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樊锦诗口述 顾春芳撰写

自序

  • 她博学多才、能文能诗,学术造诣深厚,天赋悟性很高,治学严谨,才思敏捷,文字透出才气和灵气。
  • 写樊锦诗这个人如果脱离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而只是简单重复网上多次发布的那些报道,就写不出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樊锦诗。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合理又系统的框架,深挖莫高窟的重要价值和敦煌研究院的重大事件,把我个人的命运同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把我个人和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结合起来
  •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第一章 人生的不确定性

  • 我父亲名叫樊际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个工程师。
  • 每逢新学期开始,我和姐姐们领了新书回家后,父亲总要和我们一起包书皮。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现成的漂亮包书纸。当时就是找些干净的牛皮纸,把课本的封面包上。之后,父亲就会用楷书工工整整地在书封写上“樊锦诗”三个字。父亲练过书法,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对孩子们也是言传身教,从小要我们练书法。他还找来颜真卿、欧阳询的字帖让我们临摹。我小时候也喜欢模仿父亲的字,潜移默化地,我的字和他的很像。

路有冻死骨

  •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爱国的感情,和大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当时看的书,看的图片,听的故事,虽然也有白雪公主、美人鱼,但更多的是精忠报国、抗击倭寇。这些教育对我影响至深。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 这个病拖了很长时间,在中医治疗下我才慢慢好起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爱吃肥肉了,但是我相信了中医。
  • 但就是这两条瘦弱的腿,命运却安排我用它们从上海这座大都市走到了北京,又从北京走到了大西北,走到了那么远的敦煌,走过荒漠和戈壁,走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的道路,这一走就是五十多年。

我的兴趣所在

  • 我看书比较杂,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的,什么都看,也没有什么系统,反正就是瞎看。

居里夫人的影响

  • 我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我很小就知道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觉得她太伟大了,以至于我曾经一心就想学化学。

别无选择

  • 那时高考不像现在,父母不怎么过问。有一次父亲突然问起我的学业,我说:“我已经高中毕业了。”父亲当时非常惊讶:“你都高中毕业啦?”我又说:“我已经考大学了。”父亲接着问:“你考大学啦?那你考的哪所大学?”我就回答:“我填报了北京大学,但还没发榜,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父亲一下子非常高兴。他是清华毕业的,还曾经在北大当过两年讲师,所以他非常满意我的选择。

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 我是一个人坐火车去北京大学报到的,那是1958年9月
  • 能够饱读诗书,还能游遍名山大川,这自然是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事了。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

  • 北大的精神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考,奋力开辟新的领域,投身国家和民族最为需要的事业。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 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即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居延汉简的发现,推动了国内的许多学者加入近代考古学研究的行列。
  • 现在我回北大,考古系的老师告诉我,当年教我的老先生的学生都退休了,现在的老师我几乎都不认识了。随着前辈大师一个个离开,这个校园也渐渐地从熟悉到陌生。现在我还会时常想念当时的这些老师,也想念当时读书的氛围。

回忆苏秉琦先生

  • 对于自筹经费用于考古发掘的事情,苏先生自己只字不提。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大家才知道苏先生原来有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读书、考古、埋头写文章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提及自己的家事和背景。
  • 假如我们不肯甘心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像我们的先民一样,继续对于人类的文明生活有所贡献,我们就需要好好地保护我们先民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从这里边去吸取经验,看他们是如何地发明和改进了农业和陶业,征服了森林,驯养了家畜,发明了文字、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以及笔墨纸砚,看他们又是如何地由活剥生吃到煎炒烹调,由山洞土窑到楼台亭榭,从树叶兽皮到锦绣衣冠,由轮子的发明到机械的使用,然后我们再看这一切物质生活方面的发明和改进对于当时经济和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种种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这就是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的任务。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 是有着丰富野外考古经验的考古学家。在考古工地上,他们从测量、开方、挖土、敛平地面、分辨土色、划分地层,到用小铲清理发掘、刷陶片、拼合、简单地修补、整理、绘图、拍照、文字记录等,
  • 中国佛教石窟寺考古学,也是由宿白先生开启的一个研究分支。
  • 。当时有不少搞考古研究的人对文献并不是很重视,现在有不少考古专业的人好像还有这个问题。宿白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要研究实物,也要精通文献,因为文献不好会影响一个人未来学术的发展。
  • 宿白先生认为从事石窟寺考古研究的人可以从事各类研究,但首先必须做好两项基础研究,即“分期断代”和“考古报告”,否则无法开展石窟寺考古的深入研究。
  • 但宿白先生总是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你做不出来就是你做不出来,绝对不能糊弄人,不能还没做事情就乱忽悠。做人不仅要严谨诚实,还要有定力,有责任担当,不能乱跟风,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有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关键时候不糊涂。

第三章 敦煌是我的宿命

  • 。敦煌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我把她想得特别美妙。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 除了令人震撼的石窟艺术,其他各方面都难以尽如人意。尤其是当地的生活条件,对来自北京、上海的我们而言,简直是想象不到的艰苦。
  • 从北凉、北魏,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从伏羲、女娲到力士、飞天,随着洞窟一个一个在我们面前敞开,我们忘记了疲惫,空气也好像变得温暖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华美的圣殿,完全沉浸在了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塑像艺术中。

“李广杏”,如此人间好杏

  • 李广这个人多么悲苦,当年因为刀笔吏的诬陷而“引刀自刎”—他大概不会想到在两千多年后的敦煌,居然有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水果。

我被分配去了敦煌

  • 鼓励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服从分配,报效祖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当时的大学生奉献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是发自真心的。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

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 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重回莫高窟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还是那样的夕阳,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人其实是很渺小的,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们都只是过客。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 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达千年之久。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至今在1700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包括南区和北区),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此外,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公元4—11世纪初的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敦煌西千佛洞保存了公元5—14世纪的22个洞窟,818平方米壁画,56身彩塑。安西榆林窟保存了公元7—14世纪的43个洞窟,近5200平方米壁画,200多身彩塑。世界上没有另一处佛教遗址能如莫高窟般绵延千年持续建造,又保存有如此丰厚博大的艺术和文献珍宝。

乐僔和尚与敦煌第一窟

  • 一切在世人看来最艰难的所在,一切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实是命运对于意志达成最彻底的考验之处。一切在世人看来最不可能有生之意义的地方,恰恰可以唤起生命极大的力量和信念,并且创化出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奇迹。

苦难孕育的灿烂文明

  • 著名的敦煌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先生的话充分说明了敦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张议潮与归义军

  • 张议潮的后人为了彰显他驱蕃归唐、收复河西的丰功伟绩,就在他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的南壁绘制了《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中旌旗猎猎、马鸣萧萧、鼓角喧天、舞乐骈阗的场面,充分表现了张议潮统军出行抗击吐蕃、收复河西的雄壮气势。

艺术和文化是国家气象的反映

  • 元代是敦煌石窟艺术繁荣的最后阶段,也是敦煌石窟艺术走向衰败的最后阶段。

藏经洞文书的发现与流散

  • 今天回顾敦煌的这段历史,我强烈地感到,艺术和文化与国力有着紧密的关系,艺术和文化是国家气象的反映。盛唐时期的莫高窟和没落的莫高窟,在艺术的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中,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象。

藏经洞文书的价值

  • 陈寅恪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第五章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
  • 现在全世界的学者都可以在该项目的官网(http://idp.bl.uk)上,看到斯坦因从敦煌和新疆所获部分文书的清晰照片。
  • 日本是海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基地。

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 有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向达、姜亮夫、王重民这些重量级的敦煌学学者

陈寅恪对中国敦煌学的贡献[5]

  • 20世纪初,陈寅恪在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期间,曾经拜访过伯希和。他还去伦敦游学,是第一个看到国外敦煌资料的中国学者。陈寅恪开创了敦煌学研究的风气

张大千和向达在敦煌

  • 山水画最盛是两宋到元代,唐代也有山水,最著名的就是青绿山水画。唐代青绿山水画是李思训跟他的儿子李昭道一起创造的。要想看唐代青绿山水的真迹,只有在敦煌。
  • 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向达和许多北大学者一样被下放劳动,身患尿毒症却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在“坐飞机”之后,还要接受无休止的劳改、批斗和折磨。北大历史系邹衡教授记下了向达先生惨遭批斗、备受凌辱的惨状:他被剃光了头,被迫在三院二楼外晒得滚烫的房檐瓦上“坐飞机”,一跪就是几个小时……非常不幸,那样强壮的一个人,过了不久就去世了。

常书鸿先生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 常书鸿先生是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是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成立于1944年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首任所长。
  • 这一代人在风沙肆虐、荒凉寂寞的大西北戈壁沙漠中,面对破败不堪的石窟,以及土屋土桌、无电、无自来水、无交通工具、经费拮据、物资匮乏、信息闭塞、孩子不能上学等种种困难,毫不畏惧,以对敦煌文化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倾情保护之心,扎根大漠,含辛茹苦,筚路蓝缕,初创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的基业。
  • 他认为敦煌壁画以其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强烈的时代性和广泛的人民性,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 20世纪80年代初,段文杰先生接替常老,继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
  • 改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状况,要为国争光,为改变敦煌学研究的落后面貌而努力!
  • 在段先生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从过去以敦煌艺术临摹为主,拓展到石窟考古、石窟艺术、石窟图像、敦煌文献、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多领域的研究,形成了对敦煌石窟珍贵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度解读的研究体系,产生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 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全院同仁的艰苦奋斗和不断创新,改变了“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

  • “前有常书鸿,后有樊锦诗”
  • 季老题词:“行百里,半九十。”

潘重规、饶宗颐的敦煌情缘[12]

  • 他家学渊源,学养深厚,终生潜心治学,其治学广博深湛,横无际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宏通人文学科的十余门学科。
  • 《莫高窟题诗》:“河湟入梦若悬旌,铁马坚冰纸上鸣。石窟春风香柳绿,他生愿作写经生。”
  • 《重到鸣沙山》:“东寺能容百丈佛,西关曾贡双头鸡。情牵栏外千丝柳,不怕鸣沙没马蹄。”
  • “极深研几。”我明白这是他引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之语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

  • “我们从来就没有失去敦煌,因为莫高窟在我们这里。他们搬走藏经洞的经卷和文书,他们搬不走莫高窟!”

敦煌学的未来

  • 敦煌文化遗产,是两千多年来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中亚文明等世界几大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交流、汇聚的结晶,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共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六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 敦煌当年的条件无法和他以往在巴黎的生活相比。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为了让妻女不至于太沮丧,做父亲的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尽最大力量安顿好她们。
  • 。莫高窟人的命运都非常相似,只要你选择了莫高窟,似乎就不得不承受骨肉分离之苦。从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我自己,到后来的王旭东院长,都有相似的境遇。

父亲的突然死亡带来的伤痛

  • 父亲曾对我说:“中国人,一定要学好古文,文章要写得好,必须要学好文言文。”我小时候在他的影响下,练书法,听评弹,看中外经典。
  • 此人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把他关押在单位的一个房间里,不让他回家,接连批斗,还轮番审讯。父亲因为不堪忍受这种羞辱,就跳楼了。
  • 现在说起我的父亲,我依然感到心痛。我觉得他就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样子,懂英文、有学识,他写给学校老师的信,是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对我的老师也是恭恭敬敬。他一生为人谦和,彬彬有礼。父亲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比较纯正,对于功名利禄看得也比较淡。记得父亲生前为我的工作分配给北大领导写信,并让我向领导转呈信件。我没有听他的话,没有转信。他毫不责怪我,相反教育我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去了敦煌,那你就要好好干!我认为他是一个对国家、对事业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我从心里觉得父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非常纯粹和高尚的。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他们成了猪倌和羊倌

  • 段先生临摹的过人之处在于,不是就临摹而临摹,就绘画而绘画,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临摹。他常说临摹也是研究。他的临摹壁画经验,一直沿用至今。
  • 蛰伏放羊的这段时间,他居然发现和确定了敦煌藏经洞文献《沙州都督府图经》和《沙州地志》里记载过的西汉时期敦煌效谷县城的原址。
  • 胶东红缨,沂蒙烽火,京沈学子,敦煌新芽。追思金戈:少年昔日风华安在?堪肠断,山东父老!正义虽申,沉冤难泯,孤女寻父,沙碛渺茫。悲问莫高:冤魂今夜游归何处?可痛哭,河西英灵!

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 一个知识分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性和良知,绝对不能乱跟风,今天刮东风就被东风吹着跑,明天刮西风就被西风吹着跑。

从北大到敦煌

  • 那个雕塑很像一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像我刚到敦煌时候的样子,那是我的青春。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

  • 外界都认为我留在敦煌是自己选择的。说实话,其实我有几次都想离开敦煌。但是为什么留下来,这是一个人的命。
  • 现在围绕莫高窟蜿蜒的参天大杨树,都是当年的莫高窟人一棵棵亲手植下的。
  • 如果说我从来没有犹豫、没有动摇过,那是假话。敦煌和北京、上海相比,确实是两个世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感到孤独。尤其到了春天,整天整天地刮风,窗外刮风屋内下沙。我常常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把我给忘了,北大把我给忘了,老彭也把我给忘了。望着黑黢黢的窗外,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泪。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我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我之所以最终没有离开,其中固然有命运的安排,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从情感上越来越离不开敦煌。而最终让我安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守护敦煌,还是要感恩我的先生老彭。

我不是好妻子、好母亲

  • 老彭挑来的担子是个“百宝囊”,里面什么都有,几经周折,居然鸡蛋一个都没有碎,他真了不起。
  • 1968年元月,我父亲含冤去世,11月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第二年,我又要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寄养。这些事情凑在一起,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 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不能做坏事,成人后能自立,为社会做点有益之事。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 他要回武汉的时候,我去送他。老彭拉起我的手,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句:“我等着你……”我流泪了,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我就一直怔怔地看着汽车开走,前方是他的路,背后是我的路。虽然他说“我等着你”,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他的心意,但是我心里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舒坦一些,好像有什么东西梗在我的喉咙口。这是我所期盼的,又是我所无法承受,无法给予回报的。
  • 。为什么我们俩经过风风雨雨,还能够不离不弃?我觉得那是因为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是同学,互相理解。我们从来不会说“我爱你”,我们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对方。老彭知道我喜欢他,他也从来不给我说狠话,也不愿意抛弃我这个人。
  • 我最感激老彭的就是,他在我还没提出来的时候,自己提出调来敦煌。如果他不提出,如果那时候他拿出他一家之主的威严,也许我就去了武汉,因为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放弃家庭,甚至离婚,我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他没有,他知道我离不开敦煌,他做出了让步,如果没有他的成全,就不会有后来的樊锦诗。

老彭与莫高窟北区考古

  • 如果他的价值因为来到敦煌而得不到实现的话,我一辈子都会感到内疚,好在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一千年间,佛教信徒们在这处高约四十米,全长约一千七百米的断崖上,持续不断地开凿了许多石窟。依照石窟在崖面的分布情况,分成南区和北区。
  • 他把北区崖面上的洞窟按功能和性质,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禅窟”,就是供僧众禅修用的洞窟;第二类是“僧房窟”,就是过去供僧人日常起居生活用的洞窟;第三类是“僧房附禅窟”,也就是同一个洞窟具备生活和禅修两种功能;第四类是“瘗窟”,是用来瘗埋死去的僧人遗体和遗骨的洞窟;第五类是“礼佛窟”,顾名思义,是僧众、俗人向佛顶礼膜拜、举行佛事活动的洞窟,窟内有壁画或塑像;还有一类是“廪窟”,是用于储藏粮食等物品的洞窟。
  • 他在报告最后感谢这个人,感谢那个人,我给他开玩笑说你怎么不感谢樊锦诗同志,老彭说,谁让你是我老婆。

花甲之后拼尽全力

  • 我六十岁接受了敦煌研究院院长的任命,在临近退休的年纪又重新起跑。
  • 他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怀着对敦煌艺术的敬仰和敬畏之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长期坚守大漠。
  • 越是了解敦煌,就越知道敦煌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研究院责任重大。
  • 莫高窟曾经出过一件大事,那就是1989年1月14日第465窟壁画被盗,当年被列为“公安部十大案件”之一。

我的老彭走了

  • 老彭这一生不容易。小时候家境贫困,是兄嫂带大的;娶妻生子,两地分居,家也不像个家;自己开创的考古专业为了我而中途放弃;还没等享受天伦之乐,晚年又得了重病。
  • 人最佳的一生就是“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
  •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如何看待死亡,我想说死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死,但最好是没有痛苦地死去。
  •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辈子感谢你们对他的培养,他在学术上做了点事,做出了贡献,都不会忘记是大哥大嫂的教诲。老彭得了这个病,希望你们不要难过……”
  • 一个月后,我又回到了敦煌。一切都是老样子,只是我的老彭不在了。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

  • 敦煌莫高窟是唯一一个历经千年开窟,雕塑、壁画一应俱全的世界艺术宝库。敦煌最了不起和不可替代的,正是她本身就是上千年的形象佛教史,是一部绘画史,一部雕塑史,一个绘画博物馆。在敦煌,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博物馆。

有最早纪年题记的洞窟博物馆

  • 第285窟是目前有最早确切纪年题记的洞窟。
  • 他们的修炼已到了“形如枯木,心如死灰”的境界。四披的“天”动与“地”静形成鲜明对比。
  • 佛禅与道玄的结合,西域的菩萨与中原的神仙,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印度的诸天与中国的神怪,不同信仰的众神在此相遇,超越了信仰和地域的阻隔,和谐共处。

说不尽的经变画

  • 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有许多经变画,表现佛教世界神圣图景。它将佛经内容、故事、哲理转换成图像,简称“变”或“变相”,也可称为“经变”。笼统地说,一切佛经变为图像,均可称经变画,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变画大多专指中国独创以大乘佛经所变的图像。敦煌壁画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经变画。
  • 所谓七宝即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 经变画实际上是佛教思想传播和普及的重要形式,是各佛教宗派为了宣扬各自的佛教思想和教义而采用的艺术方法,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佛教思想、佛教宗派教义大多都能在经变画面中反映出来。
  • 石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佛教为主题的艺术,从建筑到窟内壁画和塑像,都是具体的佛教义理、佛教思想的载体和反映,都是为弘扬佛教教义和开展佛教活动服务的

榆林窟的稀世神品

  • 第25窟的《弥勒经变》和《观无量寿经变》是敦煌石窟经变中最精美的作品之一。
  • 榆林窟保存了较多的西夏佛教艺术绘画,为已经消失的西夏文明提供了重要见证。
  • 相传唐代名画家周昉特别擅长画水月观音像,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已,并为此属诗:“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榆林窟的水月观音画像,大概可以让我们体味到周昉的画意。
  • 造型大多采用线描,大体以铁线描为主,辅以兰叶描及少量的折芦描,另有少量的钉头鼠尾描。铁线描非常流畅、匀称和遒劲,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虚实、轻重、疏密、徐急,富于变化和韵律

永不停息的自由飞舞

  • 飞天承载了中国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飞的欲望作为一种精神冲动,同世俗的羁绊形成巨大的张力。

最完美的彩塑

  • 禅僧在山林和河边静坐禅修,所体会到的大自然是空阔、无垠和自在。他们生活在大化之中,精神已得到无上的自在。从“禅”得到的宁静,本身已是一种生活中的艺术享受了。禅不光是静坐,而且要培养出心中湛然一片光明海。

第158窟:涅槃的境界

  • 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无边的苦海,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启示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而实现解脱的唯一出路是识破并断绝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根源,以无上正等正觉进入涅槃。
  • 如果此生找不到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如果心灵一直在流放的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当下就是涅槃,当下就是佛国净土,明白了这一点,莫高窟岂不就是我的佛国,我此生的净土。心的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而心的强大,就在于正定,在于守一不移。

敦煌艺术与中原文化

  • 所以西域非常流行的印度式的“丰乳、细腰、大臀”“遍体圆净光”的裸体菩萨和裸体舞女,一到敦煌就变成了优雅的菩萨、伎乐、飞天的形象。这是为了适应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习惯而发生的变化。
  • 在敦煌石窟中,最精致、最美的塑像,是菩萨。菩萨的姿态和表情呈现出一种理性与和谐,以及对世人的“仁慈”,这同儒家倡导的“仁”有关系。菩萨是一种社会理想人格的完美代表,是儒家思想对于外来塑像艺术的改造和创化。
  • 《维摩诘经变》中对中国皇帝的突出描绘,生动地折射出佛教思想灵活的变通。佛教在宣扬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办法,那就是把皇帝视为佛转世,这样一来,沙门给皇帝跪拜,就等于是给佛跪拜,既不违背佛法,也不违背世间法。

临摹需要达到无我之境

  • 来到敦煌的青年画家们,总是被老先生们告知,“先收起艺术家的浪漫和激情”,“先喝惯这里的水,吃惯这里的饭,临摹十年,再谈创作”。
  • 段文杰先生主张,临摹一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二要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神韵;三是绘画技巧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
  • 。段先生通过探索实践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带随意、不带想象成分,且完全忠于原作的三种临摹方法。
  • 但是经过画家细致观察、分析研究后临摹的壁画临本,所表现的壁画原作的精、气、神,特别是旧色完整临摹方法、复原临摹方法,是科技所不能替代的。
  • 临摹,其实是一场去掉我执和妄念的修行。

第九章 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

  • 首先是来自风沙的自然侵害。
  • 其次是水的入渗和可溶盐的危害。
  • 还有一种灾难就是人为导致的破坏,最典型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华尔纳之流剥离、盗窃敦煌壁画的行径。
  •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参观,使得洞窟内的温湿度波动剧烈,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洞窟的长期保存和游客的健康均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抢救和预防:保护工作的“二重奏”

  • 我深知莫高窟会慢慢走向衰老,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自然界任何物质到了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莫高窟的“消失”最终也是不可阻挡的。但我们不能就这样任凭其消亡,而是要想办法做一些抢救和补救,尽可能延缓它的衰老,延长它的寿命。
  • 莫高窟壁画病害主要有三种,即空鼓、起甲、酥碱。
  • 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是莫高窟保护的“永远的二重奏”。

壁画修复的缓慢节奏

  • 在很多时候,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这样,没有现成的经验,必须边干边摸索,必须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 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了这种慢节奏,整个时代将会变得肤浅。

与盖蒂的合作

  •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们在莫高窟的工作方式很独特。这些外国专家并不急于进实验室,而是先请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为他们讲解每一幅壁画的内容、含义,了解其中的珍贵价值,记录下大量的笔记。这种工作方式给了我一个莫大的启示。文物保护表面上看是以技术为主导,但实际上保护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一道墙,或者一堆泥土,而是人类文化遗存的价值。就莫高窟而言,每一个正在发生病变的洞窟都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艺术博物馆。在对待这些壁画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种人文的情怀和素养,将会激发起自己的使命意识和奉献意识。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让奄奄一息的人类杰作获得重生,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创造。

追忆平山先生

  • 经平山郁夫考证,这两幅壁画应该是根据同一个底稿画出来的画,一幅被画工携往莫高窟,一幅被遣唐使带回奈良,它们都来自唐朝的长安画坊。
  • 他曾陪同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谒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988年,他又陪同日本时任首相竹下登先生访问敦煌。最终促使日本政府无偿援助十亿日元建设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1989年,平山郁夫先生将举办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两亿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资助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

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 凡被国家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都要求做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科学记录档案,有专门管理机构。
  • 我心想,如果数字的储存可以使壁画信息永远“保真”,那么就应该把所有洞窟的壁画全部转成数字保存,这一定是未来最佳的文物信息保存手段。经过不断琢磨,一个大胆的构想渐渐明晰起来:要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 没想到敦煌研究院根据构想开始的莫高窟数字化试验,恰好符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世界记忆工程”的理念。

“数字敦煌”的实现

  • 第二,找到一种方式,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级智能数字图像,利用敦煌数字档案开发数字电影,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游客可以“窟外看窟”,减轻洞窟的开放压力,真正地实现一劳永逸。
  • 就包括了至少10万张照片,它们都是由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张一张手动调试完成的。转眼间,80年代的那一批青年摄影师,如今都已年过半百。
  • 助先进的数码技术,可以实现用3D打印制作出纤毫毕现、色彩逼真的佛像,我们已将部分雕塑进行3D打印,并在多处展览。
  • 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我们创作了4K超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全球第一部展现文化遗产的8K高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 “数字敦煌”的意义就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具有抢救文物的历史信息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时期(1950—1984)
  • 第三阶段就是敦煌研究院时期(1984年至今)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 1998年,我从前任院长段文杰先生手中接过院长重担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
  • 我按照文件精神,多方奔走,最终使得捆绑上市的悲剧没有在莫高窟发生。
  • 像敦煌莫高窟如此珍贵、如此脆弱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应是第一位的,必须有专门的保管机构,不应该和其他的所谓景区按一种模式、一个标准进行管理,甚至不受限制地进行旅游开发。
  •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仅仅是“器”。君子要有良心,有正义,有道蕴,有操守;君子要有根据良心和正义而做出是非判断的能力和眼界;要有不为外力所胁迫而坚持正义的勇气。他关注人类一般事务,并保持自己的良知。对人类一般事务,或整体命运与未来,他都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申遗”成功给我的启示

  • 完成这个申报材料,就等于写了一本著作。
  • 按照遴选条件规定,文化遗产只要达到六项标准中的一项,就可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莫高窟符合全部六项标准,充分说明莫高窟是一处具有全世界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
  • 第一,我们对于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人把“申遗”当作摘取“金字招牌”,发展旅游,增加经济收入,“申遗”成功后便把对公约承诺的义务和责任丢在脑后。还有人对国际公认的真实、完整和可持续保护的理念,对文物缓慢退化、极易损坏、不可再生的特性缺乏深入了解

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 我觉得遗产的保护必须依靠法律,不能是哪个个人说了算。
  • 我坚决不同意,为此,我专门到省里有关部门去阐明不能改变保护范围的理由,这是为了保护莫高窟及其周边的历史环境和风貌,绝对不能让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最终守住了保护范围。

莫高窟告急!

  • “数字电影+实体洞窟”的预约参观方式,实施以“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为特点的莫高窟旅游开发新模式。

耗资四亿的数展中心

  • 最终,中心选址建在距离莫高窟北约13公里,建设在敦煌市省道314线南侧,太阳村东侧500米处,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2292平方米,游客服务设施面积10740平方米。现在回头想想,这个决定太对了,缓解了莫高窟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 数展中心投入使用后,将使以往游客只有进窟参观两个小时左右的单一游览模式,改变成为在游客中心观赏敦煌艺术高清数字电影与在莫高窟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参观模式。通过观看数字电影,游客将对敦煌艺术获得更好的欣赏和全新的视觉体验;然后再到莫高窟用75分钟左右的时间实地参观。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 但是,在这背后有一个大家看不见的因素,那就是—研究,一切的决策都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研究基础之上。

不能“武大郎开店”

  •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常言道:“好样的人才能办好样的事。”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人。人的进步,特别是理念的更新尤为重要。
  • 看与不看是不一样的,站到更高的点去看世界,这样成长也会更快。
  • 办好一流的敦煌研究院,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人才。敦煌研究院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使我们认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应该长期坚持把一流人才的培养置于战略高度的地位来对待。
  • 人才的培养最忌讳“武大郎开店”。我樊锦诗个子很矮,水平也有限,但是希望研究院每个人都超过自己。如果我认为研究院进的人都不能比我高,那不就是“武大郎开店”了吗?如果招来的人一个比一个矮,那最后研究院不就萎缩掉了吗?自古“文人相轻”,研究院里学者之间难免会有问题,我的原则就是知人善任,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
  • 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竞争力。全世界的事,最后就是人才。谁都缺人才,谁都缺钱,但首先是人才。所以我认为,天下事,一个是人的事,一个是钱的事,但说到底人比钱更重要。

科学保护让敦煌永生

  •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已从原来的抢救性保护阶段过渡到科学化保护阶段,最终将在大量保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向全面的、规范化的预防性保护转化

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关怀和重视

  • 你在敦煌坚守了五十多年,守护着敦煌石窟这处全球罕见的文化遗产,谢谢你!

“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 敦煌学是一门“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敦煌石窟和藏经洞文献两大方面,涉及宗教、艺术、历史、考古、地理、经济、语言文学、民族、民俗等众多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它属于交叉学科,其中也含有“绝学”、冷门学科的领域。
  • 12月18日正式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这下我有点发愁,我只有一条黑色裤子,像样一点的上衣只有一件枣红色的毛衣。那天,我就穿着这件毛衣,围了条红围巾,去大会堂参加大会并领取了“改革先锋”奖章、奖状。我的双胞胎姐姐在电视上看到后很高兴,因为这件毛衣是她亲手给我打的。
  • 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敦煌研究院全体职工,我只不过是一个代表。我也想到了敦煌研究院前辈们的筚路蓝缕,开基创业,想到了老彭的支持。我想,“改革先锋”这个荣誉可以告慰敦煌研究院的前辈们,告慰老彭,也一定会成为激励我和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莫高窟保护,任重而道远

  • 我提出的这个框架,到后来即成为敦煌研究院规划的四个目标,即建成世界一流的壁画保护中心、世界级研究中心、世界级展示中心和世界级资料中心。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 天然形成的土层称“生土”,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土层称“熟土”。

考证与分期

  • 考证和发现的过程是缓慢和艰辛的。但是这是基础,只有你弄明白了,搞准确了,别人才能放心地使用,否则就会以讹传讹。佛教考古必须要熟悉佛教经卷和文献,这样才能将壁画内容与文献内容做比较,并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

为了“还债”

  • 不过正是宿先生的“棒喝”,才督促了我,才使我不忘老师的叮嘱和要求,不忘自己作为石窟考古工作者的使命,才促使我下了不完成一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就不罢休的决心,也教会了我一辈子无论做事、做学问,都要守一不移。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和困难

  • 敦煌石窟是甘肃省西端的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县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等石窟群的总称。
  • 困难之三,是制作材料的提取和复杂的内容记录问题。
  • 困难之四,考古报告编撰的工作量较大。

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

  • 一个人也好,一个学科也好,一定要在自己已有的优势和基础上,继续往前走,不能离开原来的基础。
  • 敦煌学是急不出来的,必须扎扎实实做基础研究,必须老老实实地做,不能急功近利。学术研究绝对不能只看数量。
  • 文科很不简单,但是现在很多人是理科不好了去考文科,文科不好了去考艺术,这样的现象正常吗?文科的研究需要相当智慧的头脑和才干。我对很多人说:“你们不要看不起文科,文科才难哪!大学教育分科,虽然在历史上是进步,但是也带来局限。如果每个专业只顾及自己本专业的问题,学术就会走向狭隘。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普遍联系,学科之间也是一样。很多年轻的学者一开始没有认识清楚这个问题,等到有一天发现,就晚了。”
  • 当年,傅斯年先生说自己一天要花两个小时想问题。对我们来说,如果两个小时太长,那能不能就花个半小时,或者经常想一想,做过的事到底做得怎么样?如果根本不去思考,你还做什么,怎么往前走?所以我不太主张年轻人着急写文章。有的文章如果没有下够功夫,写了也是没有意义的,就是拿着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观念抄抄改改。
  • 好多事情就差一步,你迈不过去那一步,就到不了。

第十三章 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 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段文杰先生就是“莫高精神”的杰出榜样。
  • 在极不公正的境遇之下,段先生遭受着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但他凭着坚忍的性格和无私的胸怀,始终没有倒下,仍坚持自己热爱的临摹。他说自己只要进了洞,就会全然忘记了烦恼,内心一片平静。
  • 段先生这一代莫高窟人总是让我们想起孔子盛赞颜回的那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个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安之若素、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非有至高的精神境界所不能。画画的时候就画画,喂猪的时候就喂猪,该思考美学就思考美学,该埋头种地就埋头种地,该做学问就做学问,能够在厄运到来时,处变不惊,一念不生,这真是一种“真者不虚,如者不变”的境界。

我们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

  • 在人和别的事物之间通常存在着三种联系,一是环绕着他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自身和所有事物的神圣关联;三是那些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联系。与此相应,就形成了人的三重责任,三重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要求人处理好自己与其他人事的和谐关系。
  • “年轻人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条是黄道,一条是白道,还有一条是黑道。黄道是做官,白道是发财,黑道就是做学问,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了敦煌你就只能走黑道了,没有那两条道路可走。”
  • 每一个人就像大树上的枝条,枝条和整棵大树一起向上成长,他们共有一个树干,共有一个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像沙漠中的胡杨,才能努力从贫瘠的荒漠里吮吸大地的水分和养料,共同沐浴晨光,目送晚霞,共同抵挡着风沙和岁月的侵蚀。

我沾了莫高窟的光

  • 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从北区一路看过来,十六国、唐代、西夏、元代……现在还能看到一堆堆枯骨在那里,多少历史的过客!人类历史何其漫长,宇宙那么有限,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瞬间而已。

守护敦煌的究极意义

  • 这个追求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和佛教徒的信仰非常相似,因为这也是一个需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需要不断超越、获得智慧的过程。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

  •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那里安葬着常书鸿、段文杰两位老院长,还有敦煌研究院早期的同仁。每年清明,全院上下都会去宕泉河畔扫墓。
  •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其实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死亡会使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使我们放下那些饶有趣味和意义的事业,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所有你所喜欢的、不喜欢的,留恋的或者厌弃的全部都将离去。

  •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给敦煌的流沙和千佛洞方圆百里上匆匆消逝的光影,在一种貌似荒寒的人生景致中等待一个又一个莫高窟的春天。
  • 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在这里无需寻找。只要九层楼的铃铎响起,世界就安静了,时间就停止了,永恒就在此刻。

  • 我把口述的内容整理出十三个部分,分别涵盖了童年、大学、实习、历史、学术、劫难、至爱、艺术、保护、管理、抢救、考古报告和莫高精神,这就是这本书十三章的最初框架结构。
  • 樊老师最喜欢第259窟的禅定佛和第158窟的涅槃佛,她心灵的答案就藏在这些伟大艺术之中。
  • 这本书也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书的内容涉及对几代敦煌人的回忆,这既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也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守望莫高窟的一份历史见证。

  • 她告诉我,她把老彭的照片放在餐桌前,她和老彭一起吃了年夜饭,她对老彭说:“老彭,晚上咱俩一起看春晚。”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意思是说,君子的气质有三种变化:远望他的外表,很严肃;近距离接触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厉。樊锦诗就是那种达到大道似水、至柔至刚、刚柔并济的人。
  • 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的高贵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于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