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公开课:名师讲授从零开始学懂中医
前言
- 首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亦感其抽象难学
- 言“雅”者,让内行人看出新意、突破;言“俗”者,让外行人看出兴趣、感悟。
- 中医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辨证等基本理论
绪论 弘扬传统文化,为大众健康普及中医药
- 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 熟读经典,方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中华文化是皮,中医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中医学则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
- 它就是中医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等学说。
- “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探究道理、规律)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意思是为了使人们相信自己的理论,就打着神农、黄帝这些传说中的古圣贤作旗号。
- 黄帝问,岐伯答,一部《内经》就产生在黄帝与岐伯的问答之中。所以中医又称为“岐黄之术”
- 继《黄帝内经》之后,相传系扁鹊所作的《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该书以解《内经》之“难”为写作动机,故名曰《难经》。
- 而中医临床医学的形成,则是以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问世为标志,它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伤寒杂病论》后被分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主要是论述感受外邪所致疾病的证治规律,而《金匮要略》则主要是论述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的杂病证治规律,理、法、方、药俱全。
- 像欧洲历史上动辄几千万的瘟疫死亡人数,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 医学之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
- 时下的中医,似乎成了只看疑难杂病的专家,或者是在西医宣判无法治疗时,才无可奈何去找中医寻条活路
- 中医临床实践的缺位,何谈中医事业的发展!
- 大自然生其人,养其身,治其疾,是天人合一的和谐
- 也是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的出路。
- 中西医之别——人的病与病的人
- 西医注重的只是人的病,而中医注重的却是病的人
第一篇 登堂入门之基——基础理论
- 阴阳学说堪称中国人发明的“宇宙第一定律”。
- 比如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年历”,就有“阴历”与“阳历”之分,
- 阴性就说明没有什么事,阳性就意味着存在有某种病症。
- 就昼夜而言,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就气候而言,晴天为阳,雨天为阴;就季节而言,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就上下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就方位而言,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就物质形态而言,气态为阳,液态为阴等。
- 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功能亢进的,统属于阳的范畴;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功能衰减的,统属于阴的范畴。
- 因气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故规定其属阳;而血具有营养、濡润作用,故规定其属阴
- 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事物,如果在阴阴属性上没有可比性,就不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
- 所谓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
- 其一,阴阳可以互相转化。
- 其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 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阴阳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 脏腑有阴阳之别,病理有阴阳盛衰之变,病症有阴证阳证之分,治疗有温阳滋阴之异,药物性味有寒凉阴药与温热阳药的不同等
- 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 属阳的气具有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则有载气、藏气、生气的作用。
- 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结束了。
- 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抗病能力。邪气又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 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阳胜(盛)则热,阴胜(盛)则寒”
第二章 物以类聚——五行学说
- 东通于木,西属金,南为火,北为水,中间是土,提篮金木能盛,水火土不能盛也,故曰买东西。
-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种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5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人类演化出5指,是宇宙的天机,宇宙的秘密。
-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 “行”,类也,动也,即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 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均可归属于“火”。
-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进行广泛的联系和研究
- 一是取象类比法:所谓“取象”,是指通过观察而获取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外在表象,尤其是事物的功能状态。
- 以五方的五行属性归类为例,东方为日出之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发、生长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木;南方气候炎热,精物茂盛,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火;西部高原是日落之处,气候凉燥,万物凋落,与金的肃杀之性相类似,故归属于金;北方气候寒冷,虫类蛰伏时间长,与水的寒凉、向下和静藏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水;中原地区气候寒湿适宜,有利于动植物的长养,与土的生化、承载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土。
- 五脏之肝、六腑之胆、五官之目、五体之筋、五志之怒、五声之呼等均归属于木类。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滋生,循环无尽。
-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
- 其规律是:木克土,十牛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 侮,即欺侮,有持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之间的相侮规律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 ,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
- 木性曲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上,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脏、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第三章 视外知内——藏象学说
-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所谓“藏”,匿也,深也。潜藏于内,视而不见也,一般是不可直观的。它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
- “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合称为“藏象”。
- 从功能上看,五脏主要是“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多是空腔;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导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
- 所谓“取象”是指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驻足于现象层面,通过对表面之“象”来把握潜在的本质,通过对已有之“象”推侧未知领域。
- 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
- 所以,不能把藏象学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起来。
- 其一,它首先是建立在对人体解剖形态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 外面感受自然界风、寒、暑、燥、火“六淫”邪气,内因喜、怒、忧、悲、思、惊、恐“七情”所伤等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可视为对“人体黑箱”的“输入”;患病之后反映于外的种种症状、体征,则可认为是一种“输出”
- 心系统:(五脏)心一(六腑)小肠一(五窍)舌一(五体)脉一(五志)喜一(五液)汗一(五色)赤一(五味)苦一夏季等。肺系统:(五脏)肺一(六腑)大肠一(五窍)鼻一(五体)皮毛一(五志)悲一(五液)涕一(五色)白一(五味)辛一秋季等。肝系统:(五脏)肝一(六腑)胆一(五窍)目一(五体)筋一(五志)怒一(五液)泪一(五色)青一(五味)酸一春季等。脾系统:(五脏)脾一(六腑)胃一(五窍)口一(五体)肌肉一(五志)思一(五液)涎一(五色)黄一(五味)甜一长夏等。肾系统:(五脏)肾一(六腑)膀胱一(五窍)耳一(五体)骨一(五志)恐一(五液)唾一(五色)黑一(五味)咸一冬季等。
-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之心——主血脉:主为主持、主管之意。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而循环周身
- 二是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
- 心主血,血养神,说明神的活动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 如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气不足,血脉不充,则脉来细小;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嘴唇发紫等。
-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 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
- 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 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 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颜色淡白等血虚征象。
- 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 脾其华在唇:唇,指口唇,有上唇和下唇之分。
- 脾失健运,则食欲减退,口淡乏味;湿热困脾,则口腻,口甜'脾气虚弱,则好食甘味等。
- 若思虑太过,使脾气不行,运化失常,常能导致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者头目眩晕、心棒、气短、健忘等症状。
- 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
-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发泄。疏泄,泛指肝具有疏畅、伸展、调达、宣散等综合生理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疏畅调节精神情绪,而情绪主宰人的健康。
- 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 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目睛生翳;肝胆湿热,可见两目发黄;肝风内动可见两目斜视等。
- 肝的阴血不足,肝的阳气升发太过,则易急躁发怒。
- 肾主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 肾主水液: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 在病理上,若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或尿多、尿频等病症。
- 中医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 肾在体主骨:因为肾藏精,精生髓而能养骨。
- 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都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常用补益肾精的方法治疗。
- 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温煦无权,而致大便泄泻;甚则肾气不固,则久泄滑脱。
- 肾在液为唾:唾与涎同为口津,其中较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
- 脾胃又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 病理上,胃阴不足,可见口渴,饥不欲食,胃脘嘈杂等症。
- 小肠与心之间有经络相通,两者互相络属,故小肠与心相表里。
- 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 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 下焦如渎:下焦,是指脐以下至耻骨之间的部位,主要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
- 实际上,三焦就是脏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奇恒之腑。
- 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 骨髓是造血器官,骨髓可以生血,精髓为化血之源。因此,血虚证,常可用补肾填精之法治之。
- 脉,指脉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
- 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
- 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
- 心与脾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
- 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
- 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炎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 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
-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
-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或心火亢盛,下劫肾阴,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的心肾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证。
- 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
- 肺主气,脾益气,肺司呼吸而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后天之气)
-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 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脏腑相合”关系。
- 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如心火亢盛,可下移于小肠,使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失常,出现尿少、尿黄、尿痛等症。小肠实热,亦可循经上扰于心,使心火亢盛,而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病症。
- 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尿频多尿,余沥不尽,遗尿,甚至失禁等症。
第四章 生命之要——气血津液学说
- 中医认为,人体之气是细小难见,运动迅速,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 又可主要划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 元气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二是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 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 三是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
- 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 脾中阳气升腾,为水之枢纽
- 脾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的是“水泵”的作用,中医称之为“脾主运化水湿”。
- 肾中阳气蒸化,为水之下源
- 肾阳推动水液运行主要表现在升清降浊与司膀胱的开合。
- 津主要发挥滋润作用,液主要发挥濡养作用。
-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
- 在临床治疗血虚的病症时,常配合补气药,就是补益生血的动力。
-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 运行于脉中的为血液,渗于脉外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为津液
第五章 病各有因——病因学说
- 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气”。
- “不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
- 这种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中医称为“六淫”。
- 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 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燥邪为病,有湿燥、凉燥之分
- 其基本规律是:喜过伤心,“喜则气缓”;怒过伤肝,“怒则气上”;思过伤脾,“思则气结”;悲过伤肺,“悲则气消”;恐过伤肾,“恐则气下”。
- 肝主藏血,肝气上逆,血随气上涌,则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赤目红,血压升高,甚者呕血,或昏厥死亡。
- 湿呈弥散气态,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 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 因病致瘀的称“瘀血”,因瘀致病的称“血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
第六章 人体网络——经络学说
-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的一种特珠的通路系统。
- 经,又称经脉。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经脉系统中纵行的干线
- 络,又称络脉。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 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 络脉 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 [插图]
-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为表里;手太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
- 在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凡经脉的开始称为“起”,该经脉归哪一脏或腑统属的称为“属”,与该脏腑表里相通的称为“络”,沿着走的称为“循”,从下至上或从低陷处向高处走的称为“上”,从上向下的称为“下”,走过它经的周围称为“行”,通过肢节的旁边称为“过”,穿过中间的称为“贯”,并行于两旁的称为“挟”,两条经脉彼此相交会的称为“交”,巡绕于四周的称为“环”,到达另一边的称为“抵”,从外向里的称为“入”,由深而浅的称为“出”,一直走的称为“直,平行的称为“横”,半横的称为“斜”,两支相并的称为“合”,另出分支的称为“别”,进而退的称为“却”,去而又来的称为“还”。
第七章 病变机制——病机学说
-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所谓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
- 阳气不足,一般以心、脾、肾之阳虚为主。
- 一般说来,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
第八章 超前一步——防治学说
- 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一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病理观。
- 做到“恬淡虚无”。“恬”是安静。“淡”是愉快。“虚”是虚怀若谷,虚以待物。“无”是没有妄想和贪求。即是说,人具有较为高尚的情操,无私寡欲,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九章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
- 如心脏瓣膜疾病,会在两颧部出现潮红;肾病晚期会出现面色黑黯而无光泽;黄疸型肝炎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贫血或是大出血的病人往往面色苍白;小孩有蛔虫会在白眼珠或指甲上出现黄白色斑点等。
- 精是神的内在物质基础,而神是精的外在表现。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神藏于心,外候于目”;“人之神气,栖于两目”。
- 假神的出现,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之外候。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 属实热者,其面赤特征为满面通红;属虚热者,其面赤特征为午后两颧潮红。
-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是: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
- 舌苔灰黑而湿润多津,提示其病性多属寒湿;舌苔灰黑干燥而无津液者,说明其病多属热邪太盛之实热证。
- 察舌质可以了解脏腑虚实、气血津液的盛衰;察舌苔重在辨别病邪的性质、邪正的消长及胃气的存亡。
- 一般舌尖红起芒刺,属心火亢盛;舌边红多属肝胆有热;舌苔白而厚腻,多因脾失健运,湿邪内阻,如见于湿浊、痰饮等;舌中苔黄厚腻,多属脾胃湿热;舌体颜动,多为肝风内动;舌体歪斜,为中风或中风先兆等。
- 有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者,为血热化燥所致。
-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 睡中流涎者,多为胃中有热或宿食内停、痰热内蕴。
第十三章 纲举目张——八纲辨证
- 所谓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 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第十四章 审症求因——病因辨证
-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6种病邪的统称。
第十五章 气血不洳——气血津液辨证
- 津液亏虚证以口渴尿少,口、鼻、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辨证要点。
第四篇 百草皆能治病——中药学
-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地道药材,沿用至今。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 甘味药物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 酒炒者主升,醋炒者主收敛,姜汁炒者主散,盐炒者主下行