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附《我的世界观》)

薛定谔

弁言 Preface to the Series of the Great Classics in Science

  • 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 在科学元典里,有讲述不完的传奇故事,有颠覆思想的心智波涛,有激动人心的理性思考,有万世不竭的精神甘泉。
  • 科学注重的是创造出新的实在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向前看的。
  • 科学领域里的经典,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一样,是经得起反复咀嚼的。两个领域里的经典一起,就可以勾勒出人类智识的发展轨迹。
  • 有的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深研100多部名著,甚至在教学中不得使用最新的实验设备,而是借助历史上的科学大师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复制品去再现划时代的著名实验
  • 我们不得不问:一个民族只重视人文经典而忽视科学经典,何以自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呢?
  • 科学元典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灯塔和坐标。
  • 可以说,科学元典是时读时新的。
  • 除了具体的科学思想之外,科学元典还以其方法学上的创造性而彪炳史册。这些方法学思想,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
  • 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过程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保持着永恒的活力。

导读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Version

  • 意识之光不会照耀静止之处,因为它们已经固化,不再被人所感知,除非间接地与进化节点产生联系。
  • 薛定谔把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起来, 用物理学观点深刻地分析了基因的性质, 揭示了基因是活细胞的关键组成部分, 指出生命的特异性是由基因决定的, 以及要懂得什么是生命就必须知道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这种核酸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即DNA)
  • 人的染色体数是46 条, 即有23对染色体
  • 1929年, 摩尔根的《基因论》问世, 他坚持“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
  • 第一是基因的大小, 或者宁可说是基因的最大尺寸, 也就是说, 我们能够在多小的体积内找到基因的定位;第二是从遗传型式的持久性断定基因的稳定性。
  • 用这一数目划分染色体的长度就找到了基因的大小约等于边长为30nm 的立方体的体积。
  • 这对于人们定量地去研究基因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生命细胞的最基本部分——染色体结构——可以颇为恰当地称为非周期性晶体。
  • 我们认为一个基因——或许整个染色体结构①,就是一个非周期性固体。”
  • 一方面由于它的非周期性蕴涵着分子排列的多样性, 这就意味着遗传物质包含了大量丰富的遗传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晶格结构, 所有的原子或分子都与周围的原子或分子连接在一起, 所以相当稳定。
  • 就当前的认识而言,遗传机制不但和量子理论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就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
  • 所谓的‘量子跃迁’,指的是从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构型转变为另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构型。发生转变所需的能量供给(它的量用W表示)并不是实际的能级差”
  • 表明生物遗传特性的突变是由于在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跳跃造成的。
  • 它们集法典规章和行政体系——或者换个比喻,设计师的蓝图和建筑工的技艺——于一身。”
  • 点和划这两类不同的符号,如果用不超过4个的符号进行有序组合,就可以产生30组不同的电码。若是在点和划之外再加上第三类符号,且每个组合中的符号不超过10个,将得到88572个不同的‘字母’。
  • 薛定谔感到为了实现知识统一的目标,除了我们应当继续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努力克服知识的局限性外,没有别的出路。
  • 他的这本书成为当时分子遗传学的“结构学派”(应用物理化学定律来研究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纲领,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 可以用精确的概念,即物理学和化学的概念, 来考虑生物学的本质问题
  • 由于实现了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结合, 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这个科学的交叉领域终于获得了大突破, 于1953 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从而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序言 Preface

  • 我们现在回顾同一个思想的时候是更容易、更自由了,但也许就再也不能重新体会到那种原初的新鲜感了。
  • 我们中的一些人应该斗胆迈出第一步,尝试将诸多事实和理论综合起来——即使对于其中某些内容还局限于第二手的和不完整的了解,并且冒着最终白忙活一场的风险。
  • 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他舒适合身的外衣,如果它不在手头而不得不换上另一件时,他定会感到不自在。

第一章 经典物理学家探讨该主题的方式 PartⅠ The Classical Physicist’s Approach to The Subject

  •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 薛定谔年轻的时候,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发展了哲学方面的兴趣爱好,更是对披着神秘色彩的东方哲学产生兴趣。

研究的总体特性和目标

  • 如何使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发生在一个生命有机体内的时空中的事件?

统计物理学·结构上的根本差异

  • 有机体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结构的原子排列方式以及这些排列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迄今为止在实验中及理论上研究的对象有着根本的差异。
  • 他们由此发现的定律和规律是以其对象的特定结构为基础的,直接拿这些规律和定律拿来解释那些不具备该结构的系统的行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生命细胞的最基本部分——染色体结构——可以颇为恰当地称为非周期性晶体
  • 有机化学家们早已为生命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物理学家们却几乎无所建树,这就不足为奇了。

原子为何如此之小?

  • 假设你可以标记一杯水中所有的分子;然后将这杯水倒入海里,彻底搅拌使之均匀地分布在七大洋中;如果你在这些海洋的任何一处再舀出一杯水,你将发现里面大概会含有100个你之前标记过的分子。[3]
  • 考虑到原子的独立存在无可争辩地先于身体的存在,该问题实际上应该反过来问: 与原子相比,我们的身体为何一定要如此之大?

有机体的运作需要精确的物理定律

  • 如果我们是那种敏感到连一个或者数个原子的冲击都能够被感官察觉的有机体——天哪,生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 就我们自身而言,最令人感兴趣的事情是我们拥有感觉、思维和知觉。其他器官都只是为负责思维和感觉的生理学过程提供辅助而已,
  • 原因在于,我们称之为思想的东西(1)本身就是有序的,而且(2)仅仅适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有序的材料,即知觉和经验。

物理定律基于原子统计学,因而只是近似的

  • 只有在数量巨大的原子共同作用的时候,统计学规律才开始影响并主宰由这些原子组成的集合体的行为,而且随着参与作用的原子数目的增加,其控制作用也愈加精确。

其精确性基于大量原子的介入: 第1个例子(顺磁 性)

  • 旨在使所有分子平行的磁场和使分子方向带有偶然性的热运动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削弱热运动,亦即降低温度而非增加磁场强度,来提高磁化程度。这已经得到实验的确证,实验中的磁化作用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例,定量结果也符合理论(居里定律)

第2个例子(布朗运动,扩 散)

  • 只有在平均意义上,这种运动才是一种规则的沉降。
  • 这个例子表明,若是我们的感官连少数几个分子的冲击都能感受到,那我们的经验将多么的有趣和混乱啊
  • 而恰恰因为这一点,某一切面会被两侧相邻的切面所拥有的分子都穿过,但从左侧过来的分子显然比右侧过来的多,只不过是因为左侧参与随机运动的分子要比右侧的多。如此一来,两个方向运动合成,就呈现出从左到右的规律性流动,直至达到均匀分布。
  • 我们必须明白,原子数目越少,偶然偏差就越大——这些偏差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被观察到。

第3个例子(测量精度的局 限)

  • 毕竟,我们的感觉器官也是一种仪器。可想而知,如果它们太过敏感,也会变得毫无用处。

规则

  • 有机体必须拥有一个相对巨大的结构,才能在其内部生活和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足够精确的定律的保障。

第二章 遗传机制 Part Ⅱ The Hereditary Mechanism

  • 存在是永恒的 因为生命的宝藏保存在许多定律中,而宇宙从这些宝藏中汲取着美。

经典物理学家那些绝非无关紧要的设想是错误的

  •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 有机体及其所经历的所有生物学相关过程,必须具备极其“多原子的”结构,必须避免偶然的“单原子”事件产生太大的影响。
  • 有一些小到不可思议的、小到无法形成精确的统计学定律的原子团,却在生命有机体中那些非常有秩序和规则的活动中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

遗传密码本(染色 体)

  • 卵细胞的外观看起来通常都不可思议地相似

身体通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成长

  • 所以平均而言,我现在的一个体细胞只是形成我的那个卵细胞的第50或60代“后裔”。

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条染色体都会加倍

  • 不管对染色体的认识还多么欠缺,我们都不得不设想,任何单个的细胞(即使是那些不太重要的细胞)都拥有完整的(成对的)密码本,这一定以某种方式与有机体的机能密切相关。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配子结 合)

  • 通过这种例外的即减半的分裂过程(称为减数分裂),这些被保留下来的细胞到个体成年时最终形成配子,一般是在配子配合前不久完成的。

减数分裂的突出作用

  • 个体的生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真正具有决定性的事件并不是受精,而是减数分裂。

小数目

  • 300埃仅仅相当于液体中的100个、固体中的150个原子间距,所以,组成一个基因的原子数目自然不会超过一百万或几百万。但这个数目远不足以(根据规则)产生在物理统计学意义上有序的、有规律的行为。

持久稳定性

  • 遗传特性到底具有多大程度的持久性,它们的载体又必须具备怎样的物质结构才能保证这种持久性呢?
  • 所谓另一个奇迹,指的是尽管我们的存在都完全基于这类奇迹般的相互作用,我们却有能力获得很多关于它的知识。

第三章 突变 Part Ⅲ Mutations

  • 于变幻无常的现象中徘徊之物,用永恒的思想将其固定。

“跳跃式”突变——自然选择的作用基础

  • 俗话说,无例外不成规则。
  • 达尔文认为,即使在品系最纯的种群中也会发生微小而连续的偶然变异,它们就是自然选择作用的材料。如今我们已经确切地认识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变异已被证明不会被遗传下来。
  • 突变就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造成的

突变个体后代有相同的性状,即突变被完全遗传下来了

  • 对于达尔文的理论,只须用“突变”替换他所说的“微小的偶然变化”(正如在量子理论中用“量子跃迁”替换“能量的连续转移”)即可,其他所有的方面无须作太多的修改——如果我正确地解读了大多数生物学家们所持的观点的话

定位·隐性与显性

  • 一个突变被称为显性还是隐性,取决于它能否立刻有效地改变子代的表现模式。

介绍一些专业用语

  • 只有当基因型为纯合的时候,隐性等位基因才能影响表现型。

近亲繁殖的危害

  • 许多不利的突变可能会积累,而且还不会立即对个体带来危害。
  • 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不仅被极大地削弱了,甚至还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如果说更原始条件下的战争可能还具有使适应力最强的部落得以幸存下来的正面价值,现代大量屠杀各国健壮青年的逆选择效应,就连这一点积极意义也没有了。

一般性的和历史性的评述

  • 如果最终发现隐性基因也能在“表现型”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只不过有赖于检测的灵敏度,我们也不必感到惊讶。

突变作为一种稀有现象的必要性

  • 突变只有作为一种稀有现象(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才能适合自然选择的作用方式。如果突变过于频繁,就很可能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出现许多不同的突变,而那些有害的突变通常会压过有利的突变占据主导,那么整个物种非但不会得到改良,反而会停滞不前或者灭绝掉。

定律1: 突变是单一事件

  • 突变的增加与射线的剂量呈严格的比例关系,因而确实可以认为(如我之前所 说)存在着一个递增系数。

定律2: 该事件的局域化

  • 测量其单位体积内在照射期间产生的离子总量所得到的剂量相同,递增系数就会保持恒定
  • 即使个体可能受到的直接危害被成功地抵挡了,但间接的危害——发生于生殖细胞中、有着类似于我们刚刚提过的近亲繁殖的不良后果的、微小而有害的突变依然会存在。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Part Ⅳ The Quantum-Mechanical Evidence

  • 你高高腾起的精神火焰默许了一个比喻,一个意向。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持久稳定性

  • 基因的结构似乎只涉及相对来说数量很少的原子(数量级为1000,也可能更少),却以近乎奇迹的持久稳定性进行着极为规律的活动
  • 要证明这两个看起来相似的特点是基于同一个原理,除非我们知道这个原理本身,否则它的证据将始终难以站得住脚。

量子理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

  • 量子理论的最大发现在于揭示出“自然之书”的不连续特征,而此前人们一直都认为,任何非连续的东西都是荒谬的。

分子

  • 对于给定的若干原子而言,其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不必然但有可能存在着一个最低能级,它意味着原子核彼此紧密靠拢。这种状态下的原子就形成了一个分子。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分子必然会具有某种稳定性;它的构型不会改变,除非从外界获得了“提升”到相邻的更高能级所需的能量差。

第二项修正

  • 所谓的“量子跃迁”,指的是从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构型转变为另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构型。

第五章 对德尔布吕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 Part Ⅴ Delbrück’s Model Discussed and Tested

  • 诚然,正如光明显现着自身并昭示出黑暗,真理既评判着自身,也裁决出谬误。

遗传物质的总体图景

  • 相比于一个原子的平均热能来说,能量阈值必须足够高,才能使这些转变成为稀有事件,从而使分子保持现在的构型并与其同分异构体区分开来。我们会发现,这些稀有事件就是自发突变。

该图景的独特性

  • 量子力学是第一个从若干条第一原理出发,来解释自然界中实际出现的各类原子集合体的理论尝试。

物质的不同“态”

  • 分子=固体=晶态的 气体=液体=非晶态的

真正重要的区分

  • 物质结构方面真正重要的区分在于,将原子联结在一起的究竟是不是那些“起稳固作用的”海特勒伦敦力。

非周期性固体

  • 我们认为一个基因——或许整个染色体结构[2],就是一个非周期性固体。

压缩在微型密码中的丰富内容

  • 常常有人问,像受精卵的细胞核这么一点点物质,怎么能如此详尽地包含关于一个有机体未来发育的密码信息呢?
  • 微小的密码竟然可以精确地对应高度复杂和专门化的发育进程并含有使之得以实现的方式。

与事实进行比较: 稳定程度;突变的不连续性

  • 突变是缺少中间形式的“跳跃式”变化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 Part Ⅵ Order,Disorder and Entropy

  • 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运动、静止或做其他任何事情。

该模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一般性结论

  • 生命物质不仅不排斥目前已确立的“物理定律”,很可能还涉及迄今未知的“其他物理定律”。

基于有序的有序

  • 生命似乎是物质的有序而且有规律的行为,它不完全遵循从有序走向无序的倾向,而是同时部分地遵循着被维持下来的已有秩序。
  • 生命有机体似乎是一个宏观系统,它的行为部分地接近于纯粹的机械活动(与之相对的是热力学活 动)——随着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分子的无序性会消失,所有的系统都将倾向于这种机械活动。

生命物质避免向热力学平衡衰退

  • 生命的标志性特征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一块物质是活的?答案是它会持续“做着某种事情”,不停地在移动,在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等,而且这些活动的持续时间比那些处于类似情境下的无生命物质要长得多。

它以获得“负熵”为生

  • 正是通过避免快速地衰退到死寂的“平衡”状态,有机体才能显得如此高深莫测,以至于自人类最早的思想出现以来,便有人宣称存在某种特殊的非物理性或超自然的力量(visviva,活力,“隐德莱希”)在操纵着有机体。
  • 新陈代谢在本质上就是有机体成功地去除所有因存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熵。

什么是熵?

  • 绝对零度下(约-273 ℃),任何物质的熵都是零。

熵的统计学意义

  • 熵=k logD公式里面的k就是所谓的玻尔兹曼常数(k=3.2983×10-24cal./ ℃),D是有关物体的原子无序性的定量量度。
  • 这个基础的物理学定律就是,事物会自然地走向混乱状态,除非我们进行干预,使之远离这种状态。

从环境中汲取“有序”而得以维持的组织

  • 它靠负熵生存”,它会向自身引入一连串的负熵,来抵偿由生命活动带来的熵增,从而使其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且相当低的熵值水平。
  • 有机体用于使自身维持在一个相对高水平的有序状态(=相对低水平的熵)的策略,就在于不断地从环境中汲取“有序”

第六章的注

  • 为什么我们必须以“多少有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中极其有序的”物质为食,而不能以木炭或者金刚石浆为食。
  • 我们散发热量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正是以这种方式清除在生命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多余的熵。
  • 体温升高本身就会加速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第七章 生命是否基于物理定律? Part Ⅶ Is Life Based on the Laws of Physics?

  • 如果一个人从不自相矛盾,那一定是因为他实际上什么也不说。

回顾生物学状况

  • 有机体有一种惊人的天赋: 将“秩序之流”集中于自身,或者说从适宜的环境中“汲取有序性”,从而避免使它的原子衰退到混乱之中。

综述物理学状况

  • 不是说我们永远观察不到单个原子团的命运,或者再进一步,永远观察不到单个原子的命运。在某些场合下这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只要我们这样做,就会发现它们完全都是无规则的,只有平均来看才会共同表现出规则性。

产生有序性的两种方式

  • 似乎有两种不同的产生“机制”: “统计学机制”产生的是“源于无序的有序”,而另一个新机制产生的则是“基于有序的有序”。

新定律并不违背物理学

  • 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基于统计学的。

能斯特定律

  • 绝对零度的时候。随着分子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其无序性便不再对任何物理过程产生影响。
  • 熵即无序性的对数,是对分子无序性的直接度 量

钟表与有机体的关系

  • 钟表装置之所以能够“动力学地”运转,是因为它们是用固体制造的,以伦敦海特勒力保持着形状,足以避免常温下热运动的无序倾向。
  • 这里面的每一个齿轮都不是人类的粗糙作品,而是按照上帝的量子力学路线完成的最为精致的杰作。

后记 论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Epilogue: On Determinism and Free Will

  • 在我看来,伦理上的价值判断在生物学上发挥的作用似乎是:它是人类转向社会性动物的第一步。
  • 生物体内与其心灵活动、自我意识或其他活动相对应的时空事件,(考虑到它们复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上已知的统计学解释)即使不是严格决定论的,至少在统计学上也是决定论的。
  • 我——最广泛意义上的“我”,即任何一个曾经说过“我”或感受过“我”的、具有意识的心灵——是一个按照自然定律来控制“原子的运动”的人,如果有这么一个“人”的话。
  • 个体的自我等同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永恒自我
  • 意识从来就不是被多重地而是被单一地体验到的
  • 意识认识到自身和一个有限区域内的物质即身体的物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依赖于它
  • 我看到的是我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的树(和我的极为相似),而那棵树本身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
  • 认真内省之后,你会发现,你所说的“我”真正指的其实是收集资料的基质。

附录 我的世界观 Appendix My View of the World

  • 意识与有机体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有机体已经习得的能力是不被意识到的。

前言

  • 精神在最高处的激情翱翔,将借由图片和形象来实现。 ——歌德
  • 做作的谦虚姿态事实上通常是傲慢的一种伪装。

第一章 道路求索 Part ⅠSeek for the Road

  • 谜团重重迭生之处, 恰是真理明晰之所。
  • 形而上学意味着对一种超乎物质的(即超验的)意义不加质疑地接受
  • 用最简洁的思想对事实进行最完备的描述
  • 真正地消除形而上学意味着把艺术与科学的灵魂都抽离掉,将其变为再无任何生机的骷髅。
  • 在推进知识的各种主导力量中,形而上学是先驱,它在一片未知的且不友好的领域上建立起前沿哨所;没有这些前沿哨所我们将无法前进,但我们都知道它们正暴露在极端的危险之下
  • 我认为,就其最明亮的光芒和最深重的阴影而言,这个乐于自称为技术时代的时期很有可能会在晚些时候被称为革命性观念时代,也会被称为艺术堕落时代。
  • 一种总体上的返祖现象已经开始出现;西方人正处于倒退到早先发展水平的危险中,倒退到一种他们从未合理超越的发展水平: 粗鲁而且毫无约束的自我主义正阴笑着抬起头来,并从原始习性中汲取着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将拳头挥向我们人类之船上那位被罢黜了的舵手。
  • 用看得见的文字媒介来表达思想就好比桑蚕吐丝。正是在成为蚕丝的过程中,蚕腹中的材料才获得了它的价值。然而也正是在见到天日之后,蚕腹中的材料便僵硬定型;它变成了一种外在的物体,不再具有可塑性
  • 就整个世界而言,我们只能经历一次。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比较,也不可能带着任何特定的期望去看看如何才能够接近它。
  • 比如叔本华,宣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悲哀的粗制滥造之所,同时也有另外一些哲学家,比如莱布尼茨,宣称这个世界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 这些关系都将不断地迫使我们回到形而上学,也即回到一些超越了经验所能直接把握之物的内容。
  • (1)存在一个自我吗? (2)存在一个自我之外的世界吗? (3)身体死亡之后,自我会消失吗? (4)身体死亡之后,自我之外的世界会消失吗?
  • 我们称之为“世界”的东西,都只是自我之内的一个复合体,但是我自己的身体也只是这个世界复合体之内的一个复合体。
  • 我们感知到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要和树本身进行区分的“对树的感知”到底在哪里?
  • 每一个人的感觉、认知和思想都是和其他人严格分离的领域;这些领域彼此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既没有重叠的地方,也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而是完完全全相互排斥的
  • 对哲学来说真正的困难就在于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个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
  • 通过逻辑思考来把握现象的基础应该是不可能的,因为逻辑思考本身就是现象的一部分,而且全然包含于现象之中。
  • 只有现在,一个而且是同一个现在,才是永恒和常在的;只有此刻才永远不会完结。
  • 使具有遗传关系的一系列个体得以代代接续的繁衍行为,其实并非对身体和精神生活的中断,而只是某种限定而已。
  • 关于紧张感的整个原始机制其实大大地阻碍了个体自身对于自卫方式的使用。
  • 决定个体发育过程的两个因素分别是(a)其基因的特殊组成方式,和(b)对其起作用的特殊环境模式。我认为,有必要认识到这两个因素的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尽管基因的特殊组成方式包含了发育的各种可能性,但发育也受到早先环境的影响并在本质上依赖于它。
  • 关于个体之死亡的看法同样也适用于个体之出生,即我的出生并不意味着我是首次被创造出来的,而意味着我逐渐地从沉睡似的状态被唤醒。
  • 意识的多元性仅仅是我们出于个体的时空多元性而建构的东西,而且是一种错误的建构。
  • 所有个体成员的自我意识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有可能形成的所谓更高层次上的自我之间,就数量关系而言就是同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每个成员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朕即国家”
  • 因为事实上我们从未在任何情形下经验过意识的多元性,但总是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意识是单一地存在的。这就是那个而且是仅有的一个完全无可置疑的知识
  • 两个人之间密切的思想合作也有可能使他们的意识领域令人难以置信地融合在一起,成为经验上的统一整体。
  • 外部世界与意识都由同样的原初元素构成,两者是一体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无论是说只存在一个外部世界,还是说只存在一个意识,其实说的几乎是同一回事,都可以表达这些元素本质上在所有个体中都是共有的。
  • 我们从自己的诸多感觉和认知中建构起来的、并总是乐于简单地认为它就在那儿的世界,事实上并不是只要存在就会显现出来。要使之显现,需要它自身非常特别的部分发生一些非常特别的活动,也就是大脑的工作。
  • 意识的元素构成了世界,而就是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发现大脑作为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现象出现了,一种确实出现了却也很可能从未存在过,而且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自成一体的东西。
  • 在无机存在物中,“本质的和永恒的元素,即同一性和整体性的基础,是物质,是质料;非本质的和可变的元素则是形式。在有机存在物中则相反;它的生命,也即它作为一个有机体而存活,恰恰在于在不停的物质变化中同时保持着其形式。”
  • 但是在我看来,有机和无机之间根本的区别不在于物体的构造而在于观察者的态度这一观点仍然非常值得思考。
  • 我的观察要么就集中于形式变化下不变的物质,要么就专注于变化物质中不变的形式,但无法同时很好地兼顾两者。
  • 任何我们有意识地甚至主动地参与的一系列特定现象,如果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不断重复,那么它们将逐渐地从我们的意识领域中淡出;而且,只有在某次全新的重复中,引起这些现象的事件或维持现象的条件与原来稍有不同,它们才会被重新拽回意识中来。
  • 从生物学上说,单次的经验是完全微不足道的;只有频繁重复出现的情形带来的有效功能才具备生物学意义。事实上,我们的环境就是如此构成的,相同或非常相似的情形在不断地重复出现,而且通常是周期性的,这就不断地要求有机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去做出相似的反应。
  • 如果要对此给出一幅图像,或许可以说意识是一位老师,监督着活组织的教育。只有当新的问题出现时,他才会应学生们的请求来提供帮助,至于那些练习得足够多的题目,他会留给他们自己来解决。
  • 新的情境以及随即对其做出的新反应都是伴随着意识的,而那些早已习得的反应则不是。
  • 整个个体发育——不仅是大脑的,而且是整个躯体的个体发育——就是已发生成千上万次的活动的一种重演,它已很好地被编入了记忆基质。
  • 只要一个有机体具备了能够对环境中特殊的、变化的条件持续适应的器官,只要它因此而受到环境的影响、训练和改变(这种改变能够在种族延续的过程中固定下来成为整个物种所拥有的属性,正如它们之前所具备的属性一 样)——只要达到了这种程度,有机体活动就是伴随着意识的。
  • 形成中的是被意识到的,已形成的是不被意识到的。
  •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不得不而且一直在与其原始自我做斗争
  • 整体来看,人类的宏大进化过程包含着无数这样微不足道的凿刻。所以,我们的每一步都必定是对现有形式的改变、克服和破坏。我们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对原始欲望的抵制,在我看来也是对现有形式的抵制,就像那把雕像刻刀一样。因为我们既是刻刀同时也是石胚,既在克服,也被克服——这便是真正的、持续的自我克制。
  • 意识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这个世界只有在它正处在发展中、产生新形式的地方才能显现自身。意识之光不会照耀静止之处,因为它们已经固化,不再被人所感知,除非间接地与进化节点产生联系。
  • 自我控制意味着克服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特性。请尤其注意伴随此过程出现的意识的高度集中——通常被称为亢奋,它显然和内在冲突的发生有关。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性情里幸运地没有这种难以平复的原始紧张感,那么他在这种场合是远远不会如此亢奋的
  • 整个意识生活事实上就是一种针对先前的自我的进化斗争,我们终生都在与先前的自我发生冲突

第二章 何为真实? Part ⅡWhat is Real?

  • 以我们惯常的方式观之,你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除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外,都早已先于你而存在了数千年。
  • 对此解释说存在一个真实的物质世界,它是产生感觉—印象的原因,可以使人们产生大致相同的印象。
  • 任何一个人的所谓世界图景,其实只有一个很小的片段是来自于他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更大的部分则来自其他人的经验,亦即源自与其他人的交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而是人们与各种文字载体所保留的文字进行的间接交 流)。
  • 语言在最初产生时必然不是用来传递知识的,而多多少少是为了粗鲁而直接地表达欲望——惊呼、求助、命令、警告和威胁等。
  • 人会很自然地将环境视作有意志、有意识地去感受的活物。
  • 如何才能在意识被密不透风地封闭于个体之中的情况下,去克服意识领域的分隔性和个人性这一残酷的既定事实,来达成彼此之间的理解并进而达到文明人之间的那种完整和细致的程度呢?
  • 不过,通过与一个儿童如何从母亲和家人那里习得母语的过程进行对比,也许仍然是我们探究语言起源的一个良机。
  • 纵无技巧,清晰的智慧和感悟也能自我流露如果你心有所感而诚然发声,又何必咬文嚼字?
  • 脑力劳动的乐趣不在于最终目标的达成,而在于朝着一个始终高悬于前方的理想不断奋斗的过程。
  • 借助于感觉,我们至多能把握世界的结构,而不可能理解组成它的各个单元的性质
  • 无论是通过感觉把握的东西,还是精神上的建构,重要的是其结构而非具体内容
  • 首先,我将大方地承认从现在开始,我非但不会拒斥形而上学甚至是神秘主义,反而会将其作为后续讨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因此,我毫不犹豫地直接指出,认为有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世界可以解释所有人最后都会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经验环境中这个事实,是一种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看法。
  • 抛开这些不管,我认为印度思想家们从这个“同一性信条”中得出的结论里真正严肃的有两条: 一个是伦理学的,一个是来世论的。前者我们应当欣然采纳,而后者则必须拒斥
  • 至高无上的神性委身于每一个生命之中这些生命死亡之时,它依然活着——觅其踪迹者必将得之。倘若能从万物中领悟到至高之上帝的存在,便不会因自己的缘故对自身造成任何伤害。
  • 出生—死亡—再生的无尽轮回对婆罗门教的信徒们来说是苦恼之源。人生的目标就是结束这个循环,通过寻求“解脱”以进入一种被《奥义书》比作无梦的熟睡的状态——佛教称之为极乐世界,基督徒和许多神秘主义者称之为置身于上帝或与上帝结合。
  • 第一个令人惊讶之处在于,虽然我自己的意识领域与其他人之间完全是截然分隔的(任何头脑清楚的人都不会否认),但正如之前所简要勾勒的方式,人类仍然在模仿本能的驱使下形成并发展出了一门共同语言,继而不可避免地意识到我们经验中的某些部分具有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相似之处(这些部分就是所谓的外部);一言以蔽之,就是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是同一个世界。
  •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领域都彼此分隔,但对于何者被称为意识之外的内容居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或一致。
  • 同一性的信条则仍然需要一些非常透彻的思考,才有可能合理解释上述情形的差异,这些思考也许至今尚未完成。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缺陷而已。它为人们短暂的一生提供了最高层次的伦理准则和深深的宗教慰藉,唯物主义则一个都提供不了。
  • 所以,我们不必对伪道德太过鄙视,比如从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或像我一样的其他自我这类惯常假设而得出的伪道德。毕竟,有它聊胜于无。
  • 信仰越是精致、微妙、抽象和神圣,就越要担心人类那软弱无力的精神会死死地抓住奇迹——无论是多么愚昧的奇迹——作为其归宿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