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经典系列)

卡尔·马克思

第一卷

  • 资本用自己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的,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工人的活劳动才有生命。资本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力越旺盛。

第一章 商品

  • 商品是一种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 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剩下来的东西就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结晶。这些物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也就是价值,即商品价值。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的价值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 这种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称它为有用劳动,又叫具体劳动
  • 一切劳动,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又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
  •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
  • 商品的形式的二重性: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
  • 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
  • 前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或者说,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后一个商品起等价物的作用,或者说,处于等价形式
  • 麻布的价值只能相对地表现出来,即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 所以,一个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与之对立的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 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的性质通过该商品与另一个商品的关系而显露出来
  • 一般价值形式也是价值的一种形式。任何商品都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是固定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种商品被其他商品当作一般等价物,另外这些商品都由这种特定商品统一地表现价值,那么这种特定商品就成为货币。
  • 商品的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价值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从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它的每一次过渡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 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缺点,反映在与它相适应的等价形式中。既然每一种商品的自然形式在这里都是一个特殊的等价形式,与无数别的特殊等价形式并列,所以只存在着有局限性的等价形式,其中每一个都排斥另一个。
  • 货币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是,在货币形式上,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这种固定等价物就叫做货币。
  • 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只是由简单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由一种形式的等式的总和构成
  • 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 人类劳动的等同性,使劳动产品取得了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使劳动产品取得了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使劳动产品取得了社会关系的形式。
  • 商品世界的完成形式即为货币形式。它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的社会性质和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 商品所有者只有通过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达成商品交易。
  • 商品在能够实现使用价值以前,首先要实现价值。而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要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这种劳动对别人是否有用,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证明。
  • 问题是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是一切商品所有者的个人过程,且又只是一般社会的过程。
  • 对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每个别人的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而他的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在交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劳动产品事实上彼此等同,从而事实上转化为商品。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二章 货币和商品流通

  •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它把商品表现为一定的金量,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可以在量上进行比较。
  •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商品的价值,所以,并不需要真正的货币,只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
  • 金能够充当价值尺度,只是因为它本身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潜在可变的价值。
  • 金的价值变动也不会妨碍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 货币流通只是商品流通的反映。
  • 商品一到它充当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从商品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
  • 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商品——货币——商品的形式变换中完成的,也就是W——G——W。
  • 商品的每次形式变换,都是通过两种商品—普通商品和货币商品的交换实现的。也是因为交换过程,才造成了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
  • 在交换过程中,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一种外部的对立。在这个对立中,商品是当作使用价值,货币则当作交换价值。
  • 这样,一种商品的最终形态变化,就是许多其他商品的第一种形态变化总和。每种商品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难解难分地交错在一起。这个全部的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 货币不断填补商品空出来的流通位置。在这里,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 商品流通,包含着从商品变为货币、再从货币变为商品的两个对立的过程。
  • 作为商品流通的结果,它是由商品本身的形式变换而引起的,并不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引起的。
  • 在每一段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量,一方面由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来决定,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个商品世界的互相对立的流通过程的快慢,这种流动速度决定着同一量的货币能够实现价格总额的多大部分。
  • 如果商品价格保持固定不变,而流通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低,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流通手段量就会增加。反过来,由于商品量减少,或者是货币流通速度增加,流通手段量就会减少。
  • 流通手段量决定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商品形态变化的平均速度,流通的货币或货币材料的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
  • 国家按照一定的规定,以一定的货币单位将金银铸造成货币,这叫做本位币
  • 在流通中金币多少都会有一些磨损,不同的只是有的磨损多一些,有的磨损少一些。但它们还是都按照法定含金量或是名义上的含金量来流通,即金的名称和金的实体、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在事实上已经开始分离了。
  • 纸币只有代表金,才能成为价值符号。
  • 货币,是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来实现职能的商品。
  • 货币只是商品运动的表现
  • 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 为了使之总是同流通领域的饱和程度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现有的金银量必须大于执行铸币职能的金银量
  • 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
  • 货币一旦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
  • 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
  • 因此,货币贮藏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和国内支付手段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在后一种职能上,始终需要实在的货币商品,真实的金和银。
  • 资本在历史上起初是以货币形式——作为货币财产,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土地财产相对立的。
  •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它必须是出现在商品市场、劳动市场,或货币市场上,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转化成资本。
  • 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们就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G—W—G′实际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 这种形式变换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商品价值本身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只在于它的货币形式的变化。这个货币形式最初是待售商品的价格,接着是在价格中已经表现出来的货币额,最后是等价商品的价格。这种形式变换,本身并不包括任何价值量的改变。
  • 因为一方的剩余价值,是另一方的不足价值;一方的增加,是另一方的减少。一个国家的整个资本家阶级是不可能靠欺骗自己来发财致富的。
  • 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 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
  • 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时,资本才能产生
  •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资本家(也就是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让劳动力的出卖者劳动
  •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 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
  •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自己于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
  • 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产品角度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就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界或最小限界,是劳动者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生产资料的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发生转移,并在产品上保存下来。
  • 产品价值中,既包含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又包含着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 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
  • 一切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它们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是形成交换价值。
  • 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可以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
  • 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 剩余价值就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价值总额而形成余额。
  • 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
  • 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界限内所做的工作时间,虽然耗费了他的劳动,但是并没有为工人形成任何的价值,只是为资本家形成剩余价值。这部分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无偿占有。
  • 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一个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实现自身的增殖,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 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因此,资本家要尽可能多地吮吸剩余价值,尽可能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他恨不得将一个工作日变成两个工作日。
  • 只有剩余劳动产品采取交换价值的形式,可以在这种形式上无限制地积累和保存,才会对于剩余劳动贪得无厌。
  • 工人阶级通过多年的斗争,才有了正常工作日的规定。但是在大工业没有建立起来以前的资本主义初期,有关劳工的法律是强制性地延长工作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才有了相关的法律来限制延长工作日。
  • 这个时候,资本家已经不再只是想从黑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有用产品,而是要榨取生产剩余价值本身了。
  •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只是让它们闲置在那里,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资料就成了无用的预付资本,就造成了消极的损失。如果恢复中断的生产必须追加开支,那么,这种损失就变成积极的损失了。
  • ,在一昼夜24小时内都占有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要求。
  • 至于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哪怕是在信守安息日的国家里的星期天,资本家都不会关心。
  • 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唯一关心的,是要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让它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 因此,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他去关心,他才不得已而为之。
  • 资本家把他的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这是他的资本不变的部分。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这一部分形成他的可变资本。
  •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是由同一个资本家同时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与单个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之间的复比例决定的。
  • 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的情况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同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 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已定,劳动力价值或必要劳动时间量已定,那么,不言而喻,可变资本越大,所生产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
  • 在劳动力的价值已定,和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本所生产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同这些资本的可变部分,即转化为活劳动力的部分的量成正比。
  • 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家使劳动者服从自己,而没有直接改变生产方式。因此,单靠延长工作日这种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与生产方式本身的变化是无关的。

第四章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 在不延长工作日总长度的情况下,要想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 在生产过程中,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价值,也就是要降低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
  • 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而上面论述这种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劳动力的价值必然下降,整个资本家群体也将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减少劳动,其目的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而是为了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这样也就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便能够更多地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 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就叫做协作。
  • 协作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比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强大得多的集体力。
  • 他支付的是100个独立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100个结合劳动力的价值。工人作为独立的人,是单个的人,他们和同一资本发生关系,但是彼此之间却不发生关系。
  • 工人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资本家劳动,因而他是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的。
  • 协作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它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
  • 如果一个人经常地、重复地做同一种有限的动作,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种有限的动作上,那么,他就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中学会怎样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 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则使每种这样的特殊的工具只有在专门的局部工人的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 前面,我们已经首先考察了工场手工业的起源,接着考察了局部工人及其工具这两个简单要素,最后又考察了它的总机构。
  • 对非熟练工说来,是完全不需要学习费用的,但是对熟练工人说来,由于职能的简化,学习费用比手工业者要低
  • 它狭隘的技术基础就会和它本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这样,工场手工业就必然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 工场手工业使工人变成局部工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
  • 工场分工剥夺了工人个人的全面生产能力而发展了片面专长,使得作为资本存在的总体工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
  • 资本家使用机器,并不是为了减轻工人的辛苦,而是为了降低产品的价值。
  • 在此之前,劳动力的价值不只是由维持成年工人个人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而且由维持工人家庭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现在,机器把工人家庭的全体成员都抛到劳动市场上,就把男劳动力的价值分到他全家人身上了。因此,机器使男劳动力贬值了。
  • 机器从一开始,在增加人身剥削材料,即扩大资本固有的剥削领域的同时,也提高了剥削程度。
  • 机器像不变资本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不创造价值,只可以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因而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 由于机器使儿童和妇女以压倒的多数加入结合劳动人员当中,从而打破了男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还进行的对资本专制的反抗。
  • ,始终只是根据它每天平均的损耗而部分地进入价值增殖过程。
  • 机器的有效使用时间越长,生产的产品越多,单位产品所含的机器转移价值部分也就愈小,对资本家加速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更有意义。
  • 机器的生产率同机器转移到成品上的价值组成部分的大小成反比。
  • 剩余价值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剩余价值率和同时使用的工人人数。
  • 利用机器生产剩余价值,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矛盾,那就是:在一定量资本所提供的剩余价值的两个因素中,机器要提高一个因素,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只有减少另一个因素,减少工人人数。
  • 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
  • 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手段,现在却成为把工人及其家属的全部生活时间变成了增殖资本价值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
  • 在资本主义工厂中,活的工人成为死的机器的附属物。
  • 大工业所造成的农业进步,是以牺牲劳动者和掠夺土地为代价的
  •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第五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
  • 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
  • 为了延长剩余劳动,资本家就要用各种方法来缩短生产与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以便能缩短必要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 相对剩余价值是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它是绝对的。绝对剩余价值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所以它是相对的。
  • 没有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工人就没有这种可供支配的时间,而没有这种剩余时间,就不可能有剩余劳动,从而不可能有资本家,而且也不可能有奴隶主,不可能有封建贵族。一句话,不可能有大私有者阶级。
  • 还有两个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因素,分别是劳动力的发展费用和劳动力的自然差别
  •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取决于三种情况:一是工作日的长度(或劳动的外延量);二是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含量,即一定时间内耗费一定量的劳动);最后,是劳动生产力(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的产品量是不同的)。
  • 相反的,在劳动力价格提高时,劳动力价格还可能降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当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不能补偿劳动力的加速的损耗时总是发生这种情况。
  •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
  • 一、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工作日=剩余价值/产品价值=剩余产品总产品
  • 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占有和支配权。

第六章 工资

  • 劳动虽然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工资不可能是劳动的价值或是价格的体现。
  • 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了。
  • 资本家可以以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来达到质量要求而随意克扣工人的工资。从这个方面来看,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
  • 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
  • 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的国家,它的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力率就越超出国际水平
  • 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比那些不发达国家的要小一些。
  • 所以,就货币相对价值而说,发达国家小于不发达国家。
  •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人的名义工资虽然看起来较高,但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高,说明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也就更多。

第七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 资本积累的第一个条件,是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此得到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
  • 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即生产剩余价值,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他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
  • 是连续不断地进行。或者说,人类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既然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那么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这种不断更新、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 再生产也只表现为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的手段。某个人之所以能成为资本家,只是由于他的货币在不断地执行资本的职能。
  • 当工人把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的时候,他以前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就再转化为货币。工人今天的劳动或下半年的劳动是用他上星期的劳动或上半年的劳动来支付的。
  • 资本家阶级不断地以货币形式发给工人阶级凭据,用以领取由工人阶级生产却被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产品中的一部分。工人也不断地把这些凭据还给资本家阶级,以便从资本家阶级那里取得原本是他自己的产品中,应该属于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产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货币形式掩饰了这种交易。
  • 资本家把工人自己的物化劳动预付给工人。
  • 即使资本在进入生产过程的时候是资本使用者本人挣得的财产,它迟早也要成为不付等价物而被占有的价值,成为别人无酬劳动的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
  • 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
  • 工人不断地像进入生产过程时那样又走出这个过程——是财富的人身源泉,但被剥夺了为自己实现这种财富的一切手段。
  • 工人的这种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虽然工人实现自己的个人消费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资本家,但事情并不因此有任何变化。役畜的消费并不因为役畜自己享受食物而不成为生产过程的必要的要素。工人阶级的不断维持和再生产始终是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 实际上,工人的个人消费对他自己来说是非生产的,因为这种消费仅仅是再生产贫困的个人;而对资本家和国家来说是生产的,因为它生产了创造别人财富的力量。
  • 工人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锁在奴隶主手里,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他这种独立的假象是由雇主的经常更换以及契约的法律虚构来保持的。
  •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 具体说来,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 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它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只是由于它时而卖给这个资本家,时而卖给那个资本家才被掩盖起来。所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
  • 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 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发展的周期是建立在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部分被吸收和再形成的基础之上的,而工业基础周期阶段的变化又成为过剩人口再生产的最有力因素。
  • 在业工人的过度劳动扩大了产业革命后备军的队伍,而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又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
  • 资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
  •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品。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第一章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 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过程,就是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 资本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循环。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生产资料就会闲置,劳动力会失业;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 G′停顿,卖不出去的商品就无法流通。
  • 在一个阶段上的任何停滞,不仅会使这个停滞的资本部分的总循环,而且会使整个单个资本的总循环发生或大或小的停滞。

第二章 资本周转

  • 流通时间包括商品出售时间和商品购买时间。
  • 年剩余价值率,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 第2部类:生活资料,是一种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
  • 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第I部类必须用它的剩余产品为第Ⅱ部类提供追加的不变资本,而第Ⅱ部类也同样要为第I部类提供追加的可变资本。

第三卷

  •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与国际资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

第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 货币经营者的利润不过是从剩余价值中所作的一种扣除,因为他们的活动只与已经实现(即使只是在债权形式上实现)的价值有关。

第六章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 地租的特征是:随着农产品发展为价值(商品)的条件和它们的价值借以实现的条件的发展,土地所有权的权力也就发展起来,使它可以从这个不费它一点气力就创造出来的价值中占有一个日益增大的部分。剩余价值中一个日益增大的部分也就转化为地租。

第七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 资本—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就是把社会生产过程的一切秘密都包括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公式”。
  • 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