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索达吉堪布

引言

  •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切痛苦,其实来自于各种执著。而要想消除这些执著,佛法中有最殊胜的窍诀和方便。

能断金刚的智慧

  • 要知道,我们痛苦的根源,唯一就是执著。哪怕它只有针尖那么小,也会引来绵绵不断的苦楚。每个人对于执著的东西,得到了,会患得患失;失去了,就伤心欲绝。假如没有执著,任何痛苦皆与你无缘。

第三品 大乘正宗

  •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

  •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第五品 如理实见

  •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

  •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

  •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

  •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十品 庄严净土

  •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

  •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

  •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

  •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引言篇

  •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
  • 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
  •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本是圆融一味,根本没有任何抵触。
  • 《金刚经》诠释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有了这个基础,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

《金刚经》的译本,是大成就者加持过的

  • 经典与论典不太相同:经典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连贯;而论典比较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章节,还能突显经典中不明显的意思,将散于各处的内容归纳在一起。

初善题目篇

  • 金刚有个不共的特点:能坏一切,却不为一切所坏。同样,般若空性也是如此,它能摧毁各种各样的邪见执著,却不为任何一种邪见所毁,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具有相同之处。
  • 却不知道什么都不执著,是佛教中的胜义谛,要想达到这种悟境,前提必须要积资净障;而且就算已经达到了,世俗中也不能轻视断恶行善。

中善经义篇

  • 依照密宗的讲法,此处讲了五种圆满。一、环境圆满: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二、时间圆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三、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四、法圆满:《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五、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 至于三藏的结集,一般都认为: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持戒第一的优婆离结集“律藏”,头陀第一的大迦叶结集“论藏”。
  • 佛可于过去、现在、未来中,在无量世界为不同众生宣讲不同的法门,这种境界甚深难测、不可思议,所以,这里的“一时”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时。
  • 适当的穿着、得体的仪容,对在家居士来讲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利益有情的一种方便。
  • 佛陀并不是肚子饿,而是要给众生积累资粮的机会,并借机为他们传讲佛法。
  • 尽管佛陀确实带比丘到城中乞食,但这完全是一种示现,就像佛陀已灭尽对“我”的执著,可显现上还要说“我的弟子”“我的施主”一样。
  • 在印度,化缘的时间一般是上午。而在佛经中,有时候也会看到比丘中午出去化缘,但这种现象在泰国是没有的。
  • 值得注意的是,讲法、听法、修行时,身体的端直非常重要。有些人在家里看书念经,经常喜欢斜靠着,这种姿势相当不好。
  • 要知道,身不正则气脉不正,气脉不正,记忆力和修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藏传佛教历来重视身体的姿势,不管是念经也好、修行也好,都要求身体必须端直,跏趺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

  • 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体投地、以三门恭敬顶礼。
  • 左绕(逆时针)有毁坏的过失,右绕(顺时针)有兴建的功德。在藏地,通常藏族人一看到左绕就害怕,担心功德会毁坏。
  • 一般来说,弟子在上师面前祈请时,都是左脚掌着地,右膝盖着地,这样的姿势比较如法。
  • 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因功德示现的角度不同,佛可称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 最殊胜的护念是什么?就是赐予众生今生来世都安乐。用财富、名声来护念我们,并不是最殊胜的,而佛陀引导我们永远离开轮回的痛苦,今生来世都快乐,才是最殊胜的护念、利益、摄受。
  • 须菩提所提的问题,包含了大乘基、道、果的一切内容:基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应如何安住;道是如何修持六度万行;果是如何调伏自心而获得佛果。
  • 外境,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主因。而对外境的执著,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来源。所以,若想彻底根除痛苦,不能一味地从改变外境上下手,更应该从斩断内心的执著做起!
  • 中间如何修持六波罗蜜多(又名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六种可度脱生死、获得涅槃的大乘法门)?

第三品 大乘正宗

  • 大家要记住,虽然发心度众生是菩萨在世俗中最大的责任,若没有这种菩提心,一切善根无从增长。但是,最终要明白:胜义中没有众生可度。
  • 指欲界、色界的众生。《俱舍论》中说,欲界众生贪著五种妙欲,执著非常粗大,有实质性的身体;而色界众生断除了欲界的贪心,没有实质性的身体,但仍有比较细微的贪心,所以有一个光身。这两界的众生皆有色相,故称之为“有色”。
  •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 .世俗菩提心:以发世俗菩提心为住,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为修,以所发的菩提心随时随地来调伏自心。2.胜义菩提心:以无有众生可度为住,安住于这样的境界为修,令执著万法实有的分别念融入法界来调伏自心。
  • 想度化有情或是帮助众生,就胜义谛而言,是一个大错误。有了相的执著,认为“我要度化他们,使其获得殊胜的涅槃”,这就不是菩萨,而是一般凡夫了。为什么呢?胜义中任何相都了不可得,发心的菩萨不存在,要度化的众生不存在,所发的心也如梦幻般无实。
  • 对四相的实有执著,是解脱道的大障,有了这四相的话,无法获得真实的解脱。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第四品 妙行无住

  • 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实有的执著。
  • 不住一切法,无吝而行施。
  • 以三轮体空为住,以三轮体空来行持六度为修,以遣除自己的实执为调伏自心。
  • “往昔佛菩萨如何布施,现在我也如是布施。”依靠这种发心,也能获得几乎同等的功德。
  • 渡河时离不开船筏,但到了对岸后,船筏就没有用处了。同样,佛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暂时可帮我们积资净障,获得解脱的果位,但究竟而言,对这些法的执著也要远离,更何况是外道的非法了?
  • 没有学过中观的人,布施一点点东西,就特别执著,总认为自己以此能获得殊胜果报。然而,闻思过中观的人都知道,名言中确实有对乞丐的布施,但在胜义中,我不存在、乞丐不存在、布施的东西也不存在,对不存在的东西去执著,没有任何意义。

第五品 如理实见

  • 佛陀告诉须菩提:“一切相皆由虚妄分别所生,若见到了诸相非实有,则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
  • 凡有相状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是轮回抑或涅槃,都是虚妄不实的,完全由分别心假立。只有通达了这些相并非实相,才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

  • 大家现在有缘听闻《金刚经》,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福报生欢喜心,另一方面也应对空性见生起信心。
  • 【我相】:将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人相】:由我执而引生的我所执。【众生相】:今生为人,来世为天人,后世又堕落恶趣……众生接连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寿者相】:执著一个相续的寿命延续不断。
  • 帝洛巴尊者曾说:“万法的显现不是障碍,对万法的执著才是障碍。”
  • 既包括调伏各种烦恼的佛法,也包括世俗中显现的有法。
  • 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
  • 佛陀谆谆告诫弟子:“宁可执著‘有’大如山王,也不能执著‘无’小如芥子许。”
  • 因此,既不能执著诸法实有,也不能执著一切皆空。
  • 当然,没有真正获得解脱前,世俗谛的法千万不能舍弃,否则就无法证悟胜义谛,龙猛菩萨也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就像还没有到岸便不能轻易抛弃船筏,否则,半途掉到了大海里,后果是很可怕的!
  • 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可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第七品 无得无说

  • 六祖在《金刚经口诀》中解释为:“阿”是无妄念,“耨多罗”是无傲慢,“三”是心常住于禅定,“藐”是心常住于智慧,“三菩提”是断除凡心、现见佛性。
  • 如来是一切诸法的本性,不是一个具体形象,尽管历史上确有如来的出世及涅槃,但这只是在迷乱众生面前安立的,绝非实有。
  • 宗喀巴大师也说:“世尊自成道以来,不管在天上人间,未曾说过一个字,因为实相远离能说、所说等一切戏论。”
  • 佛陀所说的法,非法(无实法)之故,远离常有的边;非非法(有实法)之故,远离断无的边。这即是释迦牟尼佛的究竟密意。
  • 总之,“差别”是从能证的智慧来讲的,所证的空性不可能有差别,如果有的话,无为法就变成无常了。

第八品 依法出生

  • 《俱舍论释》说,四洲、日月、须弥山、诸欲天、梵天世界为一个单位,一千个单位称为一千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二千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能被劫末火等同时毁灭,最初形成也是同时产生,由一体性而得名。
  • 很多佛经中讲,若以三宝为供养境,用清净心哪怕供一朵花、一杯水,福德也是相当大,何况有人以七宝布施,量满三千大千世界,此福德更是不可限量。
  • 大家要注意的是:《金刚经》每一句中,经常要分开二谛作分析,这样才能加强对胜义谛的认识。
  • 法布施的福德,远远超胜财布施!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阿难曾问佛陀:“两个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功德最大?”佛陀言:“一人讲法一人听法,功德最大。”
  • 假如你周围有人生病了,或是遇到了违缘,就应借此机会让他持诵《金刚经》,如此一来,必对其今生来世有莫大的助益。
  • 《金刚经》是诸佛、佛法的出生处
  • 因为《金刚经》所诠释的都是般若空性,而般若空性,是产生一切诸佛之因。《般若经》云:“三世诸佛皆依般若而现正等觉。”经典中常称般若为“佛母”,因为儿子的来源是母亲,同样,诸佛的来源就是般若空性。
  • 佛陀依靠佛法而成就,此佛法即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佛菩萨的来源。
  • 六祖曾说:“佛经不是佛法,它是肉眼的境界,故非究竟。佛法应是慧眼的境界。”

第九品 一相无相

  • 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
  • 没有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著,才是真正的预流果
  • 【须陀洹】亦名预流果,属小乘见道,而非大乘见道。获此果时已入圣位,故称之为“预圣”;由于它是声闻乘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
  • 没有来去的执著,才是真正的一来果
  • 亦名一来果,是小乘二果。此果断除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仍有三品未断,故还要来欲界的人趣或六欲天受生一次,以此得名“一来”。
  • 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
  • 阿罗汉,在藏文中是札炯巴,直译为“胜敌”,表示战胜了烦恼这种敌人。
  • 如果阿罗汉认为“我”是阿罗汉,就会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罗汉,别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认为三界轮回中很多众生没有得到阿罗汉果,即是众生相;我这个阿罗汉何时入灭尽定,融入法界中,则为寿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罗汉道”的念头,四种执著便应运而生。
  • 《入中论》说,众生轮回之因,即是我执与我所执。
  • 《涅槃经》说:“一念不生,万法无诤。”只有息灭了执著分别念,才能断除一切争论,证得须菩提的境界。
  • 大家若能通达缘起性空,就会知道一切法根本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其中颇有甚深意味。
  • 而佛陀所说的缘起生,才是一切万法的真相,是宇宙唯一的真理。

第十品 庄严净土

  • 但胜义中,这一切是不存在的,没有所得之法,没有能得之人,也没有获得之相,能所本来就是大空性。
  • 学《金刚经》一定要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
  • “心的本性是清净道场,除了心清净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净土。”
  • 名言中庄严刹土,是梦幻般的存在——菩萨以如幻的发心,庄严如幻的刹土,最后现前如幻的果位,度化如幻的众生,这都是合理的。
  • 佛说:“所以,须菩提,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要被世间的贪嗔痴所转,不要执著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
  • 现在汉传佛教仍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一些老年人不识字,净土宗的就念“阿弥陀佛”,禅宗的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 “应无所住”是讲空性方面,万法没有能缘所缘,跟虚空无有差别,故应对其断除实执;“而生其心”是讲空性的同时显现不灭,智慧可以在空性中产生。
  • 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故必定是空性。
  • 佛陀最究竟的观点,就是身体无有大小,在胜义中都是空性
  • 我们没有观察时,身体也有,刹土也有,好像什么都有,但真正通过观察,万法完全是无实空性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

  • 世亲论师把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归纳为四个方面:一、获得广大福德;二、能行难做之事(将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作布施,凡夫根本办不到,而念一遍《金刚经》,凡夫能够做得到,且福德超胜于彼);三、诸天恭敬;四、等同佛身。后两个功德后面会讲,这里先宣说前两个功德。
  • 念《金刚经》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所得的功德无法衡量,大家应对此坚信不疑,这是佛的金刚语。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

  • 释迦牟尼佛在《耳饰经》中说:“末法五百世,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末法时代,佛陀以文字的形象应世,既然如此,《金刚经》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果对其恭敬,必定会获得加持。
  • 《般若经》中说:“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供养般若,般若与佛无二无别。”
  • 我们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也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

  • 所谓“金刚”,是指能毁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般若”是智慧,《六祖坛经》说:“般若者,唐言智慧也。”至于“波罗蜜”,《六祖坛经》说:“此是西国语(梵语),唐言到彼岸。”
  • 因此,从实相而言,如来所说的法,没有任何相状,也没有任何所缘,若去妄加执著,则非究竟。但为了引导不同根基的众生,佛陀可以应机施教,开设不同的法门,这在名言中是承认的。
  • 名言显现中是无欺存在,而胜义观察时,却如梦幻般丝毫无有。
  • 心清净之人,见什么都是佛;心不清净者,只见各种丑相
  • 一心念诵《金刚经》,就能破我执、断妄想
  • “受”是完全领悟经的意义,“持”是经常忆念其中内容。光是口头上念念,功德不是很大,我们必须要究竟通达经义。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

  • 大悲心是一切菩萨之根本,大悲心是一切智慧之母
  • 凡夫之所以无法解脱,是由于执著相状,不是执“有”,就是执“无”,以至于被贪嗔痴一直束缚。
  • 先要长时间观修空性,断除执诸法实有的习气;然后进一步观万法无所有,断除对空性的执著,最终达到“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的离戏境界。
  • 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
  • 有些人或许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发大财、得高位、有名声才是非常希有。其实,这都是小事,真正希有的是什么?在如此恶劣的末法时期——佛已涅槃多年、行持佛法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听到空性法门,体会到佛法不可思议的甘露胜味,获得了解脱轮回的空性智慧,这才是希有中的希有。
  • 没有一切相的话,当然是最高境界了。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始终摆脱不了烦恼,原因就是执著这四种相,如果断尽了这四种相,就会远离一切痛苦。
  •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事情越是紧张,越容易坏事;越不执著,反而容易成功。
  • 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
  • 《楞伽经》中说:“诸法世俗生,生于无自性。”意思是,我们所见所闻的诸法,全部是世俗的成分,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相。
  • 六祖说:“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佛的智慧)。”
  • 现在很多人到处找上师,但真正的上师应该是自己的心,执著相状不一定能证悟,远离一切有无戏论的相,才是真正的佛。
  • 真正的实相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佛陀的密意。
  • 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又离一切戏论,离一切戏论就是法性,什么时候证悟了这种境界,即是真正见到了佛!
  • 不惊”指听闻方面,“不怖”指思维方面,“不畏”指修持方面。
  • 我们平时应该多看一些中观空性方面的书。否则,空性智慧在凡夫的心中非常微薄,偶尔生起一两次,几个月不串习、不思维的话,这点正念很快就会被分别念遮蔽,逐渐“消于法界”了。
  • 智慧度相当重要,它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尽管在胜义中非波罗蜜,但在名言中,诸佛菩萨说智慧度是所有波罗蜜中最殊胜、最为第一的。
  • 作为一个学菩萨行的人,应当通达三轮体空的本义,只有通达了空性,才能忍受一切痛苦。否则,座位被抢了、房子被占了,就生嗔恨心,这说明你没有观空性,还没有达到安忍波罗蜜的境界。
  •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有五位比丘最先得度,其中的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
  • 《释量论》中讲过:有了对“我”的执著,定会产生对他人的执著;有了执著自他的心,自然就会生起贪嗔,产生一切烦恼等种种过患。
  • 遇到违缘时,还是尽量修一点安忍
  • 不要变成损害众生的人,这一点对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
  • 唐朝法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 因此,从世间角度来说,一切都是“无虚”,但以出世间智慧来衡量,一切都是“无实”。
  • 永嘉大师也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 《高僧传》中有一位唐朝的惟恭法师,他每天念诵《金刚经》五十遍,三十多年从未间断。后来临终时,无有任何障碍而往生净土。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

  • 修行是一种长期、高水平的训练,依靠特殊的窍诀、特殊的环境,常人看起来难如登天的事情,修行人很容易就能做到。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

  • 很多人在念《金刚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受人欺负、与别人不合、修法出现障碍等,这些表面上看都是违缘,但实际上是一种顺缘,是别人在帮自己消业障,以此早日圆满佛果。
  • 因此,修行时如果遇到违缘,不要老想着这对自己不利,应该观想它是在遣除来世的痛苦,倘若即生中没有遭受这些,今后可能会感受更大的苦楚。
  • “大德们出现违缘,是将来解脱的一种标志。”
  • 那什么叫功德呢?《坛经》云:“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 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十分短暂,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要尽做些没有意义的琐事。哪怕我们只能活一天,也要抓紧时间看一些经论,由于经论的意义不可思议,所得的功德和成熟的果报也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

  • 整部《金刚经》讲的是如何调伏自心
  • 心是万法的根本,佛陀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其关键就是为了调伏自心
  • 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调伏自心?佛回答说:方法是非常多的,但最究竟、最殊胜的就是发菩提心。
  •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呢?“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因为轮回中的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他们现在沉溺于轮回苦海中,故应想尽一切办法救度,令其获得佛果的安乐,这种发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它又分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此乃世俗中最好的调心方法。
  • 万法皆由因缘所生,并非实有。
  • 犹如镜子里的山河大地,由于不是成实的,才能在小小的镜子中映现出来,同样,万法的本性也是如此。
  • 所谓的真如,《成唯识论》中定义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真如有声闻、菩萨、佛陀之分,唯有佛陀才能彻底通达真如实相。
  • “我得甘露无为法,甚深寂静离尘垢,一切众生无能了,是故静处默然住。”
  • “无实无虚”可以说归纳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观察任何一个法时,它在名言中真实无虚,造恶定会招致痛苦,但胜义中是不存在的,这即是万法的真相。
  • 《楞严经》也说:“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 《六祖坛经》讲:“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无相”才是菩萨的名字。
  • 《涅槃经》也说:“一切法悉无有我。”既然没有真实的我,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从何谈起呢?
  • 那什么是“我”呢?《涅槃经》讲:“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也就是说,凡是执著“我”者,即认为“我”是实有、真实、长存、可依赖的,而不是空的,这种我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用密宗窍诀来讲:过去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来源;现在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住处;未来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去处。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

  • 不著相布施的功德非常大,著相布施的功德几乎没有
  • 我们必须要断除的,并不是一切法,而是对一切法的执著,这才是众生痛苦之因。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

  • 前面讲了福德分,福德资粮能产生色身;此处讲的是智慧分,智慧资粮能产生法身,这是因缘的特殊关系。
  • 其实,一个人什么时候开悟了,才是真正的见佛了。禅宗说明心见性,也可以叫明心见“佛”,但这个“佛”,并不是有面有相的!
  • 打个比方说,我的身相映现在镜子中,镜中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但也不是跟我毫无关系。因此,一切相并非究竟实相,如来的这种境界,我们以分别念很难衡量。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

  • 在《金刚经》中,若把世俗谛与胜义谛分清楚,每个问题都是大同小异,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
  • 《三摩地王经》云:“如湿芭蕉树,人拆求其坚,内外不得实,诸法亦复然。”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

  • 龙猛菩萨在《中论》说:“无弃亦无得,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

  • 从实相上看,佛陀与众生无有差别,地狱和涅槃其性平等。
  • 智慧离不开大悲,大悲离不开智慧
  • 听闻《金刚经》后,大家一定要减少对善根、如来等的执著,否则,轮回之因——实执没办法断掉,那就得不到佛果。尽管佛陀也承认修善法是有功德,但若未以三轮体空来摄持,则非最究竟的解脱因。
  • 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又说:“修一切善法,希望果报即非善法。”
  • 当然,断除执著,并不意味着不用再修善法了。智慧不成熟的人总喜欢堕于一边,认为不执著就是什么都不要了,以此邪见而否认因果,最终又堕入可怕的断见。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

  • 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
  • 《金刚经》是三世诸佛的出生之处,诸佛菩萨均依此而成就;另一方面,我们若能诵持此经,即是修持了诸佛菩萨之因,最终也可以生起如来智慧。
  • 唐玄宗说:“三千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四句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

  •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六祖坛经》也说:“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

  • 真正的诸法空相,应该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

  • 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心不清净,表面上布施行善不一定有很大功德,但是通过闻思修行,哪怕观修一刹那的空性,对无生法(无我空性)生起不退转的定解,其功德也无可言喻。
  • 一切法在实相中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若能证悟这种境界,哪怕只安住于此一刹那,也超过了相似的布施。
  • 菩萨修积福德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最终获得不执著任何相的境界,此乃最究竟的法性。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

  • “诸法自性无所住,无来无去如虚空。”
  • 什么叫做如来?佛经云:“能悉见、悉知诸法之本性,现前诸法之本性,名为一切智智。”

第三十品 一合相理

  • 《圆觉经》中曾说:“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

  • 对于四见,六祖是这样解释的: 【我见】 认为如来藏的本体实有存在。 【人见】 认为众生的无漏本性实有存在。 【众生见】 众生的烦恼本来清净,认为此清净部分实有存在。 【寿者见】 一切众生在实相中不生不灭,认为不生不灭实有存在。
  • 佛陀最究竟、最甚深的法要,全部可以包括在无我空性中,它能毁坏一切邪见。
  • 首先了知、然后通达、最后信解,通过闻思修这三方面,得到的结果是——了了分明、现而无自性的般若空性自然显现。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世间上有三种功德最大:一是发菩提心,一是宣说大乘佛法,一是观想空性
  • “入定”是不执著任何一种相
  • 这是一切禅定的根本。即入定时不缘取任何相,在远离戏论的空性中如如不动,不起丝毫分别念,犹如虚空。
  • “持正法与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及观空性的十六分之一。”
  • “出定”是观一切如梦如幻
  • 《阿含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