  • 这一点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打破史上最长纪录,连续51周销量第一、与日本一样销售额达百万册以上的韩国也可以感受到。
  • 另一方面,《幸福的勇气》是实践阿德勒思想、步入幸福生活的“指南”。也可以说是展示如何向着上部作品中提出的目标前进的行动指南。
  • 对阿德勒来说,教育并不在于提高学习成绩或者矫正问题儿童。促进人类进步、改变未来,这才是阿德勒所认为的教育。
  • 如果仅仅靠学习阿德勒,什么都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仅仅是作为知识理解,根本不会进步。 并且,即使鼓起勇气踏出一步,也绝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一直不断地一步一步走下去。这种无尽的积累就是“前进”。

作译者介绍

  • 《人生意义心理学》《个体心理学讲义》,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