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序言 让我们一起来一场思想的探险
- 研究哲学如果给你带来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关于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语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001 导论一:哲学是什么?
- 1.人皆有理性,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哲学家;2.一个好的制度造就好的公民,一个好的教育造就好的哲学观。接受了错误教育的人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的三观更可怕。
- 哲学不是一种累积性的学科,古代那些基本的哲学思想、观点、理论和见解现在仍然是哲学的中心内容。”累积性意味着进步和发展,意味着用一种标准答案来替代一种错误答案,用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释来替代另一种错误的解释,现代科学就是如此,而哲学不然。
002 导论二:哲学有什么用?
- 你到底是愿意做一头终日快乐的猪,还是一个愁眉苦脸的苏格拉底?我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哪怕做猪,快乐就好!但是我很怀疑人这一辈子真的能够像猪一样生活,很有可能,人生的本质就是想要做猪而不能的一段旅程。
003 导论三:哲学的起源
- 尼采所说的:“从不中止对异乎寻常之事去经验,去看,去听,去怀疑,去希望和梦想,这个人就是哲学家。”
- 最真实的东西的标准是什么?哲学家罗伯特·保罗·沃尔夫提供了两个备选答案:1.是那种其余事物都要依赖于它而它本身不依赖于其余任何事物的东西。2.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者被毁灭的东西。
- 对于一个论点,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对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一个人应该能够讲述出自己形成这个判断的经过。只有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才可能和他进行谈判、交涉。无法与之交涉的人,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意见十分确信而“不愿做出让步”,而是因为不能讲述出自己意见的形成过程而“不愿做出让步”。
004 希腊精神:雅典的自由vs.斯巴达的纪律
- 大家或许听说过“轴心时代”这个说法,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命题,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因为在这600年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 school本义就是“度过闲暇之地”,在这里我们充分利用闲暇的时光去追求和享受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带来的乐趣,而不是晃晃悠悠,“我喜欢”、“我爱”意义上的无所事事和放任自流。
005 把神都撇开了的自然哲学家: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
- arche除了开端和起源的意思之外,还有主宰、主导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概念隐含了古希腊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开端主宰一切!事实上,这也是人类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出身论、血统论,乃至基因决定论,究其根本,无非都是在强调“开端主宰一切”。
- 1.最真实的东西是那种其余事物都要依赖于它而它本身不依赖于其余任何事物的东西; 2.最真实的东西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者被毁灭的东西。
006 闭着眼睛解释自然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 毕达哥拉斯最为世人所知的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勾股定理。
- 在认识能力上,思维是远远高于感官的。
- 伽利略的一个观点,他曾经如此区分自然思维与科学思维:自然思维乃是站在物我相关(the relations of things to our senses)立场所做的陈述,而科学思维则是站在物物相关(the relations of things to one another)的立场上所做的陈述。
007 一个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忧郁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 赫拉克利特的基本思想可以被概括为如下四点: 1.万物处在流变之中,但是 2.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逻各斯(logos)发生的,并且 3.这种逻各斯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4.这种对立面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
- 第一句话是:“即使穿越每一条路,人也永远不能发现灵魂的边界——它拥有的范围如此之深广。”第二句话是:“我研究自己。”
008 静止比运动更高贵:爱利亚学派的世界观
- 只有那些心智不够成熟的人,比如说孩子,才会用非黑即白、非真即假、非善即恶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去看待和理解世界,因为他们只拥有一种尺度、一个标准,只有借助于多种尺度,善于掌握分寸感,世界才会向我们呈现出它的丰富多样性。
- 陈嘉映在《哲学·科学·常识》中这样论述静止的优越地位:“物体不受外力干扰,就会处在它该处的位置上,这是它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高贵的状态。”
009 阿喀琉斯追得上乌龟吗?——芝诺悖论
- “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通向真理。……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说出的。”
- 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和有生有灭的现象世界不同,存在是不生不灭的;第二,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唯一的;第三,存在是不变不动的;第四,存在是永恒的,也就是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 米利都学派和巴门尼德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追问的是时间上在先的“本原”,也就是宇宙自然的开端和主宰,所以被称为宇宙生成论,后者追问的是逻辑上在先的根据,所以被称为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
- 用陈嘉映的话说就是“事实胜于巧辩和雄辩,但事实并不胜于理论”。
010 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关于人类堕落的神话故事
-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所得”低于“应得”,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所得”高于“应得”,所以人世间才有如此多的纷争和冲突。
- 在权力关系中,支配者与臣服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将慑服于前者的“心志”,说得学术一点,就是根据支配者的命令做出不考虑自己利益的行动。
- 很多人都相信这个道理:再坏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好。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哪怕做狗,只要太平就好,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逻辑,这可算得上是为现实政治所做的最佳辩护了。
- 最容易产生傲慢情绪的人是强者,这很好理解,但是反过来,弱者也会对强者产生放肆和僭越(hubris)的冲动,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他认为自己有正当的理由去放纵激情,普罗米修斯对抗宙斯就是如此。
011 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之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 所谓“运气”,指的是任意性与偶然性。
- 王后的这段话代表了普通人最为熟悉的生活态度:不问未来,活在当下,对道德脱敏,对政治无感,对真相漠不关心,一句话,只有“随随便便地生活”才能“安乐地生活”。当然,这种生活态度也可以用很高明的方式来包装,比如《庄子·人间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理想的悲剧人物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他要有高贵的身份;其次他在道德层面上不是十全十美的,用今天的话说,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怜悯;最后,这个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他本身是罪恶的或者邪恶的,而是因为他犯了某种错误。
012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僭主: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 俄狄浦斯的悲惨人生,在普通人看来是任意性与偶然性在作祟,在神的视角里,则是向神定的秩序与必然的法则的回归。
- 德尔菲神庙上最著名的三条箴言:“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以及“生存与毁灭就在一瞬间”。
013 哲学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智者派的兴起
- 首先,通过收取费用,教授学生法庭论辩之道和政治生活的技艺;其次,自以为最有智慧,实际上不以真理为目的,而以输赢为目的;最后,败坏青年,毒化社会风气。
- 由此看来,智者派收费授徒是无可厚非的,他们真正应该受到质疑的是“不以真理为目的,而以输赢为目的”。
- 哲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因此就必须要找到区分真与假、对与错的标准,智者派却引入了相对主义,他们选择双重标准,不追求真理而追求输赢,这当然会遭到哲学家的激烈反对。
- 普罗塔戈拉最著名的命题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014 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的使命
- 最智慧的人——自知其无知
-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尚的事情就是去探讨“善的问题”,就是去考察和反省自己的生活,或者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关照我们的灵魂”。简单说就是,一个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 苏格拉底完成了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变成人。
- 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好意味着活得高尚、正直”。
015 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
- 反诘法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回忆起他本来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又与苏格拉底著名的命题——“知识即回忆”联系在一起了。
- 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说:“我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有答案,就必须要让每个人认识到这个答案是他本人赋予他自己的,唯其如此,这个答案才真正有意义,也真正有效用。这里的关键词是“自己”,没错,就是你自己在追问,自己在探索,自己在给自己提供答案。
- 有人这样评论苏格拉底的方法,它是一门艺术(art),但不是教导哲学(philosophy)的艺术,而是教导如何进行哲学思考(philosophizing)的艺术。换句话说,这不是教导关于哲学知识的艺术,而是一门使学生成为哲学家的艺术。
-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好的哲学著作和好的哲学课堂就是这样,在结束的时候,听众的表情应该是满腹狐疑和神色不定的,这种若有所思、似有所得的感觉,才是哲学思考(philosophizing)的感觉。
016 脑子坏了还是良心坏了?——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错误
- “如果人们知道如何避免恶行,而且知道不作恶比作恶更善,那么他们就不会去作恶”。这个观点可以总结为:“无人有意(自愿)作恶。”
- 苏格拉底说:“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他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但是那些不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才能有错误估计的人……他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与之交往的是怎样的人;由于他们对这一切没有正确的知识,他们就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入祸患。”
- 苏格拉底是个理性主义者,他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那一定是知出了问题。而亚里士多德是个经验主义者和常识论者,他同样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很可能是行出了问题。
017 雅典人为什么要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
- 语言的败坏象征着人心的败坏,语言秩序的颠覆意味着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的颠覆。
-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苏格拉底的反讽意在激发起对话者的羞耻之心,从而让他们自知其无知,知耻而后勇。可是问题恰恰在于,知耻而后勇的人从来都是少数,多数人的反应是恼羞成怒,进而怀恨在心。
- 哲学家最大的德性不在于质疑,而在于知道何时停止质疑。也就是说,保持智识上的节制,这才是哲人的德性。
- 面对民主制和僭主制,苏格拉底都展现出了求真的勇气,他既没有屈服于汹涌的民意,也没有屈服于僭主的暴力。所以说,虽然他一生都在尽力回避政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缺少政治勇气。
018 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越狱?——柏拉图《克里同篇》
- 什么是政治义务?简单说,就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国家的法律或者命令,我们就应该不考虑其内容而服从它?这里的关键表述是“不考虑其内容而服从”。
- 如果公共利益是这类无法“主动接受”也无法“主动拒绝”的特殊利益,那就意味着在证明政治义务的时候,公平游戏原则的解释力出现了问题。
-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国民,我们与国家和政府之间从未签订过明示认可的契约,更多的是基于默示认可。
- 一个不认可现有政治体制的人,不但会出于各种原因放弃移民而选择留在国境之内,而且会接受来自体制的公共利益,比如国防安全、环境保护、法制和社会秩序等,但即便如此也仍旧无法证明他已经默认了这个体制,因为大多数的公共利益,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既无法主动接受也无法主动拒绝。
019 苏格拉底为什么勇于赴死?
- 对不起,我就是想要告诉你们,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我们要学会从“多因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世界。
- 所谓“只是来观看的人”就是沉思的人,就是超越感官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哲学家,他们的毕生使命是让灵魂摆脱肉身的束缚,这就是“净化”一词的含义,他们努力让灵魂进入“纯粹、永恒、不朽和不变”的世界,这样的人,就是摆脱了“生之巨轮”的真正的哲学家。
- 康德后来说,灵魂不朽与自由意志、上帝存在一样,都是人类的纯粹理性无法论证的对象,但为了使道德生活得以可能,就必须要假设它们是成立的。
- 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答问1 “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 理解本身就是对人的最大馈赠,理解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最高的快乐。
020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上)
- 所以说“陶片放逐法”的优点是能够约束官员权力,防止僭主出现;缺点则是民意难测,而且极易成为党争的工具。
- 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平等之人是为不平等,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不平等的人同样也是不平等。
- 柏拉图后来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批评民主制,认为民主制最大的优点是自由,但是“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却会败坏公民的德性,放纵他们的欲望,最终导致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无政府状态。
021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下)
- 我们的政体名副其实为民主政体,因为统治权属于大多数人而非属于少数人。在私人争端中,我们的法律保证平等地对待所有人。然而个人的优秀德性,并不因此遭到抹杀。当一个公民的某项才能特别杰出,他将被优先考虑担任公职。这并非特权,而是美德的报酬。贫穷亦不构成阻碍,一个人不论其地位如何卑微,总能奉献其一己之力于国家。雅典的公民并不因私人事业而忽视公共事业,因为连我们的商人对政治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只有我们雅典人视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为无用之人,虽然他们并非有害。在雅典,政策虽然由少数人制定,但是我们全体人民乃是最终的裁定者。我们认为讨论并不会阻碍行动与效率,而是欠缺知识才会,而知识只能藉行动前的讨论才能获得。当别人因无知而勇猛,因反省而踯躅不前,我们却因决策前的深思熟虑而行动果敢。
-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僭主,而民主制放大了这个问题,所以这种“绝妙的平衡”很快就失去了
- 民主制是所有坏中最不坏的政体
- 1.一个人统治并且为了公共的利益,这是君主制;2.一个人统治并且为了私人的利益,这是僭主制;3.少数人统治并且为了公共的利益,这是贵族制;4.少数人统治并且为了私人的利益,这是寡头制;5.多数人统治并且为了公共的利益,这是共和制;6.多数人统治并且为了私人的利益,这是民主制。
- 哲学可以帮助你澄清问题,厘清观念,但却无法帮助你提升勇气,让你果敢行动。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我们反复做的事情成就了我们”。事实上,苏格拉底说了那么多话,最终还是他的做、他的实践,成就了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形象。
022 天真的失去是找不到回归天堂之路的关键所在:柏拉图政治哲学导论
- “天真的失去,是找不到回归天堂之路的关键所在。”
- 关于知识和幸福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知识才能带来幸福,另一种观点则怀疑知识并不总是会带来温暖,相信保持某种无知是一种福分。
024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 苏格拉底很快就又为整个讨论提炼出一个新的定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回报。”换句话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东西。
- 我们为什么要做正义之人,行正义之事?我们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做正义之人,行正义之事,不仅不能促进我们自己的利益,反而成就的是统治者或者他人的利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 初学哲学的人往往会热衷于无休无止的争辩,他们读书思考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理解,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智识,证明自己的存在。
- 坦白说,过去这些年,类似的自鸣得意的政治现实主义在我国也日渐成为主流,与之相伴的是犬儒主义、失败主义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盛行。这不仅对政治生活构成了巨大的戕害,对伦理生活也构成了巨大的戕害。
- 色拉叙马霍斯的结论是:“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也就是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025 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幸福?
- 苏格拉底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那些最优秀的人不会为了名和利去做统治者,他们并不“乐意”去当统治者,而是“不得不”去当统治者,理由是如果他们不去管人,就会被比他坏的人管,这对他们是“最大的惩罚”。
- 用当代伦理学的话说,柏拉图更是个行为者中心(agent-centered)而非行为中心(act-centered)的伦理学家。”以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学问的是“what should I do? ”——我应该做什么?而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问的是“what should I be? ”——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显然是两种非常不同的伦理学进路。
026 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
-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概括希腊人对于幸福生活的三种态度:“快感的人生”追求的是“快乐”;“政治的人生”追求的是“荣誉”;“思辨的人生”追求的是“沉思”。
- 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典的哲人在思考伦理学问题的时候,都把重点放在“好”或者“善”上面,所以他们的伦理学是“吸引式的伦理学”(attractive ethics),而近现代的哲人比如康德则把重点放在“对”上面,所以又被称为“命令式的伦理学”(categorical ethics)。
- 在人潮汹涌的大型陌生人社会中,我们除了要设立严刑峻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各种纵横交错的熟人社区,让原子化的个体重新恢复与周遭环境和人的深厚联系。这或许是在上帝已死的时代挽救道德败坏的一个可行途径,
027 理想的城邦正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 我们可以用八字箴言来概括苏格拉底的“正义观”: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就像一场实验,这场实验要求你不断地调整方向,改换赛道,校准目标,去发现和实现那个“非你不能做,非你做不好”的“自然天赋”。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不断地去试错,不断地去犯错,在经历了种种努力、奋斗、失败、绝望与痛苦之后,才有可能认识你自己,发现你自己,并最终成为你自己。
- 一个不再被人们认可或相信的意识形态仍旧可以继续发挥政治和社会价值分配的功能,哪怕它看上去漏洞百出,苟延残喘,但只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它就仍然功能健全,运转良好,这才是意识形态的本来面目。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意识形态更可怕,因为它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
028 从“猪的城邦”到“纯洁的城邦”
- “政治稳定的理想方子是上位者团结,下位者分裂。”
- 苏格拉底打算进行一场全社会的道德净化运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指向的不只是未成年人,也包括成年人。换句话说,苏格拉底希望整个城邦的公民都以唯一正确的方式生活。
- 良善生活则可以是复数的、多元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要想过上良善生活,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要根据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内在信念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2.要有质疑和拷问那些信念的自由。(金里卡语)
029 哲学王是怎样炼成的?
- 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
- 就形成了柏拉图关于“知识并不是由感官得到的,而只是由理智获得的”结论。
-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被称为古希腊的“四主德”
- 所以答案很明显,唯当理性、激情与欲望这三个元素“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时候,灵魂才是健康的、和谐的和正义的。说得更加明确一些,只有当激情和欲望都服从理性的领导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内心平和。相反,当激情或者欲望反过来主导了理性,我们就会感到内心的冲突和撕裂,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危害。
030 洞穴比喻与“灵魂的转向”
- 第一,既然已经走出洞穴,哲人还愿意再次重返洞穴吗?第二,重返洞穴后他会遭遇到什么情况?第三,洞穴里的囚徒愿意听信他的话吗?他能够说服囚徒,成功带领他们走出洞穴吗?第一个问题涉及哲学家为什么要当王的动机问题;第二个问题涉及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第三个问题是《理想国》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 什么是最有韧劲的寄生物?细菌?病毒?肠虫?是观念(an idea),非常有韧劲、极具传染性。一旦观念占据了头脑,那就几乎不可能再将它根除,一个完整成形、被彻底理解的观念会牢牢地附着在这儿。
031 一部伟大的“失败之书”:《理想国》
-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或许我还可以忍受黑暗,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
- 我特别喜欢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就此而言,一个人究竟会如何生活,他到底是选择上升,还是选择下降,端赖于他是否实现了灵魂的转向。
032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
- 亚历山大在政治领域统一了世界,建立了新秩序,而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则在观念领域统一了世界,建立了新秩序。
- 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把数学作为哲学思考的原型。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的思考原型则是生物学,甚至于他的伦理学也是以生物学作为原型进行研究的。
033 米开朗基罗为什么可以看到大卫像?——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 一切事物都混合了潜能和现实性,而且一切事物都想使潜能变为现实,注意这里的“想”字,它意味着事物具有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这也就是“把目的看作是内在于自然之中”的意思。
034 让我们一起来“指控”姚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 这十大范畴分别是实体(substance)、分量、性质、关系、场所、时间、位置/姿态、状态、动作和被动。
-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所谓实体就是既能保持自身基质的同一,又能在自身变化中容纳相反的属性,它在数目上是单一的,因为天底下就只有一个姚明,但是在属性上则是可以变化的。
035 姚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所以个体事物的本质就是个体事物“在其自然生成的变化运动中所实现出来的自然本性”。
- 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在现实的生成变化过程中实现出来的潜能。
036 幸福像花儿一样: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上)
- 1.沉思是我们本性的最好部分的实现活动;2.沉思最为持久;3.最能带来最纯净的快乐;4.最为自足;5.自身即是目的;6.含有最多的闲暇。
- 唯当人的潜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实现,人才拥有属于他的德性与eudaimonia——你可以称它为幸福,但实质就是从潜能到实现的绽放过程,也就是“繁荣”。
037 我们反复做的事成就了自己: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 对普通人来说,幸福生活必须既有“外在善”又有“内在善”,内在善指的是心灵的宁静、身体的健康,外在善指的是外部环境的确定和安全。
038 射箭与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下)
- 在我看来,对任何单一事物的沉溺都足以证明我们自身的脆弱以及生活的乏味,无论这个事物本身多么的正确。
- 如果一个人碰巧正在做他喜欢做的事,并且发现自己有能力做这件事,并且他还有幸做成了这件事情,那他就是幸福的。
039 我们如何能够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上)
- 作为现代人,我们一般认为伦理生活问的是“我如何能够获得幸福美好的人生”,政治生活问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040 脱离城邦者,非神即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 学习政治学必须要懂得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类的局限性,不能过于教条主义或者理想主义,妄图在人间建立天国。
- 从“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到“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想要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只有在城邦的共同生活中,人才能够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理性和言说的功能。
- 拯救现象的基本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在经验世界里大量收集各种现象;然后讨论和分析这些现象之间的冲突和它们带来的困难;通过解决难题,最终确立真正站得住脚的观点和内容。
041 以人民的名义还是以法律的名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下)
- “法治”(rule of law)与“法制”(rule by law)并不一样,法治的核心观点是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或者阶级都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法制则不过是统治者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的手段与工具。
- 它在量上实行民主制原则,由此确保公众意见得到倾听,在质上实行贵族制原则,由此确保城邦必须依法治理。
- 亚里士多德主张,一个中道的政体就应该对出席的穷人发放津贴,对不出席的富人课以罚款,这样一来,所有的富人和穷人就会共同参加政治活动了。这个思路与茅于轼的“为穷人办事,为富人说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充满了实践智慧。
042 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伊壁鸠鲁学派
- 亚里士多德是欢乐地正视世界的最后一个希腊哲学家;从他而后,所有的哲学家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而具有着一种逃避的哲学。世界是不好的,让我们学会遗世而独立吧。身外之物是靠不住的;它们都是幸运的赐予,而不是我们自己努力的报酬。唯有主观的财富——即德行,或者是通过听天由命而得到的满足——才是可靠的,因此,唯有这些才是有智慧的人所要重视的。
043 智慧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晚期希腊哲学之怀疑主义
- “悬隔判断”是怀疑主义最著名的观点,意思是说,任何命题都有一个与之对立的反命题,因为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效力,无法判断谁更值得相信,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放弃做出判断。
- 罗尔斯的“判断的负担”和怀疑派的“五式”相比,虽然内容上存在差异,但精神气质却非常相似——他们都深刻地意识到人类理性的限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生存的基本困境。
044 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晚期希腊哲学之犬儒主义
- 第欧根尼批评文明的矫饰和价值的伪善,主张放弃包括财产、婚姻、家庭、公民身份、学识和声誉在内的一切身外之物,选择像条狗一样过最原始简朴的生活,目的是为了追求德性,获得完美的幸福。
- 由此,我们可以简要总结出犬儒主义的发展脉络:从遗世独立到愤世嫉俗,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再从玩世不恭到反对崇高、与权力合谋,最终,当代的犬儒主义恰好走到了古代犬儒主义的反面。
- 不要要求事情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发生,而要希望它们像实际发生的那样发生,这样就会好好过下去。”
045 用严冷的目光看到一个喜悦全无的世界:斯多亚学派
- 死亡和不幸难以驾驭,无人能逃,因此必须不失尊严地去面对。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答问2 希腊之外的轴心文明有哲学吗?
- 要点不在于争论中国古代是否有哲学,要点在于现在和未来能不能让哲学说中国话。
046 设计论证与打赌说: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 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的正统性,下令禁止在雅典讲授异教哲学,并且关闭了所有的希腊哲学学校。从这一刻开始,古希腊哲学彻底终结,西方哲学进入了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时期。
- 我们要牢记于心的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除了雅典还有耶路撒冷,除了理性还有信仰,因此,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二者缺一不可。
047 宇宙论论证和本体论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明(下)
- 阿奎那认为,这个追问的终点处,也就是万事万物开始运动的起点处,正是那个“第一推动者”,它本身不被其他事物推动但却推动万事万物,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本身。
- 我记得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所说的上帝,就是我所说的永恒。”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信仰哪个特定的宗教,重要的是要有宗教感,要对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保持警觉,对超验之物保持敬畏。
- 因为,从理性的证明到绝对的信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跃,我虽然不知道这一跃的力量来自何方,但我明确地知道它肯定不是来自理性。
049 将美的共相一割了之的奥卡姆剃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 唯名论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唯名论指的是,只有特殊的人或者物,才是真实的存在,比如袁世凯,孙中山,这匹白色的马,那扇黑色的门。与此相对,一切普遍概念,像人、马这样的物种,以及白色的、圆的这样的属性,都不过是名称而已,它们并不真的存在。所谓实在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张普遍与抽象的概念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 按照中世纪的标准,柏拉图毫无疑问属于实在论者,而且是一个极端的实在论者,因为他不仅主张共相独立存在,还认为共相是与殊相互相分离的。相比之下,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共相虽然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这些人被称为温和的实在论者。
050 凡人歌和愚人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 人文主义的理想是建立在眼光广阔、头脑清晰的基础上的理想。它注定永远是一种理智的和贵族的梦。这样的梦普通的人做不出来,只能由少数人把它作为神圣的遗产继承下来,留给后来人,再代代传下去。未来全人类将和睦相处,协调一致地为共同的命运而努力奋斗,这种信念即使在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也从未被忘却。 因此,伊拉斯谟留下的遗产中包含了一种承诺,这承诺充满着为了未来而奋斗的创造力。
答问3 为什么伊拉斯谟两面不讨好?
- 《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051 个人行走在信心的荒凉地带: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如果要给自由意志下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就是“我们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另外一个定义稍微复杂一些:“一个人既可能在下一时刻实施某一特定行动,而她不实施这个行动也是可能的(不仅是逻辑可能性),她才具有自由意志。”
- 文艺复兴高扬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理性,相信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性得到完善,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欢快的个人主义,追求的是凡人的幸福。而宗教改革虽然也肯定了个人,但它在根子上否定人类的理性,强调信仰的纯粹性,在气质上是阴郁的,甚至是绝望的,借用韦伯的说法,新教徒的这种“孤寂感”成为“毫无幻想且带悲观色彩的那种个人主义的一个根源”。
- “人文主义者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他们想站在理想主义的高度教训人民,而不是深入群众,千方百计去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
052 为了“有所不疑”必先“有所怀疑”: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 所谓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区分只是方便之举,我们切不可因此而陷入教条僵化的思维,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要知道,在哲学领域里,很多类似的鸿沟其实都是后来人以讹传讹的结果,当时的人们可不是这样非此即彼的。
- 第一条方法论原则是:“在我尚未清楚认识时,决不接受任何事实为真。”
053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 笛卡尔的理由是“我是一个有限的东西”,有限的东西自身无法创造出一个无限的实体观念,它一定是由那个真正无限的实体,也就是上帝把这个观念放在我心里的。
- “若不是因为你所爱之人居住其中,这个宇宙没什么大不了的。”
054 上帝给了我眼睛看世界,我却用它来看自己: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上)
- 对于近代哲学家来说,他们的争论在于,知识到底是源于经验并且基于经验的,还是源于理性并且基于理性的,前者是经验论的主张,后者是唯理论的主张。
055 人心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吗?——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下)
- 洛克说:只要是通过教育才拥有的观念,那就不是天赋的观念。
- 根据洛克的观点,任何观念的形成,都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借助于感觉,第二步借助于反省,这就是著名的“双重经验论”。
- 莱布尼茨提出心灵不是一块白板或者白纸,而是“有纹理的大理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纹路,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倾向、禀赋和习性,这些东西不是作为现成的观念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057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下)
- 单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原子是“物理上的点”,所以是可以再分的,而单子是“形而上学的点”,它是不可再分的。
- 休谟曾经指出:如果上帝愿意制止罪恶而不能制止,那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他能够制止而不愿意制止,那他就是怀有恶意的;如果他既能够制止又愿意制止,那么请问,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罪恶呢?
058 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休谟哲学(上)
- 他质疑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强调事实和价值的两分,主张理性是情感的奴隶,反对社会契约论,对宗教信仰展开温和但致命的攻击,几乎每一个主张都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生动的思想仍然比不上最迟钝的感觉”。
060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休谟哲学(下)
- 理性判断是关于“是”或者“不是”的事实判断,而道德判断是关于“应该”或者“不应该”的价值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 海特提醒我们,在面对道德分歧和政治冲突的时候,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就要学会跟大象交流,因为如果你想让对方相信违背他直觉的东西,他们会立刻找到理由来为自己的直觉做辩护,而且这种辩护几乎总能成功,所以除了要跟理性交流,还要学会直接诉诸情感,跟那头大象进行有效的沟通。
061 我们的责任不是创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康德的哲学与人生
- 启蒙的敌人是最大的启蒙者,正如自由的敌人最好地确证了自由的重要性。
062 我能知道什么?——康德为理性划界
- 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
- 如果没有感性,则对象不能被给予我们,如果没有知性,则对象无法被思维。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
063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 康德批评以前的哲学家,认为他们犯下的共同的错误就是,误把现象等同于物自身,赋予现象“绝对的”或者“先验的”实在性,他把这类观点统称为“先验实在论”(transcendental realism),把自己的观点称为“先验观念论”(transcendental idealism)。
065 为信仰留下地盘
- 如果没有时间、空间和因果性,我们将无法获得经验知识,甚至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用康德的话说,时间、空间和因果性之类的知性范畴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先天条件”。
- 康德认为,在这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终极的理念,分别是灵魂、世界和上帝,其中灵魂代表着主观世界的统一性,世界代表着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上帝代表着世界之为全体的统一性。
066 自律给我自由:康德道德哲学(上)
- 康德反对这个观点,认为道德法是被人类理性建构出来的,在建构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两个标准:第一,这些法则是被所有人所接受的(be acceptable to all);第二,这些法则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public)。罗尔斯认为这两条标准正是“社会契约论”的典型特征。
067 经过裁剪的真话还是真话吗?——康德道德哲学(中)
- 普遍化原则的具体表述是:“只依据那些你可以同时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行动。”
068 好人一生平安?——康德道德哲学(下)
- 第一句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第二句是:“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头顶之上的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答问4 康德哲学为什么这么难懂?
- 康德本人曾经说过,哲学是不可教的,唯一可教的就是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069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的《利维坦》(上)
- 霍布斯认为人性具有三个根本的特征:第一,为了求利益,所以互相竞争;第二,为了求安全,所以互相猜疑;第三,为了求荣誉,所以互相侵犯。
070 在全面恐惧和特定恐惧之间:霍布斯的《利维坦》(下)
- 强大的议会传统和贵族传统,以及井然有序的市民社会让英格兰安然渡过了危机。击溃利维坦恐惧逻辑的秘诀非常简单也非常困难,就是在无所不能的国家和彻底原子化的个体之间打入一个楔子:自由的结社和结社的自由。
答问5 当我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关于霍布斯的人性观的回答
- 所谓人性(human nature)当然就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给定的、永恒不变的性质。
071 国家为什么宁缺毋滥?——洛克的《政府论》(上)
-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认可而产生的。
-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慢慢明白过来一个道理,贬低社会就抬高了国家,因为社会强大了,国家就弱小了,社会变好了,国家就可有可无了。
074 分裂的卢梭,统一的卢梭:卢梭的思想与人生
- 是怎样一长串的罪恶在伴随着这种人心莫测啊!再也没有诚恳的友情,再也没有真诚的尊敬,再也没有深厚的信心了!怀疑、猜忌、恐惧、冷酷、戒备、仇恨与背叛永远会隐藏在礼仪那种虚伪一致的面孔下边,隐藏在被我们夸耀为我们时代文明之依据的那种文雅的背后。
075 虚荣心与私有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076 我们有做坏事的自由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卢梭的公意是一个非常玄妙的东西,简单说,公意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全体参与,不得代表;第二,一体适用,人人平等;第三,无关票数,旨在符合公共利益。
- 所谓消极自由,就是免于干涉的自由(free from),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leave me alone,别来打扰我的自由;而积极自由则是去做某事的自由(free to)。
-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三个代表人物中,伏尔泰教导“自由”,卢梭鼓吹“民主”,而孟德斯鸠则阐述“法的精神”。
答问7 卢梭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 为什么我们出生的时候乃是原创,而到了死的时候却成了拷贝?
077 启蒙运动的黑与白
- 当人民开始不受约束地追求平等价值时,事情会变得有多糟糕,以及当人民开始以人民的名义执行法律时,法律会变得有多任意。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 当生而自由变成强迫自由,当人人平等变成彻底的平均主义,当理性取代迷信成为新的迷信,当多元主义蜕变成为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启蒙运动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运动的白就变成了启蒙运动的黑。
079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 黑格尔的准确说法是这样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 黑格尔认为,绝对自由是高度抽象的自由,它具有否定一切的狂热性,不仅会破坏一切宗教秩序和政治秩序,而且要铲除一切涉嫌支持某种秩序的个人,消灭一切企图重整旗鼓的组织。因为试图消灭一切差异性和规定性,所以绝对自由就是一种否定的自由。
- 正题:自由主义主张理性高于传统,个人高于社会; 反题:保守主义主张传统高于理性,社会高于个人; 合题:黑格尔认为传统是合理的,个人是社会的。
080 谁在抽象地思维?——黑格尔观念论入门
-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好坏对错都是一些“薄概念”,而慷慨、勇敢、吝啬、懦弱则是一些“厚概念”。薄概念只能提供抽象的普遍性,而厚概念才能帮助我们把握具体的普遍性。
答问9 历史真的终结了吗?
- 福山认为,人类具有两种被承认的欲望:第一种是优越意识,也就是“获得自己比别人优越这种承认的欲望”,另一种是平等意识,也就是“获得与其他人平等的承认的欲望”。即使是在自由民主社会里,也存在着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被承认的欲望。
- 现代科技到底会更好地服务于多数人的平等意识,还是会更好地为少数人的优越意识提供支持,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入思考的问题。
083 瞧,这个人!——“名叫尼采的人”和“名叫尼采的角色”
- 尼采告诉我们,恰恰是从病人的视角出发,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什么叫作“健康的概念和价值”,恰恰是通过虚弱和颓废,才能真正地体会和理解什么叫作“生命的充盈和自信”。这是一种自我克服的过程。
084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尼采反对瓦格纳
- 尼采与黑格尔的区别在于,黑格尔用理性和逻辑去追求整体性,而尼采则用情感和意志去实现整体性,这也正是叔本华带给尼采的影响。
- 它们旨在为普通人“造梦”,看似瑰丽实则虚幻,看似雄伟实则浮夸,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妄想”,或者说集体性的自欺欺人。
答问10 为什么悲剧比喜剧更深刻?
- 喜剧调动的是人的感官,悲剧触碰的是人的思想;喜剧描绘人生的表象,悲剧揭示人生的真相;喜剧是人生的偶然,悲剧是人生的必然。
085 幸福就是感到权力在增长:尼采反对基督教
- 什么是好?——一切提高人类的权力感、权力意志、权力本身的东西。什么是坏?——一切源于软弱的东西。
- 尼采说:“什么是幸福——感到权力在增长,感到一种阻力被克服。”
- 尼采所谓的奴隶不是指阶级分析意义上的奴隶,而是指没有天赋才能,缺乏精力、体力和活力,因为生活乏味、压力巨大但又无能力反抗的失败者和柔弱者。
088 一个人如何成其所是?——与尼采一起生活
- 昂山素季曾经说过:真正的改变是经历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我认同这个说法,我认为只有经历了如此这般的内在变化,一个人才会和自己停战,才能够学会“不自负、不迟疑,也不骄慢”地与世界讲和。小至个体,大到国家,概莫能外。
090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 西方哲学史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哲人开启的本体论阶段,笛卡尔导致的认识论转向,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语言哲学转向。
091 完美但不适合人居住的概念大厦:维特根斯坦反对维特根斯坦
- 分析命题无须证实,根据逻辑形式就可以判断它的真假。综合命题则必须要诉诸经验才可以确定正确还是错误。
092 我将教会你们差异:奥古斯丁图画到底错在哪里?
- 通过以上例子,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语言做很多的事情,它绝对不像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的那样,只是像镜子一样在反映(reflect)这个世界。语言和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我们使用语言,就像使用工具一样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react)。
093 睁开眼睛看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与反本质主义
- 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关键概念,突出地反映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特点。
094 站在思想的高墙上:维特根斯坦与面相的转换
- 哲学家与诡辩家的最大差异在于,诡辩家通过转换要点来拒绝理解,而哲学家则试图通过统领要点来达成理解。
- 对维特根斯坦来说,能够改变看特定事物时的面相,是拥有理解能力并且最终达成理解的关键所在。
- 诡辩家通过订立私人的标准,来为所有越轨行为提供合理化的解释,而哲学家则是在承认公共的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差异性中看到联系。所以诡辩家是通过转换要点来拒绝理解,而哲学家则试图通过统领要点来达成理解。
097 人生在世,无非一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
- 情绪并不指向特定的外在对象,而是指向作为整体的世界,并且折射回自身,最终会实质性地影响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098 向死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下)
- 所谓本真的向死存在,就是“先行到死,看清楚了丧失在常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沉陷于操劳和操持,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存筹划种种生存的可能性,面对由畏敞开的威胁而确知它自己,因负重而激起热情,解脱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实际,在向死存在中获得自由”。
-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无论你是学者还是常人,在面对大国崛起和文明复兴的天命召唤时,都要始终牢记,常识比理论更重要,坚持底线比追求伟大更重要,健全的现实感比缥缈的情怀更重要。
099 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跑?——罗尔斯的《正义论》(上)
- 罗尔斯的基本立场是没人有资格从这些偶然性中获益,除非——注意这个除非非常重要——这些利益能够以某种方式回馈给最少受益者。
100 无知者最无私?——罗尔斯的《正义论》(下)
- 正义要求无私,而无私可以通过无知来实现。
- 正义第一原则又被称作“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原则,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拥有包括政治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良心自由、思想自由、人身自由等基本自由权。
- 如果一种使权力服从其目的的合乎理性的正义社会不能实现,而人民又往往不遵从道德,如果犬儒主义和自我中心已变得不可救药,我们便会和康德一样发问:人类在这地球上的生存,还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