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的10堂表达课

樊登

版权信息

  • 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的10堂表达课作者:樊登

自序 每个人都能成为高效沟通者

  • 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人认为已经沟通过了。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人折磨人,而是沟通障碍折磨人。

第一章 沟通力是可以复制的

  • 如果说人类社会是一张网,那么每个人就是网上的结点,而人与人之间必须有线,才能互相连接,否则这些结点就无法形成网,无法成为组织、成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这根“线”就是沟通。

沟通力为什么如此重要

  • 那些被认为工作能力强的人,在跟人交流时都能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具体,并能准确地关注到对方的需求,这无形中为沟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沟通的目标不是“口服”而是“心服”

  • 沟通的目标不是“口服”而是“心服”
  • 任何一场沟通都要具备明确的目标,目标是高效沟通的起点和终点。
  • 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文字语言+38%的声调+55%的肢体语言。
  • 当然,我也要强调一下,对于沟通本身来说,说什么话,要沟通哪些内容,这已经是沟通的全部了,而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这两个关键因素只是为了让沟通的内容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呈现出来,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不要在沟通时顾此失彼。

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接收

  •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在自己口袋中,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入别人的脑袋中
  • 沟通是双向的,你不仅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还要时刻关注对方的情绪和反应,并能够接收到对方反应中的有效信息,继而做出更加合适、有效的反馈。

每个人都能学会的沟通力

  • 但想提升沟通力,听几次相关的课程或参加几次相关的培训就真的有效吗?
  • (1)沟通的真实性。沟
  • 掌握高效沟通力的关键在于对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路转换。比如,当对方的想法与你的想法相左时,要引导对方与你的思路一致,你就要先对对方的想法表示理解、尊重和认可,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以求寻找共同思考的角度。

第二章 沟通的本质是尊重与合作

  • “尊人者,人尊之。”沟通中如果缺乏尊重,不能平衡自己与对方的需要,总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与对方交流,这样的沟通是很难进行的。只有学会尊重与合作,沟通的过程才会愉快而积极,结果才能如你所愿。

了解自己对恐惧的反应

  • 我们认为沟通目的的共性应该是尊重与合作。任何一种沟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尊重与合作这一目的。
  • 原因就在于我们经常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别人应该按照我们的想法和要求做事,否则,我们就会与对方产生矛盾或冲突,合作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 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从对方的视角看他的经历

  • 尊重是沟通的开始,也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沟通,才能顺利地完成。
  • 真正的尊重,应该是从他人的视角去看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也就是了解对方的“being”,哲学上称为“存在”。简而言之,就是了解对方此刻存在的状态是什么。如果我们能从对方的视角去看待他正在经历的一切,并接纳他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不断在自己心中幻想“如果他不这样做多好”“如果他听我的该多好”,就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要

  • 沟通力是我们维护自身社会地位的基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保障,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 “习得性无助”,它是一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指一个人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学会处理情绪和信息

  • 真正的坦诚,应该是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将自己此刻的需求或感受说出来。尊重与坦诚丝毫不矛盾。

沟通之前先明确目标

  • 第三个问题,你需要为你们的关系创造什么?

不尊重的沟通方式有哪些

  • 不尊重的沟通方式有哪些
  • 尊重就像空气,它存在的时候,你不会有感觉,但一旦它不在了,你立刻就会感到不舒服。因此,尊重在沟通当中非常重要。

第三章 沟通高手都善于掌控情绪

  • 当我们在沟通中遭遇不愉快,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变化或心理状态时,最重要的是控制这种糟糕的情绪或心理蔓延,别让自己被情绪所左右,否则沟通效率会大打折扣。

停止你的暴力沟通

  • 这个公式就是“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远离“傻瓜式”沟通

  • 人类的大脑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核心的一层为脑干,也叫爬行动物脑,主要负责人的心跳、呼吸、睡眠等生理活动;中间的一层为脑缘部分,也叫情绪脑,主管人的情绪、记忆、体温及其他居家活动等;最外层为大脑前庭,也叫理性脑,主要负责人的语言、逻辑、认知、反射、意识等高级思维活动。

奖惩式沟通的代价

  • 同样的道理,在职场上,下属的成就感主要来自工作中的成绩和上司的赏识。如果上司总是拿绩效考核指标来压迫下属,采用奖惩式的沟通来与他们对话,那么下属在上司那里就很难获得成就感。成就感一旦消失,很多人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业绩反而会变得一塌糊涂。
  • 如果一个人做事不是出自内心的价值和动力,他就会很痛苦。而通过奖惩,又会令对方把重点全都放在要做的这件事上,忽略自己内心的价值和动力。这是第二个要命的代价。

沟通中切忌挖苦嘲笑

  •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所以在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住负面情绪,不要让情绪影响到理性分析。

不抱怨,把握沟通的尺度

  • 当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感到不满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马上去与对方进行深入沟通,或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先找人抱怨一番。
  • 抱怨也是一种暴力沟通,它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重复消极的心理暗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别人,让沟通更加不畅。
  • 在表达感受时,要多使用“我”,少使用“你”,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暴力沟通的发生,像“我感觉……”“我认为……”等,都是在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为接下来的沟通打开了一扇门。

利用复述和认同感染对方

  • 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踢猫效应”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传递或相互感染的,这种情况也叫“情绪链”。在沟通过程中,这种效应经常出现。
  • 我们只需要重复他的话,哪怕他说的是气话、浑话,都可以重复,然后再留一点空白时间给对方,对方自然会收敛情绪,与我们重新恢复和谐的关系,从而让沟通顺利进行。
  • 首先是倾听对方,重复对方的话,接着对对方进行一番心理告白,用你对对方的理解来标注对方此刻的情绪,将自己平缓的情绪传递给对方,这样就能很容易地获得对方的认同,沟通也会渐渐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 沟通要从了解需求开始

  • 需求是沟通当中的重要因子,凡是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需求不清晰或需求未能获得满足所致。这里的需求,既包括他人的需求,也包括自我需求。

洞悉对方真正需求,避免情绪积累

  • 情绪是需求没能获得满足的一种外在表达。

人类共通的需求名单

  • 马斯洛将人的各种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另外还有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

发掘和关注自我需求

  • 如果我们能首先关注自己的需求,在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后,再以平和的心态、以同理心去关注别人的需求,这样在出现矛盾时就不会那么容易发飙,而是想着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照顾到对方的需求,更好地维系彼此的关系。

用给予礼物的心态去沟通

  • 演讲最重要的心态是一种“给予礼物”的心态。就是说,我来做演讲的目的是要给大家送一份礼物,我要把自己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至于你要不要,那是你的事,但给予是我的责任,这么想是不是就不那么紧张了?

让对方看到更多的选择空间

  • 具有富足心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拥有什么,自己还有哪些可选择的空间和可能性,这也是富足心态的本质。而匮乏心态的本质就是“没的选”。

第五章 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

  • 当我们按照惯性思维与别人谈话时,通常会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但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可能让对方感觉不安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打破惯性思维,主动营造一个安全的沟通氛围。

找到共同目的,让对方感受到理解

  • 什么叫寻找联结?就是你要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个体,而不是只重视当时谈话的目标。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利用对比说明,防止冒犯和伤害

  • 对比说明,是进入关键对话的引导思维。
  • 用吵架或生闷气的方法来面对沟通时的矛盾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对话中,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记住,这时候千万不要被情绪带走。

标注对方情感,赢得对方接纳

  • “标注”的第一步就是探知对方的情感状态,然后再用冷静、平淡且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语言描述出对方的情感,对方就会感受到你的尊重。

合理使用道歉和“拔刺”

  • 所以一定要记住,在沟通的时候,先要仔细想想这些问题:你让对方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对方觉得你最差的是什么,对方觉得最委屈的是什么……找出这些问题,在沟通之前先把这些问题摆出来,接下来沟通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气氛不对时先关注情绪再关注内容

  • 情商低的人在沟通时往往不会关注对方的情绪,也不会顾及沟通氛围,而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谈,怎么痛快怎么来;而情商高的人在沟通前一定会先处理情绪和氛围,因为他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延迟满足,也善于营造氛围。
  • 什么是气场?气场就是你今天的状态。什么是状态?状态就是你体内所分泌的神经递质:一个叫作睾丸素,另一个叫作皮质醇。

第六章 用长颈鹿式沟通破解沟通困境

  • 长颈鹿有三个特点:高、反应慢、心脏大,这三个特点可以巧妙地运用到我们的沟通当中。心大,遇事不计较;反应慢,从不觉得什么事都会对自己有伤害;再加上它站得高,看得远,不会对眼前的小事斤斤计较。

长颈鹿式沟通的优势

  • 尊重是沟通目的的共性之一,而要想学会尊重的表达方式,一定不要忘记沟通的目的。任何盲目的、无目的的沟通,都是毫无意义的。
  • 高的好处是什么?站得高,可以看得远。擅长长颈鹿式沟通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儿而纠结,与人没完没了,他们会看到更长远的问题;他们知道自己的沟通目的是什么,不会被情绪带着走。这正如我们培养自己的孩子,绝不能因为他今天犯了一个错误,就否定了他的将来,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看长远。
  • 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观察:只讲事实,不加入评判

  • 观察:只讲事实,不加入评判
  • “儿子,我看到了一个早上10点还不想起床的小家伙。”这次他没有再给儿子贴任何诸如懒惰的标签。
  • 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感受:说出真实感受,挖掘真实需要

  • 真实的感受应该是“我自己感受到了一种感觉”,而不是被别人怎么样。
  • 如果你想提出需求,就一定要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如果对方不了解你的感受,自然也不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

行动:提出具体可执行的请求

  • 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带评判地去观察,说出真实感受,挖掘出真实需要,最后再提出具体可执行的请求。

第七章 如何有效提问与倾听

  • 巧妙地提问可以促使对方进行深入思考,唤醒对方的内在动力,使对方努力去改变自己;倾听则既能满足他人自我表达的需要,又能巩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只有学会提问和倾听,才能成为真正的沟通高手。

不要把建议变成批评

  • 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找到改变的方向,取决于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在于他有没有认清自己的现状,另一个在于他有没有建立自己的责任感。

质疑式提问会打击对方积极性

  • 提问是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要将你的答案和解决方案直接告诉他人,以展示自己的分析和方案有多智慧,哪怕你心里有更好的答案也不要抢着说,而应通过巧妙地提问让对方先说出答案。

启发式提问能激发对方责任感

  • 觉知、接纳和改变,就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现状的标准路径。

提问时对方才是主角

  • ●“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你希望自己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实现这个目标?”

放下自我,学会倾听

  • 但在实际沟通中,我们总是急于给别人提建议、给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以为这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沟通,却常常忽略了倾听的作用。这就是一种非倾听式的沟通,沟通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 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崔永元老师特别善于把握嘉宾的内心感受,并且非常善于引导,往往只说几句话,就能让对方说出更多的话来,而他自己则在一旁做一个倾听者。
  • 观众了解到救灾抢险的危险和不易。然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却在现场直接分析了很多情况,比如“这次灾情的因素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第二……”“在这次救灾期间,大家表现得都不错,您觉得呢?”也就是说,主持人把本该属于被采访者的话都说了,然后只问了对方一句“您觉得呢?”那么对方该怎么回答?就只能回答“是的”了,其他也就没机会再说什么了
  • 第三步:复述。倾听者在听完后,不妨复述一下谈话者所说的内容,以保证自己接收的信息是完整的,避免沟通中出现差错或有理解不到位之处。

打造沟通的无错区

  • 无错区中的“错”指的是批评、指责、评价、命令等,所以“无错区”的意思其实是要将沟通双方的关注力从表面的“错误”转向深层的“需要”。

第八章 用身体语言认识自己和他人

  • 人们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微妙暗示向他人传递各种信息,如果我们能正确判断这些信息,沟通就会变得愉快而顺畅。

避免用肢体语言暴露内心所想

  • 避免用肢体语言暴露内心所想
  • 著名幽默戏剧大师萨米·莫尔修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身体是灵魂的手套,肢体语言是心灵的话语。如果我们的感觉够灵敏、开放,眼睛够锐利,能捕捉到身体语言表达的信息,那么,言谈和交往就容易多了。认识肢体语言,等于为彼此打开了一条直接沟通、畅通无阻的大道。”
  • 即将一只手的指尖相对应地轻触另一只手的指尖部位,这是典型的“尖塔式”手势。这种手势代表的就是信心或一种自信的态度,表示自己对沟通的内容“很在行”“尽在掌握”。

一眼看穿对方的微表情

  •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总会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很多信息,这些表情也被称为微表情
  • 人类的大脑中最核心的部分为脑干,也叫爬行动物脑,它负责人类的基本生存功能,比如呼吸、心跳、新陈代谢等,还有人类生下来就具有的反应能力。脑干连接着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掌控着人类的情绪,使我们在面对外界事物时不需要进行思考,就能产生最快、最原始的判断和反应。由于这种反应还没有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所以表现出来也最直接、最准确,这种反应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微表情。
  • 如果一个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表情,那他就无法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由此也无法在与别人的沟通中做到游刃有余。
  • 有些人在交谈时会经常咬自己的嘴唇,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人在遇到挫折时喜欢咬住嘴唇,以此来表达内疚或者惩罚自己。如果在交谈中你发现对方有这个表情,说明他已经准备妥协退让了。
  • 对方会不自觉地挠头,这其实是一种害羞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接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内心感到紧张不安时,会通过接触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眼神透露出的心理活动

  • 要想与对方保持最直接的沟通,除了语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目光的交流。
  • 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其中左半球主要负责意识思维,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并将其加以表现和应用。
  • 根据对方眼神的变化来随时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沟通效果高下立判
  • 在交谈和沟通中,当你发现对方的眼睛向下看,视线一直向下移动,其实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我承认你说得对。”
  • 还有一种可能会导致你的沟通对象视线下移,就是你表现得太优秀或太招摇了,或是你多次提及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使对方感觉与你沟通起来压力太大,于是就会表现出这种状态,暗示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 眼球快速转动是恐惧的表现
  • 还有一种情况会使人的瞳孔变大,那就是在感到恐惧、愤怒时。

展现高能量的身体姿态

  • 客观来说,语言是一种很不精确的工具,同样一句话,不同人来说,用不同的语气声调来说,都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受。有时候我们只顾着自说自话,却没有仔细观察对方听了我们的话是什么反应,一厢情愿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之后,就以为沟通完成了。这是不行的。
  • 在我们要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或比较有压力的沟通之前,应适当运用这种扩张型的姿态来激励自己,帮助自己增加能量,让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沟通充满信心,而不至于还没开始就败下阵来。
  • 我现在很喜欢做一些拉伸动作,比如抬头挺胸、扩胸运动等等。以前我只知道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让人变得快乐,但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些拉伸动作可以为我们带来高能量的姿态,从而让我们在沟通时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状态和得当的体态语言。

利用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状态

  • 如果你能放缓自己的语速,清晰、有条不紊地说话,就会给对方另一种暗示:你正在信心满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能感觉这样说话很有自信。

第九章 让文字发挥力量

  • 相较于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文字沟通会给沟通双方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在传递语气和情绪方面也更考验智慧。

让文字沟通更专业和精准

  •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文字沟通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各种报告、提议、和约、指示、规章、计划和各种讨论文件中,文字的表现力和沟通力比语言沟通更加专业和精确。
  • 信息传达不完整,就会导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
  • ● 有的人在下达任务或汇报工作时抓不住重点,说了一大堆也没说到关键问题上,这样的沟通就难以获得积极的效果。 ● 有的人沟通时自命不凡,对其他人的观点嗤之以鼻,也不尊重别人的表达,这也难以获得其他人的认同。 ● 有的人说话缺乏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在沟通时也难以完整地把信息传达出去。
  • 当你就一些比较重要或专业的事情与别人沟通时,即使可以打电话或开会,也最好在打电话、开会之前或之后以书面的形式把信息传达给对方,如其中的关键事项、图表、价目表、规格等。这样一来,双方在打电话沟通或开会时就能清晰、详细地进行交流,而不必再讨论其中的细节或某些数据。

发挥文字沟通的优势

  • 沟通不但考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验我们的头脑反应能力、肢体动作、眼神交流、说话的语气语调及情绪反应等,这也使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变得难度很高。
  • 给彼此留出思考反应的时间
  • 与面对面沟通和语音沟通相比,文字沟通缺少了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调语气等信息的支持,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力度就会弱化很多。但正因为这种缺失,使文字沟通隐藏了很多真实的信息,并且给予沟通双方以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反应,不但要斟酌如何回复才不会伤及对方的自尊心,还要推敲回复内容的逻辑是否恰当,每个字、每个标点是否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 前文我们说过,在职场沟通中,一些通知、指示、工作安排等都会用文字的方式来传达,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沟通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尤其在可信度方面,文字语言表达的优势要远远高于口头语言。
  • 字据”是什么?就是用文字方式来表达彼此之间的一种契约,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而也更加有可信度。

让文字沟通更高效的四个方法

  • 让文字沟通更高效的四个方法
  • 我们常常发现自己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有时我们很想跟对方交流,对方也表达出良好的沟通态度和意愿,结果我们却发现自己说话磕磕绊绊,难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双方的沟通也会陷入困境。
  • 传达一个坏消息给对方,可以以自然渐进的方式来表述,为对方接受坏消息做铺垫,如在给出坏消息前先给出一些背景信息进行暗示,让对方有思想准备,然后再清楚、准确地给出坏消息,不要让对方产生误解。最后可以用良好的祝愿结束文书,但不要为坏消息进行任何辩解。

第十章 善用沟通力,提升决策力和影响力

  • 在需要做出决策和提升影响力时,高效的沟通力至关重要。出色的沟通力不仅能缓解你的紧张情绪,还能让你的发言更加吸引人,获得听众的共鸣。

如何在会议上高效沟通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很多会议雷声大雨点小,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结果。
  • 因此我建议大家以后在开会之前,不妨也让与会者各自说一下自己的工作还能有哪些弹性和空间,或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可能性,以及各自还有些什么样的手段,等等,这些对于提高会议上的沟通效率都非常有效。

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创意

  • “头脑风暴法”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即每个人都要事先对即将探讨或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具体来说,就是在没召开会议之前,你的脑海中要先形成一套解决方案,即使不全面也没关系。这时候你的想法和方案是不受别人影响的,然后将这些想法或方案落实到纸上。等会议正式召开时,每个人拿着自己这份提前准备的方案轮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在发言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讨论、不批评、不指责。
  • 在看待一个问题时,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可能会有一些有效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如果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中表达出来,并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尊重和赞许,那么其他与会者也会乐于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创意。
  • 头脑风暴法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让与会的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参与感,以便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想法,任何阻碍参与感的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六顶思考帽,让会议流程更科学

  • “白帽子”代表的是理性和数据。

用平行思维法减少决策风险

  • 而事实上,任何科学的决策或创意都不是来自某一个天生神力的人。科学的结果,一定来自科学的流程,这才是会议的本质。

三步走,组织高效演讲

  • 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就是把演讲当成自己送给别人的一个礼物,即我要把我的观点、我的经验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