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前 言
-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麦丁斯基、凯洛夫。
- 教育的起源回答了教育领域中“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 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 教育这个活动只有在人的身上具备,动物间没有教育,而后面还会提到其他活动,比如学习,它是人和动物皆具备的。
-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 (1)无阶级性、公平性。
- 庠是培养人的意思,序是教人射箭的意思,校是教书的意思
- 科举制于隋唐时期产生,之后一直被历朝的统治阶级所沿用,在明朝演变为死板的八股取士,1905年被废除。
-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到了封建社会为四书五经,而西方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为七艺
-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古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
-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学不躐等”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助产术”)
- 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 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 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变规范,杜威更科学。
-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 布鲁姆著有《教学目标分类学》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 此处有记忆口诀:木(布鲁姆)有掌握(掌握学习),哪(布鲁纳)来结构(结构主义),挖根(瓦根舍因)找范例(范例教学),高度赞(赞克夫)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真可谓全面和谐(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夫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经济这个因素是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而政治则决定了教育到底为谁服务,即教育的性质
-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 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 1.经济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3.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 4.经济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 5.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手段
-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 第一,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 二是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作用
-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其次,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 启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是由自身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 (3)威尔逊,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 四、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代表人物:高尔登《遗传的天才》、霍尔。
-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遇、条件和对象。
- 环境可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第五节 教育制度
-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
-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
-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出现。(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等教育实体的出现并逐步固着,教育形态趋于定型。
-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所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学制。
-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 双轨制: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
- 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改革的开始。
-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 世界上义务教育的开端在第一节中提过,发生在德国1619年
- 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第六节 教育目的
-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一个人打开通往未来的门径,使这个人能够成为他自己认为的最理想的自我,或者能够使他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知道什么是对他最重要的,能够控制他的想法。
-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 (二)选择功能(三)激励作用(四)评价作用
- (一)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每一次活动的过程中
- 表述: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 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 (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第一节 课程概述
-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代表人物为杜威。
-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
- 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
- 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课程组织
- “过程模式”是斯腾豪斯对“泰勒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
-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 课程计划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
- 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 区别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关键在于内容有没有前后重复,如果前后没有重复则是直线式,否则为螺旋式
-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领域
-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模块测验
-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调整。
模块三 中学教学
- 在大题中考查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怎么去运用和理解这些规律、原则和方法是辨析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中的重点。
第一节 教学概述
- 它是指学校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活动。
-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 教育包括教学,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双基”教学,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 (1)孔子:学、思、行。
-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2.认识的交往性
- 3.认识的教育性
- 4.有领导的认识
- 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
-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 (三)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一)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结构合理;⑤语言艺术;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
-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 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
-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适用面很广的测验,比如高考。
-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 教学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制造规律。而教学原则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联系为:教学规律是规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 (四)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
- (六)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七)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 (八)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 执起弓箭,理应力克。“执”指的直观性原则;“起”指的启发性原则;“弓”指的巩固性原则;“箭”指的循序渐进原则;“理”指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应”指的因材施教原则;“力”指的量力性原则;“克”指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 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构成了教学的三大利器
-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听课相对被动;谈话法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当中;讨论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引导学生的讨论;而读书指导法是学生自学的方法,不过也需要教师的指导
-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 5.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 设计教学法强调由学生确定学习内容,而道尔顿制则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学习内容,他们的共同点则是都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七)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认知过程
- 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 3.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 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 知觉是以感觉作为基础的,而且需要经验的支撑。
- 2.整体性
- 3.理解性
- 4.恒常性
- (四)注意力的培养方法(应用)
- 第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 通常由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的方式就是注意。
- 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变的方式是复习或复述
- 2.概括性
- 描述的情景为通过一个事物推测出另外一个事物就是间接性,而带有总结性的描述则是概括性。
-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结构成分,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应用) 1.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二节 情绪情感过程
- (五)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四节 学习概述
-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 陈述性阶段、转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第五节 学习理论
-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最大的区别在于刺激物在前还是后,经典条件反射为刺激在前,反应在后,而操作性反射则相反。
-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它们的作用都是增加良好行为的发生概率。
- 不管是惩罚还是消退,它们的作用都是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
-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根本区别在于学生在新旧知识相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的过程。
第六节 学习心理
- (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 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 中学德育过程
-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第四节 中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 (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