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终身成长

樊登

自序

  • 社会化的过程是抑制原始本能、增加社会能力的过程。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孩子的是知识、耐心和爱。

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 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或是把犯错等同于不被尊重,把两者错误地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苛刻地上纲上线。

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

  • 在我的人生经验中,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轻松得来的。  如果你使特别大的劲儿,想获得一样东西,要么是因为它不够美好,要么它根本不适合你。

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

  • 因为他们的肾上腺素水平比一般人高,一点点的挑衅都会让他们像火药桶一样,“砰”的一下就炸掉了。  这就是打孩子的恶果。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 他们害怕不安全,怕自己即使试图改变现状也找不到新的出路,离开现在的舒适区,万一走投无路了,怎么办?

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 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 爱和控制是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的: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希望他开心,希望他快乐;控制一个人,是要求对方只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快乐,占有欲会很强。

养育孩子,本质上是一个复杂体系

  • 养育孩子,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就能概括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 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

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 好奇与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 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没有要求才是家

  • 如果能把孩子内心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自己主动去成长,他就会自发地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别让“不爱”进入认知

  • 我对嘟嘟往往会这样说:“我是你爸爸,我爱跟你一块儿去旅游。即便你成绩考得很糟,我也不会带别人去旅游。我会去约你们班的学霸一起旅游吗?这多可笑呀。所以无论怎么样,我都愿意带你去旅游,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 父母在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上没有发声、没有规范、没有边界,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综合应用

  • 放养的孩子成绩差,怎么办?
  • 人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他的内心,我们要认同他能够管理自己。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导游,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导游要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像游客一样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这样,孩子会是一个很开心、很有探索精神的游客。
  • 你不用担心,你给她介绍更好的就可以了,你可以和她讨论。不要随便管孩子的事,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

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孩子愿意变得更好

  • 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个叫作“价值感”。

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

  • 如果爸爸妈妈一直在贬低他们的人格,他们照样会丧失价值感。
  • 让他意识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很高。

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 有的父母觉得给孩子帮忙的办法就是挑他的毛病,只要能挑出他足够多的毛病,这个孩子可能就没有毛病了。实际上,给孩子挑的毛病越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严重。
  • 发现亮点,并且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

忘掉身份,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好一点儿,给他一点儿美好,表达出内心对孩子的真正期待,而不是用讽刺和挖苦对待他,他就能感知得到,并且能立刻做出改变,这叫作“帮孩子建立价值感”。

综合应用

  • 如果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发挥内向的优点,而不是改变孩子。内向的孩子有很多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于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一个好公民,珍惜长期的友谊。
  • 她甚至现在就对学校不感兴趣,说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是她所期待的。她想通过电子游戏走职业路线赚第一桶金,再思考自己最想做什么事情。
  •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别人做对的事的时候,想让对方反思为什么之前做得并不好。这时候,他就得到了负面的反馈。

所有的美德背后,都是成长型思维

  • 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

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

  • 我分享过一本书叫《钝感力》,作者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钝感力提醒我们不要对周围的世界过于敏感:别人的评论、要求对我影响不大,我的核心是学习了没有,进步了没有,有没有变得更好。

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

  • 人生的维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从来不买房的人依然可以活得非常富足。
  • 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

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误和挫折

  • 这时候,你才不用天天向别人证明自己,因为没有人在乎你的种种细节。人们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整天盯着你看,注意力也是一种投入。所以,管好你自己的事,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不要背包袱,轻松上阵。

综合应用

  •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从没有所谓的“口误”
  • 当我们只盯着缺点、错误、风险时,我们就无法享受人生了。
  • 我们大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一定是要靠他有自觉性,他意识到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来掌控、学习、打造的。大人需要有耐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对孩子表达感谢。
  • 首先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别暗示自己做不到。总强调这件事,慢慢你就相信你真的做不到。不要强化负面的想法。
  • 亲密关系》、《母爱的羁绊》(Will I Ever Be Go
  • 孩子的大脑像一张白纸,等着你去涂颜色,你只需要给他爱、照顾他、引导他,让他了解这个世界,给他做导游。就算做坏了,他也就是个一般人,也不至于成为一个犯罪分子。
  • 你需要把那些爱传承下去给下一代,看着他成长。父亲的爱会随着孩子回到这个世界上来,这就是我们整个世界生生不息的一个原理。

叛逆的背后是无助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 孩子叛逆的核心是无助。他因为缺少爱、缺少价值感,也不知道如何终身成长

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 要有耐心,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会好好说话、有温柔态度、能发现别人的亮点,能给予别人鼓励、温暖和爱的人。

成为积极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 一定不要被孩子表面的强硬所影响,记住:孩子叛逆的背后是敏感、是脆弱、是无助。

综合应用

  • 在我的感性认识里,很多人读了很多糟糕的书,但是只要他有阅读的习惯,最终肯定会归于经典,原因就是经典的那种美好是高层次的,低级的趣味不可能持续
  •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保护孩子的安全。 第二条,和孩子建立情感的沟通。 第三条,分享父母的成长经历。讲一讲你当年有没有犯过错,有没有走过弯路,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么思考,怎么战胜困难的。
  •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父母陪伴,青春期的很多焦虑来自孩子觉得要离开家了,他特别不想离开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不说,他做的是不断地推开父母,说“你离我远点儿,不用你管我”。当他不断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不断地考验父母到底会不会帮助自己。
  •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苏东坡传》这样的图书,让他感受到有知识、有文化的那种美好,逐渐带他走出来。

如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 第二步是不自责,学会接纳。

感谢“犯错”的父母,才能解救自己

  • 父母给的根本就不用还,因为还不了。他们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你的生命,你能给他们一个生命吗?不可能。父母给你的爱,坦然地接受就好。

理顺和父母的关系,让自己拥有爱的能量

  • 孩子不要去批评和指责父母,而是要对父母表示感谢,对父母持肯定的态度。

避免关系倒错:父母和子女各自回到正确的位置

  • 而真心地感谢你的父母,是知道你的父母给了你很多,你才会充盈起来。

综合应用

  • 从小到大,我一直活在父母常年打架的阴影里,如何才能放下?
  • 孩子不能介入父母的感情生活。如果孩子介入,会把他们搞得越来越乱,父母会在孩子身上寻找父爱和母爱。
  •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就是稀里糊涂过去的,稀里糊涂可能就是一个家庭非常好的状态。
  • 有时候,特别愧疚没有孝敬她,特别后悔我曾经总顶撞她。以前,我的人生目标可能就是努力工作,努力挣钱,让她过上好的生活。
  • 他们的爱在你身上,你在,这就是意义。  这份爱该往哪儿去?你要把这份爱给你的孩子,然后在你的孩子身上,让爱流动下去,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 如何解决因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而产生的家庭冲突?
  • 樊登老师讲过对父母不要用教育的方式去沟通
  • 要更多地从改变自己、批评自己的角度,带着全家营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慢慢地,周围的一切就会发生改变。
  • 他们从小到大学会的说话方式就是负能量的方式:唠叨学习,唠叨找工作,唠叨找对象……唠叨到现在,发现自己的闺女还挺厉害,什么事都搞定了,没啥好唠叨的,就唠叨不打扫卫生这件事吧。你把不打扫卫生这件事给解决了,他还得费劲儿再找个别的事来唠叨。
  • 你是不是能和颜悦色地跟老人家说话,这个才是本质上的东西。
  • 和颜悦色是对待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

成长关键词:养育焦虑

  • 希望大家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不依赖外界的任何权威,千万不要觉得我的回答就是正确答案
  • 我相信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在书中都有答案。
  • 错过孩子0~3岁的关键成长期,家长该如何弥补?
  • 我们要学会:  第一,和焦虑相处。知道焦虑并不纯然是一件坏事。  第二,用做事来应对焦虑。  第三,做事之后多看到自己进步的部分。

成长关键词:死亡教育

  • 涉及生死这个话题的讨论,我是一个新手,不知道怎样跟孩子沟通。我说到养花、养鱼,他就想到了死的问题,可能跟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去年,我的父亲突然离世,我的孩子当时刚5岁。
  •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给孩子进行有关死亡的教育,可以带着孩子去看一棵大树。当孩子观察大树的时候,大人可以慢慢告诉他,大树在生长,在开花,在结果,到了秋天,要落叶。落叶相当于一部分的死亡,但落叶飘下来,又会去滋养大树的根部,让大树长得更好,这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理解死亡其实是生命的一部分。

成长关键词:突破困境

  • 上联:人恶人怕天不怕。下联:人善人欺天不欺。横批:你又来了。

成长关键词:无限的游戏

  • 我想成为韩鹏杰老师那样对很多古代知识信手拈来的人,这就是我的无限游戏。
  • 《论语》上的一句话击中了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提醒的是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你要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好让别人知道的。

成长关键词:教育分歧

  • 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总是引发矛盾,该怎么办?
  • 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家庭关系要好,而且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
  • 所有人改变世界最长的路径就是想通过别人来改变这个世界,而改变这个世界最短的路径就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

成长关键词:正面反馈

  • 当父母对一件事焦虑时,孩子就会对这件事敏感,他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

成长关键词:二孩家庭

  • 有一个心理学家告诉了我一套流程。在生小孩子之前,要对大孩子说:“爸爸妈妈很爱你,你表现得特别好,我们要给你一个特别的礼物,他陪你的时间比我们陪你的时间还要长,是你的弟弟或者妹妹。”

成长关键词:表达爱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懂孩子的心》

成长关键词:坚定信念

  • 对于女性来说,你的内心只要不屈服,其实就简单多了。

成长关键词:换种角度看问题

  • 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觉得气馁,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人生很有意思的背景和剧本。

成长关键词:保护孩子

  • BIC(Behaviour Impact Consequenc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BIC指的是行为、影响和结果。说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不要说观点。难点在于,人们在沟通的时候往往分不清事实和观点。

成长关键词:给予善意

  • 除了给他爱、耐心、等待,我们其实没有特效药。
  • 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也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爱的好事来对待他们。

成长关键词:仁者不忧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成长关键词:三根支柱

  • 首先,孩子心中要有坚定的无条件的爱。其次,这个孩子要有价值感,他要知道自己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是终身成长的心态,他能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正是自己成长的机会。

成长关键词:内疚感

  • 中国有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在,女孩子远嫁,不能兼顾父母。
  • 要知道爱是传承,爱不是对等的。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不能还给父母生命,因为父母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孩子根本拉不住。父母给你的爱,你可以再给孩子,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后记

  • 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复杂体系的支柱。如果父母学会并应用践行,相信你的孩子会活得非常幸福,因为孩子有了会教育的父母。
  • 如果你自身没有那么幸运,有很多创伤,也要相信创伤就是财富。能从这些创伤中找到进步的机会的话,你的生命依然可以迸发出很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