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系列(套装1-3册)

曲黎敏

自序

  • 《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素问》是81篇,《灵枢》也是81篇。
  • 人,出生之前为先天,父精、母血、灵魂等至关重要;出生之后为后天,脾胃运化就重要了,所以脾胃又称“后天之本”。
  • 要想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时刻牢记中国文化核心要素:一是气,二是阴阳,三是五行,四是中庸思想。
  • 我国的传统医学,从汉代起,就决绝地抛弃了外科手术这条路。
  • 《素问》基本是讲“道”,讲“医理”,而《灵枢》基本上是讲医理之“用”,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做学问的一个要点:明理比运用更重要。
  • 古人大致把宇宙生成分为四个阶段:太易(无气、无形、无质的状态)—太初(产生气)—太始(气成形)—太素(形成质)(见《易纬·乾凿度》),在这里面,太素为物质层面,在人,就是肉身。所以,问素,也就是问肉身。
  • 《黄帝内经》,不战而胜;《伤寒论》,百战百胜。

上篇 上古天真论

  • 上古,指远古,对生命而言,上古也应指胎儿期
  • 天真,就是不矫饰、不作伪,从来就是本来面目
  • 几千年来,就算什么都变了,但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你的身体结构——依旧还是五脏六腑,再怎么着,也没进化出什么新东西,冷不丁长个六指都不容易。
  • 现代科学就证明了阑尾是局部免疫系统,在控制食物、药品、微生物和病毒抗原方面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肠道健康。

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

  •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 凡经典,读法第一要点,先读懂第一篇;第二要点,先读懂第一篇第一句。
  • 中国人的“远古”则非常明确——“昔在”,在这里指特定的时代——日在水下,也就是洪水时代。
  • 其实你如果把古书都看明白了,就会发现你自己写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话都已经被古人说尽了,而且说得比今人简洁,比今人漂亮。
  • 这里的黄帝,其实又可以代指人类、中土、脾胃等一切与他同象、同气的事物
  • 古人认为,手与足,是天地阴阳转换的机窍所在
  • “五藏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是说小婴儿不知道男女之事,但男婴能勃起,其实这就叫“无欲则刚”,又叫“活子时”
  • 而我们大人与小婴儿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精不粹、气不和,我们讲话多了,嗓子哑是精不足,而我们太渴望别人的认可和接受,又使我们气不平,内心焦虑纠结,气脉滞涩是咽喉症状的内在原因。
  • “言”是自言,“语”是对话,“弱而能言”是自说自话。
  • 西方研究的说法是: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 而“七岁看老”,则是指人至七八岁时,阴阳为之一变,性情也变,但天性是根,性情是枝杈。性情会随际遇而变,随气血阴阳而变,老呢,就是一生际遇的积累。所以,老,与性情相关,但一甲子后,人会重归天性。
  • 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儿来?第三,我往哪儿去?
  •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从“天真”到“不天真”,然后再追求“天真”,这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绕来绕去,在螺旋式的拧巴中,在终点求着开始……这一切,说来真是既可悲又壮烈。
  • 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以后,男子七八五十六岁以后,生命开始萎缩。
  • 少年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快乐,无欲无求。
  • 忘”可是个很高的人生境界!能“忘”者,能及时地清除生命垃圾的人,才是高人
  • 西方心理学认为人成年后的所有困境,其实都跟他少年时的心理阴影有关。
  • 羞耻心是良知的基础,自尊心是成功的基础。
  • 少年,我们一定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身心完整地去发展。这时候稍微有一点压力,就会影响大脑里的脑垂体。
  • “精明”,就是想得太多,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傻”就是能把所有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
  • 敦敏。敦,厚重;敏,勤勉且规矩礼貌之意。“敦”就是“厚”,“厚”也是“道”,所以有“厚道”一词。
  • 中国人所谓讲礼貌,首要看头发,蓬头垢面,代表不羁的人生,或低级的人生。
  • 人嘛,都有点贱性,越轰的,越轰不走,越抓的,越抓不住。所以,活通透点后,人生反而有更多的自由。
  • “敏”字不仅代表手脚勤快,而且代表懂规矩、懂礼貌。
  • 成年以后的事情没什么可说的,不管好与坏,一看你的底子,二看你的努力。底子好,就能保持灵性的一贯性;努力多,人成就就多。

二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人这一辈子最关键的,是要跟天走,而不要跟人走。
  • 学孔子的入手处,应当是六经,如此,才能得传统文化的浑然大气。
  • 为什么古代用春秋来代表一年,不用冬夏?这是从“气”上论,春与秋,最关键的是气平均。夏日太长,冬日太短,一个阳盛,一个阴盛。只有春秋阴阳的气,是平衡、平均的。
  • 你有钱,就无限地破坏规矩、拔高道德,而普通百姓够不到你的标准,也就不去做什么了!
  • 现在能不能学中医就看有没有阴阳思维、气思维、五行思维,就这么简单。
  • 阴阳”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先天,而“术数”就代表后天
  • 如果阴历的十五、十六赶上经期,这说明你身体绝佳,之所以叫“月经”,就说明这事跟月亮的潮汐有关。满月之时来月经的人才叫身体好,月黑风高夜你来月经了,身体就不太好。
  • 所谓“节”,都是气机转换处。
  • 古代的节日都是跟阴阳、节气密切相关的,过节的日子都不是好日子。
  • 大家记住,凡是逢阴历的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等,基本上都是要出事的节,所以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在井水里搁些硫黄这些祛腐的东西,防春瘟。
  • 四季当中各有6个节气,有12个节、12个气,共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
  •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 五日谓之候”的“候”就是物候的意思,也就是树叶、花果这些事物每五天会发生一个变化。
  • 人生最重要的是:我们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能改变、改良我们的生命。
  • 所谓“食饮有节”,是一切要跟天走,跟节气走,不要跟人走。
  • 因为房子是你天天待的地方,久而久之跟你的气场就相合了,光改变你没有用,还得改变下你的居住环境。
  • 凡听话的,好得快。自己的“业”,自己消,医生和药,只是帮忙而已。
  • 中午睡觉补心,晚上睡觉补肾
  • 停下来,就是要让灵魂跟上来
  • 肝主抖,根儿在肾精不足。肾精不足,人则善恐,心肾不相交,则心慌,有窒息感。
  • 女性呢,尤其在经期前后,一定要吃一样东西,醪糟,也叫酒酿,超市都有卖的,吃个醪糟煮蛋就可以了。因为醪糟大补气血,而且可以除瘀血,但一定要加热后服用。因为凡是子宫的病通通属于肝病,所以治子宫病就是要从肝经治。
  • 欲念是阴性的,所以耗散阴精;喜好是阳性的,所以耗散阳气。这两句是指:欲望,是造病之根源。
  • 欲望为阴,自有其阴鸷之气,一旦被压抑,便心浊气败,幽怨满怀。志气为阳,自有其舒朗神气,即使暂时不得志,也能从容自在。
  • 元气藏于肾,因此欲望或志气皆掀动元气,只是欲望耗元气,志气补元气。
  • 学《黄帝内经》,自救利他真慈悲;知老子,明心见性大自在。不管外界如何,至少心中有个美好的去处。
  • 甘地说:“地球可以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不能满足人的欲望。”
  • 所谓自己和自己待在一起,就是指身体与神明的协调。协调了,人就自在,就从容;不协调,人就惶惶不可终日,就得病。
  • 最终的快乐一定是一种稳定的快乐,也就是“法喜悠然”。所谓“法喜”,就是不再“心随境转”。所谓心随境转,就是看见下雨了,心就悲伤;天晴了,心就喜悦。而是要“境随心转”,无论看见什么,都保持内心的稳定,温度是恒定的,色彩是协调的,心境是澄净的……

三 何谓“朴”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经常头上到脖颈一圈汗多,中医叫作“齐颈而还”,这是阳虚。
  • 我们的焦苦、劳、累都是因为我们过度的需求导致的,说句实在话,所有疾病的根源挖到最深处,无非三个字——贪、嗔、痴。
  • 这个“抖”,就是精不足,“精”是指人身体阴的一面,能固摄阴的就是阳,阳不足,则万般固摄不住。
  • 关于富贵、贫贱,大家不要以“钱”论,而是要以“命”论。有些人特有钱,但还是整天担心没钱,就是“贱命”;有些人没什么钱,却活得悠然,也挺贵气的。
  • 死是指肉体的消亡,而“亡”指灵魂的走失、迷失。
  • 修心的前提是修气血足,修气脉的宁静。
  • 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 神明都从眼走,如果人心安定,肾气充足,自然可以闭目养神。
  •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 就身体而言,心君主之官,就是赤色,穿红色衣服。肺,穿白色的衣服。肝是青色,脾是黄色,肾是黑色,这就叫“任其服”
  • 内心有无比的自由,也要有无比的自律。
  • 贤者是聪明但能守朴实之道的人。
  • 如果说非得应酬不可,八点一定要结束。如果你没有这种拒绝的能力,你就没有成熟,在生活中有了主动权,才叫成熟。

四 女七

  • 牙齿跟肾有关,头发跟肝有关。
  • 指甲上的竖纹和横纹全是肝气的表现,竖纹都表示肝有瘀,如果出现了横纹就说明身体开始变好,在慢慢地往外推。
  • 一般来说,古代的书最好是中华书局的,外国经典就选商务印书馆的吧,里面出的错相对少一些,你知道这个大的规矩就行了。
  • 人之精魂也在于三足:任、督、冲。任脉主一身之血,督脉主一身之气,太冲脉主性。
  • 督脉主人一身之气,任脉主人一身之血,
  •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太冲主性
  • 女子21岁到28岁时,是女性生命最关键的冲顶期,一定不能任性,不能减肥,不能过度流产,否则就有一个糟糕的未来。
  • 孩子继承的是父亲的意志力,继承的是母亲的智力
  • 老祖宗告诉我们,颠顶痛是肝经,两边太阳穴痛是胆经,如果是偏头疼,左边是肝经,右边是肺经,所以只要弄清楚了,头疼都好治。
  • 少年的青春痘也全长在脑门、两颊,都是胃寒,胃寒不单纯跟吃寒凉东西有关,最关键是跟心情不好有关。
  • 掉头发首先是因为焦虑,思伤脾,脾虚也掉头发,再有就是肝肾虚。
  • 太阳膀胱经走后脑勺,太阳小肠经走两颧,少阳胆经走两鬓,阳明胃经走脸颊和额头。

五 男八

  • 在中医上讲,抑郁症基本上属于胃寒和肾寒的问题,一定先在气血上入手。
  • 自然生产的孩子,尤其是头生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功率是最高的,而成功率最关键的,在意志力的坚定,不在聪明。
  • 看到筋就要想到肝,看到骨就要想到肾
  • 所以什么最减肥?爆发力最减肥,打球、踢球、打乒乓球都需要应激反应,这样才减脂。您天天跑步不减肥,就是舒服,舒服就是经脉畅通,经脉畅通人就舒服,但是实际上不太减肥,除非突然有一只恶狗追着你跑,那才减肥。
  • 中医不认为肥胖是病,而是认为湿邪是病,而真正能改变湿邪的一定是真阳的强大,和阳气的充盈,一旦阳气充盈,湿邪走掉,人体就轻松、轻盈。
  • 再好的东西没有经过你自己的气化,也不会变成自己的,所以说生命最重要一条,就是阳气的气化作用。
  • 比如肝血虚了,就会出现瘙痒等问题;阳气虚弱湿气重,则生囊肿;有寒,则容易生肌瘤。
  • 而肝经的保养,主要在于情绪的中庸,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温柔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六 天寿

  • 经脉指后天十二经脉,气脉则指先天奇经八脉。
  • 任脉、督脉、冲脉,这是决定人生命、命数的大东西,为气脉,为先天;经脉指十二经脉,环绕四肢,为后天。

七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 真人是道生,至人是全道,圣人是从道,贤人是修道
  •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 什么是“婉然从物”呢?好比“水”,你拿一个圆盘子来,这水放到里面就是圆的,拿一个方碗来,水就是方的,这,就是婉然从物。我永远是我,但我不跟环境较劲,什么环境我都能适应,这不就是“和光同尘”吗?别总指望改变环境,保持自我的本性的始终如一,才是最主要的。
  • 我们很难改变世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变得美好一点。

下篇 四气调神大论

  • 中医最终给肝定性为“厥阴”,也是强调它阴性的、收敛的、转变的特性,而不是它生发的特性。
  • 因此一切“上火”相皆源于正气不足,所以其所经之处就发炎、溃烂。
  • 治疗邪气的方法不是杀伐,不是简单地用寒凉药灭火,而是引火归元——有肾寒破肾寒,有胃寒破胃寒,肾收藏力不够就增加肾的收藏力,如此,把虚火邪火引回本经本位,让浪子回了头,神明归了位,变邪气为正气,才是王道。
  • 脾胃对应土德,就是只要你吃饭,它就会化成精华来滋补你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
  • 克是用来成长你的、打压你的、修理你的,所以在生活中有克的时候,不要太抵触,要欣然地接受,并随之磨砺自我,就叫“从革”。
  • 中医最典型的一张图,就是左为肝木,右为肺金,上为心火,下为肾水,中间是脾土。相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因此,真阳至少有四个,天上一个,闪电;地上一个,石油;身上一个,肾阳;人间一个,白酒。
  • 心神为神,肝神为魂,肺神为魄。

一 春三月

  • 春三月,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
  • 春三月,是“夜卧早起”,到了夏天还是“夜卧早起”,到了秋天,是“早卧早起”,到了冬天是“早卧晚起”。
  • 肾神为志,“志”在这里就是“神明”,也就是睡觉、锻炼、精神放松。这三件事做好了,神明就旺。
  • 对待生命,有三个善意:生发、给予、奖赏,有三个恶意:杀伐、掠夺、惩罚。

二 夏三月

  • 夏三月,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
  • 所谓阴,就是指事物凝聚的力量,所谓阳,就是指事物宣散的力量。开,就是阳;合,就是阴。
  • 汉字表达情绪,凡是“竖心旁”(比如愤、恨、快)的字,都是表示情绪发散出来的;凡是心沉底的字,比如怒、思、恐等,都属于憋在身体里了。
  • 有人只是头上出汗,脖子以下不出汗,属于阳虚。
  • 中医所谓治疗,一定先要挖病因。心脏病的病因主要有:一、心主血脉,血液黏稠,动力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不生。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二、心在志为喜。人一紧张、郁闷,都会造成心脏压力。三、心与小肠相表里,营养不足,精华少,比如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四、心藏神(两精相搏谓之神),胃、肾不足,也会造成心脏问题。五、脾,营养过剩造成湿邪,心下急痛。六,心脏动力源于肾,发电机动力不足,血液流速慢则产生瘀血。
  • 所以治病,一定要先泄后补,一定要先宣通,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补,里面若不空,补是补不进去的。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也是补不进去的。
  • 夏至灸,基本上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叫中脘和关元。
  • 第三种就是疤痕灸。就是把艾绒弄成小窝头状,直接放在中脘穴和关元穴处烧,最后烧出个洞,流脓,这叫疤痕灸

三 秋三月

  • 真正的早卧是陪着家人吃饭,然后散步,读书,让心先静下来,脱了俗,按时安歇,才叫养生。
  • 夏天呢,脾胃处于虚寒的状态,所以要吃一些易于消化的汤羹。
  • 秋天饮食养生要多食酱剂,酱剂是指发酵的东西。
  •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材料为: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此汤温经补血,温中止痛,又可祛寒。

四 冬三月

  • 春天对应的是肝,夏天对应的是心,秋天对应的是肺,冬天对应的是肾。
  • 春天要养脾,因为肝木克脾土,木气太过,则伤脾,春天好好吃粮食,就是养脾胃。所以,春天不能节食减肥。

五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 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脾主肌肉,我们身上有一块纯肉,就是嘴唇。嘴唇的所有问题都是脾的问题,比如嘴唇老起皮,嘴唇上老溃疡,嘴唇边上长疙瘩,全是脾病。
  • 耳病,一定与心情有关,与肾精不足有关。

六 贼风数至

  • 因此,每天确实要有适量的运动,或少思虑,让脾充分运化,才可以阻止“湿”和“痰”的形成。
  • 不良情绪会让人血气内乱。
  • 什么叫修为?不是每天打坐、吃斋、念经,而是非常明晰自己是谁,并能够明了自己的来处、去处。
  • 就是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于自然。

八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 圣人养先天,庸人养后天;圣人重视保养真阳元气,庸人却把吃喝当养生。

一 生之本,本于阴阳

  • 锻炼胃经的方法比较奇特,就是跪着,保护膝盖最好的方法也是跪着,即屁股坐在脚后跟上,脚面便得到了拉伸,才是正确的方法。大家今天回去跪一下,很疼,会出汗。跪法,是锻炼胃经的上上法。所谓老人家的膝盖退行性病变,无非是人老了,胃气衰败,才会膝盖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扶着老人家在床上跪一跪,膝盖被挤压后会充血,并得到气血的营养。慢慢来,一次先跪3分钟,慢慢地能跪着往前走,过一段时间基本上就可缓解病痛。
  • 阳虚,就是阴气(邪)盛,以及血盛气衰。
  • 阳气最大的作用是固摄,所以叫卫气,“卫外而为固也”,即阳气保卫体表而且固摄气血。
  • 汗为心液,总出汗,不仅心脏会衰疲,五脏都会衰疲。
  • 怎么练?教大家一个锻炼的方法吧: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个最好是光着脚丫练,可以在家里踩着垫子练习,因为你要细细地去体会,这个方法叫“画8字”,先从右脚的脚后跟开始,慢慢重心移到右脚的脚外侧,然后这时候往前压,压到右脚小脚趾,然后一层一层地,第四趾、第三趾、第二趾、大脚趾,让每个脚趾都得到锻炼。压到大脚趾以后,从大脚趾那儿绕到左脚的脚后根,再重复先前的动作,重心移到左脚的脚外侧,从小脚趾压到大脚趾。左右脚都做完后,就像在地上画了个“8”字。做这个动作时,要离厕所近点儿,因为有人很快就会大解。
  •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bì);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 平时站立时,都要虚着点,比如膝盖要微虚,就是别累着腰;松胯,就是松脾;沉肩坠肘,就是虚心肺;虚两腋,就是疏肝气。你这么轻轻一站,就调理了身体;站对了、站久了,还治病,这就叫“百练不如一站”。

二 术数

  • 一代表混沌,二代表阴阳,三代表阴阳和合,阴阳和合才能生万物,所以有“三生万物”之说。
  • 真正把身体毒素代谢掉的,还是要靠脾的运化能力和肝的代谢能力

三 因天之序

  • 天空从黑到白的过渡,为“苍”
  • 桂枝有什么作用?桂枝通心阳,如果你出现胸闷、气短,心脏大面积堵塞,桂枝配伍得当的话,是一种解决心脏疾患的良药,比如苓桂术甘汤。

四 精与神

  • 人身所藏之精,譬如油;人身之气,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油量足则火盛,火盛则亮度大;反之,则油干火熄而光灭。
  • 肾精的本性是贪婪,心精的本性是给予
  • 精满气足,就能通神,也叫作开悟。
  • 宁做快乐小人,莫做受难君子。

五 卫气

  • 心主血脉,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
  • 生气伤阳,受寒也伤阳,阳气销伐,阴就不长;阴精销伐,阳也不生。
  • 一切“上火”相皆源于正气不足,所以它所经过的地方就发炎、溃烂。

六 阳气

  • 寒邪伤了阳,伤了卫气,体表就虚了,这时候人就虚阳外跃,所以神明不定。

七 情志伤阳及皮肤症状

  • 痤疮和青春痘是不同的。青春痘大多循胃经走,所以年轻人的青春痘源于胃寒和郁闷,而痤疮大多从下巴循小肠经走,所以痤疮源于营养过剩和焦虑。跟吃肉食多,且阳气略虚,化不掉湿邪等,也有关。
  • 肺主皮毛,紧张多虑,先损皮毛。

九 风者,百病之始

  • 早上起来是生发阳气,中午要涵养阳气,晚上要蓄积阳气。
  • 而有的人,是睡不着,一躺下就浮想联翩的,属于气机沉不下来,与其数羊、数数,不如转脚腕,一转脚腕,气就往下走,渐渐也就睡着了。

十 阴与阳

  • 阳气的第一职责是护卫体表,第二职责有固摄全身气血的功能。

十二 三焦

  • 如果粪便毛细,属于心肺大虚;如果夹杂食物,是脾虚;如果便秘,是大肠燥气过重,或中焦气滞;如果不成形,是大肠火不足;如果有拉不尽的感觉,是肺气虚
  • 脾病的根有三:风、寒、湿。

十三 五味

  • 肝木生气旺,以酸收之。心火太宣散,以苦降之。肺金主肃降,以辛散之。肾水收藏凝聚太过,以咸化之。脾土运化四方,以甘润之。这就是五味于五脏之用。
  • 养护脾胃在于少思、少郁闷,不争强。

二 四时之胜

  • 大医,一定要医理精深、脉法精准,还要有正气和杀气,才能利益众生。

三 用医理分析二十种疾病

  • 不乱治,是美国西医的本分;挖病因,是中国中医的强项。

四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 捶打脊柱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古代叫“震髓法”,八段锦最后的“背后七颠百病消”,也属于“震髓法”,这是强身健体的大方法,没事时可以常做。

五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 修行就是在修一颗稳定的心,心为君,如果把它修好了,就守住了喜、怒、忧、思、恐的中庸,所以说,修行,就是在治病。

六 藏者为阴,府者为阳

  • 至少要揉100天吧,这叫“百日筑基”。越揉,腹越空,运化力越强。
  • 心虚则思维无序;肝虚则身抖手不能摄;肺虚则皮毛失养;脾虚则肌肉萎痹,肾虚则不能造化

十 西方

  • 第二,冷热水交替冲澡,也锻炼微循环。第三,去空调。空调对人皮肤的伤害是巨大的。

十一 北方

  • 耳聋耳鸣,心病;鼻子不通,肺病;两眼不明,肝病;嘴巴舌头不利索,脾病;前后阴出问题了,肾病。

一 何谓阴阳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二 应象

  • 甲状腺结节说白了,就是肝郁气滞,阴邪凝聚,而阳气又不足以化。
  • 人呢,粗放点活着,经脉也粗放通畅,过于精致地活着,经脉也紧张。所以,太过在意了,其实对自己是种伤害。
  • 医理要学《黄帝内经》,脉学要学《难经》,方剂要学《伤寒论》,药性要学《神农本草经》

三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 若将大枣炭火烧过,既去了大枣生湿的作用,又苦降而利脾胃,才是大枣在日常中最佳的用法。
  • 麻,是气过来了血过不来,强壮者可以偶尔用梅花针放血法。病在深处还须用药。
  • 胀,是阳气不足,水湿无法代谢,运化无力,湿气泛滥,则胀。
  • 风邪太过,形体就会动摇、颤抖,手足痉挛;热邪太过,肌肉就会红肿;燥邪太过,津液就会枯涸;寒邪太过,人就虚阳外越;湿邪太过,就会生发泄泻。

四 喜怒悲忧恐

  • 真正能对治贪嗔痴慢疑的,是仁义礼智信。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对治法,就是采取相克法: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六 五方应象

  • 舌象,可以按五行分,舌尖为心肺,两边为肝胆,中间为脾胃,舌根为肾。如果中间有一个舌裂,就属于脾胃大伤。如果舌裂一直到舌尖部,就是心肺气也伤了。两边有齿痕就是脾湿不化。舌根部苔腻,为肾寒。舌头两边有青紫带瘀斑,是情感重创造成的肝瘀。
  • 上焦用茯苓渗湿,就是像海绵一样,把雾化中的水液慢慢吸走。中焦用白术,鼓荡命门与肚脐之间,使运化有力。下焦用泽泻等,疏通水道,以保无虞。
  •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把一切粗糙的,变成精华,这里面包括食物、思想、灵魂。
  • 嘘木,为肝诀;呵火,为心诀;呼土,为脾诀;驷金,为肺诀;吹水,为肾诀;嘻,为三焦诀
  • 春嘘明目木扶肝——就是春天多“嘘”,专治目赤不明等眼疾;肝若嘘时目睁睛——发“嘘”声时眼睛要睁大,专治胆气不清眼目之疾。这个对现代人眼病,是个大疗愈法。
  • 所以耳病,伤阳基本上从胆、三焦、小肠治;伤阴从心、肾、胃治。
  • 耳聋,突发性聋,听着吓人,但属于实证,好治;耳鸣,是虚证,不好治。
  • 白通汤,由附子、干姜、葱白、自己尿或猪胆汁几个药组成,
  • 肝在变动为握,心在变动为忧,郁闷不乐,心情坏掉了就是忧,肝有问题就是握,手的开合能力出问题。脾在变动为哕,是说只要恶心上逆就是脾病。肺在变动为咳,肾在变动为栗。就此,五脏之变动已讲全。
  • 年轻人的耳病最关键的是心病,老人耳病才跟肾精虚亏有关。

十 治病次第

  • 现在很多人想的是以方法治病,方法和道两回事。道是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东西,方法是形而下的东西。明白了道,法自然就有了。

十二 诊治

  • 牛羊肉对老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年老的人气血已经渐弱,老年人应吃些肉食,对补血、补阳气大有好处。大病初愈者的进补也应该从喝点肉汤或肉糜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