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

乔纳森·海特

赞誉

  • 幸福其实是来自对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
  • 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
  • 这是一本充满知识的力作,它将现代智慧与古代智慧、宗教与科学、东方与西方、自由与保守交织在一起,引导我们过一种更有意义、更有道德、更满意的生活。
  • 乔纳森·海特使我们深信,在创造个人意义方面,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最好的生活可能是对立面相互平衡的生活。

推荐序一 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 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 “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启发,行文流畅,趣味性高的”积极心理学作品。
  •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也说过:“只要一个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就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推荐序二 从狗之尾到骑象人

  • 海特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理性加工随后为之辩护。如果说道德判断中人的感性像条狗,理性就像那狗之尾,随狗而动。
  • “鸡汤”类的图书,往往“小故事大道理”,讲一段迷离的故事,然后就宣导人们去爱,去幸福,看似清高,实则浅薄,毫无营养。

中文版序 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

  • 这本书呈现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如何获得平和,以及如何拥有蓬勃丰盈人生的见解。
  • 要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驯服这个环境以及每个人,使大家一起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
  • 愉悦的生活(充满了积极体验)、美好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有意义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投身于比自我更宏大、更持久的事情)
  • 我现在更加清楚地看到,浪漫爱情的基础更多的是有关亲子依恋的古老心理学。在我看来,孩子就是打开心灵房间的钥匙,而我们以前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房间存在。
  • 我希望积极心理学能帮助企业繁荣兴旺,这不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员工是有利的,也有利于我们这个日益复杂、日益全球化的社会。

前言 10个幸福假设

  • 书籍越多,阅读品质反而变得越低。面对浩瀚书海,我们通常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只看书评。我们很可能已看过一些有价值的观念,如果当时仔细欣赏、用心体会,并用于生活之中,或许我们的人生早已得到改变。
  • 莎士比亚以下这句话刚好简要地说明了这种现象:“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 第一个就是“黄金规则”(golden rule)。互惠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准则。

第1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

  • 激情为辔,理性为轭。——本杰明·富兰克林

〇有关心理的古老比喻〇

  • 弗洛伊德提出相关的模型。他指出,人格分成三个部分: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superego,即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

〇4种自我分裂〇

  • 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
  • 人脑有两个大脑半球,连接左右两大半脑的神经纤维称做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 胼胝体是人体最大的神经纤维
  • 左脑的语言中枢非常擅长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 当人的额叶皮层受到伤害时,人的性欲及攻击行为有时会明显增强,因为额叶皮层是压抑或抑制冲动反应的要害。
  •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

〇阻碍幸福的3个障碍〇

  • 一个情商高的人,其内心的骑象人必然技巧高超,懂得在不跟大象的意志直接起冲突的情况下,能富有技巧地分散大象的注意力,把大象安抚得服服帖帖。
  • 道德判断也一样。两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第2章 是什么令你幸福

  •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 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快乐。

〇令你感到不幸福的3个原因〇

  • 不幸福的原因1:情感启动效应
  • 其中一个设计原理是,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
  • “快乐”其实是人的个性中最受遗传影响的特质。双胞胎的研究显示,个人平时的心情愉悦的程度有50%~80%可归咎于基因,而非生活经验。

〇改变思维方式的3种方法〇

  • 改变思维方式的3种方法
  • 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
  • 第二,百忧解不只能舒缓症状,有时候它还会改变病人的个性。
  • 西方文化支持以上两种主张,即持续不断的自我成长与求真的精神,但是我们通常会避开两者间的冲突,把自我成长诠释成求真的精神。
  • 我对令人害怕的事最有兴趣,尤其这事又不会有人受害,会更让我兴致勃勃。
  • 我们心中有一小部分天生的道德直觉在引导并控制世上的种种道德规范,其中一个直觉就是,身体是一座神圣的庙宇,里面住着灵魂。
  • 人生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而我们的人生就是自己心理创造出来的产物。

第3章 互惠

  • 事实上,“爱”与“互惠”讲的是同样的东西,它们都是一股将我们跟别人联结在一起的力量。

〇我们为何需要互惠〇

  • 人类的互惠行为也是一种类似的行为学反应: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就算是陌生人送给我们不具有实质意义的好处,我们也会想回报对方。

〇互惠的应用〇

  • 报复与感恩是隐藏在“以牙还牙”行为背后的道德情绪。动物之所以会进化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行为,是因为这种互动模式可让不同个体建立起合作关系,走出零和游戏的困境,让彼此获利。知道要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物种可以形成更有规模、彼此更能协调合作的群体,因为“品行不好”的成员虽能一时得逞,但它会因树敌过多而尝到苦果。相反,慷慨大方的成员则会结交到朋友,得到更多好处。
  • 一个知恩图报但却不会报仇的人,很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
  • 在人类这种超群居社会中,社交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容易成功。重点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 流言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与进行社会教化的功能,一旦没有流言,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及无知之中。
  • 西奥迪尼指出,业务员有六大推销技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互惠之道。那些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东西的人会先给我们一点儿甜头尝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从慈善组织拿到一大堆免费贴纸跟明信片的原因,其实都出自其营销顾问的巧思运用。
  • 如果你平白无故得到好处,一方面你可能心中暗自窃喜,但另一方面你心里的大象——自动化处理系统,就会伸手去拿皮夹,掏出钱来给对方。
  • 你一让步,对方就跟会着让步。在金融交涉中,那些先提出极端苛刻的条件然后再往后退让一步的人,会比那些一开始就提出合理条件之后便不再让步的人,更容易完成交易。

〇如何提升互惠技巧〇

  • 健康的关系来自平衡的施与受,尤其是适当地互送礼物、互相帮忙、互相关心、互吐心声,都是培养彼此关系的重要技巧。

第4章 自以为是

  • 易见他人过,自见则为难。扬恶如扬糠,己过则覆匿,如彼狡博者,隐匿其格利。 ——佛陀
  • 我们之所以喜欢把丑闻当娱乐,是因为丑闻会让我们心生轻视别人之感,这种道德情绪也会让我们产生道德优越感。

〇是什么让我们虚伪〇

  • 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当我们蔑视别人虚伪之时,更显得自己加倍虚伪。
  • 在真实人生中,我们并不是针对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是依据自己心中认为的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真实行为及个人认知两者间的落差就要靠“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的技巧来弥平了。
  • 在没有丢硬币做决定的被试中,有90%的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在用丢硬币的方法做决定的被试中,还是有90%的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定,也就是说,概率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
  • 当我们向外看时,很容易就能发现骗子,但自我内省时,却很难发现自己欺瞒的行为。
  • 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
  • “天真实在论”(naive realism),即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得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想法,要么就是他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事实,要么就是他们被自己的利益及意识形态蒙蔽。

〇为何会有邪恶与残暴〇

  • 善恶之战,是许多宗教自创立以来最困惑的问题,如果上帝是全善全能的,那么这世上之所以存在着恶,是因为上帝允许其存在(这就表示上帝并非全善),抑或上帝也在对抗邪恶(这就表示上帝并非全能)。
  •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自私、短视的行为,但我们内心的辩护律师则会确保自己不会把过错怪到自己身上。如此,我们就会确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但却能很快看出别人充满偏见、贪婪及口是心非的那一面。我们总能正确地判断出别人的动机,但一旦自己遇到冲突,就会开始夸大自己的善行,编出一个善(自己这一边)恶(别人那一边)大战的故事。
  • 很少有人承认自己做错过事。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只是合理地回应别人的攻击及挑衅。他们常觉得自己才是被害者。
  • 鲍迈斯特指出,我们对暴力及残忍有一种心理,一种被鲍迈斯特称为“邪恶至极”(pure evil)的心理,该迷思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坏人做坏事的动机都非常邪恶(无非是出自虐待及贪婪等动机);被害人则是完全无辜(平白无故地受害);邪恶来自外界,并与别的团体或攻击我们的力量结合起来对付我们。而且,谁质疑这套说法,谁胆敢挑战这套道德论,蹚这潭浑水,谁就是选择站到邪恶那一边。
  • 邪恶两个最大的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

〇如何寻得完满之道〇

  • 人类是一种悬浮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第5章 幸福来自何处

  • 佛教及斯多葛学派教诲我们:追求身外之物,或强求世事如己所愿,最后只是一场空。幸福只能内求诸心,断除对身外之物的执著,对一切采取接受的态度。

〇幸福的两个原则〇

  • 我们称此为“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〇古代的幸福假设〇

  • 研究人员研究幸福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 现代人跟古代人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拿来追求一些不会让自己更幸福的目标,却在盲目追逐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人内在成长及精神层面的修为,而这才是真正能带给我们满足感的东西。

〇幸福方程式〇

  • 一个人快乐与否与基因的关系密切,与后天环境则不太相关
  •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〇值得你改变的外在因素〇

  • 改变组织的环境来增强组织中各成员的掌控感,是提升该组织的员工、学生、病人或其他使用者的参与度、活力及快乐的一大利器。

〇如何寻找幸福〇

  • 哲学家们之所以对感官享乐普遍秉持戒慎警惕的态度,原因之一是因为感官享乐的效益并不持久,感官享乐当下感觉很强烈,但是很快就会消退,而当事人事后则不会因而多长智慧或变得更强。更糟的是,感官享乐会引诱人沉溺其中,让人远离对自己更有益的活动。满足感就不同了,满足感会不断鞭策我们,挑战我们的极限,逼迫我们使尽全力发挥潜能。我们通常是在完成、学会某事物后,心中会感受到一份满足感。一旦进入“心流”的状态,再难的工作都会变得像不费吹灰之力般轻松。

〇为何会患“奢侈病”〇

  • 进化让我们学会在某些时候做出“策略上不符理性”,但最终却对自己有好处的行为。
  •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零和游戏:个人借由自己地位的提升来贬低别人。
  •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有了选择,反而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却很重视选择,而且处心积虑地要让自己有所选择。

〇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设〇

  • 希腊及罗马时代哲学家所主张的内省与淡漠,以及佛陀所提出的冷静淡然、不费力追求的人生态度,基本上都是为了避开激情,但是没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过的生活。没错,执著会带给我们痛苦,但是执著也带给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且人生每一个变化(这些哲学家所极力避免者)都有其价值。

第6章 爱与依恋

  • 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主体的一部分。
  • 行为主义认为无条件的爱,即没理由的紧拥、用鼻子爱抚、搂抱孩子等,一定会造成孩子懒惰、骄宠和软弱。弗洛伊德信徒与行为主义者都认为,充满爱的照顾会宠坏孩子,因此科学化的原则可提升孩子的教养。

〇爱的强大力量〇

  • 它们之所以解谜,似乎完全出于乐趣,不为别的理由。相反,行为主义则主张,动物只会做受到强化的行动。
  • 拥抱和被拥抱的需求是天生的
  • 哈洛指出,“接触性安慰”(contact comfort)是一种基本需求,即年幼的哺乳类动物想跟自己的母亲有身体接触的需求。
  • 这些孩子中有许多人跟自己的父母根本没有什么接触。有些孩子很冷漠、无法沟通,有些则是死黏着人不放,只要发现鲍比稍微注意到他们,他们就会焦躁地绕着他转。
  • 鲍比主张,孩童要有爱才能正常发展;孩子需要母亲。
  • 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孩童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所有依赖母亲照顾才能生存的物种,其母亲及孩子之间都会被建置一套专用系统。

〇依恋,伴你一生〇

  • 依恋理论的第一个观念是,儿童的行为受“安全”与“探索”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引导。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得以生存下去;能探索和游戏的孩子,才能发展出应付未来成人生活所需的技能及智力。
  • 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爱能克服恐惧,《圣经·新约》里有一段话描述得很好:“爱里没有惧怕,完全的爱可以驱除惧怕。”
  • 对孩童来说,自己的母亲所扮演的安全堡垒角色,绝对比其他妇女重要。
  • 环境的改变会启动孩童的依恋机制。光看着小孩在玩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你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探索”及“安全”如何回应环境的变动
  • 内在运作模式的运作往往相当稳定(并非不可改变,但持续性很强),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内在运作模式会主导其人生最重要关系的建立。就像安全型依恋的宝宝会比较快乐,调适能力也比较强一样,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同样也会有比较快乐、长久的亲密关系,离婚率也比较低。
  • 催产素也是一种女性的压力荷尔蒙:当女性处于压力之下,其依恋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时,大脑就会分泌催产素,引起女性想与自己所爱之人接触的渴望。另一方面,当两个人发生肌肤之亲,催产素充满大脑时,就会发挥抚慰和镇定的效果,并强化两人之间的联结。对成人而言,除了生产及哺乳以外,最强烈的催产素来自性交。性行为,尤其是伴随有相拥依偎、长时间爱抚和性高潮等亲密行为者,会启动许多回路,正是这些回路把父母亲跟婴儿紧紧联结在一起。难怪童年时期的依恋模式会持续到成人时期,而且整个依恋系统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在进行着。

〇为何性跟爱有关〇

  • 成人的爱情关系是由两个古老的连锁系统建立而成的:将孩子跟母亲联结在一起的依恋系统,以及将母亲及孩子联结在一起的施爱系统。
  •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在幼年时期完全无力照顾自己,且需依赖成人照顾达十几年之久的物种。
  • 进化理论不认为爱情关系是一种为了养育子女而形成的和谐伙伴关系,而是人类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普世特质——男女刻意去建立一种可以维持数年的(婚姻)关系,以期限制彼此的性行为,并将他们与孩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予以制度化。

〇何为“真爱”〇

  • 将古老的依恋系统和同样古老的施爱系统相混合,再丢进修正过的交配理论里,这就是浪漫的爱情。
  • 浪漫的爱情是一种社会产物,它出自12世纪法国吟游诗人口中,混合了骑士精神、理想化的女性,以及无法满足的渴望带给人的无尽痛苦。
  • 激情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其中充满温柔与性欲、愉悦与痛苦、焦躁与释放、强烈忌妒心,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是种五味杂陈的感情”。激情是一种会让你坠入的感情力量。当丘比特的金箭射中你的心,刹那间,你周遭的世界变得不同了,激情随之发生。你渴望跟心上人合为一体。你渴望两人缱绻缠绵。
  • 我相信世上有真爱,但它不是永远不熄的激情。真爱,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这是一种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

〇关于依恋与爱的是非题〇

  • 如果你正身陷激情之中,想讴歌胸中热情,那么你应该阅读诗歌。如果你的激情已归于平静,想一探爱情关系如何演变,那么你该读心理学。如果你刚结束一段爱情,想让自己相信,没有爱情自己反而可以过得更好,那么你应该去读哲学。
  •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爱情会让一个人的快乐掌握在另一个人的手上,但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另一个人。
  • 人们需要义务及约束来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他说:“(一个人)所属的群体越脆弱,他对群体的依赖便越少,于是他最后会越来越依靠自己,眼中便只有根据自己利益所建立的行为准则,视其他为无物。”

第7章 心理的成长

  • 只要不被逆境打倒,我们就会更坚强。——尼采
  • 人只有遭遇逆境、碰到挫败,甚至身心受创,才能把个人的力量、潜力整个发挥出来。

〇创伤后成长〇

  • 精神病患者也是人,而且大多是男人,他们没有道德感,没有感情寄托,也不在意别人。因为他们没有羞愧心,不会尴尬不安,也没有罪恶感,所以他们很能操控别人,让别人给他们钱、性以及信任。
  • 第一种好处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
  • 生命其实是老天爷赐予的礼物,但人们都视为理所当然,不知珍惜,总是把钱看得比人自身还重要。
  • 吃苦受难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能从中发现好处者,其实是找到了人生的珍宝——逆境是帮助我们磨砺道德与精神的利器。

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〇

  • 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〇
  • 因此,历经战争折磨的社会,远比平和富足的社会更能孕育出优秀的人类,因为在一个歌舞升平的社会里,光是“精神伤害”就足以构成人们互相起诉的理由。
  • 有些研究为核实被试是否如其所言因逆境而有所成长,便询问被试的朋友是否注意到被试的改变。一般而言,朋友感觉到的变化远比被试自己所列的要少。
  • 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
  • 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〇如何从逆境中获益〇

  • 切记,在做结论之前,一定要好好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能从中汲取什么好的教训?

〇遭遇逆境的最佳时机〇

  • 逆境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时出现,对当事人的益处最大。

〇从创伤中汲取智慧〇

  •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第8章 道德的成长

  • 人只要活得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得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伊壁鸠鲁
  • 每当我全心对付某项缺点,常常就又发现自己别的缺点;只要一不注意,习惯就占了上风;有时,光靠理智是克服不了自己原有习性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光是心里以为自己一定能表现出高尚道德,并不足以避掉故态复萌的窘境,在自己能稳定、持续地表现出正直的行为之前,一定得先革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性。

〇古人追求的美德〇

  • 西方人的道德观念是异于其他文化的,西方人的道德态度是建立在特定心理假设上,但这套假设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并不正确。
  • 宁可快活地啃着面包,也不要坐拥宝山却心苦恼。
  • 道德教育必须包含默会知识——巧妙的社会知觉及社会情绪方面的技巧,让人可以很自然地在每一种情境下感受到正确行为,知道该如何做,并进而有做的想法。对古人来说,道德是一种实用的智慧

〇人为何会迷失在道德迷宫中〇

  • 即便是以享乐为人生目标的伊壁鸠鲁,也相信人们要先有美德,才能享有生活的乐趣。
  • 科学强调精简,美德强调的则是原理,而一项又一项的美德,其原理绝不可能精简。
  • 边沁为功利主义之父,功利主义的教条就是,所有决策(包括立法及个人)的目标都是追求最大利益(效用),但由谁获益,功利主义者并不在意。
  • 我认为道德教育从人格道德转向困境道德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理由有二。第一,这会削弱道德的力量,并窄化道德的范畴。在古人眼中,人的每项行为都关乎美德及人格,但在现代人眼中,道德则仅仅局限于特定情境。
  • 辛格强有力的论点让我一时之间完全信服,看过那本书之后,我在道德上开始反对所有大规模的畜牧养殖。道德上我虽反对,但行为上并没有反对。我还是很喜欢吃肉,看过辛格的《实践伦理学》的头半年,我唯一改变的是,每次点汉堡时,我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虚伪。
  • 我看到正确的道路,也知道该走这条路,但我却走错路,直到内心感觉涌现,推了我一把,才让我走上正途。

〇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解读〇

  • 不管身处哪个国家或哪个时代,我们总是会听到“人类迷失了”的呼喊,
  • 麦金泰尔指出,美德必须以特定传统为基础才得以茁壮成长,但现代人已失去美德的语言,所以现代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一致性与目的。
  • 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过度把注意力放在异常病状及人性黑暗面上,对于人身上的良善与高贵反而视而不见。
  • 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上。
  • 每次她一发现自己又坠入“被迫害情结”时,就会回想一下自己跟这个人曾有过的美好记忆,如此一来,她心里就会涌现一阵感动。每当脑海闪过这种感动,就会减少自己的怨恨,这种刻意的心理回想过程久而久之会习惯成自然,最后她慢慢学会原谅别人
  • 把美德想成卓越的能力,那么只要运用自己原有的人格优势,就可以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因为只要我们努力表现原有的人格优点,就会有所回报。

〇宗教对美德的解读〇

  • 难题简答:美德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 现代人狭隘的道德观认为所谓的道德就是“牺牲自我以利他人”。
  • 事实上,认为上帝或命运会依据我们行为的好坏,而给予我们奖惩的观念,显然是儿童时期建立的“内在公正”观念的延伸,这种想法是我们执迷于因果论的产物。
  • 亲缘利他(kin altruism)以及互惠利他(reciprocal altruism)这两促过程,可充分解释动物以及人类出现的种种利他行为。
  • 快乐的人对人的态度比较和蔼,也比较乐于助人。
  • 起码对老年人而言,施确实比受更有福。

〇美德的未来〇

  • 科学研究已证实美德假设是成立的,即便将其简化到“利他行为对助人者是有好处”,这种说法也是成立的。
  • “失范”是指,一种没有明确规则、规范或价值标准的社会所呈现的状况。身处失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但人们会因社会缺乏明确标准或权威社会组织来建立价值标准,反而难以找出自己想做之事。失范会让人产生无限空虚及焦虑等感觉,使社会出现更多没有道德及反社会的行为。
  • 所谓“生产者”是指工作勤奋,自我克制,愿为未来牺牲,肯为大众利益而牺牲自我福祉之人。然而到了20世纪,人们日趋富裕,原有的生产者社会逐渐转变成大众消费社会,于是产生了另一种“自我观”——一种以个人偏好及自我实现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观。于是原本充满道德意味的用词“品德”不再受众人青睐,反而由不具道德意涵的用词“个性”所取代。
  • 道德多元化本质上则是涂尔干形容的失范:一种对道德规范与价值缺乏共识的状况。
  • 我们的结论是,多元化跟胆固醇一样,有好有坏,或许我们不该追求两者的最大化。
  • 但是我认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应该记得美国人的座右铭——“合众为一”(e pluribus,unum)其实包含两部分,当我们推崇群体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政策来巩固个体的价值。
  • 历史是人们及群体在追求个人利益的目标下推动而成
  • 美德发展的风潮不会来自政治明星,而会来自群众运动,如来自同一乡镇的居民为了不同地区的孩子,而努力建立共同的道德观。

第9章 灵性的觉醒

  • 上帝创造天使时,赋予他理智,却无感性;上帝创造野兽时,赋予它感性,却少了理智;只有创造人类时,使其兼具理智与感性。所以,人的理智一旦凌驾感性,他便超凡入圣,更胜天使;反之,人一旦感性凌驾理智,便禽兽不如。——穆罕默德

〇社会空间的3个维度〇

  • 在所有人类文化中,群体生活都有两个很清楚的维度:一个是以水平维度所表示的亲密或喜爱度,另一个则是以垂直维度所表示的阶级或社会地位。
  • 人一旦丧失神性,让自己的世界窄化为二维世界,就会变得非常贫乏。如果过于极端,一心想建立一个完美的三维世界,并把这个想法强加在所有人身上,就会变成狂热的基本教义派。

〇人类无法抗拒神圣〇

  • 保罗·罗津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恶心理论时指出,会让人类产生恶心、厌恶感的,大都与动物及动物身体产生的物质有关(很少有植物或无机物会让人产生厌恶感),而令人作呕的东西会因接触而传染。
  • 恶心是人类自古选择食物的自然防卫机制,恶心是人类的重要利器,让我们借由感官来判断哪些食物可以吃(闻起来香不香),想想这些食物的来源,谁接触过这些食物。
  • 人类生活有“神性”这第三维度,因此人有着高于动物、低于神的地位
  • 人们的道德观念分为三大领域:自主权的道德规范、群体的道德规范,以及神性的道德规范。
  • 食物、身体产生的物质、动物、性、死亡、亵渎身体以及卫生。
  • 何为神圣的行为?就是不欺骗,不杀戮。这才是完满的人格。内心有神性的人,就是神。
  • 行善者,立显贵,行恶者,显狭卑。去杂污,求纯净。公正存心,即为上帝。
  •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并不强调等级(学生常直接称呼教授的名字)。因此,我的生活几乎只剩一种维度——亲密关系,而我的行为只受自主权的道德规范约束,基本上只要不伤害别人,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即便是一个最最世俗的人也有他独有的地方,这些地方跟其他地方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第一次谈恋爱的地方,或是他年轻时第一次造访的外国城市。即使是最不信教的人,这些地方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意义非凡的,这些地方是他私人世界的“圣地”,他在这些地方所感受到的真实,是他日常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的。

〇提升感与人类之爱〇

  • 人类的六大“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恶心及意外上。
  • 这种情绪是被引发出来的(看到有人行善或知恩图报,或其他美德);使身体产生变化(胸口胀紧);动机(亟欲见贤思齐);除了身体有异样感,内心还有一股很特别的感觉(觉得自己提升了)
  • 美德会让人的情绪产生变化,而这些情绪反应会让人胸口产生温暖或愉悦的感觉,并让人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让自己变得更好。
  • 为什么道德提升感可以提升人的神性维度,但却无法让人表现出利他行为呢?
  • 克里斯及盖瑞发现,当人们心中产生提升感时,可能会启动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中的主要神经,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还会消除交感神经系统造成的情绪骚动。迷走神经也是控制心跳的主要神经,会对心脏及肺部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所以在人们觉得胸口有异样感时,大抵都跟迷走神经有关。
  • 催产素会让人产生亲密感,但不会让人做出利他行为。提升感会让人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并让人打开心胸,让自己更愿意接受新的关系,但是即便如此,人们也还是不太愿意帮助陌生的人。

〇敬畏与超越〇

  •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真正让他心存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人头顶上的星空以及人心中的道德戒律
  • 大自然的壮阔与美景让人觉得渺小,而这种让人自己觉得渺小的感觉,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
  • 觉得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超越时空,充满喜乐,这份神奇的体验真是言语难以形容,觉得自己变得更好等。很多被试也表示自己看到美丽的颜色及图案,并深刻体会到狂喜、恐惧以及敬畏等感觉。
  • 敬畏,一种自我超越的情绪
  • 当人类遇到下列两种情况,会心生敬畏之情:遇到巨大之物(通常是指庞然大物,有时亦指观念上的伟大,如伟大的理论;或指社会地位崇高,如非常有权或有名者);面对此庞然巨物,人类现有的思想架构,根本无法接受。
  • 人类是以分裂的自我在体验人生,往往被互相冲突的欲望搞得支离破碎。不管信不信上帝,宗教体验其实很真实,也很普遍,而且这些宗教体验常常让人产生完整、平和之感
  • 整个宇宙合为一体,一切事物皆被接受,再也没有价值批判或高低贵贱之分,“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与为达目标不计一切的心理,我们会觉得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通常指上帝);时空感也改变了,这时我们心中充满惊奇、敬畏、欢欣与感激等情绪”。
  • 马斯洛的目标旨在改革教育,进而改革社会,他说:“教育必须成为我们教导出好人,创造良善人生与维系美好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

〇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碍〇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并不必然就是骑象人,“自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无意识、自动运行的状态,但是因为自我只有借着有意识的思考与讲述才得以形成,所以只有骑象人才能建构出自我。

〇“平面国”与文化论战〇

  • 幽默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逆境
  • “自我”是人生许多问题的根源,所以大人以奖赏、赞美及运动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 人们可以依个人意愿选择节育、堕胎、人工生殖,甚至自杀吗?答案取决于你希望人在面对自己生命中重要抉择时是否能拥有自主权,或是你认为这些决定必须由上帝来做主。
  • 性不是拿来享受的,上帝让已婚的伴侣享有性的欢愉,目的是让他们生育
  • 如果第三维度的道德规范以及与神圣有关的感受是人性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科学界其实应该接受信教是人性正常、健康的一面——因为信教就跟性或语言一样,有其深刻、有趣、重要的一面。另一个心得则是: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认为宗教是他们最重要的快乐源泉,那么不管我们信不信上帝,或许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追求快乐,找寻人生的意义。

第10章 人生的意义

  • 我感觉到全然的快乐。或许当我们死了,成为某个整体的一部分,不管这个整体是太阳、空气,或是美德及知识,我们都会感受到这种全然的快乐。无论如何,这就是快乐:融入一个完整、伟大的事物中。——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
  • 我已启航,驶向广阔无边的大海,或许,没有安全的港口可让我停泊。
  • 人就算有能耐不受武力、饥饿所迫,也会被瘟疫所击溃,所以,人为何还要费事去打理门面?
  • 我还记得在高中最后一年的冬天,我整个人一直陷入一种哲思式的忧郁中——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而是觉得所有事都没有意义。我当时心想,不管是我自己能否上大学,还是地球被小行星撞击或因核战爆发而毁灭,我其实一点儿都不在意。
  • 古代的哲学家通常也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但是现代哲学却一味地钻研逻辑学及理性,以至于逐渐跟心理学越走越远,当然也更掌握不了充满激情、复杂的人性。

〇人生意义为何〇

  • 对人和善,饮食不要太油腻,常看好书,多走路,要跟不同国籍及信仰的人和平相处。
  • 第二种意义指的是象征或代表。
  • 当我们问“人生意义为何”时,我们并不预期能找到直接的答案(比如“42”这样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一点儿启发,一些能让人发出惊叹的体验,突然之间,以前我们所不了解或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变得有道理起来(就好像正方形来到三维空间时一样)。
  • 第二个问题则从内部来探讨人生,把人生当做主体,我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及目的?

〇什么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〇

  • 都是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到片刻的心流体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及核心价值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进而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
  • 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 仪式的象征意义不是凭空推想出来的,仪式的象征意义是出自酝酿出该仪式的传统,这些仪式要能引发我们身体的感觉,以此与该仪式的象征意义产生联结。
  • 在所有人类文化中,道德及宗教两者皆依某种形式而产生,也几乎都与价值、认同及日常生活文化交织在一起。如果你想了解人性的所有层次,想知道人类如何找寻自己生命的目的及意义,你就一定得深入了解道德及宗教。
  • 人类的进化同时发生于两个层面:基因层面及文化层面。
  • 人类学家指出,人常认为众神及祖先的神灵无所不在,但在广袤的宇宙中,大家最在意的其实是隐藏在活人心中的道德意图。
  • 如果坚定的信仰可为个人带来利益,或为团体发展出一套方法来惩罚或驱逐与自己信仰不同者,那么宗教及信教的大脑就碰到绝佳的进化条件。
  • 人性是复杂的组合,从极端自私到极端利他都涵盖在人性的范畴内。我们会表现出哪一面人性,要看自身文化及所处时空背景。
  • 世上确实存在比自我更大,会让人认为这就是自己存在之目的,而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生命之事物——群体。

〇幸福之道在中庸〇

  •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幸福假设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最后的话 幸福自现:平衡为美

  • 人想追求快乐,不只要改变自己,还需要改变外在世界。我们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也要与他人协调共处。不同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应对。
  • 每种文化都会在人类生存的某些层面发展出其特长之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能兼顾所有人类生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