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孙培青主编

第四版前言

  • 这就告诉我们,想要透彻地读懂当今教育,就须先读懂当今教育是如何由来的,即学习过往教育的历史;对过往的教育认识越深入,对当今教育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对未来教育的把握也会越清楚。
  • 中国教育史重在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将它们置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脉络。
  • 深入思考与总结中华民族究竟有哪些可以传承的教育传统;反思教材所选入的教育人物是否足以表现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变革。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 社会生活的需要是推动教育活动的力量,则是客观的事实
  • 它以培养人为目的,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
  • 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人群时期,大约从200万年前至5万年前;第二阶段,氏族公社时期,大约从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 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 依据科学测定的“巫山人”的年代算起,中国的教育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 教育的起源是教育发展史的基本问题,也是原始社会发展史范围的问题。
  • 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
  •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 母系氏族公社(大约5万年前—5千年前)和父系氏族公社(大约5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在氏族公社的教育中,生产劳动的教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也比较广泛。
  • 渔猎是氏族公社的重要生产门类。
  • 农业种植技术和农具的制造使用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 男女的生理、体质不一样,承担的生产劳动任务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训练也有差别。
  • 财产属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只有公有观念,没有私有观念。谁若损人利己,侵犯公共利益,必将受到公众谴责。
  • 成年礼是氏族公社时期一种重要的传统习惯。
  •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插图],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 让年轻人学会绘制图腾,向他们讲解有关图腾的神话故事和禁忌,是重要的氏族传统教育。
  • 一是重视血缘关系。明确上下辈分,追念共同的祖先。二是宣扬祖先的功德。
  • 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
  • 军事训练当时已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 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 教育性质的变化,导致强制手段的采用。灌输代表少数人利益的道德观念,不是年轻人所能自觉接受的,实施时必然辅以强制手段。
  • 人类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逐步成为知识;知识不断地积累,逐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发展;然后,综合形成系统。社会分工的发展,各种手工业的形成,使知识朝专门化的方向加速发展。
  • 文字的产生,文字教学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 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 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的,适应它的需要。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 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 由此可见,夏代的文字已有相当的发展。
  •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所以,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 敬事鬼神成为商代文化思想的特点。
  • 造字的几条原则,如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均已具备,且被普遍使用,这是文字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
  • 文字是教育的工具,典籍则是教育的重要材料。
  • 把“孝”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奴隶主教育的重要特点。
  • 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文字,就要会阅读和书写,这是教学的要求。而读、写两者结合进行,写字要经过长期练习,这是教学方法。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
  • 刑法是专门用于对付奴隶和平民的,所以说:“刑不上大夫。”
  • 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 (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 小学的学习年限约为7年。
  • 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
  • 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 因此大学的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 大学的教学已具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
  •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 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选送至国学。
  • “教师”的名称,源于军官。后来任教的职官也都可以称“师”。
  • 这表明西周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这种“政教合一”是官府办学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当时的教育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礼乐教育成为六艺教育的中心。
  • 乐教受到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
  •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 “书”指的是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
  •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崩溃而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
  • 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而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私学形式开始兴起。
  • 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 (二)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 (三)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 这就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插图]的历史现实,
  • (一)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 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 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
  • 孔丘私学弟子三千,是当时办学规模最大、教学内容最充实、教学经验最丰富、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在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自由游学、自由就学等五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 教育观上存在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两重性矛盾的重要根源。
  • 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他认为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插图]。
  •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 孔丘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而改良政治的现实目标是努力恢复西周的礼制。
  • 贤才并非天生而就,而是平民之中的士经过教育提高,才成为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才,也就是君子。
  • 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
  • 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所以文化知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 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
  • 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 孔丘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 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
  •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 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项道德品质。
  • “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
  • “孝”要求尊敬和顺从父母,这是为了巩固宗法制度,维护家长的地位。
  • 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协调,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别人隐恶扬善。
  •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 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 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
  • 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就是六艺教育。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 战国时代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的大繁荣时期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 养士之风的盛行,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 具体学派数,汉初司马谈总括为六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插图]西汉末年,刘歆又总括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以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插图],即除去小说家
  • 百家争鸣也意味着教育思想的争鸣、教育理论的发展。
  • 荀况私学传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作为儒家大师,却培养出韩非和李斯两位著名的法家学者和政治家,促成了国家走向统一;二是极为注重儒家经籍的传授,对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贡献。
  • 首先,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
  • 商鞅的出现,意味着法家的成熟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 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 表现了稷下育才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 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
  • (一)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 (二)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 (三)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教育典范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 他是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
  • 儒家讲爱,十分注重其中的情感因素;墨家讲爱,十分注重其中的实际利益。
  • 墨翟的主张有批判儒家六艺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针对性,却表现出某种片面与狭隘性。
  • 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一大创造。
  • 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却忽视了启发,忽视了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 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 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
  • 理想主义、务实作风和主动精神是墨家教育值得后人记取之处。而忽视人的内心情感,过分注重经验而轻视理性,则是其缺陷,应引以为戒。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 其三,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 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需,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 自孟轲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
  • 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 荀况两者杂而有之,是德与力的结合、王与霸的统一,这是荀况学说的一大特点。
  •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
  • 孟轲把教育视为人的内在潜能的发展过程,所以特别强调人的内在自觉。而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况恰恰相反,他以为教育是“起伪”过程,是不断地积累起礼义或曰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
  • 荀况以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 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 他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 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
  • 庄周要求在学习中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
  • 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真正使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趋于对立的是李悝的后学商鞅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人生来就有善的本性;人应当对此加以保存和发扬;人的善性的真正保存和发扬有待于教育的作用。
  •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 预防性原则
  • 及时施教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启发诱导原则
  • 藏息相辅原则
  • “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 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李斯等人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 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 (一)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 (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 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掌握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
  • 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是宫邸学的另一种类型。
  • 书馆里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
  • 重视师法、家法是汉朝经学教育,特别是今文经学传授的特点之一。
  • 章句之学和师法、家法的结合,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导致经学教育中宗派性和封闭性加强,使士人的思想僵化,知识面狭窄,崇拜书本和权威,不利于个性和智慧的发展。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 今古文经学地位的倒置,是魏太学的特点之一。
  • 西晋专门创办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这是其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 国子学的设置,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 第一,私学设置范围延伸至边陲。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 第三,特殊性质的家学得到较大发展。

第三节 北朝的学校教育

  • 一是私学在学校规模和数量以及设置地域方面胜过南朝。

第四节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 玄学家们将《老子》、《庄子》、《周易》并称“三玄”,以此作为构建思想体系的基石。

第一节 隋唐的文教政策

  •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秋七月“始建进士科”(《通鉴纲目》卷三六),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 书院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而繁荣和完善于宋代。

第三节 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 学校既已成为科举的附庸,被迫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科举考试什么项目有什么样的知识要求,学校必定要安排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 第二,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吏。
  • 第二,“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 第三,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 第四,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 回回国子学是我国中央官学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它对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

  • 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 阐明了社会动乱,官学衰落,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
  • 其次,因为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 再次,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 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 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 第三,书院官学化倾向已经出现。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

  • 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 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 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七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 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第一节 明朝的文教政策

  • 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 (二)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第一节 清朝的文教政策

  •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第三节 清朝的书院

  • 第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
  • 第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
  • 第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 第二,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第四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 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

第五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 1.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