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推荐序
- 依恋研究表明,那些幸运地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最有可能成长为细心、高情商、善交际、乐于反思、善于关心他人、抗压能力强的个体。
- 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我们自身的童年经历。目前,研究结论已经清晰确凿地证明:我们如何理解自身的童年经历对自己的影响,而非童年经历本身,是能够预示孩子将会以何种方式依恋我们的关键因素。
- 我们会如何反思那些不好的事情,以及如何理解它们对自身发展和目前教养方法的影响。
- 明晰生活的意义,学习如何与深爱之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结,永远都不迟。
- 人际关系不可能完美。如果你在使用育儿策略时有完美主义倾向,那么实际上你已经因自我要求过高而给自己施加了压力。
- 在可调节的、因时而异的联结关系出现不可避免的裂隙后,人们可以设定恰当的目标并进行弥补。
作者题记
- 《依恋创伤的预防与修复:安全感圆环干预》
前言
- 结果是一些本来抱有善意的父母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他们想要做到完美,或者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不犯错误上。
- 如果孩子相信自己可以依靠别人以抚平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带来的伤痛并获得帮助,那么他们就具备了走进大千世界,探索自我,以及发现自身未来多种可能性的信心。
-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安全型依恋以及基于信任的感情纽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 科学家称赞安全型依恋为成长中的孩子以及多年后长大的成年人提供了“心理免疫力”,
- 每个人都具备成为出色父母所需的条件。
- 让孩子建立起信任,相信自己能够依靠所爱的人,相信那个人会努力陪伴自己,这对于孩子在此后一生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零失误、“完美的”教养方法,那便是在告诉孩子:比起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如何表现才更重要。
- 你实际上教会了他在自身唯一的感受就是痛苦时了解自己的感受。你让他明白如此伤心的感受即使会带来痛苦,也是很正常的,这是在告诉他这些感受含有重要信息;你让他明白自己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摆脱痛苦;你帮助他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孩子——一个看重友谊和忠诚的孩子。换句话说,你在帮助他成长、发展为一个健康的个体,帮助他习得如何在人际关系的湍急河流中安全远航。
- 大人也会犯错,但是他们会努力改正。你让他明白自己依然可以信任你,你也会陪伴着他,但有时候他需要对你耐心一些。
- 我们创作本书的目的是让你了解你自己与生俱来的为人父母的能力,以及作为父母自然而然具备的积极向上的意图。
- 安全感圆环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两种需求:一种是获得安抚以及安全感,另一种是探索大千世界。
- 陪伴”意味着与孩子分享情感经历,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核心情感都是一致的(同时也要明白每个人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
- 你的孩子天生就能感知到你的不安全感,会试着帮助你、保护你免受那些令人不适的需求带来的烦扰,因而假装自己没有那些需求。
第一部分 关于圆环的一切:理解依恋以及安全感的重要性
- 你认为,因为知道一加一等于二,所以你知道什么是“二”。但是若要真正地理解“二”是什么,你先要理解……“加”这个字。
1 依恋: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 每当你回应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安慰或自信时,你便与他们建立了信任的纽带。每当你让孩子明白自己懂得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时,你便证实了人类在生命之初建立的联系所拥有的力量,这种联系是每个人从出生之时便开始探寻的。
-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把所有的美好带给孩子——爱与激情、理解与接受、意义与满足感。
- 依恋安全感做出了如下定义:“对于美好的可能性充满信心。”
至关重要的“和”
-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独立、敢于独自闯荡,我们就要给孩子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随时可以回到父母身边。自主和联系:这就是安全型依恋。
- 小蕾基本心理需求的表达以及父亲对于这些需求的回应构成了父女关系的重要部分。
- 50年以来的研究表明,具备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和父母相处时更快乐。·对父母的愤怒和不满更少。·和朋友相处更融洽。·有更稳固的友谊。·可以同朋友一起解决问题。·和兄弟姐妹关系更融洽。·自尊心更强。·知道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相信美好的事情总会到来。·相信他们所爱的人。·知道如何善待周围的人。
- 人际关系支撑着我们(甚至定义了我们),因为比起独自一人时,每个我们建立的“和”都使得自己的存在更有意义。
- 可以在远方支持着他,因为凭借多年安全型依恋的经历,我知道他具备所有他需要的爱、技能、依恋以及才智。正因为他拥有安全型依恋,才能探索得越来越远。”
依恋:它真的很重要
- 如果我们相信其他人普遍持开放性心态并且乐于接受信息,我们便会更具创造性、竞争力以及清晰的思维,并可在遇到风险时做出明智选择,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理解、被大家接受,并处于稳定安全的环境。
- 安全型依恋就是知道某个人一直支持着你,[插图]而知道某个人支持你,便开启了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
- 否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期待其他人也这样对待自己,而这样的想法会使得他们变得羸弱。
- 为什么尽管让孩子茁壮成长的所有需求都看似得到了满足,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缺失影响会如此之大?
- 寻求关爱:受本能驱使,亲近可以安抚、保护自己并且帮助自己梳理情绪的人。 ·探索未知:受本能驱使,满足好奇心并且追求技艺的精进。 ·给予关爱:受本能驱使,为婴儿提供他们所需的关爱并与他们建立联结。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可能因为父母只能看到孩子的行为,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只关注孩子的行为管教问题。如果孩子的行为能够改变,我们就会感到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解决了所有出现的问题。然而,行为只是孩子表现需求的一种形式。行为是一种信息:隐藏的依恋需求。
- 印随是一种原始依恋行为,被人们视作一种新生动物了解其种群的方式。
隐藏的需求:为什么行为管教是远远不够的
- 只关注行为就是治标不治本。
- 我们现在知道,依恋可以成为孩子在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经历,培养学习能力,保持充沛体力,掌握社交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获得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 (在人类3岁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右脑中许多有关控制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功能都有赖于婴儿的各种经历才能不断得以发育健全,其中同主要抚养者的依恋经历作用尤为突出。
- 承受压力时身边有一位慈爱、可以依靠的抚养者,就如同得到了保护我们的第二层皮肤,令人感到安心。
- 他们发现孩子从生命之初便具备的安全型依恋会保护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免受压力的摧残。
- 安全感正如一个避风港,可以提供所需的安慰,也是人们探索世界所需的稳固基础。
- 一些父母不让孩子探索世界,这些孩子青春期则更容易出现焦虑性精神障碍。研究还发现不安全感和低落情绪之间的联系(尽管联系不够紧密):孩子要么觉得没有希望且受到孤立,要么觉得无助且焦虑。
- 明尼苏达研究表明,安全感可以在孩子遇到社交问题时减少挫败感,缓和激动的情绪,且让孩子直接放弃的情况更少。总体而言,这些孩子更加有毅力、灵活变通,不会暴躁易怒、抱怨不断。
- 警告:不要把“情绪调节”理解为拒绝接受或压制情绪。在安全型依恋的框架内,孩子明白了情绪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并且十分有用。仅仅是从接受情绪到能够良好管理情绪、合理看待其用处就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有时候父母想要对孩子的情绪需求敏感一些,反而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以为他们所有的情绪都是首要的,“立刻”就要得到关注,而这实际上会让孩子失去对情绪变化的应变力。
- 小孩子需要确定身边有能够满足且十分关注他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人。无论是对于自身的信任还是对于他人的信任,都建立在早年经历的基础上:知道至少有一位负责任的抚养人可以依赖,对自己的需求十分敏感还能够陪伴自己——这就是通过依恋建立的安全感。
- 如果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的,其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所有心理层面的能力都会帮助他形成连续的自我认知——每个人的记忆以及自我形象都有在过往中存在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自我认知形成的一砖一瓦。
- 婴儿都有促使自己同“他人”建立联系的内驱力,这个人可以帮助他们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 如果能让孩子感到安全,有人支持自己,那么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这样的说法没有丝毫夸张。
- 努力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其核心观念是“我们要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和”这种关系战胜情绪上的挣扎。
- 安全型依恋是帮助孩子开始学习的第一份社会联结。其原理是: (1)父母是提供安全感的基地,有了安全感孩子就能够探索世界——无论是在操场上(就像小蕾的事例),还是在做小型的化学实验时。 (2)具备安全感的孩子信任父母,在学习的过程中向父母求助就会更加顺畅自如。 (3)父母与孩子间愉悦的互动显然有助于信息交换。 (4)孩子通过依恋关系会发展出连续的自我及他人认知,能够清晰地思考要如何思考,并高效地调节思考过程。
- 如果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在沟通过程中非常温柔、敏锐,给予孩子非惩罚性指示并搭建好框架,他们便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行动、注意力,培养孩子的持久力以及元认知技能。所有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取得学术成就。
- 没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无法依靠自己(或者只能依靠自己,而不会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 我们希望孩子因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有能力做什么而感觉良好,而不希望他们迷失在嫉妒心或是无情的竞争中因此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 如果孩子相信父母一定会帮助他们调节痛苦情绪,他们对于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强。这些都会在孩子学龄前直到10岁的阶段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自信心和自尊。
- 自尊来自被人接受而不是过分吹捧。
- 我们坚信人际关系(生命中的“和”)是所有可以衡量的健康和幸福的表现形式的关键
- 社会关系对于身体健康影响广泛,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健康习惯以及死亡风险。”
- 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无论是在学龄前期还是在童年中期,在同龄人的小组活动中都更加活跃,更有参与感,更少被孤立。具有安全感的学龄前孩子同情心更强,且有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
依恋:它是身为人类的意义的关键吗
- 依恋的产生提示我们骨子里就是关系型动物。
- 人类的第一次亲密关系经历是同第一位抚养者的接触过程,这段人际关系的质量将会影响我们未来对于人际关系的所有看法。
- 想要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父母就得在情感上给予陪伴,并且对于情感问题给予回应。
- 每个婴儿来到世界都想要“体会自己的感受被了解的感觉”
- “同他人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所在,这不只是对于婴儿、蹒跚学步的孩子或是小学生来说的,对于青春期的少年以及成年人,甚至到了垂暮之年的老人都是如此。人们可以从亲密的依恋关系中获得力量,享受生活,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行动给予他人力量,帮助他们享受生活。这些就是现今科学以及传统智慧的契合点。”
2 安全感:与不完美交朋友
- 塑造完美和追求完美并不会有助于健康成长。家长会因为强迫自己不犯错或确保孩子不会经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痛苦而变得焦虑,也会不可避免地让孩子感受到这份焦虑。
- 如果你能放松地与孩子建立纽带,沉着镇静、承担责任又充满自信,这样的教养方式便能够令孩子相信你会陪伴他、支持他,让他明白以后的生命中还会遇到可以如此信任的人。这就是安全感圆环法的全部精髓所在。
身处不完美世界的压力
-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为人父母的前两年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离婚、丧偶以及失业带来的压力
- 父母和孩子即使产生了依恋,社会舆论却说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职责,所以父母会情不自禁地感觉被生生分离,可是这样的感受对于感情处理并没有帮助。
- 父母带给宝宝安全感的关系纽带就是孩子的第一个抱持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够明白有时解决问题很困难,但是有了“和”这层关系,总会成功解决问题,让过程变得更简单。
- 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行为不是教养中唯一的关注点。
- 比起“纠正”任何特定事件的错误行为,基于依恋经历形成的情感联结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 如果和孩子关系的核心变成了父母与孩子分享感受,那么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 通常要等到多年之后,他们才会发现某个人能够认识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且对此做出回应。
- 必要时掌管全局,乐于承担长者的责任,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扮演更智慧的一方
- 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成长,能够与孩子做朋友的确十分美好,但是我们应该做一位年长且更加智慧的朋友,这就是父母。正常的教养方式不是彻底的民主。父母想要孩子感到安全,就要让他知道有些人即使在做决定时要面对许多反对声音,也仍旧足以胜任掌管全局的角色。
不完美的(一团糟的)自己带来的负担
- 于教养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行为,而是你看待自身行为的视角。
- 孩子注意父母的行为,但是可能孩子更关注的是父母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
- 尽管总也做不到尽善尽美,父母却仍想给予孩子所需的一切美好事物。孩子不需要完美;他们需要相信父母会努力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会尽可能搞清楚他们的需求,会和他们紧密相连。
- 给予孩子过分保护、努力把所有的困难帮孩子避开,会妨碍他们培养必备的抗压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孩子在不理想情况下,通过与父母共同解决问题并获得支持才能习得。
- 孩子早期从重要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越多安全感,他们长大后就越能放松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抗压能力就会越强。
如何确保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
- 如果家长意识到并相信自己本来就想给孩子最好的,并且相信自己实现这一点的能力,教养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 我们是指一旦家长相信自己拥有积极信念,能够将孩子的需求可视化为一份简明易懂的指示图,教养孩子这份“苦差事”就会变得不那么令人难受了。
- 你不需要十分富有、非常聪明、独具天赋或是幽默风趣;你只需要陪伴孩子,但是要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双重陪伴。
- 让你理解孩子合理需求的方法。·让你理解你如何看待这些需求的方法(为什么有些需求让人更容易接受)。·让你理解为什么你愿意满足一些需求,而对其他的需求很抗拒的方法。·帮你战胜内心的抵触,将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的途径。
-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建立信任的基础——孩子要相信父母会陪伴他们,会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会在他们需要更加年长、更智慧的人介入时承担责任。
- 对自己仁慈一些,我们就会对自己最爱的人更加仁慈。
- 带来安全感的教养方式其实或多或少是放松的,放松地做出选择,相信我们自己足够优秀,而这样对孩子颇有好处。
- 这到底是你想成为优秀父母的需求,还是孩子现在真正的需求呢?
- 研究表明父母管理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问题,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充满自信且放松地面对孩子了。
- 我如此回应是因为我相信这很重要,而不是感觉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对孩子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 我们可以与孩子步调一致、保持敏锐,分享孩子的情感经历(而非完全将这种情感当作自己的情感),帮助孩子理解、调节难以处理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陪伴着他。陪伴并不意味着试图改变孩子的经历,父母不应插手。我们要接受这种经历,体现出你就在那里陪着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也有着和他相似的感觉。
- 安全感圆环最重要的“规则”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只要有必要,就要掌管全局。
希望你在安全型依恋的旅途中一路顺风
- 我们在工作中接触的成年人常常是需要回溯童年并且逐渐改变早年对自己及他人看法的人。
- 如果没有“和”,没人能生活得很好;每颗心都在寻求爱,这是从生命之初便根植于头脑的事实。
婴儿在“和”的关系中如何学习
- 如果我们对于另一个人十分敏感又能给予回应,便建立了联系,并且“会经历成长、活力,可以感知到连续性,同时能够感觉到对方对于世界的感知如何”。
- 如果自身的情绪受到了重视,就可以平复情绪继续生活。
- 如果我们正确且敏锐地回应了对方的内在体验,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会获得对方的信任并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的心理复杂性也能提升到仅靠自己无法达到的水平。
- 两个人依恋关系的舒适区被科学界称为“二元调节系统”,这里“二元”意指两个人之间的调节行为。
满足孩子在安全感圆环周围的需求
- 依恋体系中的三大主导或核心需求:寻求关爱、探索未知和给予关爱。
- 安全感圆环向我们表明孩子的需求可以被看作不断“出去又回来”的过程
- 了解孩子对于自主权的需求和了解他们的脆弱之处同等重要
- 知道最重要的人一直展开双臂欢迎我们回去的安全感给了我们勇气和自信去闯荡世界。因为我们确信如果独自面对世界变得困难,深爱的人能够且欣然提供帮助。
- 应该如何在拥有亲密关系的前提下不丧失自我呢?应该如何既保有自我又不会失去加入“和”的能力呢?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要靠自己,什么时候要寻求他人帮助呢?
- 贯穿童年(事实上也是贯穿一生)的依恋,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辨别什么时候靠自己,什么时候寻求帮助
- 如果孩子看起来玩儿得很开心,就等一等,不要立刻加入,等着有迹象显露——他久久地看着你、对着你伸出小手或是明确地要求你加入——在此之前我们都要假设他只是希望你站在那儿看着他。
- 孩子在越小的时候知道你因为她而感到喜悦,她就会越自信,自尊心就越强烈——因为她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认为她很重要、很可爱,不为别的而只是因为她就是她。
- 能够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待事情是产生共情的基础,能够将自己的语言和内心世界的体验契合便可以获得内心世界的健康发展。
- 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会疏远家长,甚至逆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真的需要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得到别人的肯定。如果不能尽早具备独立思维能力,孩子就会在长大成人后遇到困难。
- 想要通过摆弄手里的玩具拉回孩子的注意力则是表明你因为她内心的挣扎也感到不舒服。孩子需要你帮助她平定情绪,一定要给她时间和空间。
- 在提供过多帮助和太少帮助之间取得平衡。
- 孩子会在疲惫、害怕、饥饿、不适或是情感油箱空了的时候来到圆环底部。
- 如果抚养者能够察觉到孩子对于外界帮助的细微暗示,能够在她面对危险时陪伴她,就能带来她所需的抚慰,而这份抚慰正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 孩子是在他人的照顾下学会克服痛苦感受的,因此她要冒险进入那个有时势必会让她感到不适的世界中,但同时她也懂得了自己可以寻求他人的安慰,这会让她在建立良好的互惠人际关系方面受益终身。
- 是让孩子明白情绪是他自己的,但也可以从关心自己的人那里得到帮助。家长要按照丹尼
- 处于圆环底部的第二种喜悦是孩子感到沮丧或是情绪失控时,家长悉心地帮他们减轻痛苦。
- 需要表明整体而言你能够接受孩子的感受,以此让年幼的孩子明白,和在乎他们的人分享感受是安全的
- 让孩子知道内心的想法可以分享,对于发育中的孩子而言有至关重要的暗示意义。
- 情绪调节失调→行为管理失调。
接受孩子的需求
- 试着解读并且敏锐地回应孩子的要求十分重要。
- 辨识出孩子的需求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独特的个性,帮助家长预知某些需求
人际关系的质量关乎一切
- 孩子知道有情感需要时,全情投入的父母或是抚养者能够在情绪层面一直陪伴着自己,这便是安全型依恋的核心。
- 只要可能,就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必要,就要掌管全局。
- 陪伴并建立安全型依恋不意味着总要做“老好人”,不是没有理由的温柔,而是告诉孩子“我会满足你的需求,也会掌管全局,同时保证你的安全,你可以依靠我”。
- 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的第三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反思。
- 陪伴孩子并不意味着步调绝对一致;掌管全局不意味着你永远都不能说对不起。承认即使是家长也会犯错误,而且要为了修复裂隙做出必要的努力,都是作为圆环上的双手必须要做的,如此才能够陪伴孩子并掌管全局,这些内容也是本章的第三个话题。
陪伴孩子
- 共享快乐也会加速婴儿的大脑发育,是自尊产生的基础。
-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刻尽力实现最好的陪伴
- 管理情绪的能力有助孩子管理他们的行为。
- 再怎么样也不会宠坏一个婴儿
- 任何可以让人体验真实且稳固的亲密关系的抚养关系称作抱持性环境
- 陪伴孩子就意味着满足他的需求。
- 接受是协调和共鸣的产物,表示理解和同情的微笑或是反映孩子感受的面部表情,比起爸爸妈妈直接说理解孩子或表示一切正常会更加直接
- 陪伴意味着体会孩子的部分感受,而非全部。陪伴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的感受完全感同身受,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我们作为人类的许多体验都是一样的,但我们仍然各自独立。
- 抱持就如同它的名字:在孩子过分紧张忧虑时,带给她安全、让她得到保护。
- 对于需求的恰当回应意味着友善地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
- 家长乐于沟通,孩子才能表达顺畅
- 只要你的话语没有妨碍孩子的活动,就一直说下去。小提示:如果你说的话突然变成了提问或是想要得到“正确答案”,你可能就妨碍了孩子的活动。经验法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每时每刻的体验上,而不是希望培养他未来“无比闪耀”的能力。
- 无意识的行为无法消化,我们强行吞下去的东西迟早还会回来。
- 如果每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抚养者便停下手头的事情,全心全意地倾尽一切,这个孩子的情绪就会以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方式控制着整个家庭。
掌管全局:更加高大、强壮、智慧且友善
- 只要有可能,家长就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必要时,也应该掌管全局。
- 遇到令孩子痛苦的情绪时,许多家长都会选择掌管全局,因为家长本能的保护欲促使我们做出反应,或是因为这些情绪也让我们感到不适。
- 我会一直陪伴你,但不意味着我总是老好人,因为有时候必须要让你知道事情是有限度的,你一旦跨越限制就要把你拽回来
- 想要家长掌管全局的孩子总会试着去触及底线。
帮孩子建立自我反思机制:裂隙与修复
- 并不是避免裂隙就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而是需要确保修复过程得以实现。
- 如果你能够真正陪伴孩子,能够相对准确地理解孩子可能正在经历的事情,还能够传达出你们各自独立的含义,你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反思的过程。
- 能够提供安全感的家长关注的不是让自己感受更好,而更加关注如何让孩子感受更好。
- 承认自己做错了且真正这样想是裂隙与修复过程的重要环节。
- 权威性来自作为更加自信的存在,表现得更加高大、强壮、智慧且友善,来自把帮助孩子而非自己获得更好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请注意窗帘后的那个人
- 少一些与孩子之间的争执。·意识到自己充分具备影响孩子感受和行为的能力。·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加舒适放松。·和孩子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的运转方式。
- 智慧既不存在于感知敏锐的大脑(边缘系统)中,也不存在于飞速思考的大脑(前额皮层)中,而存在于两个人的对话之中。
- 从关注孩子正在做什么以及你有何感受,转换到你正在做什么以及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
置身圆环何处会给你带来困难:顶部、底部,还是作为双手之时?
- 坚定、有道理的关心一般都能很好地解决家长时不时变得严苛、软弱无能或是不负责任的问题。
- 反思扮演双手角色时遇到的困境 (1)我是否能坚定且友善地拒绝孩子,让他知道我掌管着全局? (2)我生气的样子是否会吓到孩子,让他畏缩不前,对我言听计从,并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我会让孩子掌管全局吗(可能是照顾我/关注我的需求或自己过分依从孩子的想法/孩子害怕我会生气)? (4)我是否期待孩子自己解决困难和缓解激烈的情绪,而不需要我提供支持?
6 行为透露出的信息:指示以及错误指示
- 我从安全感圆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思考事情为什么发生,而非发生了什么。
- 行为问题”并不是孩子在请求我们的关注,而显示了孩子明白比起承受错误行为的痛苦后果,展示自己的真实需求代价更高。
- 成年人常常会误以为孩子只想得到我们的关注,而实际上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同他们建立联系。
错误指示:受限型安全感圆环
- 圆环底部受限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便是其对于学习过程的影响。孩子最终会牺牲自己的好奇心,深陷于对卓越表现的屈从。
- 每个孩子都需要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想要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这个人应该愿意倾听,在意孩子讲的话,不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明白这些想法或经历过这些感受。
解决圆环四周的困难
- 为孩子感到高兴,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份礼物。试着不要比较、不要带着优越感为孩子高兴:你的孩子即使不能更好或是成为最好,但是也已经十分优秀了。
9 保持漂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安全感
- 陪伴孩子就好。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所有的事情都会放慢速度,并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候情况很快就会变好,有时候会花多一些时间。只要选择做得完全彻底,就会产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